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

时间:2019-05-12 17:26: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

第一篇:《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

《赤壁之战》教案2

5赤壁之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用“非……不可……”和“果然”造句。4.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三)理清课文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而成的。哪位同学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首领各是谁?

(“三国”是魏、蜀、吴。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魏是曹操;蜀是刘备;吴是孙权。)

“三国”是怎样形成的呢?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雄心勃勃,想进一步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当时曹、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的曹军,孙权联合没有地盘的刘备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课文讲的就是这次战役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这一战局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后来魏、蜀、吴三国成鼎立局势奠定了基础。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赤壁”这个地方在哪里?交战双方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打仗?结果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首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录音,找一找课文中是谁和谁在打仗。带着问题听录音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率领的80万大军和周瑜的3万兵士作战。)

周瑜是孙权的部下,东吴军中的水上大都督。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在赤壁这个地方被周瑜率领的东吴军打败。“赤壁之战”写的就是这件事。作战双方力量悬殊那么大,曹军为什么会败呢?我们认真学习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二)检查预习1.填写生字表

2.辨字组词

指导学生讨论字的间架结构和字义,然后组词。例如:“渡”字的部首是“氵”,说明这个字与水有关系,它的字音是右半部分的字音“度”,这个字的意思是:从这一岸到那一岸。用这个字组词可以是(渡口)(渡船)(渡过)(渡江)等。率——(率领)(轻率)(率兵)(表率)遣——(派遣)(消遣)(调兵遣将)驻——(驻地)(驻军)(驻扎)(驻守)隔——(隔离)(隔断)(隔开)(隔热)策——(计策)(对策)(策略)(决策)降——(投降)(降伏)(降龙伏虎)盔——(头盔)(盔甲)(丢盔弃甲)

混——(混合)(混乱)(混成一片)仗——(打仗)(雪仗)(胜仗)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抵挡:抵抗的意思。相持:各不相让。

自不量力: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量,估量。计策:对付某种情势而事先安排好的方法或策略。定睛:集中视线。

波浪滔天:形容水面上波浪极大。滔,漫、充满。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调,调动。无心应战:没有心思跟进攻的敌人打仗。应,应付。

丢盔弃甲:形容打仗狼狈逃跑的情形。盔,打仗时用来保护头部的帽子,多用金属制成。甲,用皮革或金属做的护身衣服。缆绳:拴船用的粗绳子。

号称:名义上是。本课的意思曹军说是80万,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相持:双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幔子:为遮挡而悬挂起来的布、绸子等。挂在屋内的帐幕。鼓声震天:古时候打仗,擂鼓表示进攻。这里形容鼓声非常大。3.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的结构。

课文主要记述了曹操率军攻打东吴,因为兵士坐不惯船,就把船用铁索连起来,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计策,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军营,曹操大败而逃。

这篇课文共有11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但又不能死套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固定模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文做具体的分析。课文在起因之后,经过之前,这一部分是战前的准备,应该单独画为一段。经过和结果同属火攻一仗的全过程,不能分开。按照这样的分析,本课应该是这样的顺序:①战争的起因,②战前的准备,③作战经过和结果。因此课文应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曹操率军南下想夺取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对。这是赤壁之战的起因。第二段(第2、3、4自然段)讲曹军是北方人,不习惯水战,用铁索把船连起来练兵。黄盖根据这些情况,向周瑜献计用火攻打败曹军。这是双方的战斗准备。

第三段(第5~11自然段)讲黄盖假意投降,驾火船烧曹营,大败曹军。这是火攻一仗的全过程。

(三)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火攻是怎样进行的。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非„„不„„”和“果然”,并结合生活实际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火攻是怎样进行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赤壁,东吴只有3万人,却能打败曹军的80万军队,原因是什么呢? 停顿几分钟,使学生快速思考并认定这的确是个问题。哪位同学知道“赤壁”在哪儿?作战双方是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赤壁”位于现在湖北武昌市,长江边上。作战双方是曹操和周瑜。)

(板书:赤壁

曹操

周瑜)

曹操和周瑜为什么要打仗,周瑜又是怎样取胜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二)学习第一段。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作者在这一段具体介绍了战斗发生的时间——东汉末年;地点——赤壁;交战的双方——曹操和东吴的周瑜;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曹操在长江北岸,周瑜的兵在长江南岸。这次战事的目的是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同时也可以看出曹操是这次战争的发动者,周瑜“调兵遣将”是为了抵抗曹军。)

很明显,战争发生的原因是曹操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从道义上讲是不正义的,但是他们人员众多,来势凶猛。周瑜也毫不畏惧,调兵遣将与曹军隔江相对。这场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往下看。(板书:南北隔江相对)

(三)学习第二段。

找同学分自然段读书,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对于难以适应的环境,曹操是怎么做的?(曹操命令士兵把船一条条用铁索连起来。)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别的办法吗?

(因为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这次作战“非坐船不可”,可是他们不习惯船上的生活,所以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

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曹军必须坐船?(“非坐船不可。)

“非„„不可„„”是什么意思?谁能结合实际生活造一个句子,说明你理解了。

(“非„„不可„„”是必须这样做的意思。生活中也经常能用到这样的句式。如这人病重,非住院不可。)

由此可以看出,曹军已经为作战做好了准备,把所有的船连成了一个平地。同学们,大家讨论讨论曹操这个办法怎么样?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曹军潜在的危机,在此为学生理解黄盖的计谋作了铺垫。使一个教学上的难点很快就解决了。(这个办法不好,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船成为了一体,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一条船都跑不了,就会全军覆灭。)

真聪明。可是曹操就没有想到这一点,相反周瑜军中的黄盖却注意到了,还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黄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 第3自然段主要是黄盖的一段话一共有三句,分析了作战双方的利与弊,以及在战斗中取胜的计谋。

(黄盖认为①敌我力量悬殊很大,因为曹军号称80万人,周瑜才有3万兵士。②长期相持没有好处。因为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长期相持,对兵力弱的一方不利。③曹军船体相连难以分散。针对这些情况,黄盖向周瑜提出用火攻的计策。)怎么理解“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呢?

(可以看得出周瑜同意这个办法,只是具体怎么做“还得有个计策”。说明周瑜很谨慎,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最终采纳了火攻。)(板书:火攻)

“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写出计策的具体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请同学再读第二段,教师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可具体讲解这一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课文在这里不写出计策的具体内容是因为下文实际上是这一计策实施的描述。这样写既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又避免了重复,从而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引人入胜。教师简单小结这一段,并引出下一段。

要战胜对方,就得知己知彼。周瑜一方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决定用火攻。火攻这一计策到底是怎样实施的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因为故事性比较强,教学时最好以一个或几个大问题为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按顺序说一说。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留出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根据问题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读书,并思考这样的问题:火攻分为哪几步实施,每一步主要做了什么?

课文分四步来写火攻:①黄盖写信,向曹操假投降。投降的理由是“周瑜自不量力”,肯定失败,并表示带兵士和粮草投奔曹军。这个理由正合曹操以人多自居必然胜利的心理,所以曹操信以为真。②火攻选择在刮东南风的天气里,船上装满引火的东西,趁着东南风驶向曹营。因为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样就使得“火攻”在东南风的帮助下得以很好的实施。③黄盖在船接近曹营时,叫人点火,火船冲进曹营,致使曹操的战船一下子都烧了起来,火又窜上岸,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这样近距离点火使曹军措手不及。④周瑜带兵追杀曹军,曹操从华容道逃跑。“鼓声震天”说明周瑜一方士气大振,火攻大胜。“丢盔弃甲”形象地描述了曹军大败时狼狈逃跑的样子。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给予一定的正确指导,并注意从每一步的内容中,概括出主要词语进行板书。(板书:诈降 东南风 点火 追杀 逃跑)

由此可以看出,“火攻”分四步进行。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这四步写在投影片上,然后在投影机上进行展示和评比。“果然”一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怎么运用。

(“果然”的意思是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课文中的“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这说明曹操正想着或正等着什么,结果发生的事实正合他意。但他没有想到这些船不是来投降,而是来烧他们的。

果然——天阴得很厚,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小雨。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火攻”就会理解深刻,记忆清楚。紧接着师生共同研究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周瑜只有3万人,曹操拥有80万人,力量悬殊很大。可是周瑜的兵士善于水战;恰好有东南风;又因为曹军来犯,周瑜带领兵将奋起抗击,属于正义事业。所以周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加上有黄盖的计策,扬长避短,使这样一次力量对比极大的战事,以少胜多,东吴取得了胜利。

(板书:原因:天时

地利

人和

结果:以少胜多)

(五)总结板书,概括中心思想。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东吴3万人打败曹操80万大军。这一结果是曹操难以预料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板书做一个“战后分析”,探讨探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东吴大胜,曹军大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一结果说明“火攻”是正确的。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火攻”计策的出台是很随意的吗?(“火攻”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战前东吴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东吴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做到了知己知彼,因此他们扬长避短攻击曹军的弱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曹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仗着兵多将广,骄傲轻敌,还采取了错误的铁索连船的措施,轻信了黄盖的假降,致使80万大军狼狈逃窜。)由此得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明无论要做成什么事,都要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六)作业。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题1、2、3。【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教案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学习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即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条理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能正确运用“果然”、“非„„不可”词语进行造句。

(三)德育渗透点

1.了解中国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培养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3.理清本文中“火攻”一段的条理。

(二)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条理。

(三)解决办法

重点段落“火攻”这部分教学,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结合课前预习资料(背景资料)的补充,插入影视资料片的播放,小组讨论质疑归纳、自觉互学等多种方法及手段来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学习形式,打破班级集体学习形式,采用以小组为学习集体,每组围坐一圈,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互学,然后集体汇报学习情况。(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气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预习、自学能力,调动兴趣。)第二课时以自学为主,体现以教师为主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行获取知识。

五、学具教具准备

(一)学具

1.课前预习资料。(教师在讲《赤壁之战》前,打印好下面一段文字材料,发给每位学生,作为预习资料和课上理解课文内容的补充材料。)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的一个片断改写而成。《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全书取材于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公元200年前后,当时诸侯割据,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三国各以谁为首呢?魏国曹操,蜀国刘备,吴国孙权。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雄心勃勃想进一步南下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当时曹操、孙权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曹军,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赤壁在今天湖北省嘉鱼县东北。赤壁之战中,曹操是魏国的丞相,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政治家。周瑜是东吴孙权的一员大将,任水陆军都督,黄盖是周瑜手下的一员老将。赤壁之战中,周瑜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军,这仗很重要,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2.字典。

(二)教具 1.历史地图。

2.投影仪、录像机、VCD机、电视机。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提示课题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的。1.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前后)

2.你知道东汉末年的“三国”是哪三国吗?各国以谁为首?(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以上1、2两问,学生可从印发的预习资料中寻找答案,教师以此来检查预习情况)

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雄心勃勃,想进一步南下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当时曹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的曹军,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抵抗。公元208年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出示历史地图,并进行指点)赤壁在今天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即今武昌县西赤矶山。课文讲的就是这次战役的故事。(板书:赤壁之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结合本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幻灯出示的思考题,以小组为学习集体,进行自学、互学讨论,然后汇报本组学习情况。(幻灯出示思考题)

1.《赤壁之战》之所以出名,它的特点是什么?(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2.故事写了交战双方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曹操;魏国的丞相,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政治家。周瑜:是东吴孙权的一员大将,任水陆军都督。黄盖:周瑜手下的一员老将。)

3.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4.结果如何?(周瑜胜利,曹操失败。)5.周瑜用什么方法取得胜利的?(火攻)

(以上问题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一人说不全或说不对的,同组同学可给补充或修改,教师可多检查几组,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情况。)

(三)自学生字词,勾画疑点

朗读课文,自学、互学,勾出本课生字、新词,并读一读,本组讨论一下,生字中哪个容易写错?新词哪个不理解查一查字典,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可划出来,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需要提出的问题,可写在书的边上。

(需要重点理解的生字有:率、遣、策;新词有:调兵遣将、丢盔弃甲、计策、眺望。自学互学后,进行生字新词的学习交流。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提出来,暂时不解答,以便在进一步学习时重点考虑。)可能有的学生要提出以下问题:

1.曹操有很强的实力,为什么会败给周瑜?

2.曹操是一个很聪明的将领,他能想出把战船连起来对付东吴,为什么就没有觉察出东吴的计策?

(四)讨论分段,理清课文条理 再读课文,讨论以下思考题。(幻灯出示思考题)

1.课文从哪到哪写了“火攻”这一仗的全过程(5—11)2.课文除了写“火攻”全过程外,其它部分又写了什么内容?

3.试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 5—11。)

(引导学生从重点入手,分清主次,并依据教师提出的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中如有分歧,要让学生互相之间讨论弄明白,教师一定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五)深入学习,理解第一段

自学互学,讨论思考题

1.“调兵遣将”中,“调”、“遣”分别是什么意思?“调兵遣将”又是什么意思?周瑜为什么要调兵遣将呢?(此题既检查学生在自学字词中的情况,又通过对字词理解,帮助学生弄清周瑜所面临的情况及应敌措施。)

2.“隔江相对”怎么理解?按照地图标示方向规定,画出曹、周两军对阵的示意图。(通过画图直观了解两军所处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理解周瑜为什么想到用“火攻”方法及曹操大败的原因。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3.这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学生用书上的话进行简要概括。即曹操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六)教师小结

1.学习情况小结。(教师可总结一下这节课采用小组集体学习这种形式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先进小组,鼓励后进。)2.内容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又知道了赤壁之战的起因是曹操想夺取东吴的地方,他是这场战争的发起者。那么东吴将怎样迎战曹操呢?两军是怎样交战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把生字组的词工整、匀称地写在方格本中。(只写一遍)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继续学习第5课《赤壁之战》,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周瑜利用曹操的弱点,采用火攻打败曹军于赤壁。)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3.战争的发起者是谁?(曹操)

(二)导入新课

曹操早已对江南的东吴虎视耽耽,蓄谋已久,这次他认为时机成熟,终于发动了这场战争,这节课我们就来接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三)学习第二段

自学第二段,默读课文,思考: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要求学生能归纳出以下3点。)

1.兵力相差太远。重点理解“号称”、“八十万”、“三万”,重点词语说明什么?(板书:八十万三万)2.长时间相持没好处。重点理解“相持”

3.曹军战船连在一起,重点理解“非„„不可”句式。(1)幻灯出示原句子。

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

①分析句子前后内容(即加点词语意思)“非„„不可”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必须)②坐不惯船,却还要必须坐船,曹操是怎么解决这个矛盾的?(连接战船)③书上是怎样写曹操兵士连战船的?(读课文中的句子)

④再看一下录像,连接在一起后战船是什么样及曹操当时的表情说话时语气,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通过看录像,可看出曹很傲慢,轻敌,不可一世。)

(通过理解词语和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突破重点、难点,同时也解决了开始学生所产生的疑点问题。)

“火攻”是东吴将领分析敌我形势后,精心制定的,(板书:火攻)可是周瑜说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想个计策这说明什么?(周瑜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

这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战斗准备)

(四)学习第三段

黄盖说攻打曹操的计策已经有了,是什么计策使周瑜非常满意?学习第三段,思考。

1.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出东吴每一步做了什么,然后再提炼出词语。(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再自己勾画有关内容,练习归纳概括,然后同桌讨论交流互相补充,最后汇报,汇报时,学生如归纳不准的,教师可先归纳第1步写信假降,然后让学生仿照归纳下几步。4步。板书:1.写信假降⑤;2.靠近曹军;⑥—⑧;3.火攻曹营⑨—⑩;4.追杀曹军)2.在“火攻”计这4个步骤中,从哪些地方可以说明周瑜、黄盖对“火攻”计划考虑的十分周密?(1)选了有东南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顺风船快,火借风势,增强威力。)(2)备火攻用船。(降曹是假,施火攻是真。)(3)想离船办法。(点火脱身,乘乱进攻。)(4)接近曹军点火。(距离太近,猝不及防。)(5)率兵追杀曹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曹操一点防备都没有?(重点理解描写曹操的句子)

(幻灯出示下面一段话)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土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不一会儿已经来到江心,船头的大旗上分明写着一个“黄”字。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1)理解“眺望”、“定睛”、“果然”、“分明”四个词,让学生想象曹操会怎么想?(让学生展开想象)(2)“果然”什么意思(表示事实与所说所料想等。)

(3)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果然”,是不是显得重复、罗嗦,能不能去掉一个?(让学生体会作者正是为了把曹操骄傲轻敌的心理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才重复使用了“果然”这个词,使读者感到曹操此时一点防备都没有。)(4)看录像加深一下印象。

4.文中几次提到了东南风?东南风与火攻曹营有什么关系?(板书:东南风)(1)“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波浪滔天,易于隐蔽。)(明写)

(2)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风顺船快)(明写)(3)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一共二十条。(风顺船快)(明写)(4)黄盖的船把帆扬足,快得像离弦的箭。(风顺船快)(暗写)

(5)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风助火威)(明写)(6)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风助火威)(暗写)

东吴将领选择了东南风一日进行火攻攻曹营,这样风顺船快,风助火威,大火借猛烈的东南风将曹操水上陆上的兵营烧得一蹋湖涂,齐读一下火烧曹营这部分(9—10自然段)

看录像,看一看火烧曹营的场面,并且理解“不计其数”、“丢盔弃甲”两个词。(通过录像帮助理解两个词,从而突出曹军的狼狈及失败的残局。)

小结:原本狂妄至极的曹操此时狼狈逃窜,八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周瑜的三万人马,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板书:以少胜多)

(五)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导致赤壁之战胜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归纳。曹操的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及错误的军事措施,致使八十万大军兵败赤壁,损兵折将,东吴周瑜、黄盖虽然兵力薄弱,但他们能够做到正确分析形势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2.赤壁之战使你受到什么启示?(一失足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间,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赤壁之战围绕着周曹双方胜败的原因这一中心,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地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生动描绘下来,以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也要注意理清文章条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读写能力得到提高。

七、布置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用“虽然”、“非„„不可”造句。

第二篇:《赤壁之战》教案

28《赤壁之战》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 生课前预习。

“三步学”导学预案

一、导学质疑

1、谈话导入,交代《赤壁之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2、《赤壁之战》交战的双方都是那些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让我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互学质疑

㈠ 出示“学习提示”生自主学习。① 预习生字、新词。

② 标出自然段号,画出不懂的句子。

③ 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试着读一读。④ 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⑤ 试着自己理解课文。a、字音

diào

tiào

kuī 调兵遣将

眺望

丢盔弃甲 b、字形 眺: 缆: c、词语

相持:两方坚持对立,各不相让。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丢盔弃甲: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d、复习巩固

e、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说说你懂了什么? ㈡ 全班交流 ㈢ 测学提升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2、比较组词

幔()

倘()

拈()

刀()

堕()漫()

淌()

沾()

刃()

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课文,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步学”导学预案

一、导学质疑

1、用你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追问《赤壁之战》双方都是谁?交战原因是什么? 曹操凭什么打?周瑜靠什么打?

二、互学释疑 ㈠ 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提示

A、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B、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写的是谁?在干什么? 抓住词语:非••不可(造句)C、说说这段写的是什么? D、师小结

E、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 黄盖提出“火攻”。

说说“火攻”为什么好?

F、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写的什么?

追问:火攻是个好办法,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对于火攻好在哪里? ㈡ 继续深入学习

a.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什么计策? b.追问:曹操为什么就相信了呢? 小结:这部分讲的是—— 周、黄定计假投降,曹操相信喜洋洋 双方赤壁大决战 到底怎样

接着往下学文章!

c.轻声读三—六自然段,从书中找根据:周瑜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d.小组讨论 e.集体汇报 f.谈谈你的体会

(三)练读,深入理解故事

a.回忆故事情节,看看“火攻”计策的实施有哪些关键的步骤。b.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测学提升

1.根据课文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赤()之战

波浪汹()

天()我也

()天彻地

()弓搭箭

一决()雄 2.赤壁之战中,曹军号称八十万,孙刘联军不过五万人,但曹操却打了败仗。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一下曹操战败的原因何在,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训。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一、黄盖诈降,曹操中计

二、黄盖来降,火烧曹营

三、黄盖中箭,曹操奔逃

四、数军合围,周瑜大胜

第三篇:赤壁之战教案

课题:赤壁之战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分析并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分析并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司马光(公元1019—— 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自1066——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1362年。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取材于“正史”、“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先由“当代通儒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书由神宗赐名并做序。

作者及年代

体裁

地位特点

《左传》

左丘明(春秋)

编年体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

(春秋)

国别史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西汉)国别史

我国战国时代史料汇编

《史记》

司马迁(西汉)

纪传体

《汉书》

班固(东汉)

纪传体

《后汉书》

范晔(南北朝)

纪传体

《资治通鉴》

司马光(宋)

编年体

人物

生卒年份

大战时的年龄

曹操

155-220

刘备

161-222

孙权

181-251

诸葛亮

181-234

周瑜

175-210

鲁肃

172-217

三、学生自渎课文,理解文意。

四、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题。

六、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内容导入。

二、讲读第1段第一层次(开头——权即遣肃行)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试译,教师纠正、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1、是谁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他是怎样分析形势的?

明确:是孙权的谋士鲁肃。他首先分析荆州的地位:“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要求学生解释:险固——险要坚固;士民——老百姓;殷富——丰厚富足。)“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解释:有——占有;资——资本、凭借。)这段话既分析了荆州之重要,又符合孙权南面称孤的心意。鲁肃此话,从侧面揭示了赤壁之战的起因和性质,成为全文提纲挈领之笔。鲁肃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合作),军中诸将,各有彼此。(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②刘备与操有仇恨,寄寓于刘表,表恶(wu)其能而不能用。这种形势,当然对孙权有利。

2、鲁肃根据这种情况又提出了哪些对付的办法?

明确:两种可能、两种准备。一种可能是如果刘备与刘表同心,则宜“抚安”(抚慰拉拢);另一种可能是刘备与刘表“违离”(矛盾、背离),则宜别图之(想办法),以济(成就)大事(指南面称孤之事)。

3、上面的两种可能、两种准备,是从战略着眼,若从眼前来看,鲁肃又认为应采取什么行动呢?

明确:鲁肃主动要求:①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居丧的人),并慰问军中掌权的人;②说服刘备抚表众,共治曹操。

4、鲁肃劝说孙权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与刘备、刘表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曹操,这样做的结果是“天下可定也”。“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一“恐”一“即”,可见这一行动的急切性和达到目的必然性。

三、讲读第1段第二层次(到夏口——樊口)。

指名朗读第1段第二层次,并要求学生试译,教师点拨,疏通文意,然后研讨问题。

2、在孙权派出鲁肃时,局势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变化?

明确:①操已向荆州;②琮(刘表第二子)已降操;③备南走(逃跑)。所以,鲁肃尽管晨夜兼道(加速度赶路),也难以赶在曹操之先,可见形势严重。

3、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明确:①宣权旨(传达君命),致殷勤(恳切慰问)之意,以诚打动刘备;②宣传孙权的“聪明仁惠”(聪繁明智、仁爱慈惠),敬贤礼(动词)士,江表(江南。表,外;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江南为表,故称“江表”。这是一个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应记住。)英豪,咸(都)归(使动)附(依附)之。上面讲的是孙权的品德和政策及所得的“人和”条件。接着又从地利和实力方面来说明:“已据六郡(地广),兵精粮多”(实力雄厚)。③说明吴巨是平庸的人,且地点偏远,不宜依靠。从三方面来看,刘备何去何从已经十分清楚,故结果必定是“备甚悦”。

4、既然“备甚悦”,为什么鲁肃还要与诸葛亮拉关系?

明确:因为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决策人物,对刘备有左右作用。故鲁肃又以“我,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友也”来使诸葛亮放心。故结果必然是“备用肃计”。(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下文他的出场伏笔。)

5、第1段第二层小结:这一层写鲁肃会见刘备,初步奠定联合抗曹的基础。鲁肃 献计

鲁肃说孙权

鲁肃会刘备

荆州的地位:各派的情况 对付的办法:应取的行动 劝备与孙权联合 与亮定邦交

齐心抗曹

备用肃计

四、讲读第2段。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试译这一段,教师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读课文。

1、第1段重点写鲁肃,这一段重点写诸葛亮。诸葛亮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使东吴的?

明确:操军占荆州,乘胜东下,孙刘危急存亡在即。(要求学生讲解“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和“事急矣,请奉命救于(向)孙将军”两句。

2、诸葛亮怎样游说孙权的?

明确:①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他把孙权、刘备、曹操放在同等位置上来谈,突出敌军强大(“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要学生翻译这几句。)并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②采用攻心战术,反激孙权。诸葛亮指出了孙权的两条出路,一条是率领“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指定学生讲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句。“以”:率领,动词。“中国”: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另一条是投降(要求学生翻译:“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按”:停止使用。“束”:收起。“兵”:武器。“甲”:铠甲。“北面”:面向北。古代皇帝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这里指投降)。接着抓住孙权的矛盾心理“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警告他“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最后,把刘备比作“守义不辱”的壮士田横,不愿处在曹操之下,从而使孙权勃然大怒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指名学生讲解这一句。)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激将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3、诸葛亮怎样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的?

明确:①刘备虽败但实力犹存。(“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②曹有三大弱点;

一、远来疲敝,强弩之末,必蹶(挫败)上将军。(要求学生讲解“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句)

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荆州之民心不服曹操。(要学生翻译:“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4、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什么?

明确:孙权与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必矣”。此后是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讲解“鼎足之形成矣”句。)

5、诸葛亮游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这一句承上启下,为下文波澜突起的事态过渡。)

6、小结:这一节写诸葛亮出使东吴,精辟地分析了形势,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这一段表现了诸葛亮出色的外交、军事才能。

五、讲读第3段。

学生朗读并试译这一段,教师纠正、补充,然后研讨问题。

1、曹操遗(wei)权书的内容是什么?其用意何在?

明确:

一、强调自己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人(“奉辞伐罪”);

二、强调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麾,旗帜,代军队;束手,捆起手来,意即投降。);

三、威胁挑战(“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正要和将军在东吴会战。)这是一封带有恫吓、威胁的战书,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胁其投降。这种信也暴露了曹操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古人云:“骄兵必败。”由此伏下了曹操必败的根源。

2、曹操的战书在孙权部下产生了哪些反应?

明确:“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震动)失色。”反应极其强烈,由此可见。主和派的首领长史张昭认为“势力众寡”,极力主张“迎之”(投降)。主战的鲁肃却“独不言”,一个“独”字既突出了他的主战态度,又反映了投降派一片吵嚷的会场情况。

3、鲁肃怎样说服孙权主战的?

明确:一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待“权起更衣”时,才“追于(到)宇(屋檐)下”,向孙权进言,这样既可以避开主和派的围攻,又能显示自己的诚心。二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为孙权着想,使孙权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要求学生讲析鲁肃的一段话,这段话采用对比手法,设身处地,情辞十分恳切。)结果是使孙权叹息“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而称赞鲁肃能“廓开(阐明)大计,正与孤同”。

4、小结:这一节写孙权内部主降派和主战派的斗争,孙权经鲁肃的说服,同意主战。这一段写得富于戏剧性,而人物形象又各具个性特点,如曹操的骄横;张昭的投降嘴脸,因“曹公”一词而显;鲁肃的诚挚;孙权能虚心听取正确意见。

六、布置作业:

1、整理判断句式

2、指出句式,并翻译:

① 豫州今欲何往?②子瑜者,亮兄瑾也。

七、教后记:

第3课时

一、讲读第4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让学生质疑,疏通文意,然后共同研讨问题。

1、周瑜怎样分析已方的有利条件的?

明确:①孙权“神(非凡)武雄(杰)才,兼仗父兄(父孙坚、兄孙策)之烈(功业)”;②“割据江东,地方(方圆)数千里”;③兵精足用(物资充足)。①讲门第出身(古人非常重视这一点),②讲幅员辽阔,③讲实力。

2、周瑜怎样分析敌方的不利条件的?

明确:①操有后患:马超、韩遂在关西割据。②操扬短避长:舍鞍马,仗舟楫。③天时不利:盛寒,马无槁草。④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必生疾病。

3、周瑜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明确: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比上文讲的“正与孤同”的口气强硬多了,由此可见孙权决计抗曹。

4、周瑜与鲁肃同属主战派,但一为武将,一为文官,一为谋士,一为将领,掌握军权,两人的性格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周瑜直言不讳,开口就骂曹操是“汉贼”,而鲁肃只称其名,比较平和;周瑜说曹操是“送死”,鲁肃只说:“共治曹操”。一文一武的口气完全不同。周瑜开朗真率,鲁肃机智沉着,个性各异。

二、讲读第五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并提出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初步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共同研讨问题。

1、孙权既然已决计抗曹了,周瑜为何还要写信给孙权?

明确:为了报告军情,进一步消除孙权的担心。从“愿将军勿虑”句可以看出周瑜上书的用意。

2、曹操的军力究竟多少?周瑜的兵力多少?

明确:曹操号称水步八十万,其实只有十五六万中原军和七八万刘表的降卒,而周瑜却只需“兵五万”,“自足制之”。

3、孙权怎样部署兵力的?

明确:①选兵三万,令周瑜、鲁肃、程普为前锋;②孙权亲自带兵续发,作后盾。

三、小结第2-5段。

这五段为第一部分,写孙、刘联盟形成的经过——战前决策。是作者详写部分。“赤壁之战”完成准备阶段,胜负大局,已可预见。

四、讲读第二部分(6-7段)。

1、第6段只用七个字概述孙、刘联军向西挺进的过程。

明确:一个“进”字省却了无限文字。因本文重点在于写战前准备(孙刘联盟的形成过程),故进军过程写得十分简略)。

2、指名学生解释重点词语与疑难句子 ①可烧而走也。

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来把他们赶跑呀。“烧”,指用火烧的办法攻击。“走”,使动用法,使……逃跑。“走”后面省略一个“之”字。

②盖以十舰最著前。

黄盖把十只船排在最前头。“著”,居于。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被烧死或被淹死的人马很多。

“人马烧溺死者”即“烧溺死之人马”,定语后置。“烧溺”,或烧或溺,是选择关系。④操行军多华容道步走。曹操率领军队从陆路上逃跑。

3、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全文作答)

明确:曹军失败的原因是:①劳师远征,士卒疲敝;②北方之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③降卒心怀狐疑,内部不稳;④北方未平,北方不宁;⑤战线过长,粮草不济;⑥军纪不整,骄傲轻敌。第6条是最根本的原因。

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①能客观分析敌我形势;②团结一致,共同对敌;③部署有方,准备充分;④能抓住有利战机,正确采用战略战术。其中②是最根本的一条。

五、作业:

1、完成下发的打印练习题。

2、试分析课文中几个主要任务的形象。

六、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检查作业:

1、练习完成情况。

2、点名分析人物形象。

二、写作特点: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 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 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 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 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 —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劝意)。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 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 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 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 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 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 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 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 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 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 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 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 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 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 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 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 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 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 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 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文章用“备甚悦”三字表明刘备透 彻理解鲁肃话意。若鲁肃不这样与刘备会谈,那效果当作别论了。鲁肃主动创造和谐氛围,平等地与刘备商讨,体现了鲁肃友善和坦诚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过人的外交智慧。

这之后写的是诸葛亮与孙权的会谈。刘备“新败”,“遁逃至此”,诸葛亮完全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为了这次“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的外交活动的成功,他必须不卑不亢,始终占据主动。于是他先发制人,与权 相见后,就总论天下局势,客观分析孙、刘、曹三方面情况,紧接着连续两次反激孙权,使得孙权从根本上断 绝与曹操的关系,这就取得了会谈的初步胜利。但联刘问题还未解决,于是诸葛亮趁回答孙权提问之机,将刘、曹对比,说明刘备军力仍很雄厚,而曹操存在着兵力(“远来疲散”)、战术(“不习水战”)、军心(“ 非心腹也”)等致命的三大弱点,不仅保住了刘备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孙权在联合问题上的疑虑。接着推测建立孙刘联盟必然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美好前景,从而使孙权在主动断曹后又树立了主动联刘的思想,取得了会谈的彻底胜利。诸葛亮用心良苦,他的话语重理性分析,重事实证实。孙权能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的誓愿,最后又有“大悦”的反应,全是诸葛亮言辞所具强大的征 服力作用的结果。

曹操的话语是在“遗权书”中。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显其杀气腾腾,骄横狂妄,气焰嚣张。即使人物的 言辞很短,作者也不放过写理由写事实。在短短的两句里,写有一“理”(“奉辞伐罪”)“二事”(“刘琮 束手”与“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将曹操的狡诈性格反映出来了。写张昭的言论,也是重视写理由写事实。张昭先说明曹操的本性与为人,作为提出“拒之,事更不顺”的依据,为后面提出“不如迎之”垫底。接着,指出孙权优势已失,而曹操优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见。这样写理摆事,使张昭言论更具迷惑力。这从孙权“独不言”的神情和“起更衣”的举止完全可以看出来。

听了张昭的讲话,孙权很不痛快,借故走出议事厅。鲁肃唯恐孙权改变主意,立即“追于宇下”,对孙权 讲了一段话。在情急之时讲话,他也是理据在前,结论随后。他直言“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点出了要害,作为“不足与图大事”的因由,使得孙权的心情稍稍安定。接下又向孙权对比分析“可迎操”与“不可”的 两种人绝然不同的前途,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进一步劝权“莫用众人之议”,达到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目的。言辞恳切,充溢着对孙权无限忠贞之情。

最后写的是周瑜对孙权讲的两段话。白天(公开),周瑜讲的也是“不可迎”。不过,所谈与鲁肃不同。周瑜是在分析了曹操在政治上的不利(“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和分析了孙权在环境、威望、兵力、人才方 面的优势的基础上得出“不可迎”的结论。这之后,他又分析指出曹操“冒行”“数者用兵之患”,同时向孙 权作出破曹许诺。从而激励了孙权的雄心,使他毅然摈斥了迎降的主张。夜里(私下)“复见孙权”,针对曹 操“遗权书”中所言,分析曹操来犯的实际军力(“不过十五六万”)及其弱点(“疲病之卒”、“狐疑之众 ”),并再次担保破曹,从而消除了孙权在抗曹问题上最大的疑虑。《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话,点点在情合理,句句掷地有声。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个生龙活虎,雄姿英发、气势非凡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形象。

《赤壁之战》,以写对话取胜。作者用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把人物放到内外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来 刻画人物的语言。综观全部对话,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物在对方面前,极尽所能,为了各自目的利益,力求所 言理正据足。正因为这样,客观上他们的言辞尽透出自己的情态与性格。从文中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司马 光也是匠心独具,设计精巧的。

三、课堂练习:

1、比较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当

谁以当曹操者(动词,抵挡)

当横行天下

(动词,应该)

孤当与孟德决之(副词,当即)将

命猛将统兵数万

(名词,将领)

求救于孙将军

(名词,高级军官)

彼所将中国人

(动词,率领)

将顺江东下

(副词,将要)治

共治曹操

(动词,对付)

刘表治水军

(动词,管理)卒

疲病之卒

(名词,士兵)

鲁肃闻刘表卒

(动词,死亡)

五万兵难卒合(形容词,同“猝”,匆猝)次

引次并北

(动词,临时驻扎)

余船以次俱进

(名词,次序)方

助画方略

(名词,次序)

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正在、将要)

方连船舰

(副词,正,或并)乃

此乃天也

(判断动词,是)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副词,竟,居然)

乃罢会

(副词,于是,就)

骑乃得过

(副词,才)

2、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词性、作用或意义)为

为孙权长史

(wéi 动词,是)

为操后患

(wéi 动词,成为)

动以朝廷为辞

(wéi 动词,做)

保为将军破之

(wèi 介词,替)

安能复为之下乎

(wéi 介词,在)

恐为操所先

(wéi 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wèi 动词,通“谓”)于

求救于孙将军

(介词,向)

见权于柴桑

(介词,在)

肃追于宇下

(介词,到)

受制于人

(表被动,被)

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第三题单号题、第四题

(四)。

五、教学后记:

附:板书设计

北岸

曹军80万(骄傲轻敌)

~~~~~~~~~~~~~~~~~~~~~~~~~~~~~~~~

~~~~~~~~长~~~~~~~~~江~~~~~~~~~~~~

~~~~~~~~~~~~~~~~~~~~~~~~~~~~~~~~

南岸

东吴3万

(知己知彼)

(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第四篇: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内蒙古 临河区第五小学 高文英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4、创新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战局,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赤壁之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二)学生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

论交流,查找资料,易于完成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

确定五点重点:了角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赤壁一战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难点: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德育点:通过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创新点:找到自己读懂之处,谈出自己的体会。

空白点:阅读思考:“为攻分哪几步进行的?”理解火攻实施过程中哪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哪个先,哪个后。

教 具 电脑 主要技术 留空白、激发创造性思考与想象、启发引导技术

------------------教学过程中的五环节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导引目标

1、激发兴趣,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聆听歌曲,品味歌词,抒发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赤壁之战》朗读课题,说说已有知识。

二、创设条件

1、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读流利句子。概述大意,把握

结构。

汇报:强化效率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内容。

2、精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借助工具书解决,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及进一步解决问题。

1集中注意力,不回读,抓主要内容。

2、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扫清本课的学习障碍。

三、组织研究

1、组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思考:火攻的计策是谁提出来的?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一计策?

3、进一步追问:曹操为什么要把船连在一起呢?体验发现

1、接受摸底测试,自检自己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找出相应的段落,读读画画重点词句。

3、找到第二自然段,画出重点内容,体会写法上的简练得当。

四、引导创新

1、引导讨论:曹军坐不惯船,为什么又非“渡过大江”不可呢?

2、提问: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3、阅读思考:“为攻分哪几步进行的?”理解火攻实施过程中哪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这些要素哪个先,哪个后。

4、引导学生根据“写信骗曹操,借风赴曹营,点火烧曹军”的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应用实践

1、小组讨论。

2、明确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写作顺序。

3、讨论明确火攻的步骤。

4、复述整个课文,明确中心,积累语言。

五、反思小结

1、游览全文,对照板书,从整体上明确写作顺序。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巩固提高

1、明确写作顺序。

2、练习背诵喜欢的段落。

3、积累语言。

六、研究性作业:读三国故事,召开故事会。

教学反思:

《赤壁之战》记叙了东吴大将周瑜用火攻的办法大破曹军,靠的是精心设计的圈套,麻痹敌人,取得胜利。这个“计”妙在哪里呢?

1.妙在火攻前的假降。“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这里描写了黄盖迎合曹操倚仗人多势众的骄傲心理,假意投降,以“假

降”使对方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2.妙在火攻气势好。“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这里写了火攻的日期选择得好,点明了风向、风力,形象地写出了东南风之大。船借风力,势如箭发;风助火势,燃烧迅速,从而使曹操的人马烧死和淹死。

3.妙在点火时机准。“黄盖叫兵士把二十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这里描写了黄盖的计妙在点火时机准,如果点火过早,曹操容易觉察;如过迟,火船冲进曹军时,火尚未到达最旺的时候,曹兵有可乘之机,选在“不到二里”处点火,是最佳时机。

第五篇:《赤壁之战》教案

36赤壁之战

一、课文特点介绍: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功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这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看图详细复述课文。

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地利扬长避短。

三、教学重点:

1、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看图详细复述“火烧赤壁”的经过。

教学难点:学生缺少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及古代战争的知识。有关知识,老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做些简单介绍。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思考:

1、故事里主要写了战役双方的哪几代人?

2、这次战役结果怎样?周瑜用什么方法取胜了曹操。

(二)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给课文分段。读书、讨论、归纳、按事情发展顺序,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

第二段:(3—4)、第三段:(5---10)故事的经过。

第四段:(11):故事的结果。

(三)再读课文,概括各段段意

1.学习第一段,默读课文

思考:曹操攻打东吴,做了那些准备,当时参战双方的局势怎样?

板书:北岸曹军80万

~~~~~~~~~~~~~~~~~~~~~~~~~~~~~~~~~~~~~~

~~~~~~~~长~~~~~~~~~江~~~~~~~~~~~~~~~~~

~~~~~~~~~~~~~~~~~~~~~~~~~~~~~~~~~~~~~~

南岸东吴3万

概括段意:曹军南下攻打东吴,因兵士坐不惯船,就用铁索把船连起来,准备渡江。

2.学习第二段,指名读课文。

思考:着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概括段意:黄盖向周瑜提出火攻曹军的主意,并且献出了一个如何打的计策。

3.学习第三段,读课文

思考:东吴采用了正确的进攻策略,采取了几个步骤?

[1]黄盖诈降

[2]准备20条船,都用幔子遮着,里面装着芦苇,上面扑上火硝、硫磺、还有几条小船拴在大船后面。(说明东吴准备得十分充分)

[3]火攻曹营

概括段意:黄盖写信给曹操,加意投降,趁东南风,让装满了引火材料的船向曹操的船冲去,使曹操的船和军营全烧了起来。

4.学习第4段

概括段意:周瑜乘胜追击,曹操大败而逃。

(四)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读一读所写的各段段意,(纵观全文,得到整体印象)

2、把各段段意串连起来,删去重复,对全文来说是次要的内容。

3、为了把句子连贯起来,句与句之间可少许加一些必要的词语,有些词句可调换位置,使之成为完整通顺明白的一段话。

主要内容:曹操率军攻打东吴,因兵干坐不惯船。就把船用铁索连起来,周瑜采纲了黄盖的假投降和火攻的计策,火烧曹营,曹操大败而逃。

(五)看图详细复述“火烧赤壁”的经过。

(六)课后练习:

1、用下面的字组词。

遣()度()驻()瑜()

遗()渡()注()愉()

策()()()()

窜()()()()

降()()()()

shuāi()jiàng()xiáng()率将降

lǜ()jiāng()jiàng()

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1)非„„不可„„

(2)不是„„也不是„„而是„„

3、写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4、复述“火烧赤壁”的经过/

板书设计

北岸曹操 80万(多)过于自信、轻敌

长江火借

攻东

风知已知彼,扬长避短

下载《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之战》教案2大东流中心小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懂得赤壁之战,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

    《赤壁之战》教案

    赤壁之战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重......

    2大萝卜教案yww

    2大萝卜教案 一、复习导入 1. 生字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说对了全班跟读) 2. 拼音复习师:上节课我们拼音学了三个韵母,谁记得 说对了全班跟读(出示卡片) 二、儿歌......

    28赤壁之战 教案

    28.赤壁之战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后面部分和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前面部分,......

    赤壁之战 教案(整理版)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弄清这场战斗的前因后果,探究东吴以少胜......

    大东流中心小学一日常规(共5篇)

    大东流中心小学一日常规 进校 背好书包进学校,服装整洁领巾飘。 抓紧时间来打扫,书生朗朗勤学早。 见了老师有礼貌,清晨问早午问好。 升旗 立正肃立升国旗,仰望国旗徐生起。 爱......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19、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案)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理解掌握自不量力、计策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主要意......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文档资料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一、教学目的: 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