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8:3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

第一篇: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

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

教技0901班 0912014101 王泽颖

[ 摘要 ] :本文通过运用基于Internet的文献检索法,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找了从2009年到2011年何克抗教授发表的论文28篇,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得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以及教育信息化。

[ 关键字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

[ 正文 ]:

(一)研究过程:

通过基于internet的文献检索发,查找到从2009年到2011年何克抗教授在各类期刊发表了共28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的有16篇,其余都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通过统计分析 其中的22篇论文,发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共出现6次类似的还有信息技术深层整合也出现1次;

教学设计 共出现7次类似的还有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也出现1次; 教育信息化 共出现4次

中国特色教育 教育公平远程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技术能力都出现了3次; 教育均衡发展 教学机构 创新精神 系统方法 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都出现了2次;

学习环境 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技术试验等也都有出现。

(二)研究结果:

由以上统计可以得出,何克抗教授教授对教育技术的研究着重体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

无论是外国还是国内,在教育技术领域总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往往与实际脱轨的现象。何克抗教授也正是出于这点探讨了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他指出,我国当前教育技术要在教育信息化上下狠功夫,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论文中可以看到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等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同时还可以看出他认为对教师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衡量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应注重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还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技术是在原来的电化教育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教育技术主要理论和理论体系发展而来的,经过一批老一辈专家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对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应该以中国特色教育为基准。

参考文献: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何克抗:基于课堂视频分析对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的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关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自主创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何克抗: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如何创新?——2009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讲话 现代教育技术

何克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国际前沿研究述评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电化教育研究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下)电化教育研究

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

电化教育研究

何克抗: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何克抗:促进知识分享的教师合作机制探究

现代教育技术

何克抗: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开放教育研究 何克抗:教学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设计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化教育

何克抗:基础教育信息化路在何方——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中国教育信息化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

电化教育研究 何克抗:基于区域协作的课题实施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何克抗:教学设计自动化语义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开放教育研究

何克抗: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谈教育技术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何克抗:e-Learning时代教育公平观的新发展

电化教育研究

第二篇:教育技术研究方向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是现代教育技术融合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发展而产生本学科特色成果的具体体现。核心研究的问题包括:教育技术关键、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问题,教学设计技术和绩效技术,课程开发技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儿童语言认知、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开发、远程教育、创造性思维理论等

(2)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方向:该方向立足前沿、努力探索,研究包括认知工具与知识可视化技术、学习软件中的智能技术、语言理解与知识抽取技术和知识媒体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脑认知科学、社会认知科学、情景认知科学、智能科学、计算机科学、远程通信技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知识建模、认知结构与过程建模,针对不同的教育需求,开发能够促进群组知识智能传播与共享、知识建构与创新的各种学习工具,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层次和水平。

(3)远程教育方向:研究远程教育哲学基础、逻辑起点、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学科理论框架、本质规律,构建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推进远程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改革、学科实践基地建设等;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研究在线学习和认知的特点、规律,以及促进在线学习和认知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远程教育中学习环境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学习资源的分类、设计、开发和应用的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中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研究远程教育宏观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规律,以及远程教育中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有关规律。研究利用网络开展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建设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平台,支持发展和东西部教师共享。

(4)在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育模式为引领,以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为重点,深化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层次和水平,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有效推进;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研究;深入研究知识媒体对教学的影响;研究移动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研究等。

第三篇:教育热点

一、教育热点难点

热点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王龙龙),今天上午10点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教师交流轮岗、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

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说,教育部将在5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执行:

1、提出加快建设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5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荐,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2、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范围。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该交流,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

3、创新校长教师交流的方式方法。实行轮岗交流制度与共享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相结合,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

4、强化校长教师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今生、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

5、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同意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热点二:就近入学与择校热

中国网2月17日讯(记者王龙龙)“就近入学”为义务教育阶段热门话题,也是国家为改善“择校热”问题力推的教育政策。就此教育部连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要求加快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教育部要求,2014年各重点大城市应制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初中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

到2017年,重点大城市95%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组织考试及与入学挂钩行为得到杜绝,与择校有关的乱收费得到根治。

教育部就违规行为特别指出,要进一步纠正影响重点大城市入学工作的违规行为。不得违反《义务教育法》免试规定。入学工作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各重点大城市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入学报名工作要在网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不得抢夺生源和举办相关培训班。要纠正个别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的行为。禁止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任何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

保持治理择校乱收费高压态势。巩固治理乱收费成果,防止反弹。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特别要治理通知家长到指定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择校费的行为。择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

热点三:慕课与优化资源配置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是教育的常态。你是否设想过,或许有一天孩子坐在家里鼠标一点,就能随时听国内外优秀老师上课?前天,一家名为“酷学习网”的机构在上海大学数学科学实践站首度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生的“慕课”体验课,来自宝山实验学校的20多名师生“尝鲜”。

在大学风靡一时的 “慕课”要走进中小学,是主攻课堂教改,还是课后辅导?提供的资源应由名师担纲,还是众人狂欢?有助于优质资源共享,还是可能拉大差异?随着“慕课”在中小学的起步,种种争议也浮出水面。课堂VS课下

一间“同心圆”形状的教室中,两位老师站在圆心位置,学生们呈半圆形围坐,每人一台电脑学习“实数”。

这堂依托“慕课”平台的课,一上来老师不讲课,而由学生自学,“酷学习网”提供了“实数”学习的微视频,学生自学15分钟,之后分小组讨论,最后10分钟老师集中回答一些共性问题。

“慕课”翻转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这是不少人支持它进中小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华东师大教授陈玉琨曾撰文提出,如今课堂上教师讲完课,实际上可能只有85%的学生掌握了,但由于时间所限无法为其余15%学生反复讲解。而“慕课”先学后教,可大大提升课堂教育效益。

不过,“这堂课,是新授课,还是复习巩固?”宝山实验学校陈雅英老师观摩后提出疑问。在她看来,“慕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互动等方面确有优势,“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复习似乎更合适。”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也持谨慎态度:“学生在一起上课,却各自低头在电脑前学习,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和沟通。有人认为它翻转课堂、大量的知识可以放在课外通过网络来自主学习,但这会加重学生负担。”

名师VS“学霸”

谁为“慕课”编制教学内容,也成为它进入中小学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据了解,“慕课”在美国问世之初,“名校、名师、名课”集纳优质资源是其鲜明特征。上海大学数学系主任王卿文教授介绍,“慕课”旺盛的生命力,一定程度上来自跨时空共享名优资源。去年华东师大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宣告成立 “C20慕课联盟”(高中、初中与小学),上海签约的华东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等联盟校,将上传其名优教师的教学视频、课件等,为更多其他学校师生共享。

名优教师“供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慕课”资源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制作“慕课”视频、课件等需要较高的信息技术,门槛较高,又占用较多时间,部分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做不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慕课”资源的开发。

“酷学习网”提供的是一种新尝试——由“学霸”来创编。该机构负责人李旭辉透露,自去年9月建立“慕课”平台以来,机构根据上海中小学的教材已创编了数理化课程的上千个微视频。这些视频的制作者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等一批名校的研究生,利用有趣炫酷的技术“包装”知识。

业内专家预测,随着“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众多网络课程平台的兴起,中小学“慕课”资源将呈现多元趋势。目前,利用“慕课”平台寻找和利用教育资源的师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普及,会上传共享的师生也将越来越多。在“慕课”平台上,“取用”与“提供”的双向互动会越来越频繁和丰富。

均衡VS分化

“慕课”打破学校的界限,共享全球的优质资源,会推动教育均衡。但也有专家提出,信息技术的高下不同反而可能加剧学校分化。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办学水平高低差异客观存在。“慕课”走进中小学,提供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学生无论身处何处、在什么学校就读,都有机会享受世界各地的名师资源、人人都能站上“巨人的肩膀”进步。陈玉琨提出,中小学联盟集纳优质师资开发资源,整体提升中小学的课堂水平。同时,“慕课”的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助推教育公平。

但也有人担忧: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慕课”反而可能会拉大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距。一位郊区小学校长坦言,由于视野局限,本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观念不如中心城区。中心城区有些学校iPad进课堂、“武装”语数外课程;而自己学校教师能用PPT和电子白板与学生互动的已算“高手”。同时,不少孩子连iPad都没见过,家中无网络。“擅长利用信息技术的师生所获得的资源将越来越多,而缺乏这方面修养的师生则将进一步处于劣势。教育主管部门应完善制度设计,避免慕课平台引发新的不均衡。”

热点四:督学制

教育部:中小学督学有十五项工作任务 十大守则

中国网12月27日讯(记者王龙龙)教育为推进中小学责任督学制贯彻,颁布了相应的规程和工作守则,要求责任督学要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督导任务和督导重点,随机进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从教学、办学、意见反馈、督政等各个方面对中小学进行督学。首先,要制定计划。责任督学应根据教育督导部门工作安排,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所负责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月度、季度、工作计划,报教育督导部门审核备案。

其次,要确定方案。每次开展督导,责任督学应制定具体方案,明确督导任务和督导重点,填写学校督导备案表,包括督导学校、时间、目的和内容。

第三,要明确督导方式。责任督学可事先不通知被督导学校,随机实施经常性督导。也可根据督导需要,提前要求学校就有关事项进行准备,协助开展工作。

第四,要持证督导。责任督学实施督导,应出示督学证。

第五,要进行校园巡视。责任督学应认真检查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设施设备,注意了解管理、使用、安全、卫生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

第六,可以推门听课。责任督学可随机进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课堂互动、教学效果等。应做好课堂记录,课后与教师沟通,提出意见。听课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第七,要查阅学校资料。责任督学可查阅学校校务管理、财务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记录、学生学籍档案、财务账目、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等。应尊重学校办学特色,不宜公开的信息要严格保密。

第八,要进行问卷调查。责任督学可依据督导事项设定调查问卷,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开展调查,全面了解学校真实情况或师生诉求。

第九,需要座谈走访。责任督学可随时与校长、教师、员工、学生交流,召开教师、家长或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校管理、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等情况;也可走进社区、学生家庭及相关单位,了解群众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必要时可通过暗访、单独访谈、相关人员回避、匿名问卷、保密承诺等方式进行访谈。要保护走访调查对象隐私,鼓励说真话、讲实情。

第十,要做督导记录。责任督学在督导中,可通过记录、拍照、录音、复制文件等方式,对现状、问题、意见等进行记录。

第十一,要对中小学反馈意见。责任督学应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反馈意见,及时和学校沟通交流。第十二,要发布整改通知。责任督学在督导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书面报告教育督导部门,提出整改意见,由教育督导部门向学校及相关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

第十三,对中小学进行督促整改。应根据《整改通知书》要求,督促学校或有关部门认真整改。对在期限内没有及时处理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应及时报告督导部门负责人。

第十四,需要总结汇报。责任督学每月应以书面形式向教育督导部门报告工作情况。每年应对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接受教育督导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第十五,要撰写报告。责任督学应独立完成月度、季度、督导报告。督导报告应包括督导任务、督导过程、典型经验、突出问题、督导结论以及督导建议等。报告应实事求是、观点鲜明、文字简练、言之有据。

另外,教育部还制订了中小学责任督学工作守则:

一、爱岗敬业:热爱督导奉献教育,忠于职守勤勉尽责。

二、依法履职:熟悉法律遵守规章,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三、科学规范:遵循规律坚持标准,讲究程序严格操作。

四、客观公正:了解情况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五、善于沟通:深入学校贴近师生,加强交流及时反馈。

六、勇于担当:敢查实情敢讲真话,督促整改一抓到底。

七、开拓创新:视野开阔思维缜密,大胆探索注重总结。

八、注重实效:认真监督悉心指导,意见明确落实到位。

九、业务精湛:注重学习勤于钻研,本领过硬能力全面。

十、廉洁自律: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品行端正不谋私利。

热点五:英语与国学

中共中央:探索高考外语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模式 中国网11月18日讯(记者王龙龙)日前,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要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模式。此前,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将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考试科目率先从英语破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英语等科目一年多考的政策,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已经明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曾指出,“高考外语一年多考,一方面可以给考生几次机会,不至于因一次外语考不好而全盘皆输。另一方面,通过多次考试,才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外语水平。”他分析说,多年来我们的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是水平测试,一年多考可以作为水平测试的有效办法。

另外,许多专家学者还对所有升学考试都考英语提出了质疑,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大学易经研究所的刘大钧委员招收了一个研究生,这个学生是搞古代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综合素质非常好。但因为外语不及格,最后就无法招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外语有什么关系呢?”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认为,在高等教育招生中,外语考试不但可以一年多考,而且个别科目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不考外语,“比方说中医、美术、古代汉语等专业。可以允许学生选择考外语,也可以选择考古汉语。”

由此看来,高考考试科目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尚需时日。各个省份对英语考试的改革步伐也不一致,此前据《城市信报》报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曾经表示,山东将完善外语科目的考试。尽管文件已经明确2014年高考听力取消,但这也许不是终点。“外语科目考试的完善,有两种可能:一是恢复外语听力;二是据了解,国家关于外语类考试还有新的思路,有可能把外语科目整个从高考里拿出来,把它放到学业水平考试中。如果国家做到了这一点,山东会执行;如果国家没有这么做,我们有可能把听力放到其他考试当中,一年两次,取最高成绩。”

热点六:艺术教育入升学参考

教育部:艺术教育将纳入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考依据

中国网1月26日讯(记者王龙龙)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据此《意见》到2015年艺术教育或将被当作学校考核和学生中高考录取参评的重要内容。同时《意见》从艺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学生参与程度、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指出了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四项重点工作。

一、量化各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

《意见》对推进艺术教育的具体工作了做了量化和标准制定,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1、义务教育阶段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

2、初中阶段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总课时的20%;

3、普通高中按保证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

4、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

5、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

《意见》指出,开展学生艺术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勤俭节约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要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中小学校要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至少一项艺术活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

三、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

《意见》在师资问题上也做出了明确说明,要求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县(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教育实习基地。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

四、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意见》提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支持和辅导艺术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努力提升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的学校和课堂。

另外,《意见》还指出要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从学生、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三个方面明确要创建评价体系。自2015年开始,艺术教育将被纳入中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首先,要建立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

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其次,要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

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以艺术课程开课率、课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艺术素质为重点开展自评,自评结果应通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高等学校要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报告。

第三,还要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制度

2014年开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等学校要向教育部提交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内容包括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以及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等方面的情况。2015年开始,教育部将编制并发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热点七:坚持立德树人

教育部将实施德育在行动计划 开展“红绿蓝黄”工作

中国网2月19日讯(记者王龙龙)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就德育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要严格课程标准落实,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加强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五个方面的统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在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方面,刘利民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学校综合管理,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标准,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净化文化环境工作,作出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控烟的规定,出台了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引导广大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课程育人方面,刘利民指出要注重落实,切实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进展,切实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学“时事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研究起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刘利民分析指出,在实践育人方面,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15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印发了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实践活动指南。联合相关单位建设了482个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科普、环境、质量、爱粮节粮、节水等各类专题教育。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等文化机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组织了“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督导,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

另外,刘利民在创新德育工作方面指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书信文化活动、摄影和微电影创作大赛。举办了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的全国开学第一课和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活动。聘请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形象大使,组织实施“减负万里行”督查工作和“身边好学校”推介活动。

据此,刘利民指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启动实施“德育在行动”计划,重点做好“红绿蓝黄”四方面工作,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劳好学、节约环保、团结友爱等品质。

一是开展“红色旅游”。推动中小学生红色旅游,开展研学旅行试点,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旅游服务、旅行保险等方式,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研学旅行。

二是实施“绿色评价”。根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安排,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三是普及“蓝色知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中小学生了解雾霾成因和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强海洋知识和海洋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海洋权益、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意识。

四是远离“黄色信息”。我们将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不浏览、不制作、不转发不良信息,不点击黄色网页,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继续净化网络空间,为年轻一代健康成长营造有益环境。

热点八:强化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工作要成为素质教育新抓手

党的十八届三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规划了中国改革的蓝图,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了重要部署。在这个部署中,“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短短30个字,振聋发聩。让全国人民、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备感振奋与鼓舞。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学校体育工作要成为中国素质教育改革新的抓手而不是发展的瓶颈,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成为中国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以及强大国防力量的坚强基石而不是致命“短板”。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重大的责任落在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身上,特别是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必须勇于担起此责任。

但是,相对于全国2.6亿名在校学生、62万所各类学校,我国的体育教师人数依然严重短缺。为了能够担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体育教育要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有所突破。具体而言,一是要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二是要强化体育教师的培训,要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为重点,构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保证在职体育教师培训全覆盖、无遗漏。同时,要立足现实,着眼挖潜。体育教师要胸怀天下,以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为己任,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和体育教师培养必须面对新挑战,寻求新突破。

当下体育教师的培养,主要依赖全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学和课程的改革进程相比,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已经远远落后于前者,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学科建设,许多方面都不能适应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极大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从学校体育长远发展考虑,高等院校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要开放办学,根据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修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科学设定适合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培养计划和标准,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体育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上。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等问题,还需定向培养有志去农村工作的体育教师。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为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各级政府的义务和责任。

总体上看,目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建设还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一是配备不足,能够基本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有关规定的中小学不足50%;二是经费投入存在“重设施建设,轻日常锻炼器材配备”的倾向。巨大的投入“一次性”用于运动场馆建设和大型器材购置上,而学校最需要的、每年投入到日常体育器材补充的经费却得不到保证。

因此,从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条件的角度,各级政府要更多地履行责任。首先,要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大投入,整体规划学校体育工作,适时启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计划。仅仅靠个人、家庭、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单打独斗”,无法建立起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长效机制。其次,要建立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性经费保障机制,将学校体育经费按照不低于8%的比例列入办学经费中。

热点九:中小学减负

中小学“史上最严”“减负”为何越减越累? 中小学减负令“史上最严”的记录再次刷新。近日,天津市教委发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禁止节假日补课、控制作业总量、控制考试次数„„《规定》从六个方面为学生减负,被称作“史上最严减负令”。面对如此减负令,不知道天津小朋友们作何感想。但即使是中学毕业已多年的笔者也知道,中小学生又要换地方补课了。

敢于预言未来,靠的当然是多年的观察。自打笔者上学起,中小学生每年都要经历“减负”。可实际效果如何呢?还记得幼时哼唱的歌谣:“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现如今,要想背着小书包已经不太现实,沉甸甸的书包只能是“驮”着,甚至拖着。有人说,减负令年年出,学生和家长却越减越累。

也不能说相关部门没有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决心和诚意。看看以往的减负令,不能不说相关部门下了心思:减负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方式越来越多,严苛程度也不断升级。但“史上最严”的记录不断刷新,本身就在嘲笑着“减负”的现实效果。

照理说,减负是学生、家长、老师都欢迎的事,执行起来为什么这么难?看看那些被称作 “史上最严”的减负令,覆盖范围确实广,但仍没超出校园的范围。学校的作业量减下来,考试次数也减下来了,最终学生还是要参加中考,面对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导向下,有哪位家长甘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激烈的升学率竞争中,哪位老师又按捺得住不督促学生“来点加餐”?于是乎,补课活动从校内转到校外、从公开转为隐秘。严格的减负令,看似给了孩子更多时间和自由。但实际上孩子和家长要更加频繁地辗转于校外各种辅导班。北京某上市培训公司的股票在“减负令”出台时涨停的说法,虽然只是传说,却形象地勾画出这种此消彼长的局面,以及高考指挥棒下孩子、家长们的种种无奈。

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背后有教育资源不均等、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扭转、高考录取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其交织错杂的程度,并非是单纯一道行政命令所能解决。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简单减负,结果必然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一个减法一个加法,答案是什么,小学生都知道。顶多,也就是换个地方上课吧。

热点十:教育扶贫

教育部:“教育扶贫”要帮助贫困地区“挖穷根” 中国网2月15日讯(记者王龙龙)昨日下午,教育部就“教育扶贫”工作展开微访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回答了网友提问,介绍了当前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以及如何帮助贫困地区“挖穷根”。

陈锋指出,目前扶贫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也就是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单位对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定点扶贫;三是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一、从娃娃的学前教育上“挖穷根” @人间有情岁月无情:今年春节我陪家里两位老人回老家,发现老家很多亲戚家4、5岁的小孩都没上幼儿园,村里小学也和我多年前回老家时没有什么变化,相比我们家小孩在北京的生活环境,我从心底里可怜老家的孩子,教育扶贫能否关注一下村里的孩子们? 陈锋:应当承认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教育部一直在加大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去年,国办转发了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现在我们正研究制订《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相信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您的家乡教育面貌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

@追梦人_小白: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学前教育有什么政策支持吗?我认为教育影响从学前抓起,在跟踪教育,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素质光开民智摆脱贫困。

陈锋: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国家从2010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又启动第二期。同时,国家还专门实施了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在贫困地区乡、镇、村建设公办幼儿园。上述这些项目都是向困难地区倾斜。

二、从师资力量上“挖穷根”

@浙dongdong:作为一名曾经在乡村支教过的大学生,我深感乡村教师的生活艰辛,请问教育扶贫是否能帮助一下乡村教师? 陈锋:国家已经实施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给予奖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同时,实施了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解决山村教师居住困难,已累计投资26亿元,建设规模160万平方米,受益教师5.3万人。

三、从教育资源配置上“挖穷根”

@viviane1986:您好,我昨天和朋友去看了部电影,叫《冰雪奇缘》,是一部充满创意和爱心的迪斯尼动画片,我想请问像这样类似的资源贫困地区的孩子怎么能共享呢? 陈锋:教育信息化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解决贫困地区学校宽带接入问题。我相信到那时,那里的孩子可能不会第一时间看到《冰雪奇缘》,但是也能够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乐趣和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

四、从高校招生上“挖穷根” @Richardpku:您好,我很荣幸能向您提问,我是一名从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高考的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每个省之间高考录取机会的差距,我们人口大省出来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的分数太高,难度太大,机会太少,请问教育扶贫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 陈锋:为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上好大学,从2012年开始,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些重点大学的招生指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11752名,使贫困地区一本录取率人数较2011年增加了10%;2013年,定向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

五、从“造血”持续性上“挖穷根”

@清风上:首先很认同“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事实上正是从“输血”到“造血”的一大跨越,那么请问陈司长,如何才能保证“造血”的持续性呢,是否能从深层体制的角度帮我们解读一下教育扶贫? 陈锋:我赞同您的意见,教育扶贫就是造血工程。要想保证“造血”的持续性,一是在目标上保公平,明确贫困地区教育同国家同步发展的目标;二是资源配置上向贫困地区倾斜;三是通过综合配套的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从教。

@青青青四叶草:对于贫困地区捐助物资资金只能帮助他们解一时之难,那怎么样才是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呢? 陈锋: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首先是政府的责任,要强化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同时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六、从人才培养和引进上“挖穷根”

@邱小胖在努力:陈司长您好,我听说有个滇西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我有个亲戚高中没毕业就下来打工了,他心里其实挺渴望上大学的,不知道他能不能参加这个计划。

陈锋:你好,该项目由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扶贫办、团委、妇联、云南开放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省校企合作促进会联合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为滇西农村培养1000名青年优秀创业人才或致富带头人。具体信息将在滇西开发网发布。

@钟欣燃: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确实很重要。但如何能够确保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人才回家乡工作?教育部门是否真正培养了贫困地区需要的人才? 陈锋:这个问题确实是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教育部门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吸引人才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工作的政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七、从财政支持上保障“挖穷根”工作

@天使如烟:教育扶贫的资金是补助到地方政府还是地方教育部门,学校或学生个人? 陈锋:教育扶贫的资金,主要是加大现有经费渠道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专项资金的政策要求,分别补助到地方、学校或个人。

@嘉陵秋水:“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国家对的初衷很好,确保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但是怎样保证国家给职业教育的补贴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而不是中饱私囊呢? 陈锋:据我所知,教育部正在加快建设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国家教育资金用到需要的学生身上。

八、从新闻宣传上推进“挖穷根”工作

@陆阳是我:陈司长您好,教育部一直很重视教育扶贫事业,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了解,想提一个小建议,希望教育部能够多宣传扶贫项目和政策,让教育系统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谢谢。

陈锋:感谢你对教育扶贫工作的支持,今后我们将依托有关媒体,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也请网友们多给我们提建议和意见,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水平。

第四篇:教育热点

教育热点材料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司局长笔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许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近些年来,在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目前仍然是制约教师队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师资仍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领域综合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发展机制,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着重在以下5个方面寻求政策创新:

(一)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城乡一体化。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会同相关部委研制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争用3至5年时间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启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示范区建设,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实施“名师名校长交流特聘岗计划”,定期选聘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3年。

(二)推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消除编制核定、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城乡政策差距,按照统一标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并向农村边远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会同相关部委颁布实施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同一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可以互补余缺,探索按照“班师比”核定农村学校编制。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农村学校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与本地城镇同类学校大体平衡。全面实行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教师职务晋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采取中央财政奖补方式,进一步推动各地妥善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

(三)推进教师培养补充城乡一体化。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为引领,采取上岗退费、在学免费、定向培养等办法,支持和鼓励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缩小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师资来源质量的差距。推广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成功经验,全面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逐步建立省级统筹、城乡一体的教师补充新机制。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提高城乡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

(四)推进教师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信息化,进一步破除城乡之间数字鸿沟,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2014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乡教师队伍基础数据信息的动态监测,并与教师培养培训有效衔接。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推进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建设推广优质教师教育MOOC(慕课)课程,继续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建立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五)推进教师地位待遇城乡一体化。要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城乡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落实好2013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大投入建设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吸引更多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氛围。

建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推进这项改革,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规划、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共同攻坚克难,形成改革合力,力求取得实效。

第五篇:教育热点整理内容

当代中国教育热点漫谈

一、课程基本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当代中国教育热点漫谈 2.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3.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4.课程地位:基础性学科

5.选用教材:朱小蔓主编《中国教育热点问题透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11 6.总学时:13 7.总学分:2

二、课程目标

试图从教育专业视角,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重大问题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践反思,对社会各界关于教育热点问题的不同观点做出专业判断,引导大家发现各种复杂矛盾的内在关联,用专业知识和方法搞清真正的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启发大家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

强国必先强教,当代中国之教育现状,却为人诟病。教育热点是指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并热切盼望解决的教育事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民生,也关系到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本课程将以教育热点为话题,案例和视频资料相结合,比如“校园暴力”、“大学生‘蚁族’”、“钱学森之问”、“关注90后”等。引导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资料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从身边的鲜活事例谈起,以生动的事实和真实的数据说话,客观描述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映照出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境况,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和立体,通过跨学科与多角度的思考以及各种不同观点的良性互动,积极寻求解决热点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国教育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教育热点问题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内容考核的根据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了解是对有关知识内容要认真阅读,领会其精神;理解是对有关理论或概念要有完整、深刻的把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述;运用是对有关理论或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有宏观的把握,并能运用理论分析、反思实际问题;以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理论部分占20%,实际运用占80%。

六、教材与参考书

熊丙奇著: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 钟启泉著:教育的挑战 王晓燕著:中国教育问道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教育热点2009

七、课堂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听课,不旷课、迟到、早退,不定时点名,据此给出平时成绩。2.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记好笔记。3.完成课后作业、思考题和延伸阅读材料。案例讲解 1.根叔

来源: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结合实际的16分钟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思考:校长李培根的演讲把4年来的国事、校园和网络热词融合在一起,引爆7700余名毕业生的集体情绪,成就了一场网络疯传的典礼。有人模仿着在讲话中加进流行元素,有人反思大学精神,有人借此批 1 判官话套话,去行政化再一次摆在大学改革的面前。的确,我们需要更多的“根叔”,需要更多脱掉行政官袍、摆脱生冷面孔的校长,需要给予学生和教师更多温情脉脉人文关怀和精神牵挂的引领者,需要真诚率真敢作敢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家!

2.我爸是李刚

来源:河北大学车祸肇事者在出事之后,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经查,李刚确系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肇事者为李刚之子。“我爸是李刚”这一句话迅速蹿红,喊出的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喊出的却是权力的傲慢。

思考:“李刚”成了权力的代名词,成了其子犯下错误后堂而皇之的挡箭牌。当一个通俗的名字被赋予了权力通行的密码,昭示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无知,而是一种社会的悲哀。3.唐骏学历门

来源:“打工皇帝”唐骏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这次不是创业感悟、不是立志故事,却是深陷学历造假门。他毕业的美**校被网友戏称为“野鸡大学”,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唐骏学历门竟牵扯出一大批公司高管及官员的学历造假的连锁反应。

思考:如果是在一个重能力、轻文凭的社会里,多少人还会在乎身边的创业英雄有无博士文凭、是否名校毕业呢?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中国成功人士热衷于到这么不靠谱的“西太平洋大学”就读呢?抛去唐骏“学历门”中道德、诚信问题暂不谈,比起纠结于唐骏的教育经历,如何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真才实学、以能力选人的氛围,或许是眼下更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

4.大学生“蚁族”

来源: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峻。“蚁族”这个新名词也因此渐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他们多是“80后”大学毕业生,虽曾接受高等教育,但收入却很微薄。

思考:反映高等教育去精英化,“蚁族”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去精英化”有关,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近年来,大学生毕业期待薪酬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便是对此的反映。

此外,就业市场、房屋市场也对大学生造成颇大压力。与更早前的大学生不同,现在的大学生难以享受福利分房,要买房的话,毕业生微薄的工资杯水车薪,这也使“蚁族”们只能在城中村等居住条件差的地方居住。

“蚁族”的出现也证明“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没那么顺畅,尽管“蚁族”不至于沦为最底层,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5.“虎妈和猫爸的教育方式大PK”

来源: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虎妈”蔡美儿在子女教育上充满了耳光、辱骂和超负荷练习,却教出了有两个很拿得出手的女儿——一个14岁把钢琴弹到世界音乐圣殿,一个12岁当上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还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记录,很有情商,中国妈妈开始心动了,是不是只有做“虎妈”才能把孩子教好?

紧接着上海的猫爸又登场了,教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就像猫一样。他女儿坚持跳舞12年,经常因演出而翘课,却能在上海七宝中学年年获得奖学金,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了。那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成功”。

近日虎妈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思考: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00个孩子有1000种教育的方法所谓“虎妈”之类的教子方法,并不具备指导和推广意义。教育是最个体化的内容,只有根据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在孩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多的专业训练和培养。家长需要做的是等待 2 孩子自主做出决定,用专业的眼光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判断,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规划孩子成才。孩子的成长是个全面的成长过程,今天的“圈养”是为了最终的“放养”,今天的扶持是为了将来的放手,让孩子独立快乐地生活是父母教育的最终目的。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生命的教练和成长路上的啦啦队员。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

一、虎妈过于严苛的条条框框给孩子太多的限制条件和限定方向,孩子只能在这一块小小的区域中成长发展并按照家长设定的方向行进。

二、猫爸能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由孩子自己决定人生方向,尊重孩子的选择,是一种较为宽松和平等的教育方式。

三、这两种可谓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孰对孰错,并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有自己完全特殊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所以,教育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成功的例子也无法复制。而是要在孩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从孩子本身出发,多去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此外,“大学教授们的雷人雷语”等中国教育界热点事件,在此不一一赘述,这些热点给我们带来的应该是更多冷静的思索。热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教育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这个过程不可避免的阵痛。希望我们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些什么,让这样的阵痛再来得少一些,欢欣鼓舞更多一些。

“北约”PK“华约”高校自主招生引热议

——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自1952年中国首次统一高考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部分高校联合招生考试。中国最顶端的高校将结束“混战”,而以集团作战的态势进行招生竞争,高校自主招生已逐渐从过去的“单兵作战”过渡到“战国时代”。

一、自主招生和自主招生联考的定义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

自主招生联考是由多个高校自发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招生联考,考生成绩可用于联考高校的任何一所学校。目前国内形成三大高考自主招生联盟,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13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同盟宣布共享考生成绩,被称为“北约”。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7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被称为“华约”。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8所高校宣布联考,因其签订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被称为“卓越联盟”。

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试点高校自主招生,7年来已有近80所学校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同时自主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以2009年为例,北京大学在全国招生2650名,其中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有1181名;清华大学当年计划招生3330名,通过自主选拔获得录取的有1075名。

这场空前的高校结盟,考生和家长一方面趋之若鹜,一方面又怨声四起。那么,对于中国一直呼声甚高的高考改革意味着什么?引起广泛争议的高校自主招生又将在“联合作战”的硝烟中走向何方?

二、自主招生考试的利

(一)减轻考生奔波之苦和高校的招生成本

随着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报名考生的急剧增加,“牛校”们的招生工作者也感到苦恼日益增加。招考工作的经济成本日渐成为高校的一笔重负,而各地考生前往不同高校笔试、面试成本增加也逐渐成为不小的负担。

(二)是高考改革的又一举措

作为对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的有力纠正,自主招生有助于走出那种分数一刀切的窠臼,为那些禀赋异常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三、自主招生考试的弊

(一)名校“掐尖”、“圈地”战

高校自主招生联合考试的确能减少考生考试次数,但是否真正为考生减轻负担还不好说。质疑声集中在对“结盟”目的上,相比之下,名校“圈地”掐尖的意图更为明显。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争夺生源的“掐尖”大战。“神仙打仗,凡人遭殃,”重庆一位要求匿名的重点中学老师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北大清华争着把优秀学生捞一遍,弄两个帮派。”在某门户网站针对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55%的网民表示这是“名校之间的高考生源掐尖战”,16%的网民认为,这能“减轻考生负担,降低考生应考成本”。

人们发现,“抱团掐尖”的思维主导下,类似这样的“联考”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小高考”,是高校为争夺基于分数的优质生源的一种“圈地选羊”行为。难怪在咨询会现场,有家长如此感慨:所谓自主招生,只是给特优学生高考加了一个保险。

其实,北大、清华等名校费尽心思“掐尖”的结果可能不是所期待的“一流生源”,而是“二流生源”。北京一位著名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这些年不少知名中学非常优秀的毕业生纷纷选择留学海外高校,北京等部分大城市的中学名校接近一成优秀生“外流”到国外大学。据了解,近年来,包括人大附中、十一学校、101中学、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北京多所高中示范校每年都有数十人被海外名校录取,其中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七十人,其中便不乏顶尖毕业生。海淀区一位著名中学校长坦言,三年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最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将很难选择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而就读海外高校。

(二)自主招生的透明度,公信力遭到质疑 1.城乡、区域的差别

最大的争议之一在于,目前取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学生大多来自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好像对我们农村和县城的孩子越来越不利,这种考试,我们更加比不过城里文化氛围好的富裕孩子。”针对这样的声音,除了对困难地区的困难考生提供面试补贴,清华大学联盟今年已经推出了IPV6远程面试,距离学校1000公里以上的地区考生通常不再需要到北京来。同时,清华大学今年还专门推出“B计划”,专门针对长期生活在欠发达地区,各方面素质又很优秀的考生进行自主招生优惠。

2.依然大行其道的分数决定论以及缺乏透明度的招生过程

令人关注的是,自主招生如何建立起足够的公信力,避免对社会公平构成伤害。曾有调查显示,超过5成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过程不够透明,近6成受访者认为权钱交易不可避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不久前在学校官方网站发文,矛头直指目前自主招生考试存在的诸多弊端,包括公平欠缺问题,获得广泛共鸣。事实上,公众的担忧并非没有来由,在各地相继爆出的各种高考加分政策往往成为特权俱乐部的现实语境下,能见度缺乏的自主招生难免带给公众类似的想像。曾有媒体报道,在一次自主招生考试中,考出高分的基本是那些平时成绩差的学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此外,如何保证自主招生中的推荐成份真正客观公正,避免为权力染指,为金钱利用,也是一个值得正视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不够,钱来凑;资格不够,权来凑。通过权钱交易,来获得相应的加分资格,有条件的可以加分,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获取加分。(2)强势利益集团的特权。本质上来讲,对象利益得以调整和稳定就达到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在当今社会,高考公平的冲突不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是发生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中。正如戴维〃杜鲁门所说:“哪里存在利益分歧,哪里就存在产生利益集团的可能性。“圆一定的共享利益是存在于同一个利益集团中的共同因子。近些年来,通过关系找教育部门要求出台高考加分政策的行业、部门或人士仍然层出不穷。比如福建就曾有政协委员要求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还有某些省规定博士子女可加分,某些地区则对城乡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进行区别对待,甚至某些省规定纳税大户的子弟可加分,某些高校规定对本校教职工子弟降分录取。虽然我们不能将这些招生行为一律定性为“腐败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强势集团在利益集团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权利优势,以便获取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并在竞争中成为最大受益者。(3)使用特权弄虚作假,以非法手段享受高招优惠政策。高考录取中的加分政策同保送生政策、自主招生政策一样,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不论是“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殊荣还是“二级运动员”的资格都可以通过特殊手段来获取,更有甚者,不惜篡改民族。前几年,高考移民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些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显然是权力和金钱打开了高招优惠政策的通道。(4)教育作为现代社会地 4 位获得的重要因素,常常是优势阶层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机制之一。①社会资源与权力的分配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但是由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定型,获利集团必然会为了维持其优势而将其资本、权力通过各种方式延续并传递下来,从而在历史的流动与社会的变迁中确保其阶层地位的稳定。而这种权力与资源的传承只有通过其本身所拥有的权钱得以保证,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生存的规律之一。

四、对策:让公平成为自主招生不可动摇的基石。1.比拼“一流生源”

业内人士认为,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今天需要琢磨的是,比起在“二流生源”当中掐尖,更应拿出改革现行招生考试体制的勇气和智慧,去和国外高校以及香港高校,真刀实枪地比拼“一流生源”,为中国的自主创新选拔人才,这才是中国大学的使命所在。

2.联考要维护高考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随着第三联盟的出现,自主招生联考几乎囊括了中国最优秀的三十余所高校。尽管是自主选拔联考,但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自主,是在高考整体框架不变前提下的自主选拔,不能用联考来替代高考。实行完全的自主选拔对高校人才培养有利,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高校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2011年自主招生录取人数将不超过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并分为免费教育师范生类、学科兴趣生类和学科特长生类三类。申请者限报一类。如果“985”高校的自主选拔都统一成一个模式,将会对高考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造成极大影响。至少在短期内,高考在权威性、科学性、严密性、公平性方面是任何一种考试选拔方式无法替代的,其他方式只能作为补充。

3.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与究责机制

尽管一些家长对自主招生表示失望,尽管围绕自主招生而生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需要强调的是,自主招生乃历史大势所趋,我们无须因此对其丧失信心。需要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去行政化,强化教授治校,让自主招生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与究责机制,让公平成为自主招生不可动摇的基石。

五、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

长期以来,“一考定终身”、“千校一卷”等弊端困扰着我国的高考制度。

尽管分省命题、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度和自主招生、保送生、推荐生和选送生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和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弊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但目前高校仍是依靠同一套试卷、同一评价标准来考核个性各异的考生,考生个性和特长仍处于压抑状态,无法得到“释放“。显然,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单一性使社会需要和学校培养两者难以准确对接。

六、高校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统一考试制度经历了古代的科举制、民国大部分时期实行的统一考试制度和抗战时期的高校独立招生制度、建国后的统一考试制度(“文革”期间实行推选工农兵的高校入学制度)。

1.古代科举制

创始于隋朝、稳定于唐朝直至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宣布废除的科举制,实行了1300年之久,是我国古代的国家取士制度。

2.民国到现行高校入学制度

民国时期的高校入学考试绝大部分时间实行单独招考为主。以1938年至1940年短暂实行的三年统一招考为界,可将民国时期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分为统考之前的各校单独招考、短暂实行的统考以及后期的招生考试形式多样化三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年实行的是高校单独招生考试制度,高中毕业生要到高校所在地考试,由于花费要很多,可是当时百废待兴,一部分考生放弃了到千里之外的高校考试的机会,高中生生源本身就不多等原因,招生结果可想而知,高校往往招不满新生。

1950年,教育部要求“大区联考”,各所高校都按照就近的原则,在小范围内“统一考试”,一些优势显现出来了:对于高校来说,少了忙于命题的麻烦,对于考生来说,省去奔波的麻烦。我国于1952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1953年的高校招生办法规定,在成绩达到录取标准时优先录取工人、革命干部 5 等。

1958年实行高考制度改革,使得一些工农子弟兵可以保送上大学。

1963年开始,实行“社来社去“(学生从公社里来,回到公社去),一些涉及农、林、医、师等专业的高校和中专学校采取考试和保送的方式招生。但是后来由于人才短缺而且当时的又红又专的保送制度的存在,在文革期间这些学员经过~些继续培训,也成了高校毕业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那场运动中,高考也首当其冲,实行14年的高考制度戛然而止。

1970至1976年高校招收的7届学生成为“工农兵学员”,学生进入高校的程序是“群众推荐,领导审批,高校复审”。由于招生标准是强调学生的实践经验,所以生源可想而知非常看重出身。据1971年对北大、清华等7所大学当年招收的8966名工农兵学员的统计,出身工人、农民、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的占99.8%出身剥削家庭出身的占0.2%。然而,推荐制毕竟难以有制度保障其公平性,后来慢慢出现了弊端。到了后期,在城市,推荐的对象集中于有背景的家庭子女。在农村,推荐的对象也往往是村干部的子女。这种弊端引起了广大知青的不满。放弃统一考试而改用推荐上大学的保送制度带来的结果,严重触及了公平。

文革中断了全国统考的选拔考试,实行“推荐上大学’’的政策。从此,废止高考时间长达11年之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在中央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认真听取了众多教育专家的发言,于1977年8月8日发表了重要的“八八“讲话。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2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公布了这一消息,同年12月全国各个省市举行考试。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考试。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得“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遭到摒弃。引导全国的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形成一股崇尚知识的风气。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恢复了两千年前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现,恢复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阶层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恢复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的秩序。

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教育史上重大的教育事件,具有特殊意义。这一重大举措使我国人才培养制度重新走上了健康的轨道,确立了社会发展的知识价值导向,开启了以知识作为发展核心动力的现代化进程。

2003年,文科、理科,都是实行公共基础科目加综合考试科目的考试。

七、高考改革的趋势

(一)改变“一考定终身”,评价标准变得多元

“一考定终身”是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顽疾之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元。第一,增加考试次数,如江苏省方案规定考生在高中阶段有两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机会,取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浙江省将英语科听力部分单独进行测试,且一年提供两次机会,由考生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和次数(限定在两次内);这样可相对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备考压力,弱化一次考试的偶然性作用。第二,高考与其他考试挂钩。江苏省把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范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但是学生填报志愿的一道“门槛”,而且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有不同的要求;浙江省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也可要求考生提供相关学科的会考等级情况。第三,学生综合素质成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各省采取等级性评价或写实性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以动态的方式全面记录考生的发展历程,考生的平时成绩、日常表现等要素从中得到反映,体现了新课程评价方式发展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二)寻求共性与个性、基础与特长的最佳契合点

纵观各省高考新方案,其考试基本模式仍是维持“3+X”模式没变。“3“仍为传统的基础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科,“X”表示不同的科目或科目组合,考查学生对各个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各省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元素,以尽量顾及到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鼓励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例如:浙江省高考模式为分类考试,高考一共包含三类考试,且每类考试包含的考试科目、选拔重点有很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设臵不同的考试。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兴趣爱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考试类型,从而真jF实现自我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而且,这 6 也恰当地处理好了共性与个性发展、基础与特长的关系。另外,根据新课程的必修和选修模块的设臵,各省方案通过必做题、选做题或者附加题等形式对两者进行考查,尽管考查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照顾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的理念。

(三)实施发展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改变以往单纯通过纸笔测验来选拔人才的弊端,新课程背景下的各方案重视全面评价学生,以改变学生道德、思想素质、日常表现得不到考查的局面。各省将思想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这不但使高考评价标准更趋多元,而且通过思想素质评价高校可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各方面的具体信息,使学生变得立体,从而选拔到最适合高校特色的考生。各省改革方案更加注重学生的选择权,无论是科目设臵方面、还是考试内容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作为改革首批试验区的广东新方案中,专业选考科目“X”的设臵增加了考生的选择余地,给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最新出台的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中,将高考分为三类,考生报名时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考试类型,还可自行决定参加某些科目考试的时间和次数,在高考报名方式也有多途径选择。

总之。“唯分录取“的坚冰正在“融化”,高考改革逐渐从单一考试向综合评价转变,构建起更加多元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高考多元化改革趋势日益明显,都在努力朝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考学校多元化的选拔录取制度”这一高考改革方向迈进。

“钱学森之问”

一、”钱学森之问“ 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和软肋。“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

二、求解“钱学森”之问

(一)中国教改寻求破解“钱学森之问”

向温家宝总理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等建议并被采纳的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正在试办一所亚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公众看来,他的这块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田”承载了中国探索高校优质教学、优化管理的希望。诸多方面积弊已久而引起国民不满的中国高等教育,修修补补式的改革已无济于事。在此背景下,历时一年半、易稿数十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月28日起公开征集民意以来,就引起各界关注。其中,高校去行政化、高考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词成为焦点话题。

1.教育“去行政化”大势所趋

朱清时认为,《纲要》关键在于高校要去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是指高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是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至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 展方向。在高校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可以真正做到让教师发挥所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培养更多的创造 型人才!提高学术水平,提高科研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前进!

2.高考改革凸显多元新思维

对于千篇一律的考试方式,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就曾予以批评。1978年恢复的高考制度在保证公平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其一考定终身、唯分数是取的选拔模式却往往导致学校只重视分数、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建国说,必须坚持高考制度,但他同时指出,高考内容和形式必须改革。《纲要》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机制。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说,本科院校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职高专院校由各省组织考生招生,高水平大学可以另外加试。同时,《纲要》也明确列出了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等试点项目。

3.期待拔尖人才

钱学森先生生前对大学教育的批评发人深省: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他在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目前,中国一些高水平大学正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等已取得一定经验。复旦大学规划进行通识教育、书院制,并计划建立“本科生院”,进行通才式教育。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基础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本着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国家已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率先试点。

张大良列举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七个方面,其中包括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中;安排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导师和授课老师;突出个性化培养,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等等。

(二)教育部回应“钱学森之问”:将改革人才评价制度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几方面内容。

首先,更新人才培养的观念。过去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特别容易用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来衡量人才,用考试的分数、用学历的证书来衡量人才,今后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等观念。

此外,还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推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还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

最后,除了在教育教学内部,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评价也要有一种新的方式,要有多种人才评价的方式,克服唯学历、唯分数评价人才的方式。这样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很好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使各级各类人才能够涌现,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钱学森之问”答易行难

类似“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问题,其他人也不是没有提出来过,也许是人微言轻,不值得理会,现在由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提出来,分量自然不同,而且这也要等到钱老去世时提出来才显得悲壮、沉重,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

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鼓励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泯然众人”——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当下的大学,离这个理想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专业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至于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结果。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成功”就是一切,不问手段,不问是否有利社会进步——很多社会乱象,不正是被这样的价值观鼓励、纵容而生的吗?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来,整个民族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将丧失殆尽。

无论在哪个时代,培养杰出人才的基本规律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他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从实际出发不迷信经典和权威、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求真欲望、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的培养不能从高等学校才开始,中小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学生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

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变成学习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教师的教学才能最终提高效率。

把脉我国大学教育:一流大学何时能“中国造”?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定论不一,主要是指在本国文化教育实力浑厚、拥有极大的世界声誉和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学。主要有3个标准:一是有从事一流研究工作的国际知名教授;二是有一大批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是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作出很大贡献的优秀学生。中外大学大对比: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到底有哪些大差距? 教学方式

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中,以讲座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

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一流大学: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学习方式

中国大学: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一流大学:自我学习、自我激励、挑战导师 挑战权威 专业选择

中国大学: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缺乏跨学科的广度

一流大学: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质量建设

中国大学: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忽视质量建设 一流大学:重视质量建设 中国大学到底出了哪些问题?

问题一: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

问题二:没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没有独立的思考 问题三:盲目扩建校内基建,楼越盖越多、越盖越豪华 问题四: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很差” 中国如何建成一流大学?

一、大学必须去行政化,具有办学自主权

二、项目经费:钱要花在刀刃上

三、师资评价:重数量更要重质量

四、学生培养:“原材料”不错,加工要改进

五、科研方式:大梯队与小团队应结合

人性论与教育

一、历史上古今中外的人性观

(一)人性: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学说,是关于人是什么及人会怎样的问题。对人的本质和发展的不同理解也导致在教育上有不同的主张。

(二)人性观及其教育主张

1、性善论(人性论的主导思想)

孟子是我国“性善论”的代表。人性善的观点早在孟子之前就已有萌芽,《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既然率性而行就是道,那么性当然也就是善的了。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恶的问题,但从他的“仁”的思想出发和他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话中,可以推论出人之性善的问题来,从宋代期广泛流行的童蒙教材《三字经》,开宗明义就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他也认识到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后天的培养有一定关系,人心有与生俱来的善端,但要发展这种善端,就必须存心、养性。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四者就是仁、义、礼、智等美德的开端,这些都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举例:“一个小孩匍匐将入井,见的人肯定都要拉他一下,这就是恻隐之心,是仁的表现。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求其放心“,回复人的先天的本性,以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教育方法上,特别重视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功夫。

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

2、性恶论

荀子是中国 “性恶论” 的代表,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

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逸。”都是人的自然需求,也就是人性恶的 基础,人之所以能改恶从善,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人之所以能改恶从善,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的结果,是人的努力积学而成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人为的意思。一个人只要努力向善,“涂之人也可以为禹”。

荀子的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改造和外炼,即重视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作用,而且强调人的主观努力,通过“积”“渐”而学有所成。

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欧洲思想家霍布士和爱尔维修。 基督教的原罪说也是一种典性恶论。

3、性有善有恶论(指一个人身上)

世硕是我国 “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扬雄:“人之性也善也恶,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关键在于学习。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

4、性无善无恶论

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他认为人性无善恶,人们生来的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人性像流水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而西流。”

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首推洛克的人心白纸说。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他认为,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 10 造成的。

5、性三品说

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不教而善;“斗筲之性”,只能为恶; “中民之性”可善可恶。教育只能在中民之性上用工夫。韩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上品是上智,是善性,下品是下愚,是恶性,都是不可改变的,只有中频的人性,才能“可导而上下。”有着极大地教育可能性。

思考:

中外历史上的不同的人性观的有何共同特点?若有,是什么?

答:在人性的主张上有所不同,但是对教育的重视却是共同的,知识有的主张来自内部,有的主张来自外部,有的主张弘扬,有的主张抑制,有的主张对全部,有的主张对部分等不同而已。脱离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制约而抽象的谈论人性的本源和差异为题,因而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实质及其复杂关系不能做出真正地判断。

二、人性论推延而来的教育观

(一)内展说(3分)

内展说将人性定位于“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向上的积极因素,教育就是要根据人的善良天性去实施,更多地尊重、信任儿童,使他们的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者更多的是儿童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儿童发展的责任在儿童自身。“内展说”的教育观是一种强调主体性因素、强调儿童自主发展的教育观。

(二)外烁说(3分)

外烁说将人性定位于“性恶论”,认为人天生下来就具有贪欲、懒惰、任性和逃避的倾向,是动物的本能在人身上的延续。

这种人性论意义上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更多地矫正和改造人的天性,人通过接受教育不断养成善良的品性。

三、现代意义上的人性观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人谈人性,多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去认识人性。还有一种新的构想——精神性。由此导致相应的教育观,即教育目的论上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和处于两者之间的兼顾社会与个人发展的教育观。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这两个过程互为前提,密不可分。

(一)个人本位论

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更多地强调教育目的上的个人的地位与价值,认为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应该成为教育价值的目标。

(二)社会本位论

人并不仅仅是由自然属性所构成的,更主要的是表现为社会的属性。表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对对个人价值的忽视甚至否定。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主张: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制于社会,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社会得来,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社会生活,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教育的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社会的人。

个人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社会现实损害了个人发展而强调自身发展需要的。

社会本位论者:一般是针对个人发展脱离或背离了社会规范而强调社会发展需要的。并非如此单纯、绝对,非此即彼。教育必须以培养理想的人性为首要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造成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人们努力去追求人性的真善美时,才能使社会获得真正的美好和幸福。

(三)人的精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很好理解,(人根本无法脱离社会),但人之所以是我,特别是自省、沉静时,最能感受到精神性的自我。

从人的客体性向度与主体性向度的内在统一的角度,提出一种人性假设:实然的人性与应然的人性。并认为:“人的实然存在是其应然存在的根据,应然只是对其实然而言的应然。”即,人性的构成应有三个维度——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

“孝”可以培养吗?

一、“孝”的概念及产生

(一)概念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老部》解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在许慎看来,“孝”是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划的“老”字,下部是个“子”字;子女“善事父母”,即为“孝”。《尔雅》说:“善事父母曰孝”。由此,“孝”的本义应是“善事父母”。孔子及儒家学者认为孝是百行之首,是做人的根本,是人行动的准则。

(二)产生

我们可以说“孝”产生于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回报。

二、“孝”的根本标准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儒家所倡导的“孝”的根本标准。

(一)“生事之以礼”

就是要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在孔子看来,孝的根本含义是敬爱父母,只养不敬不是真正的孝行。不但强调奉养父母的外部行为,尤其强调爱敬父母的内心态度和真情实感。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意思是说人们以为能养活父母就算尽了孝道了,那么犬马也一样被人养着,如果缺乏对父母的敬爱之心,这样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二)“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安葬祭祀要合乎礼仪的规定,要守丧“三年”,尤其强调居丧祭祀期间的情感态度必须哀戚和恭敬。这种哀戚和恭敬,同“生事之以礼”一样,是来自对父母的爱心和敬意,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自觉行为。

三、关于“洗脚愚孝论”

“愚孝”乃贬义之词,真正的“孝”本身则是应当肯定的,“愚孝”并不是真正的“孝”,(一)蒙曼观点一:是鲁迅推翻的愚孝,死灰复燃。1.鲁迅眼中的愚孝

(1)反对封建家庭伦理。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曾以辛辣的笔调,戳穿了封建伦理“吃人”的本质,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呼声。他反对“愚孝”,就是要反对以“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家庭伦理。

(2)读《孝经》不能愚孝

观点二:雷曼认可“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讲究的是对等的尊重”,父母给孩子洗脚自然是“慈”,貌似天经地义,而子女给父母洗脚就成了“愚孝”了?孩子给父母端一盆洗脚水,洗洗脚就成了摧残未成年的不对等行为了?

四、真正的孝道精神:“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倡议给父母洗脚,并不是说为洗脚而洗脚,曾文正公说:“事亲,以得欢心为本”,给父母洗脚,就 12 是为得父母的“欢心”,让父母深刻的感受到子女的“有用”。换言之,如果可以得父母的“欢心”,陪父母说说话,为父母捶捶背都是“孝行”。对父母的孝顺,精神慰藉是关键性的,寒门出孝子,就是这个理。并不是有了物质上的“赡养”就算是万事大吉,就是真正的“孝”了。

五、“洗脚愚孝论”各方争议

(1)小学生为父母“洗脚”是力所能及的尽孝。

洗脚并不等于尽孝,尽孝也不一定要洗脚,但是,小学生因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通过给父母洗脚来感恩父母,是力所能及的孝行,这份孝情是任何人不可质疑的,毕竟没有具体的孝行,也不把真实的孝情表露,空喊“孝”是没有意义的。

(2)感恩父母应该形式多样,把“洗脚”当作业,都来效仿“洗脚感恩”的方法太过“机械”。孝”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可以有千万种,如果机械地搞一些给父母洗脚之类的行为作为“孝心”的衡量标准,教育形式一旦简单化、平面化,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成为形式主义的闹剧。

(3)主动给父母洗脚才是尽孝,被组织去给父母洗脚就是“愚教”。

“孝”是很私人的,是有极强针对性的,甚至会根据家庭环境而不同。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4)愚孝之所以为愚,是其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愚孝”乃贬义之词,真正的“孝”本身则是应当肯定的,“愚孝”并不是真正的“孝”,(5)孝道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进行,让孩子学会感恩不是一日之功,成人世界、家庭环境、校园教育和社会氛围是最主要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力量。要他们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必须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明白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支出方向,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多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在父母、长辈们身体不适的时候悉心照料。为父母洗脚其实和做饭、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等家务活是相同的,不必让感恩成为一道单选题、让“洗脚”成为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唯一选项。

三种好习惯温暖父母心:

1.儿女回报父母的爱不要等待,平时多给父母打几个电话,发几个信息。

2.周末回家陪父母吃顿饭,聊聊天,帮忙做做家务,让父母感受到儿女对自己的牵挂。

3.金钱无法替代感情,仅给父母经济保障是不够的,儿女应该去倾听和了解他们的需要,孝心需要表达出来。

“宝马副教授”言论惹争议

一、“宝马副教授”其人其事

言论一:“善意提醒”同行: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尹晓冰认为,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记者,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言论二:“教师用不着讨好学生。”对MBA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尹晓冰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对课堂上接打电话者,他毫不留情:“把你的破手机扔掉,你用的手机我去年8月就用了,我的电话号码有7个8,你买得起吗?”尹晓冰表示,毫不畏惧地批评学生,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需要。

二、观点大PK:支持OR反对?

(一)支持方:“宝马副教授”不过说了句大实话 1.有真活(上课受学生欢迎)

他的话给人的感觉是对教学毫不在乎,可是,再看媒体的具体报道,才知道,他本人其实是个教学的“高手”——有11年高校教龄,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 13 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可以说,这样的教授是有资格“教育”同行要全身心投入教学的。然而,他却“实话实说”,自己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三分之一。其实,在今天的大学中,能把自己的三分之一精力用在教学中,这样的教授已经不太多。

2.讲真话(不虚夸)

“尹晓冰不过是那个揭穿了皇帝新装的小男孩,其直白而又赤裸的语言让我们对大学校园中的某些现实生态进行反思。”——《广州日报》 刘楚汉

尹副教授的此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一片道德讨伐声。其实,人们主要反感的,倒并不是他没有把精力全部放在教学上,而是两袖清风的教师职业,也弄得沾满了铜臭味。我倒觉得他的言语也并无不妥,他完全有说真话的权利。

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观点,从某种角度去看,这本来就是一句大实话。不光是教师队伍,每个行业的基层工作者都是如此:在不起眼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奉献了青春,耗尽一生精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区别只在于,有的人乐于一心一意照亮别人,而有的人则不甘这样“毁灭”。显然,尹副教授是属于后者,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一样,这本来就无法统一。

这位老师在三分之一的精力下,并没有玩忽职守且“业绩”优秀。另外的精力,也学以致用,成就了个人事业,创造了社会财富。身体力行,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方面,给学生塑造了很好的榜样,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对乐于 “照亮他人毁灭自己”者,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有如尹副教授者,还想着多绽放点自己的“光芒”,也不必要附上我们的道德洁癖,文学想象。

3.有个性

至于尹教授在MBA课堂上的表现——对MBA课堂上以堵车为迟到借口的学生,他毫不客气地反问:我开宝马就不遇堵车吗?——貌似很张狂,也很不符合教师的标准模式,但这种表现,在民国的大学中,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了。那时的教授,比这有个性得多。这是现实环境用一个模式要求所有人的结果,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甚至失去了鉴赏个性的能力,把个性当做另类,进而对其极为防范。

在如今的各种论坛、报告中,官话、套话比比皆是,很多教授宣称自己全身心爱着自己的学生,而转过身就吩咐研究生给自己代上本科生课,或者一年都难和自己的学生见一两次面。有真活(上课受学生欢迎)、讲真话(不虚夸)、有个性,在今天的大学,这已属难能可贵,尹晓冰这样的教授,在大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笔者所担心的是,他被媒体凸显的这句话,会给他在现实的大学中带来麻烦——被理解为教师不要教学,以及在学生面前宣传物质享受,甚至被上纲上线为:“宝马”教授与“教学毁人论”。如此,他的个性将被毁灭,以后与同行交流时,可能就小心谨慎地选择讨好的语言。

4.教师不用讨好学生是教育的回归

这些出自大学教授的个性言论,表面上看确实很荒唐,有违师德,有辱教师职业,甚至说有点无耻。然而观点本身不但没有错,是大学教育的回归,是师道尊严的回归,是以实际行动和言论要求重新建立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平等地位的呼吁,是对一些教育乱象的拨乱反正。尹晓冰表示毫不畏惧地批评学生,既是保证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维护师道尊严的需要。

近些年来,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商业化,逐步偏离轨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逐步颠倒,很多大学教师为了在学生评价教师的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开始庸俗化,一味的、毫无原则的迁就学生、讨好学生、巴结学生,把学生当成“上帝”来“招待”,不负责任的纵容学生的错误和不当行为,对学生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习以为常,甚至容忍一些侮辱师道尊严的行为,更别说公开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至于说把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毁灭自己,照亮别人”,其实这话并没有错。教师是奉献者,但是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将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这就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奉献精神不要也罢

5.宝马副教授“毁灭论”是对高校评价体系的另类控诉

这跟“4000万教授”董藩的论调一样,不过是一次师德和物欲问题上的讨论而已。“不是我们杞人 14 忧天,高校教授的高调炫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意味着高校里的价值攻防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新京报》 时言平

尹尹晓冰的观点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实际上道出了几分内情。他表示,大学教师呈现“金字塔”式生态,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二)反方:“宝马教授”的张狂颠覆了师道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学问,在素养,在情操,在道德,在人格,而非金钱权位、功名利禄。“宝马副教授”以数十万元的豪车、7个8的吉祥电话号码而炫耀课堂,暴露了学术功利化的自私与浅薄。

1.是教授“商人化”的一种折射。

教授是学问和道德的标志,但现在的教授呢?难道真如人们所说的:教授只是工资上的一个级别、一个住房的分配资格,再加上一个公费医疗上的一点待遇。如果再发展到在课堂上肆意 “炫富”和“攻击”,甚至是对教学工作的应付和对金钱的无限制攫取,这样的教授“商人化”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尽管当下一些教授的学术良知、学术道德抵制不了金钱与权力的诱惑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有必要为之沾沾自喜吗?恰恰相反的是,“宝马教授”的怪论就是沾沾自喜的体现。把金钱作为学生成功的标准,如此对比,难道金钱成了当下大学和教授们的主导逻辑吗?

2.是教授人格矮化,背离知识分子责任担当意识的显现

一些教授成了权力的附庸、金钱的奴隶,整天为金钱与权力奔波,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学术,也游离了批判社会的使命。大学教授批判社会,不是关注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而是自身以外的社会,他们对社会的评判,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而是出于自身的良知和正义,从知识的理性出发,以社会需要、社会价值为尺度,不附加任何的个人私利。“宝马教授”完全站在自身利益得失上的算计,让我们看到了极其尴尬的一面。

陈寅恪先生在著名的《对科学院的答复》中强调,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识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因此,笔者以为,如果教授不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而甘愿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为利益折腰,一心企求成为所谓潮流中人物,不但有损声誉,且是自降身份、人格。

这是一个自由选择个人发展路径的时代,“教书致富”本无可非议。何况尹教授学术与实践“双优”。只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理应有其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之大,在学问,而非财富。诚然,“宝马教授”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惟有高尚师德和渊博学识才能赢得真正的尊敬。“

3.师生关系,亦师亦友,绝不是鄙视与被鄙视的关系。

师者可以如父,也可以如友,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关系,但绝不是鄙视与被鄙视的关系。尹副教授在学生面前以“成功者”自居,其成功的标准是财富和奢侈品的多寡,以宝马和手机数量和参股公司的多寡为成功标志,这种浅薄为世人所不齿。

我们需要有个性的教师,但个性需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既然选择了传道解惑的职业,首先就得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对得起这份工作。表面上看,你是在跟学生炫我们都知道,老师之所以为老师,是要用自己那颗博大、坦荡的心去尊重、关爱、引导学生;教师是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学识去赢得、激励、感召、塑造学生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关爱是教育的基础,引导是教育的灵魂,教师是要全身投入教学,给学生以以身作则的作用的。而这位教师却把自己有宝马车,有7个8的号码作为压制,调侃,讽刺学生的话题,这绝对不是一个大学教师应该用的方法。另外,从一个大学教师应该做的讲,他丝毫没有重视学生,重视教学。炫富,其实炫的何止是富,炫的是不良品行、无知、市侩kuai和霸道。

4.发展功利化是大学,也是教师的自我毁灭

作为大学教师的尹晓冰,为顺着“金字塔”向上发展,只将1/3精力用在教学上。笔者以为,这虽让人惊讶却可以理解。然而,他上述一番“高论”首先的问题在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适合你的未必就适合别人,他不该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精力分配,作为一个普适的道理向同行灌输。为什么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就非得是 “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呢?做一名学有所长、诲人不倦的普通教授,有什么丢人的吗?

只有“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才能显示出事业成功,原本就不是正常现象。在学术行政化的高校管理体制下,许多大学教师在现实框架内寻求发展,也是无奈的理性做法。但是不要忘了,教师这一职业是有特殊性的,教书育人者不能太过功利,完全失去理想。视把全部精力用在教学上为“毁灭自己”,把学术与行政权力作为最重要的追求……这样的大学教师怕才是在毁灭自己。

四、结语

近些年,一些教授学者的“雷语”标新立异、辣味十足,某种程度表明这一群体敢言能言,也是言论自由、社会进步的表现,对此不妨抱有宽容之心,莫要“以言论罪”。尹晓冰只不过道出了一种真相,在当前的高校中,不少教授已经迷失自我,抛弃责任,唯利是图。教授异化为经济动物,板子不能只打在教授的屁股上,还需反思的是,学校的监督体制,考核体制哪里去了?当学霸横行,高校过度行政化、社会上充斥着能赚钱就有地位的氛围,要求老师独善其身、保持君子之道,也许真不容易!以道德大棒的“袭击”,搬出一堆圣贤名言,以此来驳倒尹教授的“谬论”。虽然尹教授观点刺耳,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实生态。与其揪住“毁灭论”、“开宝马”来批驳,还不如正视高校“金字塔”教师结构的现实,分析其成因,思考破解之策。

大学排名是非之争

一、大学排行的界定

为了某种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反映大学状况的基本要素进行综合或单项评价后,按评价结果与所选定标准的接近程度,对大学排出顺序。

二、大学排行的功能

(一)引导学生择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样一个背景下,学生对在哪里和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看的越来越重。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率。所以学生关心并需要了解高等教育的质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与己相关的一切高等教育信息。如果学生和家长只看学校的招生简章会发现,没有一个学校说他自己的学校某个专业不好,造成考生难以真正了解一个学校的情况。例如,你想读理学;也就是基础科学,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都差不多,你认为该上哪所学校呢?是清华吗?不是的,理学最好的是北大,第二名是南大,接下来是中国科技大学。清华的强项是工学,学工就到清华去,清华的强项刚好是北大的弱项。一些大学的排名就将所有的学科门类和本科专业都做了排名,考生可以对各个大学的强势和弱势学科一目了然。我国人学排行的典型代表之“中国大学评价”提出的排行目的则是,“可供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和迎接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参考”。可见,大学排行有助于学生选择高校。

(二)促进大学竞争,引导教育资源配臵

引入大学排名从而引入竞争机制,把学校的实力告诉社会,就是让学校增加危机感,奋勇向上,大学排名最能影响大学的声誉,从而影响生源质量、经费数额、生活待遇等一切需要社会和政府支持的资源。大学排行作为市场配臵资源的一种工具,引导了政府、社会的资金流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资金不足的困难,体现了其“引导政府和社会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将有限的资金流向优秀的大学”的参考价值,实现了引导资金流向的功能。

(三)有助于反映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反映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自身需要系统的信息进行自我定位,这也是高校教育战略管理的前提。排行评价可以帮助高校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有利于高校改革发展。以清华为例,一心相伴成世界一流大学,但我们发现,世界一流大都是以理学即基础科学为主,而清华仍然以工学为主,因此尽快转型是清华大学的当务之急。从清华大学各学科优质师资力量排行中,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向综合型、16 向理学转化的努力。

(四)有益于吸引国人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公众而言,大学深不可测,常使公众敬而远之,但每年一次的大学排名的亮相,又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公众的焦点讨论,无形中拉近了大学和公众的距离。大学排名实在是教育行政部门推销高等教育,争取社会资源、吸引上级和国人关注高等教育的最好广告。

三、各方争议(一)由谁来排名

对大学的排名,在该由“谁”来排名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由社会中介组织或民间机构来完成,另一种则认为由政府组织来实施。在坚持应由社会中介组织对大学排名的人士认为,由民间机构对大学的排名是可行的。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兼管理者与评估者于一身,权责不清,可能会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时考虑自己的位臵和利益,从而有失公正。而民间机构非官方角色,对全国的大学指手画脚,难免会引起人们的猜疑,他们有这个权利吗?

(二)评价指标

1.高校评价体系不适合中国国情,评价思想差异较大导致高校名次相差甚远 2.排行榜重理轻文现象严重,文科科研成果得不到正确认识与评价 3.高校评价指标变动频繁,导致排行榜中高校排位波动过大 4.排名的指标数据可信度低,个别更是滥竽充数

(三)争议:盈利之嫌

1.排行调查缺乏独立性、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2.排行榜引发高校学子与教师护校大论战,排名机构间的口舌之争也时有发生 3.排行榜商业化运作,金钱驱动排名

4.排行榜映射出“酸葡萄心理”,对待排行榜缺乏理性认识

四、大学排行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排行必须首先进行大学分类

大学排行是一种比较评价,比较就必须有共同的基础。不同使命与目标的大学要进行分类,文科为主的高校和理工为主的高校怎么进行比较等等,怎样实现不同类型大学的相互比较。在没有形成权威分类情况下,每一份排行榜至少应建立在自己的分类基础上,这样的分类应与排行结果同时公布。如肖光岭先生就建议将大学分为三类:第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这类大学评价应包含以教学、科研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第二,其他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大学,此类学校侧重于教学和科研评价;第三,培养以专科生为主的高等技术专科学校,该类学校可以教学评价为主。

(二)大学排行必须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

大学排行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其价值选择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大学排行与其他高等教育评价不同之处在于其评价主体是社会,因而社会史建立评价体系的价值基础。即大学排行评价必须从社会需要出发,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的准则和标准,努力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又有实际意义的信息。

(三)大学排行评价的重点应从综合评价转向单项评价

高校是多样化的复杂组织,因而就很难建立综合性排行比较的基础,因此,应从单项性、行业性的评价。

(四)大学排行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收集必须科学、准确

依据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将评价建立在可靠的信息基础上。教育评价本身就是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没有准确、有效的信息,任何的教育评价都是不可靠的。

(五)中国的大学排行组要坚持社会性,但必须有一定的规范

大学排行既要对公众负责,也要对高校负责,这两者都需要规范大学排行行为,规范大学排行行为并不是否定大学排行的社会性,相反,如果背离了社会性,价值判断就失去合理的基础,也就无法实现大学排行的真正目的。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和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以就业制度变迁为历史图景

(一)“统包统配“阶段(1977年——1984年)

(二)从计划分配到社会选择就业制度的探索阶段(1985—1992年)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的逐步确立阶段(1993——2000年)

(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的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现状

(一)供需总量失衡,就业率持续走低

大学生供需总量的失衡首先表现在地域的选择上。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地区的不同意味着工资薪水和工作环境也存在差异。从2008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来看,所呈现出的趋势是: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较受大学生的青睐,这直接导致该地区人力资源的相对过剩:而中西部地区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从而人力资源的需求上相对不足,区域性供需总量的矛盾显著。

其次,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也同样体现了大学生供需总量的失衡。2008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对四类用人单位较感兴趣: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这四者所占的比例将近90%,可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扎堆”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与社会就业市场的实际所需的差距是越来越大,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从供需情况来看,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人才饱和,基层单位、民营企业相比较来说人才严重缺乏。

另外,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的培养和人才市场对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在人才市场上,研究生需求量较大,本科生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了两个层次的极端,高学历、高层次毕业时的就业竞争愈演愈烈,专科层次毕业时就业陷入僵局。

(二)“考研热”凸显就业窘境

近年来在求职过程中,专科生的无人问津,本科生的供大于求,研究生的供销两旺,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了考研的行列,“考研热”成了高校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环境恶化 第一,难以承受高昂的就业成本。第二,社会资源匾乏,就业渠道单一。第三,职业选择倾向性强,选择范围狭窄。第四,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

(四)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1.总体上就业率不及男生 2.就业质量低于男性大学生

3.用人单位以种种不合理要求排挤大学生

三、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自身原因

(1)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大都市总是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导致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少人问津,而都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二是挑单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选择一个地域条件好、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观念在大学生中流行,带来了就业难。

(2)毕业生综合素质缺憾。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学校里只是混,没有静下心来学习。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说话办事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交际公关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2.用人单位苛刻

(1)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

(2)追求利益最大化。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考虑最多的就是用人成本和收益方面,目的是达到效益最 18 大化。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3)工作经验限制。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4)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3.社会原因

(1)出口减速。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出口。有研究证明,在中国经济外向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出口每波动1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受负面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摩托车、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车等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2)从紧的货币政策。从2008 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企业资金的获取难度加大,投资受到约束。

(3)户籍、档案限制。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相信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的都有过“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4)企业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均呈上升趋势,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两税合一等政策,也会提高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工成本。目前来看,受成本上升影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由此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落后,不重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欠佳,课程设臵不能和社会需求对接,造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2)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二)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1)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基层的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2)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3)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2.高校的改革

(1)改革高校课程设臵,设臵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臵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3)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4)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 19 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臵。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

(3)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1]12号

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部队建功立业

继续实施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各省级主管部门、各高校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实施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农技特岗计划”等项目。同时,各地要根据地方城乡建设需求,在城市社区及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积极设立地方项目。要推动出台本省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要高度重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切实做好招聘录用、落实岗位、离校服务等工作,确保到中小学任教有岗有编。

4.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各省级主管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鼓励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有关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就业;积极拓展服务外包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规模。高等学校要紧密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要,在所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中聘用高校毕业生,完善并落实协议签订、户籍管理、待遇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的政策。

下载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热点问答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3年04月04日 教育热点问答(12)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问: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后,进入到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请问......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

    “十二五”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 (2011--2015) (征求意见稿) 一、当前形势 发布单位:中央电教馆 (一)“十一五”期间,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围绕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

    工作流技术研究

    工作流技术研究(1) (2008-09-10 19:29:14) 标签: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参考模型 杂谈 分类:工作流 工作流技术从起源到现在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为了规范工作流技术的管理,19......

    教育热点问答(精选五篇)

    教育热点问答(11)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2013年4月2日 问: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请问教育部对此持何态度? 答: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明确提出......

    2014两会教育热点5篇

    ■ 声音一:高考改革 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语降分 不影响培训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3日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前对记者表示,自己支持高......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 1、德育教育历来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小学一二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生活》的课程,三到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初中和高中也有相应的课程开设。但是从孩......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

    教育热点现象分析【现象一】关于新课程理念问题,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不缺理念,只缺行动;于是,有人提出来:我们不缺理念,只缺信念。【参考答案】:1、【分析】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许多学校......

    丽水教育热点焦点

    丽水教育热点焦点一、明确目标 推进改革 完善机制-----努力推进市直学校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今年,是实现《丽水市教育改革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能否持续保持市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