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2 18: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提高课堂效率。班上的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减简便计算。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4、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1、连续减13.7+2.3-4.9+5.1 =16-10 =6 这样的错误还是比较多,4.9和5.1虽然相加等于10,但是,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注意运算的顺序。

2、连续减5.6-(3.6+1.82)

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依次减去这两个数,有部分同学还不会算。

3、本节课复习时间过长,用时10分钟,可以压缩复习的时间,多用在新授知识的练习上。

4、检测题分析:

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4-0.26-1.74 5.6-(3.6+1.82)5.1+0.9-5.1+0.9 部分学生反复出错,计算的时候没有运用简便运算,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运用简便计算方法,但计算出错。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这三道题目,灵活的运用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有的同学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加强口算、计算练习。灵活运用简便运算,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更好的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第二篇: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5月28日执教《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这次课上,我设计在复习导入部分先进行小数加减口算(数字特征,能够凑成整数),以及整数的简便运算定律和性质,为教学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作铺垫。

在新授课中,我将104页的例题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我出示的例题进行自学。最后通过自学、交流、汇报的出结论,证书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而在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一个智慧大比拼的游戏,分为三关。第一关:基础练习,做教材104页的做一做;第二关:提高练习,设计两个难度有所提升的算式;第三关:为三个判断题。然后将教科书104页的第三题作为课堂练习。最后设计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求总成绩的另外一种方法。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实习教师,我在这次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同时感触颇多,让我受益匪浅。

教书,一门艺术。在这一大艺术里面又涵盖许多小的艺术细胞。那么,教师的语言则是这些小艺术细胞之一。一趟数学课堂的氛围,就靠老师的语言来调动。数学是一门注重总结的学科,所以每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有其目的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小结与总结及每个环节的过渡的语言。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以生为本,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由于本班学生的缘故,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晰流利的表达出来,所以在教学时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打乱了课堂时间安排。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精力要高度集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内容,还要时刻关注学情及课堂生成,在学生出现知识点上的错误的时候,教师要予以及时纠正。在非重点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应做到少重复学生的语言,形成精炼紧凑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生成既是课堂的亮点,而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又是这亮点中的闪光点。在巩固练习时,出现了两个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而在讲解中,由于缺乏经验,并没有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清晰明了。在课后,指导老师为我的教学进行了指导点评,才让我恍然大悟。是的,这就是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差别所在。

此时此刻在我的心里只想到了大诗人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城关二小 刘远菊

本节课是在学校开展“提炼课题,高效课堂”人人达标活动中的一节课,本节课是一节数学练习课,练习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教学目标是:

1、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2.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3.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教学重点是: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课题提炼点: 根据小数的数字特点灵活选择简便方法。我根据练习课的特点进行授课,现对本节课做如下反思: 好的方面:

一、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采取口算、填空、判断、比一比谁是简算高手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简算技巧、简算方法,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简算的一些基本要领(一个算式能不能简算要看算式中有没有凑整的两个数),熟知了运算定律,效果很好。

二、体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思路清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方面本人基本做到。

三、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

练习的设计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基本练习(口算)——综合练习(变式练习)——开放性练习(拓展练习)。练习的形式多样:口算(抢答)、填空、判断、计算(简便计算和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这些练习既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能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简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本节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简算能力比较差,不能很快的进行简算。

2、在处理一些细节的问题上还不太恰当。如:学生不能快速回答问题时,没有给他留时间,立刻让第二个学生回答。

3、教师语言有些啰嗦,不够精简。

4、对学生平时简算易错的题没有很好进行梳理,进行强化练习。

第四篇: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

白沙小学:赵朝美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1、提高课堂效率。班上的学生对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减法的性质已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于加、减简便计算。

2、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情境是直接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构建数学模型。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4、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1、连续减13.7+2.3-4.9+5.1

=16-10

=6

这样的错误还是比较多,4.9和5.1虽然相加等于10,但是,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注意运算的顺序。

2、连续减5.6-(3.6+1.82)

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依次减去这两个数,有部分同学还不会算。

3、本节课复习时间过长,用时10分钟,可以压缩复习的时间,多用在新授知识的练习上。

4、检测题分析:

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74-0.26-1.74

5.6-(3.6+1.82)

5.1+0.9-5.1+0.9

部分学生反复出错,计算的时候没有运用简便运算,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运用简便计算方法,但计算出错。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这三道题目,灵活的运用了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有的同学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

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加强口算、计算练习。灵活运用简便运算,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更好的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第五篇: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有限个例证明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通过观察对比掌握简算方法,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会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境激趣,谈话引入,还记得我们班参加学校冬运会是接力赛时的成绩吗?咱们来看看这四位男生在跑4× 50米接力赛的成绩。

三、自学: 出示课本例4

1、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 50米 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 50米 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四、展示

(1)8.42+8.46+8.54+8.58

(2)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五、巩固拓展

=(8.42+8.58)+(8.46+8.54)

=17+17 = 34(秒)

下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有限个例证明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文冬荣 一、教学内容 第 104 页例 4 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85+189+215 248+146+154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5.85-1.75-0.252、火眼金睛辩对错 (1)12.45-1.35-0.65 (2)2......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为解决生活中小数加减问题及以后学习小数四则......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计算

    (一)小数加减法计算 3.2+0.36+4.8+1.64 0.456+6.22+3.78 6.9+4.8+3.1 1.29+3.7+2.71+6.3 0.398+0.36+3.64 4.02+5.4+0.98 73.8-1.64-13.8-5.36 7.14-0.53-2.47 5.17-1.8-3.2 35.6-1.8-15.6-7.2 6......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5篇)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2,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热门6篇)

    篇1:《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中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第二课时例2,是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的基础上......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