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变化反应与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顺义区教研中心 谢立平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周业虹 朝阳区教研中心 兰俊耀 密云县教研中心 任连俊 怀柔区教科研中心 崔建福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章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
教材立足于学生有一定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化学反应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安排顺序上,第一节先从微观的角度介绍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概念、表示的方法,因此第一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化学键(键能)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第二节学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热(反应热)和日益危机的能源问题,从反应热的种类着手,引出反应热中的一个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热”,特别突出强调其中的“1摩尔物质”和“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燃烧热是一定的。另外,资源、能源、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热点问题,教材为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生关心能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社会问题作了良好的铺垫或开端,为教师的拓展发挥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节学习反应热的有关计算,这实际上是对热反应方程式的一个深化,一个再认识。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包括盖斯定律的学习,都是将热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热联系在一起的,另外,在化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通过一些实验来测定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但是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直接测定,只能够通过间接的方法获得,这就涉及到盖斯定律运用问题,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章内容层次鲜明,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要会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而且与生活联系密切,强调以人为本,体现新课标精神。
本章的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本章教学内容在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充分利用是当代化学中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本章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两个第一::第一次全面接触化学定量测定实验;第一次对化学反应现象从实验与理论角度全面定量研究,探究化学反应本质规律。
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必修中初步学习了能源的开发利用、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知识,弄清楚化学反应的实质与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化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章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通过化学能与热能转化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认识热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以热效应表现时的“质”“能”关系。本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重点,因为热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燃料燃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热工和化工设备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章既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拓展,又使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热力学处理反应热的重要思想与方法。同时引入焓的概念,为日后化学反应方向限度的学习及物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是整个化学反应原理学习的基础。
三、总体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为: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1.1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可从家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燃料的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入手
1.2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2.1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可从“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分析入手,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可引导学生调查家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2.2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3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可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不要求学习焓和焓变的准确定义
3.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3.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4了解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第二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建立、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机械记忆的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和说明。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即生活,生活是化学方面的教学,生活与化学教学统一起来。不单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三、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重点是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注意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难点是真正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准确判断每个变化的种类。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学用品】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玻璃片、坩埚钳、石棉网、研钵、烧杯、水、块状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火柴、蜡烛、白糖。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了物质,知道了物质和物体的关系,知道一种物质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铁可制成铁钉、铁锅、铁锒头„„我们还学了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如水可变成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
活动一: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1 固态的冰受热熔化成水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水蒸气 气态的水灯丝(钨丝)发光发热 灯丝(钨丝)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铁屑和砂子混合物,铁屑被磁铁吸引砂子没有铁屑和砂子液态酒精 酒精挥发 气态的酒精 在热水中放入一些白糖并搅拌 白糖慢慢不见了 水变甜了 澄清的自来水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白色氯化银沉淀生成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化铜(黑色)、水、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钙切开的苹果 表面变成褐色
[提问]:这十二个变化如果要你分成两部分,你会怎样分?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会出现很多不同的分类依据,捕捉到按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和没发生变化为依据的学生,就势作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引出的情境)
活动
二、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学生讨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实例: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等物理变化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化学变化 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活动三: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抢答
1、电灯发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夏天黄酒变酸变浑而沉淀(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
3、水中泥沙沉淀(物理变化)。
4、水沸腾后冒出水蒸气(物理变化)。
5、霓虹灯颜色变化(物理变化)。
6、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7、冰化成水
8、汽油易挥发
9、火山爆发
10、钢铁生锈
11、镁带能燃烧
12、铜绿受热易分解
13、铁熔化成铁水
14、食物腐烂
15、动物的呼吸
活动四:分两大组进行比赛,其中一组说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由另一组回答,老师当裁判和顾问 活动五:探究蜡烛燃烧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分别属于哪种变化?
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你能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证明吗?(可以把蜡烛吹灭,然后将点燃的火柴接触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燃烧起来。还可将一根短玻管放在燃烧的蜡烛的烛芯附近,用燃烧的火柴接触玻管的另一端,可以点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证明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1.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再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是属于什么变化?(第一个烧杯壁上出现了水珠,说明生成了水。第二个烧杯上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时“流泪”是怎么一回事?这又是什么变化?
(蜡烛燃烧时“流泪”是蜡受热熔化的缘故。是固态蜡变成液态蜡,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活动六:反思评价,巩固学习成果:
①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活动七:练习巩固 活动八:反馈提升
四、板书设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区别和联系
二、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方法
第三篇:司机反应与安全驾驶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反映与安全驾驶
在厂内机动车辆的伤害事故中,虽然有时是机械故障引起的,但大多数是因为驾驶员在操作上的失误而发生的。这是由于人和机械未能很好配合,未能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而造成的。我们知道,构成车辆作业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人、车辆、道路与环境。在此三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因此,了解驾驶员及其他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及其车辆作业特性对搞好安全驾驶作业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的安全状态
有一些车辆事故是车辆自身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驾驶员自身的操作失误,所以了解驾驶员和其它参与者的心理、了解车辆性能,对搞好安全行车有很重要的意义。下面着重从驾驶员安全作业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进行论述,以使广大驾驶员更能从中认识到职业的特征,做到安全行车。
1、反应特性:反应特性是驾驶员操纵车辆的情报处理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人、机处理系统。驾驶员从交通环境中得到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眼睛获得的。人在这个系统中对获得信息的处理分三个过程:人用眼睛获得的过程;大脑根据信息进行判断的过程;根据判断进行处臵的过程,这三个过程一个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在这三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驾驶员的反应。在直接影响车辆安全的作业中,最重要的是驾驶员对道路、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
驾驶员由眼睛等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情报,传入大脑,经过大脑处理后发生命令而产生动作,期间的这一段时间为反应时间,所以反应就是人体器官因外界刺激而发生的效应动作,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就是从信息获得到反应之间的时间距离。
我们以常用的紧急制动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驾驶员遇到险情时,首先意识到需要紧急制动,然后在大脑的指挥下,脚从油门踏板移到制动踏板上踩下踏板,这段时间称为反应时间或称制动反应时间。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通常包括:反射时间(从制动要求到开始动作的时间);脚从油门踏板到制动踏板的时间;脚踏制动踏板到制动开始的时间。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值,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制动反应时间在室内模拟实验时为0.6s左右,在室外车辆运行时,根据人员状况不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在0.52s----1.34 s.2、视觉特性:在车辆行驶中,车辆相对于其他物体是运动的,首先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与车辆的速度有关。速度变化时,对于周围环境的判别能力也不断发生变化。驾驶员的视觉判断能力在行驶中与静止时完全不同。车辆高速行驶时,驾驶员因注视远方,因而视野变窄。而驾驶员的视觉与车辆速度有关的另一方面,是驾驶人员在驾驶中观察前方情况时,视线的焦点随着速度增加而距离变远,速度愈快,视线的焦点愈向前移。掌握以上特点,对搞好安全行车是十分重要的。
(1)动视力:驾驶员在行驶中的视力称为动视力。动视力随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速度越高动视力越低,一般动视力要比静视力低10%--20%,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如:以60 km/h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离车240m处的标志;当速度提高到80 km/h时,则连160m处的标志都看不清。动视力还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动视力与静视力之差愈大。
(2)夜视力:视力与亮度有关,光线明亮的地方容易看见,光线昏暗的地方则不易看见。对于驾驶员来说黄昏,是视力最坏的时刻。因为黄昏时分,光线较暗,特别是打开灯时与周围的光线相差不大,因此,驾驶员在这个时候不易发现周围的车辆和行人,极易造成判断失误。另外,夜视力与驾驶员的年龄有关,年龄愈大,夜视力愈差。
(3)视野:驾驶员两眼能够看到前方的范围称视野。头部和眼球固定后所能用余光看到的范围称静视野,静视野可达160度。如果车辆在运行时,驾驶员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视野就会相对的变窄。驾驶员的动视野与行车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如车辆行驶速度为40km/h,注
视点在车前180m处,视野范围可达90°~100°,当车速提高到60 km/h,视野缩小到75°。驾驶员年龄愈大视野愈窄,视物能力也随之下降,因此合理掌握车速,可以弥补视力不足。
3、行车中的空间知觉:驾驶员在行车中的空间知觉所具有的特性与静止时是不同。相对于行车中驾驶人员来说,因为车身周围的景物无时无刻不在移动,对象物愈接近移动愈快,在一定的距离内对象物虽可确认,但一错过则无再看到时的机会。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都要随时准确掌握道路、地形、标志及正确处理行车中出现的情况。如在行驶中需要了解对面车辆的形状、大小、会车时两车能否通过;同方向尾随车时距离多远;超车时控制跟车距离;掌握选择超越时机,保持横向距离等,要通过多种感觉分析器官的协同活动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根据对人的生理特性研究,形状的知觉主要靠视觉、触觉运动,远近的知觉要靠视觉、听觉运动,如两车相隔距离远近等。可见,驾驶员正确发挥和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对于行车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驾驶员的空间知觉是在长期的行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精确起来的。一名有经验的驾驶员能够利用目测、后视镜比较准确地判断出两车的方位和距离。经验缺乏者由于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方位和距离判断失误而导致事故。另外,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知觉的正常作用,如遇风,雨、雪、雾、阴等天气时,驾驶员的知觉能力会降低。要适应这种变化,主要靠长期的驾驶作业实践来判断和处理。
4、饮酒和驾驶: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影响很大,驾驶员酒后驾车极易发生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因饮酒驾驶所造成的事故占全部车辆事故4%以上,死亡事故占其中的10%。可见酒后驾驶车辆造成不良后果的严重性。
酒精对人体有麻醉作用。如脑和其他神经组织内的酒精浓度增高,大脑中枢神经活动就会变得迟钝,而且可以蔓延到机体神经,这时人的判断能力发生障碍,手脚活动比较迟缓。在初期,因为中枢神经中毒,削弱了对运动神经的束缚能力,因而在人的生理上产生了轻松感,这时手脚的活动反而有些敏捷了,但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仍是迟钝的。
饮酒后,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产生抑制作用,随着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中枢神经功能失调,活动逐渐迟钝,先使认知、反应、记忆、判断等能力发生障碍,而后四肢活动也变得迟缓。血液中酒精含量在0.10%~0.20%范围内最危险,所占事故比例超过50%以上。含量超过0.05%的也应注意,至于含量超过0.25%以上的已逐渐呈现痴呆状态,不可能再开车了。驾驶员饮酒肇事,一般在酒后30~60min最容易发生事故,约占事故的60%。《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mg为饮酒驾车,达到80mg就可以认定为醉酒驾车。驾驶员酒后开车随时都有可能危及他人和自己的生命,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反应迟钝,即便是有饮酒习惯的驾龄长的驾驶员,酒后血液中酒精量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驾驶方向忽左忽右,车速忽加忽减,失误情况极为明显。一般饮酒后30min到60min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这时血液中酒精含量正处于峰顶,还没有进入扩散排泄期。由于驾驶员饮酒后,酒精在体内的作用直接会影响驾驶技能,因此,驾驶员禁止酒后开车。
5、驾驶疲劳: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生理技能或心理机能的失调,从而导致驾驶技能失调,由于疲劳驾驶而引发的事故后果往往是十分严重的。驾驶员作业的特点是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坐在一个固定位臵上,动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操作中忙于处理判断各种信息情况,精神格外紧张,因此,往往会出现驾驶疲劳。驾驶疲劳出现后,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打瞌睡,无法接受、处理外界信息,使驾驶动作失误或完全失去驾驶能力。可见驾驶疲劳是发生事故一个潜在重要因素。
产生疲劳的原因:(1)驾驶员生活上的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或生活环境不良的影响。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很多,如由于种种原因连续工作过量、参加文体活动过度、家务劳动繁重、社会交往过多、以及生活波折等。另外,生活环境不宁静,居住条件恶劣,不仅影响睡眠,而且直接干扰驾驶员正常生活,这是造成疲劳的重要因素。
(2)驾驶员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影响,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体力及其它)、经验(驾驶技术、熟练程度)、年龄(40岁以上)、性别、有无疾病以及性格、气质等。
(3)驾驶员工作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分车外和车内两个方面。车外条件主要是指工作时间(白昼、傍晚、夜间)、天气(雨、雪、雾)、道路(转弯、坡度)、安全设施条件情况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道路情况。车内条件主要指车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5℃~17℃)、噪声、仪表设计、驾驶座位、车辆性能等。这些情况不好,会增加驾驶员负担,产生驾驶疲劳。
(4)生理节律影响,一个人在一天24h内,大脑的清醒程度是不同的,早上4--5点和中午12点以后,人的大脑清醒程度是两个低谷。这个时期,大脑清醒程度疲劳较低,由于困倦造成的事故也较多。
如何防止疲劳驾驶:防止疲劳驾驶的主要措施是保证驾驶员有充足、必要的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应保证驾驶员有8h的睡眠,夜间睡眠效果比白天好。如以夜间睡眠8h为100%,那么白天睡眠只有70%。此外,断续睡眠效果比相同时间连续睡眠的效果差不多。一般驾驶员一天驾车以不超过8h为宜。
如果在车辆作业中发现疲劳及困倦现象,应采取一些措施,一是停车,做做体操或一些轻微运动;二采取通风、洗脸、喝一些清凉饮料等办法以利提神醒脑;三是在十分困倦的情况下,设法睡一会儿,等困倦过后再工作。
6、事故心理:车辆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驾驶人员观察、判断和操作方面所发生的错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如车速过快,车与车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等,这是驾驶人员行动方面的错误;二是驾驶人员的身体、生理、精神和情绪等状态,以及年龄、经验等内在原因。
(1)观察错误:在驾驶车辆时,驾驶人员观察的作用十分重要。椐有关研究分析,由于观察错误所引起的车辆事故占事故的48.1%;其次是判断错误引起的,占36%;因操作错误所引起的占7.9%;因打瞌睡所引起的占0.9%;其他原因的占7.1%。
(2)判断错误:是处理已观察到的信息和进行意志决定的过程。判断错误所引起的车辆事故,大都是因驾驶人员自己主观危险感与实际危险有差距。在判断过程中,由于驾驶人员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经验等(这些可称为驾驶人员对事故的预测体系)的不足致使自己的动机与欲望要求等不相符合,因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3)操作错误:主要是不能正确地踏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或是对方向盘转动过度或不够。操作错误引起的车辆事故比观察和判断错误所引起的事故要少,一般是新司机较多。
二、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
1、车辆的制动性能: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或距离内强制停车的效能,包括制动时不能跑偏的能力。制动性能是机动车辆的主要使用性能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只有当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时,才能保证在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性,提高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
2、车辆的稳定性能:稳定性能是指车辆抵抗侧滑和倾覆的能力,分为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是指车辆行驶在有侧向斜度的路面或当车辆转弯时,抵抗侧向倾覆或溜滑的能力。当车辆行驶在横断面倾斜的道路上时,车辆的横向力力图使车辆侧滑或侧翻。车辆行驶在有很大横向倾角的道路上时,因装载过高或装载、载员偏于一侧,都会使横向力增加。当某一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过小时,就会造成横向翻车事故。当车辆转弯时,由于装载不合理或车速太快,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会使车辆失去横向稳定性而造成翻车事故。
纵向稳定性指车辆抵抗纵向倾翻或滑移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在下陡坡时使用紧急制动,能使车辆失去纵向稳定而发生事故。
装载对车辆的性影响很大,因车辆装载不当而发生事故的情况很多,因此车辆的装载应严
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行车安全。装载偏斜会使车辆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在行车中可能导致翻车事故。装载偏斜的车辆还会出现跑偏、侧滑等现象,甚至造成事故。装载超高会使车辆的重心增高,因此,车辆行驶在横向或纵向坡道及转弯时,易发生翻车事故。
装载超重由于载重增加,车辆惯性相应增大,随之制动距离加长。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增大,可能发生侧向倾覆现象。载重量增加还易造成机械损坏,出现事故。
装载危险品在装载及运行中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发生后果惨重的事故。所以在工作前,驾驶员要了解所运危险品的性质及注意事项,制定出安全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装运危险品,防止事故发生。
3、车辆的通过性能:是指车辆在路面状况较差(如凹凸不平的道路、窄路、弯路、低矮空间、松软的土路等)的情况下,克服各种行驶障碍的能力。
车辆的通过性能通常用一些几何参数表示。如离去角、接近角、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和横向通过半径等。(1)离去角是通过车辆的后部最低点向后轮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离去角越小,当车辆在下坡或越过障碍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后部与地面发生碰擦。
(2)接近角是通过车辆前端最低点向前轮作一条切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接近角越小,在上坡或越过障碍物时,越容易使车辆的前部与地面碰触。(3)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辆满载时,车辆最底部分(不计轮胎)和路面的最小距离。
4、车辆的转向性能:是指车辆安全顺利地通过狭窄弯道和躲避障碍物的能力。
车辆转向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内轮差、最小 转弯半径、车辆转弯宽度、后偏出距等。车辆转弯时,内侧前后轮轮迹半径之差叫内轮差。内轮差的大小与转向车轮的转向角有关。转向角越大,内轮差越大。车轮转弯时,要充分考虑到该车的内轮差。如果只顾及前轮通过,而忽视了内轮差这一因素,就有可能造成后轮掉沟,撞及建筑物或碰撞其它车辆、行人。
最小转弯半径是将方向盘向左(或右)转至极限位臵行驶,其外侧前轮所走过的轨迹与转向中心的距离即为最小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的大小表明车辆安全地通过狭窄弯路及绕开障碍物的能力。转弯半径越小,车辆的机动性越好。
车辆转弯宽度是指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减去后轮至转向中心的距离再加上外前轮与内轮的伸突距。车辆在转弯时,无论是车轮轨迹宽度,还是车体所占的宽度都要比直线行驶时宽得多,应对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以保证行车安全。
后偏出距是指车辆后部外侧,在转弯时向外偏出的距离,车辆后悬挂越长,后偏出距越大,在车辆装载过长物体时更为明显,因此在临近转弯时,须注意后部是否会碰擦路旁的树木、建筑物或行人。
以上介绍的车辆的安全性能,是车辆行驶中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车辆的安全性能,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机动车辆安全驾驶人的因素
2.掌握机动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查
3.熟练掌握汽油、柴油的选用
4.熟练掌握特殊环境的驾驶要求
5.熟练掌握企业内安全运输的措施
第四篇: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0.0591[氧化型]lg n半[还原型]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形管
药品:2 mol·L-1 HCl,浓HNO3,1mol·L-1 HNO3,3mol·L-1HAc,1mol·L-1 H2SO4,3mol·L-1 H2SO4,0.1mol·L-1 H2C2O4,浓NH3·H2O(2mol·L-1),6mol·L-1NaOH,40%NaOH。1mol·L-1 ZnSO4,1mol·L-1 CuSO4,0.1mol·L-1KI,0.1mol·L-1AgNO3,0.1mol·L-1KBr,0.1mol·L-1FeCl3,0.1mol·L-1Fe2(SO4)3,0.1mol·L-1FeSO4,1mol·L-1FeSO4,0.001mol·L-1KMnO4,0.1mol·L-1Na2SO3,0.1mol·L-1Na3AsO3,0.1mol·L-1 MnSO4,0.1mol·L-1NH4SCN,0.01mol·L-1I2水,Br2水,CCl4,固体NH4F,固体0.4mol·L-1K2Cr2O7,(NH4)2S2O8,饱和KCl。锌粒,琼脂,电极(锌片、铜片、铁片、碳棒),水浴锅,导线,鳄鱼夹,砂纸,红色石蕊试纸。
四、实验内容
1.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
(1)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0.5mL 0.1mol·L-1 KI溶液和2滴0.1mol·L-1 FeCl3溶液,混匀后加入0.5mL CCl4,充分振荡,观察CCl4层颜色有何变化?
(2)用0.1mol·L-1KBr溶液代替KI进行同样实验,观察CCl4层是否有Br2的橙红色?
(3)分别用Br2水和I2水同0.1mol·L-1FeSO4溶液作用,有何现象?再加入1滴0.1mol·L-1NH4SCN溶液,又有何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定性比较Br2/Br-、I2/I-、Fe3+/Fe2+三个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对高低,指出哪个物质是最强的氧化剂,哪个物质是最强的还原剂,并说明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2.浓度和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浓度影响
1)在两支50mL烧杯中,分别加入30mL 1mol·L-1 ZnSO4和30mL 1mol·L-1 CuSO4溶液。在ZnSO4溶液中插入Zn片,在CuSO4溶液中插入Cu片,用导线将Zn片和Cu片分别与伏特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用盐桥连通两个烧杯溶液,测量电动势(如图33所示)。
2)取出盐桥,在CuSO4溶液中滴加浓NH3·H2O溶液并不断搅拌,至生成的沉淀溶解而形成蓝色溶液,放入盐桥,观察伏特计有何变化。利用能斯特方程解释实验现象。
CuSO4 + 2NH3·H2O = Cu2(OH)2SO4 +(NH4)2SO
4(NH4)2SO4 + 2NH3·H2O = 2[Cu(NH3)4]2+ + SO42-+ 2OH-
图33原电池装置
3)再取出盐桥,在ZnSO4溶液中滴加浓NH3·H2O溶液并不断搅拌至生成的沉淀溶解后,放入盐桥,观察伏特计有何变化。利用能斯特方程解释实验现象。
ZnSO4 + 2NH3·H2O = Zn(OH)2+(NH4)2SO4
Zn(OH)2+ 4NH3 = [Zn(NH3)4]2+ + 2OH-
(2)酸度影响
1)取两支50mL烧杯,在一只烧杯中注入30mL 1mol·L-1 FeSO4溶液,插入Fe片,另一只烧杯中注入30mL 0.4mol·L-1 K2Cr2O7溶液,插入碳棒。将Fe片和碳棒通过导线分别与伏特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用盐桥连通两个烧杯溶液,测量电动势。
2)往盛有K2Cr2O7的溶液中,慢慢加入1mol·L-1 H2SO4溶液,观察电压有何变化?再往K2Cr2O7的溶液中逐滴加入6mol·L-1NaOH,观察电压有何变化?
3.浓度和酸度对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
(1)取两支试管,各放一粒锌粒,分别注入2mL浓HNO3和1mol·L-1 HNO3,观察所发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式。浓HNO3被还原后的产物可通过观察生成气体的颜色来判断。稀HNO3的还原产物可用气室法检验溶液中是否NH4+离子生成的方法来确定。
气室法检验NH4+离子:将5滴被检验溶液滴入一个表面皿中,再加3滴40%NaOH混匀。将另一个较小的表面皿中黏附一小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把它盖在大的表面皿上做成气室。将此气室放在水浴上微热两分钟,若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表示有NH4+离子存在。
加入3mL去离子水,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再分别加入5滴0.1mol·L-1 HCl或0.1mol·L-1NaOH溶液,测定它们的pH值。
(2)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0.5mL0.1mol·L-1 Na2SO3溶液,再分别加入1mol·L-1 H2SO4、蒸馏水、6mol·L-1NaOH溶液各0.5mL,摇匀后,往三支试管中加入几滴0.001mol·L-1KMnO
溶液。观察反应产物有何不同?写出有关反应式。
4.浓度和酸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影响
(1)浓度的影响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mL水,1mL CCl4和1mL0.1mol·L-1Fe2(SO4)3溶液,摇匀后,再加入1mL0.1mol·L-1KI溶液,振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
2)取另一支试管加入1mL CCl4,1mL0.1mol·L-1Fe SO4和1mL0.1mol·L-1Fe2(SO4)3溶液,摇匀后,再加入1mL0.1mol·L-1KI溶液,振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与上一实验中的颜色有何区别?
3)在以上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固体NH4F少许,振荡后观察CCl4层的颜色变化。
(2)酸度影响
在试管中加入0.1mol·L-1Na3AsO3溶液5滴,再加入I2水5滴,观察溶液颜色。然后用2mol·L-1HCl酸化,又有何变化?再加入40%NaOH,有何变化?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并解释之。
5.酸度、温度和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
(1)温度影响在两支各盛1mL 0.1mol·L-1KBr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mol·L-1H2SO4和3mol·L-1HAc溶液0.5mL,然后往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0.001mol·L-1KMnO4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紫红色褪色的快慢。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并解释之。
(2)温度影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0.1mol·L-1 H2C2O4,5滴1mol·L-1 H2SO4和1滴0.001mol·L-1KMnO4溶液,摇匀,将一支试管放入80℃水浴中加热,另一支不加热,观察两支试管褪色的快慢。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并解释之。
(3)催化剂的影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0.1mol·L-1 MnSO4溶液1mL1mol·L-1 HSO4和少许固体(NH4)2S2O8,振荡使其溶解。然后往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0.1mol·L-1AgNO3溶液,另一支不加,微热。比较两支试管反应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
五、注意事项
1、电极Cu片、Zn片及导线头,鳄鱼夹等必须用砂纸打干净,若接触不良,会影响伏特计读数,正极接在3V处。
2、FeSO4和Na2SO3必须新鲜配制。
3、滴瓶使用时不能倒持滴管,也不能将滴管插入试管中,而要悬空从试管上方按实验用量滴入,用完立即插回原试液滴瓶中。
4、试管中加入锌粒时,要将试管倾斜,让锌粒沿试管内壁滑到底部。
六、思考题
1、通过本次实验,你能归纳出哪些因素影响电极电势?怎样影响?
2、为什么K2Cr2O7能氧化浓HCl中的Cl-离子,而不能氧化浓度比HCl大得多的NaCl浓溶液中的Cl-离子?
3、如何将反应KMnO4 + KI + H2SO4 → MnSO4 + I2 + H2O设计成一个原电池,写出原电池符号及电极反应式?
4、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反应是否进行得越快?你能否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5、试验中,对“电极本性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你是如何理解的?
6、若用饱和甘汞电极来测定锌电极的电极电势,应如何组成电池?写出原电池符号及电极反应式。
[附注] 盐桥的制法:
称取1g琼脂,放在100mL饱和KCl溶液中浸泡一会,加热煮成糊状,趁热倒如U形玻璃管(里面不能有气泡)中,冷却后即成。
第五篇: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
输液反应是输液不良反应的简称,系输液引起或与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总称。在临床上时有发生,轻则发热、寒 战、出现皮疹或是荨麻疹、皮肤瘙痒,重则昏迷、休克,甚至死亡。输液反应可分为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几种类型。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多,除了药物本身 的问题外,与输液器具、操作也有关系。及时、有效地治疗输液反应尤其重要。输液反应临床上常见类型:
1.发热反应 :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3.血栓性静脉炎: 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臵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反应,或是在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所致。
4.空气栓塞: 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未排尽或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输液时导管气体未排尽而使气体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气体量小,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但是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可造成立即死亡。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
1、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过敏原。过敏原种类繁多,植物(花粉、枯草等)、动物(恙螨、蜂毒等)、药物(青霉素、磺胺等)、食物(菌类、草莓、牡蛎等)的某些成分对于敏感的人都是过敏原。过敏原与呼吸道粘膜或皮肤接触或食入消化道,就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必须有过敏原与相对应的抗体(主要是IgE)接触。IgE抗体是一种亲细胞抗体,能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之变为敏感细胞。其中的肥大细胞广泛而大量的存在于皮下、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的粘膜中,细胞质中富含分泌颗粒。当敏感的肥大细胞(和/或嗜碱性粒细胞)遇到过敏原时,便开始大量分泌组织胺等具有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使血管舒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大,渗出液体增多,形成局部红肿、灼热、流涕、流泪、喷嚏等。及时给予抗组织胺药,可使症状缓解。另一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
2、肥大细胞分泌的不是组织胺,而是慢反应肽其作用是使平滑肌持续收缩,抗组织胺药无效,但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可得缓解。临床上,对于频繁引起过敏的药物应作过敏试验,阳性者应放弃使用。对已知过敏原的过敏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对已知过敏而又不得不使用的药物(如外伤患者对破伤风抗毒素过敏)需作脱敏治疗。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二者从机制上是有别的,而且大多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输液反应,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就可以减少发生,对于过敏反应一定要掌握好试敏的阳性判断标准,对于不能定准的要视为过敏,另外要详细问清过敏史和家族史,这样也会减少过敏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再就是平时做好这方面的培训,明白什么是过敏反应,什么是输液反应,知道如何解释和处理反应的发生,这点也是相当重要的。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一般情况下凭经验作出诊断不难。但有些比较模棱两口,真正鉴别比较困难。两者本身也有重合,输液反应中的一个类型就是过敏反应。所幸两者治疗有许多共同点。所以这个话题颇为复杂,但临床也有规律可循。1.过敏反应首先应明确的是与药物的种类和病人的体质差异有明确的相关性,而输液反应与输液的环境、护理操作关联较大。
2.从时间窗内的发生率来分析:过敏反应是散发的,而输液反应在某段时间内是集中发生的。如果不能去除诱发因素,则会持续发生。
3.从症状上分析:过敏反应多见于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诱发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而输液反应绝大部分表现为寒颤,体温骤升,一般出现于输液后30分钟至1小时内,有些可在15分钟内发生。寒颤往往是患者再次寻求医生的首发原因。过敏反应引起的药物热,发生比较缓慢,不停药则顽固。发生体温骤升的情况机率很低。
4.在不考虑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临床医生都有这样一个概念:有些药物比较容易过敏,有些药物则很少发生过敏。举个例子:同一个病人,第一次因感冒输液青霉素,出现皮疹,那么首先考虑过敏反应。第二次,因急性胃炎输液西咪替丁,过程中发生寒颤高热,那么首先考虑输液反应。所以顺着药物这个藤去摸瓜,也是比较有指导作用的。
临床治疗方面,两者都需要抗过敏和激素使用。但过敏反就注重于抗过敏治疗,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而输液反应则注重于退热处理,各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