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教案4

时间:2019-05-12 17:1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面积教案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面积教案4》。

第一篇:面积教案4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32-37页例1-3 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了解运用观察法、重叠法、数格法等来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后创造并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三个面积单位的初步表象。

3、经历观察、测量、操作、交流,初步形成量化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米尺,两片不同形状大小明显的树叶,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两面积相差较少的正方形。学生: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10个,并装入信封;数学书,学习题卡,直尺。

学习线条:在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上理解并创造面积单位,形成表象。课前师生互动:

在黑板上板书:(董政)认识吗?猜猜这两字可能表示什么?(掌声,建立鼓掌要由衷地,从心底里鼓掌,你给别人赞赏的掌声,你就能得到别人对你赞赏的掌声)(得知是老师的名字)老师特别想与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既然是新朋友,就要认真了解一下了,看看董政老师的与你们班的数学教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建立发言习惯:积极,有个性,张扬,认真倾听:别人说过的最好不说,能补充得更好就积极说出来。话筒的使用:觉得自己的声音能让其他孩子听见就

不用,如果其他孩子需要时积极有效地将话筒交到他手中。)这时,你对董老师有所了解了,董老师就向孩子们介绍了我自己,特别吗?你想以什么不一样的方式向董老师介绍你自己。板块预设: 板块一:认识面积

1、比一比:

实物出示两片树叶:请孩子们观察,老师手中的两片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指的是什么,请用手指一指。

(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面)

2、找一找(通过物体的表面,认识面积)

(1)我们身边的物体上都有面,瞧,这是数学书的面(教师边摸边说),有6个。你还能找到教室哪些物体的面,如果能用手摸一摸的试着用手摸一摸,看看物体的面摸着有什么感觉 ?

谁来说一说?(说身边的面,摸其中一两个,并说出摸的感觉:平,滑)

用手不能摸的,可心试着用手比划比划,看看它的面有哪些?(2)刚才同学们找了这么多物体的面,比一比,课桌和数学书封面,你发现了什么?(课桌面比数学书封面大),再比一比,课桌面和黑板面,你又发现了什么?(课桌面比黑板面小,也可以说成黑板面比课桌面大)

看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积)

(3)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那么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

6、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1)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2)出示灯片一:

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出示的我们已经认识的四种平面图形,谁最大?谁最小?

我们把这些由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

(3)说一说:你能试着说一说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大(小)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8、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面积了吗?(板书:或)

板块二:面积单位

一、体念观察法、重叠法和数格法

1、刚才我们通过眼睛看就直接比较出了黑板的表面面积比桌子的表面面积大,我们给这种能直接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取名叫观察法。

2、出示两正方形(颜色不一样),大小差不多,用观察法比较它们的大小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三种情况)

3、看来用观察法直接来比较这两个正方形的大小出现的不同的结果,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又快又准确比较出来呢?先思考后与同桌商量商量。

汇报:测量,重叠。(重在重叠法,测量法有可以引导,有可能生成重要的资源:奠定正方形边长与面积的关系或区分周长与面积)

4、出示灯片二:两面积差不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观察法不行,测量方法不方便,也可现场演示:一长一短,不能直接比较,重叠演示也不能比较)

5、介绍:我有一种方法,你们看行不行。(如果在前一环节学生想到了则最好,并让其说说创造这种方法的过程。)灯片演示,长方形15格,正方形16格。取名:数格法。(板书:数格法)

二、感知面积单位。

1、看来运用数格法能比较准确比较出两处不同图形面积的大小。引发冲突:老师这儿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协助解决,愿意吗?

有3个图形,用数格法,图A有6个格子,图B有9个格子,图C有16个格子,请你们帮我判断,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

预设生:一致同意,A最小,C最大。

出示灯片三。与学生猜测的刚好相反,为什么?(格子大小不一样)。

要想我们猜测的正确,需要做什么工作?(板书:统一大小)

2、师介绍面积单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计算面积时,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

(1)初步认识:幻灯片四:资料介绍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

这里向我们介绍的是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看看它们的怎么规定的。(板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习宝贝,就装在信封里,它们就是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请孩子们将宝贝请出来,将它们分分,看看哪些是1平方厘米的宝贝?哪些是1平方分米的宝贝?

(2)形成1平方厘米的表象:

①写一写:请孩子们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上写:1平方厘米(发现很难写下,增强体验,介绍改成厘米2),另一面写1cm2.(形成初步感知)

②闭眼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指甲、纽扣、信封上的邮编框)

比一比:双手分别比出1厘米,再形成1平方厘米。③摆一摆:

a.用信封里的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各种不同的图形,想一想,你拼成的图形的表面面积是多少?

(指名上展示台拼摆,并汇报:不管拼摆成什么图形,它的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为什么呢?)

b.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测量习题卡上的两图形的面积(长方形为8平方厘米,正方形为9平方厘米)。(学习题卡)指名汇报(说出你是怎样摆的):重测量的方法。(4)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①请孩子们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写:1平方分米,另一面写

1cm2和1分米2.(形成初步感知)(还有在1平方厘米上写时的困难吗?说明什么?)

②闭眼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画一画:在题卡上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最接近1平方分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量一量:四人小组合作,用信封里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量一张课桌的表面的面积,看看怎样测量最快。小组汇报。

4、认识平方米。

(1)用你们手中的1平方分米去测量我们教室的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也会不方便呢?找找,为什么?你认为可以创造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比较方面呢?(平方米)

(2)什么是1平方米呢?同桌说说,再指名说,并说明理由。(3)闭眼想1平方米的正方形有多大,老师在黑板上画,再比较看想的与教师画的是否差不多。

(4)找1平方米在哪里?并指出来。(突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

(5)围一围:同小组的四位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看看哪一组围得最快而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应用:口答教室的面积:长可以摆9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宽可以摆6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块三:总结运用。

一、独立完成题卡。(练习六3题)灯片出示

二、区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

1、今天我们认识了面积,还认识了面积单位,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些知识完全是同学们自己发现的,有些知识还是同学们利用以前所学的旧知识创造出来的。同学们这种创造性地学习真不赖,老师向你们竖大拇指!

完善板书:和

2、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卡片说说1分米与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这时,你还想知道有关面积方面的什么知识?

第二篇:《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4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案4

课 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时 间:2012.11.22 第一节 地 点:多功能教室 五一班 教学目标:

1.创设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情境,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交流讨论等学习形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计算问题。2.通过操作、交流,观察、比较,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课前准备:师:辅助教学课件、红领巾、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比较面积大小(1):

(1)计算下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屏幕出示:

(2)出示红领巾:计算它的面积?不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怎样算的呢?(指名反馈)

二、实践操作

1、用直角三角形拼图形。(1)师生谈话:(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2)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你能拼成哪些平面图形?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讨论,拼拼看。

(3)学生分组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2、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是否也能像直角三角形一样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呢?

(1)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否也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认为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怎样算? 通过以上试验,同学们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4)、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3、小结,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介绍字母公式。

三、拓展练习

1、例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课本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第一题:强调学生认真看图,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三角形的面积 = S =

长 × 底 ×底 ×× h 高

÷2

a

第三篇:教案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一课时70-74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学具:每小组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两张长方形彩色卡纸(绿色16×8 红色12×10);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及米尺;水彩笔、方格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学生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纸,问: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白纸?

生:选小的那张。

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这时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3)、课件展示操作要求。操作要求:

① 四人小组中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 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行研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智慧大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1()

(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4()

(3)、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4)、课桌高7()(5)、教室的面积是80().

(6)、一棵大树高12()

2、比一比,谁的眼睛亮!

课件出示小马虎写的一篇数学周记 “放学回家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沙子把我那颗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妈妈赶紧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往医院跑去……” 谁能帮小马虎找出其中的错误?

3、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1平方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学生展示三种不同的图形,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规范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局部。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同学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协助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布置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和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同学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同学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同学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同学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分享 转发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本班级共49名学生,整体上数学基础好,学习习惯养成较好,上课和老师配合积极,极个别学生精力容易分散。

二、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 “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提出操作要求:

① 同桌二人各选一个长方形,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 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4.学生操作。

因提供的每种图片均不够摆满整个图形,操作中必然出现矛盾:图片不够怎么办?在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A 小组内合作使用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 先用图片摆出长方形的长,再摆出宽,计算大小。

5.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6.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 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2.课堂练习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面积单位的制定不需要学生探究。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采用自学辅导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进而在汇报、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中,充分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起到帮助表象记忆的作用。]

(三)、实践运用。

(1)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2)小资料:

① 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 天水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天水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估、测、说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七、作业安排:

(1)p74页做一做第1题。

(2)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八、教学回顾: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要和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面积单位的表象。

第四篇:面积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5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b.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2能力目标:

a.通过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和操作能力。

b.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和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

a.使学生在揭示矛盾、分析矛盾的往复不断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b.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面积概念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的过程。

三、教具:课件、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

学具:1张红色长方形纸、1张黄色长方形纸、1张绿色正方形纸、学具袋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课前交流“拍手”的掌面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

(二)探索面积的概念。

认识面积首先让学生找身边有面的物体,通过用手摸物体表面,并且比较,来感受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教师指出: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接着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知道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教师指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议、说,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面积定义,教师板书。

(三)认识面积单位。1.比较面积的大小。

(1)出示两个大小差别很明显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一眼就能比较出大小。教师指出:这种比较方法是观察法。

(2)出示两个差别不大的长方形,让学生用观察法比较大小,学生回答不一致时,让学生动手比较,教师指出:这种比较方法是重叠法。

(3)教师先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学生用观察法比较,会有三种答案,再用重叠法比较(试一试),还是不能确定大小,教师根据学生的两次信息反馈,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有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边汇报(有5种情况),边上台演示:

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知道要正确地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接着教师问:为什么不用圆?你认为用什么图形合适?(最后教师小结: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巧妙引出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测量面积要用什么单位?告诉学生今天先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第二步分层次来学习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第三步用单位面积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

(四)巩固练习主要设有填空题、判断题。(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说一说,您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课外活动:随音乐下课。

五、说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第五篇:什么面积教案

《什么是面积》

三年级

靳秀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有目的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2、学生准备:学具袋(正方形与长方形每生各一个,剪刀、固体胶、小纸片、硬币等)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含义,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手掌面及数学书封面引出物体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

2、以淘气想加入到同学们当中来,出示课件引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二、初探面积的含义。

1、感知:

① 寻找身边物体的面积,学生举手回答。

② 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同桌互说并举手回答。

2、学生活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① 教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学生猜测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想出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师巡视指导。

③ 学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学生选择测量面积比较准确的方法。

④ 师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三、应用。

1、说说教室里一组物体的面,并比较一下他们面积的大小。

2、有些图形我们一目了然就能比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图形我们就不能。出示书上39页比一比

(1)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让学生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办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让学生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这里面的交流重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D、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准确。

四、拓展(小小设计师)

在方格纸中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图形贴画。

1、由智慧老人送礼物引出。

2、教师提出活动具体要求。

五、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下载面积教案4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面积教案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4.1弧长和扇形的面积4教案[推荐阅读]

    12999数学网(www.xiexiebang.com) 3.4.1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了解弧长计算公式及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公式解......

    2017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什么是面积4》word教案.doc

    什么是面积 执教:张 弘 辽宁省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指导:晏 玲 辽宁省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佟亚文 辽宁省灯塔市烟台街道文化小学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

    认识面积教案

    享堂南街小学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主题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窗口单位行业深入开展“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安排部署会议精神,进......

    三角形面积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例1和试一试、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二十第2题。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个公式......

    三角形面积教案文档

    《三角形的面积》 于艳艳 汝州市望嵩小学 1 《三角形的面积》 一、直接引入新课 1.咱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

    认识面积教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中考物理试题解答技巧 在物理复习中,学生需要做大量的试题、模拟题。然而对不少同学来说,即便题做得再多,也总是出这样那样的错。那么,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避......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让学生在......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第六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