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教学设计)
生物的多样性和进化
一、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尝试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学会将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综合起来考虑有关的生物进化问题。4 在组织学生讨论、回答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物种、生殖隔离等概念的理解。从不同层次说明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难点:“共同由来”学说来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相关图片资料。人类关于生物进化认识发展的相关文字。
五、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讲授、讨论等。
六、教学进程:
整个生物界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今天我们重新来认识这些现象。通过阅读课本和浏览图片,让学生从身体结构上的相似性,细胞结构上的相似性,分子水平的统一性方面来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差异性),从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来理解。
物种: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动物和植物;马和驴;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不是同一个物种。
生殖隔离:两者不能互相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2 生物的统一性
元素水平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大量元素:C、H、O、N、P、S
化合物水平
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
蛋白质 核酸 基本组成单位(单体)氨基酸 核糖核酸 单体连接方式 肽键 3’-5’ 磷酸二脂键 其他 有遗传密码 2.3 细胞水平
细胞膜——基本骨架,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核,真核生物都有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区(拟核)。2.4 代谢水平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2.5 器官水平
结合课本图5-2P91 同源器官:起源相同,结构相似,形态和功能不同。在以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多关注多样性,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多样性中还存在高度的统一性。同学们应该听说过《圣经》,特创论是他里面关于生命起源的假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创立进化论的重量级人物——达尔文。先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达尔文的认识,然后教师讲述达尔文生平。
点评:看了达尔文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每个人的事业都是一帆风顺的,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只有具备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毅力,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学风才能达到成功的殿堂。布置课后习题
作业本P51。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生物的多样性(差异性)
物种: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生殖隔离:两者不能互相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二、生物的统一性
1元素水平: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大量元素 2化合物水平:(蛋白质和核酸)单体;单体连接方式;遗传密码3细胞水平:细胞膜——基本骨架;细胞器;细胞核 4代谢水平:同化、异化
5器官水平:同源器官:起源相同,结构相似,形态和功能不同。
丁正中2009-5-23
第二篇: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杜庚辰
一.教学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根本”,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因此,教师授课时要变决策者为参与者,提高学生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本节的知识目标主要有两个:生物进化的历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相对知识目标,本节课的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更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能够适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教学策略:
1.以学生自学生物进化的历程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
.通过资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辩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生物进化历程
2.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图片观察和文字资料的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2.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认识,使学生增加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概述生物进化的历程;说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共同进化。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七.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的方法。
八.课前准备:
分组查阅相关的生物进化理论:
1.中性学说 2.自然选择学说
九.教学流程示意图:
十.教学过程:
.骤变论.渐变论 3 4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特色: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教师引导为主的教。
2.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进化历程的短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通过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3.通过辩论形式使学生体会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值得商榷的地方:
1.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同学置身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小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有的小组关于几个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材料准备不充分,辩论陷入僵局。在课前应该将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同学。
以上是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杜庚辰对本节课的粗浅认识,望各位专家、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
附录:补充材料:
1.中性学说
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即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这是中性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不同之处。中性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微观演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修正、和补充。
2.渐变论与骤变论争论的焦点和各自的论据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是在长期的、连续的渐变中进化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来源于微小的有利变异的逐渐积累。综合进化理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对渐变的机制做出了更深入的阐述。骤变论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生物的新种是骤变产生的。骤变论的系统提出者是德弗里斯(h. de vires)。他在月见草的研究中得到许多新的变异类型,其中有的植株粗,有的特别短,有的叶脉呈红色。他将这些变异称为突变,认为突变是不连续的变异,并能直接产生新种,不必像达尔文所说的需要由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现代的骤变论者主要是一些古生物学家,他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在进化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进化较为沉寂的时期,新种的化石很少;有时大量的物种化石集中出现在较短的地质年代,如寒武纪大爆发。
1972年,艾德里奇(n. eldredge)和戈尔德(s.gould)提出断续平衡论,也译为间断平衡说。这个学说认为化石的不连续性是历史的真实反映,这正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不连续的,新物种是短时间内迅速出现的,然后是长时间的进化停滞,直到另一次快速的物种形成出现。
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郭玉华、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王 丽、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王亚芬、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张彩波
全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2010年安徽黄山)说课一等奖课例
第三篇: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 生物 郝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教学策略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视频或图片PPT。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课
1.引起兴趣 播放《地球脉动Ⅱ片头2分钟预告》
2.情景引入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感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一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设疑】
1、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
2、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学生四人一小组,先阅读资料,然后讨论资料上的思考题。
1、观看录像,从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2、认真阅读课本P90“资料分析”,然后讨论资料上的思考题。思考题:1)表中生物类群从分类学上来说,又可以分为哪两类?
2)表中我国已知生物类群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3)为什么说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
4)怎么计算表中我国生物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
5)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6)根据你的估计,你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 【归纳】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特点
1、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种数居世界____
2、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居世界____
3、裸子植物种居世界____被称“________”的故乡。
4、特有的珍稀动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数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呢? 【学生】外界的环境。【教师】内在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基因
【教师】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外在因数是环境,内在因素是基因,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探究主题二
基因的多样性 【学生】
1、观看录像,你从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2、认真阅读课本P91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和袁隆平通过杂交水稻品种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的事例。分析案例并思考:两案例通过杂交提高产量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课本P92练习的第二题,小组讨论、交流小虎眼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事例的分析,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不同,进一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通过对以上事例的介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 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便是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合理过渡,概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探究主题三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学生】
1、观看录像,思考地球上生态系统及我国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
2、认真阅读课本P92页的内容,分析生态系统之间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交流讨论。
3、列举事例,说明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三、达标测评
1、我国占世界首位的生物资源是()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鸟类
D、爬行类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培育出高产的杂交稻新品种
A、染色体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3、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有益生物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①基因的多样性
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④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⑤形态的多样性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③ ⑤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
A、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一成不变
C、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还有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内容的关系。
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做个有心人,继续关注生物,关注自然。
五、设计反思
1、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新课标、课本和各种资料,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以及知识的创新点。
2、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由三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的根本保证。
3、细化教学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
本节课对每一个内容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一句话,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4、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
第四篇:《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2.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3.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重点 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教学难点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 教学时间:2010。4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 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引发学生调查兴趣)
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
二、设计调查方案
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
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
⑴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
⑵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⑶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
⑷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5)要爱护动植物
三、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将校园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小组确定一个区域作为调查的重点,开展调查活动,边调查边记录,尽量不要漏掉校园中的任一种动植物,鼓励学生认真记录,对认真调查的组给予加星评价。(意图:为后面形成生物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也具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积累感性经验。)
四、课外延伸:对不知名的动物和植物,回家查找资料
• • • • •
教材:六年级科学
内容: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作者:贾东元
联系电话:*** 地址:甘州区大满镇兰家寨学校
第五篇:保护生物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校:高陵县第三中学
教师:李 菠
时间:2012 年 12 月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这三个问题。本节导入从电影《后天》中精彩的片段引入,给予强大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自然顺利引入第一个学习内容,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关注。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材设计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提出了些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种编写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认识,这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为题,描绘出人类美好的前景,在学生的憧憬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二、教法分析
本节的教学可以从课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发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为什么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认同和接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还要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三、学法分析
可以通过先自学再合作学习的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首先,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应从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两个方面分析,认真分析潜在价值,学习时还要注意把握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政策。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2.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过程和方法:
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利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和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去的意识。
2、通过了解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形成热爱生物学的情感。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难点: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六、课前准备
1、导学案
2、PPT课件
3、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并组织学生制成展示的课件,进行分享。
4、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提出环保倡议书。
七、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电影《后天》精彩片段相关片段,通过2004年的一部美国科幻电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后所带来的灾难,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由此,引出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威胁的话题。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反思我们对地球做了什么?引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出示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带着目标学习。
(三)、学案反馈
表扬优秀小组、优秀个人、进步之星、提问之星、指出其中的闪光点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使后面的学习有针对性;并像优秀的学生学习,吸取他们的优点,达到共同进步。
(四)、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对照答案。教师活动:教师适时的介入。
【设计意图】:通过对照自主学习的答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点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纠正。
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1、2、3、4、5、6、全球性气候问题 酸雨
生物多样性锐减 海洋污染 水资源短缺 臭氧层的破坏
结合图片,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全球环境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环境岌岌可危以及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急性。
(五)、合作探究
探究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也叫生态功能)
3、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和举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产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探究
二、思考与讨论
1、红树林的消失,将会影响多少生物的生存发展?
红树林的消失,使得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及多种水鸟因为环 境改变而无法生存和繁衍,并且影响附近多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使大量的物种无法生存和发展。
2、又将怎么样影响周边的其他生态系统?
红树林能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探究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原地对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特点: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的保护。
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等。
3、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文件,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5、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6、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所有开发和利用。
【设计意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并通过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探究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陕西境内的自然保护区。
林业部门获悉,截至2009年底,陕西省已建自然保护区46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29个、市县级6个,总面积达10.3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5.0%。我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设计意图】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多了解生物保护区的状况,形成从我做去的意识。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在课堂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收获。
(七)、学科班长发言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同学的学习情况,评出展示之星和点评之星。并提出班级环保倡议书:
1、树立自觉关心环境状况。
2、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爱护学校一草一木。
3、珍惜用水、节约用电。
4、生活节俭,不随意浪费粮食。
5、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八)、本节小结
1、全球气候问题。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形成,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九)、作业布置:课后第一、第二大题。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不难,可是如何把这个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思想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呢?所以我在设计时,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整理我们身边的自然保护区,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在身边,可是如何保护呢?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弱,没有关系,身边可以做的事情却很多,例如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也是简单的保护,于是发起环保小倡议,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为我们的环境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