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7:3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第一篇: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

为学而设计教

——《天鹅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第二课时

4.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利用百度搜索资料,了解天鹅、贝加尔湖等相关资料。

5.教师准备:做好课件。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资料备好课。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6课《天鹅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篇教材篇幅较长,容量较大,作为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并不困难,然而这篇课文篇幅很长,它是怎样来描述这感人的情境的呢?我们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感悟这感人的情境后面所蕴涵的价值观呢?这是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感悟语言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的魅力,必须通过潜心品读。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教师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声响等创设出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读,共同营造读的磁场,让读贯穿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在读中不断呈螺旋式上升,从而真正走进天鹅的内心世界,体味文本强烈的震撼力。达到在“读”中感悟,在“品”中滋生,随“读”潜入“境”,润“人”细无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及标点,潜心体味语言内涵,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为生存而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感受生命的可爱与壮美,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像石头似的、顽强的破冰勇士”等词句的含义、情感。

教学难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天鹅为生命而战的壮举,明白“猎枪为谁而挂?”。

教学方法:

朗读法,批注法,多媒体辅助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荡情感基点。1.复习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出示:贝加尔湖畔 寒潮降临 冰封湖面 重重地扑打 终于塌陷 胜利地欢呼(1)指名逐个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理解。(2)全班齐读词语。

(3)利用提供的词语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斯杰潘老人亲眼目睹了这个天鹅的故事,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有举起过猎枪,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打动了老人的心?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6、7小节,细细地去品味。

(二)变序导读,凸现“天鹅”形象。1.品读老天鹅破冰的场面。

(1)我们一起来看老天鹅是怎样破冰的。请同学们自己读第5节,先轻声读,再默读,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划下令你感动的词语。

(2)交流“腾空而起、利用下落的冲力、重重地扑打、石头似的、第二次、第三次„”等词语。① “腾空而起”: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什么?(飞得高、快、有力)它为什么要腾空而起?

“重重地扑打”:你从这个词感受到什么?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读这一句时,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②“石头似的”,感受比喻的精当。这些美丽的天鹅被比喻成一块坚硬的石头,这么说恰当吗?相似点: a、老天鹅飞得很快,落下时像一块石头。b、老天鹅落下时力量之大像一块石头。c、老天鹅顽强的意志像坚硬的石头。

http://(《神秘园之歌》配乐)

4.小结:这哪里是普通的动物呀,简直就是一群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精灵,它们的生命是如此灿烂,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有着敢于与命运搏击的气慨,它们谱写一曲生命壮歌。

教学反思:

我在教完《天鹅的故事》一课,有以下几点深刻感受:

1.文本的解读必须摆在首要的位置。文本,终归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说千条法,万条法,读不懂文本,什么法都没有。《天鹅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故事,它就必须有起因、经过、结果,要强化整体意识,还要特别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读懂文本内涵的三个层次:一是生存、二是团结、三是领头鹅与群众的关系;要领悟文章的价值取向:“猎枪为谁而挂?”

2.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理解要扣住整体,要深入、有层次。文本中的词句是最基本的东西,是文本所有价值的承载形式。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让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思考、品味、表达的点,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提高语文素养。抓词、品词、析句、品句,让课堂更加细腻了,也把握住文本语言的内在精神了,使学习文本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图片、音乐的恰当应用能让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想法。

3.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理解。朗读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获得初步体验,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熏陶乃至升华为理性的思考。以朗读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课堂上,我注重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读前思考;注重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情感表达的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朗读;注重朗读指导的细致、到位,注重朗读和理解相结合,逐层递进,在朗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练习表达。

第二篇:音乐互联网的应用,连云港教师:韩冬《江南小曲》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江南小曲》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音乐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网上聆听歌曲

二、教学课题

以“走进江南”为主题情景,用看江南——唱江南——赏江南三个系列情景将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在听、唱、看、学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茉莉芬芳》的美、《茉莉花》的情。

1、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学会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能安静的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三、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流传于全国。江南各地有很多不同的曲调,都各具特点,而《茉莉花》是传唱较多的一首。它以抒情秀美、婉转流畅的旋律和既纯真又含蓄的音乐形象征服了外国人民的心。

《茉莉芬芳》是一首写景的乐曲,主旋律优美抒情,完整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以春光明媚的江南水乡、清纯少女、鸟语花香为背景组成的画面。教学中结合听赏,引导学生领略其江南美景,为之陶醉。教学重点:

能用柔美纯真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第五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03”。教学准备:

教学用琴 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件一套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听、唱、想、说、动”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去,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音乐知识、形成技能。

五、教学过程:

(一)、看江南

1、情景引趣:

在老师的记忆中,有一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美的景色!诗句中描写的地方就是我国美丽的江南,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收集的图片。

1)幻灯片展示江南秀丽的风光。2)说说江南:

再刚才的图片中,有没有你们熟悉的地方?有谁到过这些地方?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江南?(学生畅谈、回忆)

再百度搜索图片: 杭州的西湖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BA%BC%D6%DD%CE%F7%BA%FE%CA%AE%BE%B0&istype=2&z=0&fm=rs4

苏州的园林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46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B%D5%D6%DD%D4%B0%C1%D6&s=0

点击图片,让学生欣赏江南各地美景。

师:同学们见到了江南这么多的美景,有没有听到过有关江南的优美的音乐呢?请同学们百度搜索一下有关江南的音乐,听一听。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各种乐曲。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咱们一起来听赏一下。

2、听赏《茉莉芬芳》

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 百度搜索:

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DC%D4%C0%F2%B7%D2%B7%BC+%B9%C5%F3%DD]&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C%D4%C0%F2%B7%D2%B7%BC++%B9%C5%F3%DD&si=%DC%D4%C0%F2%B7%D2%B7%BC;;;;0;;0&lm=-1&mtid=1&d=6&size=2097152&attr=8,1&titlekey=4072723676,3166163639&mtype=2

课件展示茉莉花盛开时的江南美景。让学生边听边看。2)说一说

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古筝)百度搜索古筝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C5%F3%DD&in=2570&cl=2&lm=-1&st=&pn=5&rn=1&di=***&ln=1996&fr=&fm=&fmq=***4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5&-1&di***&objURLhttp%3A%2F%2Fpic5.nipic.com%2F20091222%2F3840876_***4_2.jpg&fromURLhttp%3A%2F%2Fwww.xiexiebang.com%2Fshow%2F1%2F37%2Ff885db1ee2abc4b9.html&W1024&H680&T6924&S132&TPjpg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婉转、秀丽、动听)介绍演奏古筝的姿势,并学一学。

师:演奏乐器有很多种,让生认识一下其他乐器。(生搜索其他乐器并小组交流)。3)主题欣赏

引导学生创设情境,随乐哼唱主题音乐并参与表现。想象自己正在美丽如画的湖畔边演奏古筝边欣赏美景。

(二)、唱江南

1、激情导入

江南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描写江南景色的乐曲也是这样美!那江南的歌又是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听赏一首江苏的民歌——《茉莉花》!

2、听一听 教学磁带:听赏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优美旋律。百度搜索茉莉花图片点击展示。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fm=detail&lm=-1&st=-1&sf=2&fmq=***0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DC%D4%C0%F2%BB%A8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茉莉花》只是其中的一首,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茉莉花”的作品呢?(小组合作,百度搜索)。找生回答找到的“茉莉花”的音乐,有熟悉的音乐跟唱一下。

3、动一动

师:茉莉花美不美?这么多描写茉莉花的歌曲直接说明了茉莉花的美丽。说说茉莉花的颜色、形状。

师:请你试着用手来模仿茉莉花,让我们身边也开满茉莉花吧。随乐边听边模仿花状,闻花(呼吸),参与表现。(百花齐放)

4、说一说,唱一唱(解决难点)

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1)引导学生想象自己闻着茉莉花的香味,正要摘花。2)体会自己想摘花又舍不得的心情。

3)带着对茉莉花爱惜的心情,(课件展示)第五乐句,唱一唱,感受八分休止符“03”(空半拍)。解决难点。

4)课件展示歌曲《茉莉花》,学唱茉莉花。5)师弹琴,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歌曲的演唱及处理

1)说说自己对歌曲情绪的理解。(优美、婉转)

2)谈谈对歌词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的乐句(歌曲的第一、二乐句)在演唱时应用怎样的情绪?(力度增强)

3)随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用手模仿花瓣参与表现。4)生自由练唱

5)小组合作练唱,巩固。6)展示

(三)、拓展

师:《茉莉花 》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的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这首歌曲。我们湖南的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的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现在咱们先来认识一下宋祖英!(生自己动手搜索宋祖英图片)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

百度搜索点击大屏幕播放:

http://video.baidu.com/v?word=%CE%AC%D2%B2%C4%C9+%CB%CE%D7%E6%D3%A2+%DC%D4%C0%F2%BB%A8&opt-video=on&ie=gbk 1)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2)说说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跟自己演唱《茉莉花》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并跟唱。(进一步掌握歌曲)

师:茉莉花的演唱形式很多,宋祖英是以独唱的形式来演唱的。你知道这首歌还有哪些演唱形式?(巩固知识:歌曲的其他演唱形式。)

3)除了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曲调更加优美、动听!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听赏由中国“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

百度搜索点击播放:

http://video.baidu.com/v?word=%C5%AE%D7%D3%CA%AE%B6%FE%C0%D6%B7%BB%DC%D4%C0%F2%BB%A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oq=%C5%AE%D7%D3%CA%AE%B6%FE%C0%D6%B7%BB&f=3&rsp=8

(四)、课结

边听音乐边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聆听了江南小曲——《茉莉芬芳》,学会了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共同领略了江南的美景,收获真不少。以后老师会带大家去更多的地方,去感受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随《茉莉花》走出教室吧!

第三篇:声物理教案连云港市韩冬设计

第1节 什么是声音

一 目标要求

1.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2.通过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同特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通过声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习在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初步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声的广袤空间中,声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通过声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使学生初步领略声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起对声的好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声音发生的条件。难点声波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展示教材中图3-1-

1、图3-1-2让学生看图后,进行思考,讨论一些问题,动物都能发声吗?举例说出各种动物(狗、猫、鸟、蝉等)是怎么发出声的?你是怎么会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挥,把学生带入声的世界,在讨论中切入本节主题:声的产生和传播。

2.过程展开

(1)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纸、塑料薄膜等发出声音,进行体验,当物体振动时可以听到什么?当物体停止振动还能发出声音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总结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

对于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现象比如敲击鼓面和音叉发声,可用实验进行演示。将纸屑放在鼓面上,让学生观察敲击鼓面发声时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发声时纸屑的情况,学生虽然没看到鼓面的振动,但可从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鼓面是否在振动;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小球的情况,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进而提出问题:纸屑和小球在什么时候被弹起跳动?也可以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头进行发声,感觉声带在振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举P43动物与声音中的例子,着重指出哪个部位在发出声音,引出声源的概念。

(2)声波

与水波相比较引出声波。进行如下描述:“„„这样空气中就形成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可以以鼓心为中心,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圆,把空气的密和疏向四周传播形象地画出来。

通过对两种现象进行比较,引出声波的概念。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振动,并且这个振动由近及远地传播,声波是声源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体)中的传播。振动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纸片上下运动。因为声波有能量,所以声波传入耳中会使耳膜振动,我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3)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和液体中也能传播。为什么运动员在水下能听到音乐进行花样游泳?或让学生自己举例说出固体和液体也能传声。

声在真空中能传播吗?学生可进行猜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证明猜测正确性的方法。学生可能提出许多方案,只要学生说出把声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产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都是正确的,并对其进行鼓励。

像教材中一样安排 “声的传播”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实验过程中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比如罩内手机的应答声是怎么传到耳中的?当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时手机的应答声音变小,让空气重新进入罩内时,声又变大,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始终能看罩内手机屏上信号的显示?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探究过程现象发生的原因,可进行猜测与讨论,然后再得出结论。如玻璃罩内手机的应答声变化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虽然听不到真空中的手机的应答声,但能看到显示,说明了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船上的人是怎么会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的?暖气管是怎么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能听到声音所需要的条件。

观察教材上的图3-1-

10、图3-1-11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让学生领会到振动并不一定能感到声音;要感到声音,必须要有声源,介质和接收器。

(4)声速

提问:田径比赛时发令枪的烟雾和枪声应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远处先看到烟雾后听到枪声? 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知道光和声的传播都需要时间,从而引出声速的概念。但光比声传播的速度快得多,因此远处的观测者先看到烟雾后听到枪声。估测声速时可忽略光传播所需要的时间。测出从看见发令枪冒烟到听到枪声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估测出的声速。这种估测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再让学生想出其他测声速的方案。只要学生说出要测出声速,必需测出声源到接收器的距离和声源振动到被接收器接收所需要的时间,利用v=s/t 就可。

声的传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可让学生进行猜测,然后引导学生看声速表,幷对各种不同介质进行比较,知道声速与温度和介质有关,在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认识到固体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5)人耳的听声能力

在学生认识了声音和物体振动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频率的概念。只要学生知道人耳对声的感觉有上下限(20Hz-20 000Hz),在此基础上,对超声和次声下定义,然后对耳朵的构造进行介绍,并教育学生不要损害耳朵,保护自己的听力。第2节 乐音的三个特征

一、目标要求

1.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

3.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呢?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4)观察声波的图形

观察声波的图形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介绍: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相应的图象。通过演示,只要让学生知道看不见的声波可通过仪器显示,借助仪器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知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可让不同的学生在话筒前发声,观察其波形。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观察波形,使学生知道不同响度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区别。指导学生观察不同乐器产生的声波波形的区别。波形图包含了乐音的三特征。

3.作业。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一、目标要求

1.了解回声和共鸣。了解混响现象。

2.通过阅读文字以及欣赏图片获得生活和自然中回声和共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通过回声,共鸣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通过阅读 “动物与声音”,体会现实世界声音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回声。共鸣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1.回声

由美丽的弋阳圭峰四声谷出现的回声现象,引出回声概念。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离障碍物距离近时就感觉不到有回声呢?让学生知道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由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回声现象,并进行解释。简介回音壁、三音石、莺莺塔等建筑中的声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混响、混响时间 声波在大厅中传播时,被四壁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声辐射后,还会有声音的感觉,但由于声波的能量,不断被四周的墙壁和其它障碍物吸收,所以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所维持的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3.用音叉演示共鸣现象

如教材中第42页图3-3-5,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弹起。提出下列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右边的音叉振动,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如果是真空,左边的音叉能振动吗?

如果左边换个不同频率的音叉,还能发生此现象吗? 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对声波和共鸣有了感性认识。知道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了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当左边的音叉与右边音叉频率相同时,获得能量最大,以至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接着给共鸣下定义: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共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列举生活中的共鸣现象。

4.教材中第42页和第43页的图可让学生自己阅读,其内容包含了声的多方面知识,如声音传递信息,声可在水中传播,超声,次声,回声现象等。可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图中获取信息。

四、作业: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再次被接收称为回声.(二)“家庭实验室”指导

1.回声一般比原声要弱得多,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回声的强弱还与声波所撞击的材料有关。有些材料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有些材料能吸收投射到它们上面的大部分声波。研究材料反射和吸收性能,在声音的应用方面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对材料的声性能有些了解。

2.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当敲击其中一个装有水的高脚杯时,另外一个发出了相同的声音,说明它们的固有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知道共鸣是要有条件的。

第4节 噪声

一、目标要求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

3.在知道噪声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初步认识噪声。

2.过程展开

结合图3-4-1和图3-4-2 是噪声的两个例子.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①什么是噪声? ②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 ③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

④根据第46页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

⑤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1)噪声及其来源

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 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2)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的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噪声除了对人生理和心理有影响外,噪声还有其他危害,如噪声能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例如喷气式飞机发出的声音能将附近的建筑物的玻璃窗震裂。

(3)如何使噪声小些

以听到声音的条件为线索,引导学生想出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声源处减弱;传播过程中减弱;人耳处减弱。教材中图3-4-4,图3-4-5,图3-4-6分别是这三条途径的例子。吸音的物质可作为制造声音屏障的材料,结合第44页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声的反射与共鸣),让学生选择最适合做声音屏障的材料。

四、作业

“走向社会”指导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或社区周围噪,声来源的调查报告,提出减少噪声的建议.做一份呼吁人们采纳这个建议的海报.第5节 声与现代科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观看录像资料,获得有关声知识的应用。

3.介绍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动物利用声的动画和录像.重新看P43图3-3-6(动物和声音).可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动物是如何利用声音的?你知道哪些声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2.过程展开

(1)超声是个多面手

超声波与可听声有一样的传播速度,并遵循反射、折射和绕射等传播规律.但由于频率很高,因此又具有奇特的性质,例如在均匀的介质中定向直线传播;与一般声波相比,它的功率很大等等。利用超声波的这些特性,可以为人类服务。

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图3-5-1声纳探测的示意图,提出一些问题:声纳能测距的原理是什么?利用声纳测量海底的深度,需要知道什么?需要测出什么?然后利用什么公式进行计算? 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复习有关声速的概念以及回声现象后,了解声纳测距、定位的原理。

教师还可介绍根据反射波的强弱可测出被测物的大小和形状.并由此进一步说明教材中图3-5-3的B超的基本原理。

解释超声加湿器。(2)次声本领大

次声波的频率大至为1Hz-20Hz,由于次声的频率很低,因此显示出它种种的特性.最显著的特性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易被吸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次声的应用进行归纳。向学生简单解释海洋中的次声以及自然灾害中产生的次声等等。根据教学资源提供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展开。

(3)声识别技术介绍

第四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韩冬)

当我看完《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时,我眼含泪珠,因为小三毛还在幼年,但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人们的善良与邪恶,贪婪与纯洁,《三毛流浪记》读后感(韩冬)。让我记忆最深刻地还是小三毛那颗勇于拼搏的心,在他流浪地路上,他被人欺负,别人瞧不起他.但他都不响困难屈服。跌倒了,再站起来,累了,再坚持一下。小三毛依然拼搏着,他从不向坏人屈服。我深深地记得他说地一句话:“穷也穷得清白”小三毛拼搏的精神在我的骨骼里;在我的血液中。他做得任何事都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不收坏人的钱财;他见义勇为;他为人讨还公道;他把粮食给其他小朋友吃,读后感《《三毛流浪记》读后感(韩冬)》。他好比是一只善良的啄木鸟一直为社会出上了自己的一份力;他好比是一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他好比是一只不会飞的小鸟,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了,可是这本书对我重温逝去的一个时代,仍是很有价值的。

第五篇:苏科版教学设计设计者韩冬设计贺卡

设计贺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贺卡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制作贺卡,学会使用“页面设置”。

情感与价值观:在学习制作贺卡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审美等情趣。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学生感恩、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难点:图片和文字混排处理;学生感恩、审美情趣的培养。

三 教学准备:

教师: 贺卡图片素材6张;贺卡文字 6段。(将它们放在一个Word文件中。)

教学课件(找几张贺卡优秀贺卡制作成连续播放的幻灯片,并配上音乐)

学生: 自己的生活照片1张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贺卡,我们一起来看。教师出示贺卡课件,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看这些贺卡有哪些用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设计贺卡。揭示课题,展示目标。

(二)教学新课

贺卡的基本要求 师:这些贺卡都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贺卡的基本元素:文字;图片;背景。

在Word下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19-21的“在word下制作图文并茂的贺卡”

学习要求:理解制作贺卡的四步曲; 找出不理解的知识;

寻求小组同学的帮助; 以小组为单位试一试做一张贺卡。

汇报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插入图片”“图片的叠放顺序”)请两个小组的代表演示汇报怎样制作的贺卡。

探究活动:

(1)试一试:制作一张感恩卡 请同学说说创意,自己表达的感情用的素材。

分别请几个学习小组的代表说说你们的创意设想。

(2)如果你还有更多更好的创意,你也可以用卡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试试看吧。

学生试一试。

(三)教学反馈

学习评价:

1统计会制作贺卡的人数; 2 教师点评制作较好的贺卡。3 学生互评制作贺卡的学习。

(四)课堂总结

制作贺卡的基本步骤和学习情况,以及贺卡的创意设计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后小记:

下载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韩冬互联网教学设计(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互联网的应用教案执教者韩冬(范文大全)

    19.1.2(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种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证明问题. 3.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

    互联网教学设计

    新标准英语(供三年级起始用)第二册 Module 7 Festivals Unit 2 We have Christmas in England 一、课前分析 小学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过程。本课作为一个新......

    新兵代表发言稿--韩冬

    新兵代表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长辈: 新兵战友们:大家下午好!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我们会宁胜利会师,成为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今天,我......

    互联网应用教案连云港市执教者:韩冬分子热运动教案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 ---《分子热运动》教案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物理 3、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

    冬 朱自清 教学设计

    课题:课外阅读指导《冬天》(作者:朱自清) 执教:朱煜 学生:六年级 活动:全国课改10周年暨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时间:2012年3月10日下午(60分钟) 地点:厦门六中会堂 教学......

    《冬之旅》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冬之旅》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内容解析 (1)本单元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

    操作计算苏科版教学设计设计者韩冬设

    操 作 计 算 机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的:初步学会操作计算机,认识键盘及主要健的名称与其功能,指挥计算机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学会开机关机,熟悉各主要键的主要功能。 教......

    倒数的认识苏教版网络教学设计韩冬老师(精选五篇)

    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19页和练习五。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