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Java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内学
时
:
3学
时
/
周学分:3
课程目的与要求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近年来兴起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并能用它编制面向对象和网络化的程序。该课程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Java语言的基本构成(如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程序结构等),类及其扩展,包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原理;第二部分讲述Java语言三个基本设施:异常、线程及字符串处理等;第三部分介绍Java语言系统级类库,包括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文件与流、类型编程、实用工具及系统程序设计;第四部分介绍Java语言的一些应用级类库及其编程技术,包括Applet,图形及图形用户接口,网络等。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面向对象理论简介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系统的特性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第二部分:JAVA语言程序设计 JAVA语言的对象机制 JAVA语言的表达式和语句 异常、字符串、线程 系统级类库
第三部分:JAVA高级篇 APPLET AWT 网络编程
JAVA BEANS、JDBC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参考书:
1. 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许满武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JAVA编程思想(Thinking in Java)[美] Bruce Eckel 机械工业出版社
3. JAVA使用手册
[美] Patrick Naughten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JAVA语言APPLET编程技术
王克宏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5. JAVA应用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
徐永森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以介绍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重点,结合Java语言的语法规则、编程特点和设计思想、强调容易发生错误和编程应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能对Java技术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熟练地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编译以及调试工作
文章由北大青鸟.嘉华教育(深圳大学实训基地&北大青鸟全国三甲校区):www.xiexiebang.com 深圳权威IT培训学校,欢迎课程咨询
第二篇:【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学分】
【参考学时】 108学时 【讲授学时】 72学时 【实验学时】 36学时 【课程性质】 任选课 【课程基础】 计算机基础
【适应对象】 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自动化 【教学目的】
了解国际上最新的计算机编程设计思想,并能初步运用Java技术和基本开发工具进行计算机软件代码设计。培养学生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方式进行计算机编程研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内容提要】
本课程从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Java语言的主要特征和编程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简单Java程序的开发过程;数据运算、流控制和数组、Java的类、包和接口、深入理解Java(涉及Java的变量传递、多态和虚方法调用,以及对象的构造和销毁);异常处理;Java的工具类和常用算法;Java的多线程;输入/输出流及基于文本的应用;图形用户界面等内容。
第二部分 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 引论
第一节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第二节 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Java目前的主要应用 第四节 Java语言的特点 第五节 Java与C++的比较 第六节 Java程序工作机制 第七节 JDK的安装 第八节 Java应用程序举例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每种程序的基本结构。
二、掌握Java程序的工作机制;Java程序包含应用程序和小应用程序两种不同类型。
三、了解J2SDK开发环境,及开发Java程序的过程;了解Java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了解Java与C++两种语言的不同。
四、实践教学要求:掌握Java环境的基本参数配置和运行简单Java程序。【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2章 Java语言基础
第一节 标识符、保留字、分隔符、注释
一、Java标识符、二、Java保留字、分隔符 第二节 变量和数据类型
一、常量和变量
二、数据类型
三、表达式和运算符
四、简单的输入输出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各种简单数据类型的使用;运算符和表达式的使用;Java程序简单的输入输出方法。
二、掌握标识符的定义规则。
三、了解常用的保留字和分隔符。
四、实践教学要求:掌握Java各种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在程序中的应用。【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3章 控制结构
第一节 流程控制分类 第二节 选择语句
一、if语句
二、switch语句 第三节 循环结构
一、for 语句
二、while语句
三、do-while 语句 第四节 跳转控制语句
一、break语句
二、continue语句
三、return语句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选择和循环语句的使用。
二、掌握跳转语句的使用。
三、实践教学要求:在程序中使用选择、循环和跳转语句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参考学时】4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4章 类和对象
第一节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一、抽象
二、封装
三、对象 第二节 类
一、类的定义
二、构造函数 第三节 方法
一、方法定义
二、方法的调用
三、Java API中的方法 第四节 访问控制符
一、公共访问控制符public
二、缺省访问控制符
三、私有访问控制符private
四、保护访问控制符protected
五、私有保护访问控制符private protected 第五节 静态修饰符、静态字段和方法
一、静态修饰符、静态字段、静态常量
二、静态方法、main方法 第六节 抽象类与抽象方法
一、抽象类
二、抽象方法
第七节 最终类、最终属性、最终方法与终结器
一、最终类
二、最终属性、最终方法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Java程序的结构;类的定义;方法的定义、调用;构造函数的使用。
二、掌握什么是抽象、封装和对象;Java中访问控制符的作用;Java中的静态修饰符、静态字段、静态方法。
三、了解Java中的抽象类、抽象方法和Final修饰符。
四、实践教学要求:学会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来设计程序。【参考学时】12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5章 深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第一节 继承的概念 第二节 扩展类
一、继承关系定义
二、类的继承;属性继承与隐藏;方法继承、覆盖与重载 第三节 多态与动态绑定
一、多态、动态绑定
二、父类对象与子类对象的使用与转化 第四节 构造函数的继承与重载
一、构造函数的继承和重载
二、构造函数的使用 第五节 包
一、包用途、创建包
二、包引用
三、Java API包 第六节 接口
一、接口概念
二、接口声明、接口的实现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类、方法的继承;多态和重载。
二、掌握包的创建和引用;接口的定义和实现。
三、了解继承的思想;包的用途。
四、实践教学要求:在程序中使用继承的思想来模块化程序、简化程序,学会包的使用
【参考学时】12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6章 异常处理
第一节 异常处理基础
一、异常的类型
二、Java的内置异常、未被捕获的异常 第二节 try和catch语句
一、try和catch的使用
二、使用多重catch语句、嵌套try语句 第三节 异常抛出
一、throw语句
二、throws语句 第四节 finally语句 第五节 自定义异常类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try和catch语句的使用;自定义异常类的方法。
二、掌握异常处理的一般结构和异常的抛出方法。
三、了解Java的异常机制;Finally语句的作用。
四、实践教学要求: 掌握在程序中添加异常的方法 【参考学时】8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7章 字符、字符串、数组
第一节 字符
一、Character类的构造函数
二、Character类提供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字符串
一、字符串常量与String类
二、字符串变量与StringBuffer类 第三节 数组
一、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二、数组的数组、复制数组、数组类Arrays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String和StringBuffer类的对象创建以及常用的方法;数组的具体用 法。
二、掌握Character类的构造函数和方法。
三、了解数组的数组、复制数组、数组类Arrays。
四、实践教学要求:掌握字符串变量与StringBuffer类在程序中的应用;掌握不同类型数组的应用
【参考学时】8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8章 Applet 第一节 Applet概述
一、Applet的类层次及框架结构
二、Applet的生命周期、主要方法
三、Applet和HTML、第二节 Applet的应用
一、Applet的执行
二、AWT绘制基础、在Applet中输出文字、在Applet中使用颜色、在Applet中绘制图形
第三节 Applet的通信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Applet中各种方法的使用。
二、掌握Applet的一些具体应用。
三、了解了解Applet的运行机制。
四、实践教学要求:能够使用Applet小程序在网页中实现各种功能。【参考学时】8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9章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第一节 GUI包 第二节 布局管理器
一、FlowLayout布局管理器、BorderLayout布局管理器、GridLayout布局管理器、CardLayout布局管理器、GridBagLayout布局管理器、swing布局管理器、Null布局管理器
第三节 事件处理
一、事件处理模型
二、事件处理方法
三、事件适配器 第四节 常用组件
一、常用容器组件:标签(JLabel)、按钮(JButton)、文本框、复选框-JCheckBox、单选按钮-JRadioButton、列表框-JList、组合框-JComboBox、滑块-JSlider菜单、对话框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Java中事务处理的方法。
二、掌握布局管理器的使用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java.awt包和javax.swing包所包含的内容。
四、实践教学要求:能够熟练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图形用户界面。【参考学时】12学时 【参考资料】
1、印旻编著.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Ivor Horton编著.Java2编程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子云编著.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三篇:java教学大纲
《Jav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本课程主要讲述当前非常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思想,为学员建立初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体系结构,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的:让学生真正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使用 awt和Swing包开发图形用户界面和事件驱动的程序,并能从事JAVA Applet小应用程序及网络通信等程序的开发。理解Java多线程概念,并可以利用多线程技术开发相应程序。能够以面向对象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小型应用程序。初步具备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有的基本能力。
参考书目:1.《JAVA语言基础教程》刘其成等编石油大学出版社
2.《JAVA语言及应用》张为民 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有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50学时+实验教学50学时+项目实战240学时。
学完本课程后,对于一般问题,学生应能够独立地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并熟练地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在Java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程序的编辑、调试运行,得出正确的结果。学习完本课程应该基本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利用Java支持的多种布局管理开发图形用户界面(GUI),并使用Java语言的事件委托机制开发GUI应用程序;
2.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路和知识,能在具体实际中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考虑问题; 3.掌握Java的多线程机制;
4.初步掌握JDBC-API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开发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5.掌握了初步的Java网络编程技术,能利用Sockets机制进行网络通信软件的开发; 6.理解并掌握Applet的原理,能够开发简单的Applet程序; 7.掌握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能开发容错性良好的程序; 8.掌握初步的JSP知识,能够编写简单的JSP应用程序;
9.了解设计模式的基本知识,能够在程序设计中引用简单的设计模式。10.小型软件设计开发能力。
三、教学内容 1.Java语言概述
1)了解Java语言的历史与现状。
2)掌握Java虚拟机的概念。
3)掌握Java语言的安全性、跨平台性特点;了解Java Applet和Java类库。
4)了解常见的Java开发工具。
5)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结构、开发过程,了解Java Applet结构。2.Java编程基础
1)掌握标识符的定义规则。
2)掌握表达式的概念、组成。
3)掌握数据类型的划分,简单数据类型的概念。
4)掌握布尔型常量、字符型常量、整型常量、浮点型常量、字符串常量。
5)掌握变量的概念、声明、有效范围、赋值、类型转换。
6)掌握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条件运算符、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7)掌握注释语句的作用,//和/* */的使用。3.Java的控制结构
1)掌握条件语句if(if-else-if)、多分支语句switch的结构和程序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了解分支语句的嵌套。
2)掌握while语句、for语句的结构和程序流程,编写相应的程序;了解do-while语句,循环的嵌套。
3)了解continue语句、break语句的用法。4.方法
掌握方法的定义及使用 5.数组合字符串
1)掌握一维数组的概念、定义,静态数组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String和StringBuffer类的使用。6.面向对象编程
1)掌握类声明,类体(变量和方法)的定义,构造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对象的生成,变量和方法的引用,方法参数的传递,构造函数的引用。7.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掌握继承关系的定义,成员变量的继承和隐藏,方法的继承、重载和覆盖;了解this和super。8.接口和基本类库
1)掌握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的实现。
2)了解常用的Java类库 9.异常处理
1)了解编译错误、运行错误。
2)掌握异常处理机制概念。
3)掌握try-catch结构;了解finally。10.图形用户界面
1)掌握窗口的创建。
2)掌握绘制图形、显示文字、控制颜色、显示图像的方法。
3)掌握常用组件及其事件处理(Label、Button、Checkbox、CheckboxGroup、TextField/TextArea、Choice、List、Frame)以及FlowLayout、BorderLayout、GridLayout以及NULL布局。11.多线程机制
1)了解基本概念(程序、进程、线程)。
2)了解实现多线程的两种方法:创建Thread类的子类和实现Runnable接口。
3)线程的同步和互斥。12.输入/输出处理
1)了解流的概念,输入/输出流层次。
2)了解文件与目录管理,文件的顺序处理和随机访问。13.Applet
1)了解HTML文件作用与结构。
2)掌握Applet基本工作原理。
3)掌握Applet程序结构与开发过程,Applet的创建,生命周期与绘图周期,与HTML文件协同工作及参数传递。
4)了解Applet和浏览器之间的通信。
5)掌握Applet 中的标准组件、图形/文本/颜色控制、图像显示、声音播放。14.JDBC技术
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Java语言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建表、插入记录、条件查询等)。15.网络编程
了解并掌握初步的Java网络程序设计。
四、学时分配 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项目实战 章名 Java语言概述 Java语言基础 Java控制结构
方法 数组与字符串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类的封装继承多态 接口与基本类库 异常处理 GUI设计 多线程机制 输入/输出处理 Applet基础 JDBC技术 网络编程 总计
学时分配
合计 4 4 4 4 8 8 4 8 4 12 8 4 8 12 8 100
讲授 2 2 2 2 4 4 2 4 2 6 4 2 4 6 4 50
实验 2 2 2 2 4 4 2 4 2 6 4 2 4 6 4 50
上机
实践
习题
考核
机动
八周的项目实战,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简单Java项目的开发能力。使其对小型的Java项目开发流程,开发方法和工具有一个实际的了解。通过小项目的设计开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在作为实战教材的《Java高级开发指南与项目实战》中,我们增加了Swing技术、设计模式、UML、集合类和Java编程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个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了Java项目开发的基本过程。
具体项目实战的安排如下:
Java项目实践为期八周,每人一题,每个题目只给出总体要求,相关资料和知识由学员自己搜集整理学习。每周5天,每天6学时(上午4学时,下午2学时),共计24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总计
六、实验(上机)
一)、Java实验一:JDK开发工具 1.实验目的
1)熟悉JDK开发环境。
2)熟悉Jcreator编辑器的使用。
3)掌握Java Application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4)了解Java Applet的功能与程序结构。
内容
动员,开题并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查找资料,并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设计,并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 详细设计,并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
程序实现,编码阶段
系统测试,并设计测试用例及测试报告 项目扫尾工作,并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验收
学时 6 24 30 30 60 30 30 30 240 2.实验要求
1)JDK开发环境
2)Jcreator编辑器
3)掌握Java Application程序开发过程
4)了解下面的Java Applet的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JDK环境熟练程度50分、Application与Applet程序运行50分)二)、Java实验二:Java语言基础 1.实验目的
1)掌握标识符的定义规则。
2)掌握表达式的组成。
3)掌握各种数据类型及其使用方法,熟悉自动转换与强制转换的含义。
4)理解定义变量的作用,掌握定义变量的方法。
5)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使用及其优先级控制。2.实验要求
1)掌握变量定义与数据类型。
2)掌握算术运算。
3)掌握关系运算与逻辑运算 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正确用数据类型定义变量30分、能熟练使用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70分)三)、java实验三:控制结构 1.实验目的
1)掌握if语句、if-else-if结构的使用。
2)掌握switch语句的使用。
3)掌握使用while语句实现循环。
4)了解使用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掌握使用for语句实现循环。
6)了解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的使用。2.实验要求
1)使用简单if语句编程,从键盘键入三个整数,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其输出。
2)分别使用if-else-if语句和switch语句编程,确定某一月在哪个季节。
3)分别使用while、do-while和for语句编程,求1~100的和。
4)使用continue语句实现:将100~300之间的不能被3整除的数输出。
5)使用break语句实现记数:从1~100,当数到78时程序终止。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正确使用控制结构,程序运行正确无错误。四)、Java实验四:方法 1.实验目的
1)掌握方法的概念和创建。
2)掌握方法的参数传递。2.实验要求
1)利用递归算法实现汉诺塔问题的求解。
2)编辑程序要求参数a、b、c由键盘输入。即先打印“本程序求方程AX^2+BX+C=0的根!”,然后依次提示“请输入参数A:”、“请输入参数B:”、“请输入参数C:”,最后计算结果。
3)编写一个方法用于计算n个数中取m个的组合数,并用该方法输出杨辉三角。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每题50分)五)、Java实验五:数组 1.实验目的
掌握一维数组的概念、定义和使用。2.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程序,通过屏幕提示输入二维数组的行列个数(假设是方阵),然后提示依次输入各个整数元素(一个元素一行,参考课件示例SelectSort.java),然后编写三个方法分别求数组的每行最大值、每列最小值以及将数组主对角线元素成绩;
2)编程实现Fibonacci数列;
3)编程采用冒泡法实现对数组元素由小到大排序。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正确解决所给题目)六)、Java实验六:类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声明。
2)掌握对象的创建。
3)掌握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4)掌握构造函数的使用。2.实验要求
1)创建5个学生对象给一个学生数组赋值,每个学生属性有:学号、姓名、年龄。
(1)将学生按学号排序输出;
(2)给所有学生年龄加1;
(3)统计大于20岁的学生人数。
2)编程创建一个Point类,在其中定义两个变量表示一个点的坐标值,再定义构造函数初始化为坐标原点,然后定义一个方法实现点的移动,再定义一个方法打印当前点的坐标。并创建一个对象验证。
3)定义一个类实现银行帐户的概念,包括的变量有“帐号”和“存款余额”,包括的方法有“存款”、“取款”和“查询余额”。定义主类,创建帐户类的对象,并完成相应操作。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20分、题目2 40分、题目3 40分)七)、Java实验七:类的封装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继承方法。
2)掌握变量的继承和覆盖。
3)掌握方法的继承、重载和覆盖。2.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类person,有三个字符串变量肤色、发色、姓名(变量名自己定义),有两个方法吃和住(方法名自己定义),自己决定如何封装;
2)借助上面的people类,再编写两个子类中国人、欧洲人,分别增加一个变量:语言,以及一个方法tostring用于输出对象信息。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八)、Java实验八:接口和基本类库 1.实验目的
1)掌握接口的实现方法。
2)掌握常用类库的基本使用方法。2.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接口animal,有三个方法吃、睡和外部特征(方法名自己定义);
2)编写两个类人、老虎,分别实现animal接口。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正确定义及使用接口和常用类)九)、Java实验九:异常处理 1.实验目的
掌握异常的概念以及如何定义、抛出和捕捉处理异常。2.实验要求
1)理解异常的抛出、捕捉与处理。
2)理解异常类的常用方法的使用。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否捕捉异常 50分、能否正确使用异常类方法 50分)十)、Java实验十:Java绘图 1.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窗口的创建。
2)掌握绘制图形、控制字体和颜色、显示图像的方法。2.实验要求
1)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空白窗体。
2)编辑一个小程序,显示一个半径为150的圆内接五角星(要求正放,不可以偏),要求圆为黄色填充,五角星为红色,背景为蓝色,在图片的正下方显示文字“圆内接五角星”,字体为楷体12号,白色,在下方画一个边框为5,长300,高180的红色矩形。
3)编程显示图像文件。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20分、题目2 60分、题目3 20分)十一)、Java实验十一:GUI标准组件及事件处理 1.实验目的
掌握常用GUI控制组件及其事件处理。2.实验要求
1)在应用程序窗体中安排1个文本框,一个标签。在文本框输入一个数字(0-9),按回车键,在标签处显示对应的英文单词。0---zero,1---one,.....。
2)编辑一个小程序,界面上加入一个标签,显示内容为你的姓名和班级,并注明是X月XX日作业,在标签下面增加列表、两个单选框(控制列表是否为多选状态),一个文本框,三个按钮,分别控制将文本框的内容加入列表、删除、删除全部列表内容,当选择列表时,按照当前状态(是否多选),在文本框中显示用户选择的列表内容。再加入一个文本区,用来显示用户操作的过程,比如:您输入了文字XXX,您单击了加入按钮等。
3)实现一个简单的图像浏览器,部署“上一张”、“下一张”两个按钮,点击按钮可前后翻阅图片。
4)仿照记事本的GUI编写一个JAVA简易记事本程序。只要菜单及界面,具体功能除[退出]外均不用实现。
十二)、Java实验十二:多线程机制 1.实验目的
1)线程的概念、线程的生命周期。
2)多线程的编程:继承Thread类与使用Runnable接口。
3)使用多线程机制实现动画。2.实验要求
1)理解用创建Thread子类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2)理解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法实现多线程。
3)利用多线程编程实现一个正在旋转的地球。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能否对THREAD子类正确使用 20分、题目完成 80分)十三)、Java实验十三:输入输出流 1.实验目的
1)了解流式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
2)掌握类File、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RandomAccessFile的使用方法。2.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任意文件的拷贝功能,源文件和目的文件名由命令行参数提供。
2)设计一个图形界面的文本文件查阅工具,在窗体中安排一个文本域和一个按钮,文本域用来显示文件的内容,点击打开按钮将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从而可以选择要查看的文件。3.项目及学时分配:2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十四)、Java实验十四:Applet 1.实验目的
1)掌握Java Applet程序结构和开发过程
2)了解Applet运行机制
3)学会编写Applet对应的HTML文件,掌握从HTML文件向Applet传递参数的方法。
4)了解Applet与浏览器的通信。
5)掌握在Applet图形界面设计。2.实验要求
1)Java Applet程序开发过程
2)制作一个Applet,要求传入四个参数,分别表示操作数类型(如整数、浮点数等)、两个操作数以及一个操作符。Applet接收到参数后,按照参数类型和操作符计算两个操作数的值。
3)编写Applet,显示heep://www.xiexiebang.com的页面内容。
4)编写Applet,包含一个文本框和一个按钮,单击按钮时,在浏览器的状态行显示文本框中的内容。
5)编写Applet播放两段音乐,一段是连续播放的背景音乐,一段是独立的整段音乐。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2 30分、题目3 20分、题目4 30分、题目520分)十五)、Java实验十五:JDBC技术 1.实验目的
1)了解JDBC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使用JDBC实现简单的数据库管理。2.实验内容
1)配置ODBC数据源。
2)建立一张表book,字段有:id int(4)bname string(20)bauthor string(10)bvalue float
3)编辑一个程序,对该表进行记录插入,程序运行后,如果表中没有数据,则显示:表中没有记录!是否添加(Y/N)?,如果选择Y则分别要求输入各字段,输入完毕后,更新表,并显示所有记录,继续询问是否添加,直到用户输入N后退出系统。
4)编写程序,在“book”表中分别查询所有记录以及满足条件“ bvalue>10”的记录。
5)设计删除记录模块。3.项目及学时分配:6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10分、题目2 20分、题目3 20分、题目4 50分)十六)、Java实验十六:网络编程 1.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Socket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2)掌握使用Socket实现简单的网络程序的设计。2.实验内容
1)制作一个相互控制的applet程序,要求applet1也可以将文本框中的内容写到applet2中,但不要按钮,要求输入内容后回车写入applet2。
2)设计一个两个客户通讯的程序。3.项目及学时分配:4学时
4.实验考核:100分(题目1 40分、题目2 60分)
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章 次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实验七 实验八 实验九 实验十 实验十一 实验十二 实验十三 实验十四 实验十五 实验十六 章 名
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
JDK开发工具 Java语言基础 控制结构 方法 数组与字符串
类和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类的封装 接口和基本类库 异常处理 Java绘图
GUI标准组件及事件处理 多线程机制 输入输出流 Applet JDBC技术 网络编程 总计
七、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深广度
1、重点
1)Java语言基础
2)面向对象构件
3)Applet基础
4)多线程
5)JDBC技术
2、难点 2 2 2 4 4 2 4 2 2 4 4 2 4 6 4 50
学时分配
备注
1)面向对象编程思想
2)多线程机制
3)输入/输出处理
4)JDBC技术
3、深广度
1)网络应用
2)JDBC技术
八、说明与建议
1.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员多作练习
2.主持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编程经验,对JDK1.X比较熟悉
3.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员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
第四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系统学习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语法,较好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编程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利用 C 语言编写软件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有较强软件开发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练掌握 C 语言中的基本知识、各种语句及程序控制结构,熟练掌握 C 语言的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等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并能熟练地运用 C 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具有较强的程序修改调试能力;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课时分配
本学科计划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训课时比例为7:3。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教学重点:掌握C语言变量类型及不同类型常量的表示;标准的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运算符及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控制流程、数组和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使用;函数结构、函数参数传递及递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的文件操作。难点:指针的使用、结构体链表的构造和使用及函数的参数传递。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故采用讲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1.教学内容
(1)编程历史的回顾、程序设计介绍(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逻辑式);(2)C语言的历史背景、特点;(3)C语言源程序的格式和程序结构;(4)C程序的上机步骤。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简单的 C程序格式,包括main()函数、数据说明、函数开始和结束标志等;
(2)难点:编程入门以及对语言的理解。第二章 算法 1.教学内容
(1)算法的概念及特性;评价算法优劣的方法(时间和空间);(2)简单算法举例;
(3)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N-S流程图);(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及基本步骤。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算法流程图三种基本结构(以后各章学习中利用流程图强化对程序的理解);
(2)难点: 算法概念以及对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教学内容
(1)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常量的表示法(字符和字符串常量),各种数制(八、十、十六进制)的整型数和长整型数,实型数(float和double);
(2)变量的类型说明、初始化及引用;(3)运算符与表达式: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掌握 C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规则;不同运算符的使用特点,清楚每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各种表达式的含义与使用要点。
(1)难点:不同类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运算符的优先级与结合性。第四章 最简单的 C 程序设计 — 顺序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C程序结构和语句的构成;
(2)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赋值语句的使用要点;(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顺序结构程序的表达式语句形式; 输入/输出函数的表示与调用方法; 利用流程图加深对顺序结构程序的理解。
(2)难点: 格式输入与输出表示中各种格式字符的表示含义。
第五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if语句(if;if„else„;if„else if„else„);(4)switch和break语句。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关系、逻辑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语法形式;掌握if语句;switch语句; 利用流程图加深对选择结构程序的理解。
(1)难点: 关系与逻辑运算符表达式的结果判定; if语句嵌套的层次判定;程序中使用break语句运行结果的判定。第六章 循环控制 1.教学内容
(1)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for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2)循环嵌套;
(3)break,continue语句。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while语句与do while语句的结构,for语句的结构,其使用方法;常见的循环嵌套形式;正确区分for语句、do„while语句与while语句;break语句和continue的应用及其区别;
(2)难点:分析总结常用的程序设计方法及算法特点,并能编写相应的程序。第七章 数组 1.教学内容
⑴ 数组的含义与存储特点; ⑵ 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⑶ 字符数组。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概念与定义方法,常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
(2)难点:数组下标的起始数问题;利用数组形式进行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与典型算法。
第八章 函数 1.教学内容 ⑴ 函数的定义;
⑵ 函数的调用(一般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return语句; ⑶ 参数的传递方式: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 ⑷ 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⑸ 变量的动态存储与静态存储; ⑹ 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2.重、难点提示
(1)重点: 掌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函数的调用的几种形式;函数嵌套调用的一般过程;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的一些特点;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概念及它们的使用特点。
(2)难点:不同的函数参数传递方法在程序中应用的结果判定;利用函数调用方法实现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参数定义、参数传递以及返回值问题;函数调用的理解。第九章 预处理命令 1.教学内容
⑴ 预处理的概念与特点; ⑵ 符号常数和宏的定义; ⑶ “文件包含”处理。2.重、难点提示
(1)重点:宏定义的方法;“文件包含”与预处理的应用。(2)难点:宏定义的方法。第十章 指针 1.教学内容
⑴ 指针与地址的概念;
⑵ 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指针变量的引用(取地址运算符&及指针运算符*);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⑶ 指针与数组(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⑷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⑸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⑹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⑺ 对main()函数命令行参数的基本了解。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指针变量定义、初始化和引用;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指针数组与指向指针的指针。
(2)难点:指针概念深刻理解;区别指向数组的指针和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定义和指针的相关运算。第十一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 1.教学内容
⑴ 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⑵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与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⑶ 结构体数组与指向结构体数据的指针; ⑷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及用指针处理链表; ⑸ 共用体; ⑹ 枚举类型;
⑺ 用typedef定义类型。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引用方法;结构体类型变量如何在定义的同时初始化; 通过图示正确理解链表的概念和形态,共同体的含义、共同体类型变量的定义方法。
(2)难点:结构体与共用体概念的掌握;各种结构体结构的定义。第十二章 位运算 1.教学内容
⑴ 运算符和位运算; ⑵ 位运算举例; ⑶ 位段。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各种位运算符,运算规则和优先级。(2)难点:各种位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和优先级。第十三章 文件 1.教学内容
⑴ 文件类型指针; ⑵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⑶ 文件的读写; ⑷ 文件的定位。2.重、难点提示
(1)重点:掌握文件操作的相关标准函数;(2)难点:文件的读写和定位操作。
七、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C 语言中控制语句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控制语句的书写格式,能在具体问题解决时给出合适的程序控制结构;用分支结构实现程序的条件控制;用循环结构实现程序中重复执行操作的控制。(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二):C 语言中数组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数组这种构造类型的特点,如何用数组数据对象并对数据对象进行处理;熟练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用一维数组来对字符进行处理;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引用、初始化,用二维数组实现矩阵的有关方法算法。(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三):C 语言中函数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C语言中用函数来实现子功能模块,掌握系统函数的调用方法及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定
义、调用方法;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一个具体问题;用自定义函数的嵌套调用来实现一个复杂问题。
(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四):C 语言中指针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指针变量的运用,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函数指针变量作函数的参数;在程序中进行指针变量的运算操作,指针变量作函数的参数;数组元素的指针。(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五):C 语言中结构体与链表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结构体类型数组的概念和应用;链表的创建与使用;检共用体的概念与使用。(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实验项目(六):C 语言中文件的使用(1)项目类别:必做(2)项目性质:综合性(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
掌握文件以及缓冲文件系统、文件指针的概念;学会使用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文件操作函数;学会用缓冲文件系统对文件进行简单的操作。(4)主要仪器:计算机(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考查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2.成绩构成:
平时+期末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第二版),唐策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第一版),梁力.郭晓玲.高浩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刘德恒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第五篇:语言程序大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汇编语言程序大作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汇编语言程序大作业》是信息与网络技术/现代文秘、信息与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课程的后续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编程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利用学到的编程知识和编程技巧,通过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设计题目,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过程。
二、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52学时),题目提前一周布置,使学生作好准备。
三、课题内容:
1.乐曲演奏程序(例如:演奏《Happy Birthday to You》)。2.绘图程序
在屏幕上,绘出一方形,且按→、←、↑、↓键能移动,按“ESC”键退出。3.动画程序设计
(一)在屏幕上显示一列火车从屏幕左边开出,向屏幕右边前进,最后逐渐消失。4.动画程序设计
(二)在屏幕上显示一物体从高空自由下落,碰到地面后反弹若干次,最后静止在地面上。
四、组织管理:
对学生分组,每组1~2人,每组必选课题1,在课题2、3、4中再任选一道。
五、考核评估:
1.每位学生必须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包括以下内容:
A.课题内容
B.程序功能(包括子程序的功能说明)C.程序名称、运行环境及使用方法说明 D.设计思想及具体考虑
E.源程序中各符号(常量、变量)的意义与作用 F.程序流程图 G.源程序清单 H.心得体会
2.成绩的考核分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从以下几方面考核:(1)程序设计的可用性,实用性,通用性,可扩充性(30%)(2)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20%)
(3)课题设计报告(20%)(4)答辩水平(30%)
王富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