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东关小学 尤竹梅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9—60页《回收废品》。【教学目标】
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难点: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
学生自备小棒。【教学过程】
一、环保宣传,兴趣导入
教师今天去公园看到了一些画面,就把它们拍摄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电脑课件出示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
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乱扔垃圾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垃圾废品。这时候环保博士爷爷过来了,夸他们是环保小卫士呢。是啊,这几个小朋友回收塑料瓶,为保护环境出了力,同学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哦!
那我们就一起坐着“回收废品”的车子去看看他们好吗?(板书课题)车子来了,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小林:我收集了26个塑料瓶,小红: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只有小林直接告诉了我们他收集的个数,小红和小青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收集的个数。
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请代表发言,教师巡视与学生互动。
课件出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3、这节课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4、学生读题,要知道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必须看哪两个数学信息?板书:比26多3。
5、你能列出算式算出小红收集的个数吗?
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课件出示:正确的算式:26+3=29(个),小红比小林多3个,就是把26加3。
6、小红看到同学们这么快就知道了她收集的塑料瓶个数,可高兴了,夸大家真爱动脑筋,小青却着急了,在催大家快点解决下一个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二个问题吧: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同样,要知道这个问题,也必须看两个数字信息,看哪两个数学信息呢? 板书:比26少4。
你能像刚才解决第一个问题那样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正确的算式和得数:26-4=22(个)
7、小结: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比多比少的问题,问的数比谁多几,用加法计算,问的数比谁少几,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1、刚才解决问题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参加智力大冲关,你们愿意吗?
2、那我们就一起来冲第一关吧!(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己解决后师生共同订正)
3、第一关同学们都过了,想过第二关吗?(课件出示第二关题目,学生独自完成后师生共正。)
4、前两关都通过了,我们再来冲第三关,好吗?(课件出示第三关题目,同桌共同解决后代表汇报。)
四、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觉得自己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请举手。
2、这节课你最想表扬谁?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同学。
3、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和同学们分享一下。(1)回收废品,保护环境。(2)要求的数比谁多用加法计算,要求的数比谁少用减法计算。
五、布置作业
1、无论何时何地我们看到任何废品都要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
2、课本第60页1、2题。
第二篇: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
回收废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0页“回收废品”——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用加减法来解决,体会一个数比已知数多,就用已知数加几,一个数比已知数少几,就用这个数减几的道理。如何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是本节的重点。“比多、比少”一直是低学段教学中难点,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教材先呈现摆学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教学时,首先应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其次让他们交流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內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六课时,由于有前面整十数加减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做铺垫,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习起来不太困难,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解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上。更要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借助学具操作,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六、教学准备
教具:课 件 学具:小木棒
七、教学流程
A.环保宣传,兴趣导入。
通过环保宣传图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保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B.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建立解决问题的平台。
C.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利用平台及本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八、教学过程
(一)环保宣传,兴趣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环保的图片,请小朋友自己来介绍一些有关环保的知识。学生介绍:
师:对,可以让一些资源再次利用,哪些废旧物品,可以 再次利用
生: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师:对,我们可以将它们回收,再次利用。请看大屏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有小朋友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在做什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环保问题是全世界人都很关注的社会问题,小朋友也不例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模仿对话,挖掘数学信息。小学生分角色表演图中的故事。小林:我收集了13个塑料瓶; 小红: 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 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2、自主提问,汇报板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老师有选择的板书。(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3)小红和小青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4)小青和小林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
老师有选择的板书(1)、(2)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老师是组织者的这一角色。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重要的环节。
3、同桌合作摆小棒或列竖式计算。第一个问题算式13+3=16(个)第二个问题算式13—4=9(个)
4、小结学习方法:摆、说、列、算
两个算式计算并不难关键是理解“比谁多几”,“比谁少几”,与谁有关。
(三)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1、出示教材60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根据情景图 列式 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第4题。
同桌寻找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互问互答。最后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3、和同学们一起去逛一逛数学游乐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我学习我快乐,我能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当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四)课堂总结 温馨提示:
求比已知数多几的问题,用加法计算;求比已知数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五)、作业布置:P60第3题和第5题。
十、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3=16(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4=9(个)
十一、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学生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注重分析比较感悟谁多、谁少,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解决这类问题。同时该情景渗透了对学生环保意思的教育。接着针对“比多比少”问题的训练上,进行专项练习,以防突变。这样本节重点落实到位,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进行计算.3、通过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
“比多比少”进行分析.教学准备
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
1教学过程
一、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
教师活动:“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在学校的走廊里,或是在公共场所在你的旁边有一个垃圾袋,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找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谈话,对学生能见到垃圾就拾起的做法进行表扬,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并引出本课所要探究的内容。)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教师活动:为了表扬同学们这种爱护环境的做法,老师给同学们放一段动画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想法。)
1.活动一
教师活动:图上的小朋友都告诉我们什么了?
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数学信息说给全班的学生听.你们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动画中三个小学生拾垃圾的关系分析提出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师走到各小组中与生共同讨论研究。)
进行反馈:
预测:学生可能会说
(1).小丽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2).小芳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
教师活动:我们现在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来解决小丽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学生同桌摆,小组内交流摆的方法。
师: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摆小棒来解决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活动: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将它写在练习本上。
课堂反馈:学生发表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2.活动二
教师活动:你们能摆一摆小芳收集的塑料袋的个数吗?并把算式列出来.(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小组内通过交流,摆小棒,最后将算式列出来,解决问题。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交流、操作、探究的能力。)
3.活动三
教师活动:现在咱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来了,他们要说一说塑料对人类和庄稼的危害,谁愿意扮演淘气,谁愿意扮演笑笑?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同时通过课前搜集塑料袋对人类的危害的资料,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数据的能力。)
三、解决应用、巩固新知
1.看图摆一摆、算一算.教师活动: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个东西,谁认识?
预测:学生可能有认识的,如果有,教师就表扬他的知识丰富,如果没有学生认识,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幸运星的名字.教师活动:听说谁能得到幸运星,谁就会特别幸运,你们想得到它吗?老师这里有很多呢?(出示一瓶幸运星)
(设计意图:通过幸运星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能积极动脑思考问题,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预测:学生一定会说“想”
教师活动:我们班有多少人?
学生活动:51人.(课前让学生调查班级学生的人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调查的能力.)
教师活动:每人一只折的幸运星,折了多少只呢?
学生活动:51只.教师活动:看老师这里还有一瓶幸运星,你知道是谁折的吗?猜一猜(出示另一瓶幸运星)
学生猜(以此来活动课堂气氛)
问题一:
教师活动:这是夏老师(班主任)折的,她没有我折得快,她再折10个就和我折的一样多,你知道夏老师折了多少只吗?
(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身边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列式计算.问题二:
师:现在将刘老师折的幸运星和夏老师折的幸运星放在一起,有多少只呢?
(教师将两瓶的幸运星倒在一个瓶子里,目的是让学生解决教科书中43页练一练第二题的减法问题.)
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同学们一定都喜欢听故事吧,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欢迎吗?
教师活动: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要进行一场比赛,它们要比一比谁高谁矮?首先出场的是梅花鹿,我们看一看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课件播放(梅花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其次登场的是大象,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课件播放(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就下来出场的是小白兔(小白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最后出场的是小熊猫(小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教师活动:聪明的小朋友,到底这四个小动物谁高谁矮,我们来当评委,给它们解决这个难题好吗?
教师活动:我们应该先作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小动物比高矮,学生当评委,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探索,来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反馈.预测:
生可能说:先算出大象的高度.生可能说:还要求出小兔的身高.生可能说:要算出小熊猫的身高.教师活动:那你们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得出结论:从高到矮是:大象、小鹿、小熊猫、小白兔.教师活动:你们真聪明,看来你们已经是国际评委的水平了.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回收废品》(教师板书)让我们在雷锋活动月即将过去的时候,再次掀起个回收废品、保护环境的高潮吧。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在生活当中,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要及时地记录下来,并试着解决呀。
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林收集了26个,小红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小林收集的比小林少4个。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26+3=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26-4=
第四篇:《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
(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教师总结:最后我们把它们送到废品回收站,送到工厂再加工重新变成有用的东西。
4、变废为宝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2)幼儿自己制作玩具,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
(3)幼儿完成后,陈列在玩具橱上,可以相互进行简单介绍。
(提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5、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废旧物品当成宝,动动小手动动脑,变成汽车和小猫,'变废为宝'真正妙!”
今天,我们小朋友用没用的纸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变变,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延伸活动:
幼儿拿着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传员,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参观欣赏。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
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4、教师小结。
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3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而且,对于身边发生的问题有一定的主见,能够善于观察、创新。因此,注重他们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充分表现自己。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组合、尝试,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1、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2、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三)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
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四)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
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创新。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活动产生兴趣。
6、知道垃圾是怎么处理的,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咱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咱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5
一、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垃圾桶。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垃圾,寻找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出示PPT(焚烧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出示PPT(埋进土里的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有什么不好?
总结: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的烟雾,污染空气;埋进土里的垃圾则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为了减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义和可回收的垃圾。提问:你知道会收是什么意思吗?
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来,做成新的东西。
师:怎样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师:垃圾经过粉碎、融化、压缩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东西。出示PPT(废旧的纸)
提问:
1、这是什么?它会有哪些作用?小结:回收的废纸可以做成新的纸箱或书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出示PPT(废旧的玻璃)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的玻璃,它们可以做成什么呢?
小结:回收的玻璃或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制品。
出示PPT(废旧的金属)师:这是一些废旧的金属,它可以做成什么呢?(煤气罐、汽车、轮船等)
小结:原来回收的金属可以做成汽车和船舶的零件,还能做成新的罐子等等。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
提问:
1、瞧,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
3、废旧的塑料还可以做成什么?小结:回收的塑料用处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玩具,还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总结:废旧的纸、玻璃、金属和塑料都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三)知道一些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再利用。师:有些垃圾只要做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再利用。
例如:(出示PPT)请幼儿看图说一说。
1、淘米剩下的水可以浇花。
2、喝光的牛奶盒可以用来做手工。
3、鸡蛋壳可以收集起来打碎作为植物的肥料。
(四)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师: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
1、不要浪费食物。
2、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3、不要浪费纸张。
PPT出示标志:提问:这个标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请幼儿动手操作: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标志,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在它的旁边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请小朋友看一看,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我们把它放进垃圾箱好吗?
(五)结束部分。
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有些垃圾经过简单的处理可以再利用的;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达人吧。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6
资料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教学设计颍上县黄桥镇薛桥小学尹梅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结合本课情景图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能正确选择加法或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
1、同学们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对于地球环境有什么危害吗?(学生发言)
老师小结:塑料袋是用地球上最宝贵的能源——石油制成的,石油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石油一旦变成塑料袋,就再也无法还原成石油了。所以,多用一个塑料袋,就等于多消耗了一点石油,多制造了一些垃圾,同时,对地球和人类的污染也增加了许多。因为废弃的`塑料袋,如果随意在露天底下燃烧,便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它的酸性气体。人们生活在这种空气中,会有皮肤过敏、神经失去控制、以及癌症等疾病。而且,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破坏臭氧层等。塑料袋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最好自觉放弃使用塑料袋,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家园。
2、看,我们的朋友小林、小红、小青也在为环保出一分力,他们正在回收塑料袋和塑料瓶呢!
3、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二、解决数学问题。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看情景图,小红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
(2)你能用积木表示小红塑料瓶的数量吗?(学生试摆)
(3)老师示范摆一摆,引导得出也就是在23个上再增加6个,即求比23多6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3+6=29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1)看情景图,小青是怎样说的?(我收集的塑袋比小林少4个)
(2)也就是求什么?(就是比26少4是多少)
(3)你能用积木表示小青塑料袋的数量吗?(学生试摆)
(4)如何列式计算?求比26少4即从26里去掉4是多少。列式为:26-4=22
3、小结:象这一类比多比少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如果是求一个数增加一部分后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求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是多少则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1、课本31页第1题。要让学生能说出:要求笑笑折了多少颗就是求42和6合起来是多少。
2、第2题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式计算。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五、作业练习册“回收废品”。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通过对废品回收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电子白板 小棒 口算卡片 幻灯片
教学措施:
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幻灯,看图,一边看图一边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废品回收站)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废品收起来呢?(让学生说,教师补充)对,你们看这些废品堆在这里,看起来多脏,影响环境卫生,特别是那些塑料袋,塑料瓶子,就是埋在土里,也是多年也不会腐烂,还会影响庄稼的生长。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废品,你们说我们看见了该怎么办呢?(学生说),还记得吗?前几天我们也开展了一个废品收集活动,还照了许多照片,你们想看看嘛?(出示)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提问:1、看主题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让学生说)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那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问,学生说,教师板书)
3、那这些问题又该怎么样解决呢?
4、解决问题1:覃明喆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来解决问题。
26+3=29(个)
解决问题2:刘金成收集了多少个?
让学生摆小棒得出结论.
26-4=22(个)
三、巩固练习
1、幻灯出示:先让学生读图,然后解决问题。(2个题)
2、参加智慧岛活动。(5个题)课件出示
3、做书上的训练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有些废物可以制成玩具。激发幼儿利用废物弃物制成玩具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利用一些废弃物学习制作玩具,初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酸奶瓶制成的花瓶:用薯条盒做成的花,用可乐瓶制成的小猪
2、幼儿制作用的半成品:麦当劳饮料杯、一次性盒子、饭盒……
活动过程:
1、引起废物:
出示薯条盒、可乐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问:盘子里有什么,这些东西还有用吗?
2、引导幼儿观看魔术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我来做魔术师,我要来变一变,看看这样东西到底有用吗?
(1)牛奶房子变成了大风车,真好玩呀。
(2)喝完的酸奶杯子变成了花瓶,真漂亮。
(3)幼儿参与表演:麦当劳的`杯子变成了彩色的风车,真有趣。
(4)什么东西在叫,可乐瓶做的小猪,真可爱。
小结:你们看。风车、花瓶、小猪、龙,都是用什么做的?对,都是用废物做的。废物可以做出许多有趣的东西。
3、引导哟额看看讲讲废物做成的玩具,获得“化废为宝”的知识。
(1)我们一起去看看,废物还可以变成什么?
(2)用废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结:牙膏盒可以做成小气车、……
4、引导哟额利用废弃物做做小玩具。
(1)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废物,看看是什么?
(2)你们的小手也很灵巧,想去试一试吗?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展出幼儿的作品!
第五篇: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回收废品
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2.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
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算式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7.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5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
4.完成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多3
13+3=16(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个
13-4=9(个)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