第一篇:学情分析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学情分析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所谓“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学中通常称之为“教学对象分析”或“学生分析”。辨析词义,“教学对象”既可以指学生,又可以指学习内容;“学生分析”既可以指分析学生有关学习的情况,又可以指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或生理状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课堂教学,而不是挑选适合我们教育的儿童。为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真正了解我们的学生,“以学定教”,从而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
加涅、布里格斯等人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学的基本理念“为学习设计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的。
教学设计学认为,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生的起点能力分析(本班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起点与态度起点),一般特点分析(指小学生的年齡特征与学习某学科的共同特点),学生学习风格(也叫认知倾向)分析。
学情分析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2.谈话法、3.问卷法、4.实验法、5.材料分析法、6.访问调查法。
第二篇:学情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班级学情的分析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必要前提,老师可根据班级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变动。学情分析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进行学情分析时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结合,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我确定学情的方法如下:
一、观察法。教师的观察可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通过预习新课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寻找大部分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在课上,教师要观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学习心理以及学习风格等学情信息并适当的做出调整。在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学习效果,对学情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调整。
二、访谈法。教师可以通过“访谈对话”的方式获取学情信息,可以与其他科任老师、家长以及同学朋友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教师要了解班级的学情,可选取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几个学生进行访谈,也可以采取班级选取6—8个人进行集体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互相启发影响,从而获取学情信息。
三、问卷法。教师可以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认知水平等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情信息。这种方法能够是教师更广泛更真实的了解学情信息。
四、文献调研法(资料法)。教师可根据已有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分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日记、成绩手册以及个人档案等资料对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背景经验、可能存在的困难有所了解。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我在确定班级学情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观察法、访谈法和资料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各种谈话加上自己的已有知识,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自己的学生共同进步。
第三篇:学情分析的方法与
学情分析是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有做好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比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课本中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要在课文里划线或是做笔记。而学生到底会做笔记吗?,他们到底怎样做的笔记呢?这都需要老师去分析和了解。那么,在我的了解和分析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其实都做得不好。
1、一些学生上完课后,课本干干净净,什么记号和痕迹都没有。
2、一些学生则是满本书都画满了线,要么就是整段话都画上了。
我认为这样的笔记做的就不好,因为根本分不清重点,画线的内容时间长了学生就搞不清那些是问题,那些是答案了。所以我常常要求学生要学会笔记,学会在课文中怎样划线。
1、只画重要词语。
2、用各种线表示内容的主次或内容的区别。
3、对一些问题的答案要用序号1、2、3~~等来标明。
4、对一些比较长的句群内容,可以把动词圈出来等等。
5、在课文中相应的位置补充笔记,或是问题,或是答案。
不然学生考试时翻书都找不到,或是张冠李戴。
第四篇: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由不同的使用者进行的,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分析重点,也有共同的要求。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的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分布情况和周转使用情况。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不同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可以综合的描述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基本需要。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增强其推动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应用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股市的投资者来说,报表分析属于基本分析范畴,它是对企业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是在研究过去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向各种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的各种不同数据及相关信息,但对于不同的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股东都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营收入、每股收益等,但发起人股东或国家股股东则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或潜在的股东则更关注公司的发展前景。此外,对于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报表分析侧重不同,短线投资者通常关心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如资产重组、免税、产品价格变动等,以谋求股价的攀升,博得短差。长线投资者则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甚至愿意公司不分红,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由于扩大生产规模或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虽然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但它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文件,只能概括地反映一个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这种概括的反映远不足以作为投资者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它必须将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否则意义并不大。例如,琼民源96年报表中,你如果将其主营收入与营业外收入相比较,相信你会作出一个理性的投资决定。所以说,进行报表分析不能单一地对某些科目关注,而应将公司财务报表与宏观经济面一起进行综合判断,与公司历史进行纵向深度比较,与同行业进行横向宽度比较,把其中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掉,得出与决策相关的实质性的信息,以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
1.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2.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
3.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总资产×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
4.每股净资产,即每股帐面价值(资产净值/发行数量)。它反映了股票的真实价值
5.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总资本)等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
A.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生产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是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帐款数额和存货周转速度。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由于种种原因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差,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种减去后得到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令人信服。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速动比率是1。但是,行业对速动比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商店几乎没有应收帐款,比率会大大低于1。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帐款的变现能力。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帐款)/流动负债 进一步去掉通常与当期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等。
现金比率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应了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应收帐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天/应收帐款周转率
表达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天数。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B.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股东权益比率 = 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所有者提供的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反映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比率低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比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得来的。
资本负债比率 = 负债合计/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它比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更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因为公司只能通过增加资本的途径来降低负债率。资本负债率为200%为一般的警戒线,若超过则应该格外关注。长期负载比率 = 长期负债/资产总额×100%
判断企业债务状况的一个指标。它不会增加到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但是它属于资本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衰退时会给企业带来额外风险。
有息负债比率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无息负债与有息负债对利润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不直接减少利润,后者可以通过财务费用减少利润;因此,公司在降低负债率方面,应当重点减少有息负债,而不是无息负债,这对于利润增长或扭亏为盈具有重大意义。在揭示公司偿债能力方面,100%是国际公认的有息负债对资本的比率的资本安全警戒线。
C.经营效率分析:净资产调整系数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3年以上的应收帐款-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递延资产)/ 普通股股数
减掉的是四类不能产生效益的资产。净资产调整系数越大说明该公司的资产质量越低。特别是如果该公司在系数很大的条件下,其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很高,则要深入分析。营业费用率 = 营业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财务费用率 = 财务费用 / 主营业务收入×100%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三项费用增长率 =(上期三项费用合计-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本期三项费用合计 三项费用合计 =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项费用之和反应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三项费用合计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或减少)则说明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提起注意。
存货周转率 = 销货成本×2/(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 = 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天数)表达了公司产品的产销率,如果和同行业其它公司相比周转率太小(或天数太长),就要注意公司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售。
固定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固定资产效率的指标,指标越高表示固定资产运用效果越好。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越大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般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增长率应大于10%。
其他应收帐款与流动资产比率 = 其他应收帐款/流动资产
其他应收帐款主要核算与生产经营销售活动无关的款项来往,一般应该较小。如果该指标较高则说明流动资金运用在非正常经营活动的比例高,就应该注意是否与关联交易有关。
D.盈利能力分析:营业成本比率 =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在同行之间,营业成本比率最具有可比性,原因是原材料消耗大体一致,生产设备及工资支出也较为一致,发生在这一指标上的差异可以说明各公司之间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状况。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低的同行,往往就存在某种优势,而且这些优势也造成了盈利能力上的差异。相反,那些营业成本比率较高的同行,在盈利能力不免处于劣势地位。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前利润率 =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税后利润率 =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几个指标都是从某一方面反应企业的获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2/(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00%
资产收益率反应了企业的总资产利用效率,或者说是企业所有资产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净资产×100%
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这个指标反应股东投入的资金能产生多少利润。
经常性净资产收益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股东权益期末数×100%
一般来说资产只能产生“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所以用这个指标来衡量资产状况更加准确。
主营业务利润率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个企业如果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营业务利润率处于同行业前列并保持稳定十分重要。但是如果该指标异忽寻常地高于同业平均水平也应该谨慎了。
固定资产回报率 = 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净值×100%
总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经常性总资产回报率 =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总资产期末数×100%
这几项都是从某一方面衡量资产收益状况。
E.投资收益分析:市盈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利润
净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净资产值
资产倍率 = 每股市场价/每股资产值
F.现金保障能力分析: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100%
正常周转企业该指标应大于1。如果指标较低,可能是关联交易较大、虚构销售收入或透支将来的销售,都可能会使来年的业绩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
净利润直接现金保障倍数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主营业务收入×100%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对短期有息负债比率 = 营业现金流量净额/(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100%
每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股数
每股自由现金流量 = 自由现金流量/股数
(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流动资金需求-偿还负债本金+新借入资金)
G.利润构成分析:为了让投资者清晰地看到利润表里面的利润构成,我想在这里对由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必须有的损益项目(含: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以前损益调整。)对净利润的比率列一个利润构成表。
第五篇: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内容与指导方法
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指导方法
(一)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
1.启迪智慧,增长才干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生动、活泼、主动的气氛中学习,经常要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思维在活跃状态中迅速发展。特别在科技活动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独立思考处理问题,有时需要奇思妙想和“灵机一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些都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增强,有的学生说“课内长知识,课外练本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2.激发兴趣,拓宽知识 地理课外活动以其丰富多采的内容、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以及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自然或社会,非常适合学生的好动心理和追求新奇事物的特点,因而学生对地理课外活动怀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由于在活动中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地理事物,了解更多的地理现象,深入社会,探索自然,了解乡土,甚至通过夏令营等活动有条件作地理旅游,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开阔胸襟,拓宽知识。
3.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可满足喜爱地理、渴求学到更多知识的学生的需要,促进其智力发展与才能的增长。在参加地理科技活动时,学生可获取较新的科技信息,了解到一些新的科学发现和成就,在掌握比课堂学习更多的知识基础上,他们更有条件自己驾驭知识,参与设计活动和动手进行科技制做,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师可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分配任务,提出要求,使学生对参加活动的目的、态度、兴趣、方法等都十分明确,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的作用。
4.教学相长,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受到重视,得到发挥。由于面对新的信息获取途径,他们有时可能会提出一些更新、更完美的主张,或向教师介绍一些他所听到、看到、学到的新知识,师生交流机会更多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被动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以促进他们能力的充分发展上。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权威,更多地是顾问和向导,他也将从学生那里学到自己还不了解或未接触过的东西。教学相长,能促进教师更快地学习。学是为了更好地教。而师生关系也因此而更融洽和谐,在共同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使学生毕生难忘。
(二)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
根据学校和教师的条件以及学生的爱好,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阅读地理课外读物;观看地理影片、地理电视节目;制做教具、模型、观测仪器;举行地理晚会、专题讨论会;开展地理知识竞赛;进行野外考察、乡土地理研究、地理专题调查等,由于不受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制约,活动内容和方式丰富灵活,可扩大到地学范围,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1.野外考察活动 野外考察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活动内容很多,常见的有地质、地貌、河流、湖泊、海岸、洞穴、土壤、森林、草原、沙漠等考察。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质地理现象如火山地貌、冰川景观、泥石流及地震等也应列入野外考察的范围。此外还可开展乡土地理考察、环境地学考察,区域综合自然地理考察等。
2.观测活动 观测活动是对某些自然现象或地学要素进行较长时间的、系统的观察或测量。并对此作出记录,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科学结论。观测活动的内容有气象观测、物候观测、天象观测、环境监测(如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的监测)等。
3.模型制做与测绘活动 地学模型具有形象、直观的良好视觉效果,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模型制做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地形模型(包括各种地貌模型、风景点模型、区域地形模型等)、地球仪模型、地理景观模型(如景观布景箱、景观浮雕、台式景观模型等)、地理原理演示模型(有静态式如矿物晶体、地质构造——褶曲、断层、等高线模型;动态式如火山喷发、自流井、傅科摆等)。测绘活动是测量数据、绘制地图的技能训练活动。在水土保持、农田水利、乡镇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调查、气候气象研究、土地利用改造等建设方面都需要测量的数据和地图。通过测绘活动,学生可绘制学校平面图和进行街道、渠道等小型测量活动。
4.区域环境调查活动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展环境地学科技活动对进行环境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除前面已提到的环境监测活动外,进行环境调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农村环境调查、城市环境调查,以及生态农业调查、濒危生物调查、自然灾害环境的调查等。
5.地学科技写作与设计活动 课外活动的结果常常需要总结并写成书面材料。学生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等也需要写成地学小论文。此外还有地学考察或调查报告,以及通过参观、旅游、观察、或通过视听阅读(电影、电视、地学书刊)后写成的记叙性文章等,这些都是地学科技写作的范围。这些作品或具文学性,或具学术性、或具科普性,都需教师视活动的内容予以辅导。地学科技设计活动具有创造性,学生可对某项建设提出自己的规划或设想。如跨流域调水设计、交通线路设计、商业网点或工业布局设计、河流治理规划设计、改善环境质量的设计等。此外有些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如反映地理现象的发展演变等内容,也应列入地学科技设计活动范围。
6.地学游艺、展示及趣味群体活动 这类课外活动是在地学课外小组成员的准备和发动下,吸收更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在特定的某种情境和愉快的氛围中,使大家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地学游艺活动是将地学的科学内容与游戏娱乐的形式结合起来,寓学于乐,趣味性强,如猜地理谜语、地理棋、地理牌、地理歌曲、填字游戏、拼图游戏、地图漫游等。地学展示是把地质、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照片、邮票、实物、标本、模型等以地学陈列角、地学走廊、陈列室、课外活动成果展览等形式向全校展示。趣味群体活动有地学主题会、地学知识竞赛、地学日活动等(如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国际气象日、4月20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国土日、7月14日人口日、10月第一个星期三国际减灾日,此外各地还规定有“爱鸟周活动”和“爱科学月”活动等),在地学日可举办报告会、放映音像资料、举办图片展览、举行知识竞赛等。
(三)中学地理课外活动的指导方法
地理课外活动的指导方法与课外教学方法有很多相似处,但课外活动更偏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更灵活多样,主要有:
1.通过讲解、讲述,使学生了解活动的基础知识 地理课外活动一般要分专题进行,在活动开始时要由教师讲解或讲述有关活动的基础知识,并发放一些书面材料让学生阅读,以弥补无教材的不足。但教师讲解和讲述要留有余地,不要面面俱到,有些问题提出来留待学生自己实践探索去解决,讲解要注意逻辑性、直观性,讲述要注意趣味性、形象性,需要在活动中解决的东 2 西,只讲清要点和关键所在即可,有些资料还可由学生自己去查阅、收集,有些图解也可让学生自己画出。
2.教会采集标本、收集资料的方法 组织外出活动要采集岩石、矿物、土壤、化石、生物等标本,准备过程中和出发前要多次讲明采集标本的目的、要求、方法。收集是指有目的地收集生活中各种与地学有关的实物、图片、邮票、剪报等。采集或收集后要加工整理,编号分类,进行说明,按一定主题进行展示。
3.教会使用各种仪器,培养观测技能 各种以观测为主的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应讲清仪器的原理、使用、观测方法及保管方法,观测后对数据的记录、整理、统计、分析,要防止出现误测、漏测、误记等现象。观测活动的指导,先要说明观测目的、时间、次数、程序、方法,然后进行示范,最后交待记录表格的填写,以及排好值班顺序,明确职责等。
4.让学生掌握动手实验、实习和地理制做的方法 地学知识中的实验多与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活动有关,特别是模拟大自然地学现象的物理过程、及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实验。实习活动与测量、考察、调查有关,教师要自己先动手做一遍,取得体验才好指导,并准备好有关仪器、工具,最后安排实验、实习报告的填写内容。地理制做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出示成品示范,并演示制作过程,即制做技巧的示范。
5.参观与考察活动的指导方法 对地学参观与考察的指导,首先要了解参观对象,作好讲解准备,其次要拟好参观或调查考察的提纲,第三要教会如何发问,认真记录,最后要求写出报告。
6.指导地理写作 地学小论文的写作应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形式和内容要具有地学特点。只有认真观察、积极探索,才能言之有物。一般应先整理资料,再确定主题,然后是谋篇布局,列出提纲,最后构思落笔。有时为了写好小论文,还需要先学习一些有关资料。论文要注意科学性,有理有据,方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如何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一)地理观察
地理观察,是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感知活动,任何无计划、无目的的随意浏览,不能算作地理观察。也就是说,地理观察要通过观察活动达到一定的教学和教育目的。
地理观察活动,以在野外进行的观察活动为主,如进行地质观察,就要认识一个地区的简单地质构造和地层发育、并追溯这一地区地质历史的演变过程等。进行地貌观察,就是认识各种不同类型地貌的形态特征并了解其成因。
(二)地理观测所谓地理观测,是指以观测活动为主的各项地理课外活动,如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水文观测,物候观测、地震观测等。开展地理观测活动,一般需要较多的仪器设备。显然,天文观测,必需要具备天文望远镜。气象要素观测,要建立小型气象观测场,并在场内按要求安置各种气象要素观测仪表。地震观测需要进行地电、地磁、地应力和地形变的测量,要进行水化学分析,可以利用中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的条件,安装制作一些简便的“土”仪器,进行长期观测。有关这些方面的观测活动,通常在有条件的中学可以用建立“地理园”来解决,在地理园内建立相应的观测站,进行定期的地理观测活动,并作出相应的阶段分析报告。现在只谈一谈水文观测和物候观测。
(三)地理调查
地理调查,是指以自然和人文地理调查活动为主的地理课外活动,在地理调查过程中,也不乏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和试验,不能截然分开,但调查活动始终是这项课外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的。地理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含有属于自然地理范畴的土壤、植被的调查,也有属于人文及应用地理范畴的当地资源调查和自然灾害调查,城乡环境调查,人口和土地利用调查,公园绿地的游人空间分布调查等。
(四)编写地理小论文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还处在基础教育阶段,并不具备较多的地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所写的地理论文,就其大多数来说,只具有地理论文的雏形,算不上真正的论文,因而习惯上名之曰“小论文”。
地理小论文与地理科学论文,都是就地理科学中某一问题的论述性文章,只是所论述的地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所采用的分析论证的方法难易不同,而解决问题的程度当然也不同,尽管如此,两者在写作方法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现在简单谈谈地理小论文的写作方法:
1.确定小论文的论题。确定论题时,也要考虑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小论文应有严格的科学性,同时,中学生搞小论文活动应有教育意义,要达到一些地理思想教育的目的。
因之,地理小论文的选题是和地理课外活动内容密切联系,所选的论题,实质上就是一项地理课外活动项目的主要内容,而不是脱节的。
2.搜集资料,熟悉前人工作经验 3.实地调查,获取真知 4.理论探讨,提出论点
5.谋篇布局,安排好小论文的结构
小论文与一般的科学论文在文章结构上相似,一般也分:序言、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序言,主要介绍写作目的和意义或简要介绍一下全文。要简明扼要。本论,是小论文的主体,是揭示中学生调查研究和测试成果的重要部分,要详细写。介绍材料要充分,阐明观点要透彻,如有创见要勇敢地提出。文章要详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结论,是小论文最后一个部分,是在本论的基础上,对全文作出概括性结论,明确地解决选定的问题,或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
显然,地理小论文的写作活动,是中学生课外活动中比较高级的一种形式,也具有一定难度。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辅导工作。
除了地理小论文之外,也可以在中学生中开展其他地理写作活动,如写地理小品,写地理课外阅读报告,写地理游记等等,都可以达到扩大地理知识面,给人的启迪、激发爱国主义情操等方面的作用。
试析有效开展中职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和策略
一、有效开展中职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目前,中职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己周围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发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气象观察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气温的观察了解到一天中的气温午后2时左右达最大,这和自己主观意识上“中午最热”不相符,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想知道原因。参观从化北回归线塔时,学生看到附近大片的荔枝林,有人提出“北回归线的荔枝最好吃”,大家在开心之余都希望弄清楚北回归线和荔枝的关系。如此种种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明确了地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爱学、乐学。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有着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实践内容。通过开展地质地貌的野外考察、人文地理资料调查、环境监测、气象观测等活动,在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动手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材料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野外观察能力是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到芙蓉嶂水库参观考察。针对学生认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观察不够细致深入,易出现走马观花等缺点,笔者事先把要观察的内容具体分解成一系列问题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在观察时要做好记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对水库大坝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特点、河谷地形和水文水系特征等进行认真细致观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眼、手、脑、耳等主要感官都行动起来,气氛活跃,既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2)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学生接触大量的观察对象,可以感受到形式多样的大千世界,在达成既定的活动目标之余会有更多新奇的东西或者更多的问题出现,引起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地理课外活动着重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感受、自己总结,教师只作前期的策划和适当的引导。参与活动的学生思维没有受到过多的约束,容易激发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团队合作的课外活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总会有独特的见解。经过对活动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梳理、对比、分析、总结,会让学生找到很多新的东西,再加以思考和提炼,就会产生一些新的火花。经过笔者的观察和分析,地理课外活动反而让学生主动复习了解课本的知识,但又会积极地拓展一些更细致更新鲜的知识。这就是创新的方向——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拓展,而不是毫无边际的天马行空。
例如,笔者曾组织学生进行“机场商圈模拟规划”,有学生提出了在飞机跑道外建造落地玻璃全景休闲餐饮店,专门观看飞机升降;也有提出使用废旧飞机建造飞机餐厅、飞机旅馆;也有提出就近建造航天博物馆;但是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机场的人货分流系统与商圈、绿化充分结合起来设计,从俯瞰图、物流动线、植物种类、政府机构设置、商业机构布局等都各有特色,很有创新的锐意。
该创意是由物流班的同学集体分析讨论,并委派人员上网搜集资料、现场勘察、美术设计、疑点论证、整理、总结所得。此提案后经送交机场也获得了好评。
(3)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近几年,笔者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地质地貌野外考察、镇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调查、地理模型制作、校园气象观测等一系列活动,熟悉地理调查的基本手段和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而且学生根据野外活动的体会撰写出《分析芙蓉嶂水库坝址选择及综合效益》等具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和调查报告。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挥,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地理学科融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在野外活动中要注意挖掘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通过开展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地震监测、星空探究、气象观测等活动,使学生对自然界中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有较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探索大自然神奇和奥秘的热情,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而且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经常地进行数据观测和记录,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又如通过对狮岭、梯面、花东等地的社会调查,学生亲身目睹了家乡各项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了爱国爱乡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调查中,学生还了解到,该地区人口增长也很快;而且随着人口过快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城镇生活污水、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小电镀等乡镇企业的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无节制地向河流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农药和化肥,引起了河水水质不断下降;河流沿岸由于不合理毁林开荒和在河床中随意乱采砂石造成了河岸崩塌、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样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人口过快增长和不合理活动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必须一起考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道理,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增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徜佯在家乡的山山水水之中,不但增强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4、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地理课外活动一般都以室外活动为主,身体力行,可极大地提升动手、动脑能力。课外活动需要投入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兴趣很大。但随着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一些 5 艰辛,比如早出晚归、攀山采石、顶风冒雨、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材料整理等,学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但是,在不懈的坚持下,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心志变得坚定,行动变得切实,提高了整体素质,体验了“学以致用”的知识价值。从活动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中体验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自信心,摒弃了自卑的心理,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有效开展中职地理课外活动的策略
1、结合教学灵活选择活动类型
一般的地理课外活动宜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如下述的8种形式开展。
(1)游览名胜,旅行学习。地理课外活动大部分都需要利用课余的时间,从而在放假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旅游观光的活动。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古今名胜的典故中,让学生放松身心之余直观地接触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如山脉河流的形貌、天气气象的变化、植被的分布、动物的活动等自然地理,如古迹的形态和来历、民间故事的品味、人类社会活动的形成和原因等人文地理。旅游这种课外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在游玩当中丰富知识,了解地理内涵,最容易培养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审美观,热爱自然,珍惜能源,树立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精神。
(2)观察天文,测量地理。这种课外活动需要结合课本上自然地理的知识,通过简易的方法和工具来观察、测量、采集、记录地理现象,从而重现或印证地理学知识。观察测量的重点在于操作,并且是系统科学的操作。一般可以根据知识内容的篇章来分类,分为天体运动观测、大气气候观测、海洋与陆地观测、自然灾害观测、动植物观测、环境污染观测等内容。经过观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养成客观求证的好习惯。自然地理的观测比较直观,容易操作,往往由几个学生自行组织就可以达成,但是很有专业感,说服力强,能够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自信。大部分地理课外活动都属于这个类型。详细的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广州市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曾举办的就有:
1)天体运动观测:看繁星,认星座;观测月蚀;观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观测彗星;观测流星雨。
2)大气气候观测:测量天气数据,如气温、湿度、气压、降水量、风向;观测蔬菜的成长。
3)海洋与陆地观测:观测岩土;测绘山脉等高线;测量河流水位。
4)自然灾害观测:测量台风期间的气象数值;观测红火蚁灾害。
5)动植物观测:观测亚热带森林植被的分层;观测桃花水母的繁殖期地理因素。
6)环境污染观测:观测生活区噪音;测量汽车废气的分层分布;测量酸雨的PH值。
(3)深入浅出,动手制作。地理制作包括了制作地理图表、模型、标本、游戏道具、资料纪录等。这其实是学生对课本抽象的知识以各种易懂直观的手法表现出来。首先,学生要对书面的知识和数据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其次,要结合受众的需求,经过谋划、设计、制作、修改等步骤来完成。对于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结合、理解表达结合的能力起到很好的训练作用。从动脑到动手,从吸收到展示,这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利用能力和系统表达能力,避免纸上谈兵、眼高手低的空谈陋习。
(4)融入社会,调查研究。该类型的活动和身边的人、事联系密切,更有实用性,目标明确,需要收集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经过逻辑系统的分析得出调查结果,并作出分析,最后还要给出解决方案。
调查的内容一般都与人文地理有关,如人口分布调查、旅游资源开发调查、工业、农业、商业布局调查、环境污染调查、交通线路调查等。调查的手段可以是问卷调查、资料搜索调查、实地调查等。由时事发起,加强认识时事,可以令参与活动的学生摆正社会视角,善用知识,理据说明,增强社会参与度。
(5)参观了解,学习专家。以上4种地理课外活动都是围绕课本知识为中心,稍作拓展的范畴,然而,让知识成为生产力才是教育的目的。中职学生更需要掌握知识的运用。因此,对于专业组织单位、展览会等进行参观学习是重要的课外活动。
直接关联地理的单位有天文台、气象站、科技馆、地质勘探中心、水族馆、宝石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水力发电站、规划局、环卫局、旅游局、博物馆、港口、矿山、林场、车站、机场等;间接关联的单位有水泥厂、车辆厂、机械厂、特产商店等。
上述单位开展的专题宣传、展览会最具有行业代表性,内容丰富,资讯新鲜准确。参加过的师生均感 6 到受益匪浅。
另外,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是最好的榜样和导师,如上述单位的岗位杰出人员、劳动模范,地质、环保、勘探、海洋、极地工作等的领先者们。向他们进行拜访或者听取报告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踏实认真地学习。
(6)交流竞技,取长补短。交流会主要有几种形式:举办座谈会、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组织展览会。这些课外活动的参与性很高,既可以本校自行举办,也可以和其他学校联办,甚至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指导。学校曾举办和联办过地震知识讲座、环境保护讲座、耕地和粮食讲座、芙蓉嶂水库环境保护报告会、花都人口分布与构成讲座、花都皮革业商圈的发展展览会等。
日常的课外活动中,学生积累了各方面的知识,采用此种类型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各人均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资源共享,促进团队精神。竞技主要有观测比赛、知识竞赛、征稿比赛等。
(7)模拟规划,小试牛刀。把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行模拟规划的前提,因为进行城市规划需要具备良好的地理综合素质,从城市功能出发,工业、农业、商业、居住区既要互相联系、创造便利,又要相对独立、避免污染。
根据资源的既定条件来合理配置,如根据当地的地形和土壤、河流的走向、四季气候的影响,优先将耕地保护;根据气候和交通道路,规划适宜居住和交流的居住区;根据人口的分布和构成规划功能建筑:医院、学校、银行、市场、公园、游乐场、道路、公交线路、供水供电系统、派出所等等;根据预期的污染影响来合理设置工业园区;全局考虑,保障生态、平衡发展,追求低碳生活和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
规划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那就是预见性。立足于未来的因素来考虑的规划方案才能更适应届时的需求。
组织该类课外活动,让学生将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整合。广州市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过全局的模拟规划,但也顺应广州举办亚运会、创文明城市等时机,举办过一些局部的模拟规划。如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垃圾回收站设置规划、旧市区塞车解决方案、梯面镇红山村生态农业及生态商圈规划等。
(8)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在应用中学习,总结后优化应用。课外活动的主旨就是把知识和生活应用结合起来,不断互相良性促进。作为中职学生,在地理方面进行的社会活动有:
1)整理地理课外活动的数据、资料,提交给相关的政府部门,以供参考。如将收集到的民间典故和相关照片、视频提供给文化局和旅游局;将观测的数据资料提交给气象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等。
2)配合居委会和服务中心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举办展览。如举办气象日、环境日、地球日等科普知识的宣传。
3)以身作则,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或成立绿色环保小组,进行宣传。
以上地理课外活动总体上是随着学生的知识根底不断加强而开展。然而,这并非是严格的实施流程。地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有限的教学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现实教学中应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周边环境、教学资源、时机把握等因素将各种活动类型有机地进行选择和组合。务求实事求是地做到因应时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