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

时间:2019-05-12 17:0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

第一篇: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质因数,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含有2或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加减法

(1)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长方体

(一)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2

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2.展开与折叠

知识点:正方体展开共11种 1—4—1 型 6个

2—3—1 型 3个

2—2—2 型 1个 楼梯形

3-3 型 1个

注意:(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2)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条棱。

3、长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1)、表面积的意义: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

(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

S长=(长×宽+长×高+宽×高)×2(4)、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

S正=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

4、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点:(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3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3)、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

(一)知识点: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分数乘法

(二)知识点 :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补充知识点:

1、打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例如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

2、买一赠一打几折: 出一个的钱拿两个货品 即 1除以2等于零点五 五折

买三赠一打几折: 出三个的钱拿四个货品 即 3除以4等于零点七五 七五折 分数乘法

(三)知识点:

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结果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3、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已知整体和部分量相对应的分率,求部分量,用乘法)

5、倒数、(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2)、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时,长方形的面积是1。(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0不能作除数。(4)、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其中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4.1体积与容积

知识点:

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从外部测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从内部测量)

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4.2体积单位

知识点: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3米)、立方分米(3分米)、立方厘米(3厘米)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1升=13分米、1毫升=13厘米

2、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①手指头、苹果、火柴盒体积较小,可用3厘米作单位

②西瓜、粉笔盒体积稍大,可以用3分米作单位 ③矿泉水瓶、墨水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④热水瓶等较大盛液体容器、冰箱可用生升作单位 4

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4.3长方体的体积

知识点:

1、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①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体积用V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bh ②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如果棱长用a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3a=a×a×a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2、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

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长=体积÷高÷宽 宽=体积÷高÷长

注意:计算体积时,单位一定要统一;表面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4.4体积单位的换算

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 L)

知识点:

1、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体积、容积单位间进率为1000 1米³=1000分米³ 1分米³=1000厘米³

1升=1分米³

1毫升=1厘米³ 1升=1000毫升

2、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4.5有趣的测量

知识点:

1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一般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通过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注意液面是“升高了”还是“升高到”)注意:在测量体积较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要先测量出一定数量物体的体积,再算出一个物体的体积2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现在液体体积减去原来液体体积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一)知识点:

1、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

(二)知识点:

1、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除法

(三)知识点:

1、列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1)、解方程法:设未知数,这里的单位“1”未知,所以设单位“1”为x,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解这个方程。(2)、算术方法:用部分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

2、判断单位“1”:

①一般来说,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某个数”就是单位“1” ②数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③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倒数

知识点:

1、理解倒数的意义: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5

确定位置

(一)知识点

1、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

(二)知识点 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臵(以其中一地为观察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1数对:一般由两个数组成。作用: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2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图形平移变化规律:

(1)图形向左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平移的格数。图形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加上平移的格数。(2)图形向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加上平移的格数。图形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平移的格数。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3χ表示χ的3倍是多少或3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2:1.5χ表示χ的1.5倍是多少或1.5个χ的和的简便运算。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3、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4.乘法分配律: a×(b ± c)= a×b ± a×c

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简记“·”,也可以省略不写。(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字母与数字相乘简写时,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6、a×a可以写作a·a或a²,a²读作a的平方或a的二次方。2a表示a+a

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8、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9、解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10、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11、常用数量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6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因数 × 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12、相遇问题:特点:必须是同时的 可根据不同的行程进行分析。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速度1=路程÷相遇时间-速度2

1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解 设)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找关系)

3、解方程。(列)

4、检验,写出答案。(验)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条形统计图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

2、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

3、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

4、分数单位:用分子是

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0和;

1、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34、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2、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3、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即可,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4、分数单位:用分子是

1、分母是某一自然数(0和1除外)的分数(即几分之一)作为分数单位。如: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2

34、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12条)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6、正方体的(12条)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7、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

8、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一个面的面积)

9、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一个面的面积)

10、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11、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

1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底面积=体积÷高

15、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16、认识体积、容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L)、毫升(m L)

17、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8、由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9、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1m3=1000dm3 1dm3=1000cm3 1L=1000ml 1L=1dm3 1ml=1cm3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为简便运算,可以在计算过程中约分。

3、折扣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现价=原价×折扣 → 原价=现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5、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已知整体和部分量相对应的分率,求部分量,用乘法)

7、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8、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时,长方形的面积是1。9、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0不能作除数。

10、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其中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计算方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是已知部分量和部分量相对应的分率,求整体,用除法。)

3、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1、路程=速度×时间 →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2、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甲速+乙速)

3、总价=单价×数量 →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5、4 + 3 =7 加数+加数=和 →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9 – 2 =7 被减数-减数=差 →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7、5 × 3 =15

因数 × 因数=积 →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20 ÷ 4=5

被除数÷除数=商 →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条形统计图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如有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先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2)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4、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计算出结果(除不尽时,可按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5、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第二单元

长方体

在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平面图形叫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面和面相交的边叫作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长方体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

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3、正方体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表面积

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作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

计算堆放在墙角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的方法:

一个面的面积×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平放一排,露在外面的面=3n+2

竖放一排,露在外面的面=4n+1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分数乘整数,当整数与分母有共同的因数时,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4.分数乘法中积与乘数的变化规律与整数乘法中积与乘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即: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1、复习三年级下册知识: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方法要灵活处理,可以:

(1)先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

(2)也可先计算三个数中的两个数后,再进行通分的;

(3)也有先部分进行通分,算出部分的结果后,再第二次通分的。

注意:具体的题型具体分析,尽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补充知识点: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减法中同样适用,见下图:

4、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来得到。

注意:对于某些分数也可以将它化为分母是10、100、1000之类的分数,然后再直接写成小数形式。例如:

5、常见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顶点

个数

个数

大小关系

条数

长度关系

长方体

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可以分为三组,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

正方体

都是正方形。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长度都相等。

注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或者 长×4+宽×4+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灵活运用公式,能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是正方体的棱长:

长方体:长+宽+高=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    长=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宽-高

正方体:棱长=正方体的棱长总和÷123、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解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几种形式,并以此来判断。

正方体展开规律(四类)

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

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

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

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

4、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正方体表面积=边长×边长×65、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有两种常见的观察方法。

方法一: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

方法二: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例如:如图,4个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解:首先应找出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如果用法一的方法来找:3+1+2+3=9(个);

如果用法二的方法来找:从上面看有3个面,从右侧面看有2个面,从正面看有4个面,共有3+2+4=9(个)。

因为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10×10×9=900(厘米2)

答:露在外面的面积一共是900平方厘米。

6、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列表法来找规律,例如: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比起整数乘整数的意义,它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

(1)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是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2)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3、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计算结果必是最简分数。

5、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1)真分数相乘:积小于每个乘数;

(2)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6、认识单位“1”: 也称整体“1”,把一个完整的量(比如一段路程、一项工程、一筐苹果、一本书、一段时间等)或一个数(正数)视为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可记为“1”。

例如:教室里男生人数是总数的:把教室里的总人数当作单位“1”;教室里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把教室里的女生人数当作单位“1”;

注意:要找出被当作单位“1”的量,必须首先找到“关键句”,就是有“分率(后面没带有单位的几分之几)”的句子。这样的句子结构往往是:谁“占”(或“是”、“相当于”、“正好”等)谁的几分之几,其中“的几分之几”左边的“谁”就是单位“1”。因此,这个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为:找单位“1”就是看“的”字左边的量。

7、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小于原数(简称:小小)

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分数,所得乘积大于原数(简称:大大)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2、常用单位:体积单位:米3(m3)分米3(dm3)厘米3(cm3)

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补充知识点:冰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

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单位换算:(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以进率。

可以概括为:小化大除一下,大化小乘一下)

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1升=1分米3

1毫升=1厘米3

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单名数:由一个数和一个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复名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及单位名称组成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复名数化为单名数:8米320分米3=8020分米3=8.20米3

单名数化为复名数:3800毫升=3升800毫升

25.7立方分米=25立方分米700立方厘米

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3

补充: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S×h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4、灵活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5、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将不规则物体投入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中,测量长方体的长和宽以及水位升高了多少,然后把数据代入到长方体的长×宽×水位升高高度中,即得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方法二:将不规则物体投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将溢出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测量长方体的长、宽以及水位高度,然后把数据代入到长方体的长×宽×水位高度中,即得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注意: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注意: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整数n的倒数是:。

3、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就是把这个分数平均分成整数份。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4、整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5、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6、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1)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2)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7、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

例如:鸭的孵(fū)化期是28天,它是鹅的孵化期的,求鹅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1)方程解法:根据题目中包含的等量关系:鹅的孵化期×=鸭的孵化期,可设鹅的孵化期为x天,则:

答:鹅的孵化期为30天。

(2)算术解法:先找到题目中作为单位“1”的量,然后看这个量是已知还是未知,若已知则用乘法,若未知则用除法。

由题意知,作为单位“1”的量为鹅的孵化期,它是未知的,所以用鸭的孵化期除以它对应的分率,即:

答:鹅的孵化期为30天。

注:找单位“1”的方法为:找单位“1”就是看“的”字左边的量。

8、解简单的方程时可以直接采用的公式:

加数=和-另一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乘数=积÷另一乘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例如:下面是一个平面图:

①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

是 西 偏 北45°,距离学校1800米。

②以学校为观测点,青青家的位置

是 东 偏 北26°,距离学校1500米。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2)解设所求量为x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

(4)解答方程,注意计算结果不带单位。

(5)检验做答。

2、在有多个未知数量的应用题中,通常应将1倍数设为x,举例如下:

例: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父子俩年龄之和为40,求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解:首先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爸爸年龄+儿子年龄=40

因为儿子年龄是1倍数,所以:设儿子年龄为x岁,那么爸爸年龄就是4x,代入等量关系式得:

爸爸年龄为:4x=4×8=32(岁)

答:爸爸的年龄为32岁,儿子的年龄为8岁。

3、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涉及到的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相距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数学好玩

包装的学问:要节约包装纸,就要使包装后的表面积最小。对于将两个盒子包成一包的情况,两个盒子重叠的面积最大时,包装后的表面积最小,最节约包装纸。

注意: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让长方体最大的表面重叠在一起。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个不同的条形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数量。

2、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两根不同的折线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数量。

(复式统计图的好处:可同时对两个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3、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平均数。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本册补充知识点:

找一个数列变化规律的方法:看差看商、看某数的平方或立方、隔开看、分组法等等。

第五篇: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说课稿

长征小学 吴子兴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6页到47页有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长方体”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将初步认认识一些立体图形和它的基本特征,注重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来探究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对数学几何形体知识掌握更加系统化。从本册教材体系的安排来看,第二单元设立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表面积,在第四单元设立了体积、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位于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其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知识内容,经过认真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自学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上课的开始,由整册的知识树 单元知识树 本课内容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知识结构,还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导入新课后,向学生出示了具体清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先整体感知教材,为后面整体理解教材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很自然的的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让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先解决主要的核心问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贪污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操作中去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学指导,整体感知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三个环节.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我没有一味的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操作,检查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上,并没有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而是放在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之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观察长×宽就是底面积,从而得出计算公式。很好的进行了教材的整合。第四个环节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达标练习比赛,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通过达标比赛,不仅检验了学生掌握的情况,还通过争夺本单元知识树,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质量。巩固和完善了知识结构。在练习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把六年级圆柱体的体积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中,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这个问题实际是把未知的问题变成已知的问题。只要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的体积,学生就明白了。这个过程就是找规律、找方法的过程。

最后的总结把本节课的知识及时的回归到它的上位单元系统中,让学生不断的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下载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最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b1dc03fb2af90242a995e5a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黄金峡中小 杨世峰 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充实的一学年中,我感触颇多。一学年来,本人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自始至终以认真、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2.长方形旋转形成圆柱体,绕哪一边旋转哪一边的长就是圆柱的高,另一边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2016(精选合集)

    北师版六年下册知识点总结 圆柱和圆锥 一、 面的旋转 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如果用V表示圆锥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则字母公式为:v=1/3Sh 3. 圆......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平移、对称和旋转变转,设计了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