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在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学校适时时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既是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为此,笔者立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当前正在试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动态家道实践,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效能谈几点本人不成熟的意见或建议以供参考。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它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加以贯彻落实。
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二是活动学习,三是语感积淀,四是创新教育。
1、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把握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处理角色定位。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要把自己从“前台”“隐退”到 “导演”策划,组织的角色位置上,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第二,要确立自主学习的量化标准,在具体的每堂课中,要对老师教学引导的时空占有量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空占有量确定一个硬性的量化比,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根据教学改革推进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在试点阶段,考虑到学生对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心理准备和适应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一标准可以定得低一些,例如,在起始阶段,老师的教学时空占有量可以稍大一点,可以考虑设定在12-15分钟左右,然后再根据不同年级段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面定,不可搞一刀切的硬性标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的时空之比,愈大则愈体现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关键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的事,变传统的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教而学生能仿的为学生之做。
而之,找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首行是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适时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认知感。再其次是活动促学策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从二人对子到五人小组,再到10人小组和组织选派代表上台展等活动,提高自学习的效果;最后是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的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技能,这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视同仁”的教
学是无视具体“人”的存在。因此,通过活动来学习,实在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策略,为此,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活动学习,是通过丰富性,多样性,动作的活动,使学习主体内部(观念)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高度谐动,以达到自主学习,主体整体素质得以发展。
三、语感积淀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和归宿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与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涵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感受力,是一种心智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感积淀从何获得?首先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语言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或能力的开成,显然也要靠训练,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肯定不合训练要求,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上,把握住“训练”要义,训练也可能成为“牵制式”的,落入陈旧教学方式的俗套;其次要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感生成,积淀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并规定量的要求;再次,就是要注重语言的感悟,也就是语感领悟。传统的语文教学也强调积累,也十分重视通过“悟”而“自得”,如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见”或“作”或“吟”等都属于悟的表现。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拔等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感情率,这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戚与积淀,尽情形成语文素质。
四、培养创造力始终是我们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语言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取向,为此,这就从客观和现实需要上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驾轻就熟地运用语言艺术,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课到最佳表现。
(二)、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说“不”,引导学生敢于运载教材说“不”,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视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注意恰当地把知识学习任务“组块”似地教育学生,使其面对困难,努力去解决,强调学习的“顿悟”,独立不反指“个体”合作互动,也是自主学习活动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四、经常训练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求异思考,发散思维。
五、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抓住文章中心关键词或词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源动力,必须切实加以培养。
综上所有述,小学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必须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听、说、读、写,使其积淀语感形成与提高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创造力。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借鉴相关课改理论和校外同行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人正在从事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而梳理归纳的几点体
会,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领导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虽然我们早就意识到了应该改变语文教学观念,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广大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依然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分析惟恐不全,讲解惟恐不深,练习惟恐太少。教学环境的封闭,教育观念的陈旧,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学生学语文的少、写的少、生活少、思维训练少;教学进度慢、学生知识积累慢、智力开发慢、能力增长慢;教师教法差、学生学法差、教学质量差、教师与学生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到头却事倍功半。那么,究竟如何设计上好一堂语文课?
首先,要有明确、科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
一、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二、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三、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四、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
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整体把握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分析结构布局,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是抓住 “点”“线”“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语、警句、过渡段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
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第三、“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新的内涵。比如,把机械的、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练习变成动态的语文实践。训练如果进行得好,就能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第四,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其次,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作品、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若教师们都能做到“教学目标体现三个维度,教学内容盘活课程资源,教学过程加强语文实践,教学策略注重启发引导”,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遍地生花!
第三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语文学科属于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成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是采取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改革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社会、家长评价一个学校、教师是否优秀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成绩,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语文教师也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教学模式也多使用传统的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教的累,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教学资源单一。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资源均比较匮乏,虽然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多学生却未掌握这些资源的应用方法,而教师在课堂中也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对学生的阅读面产生了较大的制约,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难以得到提升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教师应该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显然,传统的填鸭式、机械式教学模式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正确的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跃起来。
其次,教师应该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语文学科与其他的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重视课内教学,更要注重课外教学,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空间,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正确的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
最后,教师应该处理好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
为了提升学生分数而开展的突击教学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益处并不大,一个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是应该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进行分衡量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正确的处理好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着重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要想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不仅需要组织好课堂教学,还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规划与组织下开展自主学习工作,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自主”进行有机的结合。
3.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要想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中,探究性学习主要应用在阅读和教学中,但是,语文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其探究性学习也是要注重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若教师放任学生去探究而不进行指导,那么往往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优化与整合,把握好相关的学习原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开展适度的评价。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还需要予以学生适当的评价,将评价中的诊断功能、调节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教师应该遵循“多鼓励”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同时,在开展评价工作时,也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认知特点,保证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均衡的发展。为此,教师就需要主动的深入学生群体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多讲一些鼓励与赞扬的话,对于学生的不足,使用善意、委婉的语言指出,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将微博、微信、QQ等沟通工具利用起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即可有效的优化评价效果。
付春根,教师,现居江西樟树。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彩璟小学
范晔
金秋十月,我校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我深深体会到以前那种“一本书教到底,一张嘴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再也行不通了。取而代之得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尤其是我校配备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的个性也得以充分的彰显。对于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多媒体课件给我们带来方便,灵活有实效的显著优点,同时也有着副面影响,课件太过花哨,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依靠课件来展现生字,能范写的教师一定要范写。低年级识字教学首先要提醒学生注意 写字姿势,握笔姿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占格方式,以及该注意的笔画。其次让学生自己观察每个生字,发现其特点。并能对生字进行归类,举一反三识记生字。在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抽象的字识记困难,但对字与图相对应的识字,却较为轻松。例如在教学象形字“目”时,先将画着眼睛的图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目”字让孩子们观察,问:这幅图与“目”字有何相似之处?马上有孩子说:“把图横着看就是„目‟字。”就这样,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目”的字形。又如,在教学《家》这首儿歌时,我将“白云”,“鱼儿”、“种子”、“小鸟”等词语配上相应的画面。刚一展示字图结合,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读出了词语,比我一字一词的范读效果好了许多。再列如我在引导学生认识“大”字
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学生看着看着,我伸展开手臂,分开两脚,问孩子们老师这个动作像什么啊?同学们不由得脱口而出:老师就是一 “大”字。我马上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身体摆一个“大”字,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我想孩子们对这个字的认识将是终身难忘。本 来祖国的语言就会说话,就在于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才能挖掘出汉字的底蕴。随着孩字们识字量的加大,我又将“走出字谜宫”、“山顶夺旗”等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孩子们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识字激情高涨,达到了预期教学目的。总之要把生字教学上得妙,趣,新,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成效的课堂。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离不开朗读,做为一个教师指导好朗读,语文课就成功了一半。用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体会人物的情感。还要创设情境,激发联想,补白课文的空点,拓展延伸。低年级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朗读,把长句子断开读,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流利,并要训练学生大声说话,将来才是一个自信的人。
我校创导的是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其过程是动态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要求是调整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依据。在开放的课堂上 让学生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
台。在这方面我们彩璟的老师们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大胆走在我县课改的前沿,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改革的路途上向来是布满荆棘,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缺少有效性仍是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据此,我认为我们要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新”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内学生能发挥主体作用、能大胆发言、能主动质疑,并能在愉快、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内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
第五篇: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改在各大学校的开展,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也加快推进步伐,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还相对滞后。结合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现的主要问题从改革教学入手,针对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谈了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在各门学科都开展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之下,语文有效课堂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理念,发展成语文教师对初中学生教学的一种目标,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初中语文课堂大部分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探索一种新的适合初中语文课堂的改革方法,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奋斗在一线的教职员工的重要任务,本文就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心得体会,浅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资源的匮乏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受条件差异的影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资源方面都还是很贫乏的,学生没有条件购买课外读物,学校图书室捐赠的图书也未必适合初中学生阅读,他们获取资料的来源就只能通过课本,教师对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拓展也只能依靠学校订的参考书。这就导致学生的阅读面窄、阅读材料滞后,由于缺乏语文知识的理解逐渐丧失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据调查,在落后地区有70%的学生甚至未能完成四大名著的阅读。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还是以教师讲课为主,采取多教多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被动学习,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语文的厌倦,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会让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师感到疲倦不堪。
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1.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想要真正改善语文教学效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非常重要,古语云“名师出高徒”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教师最基本的素养是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技术的精湛固然重要,但现代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职责不单单是教书匠,应该是有追求和理想的灵魂工程师,教师对教育事业应当热情并有奉献精神,对工作本身需不断钻研,对于不负责任、不忠于教育事业的人,为防止其误人子弟,应尽早调离教育一线。
2.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提倡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传传授知识的方法主要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激活,虽然明确了教学目标,但没有办法保证教学质量的落实,所以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改革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摆在课堂主体的地位,要倡导学生自学自悟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和合作学习,用共同探究的方式相互启发,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协作配合精神,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完成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但要注意的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不代表无限开放,教师如果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注意整合优化,会导致学生思维跑偏。所以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要对他们进行适度有助于其积极思考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积极向上、情趣健康的人生观,让他们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3.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课上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的指示理解、掌握知识点,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都要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所以教师在课前应该明确地向学生说清楚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及要达到的要求,这对于学生日后的知识梳理及复习巩固都有很多益处。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给学生制订的学习目标不要太繁杂笼统,应当清晰简明,确保学生都能看懂。
4.课外知识的延伸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可以充分显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和特质对他们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给学生足够充分的自由空间。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整个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篇目加起来不过200篇,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内外读物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5.改变衡量成绩的准则
在传统教学中,卷面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对本学期知识掌握的唯一准则,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改革要打破这种模式的片面性,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再用分数的高低判断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上创造发明能力、道德品质好坏等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可以不以教师单一的评判为主,结合家长、同学、班干部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自信的闪光点,客观全面地接受评价意见。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这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相信在大家的长期坚持下一定会克服困难,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行。
参考文献:
[1]王彦明,王秀云.关于初中语文备课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2009(3):14.[2]严建彪.明晰理念、确定标准、规范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评课的再思考[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9):114-116.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