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发布会---哥伦布横跨大西洋》教学设计(共)
《新闻发布会———哥伦布横跨大西洋》教学设计
语文10班
郭玉丽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本课的地位与作用:鼓励学生把不同的学科和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史实大胆合理的想象,展开追访历史新闻,从而在实践中感受历史。
二、活动形式: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重现哥伦布探险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 :总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 第二课时,课堂活动
四、活动目的:哥伦布是一位航海家,他为新航路的开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位殖民者,他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通过这一活动课,主要让同学们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和过程。
五、活动目标:
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的再现历史,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3、加深或拓展对新航路开辟的了解与认识。
六、课前准备:
1、全班分三个组,分别为航海可行性论证组、航海探险组、重大影响组。
2、每组推一人分别扮演哥伦布、同伴和新闻发布官
3、其他若干同学分别担任西班牙王室代表、船队代表、美洲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
4、其他全部是记者,可自由提问问题。
5、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相关资料。
6、制作、剪辑所需图像材料
7、整理各自的问题及答案。
七、课堂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新闻发布官作开场白开场白: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方世界开始了它的“地理大发现”,一个大探险的时代到来了,世界的天平翘了起来。你想了解500多年前那动人心魄的一幕吗?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会场,去倾听那巨浪滔天、百舸争流的历史述说吧!我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有请哥伦布及同伴,西班牙王室代表、船队代表、美洲代表和记者到现场。
第一场,哥伦布讲航海的动机,西班牙王室加以补充,说明此次航海是为了追求财富。记者提问问题:
(1)你为什么要远航?
(2)你从哪里知道东方非常富裕?(3)你要到东方去,为什么向西走?
(4)西班牙王室为何要支持哥伦布远航?哥伦布一一回答:要追寻黄金财富,从《马可波罗行纪》得知东方富庶,我相信地球是圆的。
西班牙王室代表回答:我们国家也希望发财。
第二场,哥伦布及同伴讲航海经历,记者提问,航海探险组补充。
哥伦布讲返航时在亚速尔海上的痛苦挣扎。1493年2月12日,从日出到日没,西南风劲吹,风力7~8级,“尼尼亚号”只剩下几条光桅杆,十分艰难而危险万状地走了35海里,夜晚也在上下颠簸地前进。13日晨,风势稍微缓和一点,“尼尼亚号”才得到短时间的航行。下午,风力又加强了,海洋掀起可怕的滔天巨浪,愤怒的巨浪使船只寸步难行。两船纵横摇晃,船员惊恐万状。两条船上每一件没有被冲走的物品都在舱面上和舱里翻筋斗。
2月13日黄昏,风吹的更加强烈,愤怒的海洋形成一个又一个危险的金字塔状巨浪,使船只战栗不停,不能前进一步。如果没有极高的警惕和极熟练的驾驶技术,“尼尼亚号”肯定难免因侧面受浪而导致倾覆和进水。这对于所有船员都是毁灭性的灾祸,即使有幸存者漂流海上,“平塔号”也毫无办法搭救。14日以后风浪缓和了,“尼尼亚号”朝东北方向航行。
哥伦布有十足的男子汉气概,他承认他和别人一样感到恐惧,但是他认为老天还赐给他发现一条通向印度的西航航道,老天一定有意使这次发现对世界有益
记者问:
1、你们为航海做了哪些准备?
2、在途中遇到困难时有什么想法?怎样克服的?
3、刚才你与哥伦布同舟远行,乘坐的是什么类型的船?你还记得他们的船名吗?
4、你认为“印地安人”的命名与谁有关?()A.麦哲伦
B.达.伽马
C.郑和
D.哥伦布 第三场,美洲代表、西班牙王室代表讲哥伦布远航的影响 美洲代表讲: 我们远远的看见一支船队,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哥伦布立即上岸,面对繁盛的草木,他惊喜地宣布这里是西班牙的土地。哥伦布以为他已到了印度,所以把我们称为“印地安人”。
哥伦布给我们中的一些人几个小红帽,一些玻璃珠,他们立刻就挂在颈上。还有一些价值不高的小东西。他们看到这些东西非常高兴,立刻变成了船员们的朋友。后来印第安人用自己全部拥有的东西――鹦鹉、棉线和梭镖等东西和船员们交换玻璃珠子和用过的扑克牌。我们把这些远方来的白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地招待,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对他们的野心并没有提防。我们不带武器,也不懂武器,因为哥伦布给他们剑看时,我们由于无知竟用手去抓剑刃,因而受伤。哥伦布只关心哪里有黄金,哥伦布每到一个地方就宣布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王室代表说:虽然我们没有找到黄金,但是,我们很早就拥有了殖民地,这是哥伦布对我们的贡献。
记者问:
1、哥伦布你这次航行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
2、美洲人开始对你们态度怎样?后来有变化吗?原因是什么?
3、除了西班牙外,哥伦布远航跟其他欧洲国家有什么影响?
4、哥伦布远航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四、全班同学评选最佳角色扮演者和最佳记者。
五、新闻发布官宣布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教后反思:这次实践活动课,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活动过程中,学生在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整合,最后以凝聚着每位学生智慧与辛劳的精彩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趣味和动手制作中学习和感知历史,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师生各司其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第二篇:哥伦布竖鸡蛋教学设计
哥伦布竖鸡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理解“壮举、挑衅、抹煞”等词语的意思。
2、边读边思,学习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2、理解课文最后一节中哥伦布说的话,体会哥伦布敢于创先、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时间]
1.5-2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出示课题,齐读。
2、简介哥伦布。
哥伦布是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3、出示句子: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驾船航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一事迹成为历史上的壮举,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1)指名读句子。板书:发现新大陆
(2)理解“壮举”。
4、可在当时,有许多达官贵人忌妒哥伦布,千方百计想抹煞他的壮举。他们是怎么攻击哥伦布?哥伦布又是怎么反击的呢?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说明:
从课文的主要人物着手,了解哥伦布的生平,同时联系课文第一节的内容理解“壮举”一词,激起学生对人物的敬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哥伦布竖立鸡蛋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
说明:
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
三、学习课文,质疑释疑
(一)学习第2节,提出问题。
1、达官贵人是怎样攻击哥伦布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2、指导朗读达官贵人的话,随机理解“挑衅”。
3、再读这段话,提出问题。
预设(1)任何一个人绕着地球转,都会发现这个事实,为什么他们不去发现呢?
(2)他们把这件事看作很平常,它真的平常吗?
(3)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么一大块连傻子也不会视而不见的土地?
„„
说明: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问题意识。选择达官贵人攻击哥伦布的这段话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竖立鸡蛋”与“发现新大陆”之间的联系。
(二)深入学习,解决问题
1、面对挑衅,哥伦布怎么说?怎么做?轻声读第3—9节。
2、交流。
指导朗读描写哥伦布的语句,读出哥伦布的冷静和自信。
说明:
朗读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读出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
3、达官贵人在哥伦布做竖立鸡蛋这件事的前后表现又是怎样的?
4、师生合作读。
达官贵人都试着把鸡蛋竖立起来,可他们谁也没成功。于是,他们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当看到哥伦布拿起鸡蛋——(轻轻地在桌上一磕,磕破了一点鸡蛋的尖头),鸡蛋便——(牢牢地竖立在桌上了)。这时,达官贵人又说——(用这种方法,谁都能把鸡蛋竖立起来,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
5、质疑:对于竖立鸡蛋这件事,达官贵人前后的表现为什么截然不同?
说明:
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产生新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矛盾处再次质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6、再读3—9节,练习说话。
达官贵人认为把鸡蛋竖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官贵人认为把鸡蛋竖立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联系上下文进行说话,既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哥伦布善于发现、勇于实践的精神。
7、那么这件事到底简单不简单呢?读最后一节中哥伦布说的话。
出示句子: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划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发现新大陆真的平常吗?达官贵人为什么没有发现?
小结:哥伦布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所以他能创造奇迹。其实任何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最终才做出不平凡的壮举。
说明:
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哥伦布离席时说的话。真正读懂这段话,学生先前提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在生活中有过新的发现吗?你是怎样发现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说明: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新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
板书设计
哥伦布竖立鸡蛋
发现新大陆
忌妒
哥伦布←————达官贵人
————→
反击
竖立鸡蛋
第三篇:《哥伦布竖鸡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哥伦布竖鸡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回到西班牙,受到达官贵人的藐视,他以生活中一个极平常又简单的事例,巧妙地予以回击的事。本文不仅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还通过对比的反衬作用,表现了哥伦布的聪明才智,赞扬他在成功面前不骄躁,在讥讽面前不自卑,始终坚定地去探索未知的可贵品格。
学情简析
虽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阅读基础,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但对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理解起来还有一定困难,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在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创造令人瞩目的伟业必须具备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实践、去发现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哥伦布离席而去时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个熟鸡蛋。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你能把它竖立在桌子上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2.A情况(大家没有成功):鸡蛋是椭圆形的,大家无法竖着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伦布却办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吧?那么,马上走进“快乐读书屋”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
B情况(个别学生成功了):你很聪明,想到了这个办法。那么500多年前,哥伦布是不是用同样的办法让鸡蛋竖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哥伦布为什么要竖鸡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走进“快乐读书屋”这些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词作上标记,多读几遍,可以查工具书解决。
2.同桌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识字情况,争取读得更好。
3.小组内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课前提出的问题),准备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讨论。
(下转40页)
(上接33页)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交流,分角色朗读。
2.汇报读书收获。(引导学生把自己在读书中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与大家交流。)
3.谈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哥伦布离席而去时留下的耐人寻味的话的,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朗读品味,扩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特点。如达官贵人对哥伦布的藐视、嘲笑、讥讽;哥伦布的礼貌、平静、自信及对达官贵人的蔑视。)
2.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事会怎么做?
3.师感言小结:达官贵人面对小小的熟鸡蛋,束手无策,哥伦布却轻而易举地立了起来。虽然这个事情很简单,但正像哥伦布说的那样,“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最先突破。”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哥伦布那种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骄躁,在讥讽面前不自卑的可贵品格。
4.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哥伦布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检查识字,补充阅读
1.卡片出示本课应该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
2.做识字游戏。
3.学生阅读《阅读》书中的相应文章
【《哥伦布竖鸡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哥伦布竖鸡蛋》的教学反思
2.哥伦布竖鸡蛋的教案设计
3.三年级数学《哥伦布竖鸡蛋》教案
4.竖鸡蛋小学日记
5.竖鸡蛋作文200字
6.春分竖鸡蛋作文400字
7.第一次竖鸡蛋作文
8.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9.《大竖琴》教学设计
第四篇:哥伦布竖立鸡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识记本课生字,理解“壮举、创举、挑衅”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板书,理清句子和句子之间前后的关系,学会正确表达。
3、对比和创设语言环境,体会哥伦布用“竖立鸡蛋的例子反击达官贵人”的做法比“辩解”更有说服力。
4、理解“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这句话的含义,懂得敢于创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2.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
2、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
1、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哥伦布,齐读,出示图片:这就是哥伦布。
2、简介哥伦布: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十年时间里他四次横渡大西洋。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板书:发现新大陆)这幅油画记载了他当时发现新大陆时的情景,图上那个身穿红绸紧身上衣,肩披斗篷,手握宝剑,容光焕发的就是哥伦布。
3、出示课题:今天学的课文不是讲他如何发现新大陆的事,而是写了哥伦布竖立鸡蛋的故事。看老师写,“竖立”就是“站立”的意思,所以“竖”的下半部分是“立”。
板书:竖立鸡蛋
5、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发现新大陆” 和“竖立鸡蛋”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轻声读读课文,根据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反馈:(1)检查读词情况:
忌妒
千方百计
抹杀
挑衅
指手画脚
壮举
一磕
了不起
证实
令人回味
(1)你们发现吗这两行词语排列是很有规律的,上面一行与达关贵人有关,下面一行与哥伦布有关。
(2)理解“达官贵人”:达官贵人就是当时的高官和贵族。板书:达官贵人(3)分小节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加上人物,借助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机板书:挑衅
反驳
或(攻击
反击)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讲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后,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还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1、2小节
过渡:在当时,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些达官贵人因忌妒而挑衅他,他们怎样挑衅哥伦布的呢?读第二节,直线划出句子。
1、学习第二节。
(1)这句句子很长,谁来读好这话?读出停顿。(指名学生读)
(2)引读:达官贵人认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件——平常的事,板书:平常事(3)接下来他们继续说,引读句子„„他们说这些话的目的是? 体会任何„„都的作用:说明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能发现新大陆的。边引读边体会“即使„„也”的作用:不仅说事情平常,还嘲笑他是傻子。更能说明在达官贵人的眼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根本不值得一提,是件很平常的事。
过渡:他们的话语中带着忌妒、讽刺、挖苦、嘲讽„„这个词语就是——挑衅。(4)指导读出挑衅的语气。
3、学习第一节。
(1)过渡:达官贵人说的“发现新大陆”是很平常的事的吗?读读第一节,找找理由。理解壮举。
补充资料,体会“壮举”: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新航线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欧洲的经济迅速富裕强大起来,这当然称的上是“壮举”。(2)后面还有一个词语“创举”。(3)这两个词语能不能对换?
(4)哥伦布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人,这怎么会是一件平常的事?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
4、小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一件不平常事,达官贵人时故意挑衅他,一段攻击性的话语,写出了当时达官贵人的忌妒、不怀好意的心理。
5、想想前两天刚学过的《晏子使楚》这篇课文,面对楚王的一次又一次刁难,晏子怎么做的?
6、师:与楚王争锋相对,用言语直接辩驳,现在就请你当一会哥伦布,用语言与达官贵人争锋相对,进行辩解。(1)语言训练。
(2)如果你是达官贵人,你听了这话会怎么说?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老师概括:面对达官贵人的猛烈攻击,哥伦布并没有像你们那样用言语反驳,他怎样反击达官贵人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读词语:
壮举
千方百计
了不起
视而不见
不怀好意
令人回味
证实
指手画脚
3、选一个词语造句。
课后习题
四、拓展作业
1、抄写并积累词语:
壮举
千方百计
了不起
不怀好意
令人回味
证实
2、读熟课文。
视而不见
指手画脚
第五篇:《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小小新闻发布会》教学设计
荆小萍
【设计理念】
本设计努力创设和谐的交际情境,为学生大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在多个层面的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感受到了解世界、了解社会的快乐,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目标】
1、创设互动、合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2、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新闻,培养学生收集新闻的兴趣和能力;
3、通过交流、评议、激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和身边小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大方自然发言,认真细致倾听,文明礼貌交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交际内容、情境,培养学生的认识、评价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好新闻发布会会场。
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调查、访问等渠道,收集国际、国内新闻或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并做好摘录。【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了解感受“新闻发布会”
1、播放课件新闻发布会录像片断(片段选取应贴近学生生活或学生有所了解)。学生观看录像,了解新闻发布会的形式。
2、指名说说发布新闻时要注意什么?出示本次“口语交际提示”说说提示都告诉我们些什么?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结归纳:(1)姿势(站立或坐姿)
(2)语速(要让人听得清楚,便于记录)
(3)语音(吐字要清晰,要与所说的内容相协调)(4)答问(要让人把问题说完,回答要真诚)
3、师谈话:前些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收集国际、国内新闻或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并做好记录。今天我们就来开个新闻发布会,请大家来当发言人,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一则新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感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新闻要做到哪些,明白在本次口语交际课上要怎样做,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小组交流,尝试新闻发布
1、个体准备:自主梳理筛选新闻信息,确定发布主题,再按要求想一想:准备怎样向同学发布新闻。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新闻发布模拟练习。
3、教师参与,给以相应指导。
4、小组评议,推荐全班交流人选。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通过小组交流,既可以促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相互补充,又扩大了学生参与交际的范围。同时,老师有意识的指导,能让学生更清楚本次口语交际训练重点。}
三、全班互动,实现多向交际
1、推选主持人。
2、主持人发言,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
3、发言人按照主持人的安排发布新闻。
在每位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后,主持人要安排1~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提问,发言人答问。并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针对新闻内容不清楚的地方或还想知道的有关内容;(2)答问:要不愠不怒,温文尔雅;(3)教师:是听众,要起救场作用。
4、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直面交流和沟通,体现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四、评选先进,总结延伸
1、评选“最佳新闻发布者”和“最佳新闻评论员”。2、小结本次活动,提出新的目标。
总结谈话: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开得特别精彩,我非常感动。同学们不仅搜集了许多新闻,而且还用自己的表达才能很好地发布了新闻,说明大家会搜集,会思考,会表达。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不少国内外大事、家乡的新鲜事,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走进社会,做一个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人。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向社会,在广阔的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它拓宽了口语交际的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