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同学们谈历史》教学设计集锦
《与同学们谈历史》的教学设计
漆河镇中学:刘丽球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是学生中学时代的第一节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对历史课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影响力。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对这一节启蒙课要格外珍视,让学生能够在一开始就好好的去学习历史,喜欢历史,从而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第一课上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哪里去找历史?怎样才能学好历史?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留下初步印象,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唤起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回忆,出示学生熟悉的人物图片,物产图片,名人名言,启发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国历史的对将来国家建设,对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设计: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教学难点设计: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教具准备: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文资料制做好多媒体课件。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内容:如故事,人物,或者物产图片等,教师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让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并设置一些悬念(需要学生学习后才能回答出来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学程序:
导入:教师用亲切的语言为学生作自我介绍,形成良好的氛围。(教师开场白应体现出以下几点内容:一是让教师和学生相互间有个初步了解,形成积极向上的印象;二是师生在表达与倾听中相互了解,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授:
(一):什么是历史
给学生提出问题“你印象中的历史是什么?”。有的说“历史就是指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古董、文物等”,“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是很遥远的事情”,“历史是外国的事情”,“历史是中国的事情”。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对历史作如下的解释:历史不仅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也是指人们对过去的事实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并让学生明白历史课是一门科学,并不是学习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而是记载中外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让学生对历史学科形成整体印象。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屏幕显示》故事:这是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小明的爸爸是个本地著名的企业家,站了起来,满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学好历史,生活中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不懂历史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也不会成为一个成为处处为国家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优秀的企业家。并强调历史中的“诗词、成语、典故、俗语”内容,可以让“学生视野”活起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并且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
2.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让我们学会作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大屏幕显示《岳飞墓》的图片,教师对这一幅图片作完整的解释,然后让学生谈谈对岳飞和秦桧两人的看法,并列举出一些名人名言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说明有的人会流芳千古,有的人会遺臭万年,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了解和正确认识国情;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热爱祖国,就要学好祖国的历史,分三个时期展示相关图片:首先展示四大发明的图片,丝绸之路的图片和瓷器,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等让学生知道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这是古代的中国,然后展示图片《火烧圆明园》以及《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明白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史实,并留下悬念“为什么到了近代中国落后呢”?再展示图片《开国大典》和神七等图片让学生知道今天中国正在崛起,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轨迹留下初步印象,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去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4.学史可以让人明智:10多年来,在我国的专家学者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就说明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屏幕显示)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说明历史能给人很多借鉴,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少走弯路,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再举例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落后就会挨打”“骄兵必败”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能力,如: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也会思路开阔,丰富起来,看问题不那么简单化。而不能只简单的以好人、坏人划分,如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功劳很大,永载史册,可他对人民非常残酷,是个暴君;唐玄宗又称唐明皇,他统治的前期是空前的盛世,后期却酿成一场罕见的大乱,说唐玄宗明也好,不明也好,都不确切,学习历史就是用辩证的观点也就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人物和事件,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三).哪里去找历史 从哪里去了解历史?历史虽已经过去,但并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屏幕显示瓷器、长城,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文物、古迹、遗址,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实物资料。因此,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争取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等。另外一个方面了解历史的主要来源,就是大量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屏幕显示材料“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告诉学生这段材料就出自《史记 陈涉世家》,并强调中国的史书是浩如烟海,欧洲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说过:“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比不上的。”我们要真正学好历史,首先要充分运用课本,也有必要阅读一些课外书,比如《上下五千年》、《龙的传人》等
(四)、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可以谈几点有关学习历史课的方法。
其一是会“读”:给学生讲明每课书的结构,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的内容,哪些是辅助我们学习的文字资料。
其二是会“思”:学习历史不是死记历史要点,而是要理解知识,知其源和所以源,在思考中逐渐掌握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如:比较法,归类法 讨论法 知识串联法等等
其三是会“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求学生大胆质疑,对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或者其他学生,不能不懂装懂。
其四是会“记”:老师的板书是对书本知识的重新整合,也是每一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要记下来,记的过程也是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
其五是会“用”:要学会运用手中的学习工具,如基训和地图册,这样使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并要尽可能开辟自己的学科课外学习途径,恰当适时地选读一些课外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等)和网络资源,积累一些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越来越深刻的喜不喜欢历史课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而喜欢历史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对这门学科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了,他的学习就主动了,而主动的学习正是现在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学生抱着为父母,为老师学习的想法。认为是父母老师逼这他学,怎样把学生的“为你学”改变成“我要学””。就是要学生有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动力。
《带学生走进历史课堂》是学生中学时代的第一节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了学生对历史课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对这一课就是要格外珍视。学生对一门课的印象主要包括对教师、对历史课的总体印象,为此,我在设计让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追求教师语言的精练,讲解的生动性和亲和力,在内容的设计上,力求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专家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尽量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我在这一课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唤起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回忆,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多幅图片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同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材料,让学生沿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路线,启发他们思考,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并为今后的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和悬念,对学生今后三年的历史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将这次国培学习的一些新理念,新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第一:作为教师不能只把教书当成一种职业,也是一个完善自已的过程,教师也要教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第二:要热爱学生,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已的孩子去教,要注重孩子过程的成长而不只是重视结果,对孩子要给与综合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第三: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做有充分的准备,对教材对学生都要做到了然于心,一定要以学生的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和整合教学内容。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组织教学,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特别是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第五: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为学生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 学 生 谈 历 史
——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
所在学校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钟家铺中学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常德历史培训班
一、基本信息
1、学科:历史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级(册):七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与学生谈历史》
5、课时数:一课时
历史课,在中国一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不管是学校的课程开设,还是各种各样的考试、招聘中都体现出历史的弱势。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根本就不把历史当回事。学不好无关大雅!历史,到底重要不重要呢?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和融和民心的必要条件,是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根本之源。现在的中国,很多年轻人在精神信仰和历史归属上产生了巨大的空白与缺口,“哈韩”“哈日”的90后一代层出不穷,“留学镀金”一族与日俱增,以至于闹出了像北大清华学生争相出国不归,某大城市女子以嫁洋人为荣嫁国人为耻,超女超男PK大战中错误歪曲历史或者对历史完全白痴的种种丑态陋习。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厚重文化,层层的史书背后,不仅有光荣,还有耻辱,这都是我们赖以成为龙的传人的巨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
初中生年龄偏小,知识面不宽,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团结意识,使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课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程。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所以,如何上好初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成了初一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的第一节历史课,就是书本上的第一课,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初一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接触过这个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个新科目,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生把这种好奇心和新鲜感继续保持下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
学历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历史的方法
教学思路:
一、组织教学:
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展示出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注意仪表大方得体、面带笑容,尽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适当地表扬一下班级和学生,让学生感到你很重视他们(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班上的学生),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当然宽松要有度,不能过度松),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接触过历史知识吗?(唤起学生回忆,为下一步导入新课做准备)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学习历史,你们也许会问,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用吗,该怎样学习历史?
三、新授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同学们在小学里没有学过历史,但有没有听说过“历史”这个词呢?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历史”的呢?(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并和别人讨论一下:什么是历史?
(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团结”在课堂教学上;对于一个经常听说但实际并不清楚的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使自己逐渐清晰;同时给学生一个印象:讨论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占有很高的位置。)
(2)、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
(对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历史,或课外书如《中华上下五千年》,或电视电影,或游戏,都涉及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什么是历史?这也是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但历史的启蒙课不需要这样深奥的内容。)
所谓历史啊,就是指过去了的事情,只不过离我们现在的远近不一样罢了。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过去了的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是历史,自己也是历史中的一个人。这样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习历史。)
(3)、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提问:我们每个人是否有自己的历史?
讲解: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每个城市、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
有的同学可能说了:我们学的国家的历史,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呀?其实,历史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举例子:①我们现在住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但你们知不知道早在什么时候我国就有了房屋了?那时的房屋是什么样子的?在没有房屋之前,人们住在什么地方?②有一个英文单词,我相信每个同学都知道:China,但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外国人将“中国”和“瓷器”用一个单词来表示呢?③我们平时知道很多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你想不想知道更多呢?„„总之: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以学生身边的最平常的事情为例子,让学生明白历史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他们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珍惜自己的历史,创造美好未来。)
2、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以趣激学,纠正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突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在初中,历史是副课,所以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历史甚至不感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1)、通过刚才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学习,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学好历史”。
历史就是昨天的记忆,如果你早上醒来,失去了记忆会怎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记忆会怎样?
如果我们学好了历史,我们就会„„?我们就能„„?(学生讨论)
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和学生一起一步步的得出结论:(1)学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扩充我们的知识面。(2)可以让我们学会怎么做人(3)可以学到很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总之,如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所说:“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加智慧”
(2)、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举例让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人只有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所得到的经验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必须“向后看”,知道先辈是如何去做的,然后我们才能明确人生道路,从而“向前看”。开国领袖毛泽东用手批完二十四史,在临终前还不忘将二十四史作为自己的案头书,并且每天必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著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录》及《英语民族史》等,“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为他赢得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太多的时代名人,时代领袖都是热爱历史的。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先向后看才能向前看。历史尽管不会重演,但往往又有惊人的相似。今天很多事情的处理都可以从前人的作为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尽管它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很多电视剧、电影、小说都是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原型的,很多电视节目里面所提问题有很多是历史文化题。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学好历史有助于其它各科的学习。有很多的人因不懂历史而闹出很多笑话,如超女快男中有很多就是历史盲,明星李玟居然说要请岳飞帮她写歌词„„一个有成就的人他的知识应该是全面丰富的。
(通过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之更加直接的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3、学习历史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第一节历史课上,一定要讲解一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我要求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这三个步骤。)
提问:同学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历史?(在学生回答时,适当的提醒)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学会预习的方法。
(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应从预习入手,新教材以专题形式编写的,古今中外,内容多跨度大但课时少,不做好课前预习可能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我要求学生借助《基础训练》完成预习,首先看教材:看目录和引言,要整体把握课本的内容,心中有整体观,便于理清记忆。看标题,包括大标题和小标题,宏观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看插图、注释、材料等。插图具有直观感和形象生动性;注释是帮助理解一些历史概念;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解释或扩展。当然,看书既要仔细又要有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接下来自行归纳教材主要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知识已经完全了解,哪些知识只了解了一部分,哪些完全不懂,将没有理解的地方记下来,再自行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核对《基础训练》答案,最后小组共同完成一份预习报告(包括通过预习、讨论,各成员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懂,《基础训练》上的题目有哪些还没有解决。)并上交。老师通过预习报告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时间一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课外完成,我在教学中是安排一节晚自习,要求预习两节课。)
(2)、使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要求与方法。
(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认真听一节课,比课余花大量时间看效果要好得多。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好记忆不如一个烂笔头,记笔记的好处除了能把老师讲课要点甚至补充内容记录下来,方便复习掌握知识外,还能让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可谓“一箭双雕”。课堂讨论时,要积极参与,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而且还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如果认为别意见不完整或与自己意见不符时,要有勇气补充或与之讨论、辩论;课堂上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审题、认真思考、认真作答。学习的内容要理解,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能事是而非,不懂装懂,知识理解要到位,不懂或不理解的要多想、多问,及时解决,否则,问题愈多愈会产生厌学情绪。)
(3)、使学生明白: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提高学习成绩不可缺少的环节。
(首先给学生讲解遗忘规律(左图),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在未等记忆的内容遗忘掉之前就再次复习。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所以我要求学生结合遗忘规律每天花10分钟时间对新学和快要忘记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教学生掌握复习的科学方法: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课后回忆,即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它具有检验听课效果的作用。也有人把课后回忆叫作“过电影”。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理想的时间是晚上上床后),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课后回忆可按教师的板书提纲进行,也可按教材的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和每部分的细节。回忆后根据自己的记忆情况看教科书,查漏补缺。由于课后复习时看教科书已不是初学,而是在预习、听讲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于通过课堂学习已经明白和记住的部分,就不必再用很多时间了,要把时间用在回忆时想不起来、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笔记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上课时所做的笔记不一定完整,这就需要课后整理笔记时加以补充。特别是提纲式笔记,它只记录了课堂内容的纲要,因此必须整理笔记,充实内容。此外,在课后复习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也需要补充到笔记中去。掌握归纳知识的能力,在正确理解各种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把握历史本质,整理历史线索,按照线索顺藤摸瓜,复习所学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将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但这个问题通常都比较抽象,因此,要结合他们身边的例子,引导他们一步步自己得出结论,才有效果。
注: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媒体,理解历史和电视剧的区别,为今后的教学减少麻烦。同时,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方便今后的学习。
4、简单介绍本册教材。指导学生看目录,让学生对初一历史上册有个整体了解。
5、对本课进行小结。(梳理知识点,使之条理化。)
6、自由提问:学生就未理解的地方提问,疑难解答。(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
面对诸多活泼的生命,我们可以灵活变通,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尽力在第一节课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好像是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自然而然会乐意学并想把它学好的,所以第一节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习历史的方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设计不够精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学习历史,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课例研修心得
本次,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感觉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到“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我们要积极学习,以达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目的。
培训中,我认真听了多位专家的视屏讲座,学习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并与班上众多优秀教师一起讨论交流,不但加强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与他们一起进行了课例研修,受益匪浅!
我们学习、研修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教学,将科学的、先进的理念、方法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之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各种差异的存在,比如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等的不同,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搬专家的方法、理念。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专家的理念也不见得放诸四海而皆准。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了,我们只能批判的继承,将适应我们实际的吸收进来,而那些离我们还很遥远的,应当仔细思考差别在哪里,怎样才能探索出适合我们实际的道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学活用,盲目照搬只能是邯郸学步。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方向,坚定了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与 学 生 谈 历 史
——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
所在学校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维新镇中学
培训所在班级名称:常德历史培训班
基本信息
1、学 科:历史
2、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
3、年 级(册):七年级上册
4、课 题
名 称:《与学生谈历史》
5、课
时 数: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课程。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所以,如何上好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成了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七年级的第一节历史课既是《中国历史》开篇,又是整个初中历史的启蒙,它关系到学生以后三年时间里是否会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以及如何才能学好历史的大问题。而很多教师的第一节历史课,就是书本上的第一课,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妥的。历史教师要做好的第一步,就是如何把学生对历史学科好奇心和新鲜感保持下去。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使学生初步认识历史及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习探究历史的热情!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教学难点: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教具准备: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图文资料制做好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学生刚进入初中,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好表现自己。但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对如何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特别是他们还没有接触过的新课程,存在着既兴奋又好奇又有点害怕的矛盾心理。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精彩的讲解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对我们的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探讨历史学习方法。教学程序: 导 入:
1,互相认识: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展示出教师的亲和力。教师要注意仪表大方得体、面带笑容,尽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适当地表扬一下班级和学生,让学生感到你很重视他们(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班上的学生),从情感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为以后的历史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2,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接触过历史知识吗?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学习历史,你们也许会问,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用吗,该怎样学习历史? 新 授:
一、什么是历史?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让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充分地让学生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对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参与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养成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习惯,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巩固提高。
2、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
在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情。它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诸多要素。
简单地说,所谓历史,就是指过去了的事情,只不过离我们现在的远近不一样罢了。几千几万年前的事叫历史,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事叫历史,你们的昨天,对今天来说,也成为了一个历史。
通过总结还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一门科学,并不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简单罗列。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1、讨论讲解 多媒体出示培根、唐太宗等历史名人的名言,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学习历史能使人聪明起来?是怎样使人聪明起来的?唐太宗的“三镜”之说是什么意思?等等。通过讨论和教师的介绍使学生明白:
(1)学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扩充我们的知识面。(2)可以让我们学会怎么做人
(3)可以学到很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2、简单论证
人只有几十年的人生阅历,所得到的经验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必须“向后看”,知道先辈是如何去做的,然后我们才能明确人生道路,从而“向前看”。开国领袖毛泽东用手批完二十四史,在临终前还不忘将二十四史作为自己的案头书,并且每天必看……太多的时代名人,时代领袖都是热爱历史的。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先向后看才能向前看。历史尽管不会重演,但往往又有惊人的相似。今天很多事情的处理都可以从前人的作为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人文学科,尽管它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它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怎样才能学好历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第一节历史课上,一定要讲解一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1、认识历史教材
利用多媒体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的历史教材的编排,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每一个栏目对我们学好历史会有什么样的帮助及有什么具体的要求,“以本为本”,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作用。
2、学习方法介绍
(1)形成历史体系。历史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简单地组合,而是由一个个历史明珠串连成的项链。如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形成历史体系可能有很大的困难,但至少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这样的意识。这也非常重要。
(2)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也就是让学生明白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而不能绝对化地看待历史。这一点目前来讲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有一点难度。但起码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念。
(3)具体的方法与要求。特别是老师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一定要让学
生知道。如课前的预习、课堂的要求、作业的要求、课后的复习等等。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介绍,使学生明白学好历史既有共同的方式方法,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只要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摸索、探究、相互借鉴,就一定会把历史这门学科学好,从而提高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
课例研修心得 三十年的教书匠生活多少有些心得和反思,也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学习与培训,认为自己不再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毛头小伙子,算得上是“匠”(将)级人物,手掌心里长毛了——老手。总认为搞理论研究的那些专家们,把基础教育描绘得十分理想,他们搞的“比较研究”和“对策建议”的确很让人开眼界,他们的理论大气而概括性高,所以他们有点藐视一切。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设想很难实施,很难转变为教师的具体行为。谈及专家论教改时,我时常戏说:让他们来和中学老师同堂上课,看看课堂效果,看看考试分数如何?
可这次国培让我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感觉:听了周卫,张人利、李明赞等专家的讲座,才知道自己教育理论的匮乏、教学理念的陈旧;通过与本班同学沈志国、李俊等的网上互动,才知道自己思考问题的肤浅、认识问题的狭隘;看了朱晓丽、董元进等人的教学视频,才知道自己教学过程的呆板、教学方法的单一。真正看到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非常感谢“2010国培计划”,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的平台,能够有幸听到全国著名专家讲课,这是我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我最重视最认真对待认真学习的一次,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这次培训的课程安排恰当,符合我们的现实需求,所以我才能认真的学习了每节在线课堂的内容、积极的写作业、发起研讨课题、上传资源、写研修日志、参加各种讨论等等。下面我就自己学习前后的变化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更新理念
以前提起新课改只是一知半解,通过学习我有了系统的认识。准确的理解了新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具体到我所教的初中历史课上,我也了解了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了六大基本理念:
二、掌握方法
培训内容中有多个讲座是关于教学研究的,既有研究课题的程序介绍,又有研究方法的介绍,如《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七、八、九年级的教材内容与课例分析等。这些都为我们的教育研究尤其是校本教研给予了指导,提供了方法。
三、认识全面
韩立福老师的一系列讲座讲得非常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析。比如《如何备好一堂课》提出的五要素: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备设计。解决了我平时在备课过程中的缺陷,使我现在的课就会准备的非常充分。在《如何上好一节课》当中提出的“„师生共学‟原则、„抓住耗子是好猫‟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真诚合作‟原则、„工具创新‟原则、„人人成功‟原则”六原则让我深受启发.四、解决问题
在通识答疑部分内容中老师们提的问题很朴实,不大不空,基本都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听了专家的答疑感觉茅塞顿开,很收益。比如如何对待差生,转化后进生,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如何因材施教等等。冬雪老师讲得很多方法对我以后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
……
当然,在这次培训中值得总结的还很多,“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通过本次学习我更明确了今后的方向,坚定了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这篇课例研修也算是本次培训的一个小小成果,克服了以前选题时贪大求全的毛病,着眼于怎样从七年级新生一进入初中就迅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真正走进我们的历史课堂,开始一步步地去探究历史的本质。
第二篇:《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② 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③ 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
①
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②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②
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二、重点与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以及怎样学好地理。
2、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新的学期我们有了一门新的课程——地理。地理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已经有所了解。那什么是地理呢?地理都与哪些内容有关呢?说道地理大家能连想到什么?请大家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引导)〔教师〕从大家说的这些与地理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都是关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其实,地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经济、军事、生活等多方面。古代形容博学多才的人,通常用一句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实天文和地理都属于现在我们说的地理学。〔教师〕同学们,古代有个人,地理学得非常好,很厉害,你们谁知道这人的大名?”(提示三国时代,还可以说成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学生〕诸葛亮
〔教师〕呵呵,对,大家说对了这个人就叫诸葛亮。为什么说诸葛亮地理学得好呢?因为很多次诸葛亮都运用自己的地理知识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看有的同学们不信,咱们拿例子为证。〔活动〕教师请学生讲草船借箭的故事以及火烧赤壁的故事。
〔承转〕用现代的话来说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而是他成功的预报了天气。在现代日常实际生活中地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出去旅游,不会看地图怎么办?在野外迷失了方向没有指南针怎么办?(让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讲解。多方面举例从而让学生亲生体验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对我们来说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
为了让大家更深一步理解生活与地理的密切关系,生活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方面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1、„衣‟:看课本P4图4,给予讲解。另外,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去埃及看金字塔,穿个皮袄皮裤去合适不合适?(不合适),同样的时间假如我们去哈尔滨看冰灯,穿个短裤去合适不合适?(还可举例外出旅游而不了解当地天气而出丑的事可以更贴近生活)可见,不同的地区,同样的季节,穿衣也是不一样的。”
2、„食‟:看课本P4图2。在日本卖海产品的就像咱们这边菜市场买蔬菜的那么多。我记得我以前学过一篇课文《穷人》,课文什么内容已经记不真切了,但有一段在形容渔夫清苦的生活时的话是„菜只有鱼‟。我当时就想啊,天啊,菜只有鱼,天啊,我要是天天有鱼吃多好啊,天天能吃鱼,这还穷人啊!(全体大笑)其实呢,同学们,对于渔夫来说,想吃颗青菜,就好比我们内地人想吃鱼一样,是要花大价钱的。要是谁去日本留学了了,怕花钱,点了一盘我们北方的大白菜,结果怎么着?恐怕要后悔死了吧。所以每个地方由于地理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
3、„住‟,看课本P4图2。讲解,在我国南北方也不一样。南方吊脚楼、尖顶的房子(比如以前很多瓦房),而北方平房比较多。为什么呢?(南方多雨)。看来,不同的环境,人们住的方式也不同。
4、„行‟,看课本P4图1。讲解。同学们,如果咱们全班同学要去拉萨玩,也像这些马拉松队员一样跑着去怎么样?那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呢?(学生答:火车、飞机)大家想想看,在山区,主要是什么交通工具啊?(学生答:汽车)主要是卡车或越野车,马力强劲。但是在平原,是不是车的类型就非常多了呢?看来咱们出行也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才能事半功倍!
〔小结〕从这些方面大家可以感受到地方不同,地理环境也不同,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不同,正应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好了,我们聊了许多身边的例子,大家说说看,地理重要不重要?有用没有用?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地理这门科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能使大学的学习运用过程中掌握许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学好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承转〕学习好地理需要有一个地理的头脑,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去想问题,去看待身边的一些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地选择安排生活和生产。
〔活动〕让学生阅读《风沙掩埋了的古文明》和《听老家姑姑说……》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1要尊重自然规律(举例违反大自然规律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例子。如:沙尘暴)2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古巴比伦不仅仅是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亡的,还有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生活中许多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在观察这些事物的时候要用综合分析的眼光。3综合分析问题
讲解一个城市的形成要素(合石家庄)。城市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资源人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资源浪费等原因,是环境承载量过重,导致了生态破环,资源短缺等现象,当代人对地球的消耗和使用,已经危及到了子孙后代生存的利益和发展。为保证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次的交谈,你们一定感受到地理可是一门很有用也很有趣的学科。地理课将进一步引领你们观察宇宙,世界,认识中国。我真诚的欢迎大家步入地理之门。补充资料:
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又没有随身携带指南针时,可依据下面的一些方法辨认方向:
白天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能根据它找到东西方向。只要再加上一块手表,就能找到南北向。如果天气多云,则根据天空中最明亮的地方进行判断。
北半球将时针指向太阳所在方向,在它与12点正中间设想一条线,它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独株树的阳面(即朝南方向)枝叶茂盛,而阴面(即朝北方向)枝叶较稀疏。树墩的年轮,朝南的一半较疏,而朝北的一半较密。
若是夜晚天空可看到的星星,只要找到北斗七星,沿着“勺柄”的延伸线可找到明亮的北极星,北极星的方向便是正北的方向。
北方地区,北坡雪多、树木多,而南坡少雪,树木也少。沙漠的地沙丘都是西北往东南的方向,因为沙漠吹得是西北风 沙漠中任何动物的粪便都能显示方向,如果粪便的一边变干变裂,那么它就是东南,因为这个方向日照多,所以水分很容易蒸发。
新疆温差很大,最大达到25°左右,俗话说:“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河北省会保定到石家庄,交通石太线和京广线交汇处,背靠太行山,有是平原,地形地势较好。纺织行业也很发达。
〔承转〕那如何学习好地理呢?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教师〕
1、课前预习课文,便于上课抓住难点和重点。
2、课上精力集中,与老师积极互动。
3、课后复习,梳理。左图右书。
4、博览群书,开阔眼界。
5、注意观察。
〔课堂小结〕从下节课开始我们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以最好的状态学习,在不断的摸索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祝大家成功!
六、板书设计
一、地理学什么
二、地理有什么用 尊重自然规律,热爱生我养我的地方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综合分析问题
善于读图读表
三、怎么样学好地理
观察、预习、复习
第三篇:《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地理,地理课学习哪些内容。
2、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3、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理解“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地理的基本观念。技能目标:
1、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2、运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的见解、认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学习。
情感目标:
1、感受到学习、生活中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点:
1、培养学习兴趣。
2、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地理的基本观念。教学难点:
1、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习用地理的方法去想问题的思维。
3、培养学习兴趣。教学准备:
1、各种地形、四季景观、大江大河、各种资源、各地农作物、不同国家、大洲大洋、火山地震、各地旅游景观等图片和地球仪。
2、学生的分组(前后四人为一组)。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生活中有许多看似简单但又让人十分疑惑的地理问题。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夏天的雨水为什么比冬天多?星星为什么会眨眼?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什么会形成高山?为什么„„
同学们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好好学习地理,做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士。就好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据说孔明先生当年地理都考95分以上呢,并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了军事指挥上,比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故事,就是他正确使用了地理学中气象学部分的知识的结果。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过渡:那么地理除了和军事战争有关,还与哪些事物或现象有关呢?(提示:去旅游时用的地图,以及不同地方不同的旅游景观等)
答:各种地形、四季景观、大江大河、各种资源、各地农作物、不同国家、大洲大洋、火山地震、各地旅游景观„„(利用PPT展示图片)
在书上第一页中还有两个空白的地方填上与地理有关的事物,我们不妨到下面的四幅图片中找一找答案。
请同学们看书P2的四幅图片,说说图中所反映的现象与地理有什么关系呢?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四个地方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哪些异同?(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并补充)
1、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终年炎热,降水稀少。人们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临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
2、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有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日本的渔获量居世界第一位,销售鱼等各种海产品的市场很多,人们也有喜食海产品的习惯。日本生鱼片驰名世界。
3、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较强的 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也是来自东非高原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4、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桑叶是蚕的食物,蚕吐的丝经过加工,是纺织丝绸的原料。因此,这一带有悠久的植桑养蚕的历史,丝绸工业久负盛名。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吗?
“衣”:老师有一次从海南岛坐飞机去哈尔滨,当时穿着短衣短裤就下来了。(你们旅游时发生过这样的糗事吗?)
“食”:日本的海产品就像我们这边菜场买的蔬菜那么多。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写日本穷人生活的书,书中写道:“田中对着一桌的鱼虾发愁。”我当时就想日本的穷人还每天有鱼吃?前几年我有一个同学去日本留学,第一次吃饭,由于怕花钱,鱼虾海鲜什么都没点,都点了一些白菜萝卜的素菜,到了结账时肠子都悔绿了。
“住”:大家有没有发现,北方的房子屋顶多是平的,南方的多是斜顶,比如我们这里就以斜顶房屋为主,这是为什么呢?
“行”:去食堂你怎么去?(走)宿舍?(走)北京?(火车);山区和平原的行驶车辆有什么不同?(山区主要是卡车、越野车,马力强劲)
其他:北方人喜爱滑冰等运动,南方人喜欢游泳„„
可以看出,生长在不同地区环境的人们,通常会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正如古语所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刚才我们讨论了许多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知道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现在谁能试着说一下什么是地理吗?答:地理是研究地球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过度:学好地理不仅能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指导我们如何对待大自然,如何更好地生活。
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除了中国外,其余三个先后覆灭,盛极一时的强大帝国是怎么消失的呢?请同学们阅读P3《泥沙掩埋了古文明》,找出古巴比伦覆灭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军事、破环自然导致水土流失等。补充古埃及和尼罗河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试着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水体污染导致鱼虾死亡,沙尘暴等事例,这些事例告诉我们:违反大自然的规律,破坏大自然是会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现在请大家帮老师做一个决定。假设老师有两个学生,甲住在四川山区,乙住在我们扬州平原地区,我有一批稻种和一批果树苗,老师应该把果树苗和稻种分别给谁,为什么?
提示: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相比,土壤肥沃,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更适合种植稻子;而山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种果树不但可以创收,还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各自特点,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项目,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堂小练习:(分组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图中选择适合蔬菜和花卉、小麦、果树、鱼虾发展的地区。
可能出现的分歧:耕地甲、乙谁种蔬菜花卉,谁种小麦呢?考虑这个问题时同学们除了想到地形条件外,有没有考虑到种植物本身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呢?蔬菜易变质,花会凋谢,所以应该选择离城市比较近,交通条件较好的乙耕地。这就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因为影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用“综合”的头脑来思考问题。最后我们来接触一个生活中,地理学习中常用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读P4“有这样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资源浪费等原因,是环境承载量过重,导致了生态破环,资源短缺等现象,当代人对地球的消耗和使用,已经危及到了子孙后代生存的利益和发展。为保证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我们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课堂小结:
1、请几位同学说说第一节地理课的收获。
2、教师概括总结。板书:
与同学们谈地理
一、什么是地理?地理学什么?(1)研究对象:地球环境与人类关系。
(2)概念:地理是研究地球环境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二、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尊重大自然(2)因地制宜(3)综合地看待问题(4)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与同学们谈地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三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4、怎样学好地理?
教学过程 :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三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使我们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使我们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使我们会用综合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
5、怎样学好地理: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板书设计:
一、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二、学习地理有什么用
三、怎样学好地理
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为以后学习地理打下基础。
第五篇:地理教案-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教案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板书设计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