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3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

刘维丽

教学背景:

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运用感官、借助工具和利用另一种物体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自己认识、研究岩石的特征和能力。本课以感性认知为主,让学生对岩石进行一些定性的观察、实验测量和比较分类的探究活动。学习浅显的岩石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呵护、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分析:

岩石是学生们司空见惯的自然事物,但要对研究岩石产生兴趣,能对岩石提出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这就不容易了。本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通过感受和体验,初步让学生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岩石。在活动中“用不同的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是本课的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方法:师生互评、小组互评与多媒体网络课件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初步认识岩石。

2.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3.能用各种感官至今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技能目标: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观察研究和分类,并进一步了解科学上的分类和初步了解岩石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与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的奥秘的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岩石、关于岩石的录像、滴管、盐酸、盛水的烧杯、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岩石)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关于地表岩石的视频资料,想不想看?好,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学生伴着音乐来欣赏岩石的视频资料)

2.讲解:地质学家把这些石头都叫做岩石。(板书:岩石)

欣赏了岩石后你有什么想法?

岩石的种类很多,并且各有各的特征。认识、研究岩石很有用,地质学家通过地球表面岩石的分布情况可以找到矿藏。你知道地质学家是怎样研究岩石的吗?

3.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来研究岩石。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

1.师: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各种各样的岩石,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寻找岩石的经历。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2.学生分组讨论岩石观察的方法有哪些?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带领全班同学总结观察岩石的方法: a.观察岩石内外的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

b.观察岩石的结构层理。(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是一层层还是一粒粒的?是同种颗粒组成的,还是由不同种颗粒组成的?是粗粒还是细粒的?)

c.观察岩石的硬度。(可以用四个硬度等级来表示岩石的硬度:非常硬、很硬、较硬、较软。石头经小刀、铜钥匙、指甲刻划后,可判断哪一级)

d.观察岩石与酸的反应。(在岩石上滴几滴盐酸,看是否冒泡。)e.观察岩石的质地。(将石头在地面上划或放在水里看 冒泡程度等,可了解石头的致密松软程度)3.课件出示研究硬度的方法和标准。

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 a.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

b.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c.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d.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硬度非常大。

4.学生分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事项。并填写好实验记录。

第一步:观察。工具:放大镜

用放大镜观察自己采回的岩石,看看岩石表面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试一试

实验材料:盐酸、铁钉、滴管、锤子、铜钥匙。

(1)用锤子、铁钉、铜钥匙敲打、刻划岩石看看它们的硬度怎样?

(2)用滴管在岩石的表面上滴几滴盐酸,看看岩石表面有什么变化?

(三)展示交流

1.每小组讨论整理实验结果。2.填写实验表格。

根据自己实验得出的结论,查找有关岩石的资料,看你收集了哪几种岩石?请你们讨论之后写下来:

(四)制作岩石标本。

现在,每小组把采回的岩石制作成岩石标本,可是怎么制作呢?现在每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制作步骤是: 第一步:把岩石洗干净 第二步:把岩石砸成小块

第三步:把岩石贴上标明岩石名称的标签 第四步:把岩石装进盒子里。

(五)拓展延伸 给你的石头起个名字吧!

例:你看:我这块石头上有漂亮的花纹,很硬。它叫雨花石。你的石头呢? 教学反思: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探索活动中,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不以教材列出的特征为唯一标准,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对那些不明确或者错的意见,老师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再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其再实验或者思考,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兴趣很浓,学生在活动研讨中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然,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第二篇:科学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通过引领学生经历初步认识空气、实验观察空气、对比认识空气等探究活动,运用已经学到的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观察事物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存在和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空气和水都是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能体会到可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目标: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四、教学准备:

杯子、塑料袋、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6-7分钟

故做费力的从讲台下抬上个大纸箱。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大箱礼物要送同学们,要收到礼物大家高兴吗?在打开之前老师要请同学们先猜一猜,摸一摸这是什么礼物。”

让多名学生到讲台上摸礼物。

师:“你们这几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们在箱子里摸到什么礼物了吗?同学们都很想知道呢。”

生:学生分别回答什么也没有,空的

师:难道真的什么也没有吗?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袋子里面的礼物。猜迷语: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

生:空气

对,是老师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空气,空气呢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认识呢?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吧!(教师板书:认识空气)

2、找空气:15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空气了吗? 生:没有。

师: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之前老师说过空气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为什么空气是很重要的呢?

学生:我们要呼吸

没有空气我们会死 空气里有氧气

师:既然空气这么重要,那我们大家就来找一找空气吧。老师用袋子找到了空气,同学们你怎样能找到空气呢?咱们就利用同学们准备的这些材料一起来找一找吧。生:好。

师:请听游戏的规则:(出示幻灯片或小黑板)①、四人小组,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②、要充分调动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手、)等感管 ③填写好记录表.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心的去和空气进行亲密的接触吧!(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师:在刚才的活动中,老师发现每个组都利用了不同的材料,动用了各种感觉器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哪个组先来跟大家说说你们是怎样感受到空气的?找学生回答,并叫学生演示方法。方法不能重复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说明里面有空气。(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说明有空气。

(4)用扇子扇风(使空气流动),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土块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师:谁还能告诉老师在哪里还可以找到空气呢? 生:在我们周围都有空气。

师:是的,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说明空气是无处不在的,空气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3、空气和水的比较:6分钟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告诉老师是什么?

生:水!。

师:对,水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人和动植物也都离不开它,大家回忆下水有哪些特征呢?(教师向学生展示杯子里的水)生: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师:(出示水的特征的图片)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特征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液体;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来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吧!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比较空气和水”的表格中。

生: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师: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们发现的空气的特征。

生: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无色、无味、无形、透明。师:那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师: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

生: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师:下面请大家把通过水和空气的比较,以及得出的结论,写在书本上。请大家打开书。

4、课后拓展:6分钟

师:同学们找到了空气的这么多特征,老师也找到一些有关空气的图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关于空气污染的视频资料或图片)

师:通过这部片子,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空气受到不同方面的污染.师:是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受到伤害的空气,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空气恢复健康呢?

生:减少污染物 汽车尾气的排放

多种树木

使用新的污染少的能源

师:关于空气,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你还想知道有关空气的哪些问题? 生:空气可以吃吗?太阳上有没有空气?空气可以爆炸吗?

大家的问题都比较深奥,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没准以后我们大家都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呢。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第三篇:科学认识感官教学设计(推荐)

认识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是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教学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教学过程】

一、背诵成语接龙

二、眼脑机能训练,手心敷眼缓解眼疲劳操

三、科学坐姿

1、导入:

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 常关,房里可容千万人,难容沙粒在里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谜语指的是我们身上哪个器官么?

学生回答:眼睛

眼睛有什么用途谁知道?

2、活动一:

眼睛可是好宝贝,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大小,看到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可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

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人身上可真多宝啊!眼睛、鼻子、舌头都能帮助我们观察事物,除了这些你还从自己身上找到哪些宝贝可以帮助你观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眼、耳、鼻、舌、皮肤)注意: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3、活动二: 观察图片,找出不同小动物,描述小动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4、接下来老师来试试小朋友们的火眼晶晶,看看谁的眼睛观察起来最厉害,13页的图片中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你能找出来几种?

学生用眼睛自己观察寻找并交流,介绍自己找到的小动物。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

5、活动三:用其他感觉器官观察物体,描述物体在气味、味道、轻重、厚薄、粗糙光滑等方面的特征

6、刚刚小朋友们带着老师走进森林里去用眼睛发现了许多小动物,接下来老师要邀请你们用耳朵来听听森林中的声音呢!(例如:风声雨声流水声、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等)

学生根据教师播放的声音,判断声音的来源。

接下来的游戏就更难了,老师这纸箱里面有一些好吃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不能看哦,只能闻一闻,谁来试一试。(用鼻闻和用舌尝水果活动的建议选择气味比较明显的水果或蔬菜,如柠檬、芒果、橘子洋葱、韭菜等,切成块,装入盒子。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

开展本活动,要组织学生先闻再品尝。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气味和味道的描述经常会有混淆,教学时要强调闻到的是气味,尝到的是味道。描述感觉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香香的、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咸咸的等词语来描述。

快下课时,领学生到操场上用手、脚等感受草地、沙地、水泥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感觉.学生用手触摸石头、水泥地面和木课桌,描述不同的感觉。(描述不同时,要组织学生试着用冷、热、光滑、粗糙、软、硬等词语来描述。教师组织活动时,使学生知道皮肤的触觉功能不仅仅是手才有的。)

活动四:读图,了解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狗的嗅觉、鹰的视觉、猫的触觉……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寻找答案。

学生根据材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具备敏锐观察力的例子

【板书设计】

4认识感官 眼、耳、鼻、舌、皮肤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风化》教学设计

《岩石的风化》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岩石的风化》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科学》单元的第四课。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经过三年级、四上的科学的学习,掌握了一些研究科学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如何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入手,坚持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力。教学目标:

1、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3、喜欢大胆想象,能对岩石的最终变化结果进行合理推想,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了解著名石雕物品的防风化措施。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块岩石、烧杯、冷水、带盖塑料瓶、防护眼镜、讲课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三、设计实验,自主探究验证

四、巩固小结。

五、课后拓展: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认识太阳教案

《认识太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到事实与证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2.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太阳,掌握太阳的基本知识。

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导入:同学们,大家爱猜谜语吗?!请看(课件出示):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它暖融融,无它天阴冷(打一自然天体)。

2.激趣:太阳是我们的一个好朋友,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认识。)

3.揭题:看来,人家对太阳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板书:认识太阳)。

二、探究新知,拓展知识

(一)交流讨论,丰富知识。

1.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冰淇淋直喊难受,它需要太阳吗?它不需要太阳,我们需要吗?

2.老师要求: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收集了吗?下而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既丰富又全面。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小组汇报:汇报所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学生所搜索的资料可能有重复的,汇报中学生相互补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知识面。)

4.启发想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呢?(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说说,然后在全班汇报。)(整个世界黑暗无比,动植物无法生存,气候寒冷„„)

(二)认识太阳,拓展视野。

1.引导谈话:同学们,通过大家刚才交流、探讨,大家是不是觉得太阳很神秘呀?是啊,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才使我们拥有一个光明、温暖的世界,造就了地球上极为丰富多彩的万物生灵。播放动画《认识太阳》。播放《太阳的光和热》

所以,同学们首先应该了解,太阳是太阳系中一个能够发光、发热的星球。(板书:发光、发热、星球)

2.观察课件:“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强调注意“安全提示”——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3太阳年龄

4.它有多大呢?观看视频《太阳概况》 谁能先说说你看到的太阳有多大?(烙馍、大饼、圆盘„„)

实际上太阳大得很,科学家计算出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如果把我们的地球比做一只乒乓球,那么太阳就有一间房子那么大。我们的地球已经很大了,同学们想想,130万个地球加起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星球。可能有的同学要问:太阳那么大,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太阳却很小呢?(板书:130万倍)

5.小结:这是因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看上去就很小了。太阳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距地球1.5亿千米。(出示课件,板书:距地球1.5亿千米)

同学们,1.5亿千米这么远的距离到底多远呢?大家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那老师就换另外的方式告诉大家到底是多远的距离:如果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去太阳需要3500年;如果以每小时20千米速度骑车去太阳需要800多年;如果乘坐时速200千米的火车到达太阳需要85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乘坐时速900多千米的飞机飞向太阳需要连续飞行20多年;就算是我们乘坐时速2000千米的飞机飞向太阳,也要连续飞行8年半,多么漫长啊!

6.太阳温度

谈话:你知道太阳本身温度有多少吗?科学家们通过各种仪器测试、计算,知道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1500万℃~2000万℃。(板书:表面温度约为6000℃,内部温度约1500万℃~2000万℃)

刚烧开的水我们是绝对不敢把手放进去的,会烫坏我们的手,但它的温度只有100℃,水沸腾变成水蒸气。请同学们想一想6000℃、1500万℃、2000万℃会有多么热,又是多么高的温度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的一般情况:太阳是一个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球,表面温度6000度,内部温度1500万度~2000万度,体积也很大,130万个地球那么大,但是它离我们太远了,有1.5亿千米,所以我们才不会感到太热,看见的太阳也没那么大。

7.阳光下的温度。(这部分的教学是学生展示测量结果的过程)

①请各测量小组展示自己测量的同一时刻“向阳处”和“背阳处”的温度。②请各测量小组探讨相同时刻“向阳处”和“背阳处”的温度不同的原因。(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

③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向阳处”和“背阳处”的不同。(一棵树的树冠,向阳方向的枝杈多、叶子密而且大,背阳方向的枝杈少、叶子疏而且小„„)

④小结: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三)、调查:太阳能的利用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太阳能的资料。收集了吗?下而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既丰富又全面。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小组汇报:汇报所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学生所搜索的资料可能有重复的,汇报中学生相互补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知识面。)

3.你们都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么丰富的信息? 4.学生汇报调查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和途径。(科普读物、网络信息资源库„„)

5.小结:同学们都学会了搜集信息的方法,真厉害!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以光辐射的方式不断地放出大量的光和热。据估计,到达地面的太阳能的总功率大约有80万亿千瓦,相当于现在全世界发电量的几万倍。因此,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巨大的天然能源。太阳能的利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光利用(光电池),二是热利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干燥器等)。

三、拓展活动

1.(出示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管子都要做成黑色的? 2.完成41页拓展活动并记录下来。3.通过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下节课交流。

四、总结升华,悬念引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初步探究了关于太阳的部分秘密。通过探究我们知道:(出示课件)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它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距离我们地球有1.5亿千米。它的表面温度有6000℃,内部温度有1500万~2000万℃;它的光照非常强烈,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背阳的地方温度低。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巨大的天然能源。

下载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下册科学 《认识岩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岩石书》教学设计之一[5篇模版]

    《岩石书》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理解重点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旧寨小学 向斌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2、岩石可以按照不同......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岩石是多种多样的,每一块岩石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2、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可以观察到岩石的颜......

    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第3课 《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学生通过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观察认识常见的几种矿石。知道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

    《进一步观察岩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观察岩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对各种岩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第一课。本课书分两部分:猜测......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岩石、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2.岩石、矿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岩石和矿物资源。3.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很好......

    《岩石的组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几种常见矿物,知道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2、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初步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3、阅读资料了了......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教学设计

    《轴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的内容及第84页练习二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的性质。2.会画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