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语言教学大纲
教
学
大
纲
课
程
名
称: C语言程序设计
修(制)订
人: 刘明军
审
定
人: 杨波
修(制)订日期: 2008年1月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902
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32 适用专业: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 参考教材:
[1] 刘明军等, 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 谭浩强, C程序设计(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Brian W.Kernighan, Dennis M.Ritchie ,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Second Edition).中译版: 徐宝文,李志译, C程序设计语言(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C程序设计》是面向全校的工科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内容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编程技巧,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自学的形式,并辅以一定量的上机操作练习,以掌握C语言的基本内容并会编写简单的程序为主要目的。对算法的实现思路、设计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知识:
1、了解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2、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成分、数据类型及三种基本结构;
3、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4、掌握程序设计过程中常用的算法;
5、能阅读、调试、编写简单的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备课,充分组织教案,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使备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使教师本身做到有效的教,使学生做到有效的学。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演示。课后一方面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另一方面应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环节,通过布置实验内容对课堂知识进一步理解。
先修课要求
《信息技术基础》为本课程的先修课。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C语言程序基础
建议学时:6学时 第一节:C语言程序基础 第二节:C语言程序运行过程 第三节:编写简单的C语言程序 第四节:C语言基本语法成分 第五节:C语言数据类型 第六节:数据库的输入/输出 第七节:算法
第八节: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
第二章: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建议学时:6学时
第一节:分支结构
第二节: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第三节:循环结构
第四节: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第五节:goto语句 第六节:经典算法举例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
第三章:模块化程序设计
建议学时:7学时
第一节: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特点 第二节:函数的定义
第三节:无返回值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第四节:有返回值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第五节:函数嵌套调用和函数声明 第六节:函数的递归调用 第七节:库函数的使用
第八节: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第九节:指针和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第十节: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第十一节:函数的指针 第十二节:典型例题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
第四章:简单构造数据类型
建议学时:8学时
第一节:一维数组的引出及使用 第二节:二维数组的引出及使用 第三节:字符数组 第四节:数组与函数 第五节:数组与指针 第六节:字符串与指针 第七节:典型例题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第五章:复杂构造数据类型
第一节:结构体
第二节:共用体 第三节:枚举类型
建议学时:3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
第六章:磁盘数据存储
建议学时:2学时
第一节:将数据写入文件 第二节:文件/读写分类函数 第三节:文件定位函数
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授课并结合TC编译器进行讲解。
第二篇:《C语言》教学大纲.
《C语言》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
专业课
(二)目的
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懂得运用计算机语言解决一般工作中的问题。
(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
先修课程
三
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上机实践(二)考核方式
考试 四 学时分配 总学时: 90 学时 讲授: 54 学时 实验: 36 学时 五 教学内容与学时(一)理论讲授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1.1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1.2 C语言的特点 §1.3 简单的C程序介绍 §1.4 C程序的上机步骤 重点:C语言程序的上机步骤 难点:C语言开发环境Turbo C的使用 学生掌握要点: C语言程序的上机步骤 学时数: 1学时
第二章 程序的灵魂-算法 §2.1 算法的概念 §2.2 简单算法举例 §2.3 算法的特性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重点: 程序设计方法 难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学生掌握要点: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学时数: 1学时
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3.1 C的数据类型 §3.2 常量与变量 §3.3 整型数据 §3.4 实型数据 §3.5 字符型数据 §3.6 变量赋初值
§3.7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学生掌握要点: C语言数据类型、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及表达式的使用
重点:运算符的运算规则
难点:运算符的混合运算:类型转换 学时数:4 学时
第四章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4.1 C语句概述
§4.2 赋值语句 §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 语言中的实现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4.6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重点: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难点: 格式输入输出函数
学生掌握要点:学时数: 使用输入输出函数和其它语句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学时数: 4学时
第五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5.1 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5.2 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5.3 if语句 §5.4 switch语句 §5.5 程序举例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C语言条件语句的使用 重点:if-else的逻辑流程 难点:if的嵌套 学时数: 4学时 第六章 循环控制 §6.1 概述
§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6.3 while语句 §6.4 do-while语句 §6.5 for 语句 §6.6 循环嵌套 §6.7 几种循环的比较 §6.8 break和 continue 语句 §6.7 程序举例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循环的使用 重点:循环的逻辑流程 难点:循环的嵌套 学时数:4学时 第七章 数 组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7.2 二维数组定义和引用 §7.3 字符数组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C语言数组变量以及字符串的使用 重点:一维数组的使用,字符串操作 难点:字符串操作 学时数: 6学时 第八章 函 数 §8.1 概述
§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8.3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8.4 函数调用 §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8.8 局部变量和僵局变量
§8.9 变量的存储类别 §8.10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8.11 如何运行一个多文件的程序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C语言函数的定义、使用、了解变量的生存周期及作用域
重点:函数的定义、参数、返回、调用 难点:函数的递归调用 学时数: 6学时 第九章 预处理命令 §9.1 宏定义 §9.2 文件包含处理 §9.3 条件编译
重点:宏定义及文件包含怕应用 难点:带参数的宏定义的应用 学生掌握要点:预处理命令的使用 学时数:2学时 第十章 指针 §10.1 指针的概念
§10.2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0.3 指针与数组 §10.4 字符串与指针 §10.5 指向函数的指针
§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指针变量的使用 重点:指针的定义、使用
难点:指针与数组的关系、指针数组的使用 学时: 10学时
第十一章 结构与共用体 §11.1 概述 §11.2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11.3 结构变量的引用 §11.4 结构变量的初始化 §11.5 结构体数组
§11.6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11.7 用指针处理链表
§11.8 共用体
§11.9 枚举类型
§11.10 用typedef定义类型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C语言结构变量和链表的使用 重点:结构的定义、引用、链表的操作 难点:结构指针、结构数组、链表操作 学时数:6学时 第十二章 位运算
§12.1 位运算和位运算符 §12.2 位运算举例
学生掌握要点:了解C语言位运算符的使用,整数在内存中存放形式
重点:位运算符的使用 难点:负数的补码 学时数:2学时 第十三章 文 件 §13.1 C文件概念 §13.2 文件类型指针 §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3.4 文件的读写 §13.5 文件的定位
§13.6 出错的检测 §13.7 文件输入输出小结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C语言的文件操作
重点: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的循序读写、随机读写难点:二进制文件的随机读写 学时数: 4学时
第三篇:《C语言》教学大纲
《C语言》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适用于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学生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编程方法的入门语言。通过对C语言的基本特点、基本内容、语法规则、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常规的编程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的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
基本要求注重掌握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注重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教材:《C及C++程序设计》(张富编,人民邮电出版社)教学时间:60学时(讲授40学时,上机辅导20学时)
第1章
对C语言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6学时)
C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C语言初步,简单输入输出,数据类型,运算符,变量和表达式等。
二、教学要求
1、C语言的基本知识,C语言简介,结构特点和编译方式等。
2、标准的输入和输出函数。
3、C语言数据类型。
4、变量说明。
5、操作符(运算符)和表达式。
三、重点:输入和输出函数,变量,操作符,表达式。
第2章
程序控制语句
(一)一、教学内容(2学时)
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介绍,分支结构。
二、教学要求
1、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内容。
2、顺序结构设计特点。
3、分支结构,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语法规则和应用。
三、重点:If语句和Switch语句 第3章
程序控制语句
(二)一、教学内容(4学时)
循环结构,包括:for, while, do while等语句。
二、基本要求
1、循环结构的思想及goto语句。
2、for, while, do while循环语句。
3、多重循环及continue, break语句。
三、重点:for, while , do while语句和多重循环。
四、上机辅导(4学时):分支、循环相关的程序设计。
第4章
数组
一、教学内容(4学时)
构造类型介绍,数组及应用。
二、教学要求
1、一维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2、二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变量。
三、重点: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四、上机辅导(4学时):数组应用程序设计
第5章
指针
一、教学内容(4学时)
指针的定义和使用,指针和数组,字符指针等。
二、教学要求
1、指针的概念,指针操作和指针表达式。
2、指针和数组。
3、字符指针和字符数组。
4、指针数组和二级指针。
三、重点:指针的使用,指针和数组,字符指针。
四、上机辅导(4学时):指针应用程序设计
第6章
函数
(一)一、教学内容(4学时)
函数的定义,函数参数,函数调用,递归。
二、教学要求
1、函数基本知识,函数参数和函数值。
2、函数的调用。
3、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及应用举例。
三、重点:函数相关知识,递归和应用
第7章
函数
(二)一、教学内容(4学时)
函数的进一步讨论,返回值,变量作用域,参数,函数指针等。
二、要求
1、非整数返回值和变量的作用域。
2、函数的形参和实参,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3、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主函数。
4、函数指针。
三、重点:函数的返回值,形参和实参,数组参数,函数指针。
四、上机辅导(4学时):函数应用程序设计
第8章
数据存储方式及位操作
一、教学内容(4学时)
数据存储方式,位操作。
二、要求
1、数据存储方式,变量修饰符const,变量存储方式,动态存储单元。
2、位操作符,条件运算操作符,括号操作符,符合赋值运算符。
三、重点:变量存储方式,位操作符。
第9章
用户定义数据类型
一、教学内容(4学时)
用户定义数据类型,结构,位域,联合,枚举。
二、要求
1、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数组,结构指针及其结构的应用。
2、位域的定义和应用。
3、联合和枚举的定义和应用。
三、重点:结构类型和位域的定义和应用。
四、上机辅导(4学时):结构应用程序设计
第10章
预处理器和磁盘文件操作
一、教学内容(4学时)
预处理器和磁盘文件操作。
二、要求
1、宏定义和宏替换(#define),文件包含(#include),条件编译。
2、文件概述,控制台I/O,ANSI文件I/O系统。
三、重点:宏定义和文件包含
第四篇:语言表演课教学大纲
语言表演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鹤)07513001
二、课程性质与特点: 语言表演课是培养从事影视剧(含儿童剧与节目主持人)表演的专业艺术人才的专业。改革年龄段的学生要要几基本掌握语言表演课的基本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创造人物形象所必需的表演技能和技巧。争取在最短的课时内,有效的以严格的技术训练去独立面对艺术创作任务。并且具有和同龄孩子相比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了解更多的影视剧的创作流程方面的知识。力争成为将来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同时要求学生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善于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美学原则观察,认识,表现生活,以较强的艺术素质和独到的方法面对包罗万象的人生。
三、语言表演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表演课是艺术领域当中的必修课。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本课程的任务是语言表演的基础训练开始,通过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信念感,感受力,表现力,观察力以及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并在创作中进行提炼的能力,掌握语言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内外部技巧。舞台行动的规律,在充分开掘,锤炼学生语言表演创作基本素质的同时,牢固的掌握台词的发声方法,人物的创作方法,并在有限的课时内初步形成自身的创作型,最终最大限度的独立完成剧本当中赋予的角色。
四、教学目的 语言表演作为一种创作艺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鉴于授课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小。故授课老师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更多的信心,以及对孩子无尽的爱和关怀。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掌握学生在家长面前不善于表露的“闪光点”。最大限度的让“在知识里游戏”的方针发挥作用。在语言表演课的教学中要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敬业精神、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厚实的文化底蕴。
五、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理论将手为辅。教学时间内容包括单人双人小品练习,观察生活小品练习,元素训练小品,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儿童戏剧片段表演训练,中外童话排演。实习剧目(原创儿童剧)演出。
六、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与每学期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出勤成绩-10% 课堂几率成绩-10% 完成作业成绩-10% 期末考试(期末向家长的汇报演出)成绩-7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表演基础》吕明编著,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参考资料 1.《戏剧表演学》胡导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2.《电视表演学》梁伯龙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实习手册》林洪桐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章:回归本真——解放天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 解放孩子的创作天性,掌握行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台词的基本发声方法,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从自我出发。能在自己创造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自如的行动。着重挖掘孩子(在舞台假定环境中的)想象力,感受力,创造力。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培养孩子从生活中吸取素材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训练,组织单人小品,双人小品,师生同台小品,元素综合训练小品,观察生活小品进行训练。
教学重点: 把孩子的天性解放出来,从虚伪的面子中解放出来,恢复人的本体天性。基本掌握舞台的行动规律以及台词的基本发声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解放天性 即兴练习游戏式训练(有机行动的准备)
一、客观阻力控制人的形体感觉 二、五觉训练
三、心灵敏捷反应训练
第二节
动物模拟
一、心理欲望展示
二、唤回人的模仿天性
第三节
吐字归音训练
一、口腔基本状态训练
二、气泡音发声训练
三、吐字归音基础训练
考核方式: 本章节的考核内容为单人有言小品或者为观察生活小品训练(师生同台)
第二章 演员的心理技术——表演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单元在孩子已经基本掌握台词的基本技能以及有机行动训练的基础上,以教师命题由学生结合熟悉的现实生活,自行组织表演训练。通过单人,双人,多人的交流小品训练。更加熟练的掌握舞台上的语言和生活中的说话存在的潜移默化的区别和联系。使孩子们认识人与人的思想,情感的相互给予,刺激,影响,适应的重要意义,掌握舞台的真挚的有机的交流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采用单人,双人,多人以及师生同台的训练方式进行授课。
教学重点: 掌握心理技术,符合人的心里逻辑,生理逻辑,生活逻辑,行为逻辑等,还原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舞台表演元素训练
(一)一、完成动作的先决条件——注意力集中
二、演员必备的创作状态——松弛与控制
三、表演艺术的核心元素——舞台动作
四、动作中的前提与根据——规定情景
五、表演艺术的创作酵母——丰富想象
第二节 舞台表演元素训练
(二)一、表演艺术对演员最基本的要求——信念与真实感
二、表演艺术中的唤起情感的要素——情绪记忆
三、演员在动作中的思维过程——判断与态度
四、建立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交流与适应
考核方式: 本章节的考核内容为元素训练小品(师生同台)
第三章 向创造人物形象过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 前两个阶段的语言表演课的综合训练项目的成果验收以及运用。更是表演诸元素的综合运用。巩固基础训练成果,使孩子在掌握较成熟的心理技术和技巧的基础上增强外部表现能力,其中包括语言和形体以及面部表情等等……使孩子能够为创造简单的角色而打下基础,为过度到角色创作做好准备。以孩子易于理解的当代,现代儿童文学作品或者适合此教学阶段的优秀成品小品为教材,由教师把小说(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并指导孩子创作出舞台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训练,排练相结合的方法相结合。
教学重点: 语言表演课前阶段诸元素的综合运用。掌握元素之间的连续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所有元素必须以舞台动作作为贯串。统一在行动之中,向角色创作过度。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提炼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人物性格。教师将文学形式改变成戏剧形式,叙述形式改变成行动形式,描写形式改变成剧场场面形式等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观察生活
一、积累创作材料——观察生活
二、观察生活的小品构思
三、观察生活小品的表演——表演艺术诸元素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向角色创作的过度
一、童话小说改编训练的目的以及意义
二、使孩子们尽量认清小说与戏剧的差异性
三、由任课教师亲自将文学作品改变成剧本
四、在剧作家提供的规定情境中建立起充分的信念——人物的自我感觉
五、成品改编片段的汇报演出
考核方式: 本章节的考核内容分为如下两个步骤: 1.观察生活小品
2.小说(儿童文学作品)改编以及戏剧片段的表演创造
第四章 不同风格体裁作品的人物创作(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改编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前三章的教学,孩子们已经能够基本掌握塑造舞台上面有血有肉的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本章要求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在中外古今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中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征,职业特征,年龄特征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既要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力,也要有极佳的形体表现力。能够达到内外部的有机统一。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排演相结合,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表演训练。结合游戏性质的拓展训练进行陪衬,极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创作潜能和展示欲望。
教学重点: 塑造人物形象,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
以中国经典儿童话剧或者经典儿童独幕剧为教材 第一节 剧本与人物性格分析
一、剧本构想
二、人物性格的分析与挖掘
三、人物形象构思与人物性格的外化
第二节 人物性格创造(剧目排演)
一、人物性格与人物语言
二、人物性格与人物形体
三、人物的总体把握和节奏处理
考核方式: 中国经典儿童话剧(或者原创儿童话剧)的创造与汇报演出
第五章 不同风格体裁作品的人物创作(外国戏剧片段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在中外古今不同风格体裁作品中创作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征,职业特征,年龄特征的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和良好的肢体控制力。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排练相结合,中外名著片段,戏剧片段表演训练,独幕剧的排练以及剧中人物的一度创作。
教学重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角色中生活,找到角色生活的真实感,做到内外部的谐调与统一。
主要教学内容: 以外国戏剧片段或者独幕剧为教材
第一节 剧本分析与案头工作(任课教师全程在场)
一、认识作家与作品(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二、时代背景以及规定情景(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三、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四、剧目的主题与剧目的主题思想(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五、最高任务与贯穿动作(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第二节 剧目排练
考核方式: 圣诞节汇报演出
第六章 完整的人物形象创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阶段是语言表演课的收口阶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相对而言难度较大,要求任课教师全程陪伴。训练孩子们掌握完整人物形象的创作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动性,争取做到独立分析简短的剧本,达到自主完成角色的构思和体现角色的能力。在教师帮助下创作出鲜活感人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剧目排演相结合。
教学重点: 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把握塑造人物的分寸感,准确性和鲜明性,创作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内容: 以适合儿童的特点的中外古今的独幕剧为教材 第一节 角色分析
一、角色行动的逻辑构成(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二、角色贯穿动作与最高任务(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三、分析角色的规定情景(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四、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第二节 角色构思
一、从朦胧到清晰建立起完整人物形态——角色基调(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二、从局部到整体建立起角色行动现——贯穿动作(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三、从相互平行到相影相随——两个远景(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四、从角色行动到舞台调度——速度节奏(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第三节 创造角色
一、体现是立体多元的系统工程(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二、形体方面的体现(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三、语言方面的体现(含理论讲授及教师示范)
考核方式: 结业演出
第五篇:《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荆楚理工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
二、课程代码: Z04013
三、课程管理: 计算机工程学院(部)计算机应用教研室
四、教学对象: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
五、教学时数: 总时数 20 学时
六、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
七、课程衔接: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1、巩固和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对对课本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实现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2、培养程序设计基本素养,包括总体规划,模块化结构设计,各功能通过函数来实现。通过课程设计,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程序规划,熟练编写简单程序,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意灵感,锻炼独立的设计能力,提高独立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原创系统。
九、课程设计的要求
1、全面了解C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掌握规划设计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方法。
2、掌握C语言基本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点、爱好选题,并进行设计。
3、准确应用函数、数组、结构体、指针等知识。
十、课程设计时间和地点
2014年6月9日至6月18日每天下午 A5-***
十一、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6月9日 根据兴趣爱好确定题目。6月10日—16日 展开设计。
6月17日 测试程序,并做相应的修改。6月18日 设计报告撰写与修改、提交。
十二、评分标准
A—优秀
系统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程序设计意图表达清晰,富有原创性,具有独特性。界面友好具有吸引力。
知识运用准确无误,方法简单有效。各部分衔接流畅自然。设计说明书完整、规范
八、课程设计目的
设计说明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课程设计期间无旷课及病事假 B—良好
系统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程序设计意图表达清晰。界面友好具有一定吸引力。
知识运用无误,方法简单有效。各部分衔接好。设计说明书完整,较规范 设计说明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课程设计期间无旷课及病事假 C—中等
系统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程序设计意图表达较为清晰。界面友好具有一定吸引力。
知识运用无大错误,方法简单有效。注意各部分衔接。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晰
课程设计期间无旷课及病事假 D—及格
系统一般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程序设计意图表达较为清晰。界面友好具有一定吸引力。知识运用无特大错误。
课程设计期间无旷课,病事假1——2次。E—不及格
程序设计意图表达难以看懂。界面设计差。知识运出现严重错误,无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期间无旷课,病事假3次及以上。
十二、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1、任正云,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水利水电出版社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