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及FLASH制作脚本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美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它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一次体现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反动本质。
3.沙俄不但伙同英、法、美三国共同侵略中国,而且乘机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5.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教师帮助学生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这次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在此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交错关系,清政府对这次战争所持的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录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继续发展,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了。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资本家们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然而他们所想往的美景没有出现。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达到使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并且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交换条件。而清政府担心外国势力继续深入,危及其统治利益,拒绝了“修约”要求。英法就阴谋发动战争来迫使清政府屈服。2.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由,寻衅挑起战争。(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有关“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内容。)教师指出:所谓“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是英法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10月下旬,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法国也出兵参加侵略战争,俄国和美国则以“调停”为名,充当英、法的帮凶。
面临英法联军的进攻,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广州陷落后,广州附近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打击敌人,使侵略者惊恐万状。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 为了更快达到侵略目的,英法决定迅速北上,迫近清政府的统治中心,逼清政府就范,于是,英法联军除留一部分守广州外,其余军队于1858年乘舰北上,至天津白河口。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5月20日,英法侵略军突然向大沽炮台攻击。大沽炮台陈旧落后,防务松弛,守将逃跑很快被联军攻占。接着侵略军又攻陷天津,扬言进攻北京,本来就没有抗敌决心的清政府慌作一团,咸丰帝慌忙派人与英法议和。6月初,谈判开始,英法代表骄横要挟。俄、美扮演“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俄美英法的威逼利诱下,清政府终于先后与四国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2.《天津条约》
请学生诵读《天津条约》内容。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看看它们与《天津条约》有哪些相似与不同?(思考,暂不作答)《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清政府暂时得到“安宁”。英法资产阶级虽已通过《天津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但欲壑难填,他们远不满足从中国攫取的利益,叫嚷:“条约中有关商务的条款不能令人满意”,蓄意利用换约时机,向中国勒索更多特权。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找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大沽之战的小字。)
大沽之战英法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英法资产阶级恼羞成怒,叫嚣:“大不列颠应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应该教训中国人重视英国人,英国人高出于中国人之上,应成为中国人的主人”。1860年春,英、法组织新的侵华远征军,出动舰船200余艘,军队25000多名,于7月底闯到大沽口外准备发动进攻。面对英法两国扩大战争之势,清政府的腐败再次暴露出来,幻想与英法议和,不但未加强大沽防务,反而减弱防守,以示和谈诚意。此时,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8月1日,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占大沽、天津。9月初,联军向通州推进。清政府派人到通州求和,谈判破裂。9月21日敌军进攻通州八里桥。清军“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贼,进如山倒”。而主帅僧格林沁等撤队逃跑,使全军动摇,八里桥失守。22日,咸丰仓皇出奔热河,留下他的异母弟恭亲王奕訢向侵略者求和。10月5日侵略军到达北京城下,6日进犯圆明园,13日控制了北京。3.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风景秀丽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如: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土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系由白石砌成,虽为欧式建筑,但揉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中西合壁,堪称一绝。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的皇家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是当之无愧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一个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抢到的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在疯狂抢劫之后,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童命令几千名侵略军在园内四处放火。大火接连三天不熄,黑色的云团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烟灰一直飘到10多公里外的北京城内,圆明园竟成一片废墟。(放圆明园沧桑史有关录像)
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引起广大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而且也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的谴责。
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又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奕诉在武力威胁下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①清政府一心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从又恨又怕到求和要协投降。如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1859年大沽之战之后表现直至签订《北京条约》。
②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如叶名琛与广州之战;僧格林泌指挥的八里桥保卫战;咸丰帝1860年逃往热河等。
③清政府寄希望于美、俄调停,而美俄两国实际上是英法进攻的帮凶,通过英法的侵略从中渔利。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也暴露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一方面积极参与协助英法侵略中国,另一方面,乘人之危,加紧侵占中国领土。1858年,沙俄用武力威胁清廷黑龙江将军奕訢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又利用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之机,自称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并以帮助镇压太平军为诱饵,向奕訢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訢一字不能更易”,否则“兵端不难屡兴”。11月奕訢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沙俄割占中国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此后又于1864年,188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改订条约》前后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前面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时,已让同学思考回忆《南京条约》及附件有关知识,因此这里连续设问: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又遭受哪些更大的损害呢? ①丧失领土、主权的增多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而且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也遭到践踏。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则通过《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便利条件。②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5个通商口岸,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打开了国门,但其侵略势力基本在东南沿海地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沿江内地。另外有关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他们的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FLASH制作脚本
打开FLASH,背景是一片罂粟花海,背景呈百叶窗跳跃而出。播放5秒之后,背景由花海变为左侧一朵罂粟花,右侧为罂粟花的简介:“罂粟花,罂粟开的花朵,原产小亚细亚、印度和伊朗。我国部分地区药物种植场有少量栽培。罂粟是罂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向上开放。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其含有吗啡、可卡因等物质,过量食用后易致瘾。”点击罂粟花图片,简介消失,在罂粟花图片右侧依次出现箭头图样与毒品图片。点击毒品图片出现从上到下卷轴,点击卷轴,卷轴展开。卷轴上正中间写大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点击标题,标题自动有大变小至舞台顶端。
点击标题,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系列图片(3秒一张自动循环播放),上方有“第一次鸦片战争”字样,直观的让学生回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知识,右下角有红色箭头为进入按钮(加入背景音域,音效为雄壮类型)。点击进入按钮,音效停止,进入动画效果,(梅花飘落贯穿整个课件)。
制作五个按钮位于页面的右侧,按钮的名字分别叫“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天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第一部分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布局:左侧竖排为三个蓝色长方形按钮(背景、借口、爆发)。单击显示内容并且按钮变成红色。主题为正文界面,正文界面下方为红色“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滚动播放,右下角为返回页面按钮。点击背景按钮 正文界面:
a 主题背景为淡粉色
b 正文部分字体为宋体,颜色为黑色
c 正文右侧插入按钮(粉红色),用以链接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文字材料 在正文界面,文字最后添加两个按钮,按钮内容如下:
第一个按钮:先后以旋转形式出现三幅图片。依次为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的场面,图片为5秒自动切换下一个画面,背景为浅灰色,该页面右下角为关闭按钮
第二个按钮:先后以旋转形式出现两幅图片,图片内容为英国市场的繁荣景象以及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所出现的经济现象图片。(贯穿悲伤的背景音乐)点击借口按钮 正文界面:
a 主题背景为淡粉色
b 正文部分字体为宋体,颜色为黑色
c 正文右侧插入按钮(粉红色),用以链接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文字材料 在正文界面,文字最后添加两个按钮,按钮内容如下:
第一个按钮:以从左到右形式出现阿罗号事件相关图片及事件简介。右下角添加关闭按钮
第二个按钮:以从左到右形式出现马神甫时间相关图片及事件简介。右下角添加关闭按钮(贯穿悲伤的背景音乐)点击爆发按钮 正文界面:
a 主题背景为淡粉色
b 正文部分字体为宋体,颜色为黑色
c 正文右侧插入按钮(粉红色),用以链接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文字材料 在正文界面,文字最后添加两个按钮,按钮内容如下:
第一个按钮:以从左到右形式出现英法与清军交战系列图片以及相关简介。右下角添加关闭按钮
第二个按钮:以从左到右形式出现三元里抗英斗争事件相关图片及相关简介。右下角添加关闭按钮(贯穿雄壮的背景音乐)第一部分整体页面右下方为返回主页面按钮 第二部分 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布局:左侧为两个蓝色按钮(进攻天津、签订条约),单机显示内容,并且按钮变为红色。主题为正文界面,下方为红色“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滚动播放 点击进攻天津按钮 正文界面:
a 主题背景为淡粉色
b 正文部分字体为宋体,颜色为黑色
c 正文右侧插入按钮(粉红色),用以链接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文字材料 在正文界面,文字最后添加两个按钮,按钮内容如下:
第一个按钮:先后以百叶窗形式出现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的相关图片,为5秒自动切换图片,背景为浅灰色,右下角为关闭按钮
第二个按钮:先后以跳跃形式依次出现签订《天津条约》的场面及内容,为5秒自动切换图片,背景为浅灰色,右下角为关闭按钮 第二部分整体页面右下方为返回主页面按钮 以后第三至第五部分,设计内容同上,仅在图片、音乐、视频内容上有所改动
在最后一张全部播放完毕后,在左下角添加进入思考问题按钮,单击进入问题页面,设有三个问题以分入形式依次出现,在右上角添加一FLASH动画(一个卡通版的问题小博士)。右下角为结束按钮。单击结束按钮出现下一页面,出现“谢谢观赏”字样,以5秒闪动播放。在屏幕右下角设关闭按钮,收起卷轴,完成课程教学。(配有结束音乐效果)
整体FLASH效果以浓重的悲情色彩为基调,充分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巨大灾难。
09历史一班 崇煜婷 陆晓婧 王丽娜
第二篇: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和教案的区别
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和教案的区别
课件制作,做flash课件,比赛课件,得奖课件,课件修改 2009-12-05 09:03:40 在flash课件制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老师把教案发给我们。现在说明一下脚本和教案的异同呵。
教案的主要作用是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它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後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从上可以看出它和我们对于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要求的脚本里面总体是制作课件的内容和设计要求。比如教学目的,或是怎么组织教学,这些与课件制作无关的内容就不要放到脚本里面。因为这会干扰课件制作者对有用信息的理解。脚本里面的每个字,都是要放到课件里面的内容或是告诉制作者怎样的制作要求。
对于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我们的要求就是:详细、具体、准确。
比如首先要详细说明课件的总体规划,主要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否又有几个小节?出现的形式是怎样的?对课件的背景或是色调有什么要求?是希望卡通形象化一些?还是商务气氛多一些?如果你只是说,做得好一些,这个等于没有说呵。不管是用于公开课还是比赛,对于每个用户,我们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好,但是这个就更需要双方配合并有良好的沟通。
说到具体,就是需要教师最好把出现内容的时间和形式给予说明。比如三行文字,如果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只是写上“分别出现”,那么我们就还需要问清楚:是需要分三次点击才出现?还是三行文字自动分别出现?如果是自动的,那么每行的间隔是多少时间?三秒?十秒?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如果教师没说清楚,那么我们必然要问,这就会影响课件制作的进度呵。
谈到准确,就是希望课件的设计是确定的,不要做结构和前后顺序等方面的随意更改。也就是说你发给我们进行制作的脚本等于是一个话剧的剧本,我们依据它进行排练。不能等练得差不多了,然后又说,原来的不好,换换吧,那么我们付出的劳动就等于是白费了!当然一般地说,有一些文字上面的小改动是正常的,而且有时会有各种领导或是其他老师会给出修改意见,这个也是难免的呵。这也需要双方协商,如果改动过大,那么时间和价格也要做相应的变化。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能很好地理解flash课件制作的脚本和教案的异同,就能给我们提供合适的脚本,便课件制作又快又好!
第三篇:《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讲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勇事迹。【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和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的情况;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列举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主要事迹。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编演历史短剧,让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运用历史材料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能力、与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过学习“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一目,培养学生从历史表格和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写作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培养学生吸取历史教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达自己历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丑恶面目;通过揭露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和《北京条约》;了解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1.爆发根因 2.起讫时间 3.发动者 4.重大事件 5.结果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和纵火者 ②侵略者的暴行 ③影响 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①时间 ②主要条约 ③范围面积 ④影响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背景 ②英雄事迹 ③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老师旁白)1840年,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战争——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国”梦,也惊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当清政府惊魂未定时,要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场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于1851年发生,使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真是祸不单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几个恶禽猛兽又扑来蹂躏中国。
(学生游戏)由四个学生分别戴着标有英、法、美、俄文字的虎、蛙、鹰、熊动物面具,英、法与美、俄分别结伴走到教室前面,先是美向英、法打招呼:“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十二年真是个很长的时间呀!我们现在正站在这里,中国,一个如黄金般的国度。我们相信将会赚
很多很多钱的。”(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改用英语对话。“Hello ,how are you(are you fine)? Twelve years is really a long time,isn’t it? We are standing here, China , it’s a golden place.We believe in that we will make much money.”)然后英、法、美、俄进行关于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对话游戏。另一个学生扮演清政府的皇帝,坐在讲台上。讲台当着清政府。虎:“条约签订十几年了,但商品在中国总是不能畅销,看来是中国的口岸太少了,应该多开些口岸。我们应该把公使驻到北京去,催促清政府满足我们的要求。” 鹰:“嗯,但是看局势,太平天国发展那么快,清政府会不会被推翻?如果太平天国统治全国了,那就麻烦了。我去试探过,太平天国对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只允许做正当生意,不准走私鸦片,不准干涉内政,不准占领土地,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条约。” 虎:“先生们,既然是这样,那我们还是以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交换条件,要求开更多的口岸,增加更多的特权。现在我们不必担心太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清政府答应我们的要求。”
旁白:当四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时,清政府害怕危及其统治而拒绝。四国公使恼羞成怒。虎:“清政府与我们不友好,敬酒不吃,吃罚酒!” 蛙: “那好!我们用武力打败它,然后提出要求。”熊、鹰对虎、蛙说:“你们实力强,出面攻打清政府,我们实力弱,进行外交调停帮助。” 虎、蛙说:“行!”(学生改用“OK!”)熊、鹰、虎、蛙相互说:“再见!”(学生改用“goodbye!”)
旁白:虎、蛙、熊、鹰四国结成联合阵线共同侵略中国。英法发动侵华战争,俄美充当帮凶。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课件显示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艺术字)。
学习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
(本目由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爆发时间等基础知识勾画在教科书上; 2.引导思考英、法为什么发动此次侵华战争? 又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列举战争期间发生的大事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4.思考战争结果如何?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师生活动后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显示)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起讫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发 动者:英国、法国
重大事件: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火烧圆明园。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影响: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本目为重点内容,主要围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展开)1.火烧圆明园
⑴由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布局构成、珍贵文物等,教师做补充; ⑵展示圆明园重要景点《谐奇趣》《大水法》《远瀛观》等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是东方博物馆和艺术馆,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价值很高。圆明园本身就是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⑶播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剪辑,揭露侵略者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配以解说,激起学生的仇恨和惋惜。
⑷课件展示法国大作家雨果关于谴责英法联军暴行的一段话。由学生列举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暴行,并分组讨论“清政被烧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一次犯罪。同时,也说明了清朝统治腐败衰弱,没有能力继续统治了。圆明园的烧毁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它使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从而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学生活动后,老师给予简评,小结本目知识要点,并用课件展示)
时间:1860年。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损失殆尽,纵火者:英法联军。影响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暴行:烧杀抢砸,无恶不作。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
(教师设问,引导过渡)当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劫的时,俄美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们在中国有那些侵略活动?学生答后,老师指出:俄美在战争中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取得了与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权益。俄国还乘机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简表》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形势图》,师生共同学习)⑴结合图表的内容,说明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以后,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走了中国哪些领土,并在图上找出来。学生答时,老师分别用绿色、黄色显示《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占的领土。用泥土色显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占的领土。之后用两头熊分别踏在东北西北沙俄所占领土上。
⑵在图上找出《中俄尼布楚条约》划给中国的领土,并说明这些领土与《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割走的领土有什么关系?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学为组讨论“为什么康熙皇帝在位时,沙俄与中国签订平等条约,比较合理地划定了中俄东端的边界,而咸丰皇帝在位时,沙俄却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蛮横强占中国领土?”(前者强,后者弱)
府为什么不阻止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圆明园⑶由学生按提示归纳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知识要点,并思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情况”。
时 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主要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范围面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
影 响 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沙俄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中国东北西北边境安全受威胁。
⑷教师总结指出,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的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他是占领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⑸教师设问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割占了哪些领土(俄占中国东北西北、英占九龙半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答后,老师归纳,导入下一问。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中国战败,战争期间被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条约内容归纳起来有割地、赔款、开埠、外舰江行、外使驻京等几方面。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生存危机。战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三、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本目由学生看书分析认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背景、英雄事迹、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1851—1864年、洪秀全、天京)
背 景: 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英雄事迹: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
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
金坛战役:1864年,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
历史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
(教师引导讨论)从太平军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自由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英雄事迹,继承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光荣传统。【巩固小结】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清政府把赔款转嫁到人民头上,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在这种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侵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西方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决定先武力迫清投降,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第四篇: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入新课】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以及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影响,英法美等国家在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特权,希望就此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清王朝苟延残喘,以为就此可以继续它天朝上国的美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从这次战争及结果中攫取了不少的特权,尝到了甜头,为了得到更多的特权,他们不惜再次发动战争。
【学习新课】
板书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板书: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6分钟)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可以从国际国内去分析: 国际——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鸦片战争的结束以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他们以为很快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是事与愿违。西方列强并没有如愿以偿打开中国广阔的市场,如棉纺织品的消费水平还远远比不上仅有14600人的洪都拉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性的)一方面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二,外国进口的商品很多不适应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如钢叉,睡冒等等,三,因购买鸦片,无力购买英国的其他商品。因此,法美分别借口《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有12年后修约的规定,英国也援引“最惠国待遇”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他们一起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1856年英法与俄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是英法可以腾出手来发动侵华战争。
国内——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怀疑惧,拒绝修约。这成为二鸦的直接原因,同时清政府正竭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板书:
1、原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
中国也是泱泱大国,发动对其战争不可能毫无理由,法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英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同时这也是战争的导火线,是英法为挑起战争而蓄意制造的借口。所谓“亚罗号”是一艘走私船,船主本来是中国人,在1856年10月8日被广东水师搜查并拘捕了船上的12名中国人,这本来纯属中国内政,但英国却授意驻广州领事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蛮横要求送回被拘捕的人,还捏造说是中国士兵扯下了挂在船上的英国旗,并要中国向英国公开道歉。这很清楚的说明,所谓“亚罗号”事件,不过是英国侵略者为挑起战争而制造的借口。而“马神甫”是指法国籍神甫马赖,此人违约非法于1853年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传教,勾结当地土豪劣绅,无恶不作,在1856年2月,被当地知县逮捕并处死,法国就以此为借口,同英国一起发动了侵略战争。
2、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从发动战争的原因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英国来说仍然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性质目的和第一次鸦片战争都是相同的,因此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提问】但是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呢?
1、背景及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备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侵略效果,于是企图修约,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被拒后,就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扩大鸦片战争的成果。
2、性质,手段
武力征服,过程相似
3、结果
清政府都被打败,签订不平等条约,丧失主权
备注:这种结果很清楚的表明了是一种继续。
4、战争的发动者
英国→英、法、美、俄 备注:虽然多了一个法国,又有美俄出面调停,但实际上是以英国为首,这也说明了继续的特点。
课后思考:还有一种说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同学们可以从侵略的力量、时间、区域、签订的条约的数量等方面去进行思考。
板书:
二、战争的经过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18分钟)板书:
(一)战争的经过(8分钟)
【教师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次战争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第一阶段:1856—1857
广州
联军委员会
英、法(美、俄)
第二阶段
1858
天津 《天津条约》
英、法、美、俄
第三阶段
1859—1860
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英、法
【教师讲述】在“亚罗号事件”后,英国开始向广州进犯,英国派额尔金、法国派葛罗,于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年底就攻陷了广州城。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就是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位总督大人在面对英法联军的进攻时的做法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被世人称为“六不”总督,所以最后他被俘虏了。而广州巡抚柏贵降敌。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英法联军在广州成立了一个殖民统治机构——联军委员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柏贵仍任原职并替侵略者维护殖民统治秩序,而英法联军在广州维持了近4年的殖民统治。
【教师讲述】第二个阶段,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我们先撇开《天津条约》的内容稍后再学习,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撤退了,但是列强的侵略没有结束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一个《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于是,1859年,换约又开始了。这就到了战争的第三个时间段。
【教师讲述】1859年,英法公使借口到北京换约,却无视清政府让他们从北塘登陆进京的通知,坚持从白河由舰队护送进京,并炮轰大沽炮台,结果遭清军爱国将士奋勇还击,受到重创。美国的援助也无法挽救其惨败的命运,而美国却从北塘进京换约成功,骗取了清政府的信任。英国舰队的惨败,使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并将皇帝逐出皇宫,甚至是“让英国人成为中国人的主人”。在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掠,进逼北京。咸丰帝逃跑,恭亲王奕担任议和大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
【教师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毁灭人类文化遗产的暴行,在今天,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个历史的见证。战争至此,英法联军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教师讲述】现在,我们来重点学习《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别用四字短语对条约的每一点内容进行概括,以方便记忆。思考条约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板书:
(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10分钟)
1、《天津条约》俄、美、英、法 1858年
内容:公使驻京
增开十口
舰船航行
外人入内
赔偿损失
↓
↓
↓
↓
↓
外交主权
贸易主权
内河航运权
2、《北京条约》
1860年 英法(俄)
内容:增开天津
割占九龙
华工出国
追加赔款
↓
↓
贸易主权
领土主权 【教师讲述】
第一条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使中国开始丧失外交主权
【教师备注】在现代国家关系中,一国使节驻于另一国的首都,并不意味着不平等,但那时侵略者的意图则是企图通过此项内容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的核心,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因而具有侵略性。
第二条,天津条约中增开的10个通商口岸,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危害: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丧失更多的贸易主权。
同学们请注意,天津并不在10个通商口岸之内,因为天津直到《北京条约》的签订才被迫成为通商口岸,正如《南京条约》并没有把南京开为通商口岸,直到现在的《天津条约》才把南京列为通商口岸。
第三条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危害:不仅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也有利于列强的军事侵略,第四条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
商、传教,以前只能在通商口岸,这说明了侵略扩大。危害;资本主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
第五条: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以及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无疑,这些赔款最终也是从剥削中国百姓得来。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教师讲述】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条增开天津为商埠,危害: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丧失更多的贸易主权。第二条: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危害: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英国在香港侵略势力扩大。第三条:准许华工出国”,但是华工出国与现在的人们出国大为不同,这实质上是贩卖中国人口,他们被贩运到美洲、东南亚各地充当苦力,被称为“猪仔”,悲惨命运不亚于非洲黑奴,这是惨无人道的变相的“奴隶贸易”。危害:是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第四条:对英法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了,危害:进一步加重人民负担。
【教师讲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的时候,俄国对我国虎视眈眈,凭着它与中国接壤的有力条件,趁火打劫,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板书:
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5分钟)
1、时间:19世纪50~80年代
2、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看课本上的表格,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共侵吞了中国北方多少领土? 【学生回答】100多万平方公里
【教师讲述】在这以后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通过几个条约,又夺取了中国北方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教师讲述】同学们可把13页的表格与14页的地图结合起来,了解沙俄通过哪些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基本情况。
【教师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它给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板书: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8分钟)
1、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政治:领土主权被破坏,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经济:外国资本主义:东南沿海→沿海各省→内地
【教师讲述】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而此时中外反动势力也开始公开勾结起来镇压人民的反抗,这在接下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会充分体现出来;从列强的侵略路线以及增开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外国的侵略势力已经扩大到远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教师备注】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它始建于康熙46年(即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赐给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雍正即位后,拓展此园;至乾隆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其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仍不放弃对圆明园的改建和装饰。可是现在,人们看见的只能是圆明园的残迹,从课本13页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损失总值超过600万!
第五篇: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一)(一)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美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鸦片战争中所得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它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一次体现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及反动本质。
3.沙俄不但伙同英、法、美三国共同侵略中国,而且乘机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5.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教师帮助学生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难点:这次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在此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交错关系,清政府对这次战争所持的态度。教学用具:投影片、录像片 板书提纲: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 2.《天津条约》1858年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被割占、财物遭掳掠、主权被践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 的要求,遭拒绝后,就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便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录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继续发展,扩大市场的要求更加迫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了。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资本家们曾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然而他们所想往的美景没有出现。虽然外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大量涌进中国,但由于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外国商品一直销路不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4年,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达到使中国全境开放;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并且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交换条件。而清政府担心外国势力继续深入,危及其统治利益,拒绝了“修约”要求。英法就阴谋发动战争来迫使清政府屈服。2.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1856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由,寻衅挑起战争。
(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有关“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的内容。)
教师指出:所谓“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是英法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借口。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10月下旬,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法国也出兵参加侵略战争,俄国和美国则以“调停”为名,充当英、法的帮凶。
面临英法联军的进攻,两广总督叶名琛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广州陷落后,广州附近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打击敌人,使侵略者惊恐万状。(布置学生阅读小字部分。)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天津
为了更快达到侵略目的,英法决定迅速北上,迫近清政府的统治中心,逼清政府就范,于是,英法联军除留一部分守广州外,其余军队于1858年乘舰北上,至天津白河口。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5月20日,英法侵略军突然向大沽炮台攻击。大沽炮台陈旧落后,防务松弛,守将逃跑很快被联军攻占。接着侵略军又攻陷天津,扬言进攻北京,本来就没有抗敌决心的清政府慌作一团,咸丰帝慌忙派人与英法议和。6月初,谈判开始,英法代表骄横要挟。俄、美扮演“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俄美英法的威逼利诱下,清政府终于先后与四国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2.《天津条约》
请学生诵读《天津条约》内容。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看看它们与《天津条约》有哪些相似与不同?(思考,暂不作答)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清政府暂时得到“安宁”。英法资产阶级虽已通过《天津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但欲壑难填,他们远不满足从中国攫取的利益,叫嚷:“条约中有关商务的条款不能令人满意”,蓄意利用换约时机,向中国勒索更多特权。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找学生朗读课文有关大沽之战的小字。)
大沽之战英法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国内,英法资产阶级恼羞成怒,叫嚣:“大不列颠应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应该教训中国人重视英国人,英国人高出于中国人之上,应成为中国人的主人”。1860年春,英、法组织新的侵华远征军,出动舰船200余艘,军队25000多名,于7月底闯到大沽口外准备发动进攻。面对英法两国扩大战争之势,清政府的腐败再次暴露出来,幻想与英法议和,不但未加强大沽防务,反而减弱防守,以示和谈诚意。此时,俄国公使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8月1日,联军在北塘登陆,攻占大沽、天津。9月初,联军向通州推进。清政府派人到通州求和,谈判破裂。9月21日敌军进攻通州八里桥。清军“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贼,进如山倒”。而主帅僧格林沁等撤队逃跑,使全军动摇,八里桥失守。22日,咸丰仓皇出奔热河,留下他的异母弟恭亲王奕訢向侵略者求和。10月5日侵略军到达北京城下,6日进犯圆明园,13日控制了北京。3.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周长近10公里,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150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风景秀丽集中外园林艺术之大成。如:长春园最北边有一组西式宫殿建筑西洋楼,是乾隆时期根据西方传教土郎世宁的设计,由中国匠师精心建造的。西洋楼景区的“大水法”和“远瀛观”系由白石砌成,虽为欧式建筑,但揉合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中西合壁,堪称一绝。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的皇家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是当之无愧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一个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抢到的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在疯狂抢劫之后,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童命令几千名侵略军在园内四处放火。大火接连三天不熄,黑色的云团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烟灰一直飘到10多公里外的北京城内,圆明园竟成一片废墟。(放圆明园沧桑史有关录像)
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不仅引起广大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而且也受到世界进步人士的谴责。(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雨果的评论。)
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英法联军控制了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又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4.《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10月24日和25日,奕诉在武力威胁下与英法代表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要学生阅读归纳课本《北京条约》的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思考:英法又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再次失败?)(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
①清政府一心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从又恨又怕到求和要协投降。如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1859年大沽之战之后表现直至签订《北京条约》。
②清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如叶名琛与广州之战;僧格林泌指挥的八里桥保卫战;咸丰帝1860年逃往热河等。
③清政府寄希望于美、俄调停,而美俄两国实际上是英法进攻的帮凶,通过英法的侵略从中渔利。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也暴露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沙俄对中国领土的扩张的野心由来已久。
(引导学生回忆,清朝前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终以《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边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一方面积极参与协助英法侵略中国,另一方面,乘人之危,加紧侵占中国领土。1858年,沙俄用武力威胁清廷黑龙江将军奕訢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又利用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之机,自称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并以帮助镇压太平军为诱饵,向奕訢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逼迫奕訢一字不能更易”,否则“兵端不难屡兴”。11月奕訢被迫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沙俄割占中国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此后又于1864年,188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改订条约》前后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讲述以上过程时可制成复合彩色投影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也可要求学生在课本地图上涂上颜色增强直观性,最后要学生看课本的归纳图表。)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前面讲《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时,已让同学思考回忆《南京条约》及附件有关知识,因此这里连续设问:中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又遭受哪些更大的损害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引出两次鸦片战争结果的比较。)①丧失领土、主权的增多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而且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也遭到践踏。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进而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而沙俄则通过《瑗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领土完整进一步丧失。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更为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政府准备了便利条件。②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及扩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5个通商口岸,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打开了国门,但其侵略势力基本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又增开了天津在内的11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从大陆漫延至岛屿,从沿海深入到沿江内地。另外有关外国人、外国船的特殊规定,使他们的侵略活动更加有恃无恐。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放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剪辑录像,回顾本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