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思考
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在听课中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对它们进行整合思考,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
境界之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据了解,英国的小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的散坐,坐姿更是随便。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说出“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之类的话,也要宽容。如果斥责为“废话”,那这位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欣赏,以上学生带着稚气与天真的这句话,不也有趣吗?
我国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身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我在教学《游园不值》,鼓励学生做做动作,看看你对“应怜屐齿印苍苔”是怎样理解的。几个学生上讲台来做,并且把评议结合起来。学生轻手轻脚,步子拉得很大,把诗人那种生怕践踏绿苔、毁坏清幽的爱春惜春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以下是我在教读《第一场雪》的一个片断:
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生:好!)雪景很美,谁能美美地读出来?读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自己能不能步入雪景中去。(生读)
师:你们听了这一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景中了?(学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地边上,是不是?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学生再读,可未读好)
师:进去了吗?(生: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咱们到雪地边上,他又领咱们回来了。让我来给大家读一读,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范读,接着领读,提示: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能把雪读得很静很静,读出了雪景之美)。读完问:我们往前走了没有?(生:走了)
这种读是“披文入境”,读中感形。是学生调动表象储备,讲行再造现象的过程,他们想像的“产品”也各具特色。
学生读书,展开想像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
“形象多于理性” 是语文的重要特点,“形入心通”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对课文的感悟,主要依靠直觉、顿悟等感性认识的形式,不太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进行繁琐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感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努力做到自读自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境界。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学生在读中积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语言,久而久之,沉淀内化,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
境界之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小语课堂教学是最易张扬学生个性的,也是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和发散性。所谓批判性,就是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思考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批判。比如,有个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之后,对老师给出的参考书中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提出质疑,说:“老师,假如小猴子追上了小兔,能说它不对吗?”显然,这个学生意识到小猴子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有价值,多么难能可贵的价值观!没有批判,这位学生就没有新的思想。
所谓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妙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佐证。
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语文课堂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拓宽思维的空间,这就要改变师生问答式的“满堂套问”,打破单一僵化的模式。反观《詹天佑》第四自然段的“套问”教学:①“毅然”是什么意思;②詹天佑工作态度怎样?③詹天佑是怎样做的?④詹天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是针对“文章分析法”模式设计的,指向于寻求得到或印证“理性”结论——“严肃认真”、“为国争光”等,其思维模式,即从“一般”到“个别”。应该说这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单一” 才僵化。
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课堂讨论气氛活跃了,学生才会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如教学《黄河象》:
师:现在读课文……(读后)“黄河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高大完整)说说“高大完整吧”。(生以读,回答。)
师:科学家们根据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推想出两个结论(师读“结论”)。这两个结论的推想过程是十分严密的,大家读读,想想,议议。
生(跳读课文,不是逐段分析):
1.假如不是一头“疲劳和干渴”的老年公象,就不会有这具高大的化石。
2.假如不是老年公象带队,先失足落水,其它小象被惊跑,留下来的不只是高大的化石,我们还会看到小象的化石,真可惜!
3.假如老象是摔死的,化石就不会这样完整。
4.假如黄河象不是栽在河中的淤泥里,而被其他动物啃食过,化石也不会这样完整。
教师除了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和拓展思维空间的好问题外,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则进”。至于质疑方法,有人说要“教给”,如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在文章的空白处质疑等,我以为方法应各取所需,牛顿思考苹果只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决不是别人给他指点了方法的,所以重在质疑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堂讨论,注意培养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这就给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二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在改革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学校适时时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既是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为此,笔者立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当前正在试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动态家道实践,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效能谈几点本人不成熟的意见或建议以供参考。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它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实践活动加以贯彻落实。
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我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二是活动学习,三是语感积淀,四是创新教育。
1、自主学习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
语文教学要实现主体性教学,或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把握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处理角色定位。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或让位,要把自己从“前台”“隐退”到 “导演”策划,组织的角色位置上,同时要帮助学生确立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为自己主动而自主学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第二,要确立自主学习的量化标准,在具体的每堂课中,要对老师教学引导的时空占有量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空占有量确定一个硬性的量化比,具体的量化标准要根据教学改革推进的不同阶段分别确定。在试点阶段,考虑到学生对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心理准备和适应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一标准可以定得低一些,例如,在起始阶段,老师的教学时空占有量可以稍大一点,可以考虑设定在12-15分钟左右,然后再根据不同年级段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面定,不可搞一刀切的硬性标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与空间占整个教学活动的时空之比,愈大则愈体现主体性教学与自主性学习,要实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大胆实施一些“转移”,关键是教师不要做学生能做的事,变传统的教师之说而学生能说的为学生之说,变教师之写而学生能写的为学生之写,变教师之教而学生能仿的为学生之做。
而之,找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切入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
第四、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首行是主动参与策略:教师要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适时排阻和追问;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认知感。再其次是活动促学策略,通过有目的地组织从二人对子到五人小组,再到10人小组和组织选派代表上台展等活动,提高自学习的效果;最后是合作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的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技能,这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二、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视同仁”的教
学是无视具体“人”的存在。因此,通过活动来学习,实在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策略,为此,小学语文新大纲强调,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活动学习,是通过丰富性,多样性,动作的活动,使学习主体内部(观念)活动与外部实践活动高度谐动,以达到自主学习,主体整体素质得以发展。
三、语感积淀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和归宿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围绕什么而进行和为什么而进行,不同学科的回答是不同的,语文与其学科特质,其活动显然是立足于语文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获得语言文字基本功和语言素养。这种基本功从素质内涵的角度讲,即是语感积淀。语感对于感受主体而言,是语言感受力,是一种心智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那么,语感积淀从何获得?首先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语言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或能力的开成,显然也要靠训练,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肯定不合训练要求,但如果我们不能从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上,把握住“训练”要义,训练也可能成为“牵制式”的,落入陈旧教学方式的俗套;其次要注重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感生成,积淀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指导,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并规定量的要求;再次,就是要注重语言的感悟,也就是语感领悟。传统的语文教学也强调积累,也十分重视通过“悟”而“自得”,如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见”或“作”或“吟”等都属于悟的表现。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拔等主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感情率,这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才能促进学生语感的生戚与积淀,尽情形成语文素质。
四、培养创造力始终是我们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语言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取向,为此,这就从客观和现实需要上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教学技巧和方法,驾轻就熟地运用语言艺术,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课到最佳表现。
(二)、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说“不”,引导学生敢于运载教材说“不”,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重视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注意恰当地把知识学习任务“组块”似地教育学生,使其面对困难,努力去解决,强调学习的“顿悟”,独立不反指“个体”合作互动,也是自主学习活动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四、经常训练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求异思考,发散思维。
五、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教师要抓住文章中心关键词或词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源动力,必须切实加以培养。
综上所有述,小学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必须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主体性发展,通过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听、说、读、写,使其积淀语感形成与提高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创造力。
以上是本人在学习借鉴相关课改理论和校外同行课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人正在从事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而梳理归纳的几点体
会,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领导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感悟
语文课堂努力实践创新教育
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我校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大胆鼓励学生“想、说、做”。
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我校的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
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大胆说,各抒己见,哪怕他们说的是错的。我校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有“三不怕,一怕”。一不怕学生说错,二不怕学生做错,三不怕学生乱做,就怕学生不动。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感悟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感悟
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我在听课中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对它们进行整合思考,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境界之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据了解,英国的小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的散坐,坐姿更是随便。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说出“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之类的话,也要宽容。如果斥责为“废话”,那这位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欣赏,以上学生带着稚气与天真的这句话,不也有趣吗?
我国创新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身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我在教学《游园不值》,鼓励学生做做动作,看看你对“应怜屐齿印苍苔”是怎样理解的。几个学生上讲台来做,并且把评议结合起来。学生轻手轻脚,步子拉得很大,把诗人那种生怕践踏绿苔、毁坏清幽的爱春惜春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以下是我在教读《大瀑布的葬礼》的一个片断: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 生读“这条瀑布曾经„„清晰可闻。”“几年过去„„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境?(学生反映不一)
师:没看到,是不是?再读一读,大家闭住眼想想,看自己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以前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河水如百万雄狮,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十分壮观;而如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水流量很小,如一条小河,缓缓地流动,再无往日雄姿。
师: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人们破环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惩罚人类,若干年后,谁会来给人类举行葬礼? 生: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了!
学生读书,展开想象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
“形象多于理性” 是语文的重要特点,“形入心通”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对课文的感悟,主要依靠直觉、顿悟等感性认识的形式,不太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进行繁琐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感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努力做到自读自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境界。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学生在读中积累了事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原型和语言,久而久之,沉淀内化,就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持。
境界之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小语课堂教学是最易张扬学生个性的,也是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和发散性。所谓批判性,就是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思考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批判。比如,有个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之后,对老师给出的参考书中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提出质疑,说:“老师,假如小猴子追上了小兔,能说它不对吗?”显然,这个学生意识到小猴子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有价值,多么难能可贵的价值观!没有批判,这位学生就没有新的思想。
所谓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妙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佐证。
创造性思维要求我们语文课堂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拓宽思维的空间,这就要改变师生问答式的“满堂套问”,打破单一僵化的模式。反观《詹天佑》第四自然段的“套问”教学:①“毅然”是什么意思;②詹天佑工作态度怎样?③詹天佑是怎样做的?④詹天佑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难看出这些问题是针对“文章分析法”模式设计的,指向于寻求得到或印证“理性”结论——“严肃认真”、“为国争光”等,其思维模式,即从“一般”到“个别”。应该说这种思维模式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因为“单一” 才僵化。
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课堂讨论气氛活跃了,学生才会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如教学《黄河象》:
师:现在读课文……(读后)“黄河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高大完整)说说“高大完整吧”。(生以读,回答。)
师:科学家们根据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推想出两个结论(师读“结论”)。这两个结论的推想过程是十分严密的,大家读读,想想,议议。
生(跳读课文,不是逐段分析):
1.假如不是一头“疲劳和干渴”的老年公象,就不会有这具高大的化石。
2.假如不是老年公象带队,先失足落水,其它小象被惊跑,留下来的不只是高大的化石,我们还会看到小象的化石,真可惜!
3.假如老象是摔死的,化石就不会这样完整。
4.假如黄河象不是栽在河中的淤泥里,而被其他动物啃食过,化石也不会这样完整。
教师除了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和拓展思维空间的好问题外,还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则进”。至于质疑方法,有人说要“教给”,如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在文章的空白处质疑等,我以为方法应各取所需,牛顿思考苹果只往地上掉,不往天上飞,决不是别人给他指点了方法的,所以重在质疑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堂讨论,注意培养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这就给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五篇:创新语文课堂
浅谈创新语文课堂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因此,语文尤其需要创新,进而完成本身的特殊使命,关于创新语文课堂,谈下本人拙见。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从事语文教学7年,在以前的教学中,无论自己在课堂上怎样的主观努力,即使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其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不大。近几年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了一些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每当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情绪高涨。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更形象、具体、生动,更直观,更逼真。
二、走出“应试教育”怪圈,让课堂走进生活。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体和主体的高度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
三、重视教学设计,巧妙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创造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事、因人而异,但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应把握好一堂课的导入。平平淡淡,僵化无味的导入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而巧妙灵活的导入,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
四、重视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传统教育命令式、恐吓式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丧失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教师要关心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之交流,增进彼此的距离。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重视,会对教师产生信任。因此,教师与其板着脸孔,不如和颜悦色一点,态度谦和一点,对学生多一些人性关怀,促进了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给学生如沐春风之感,对学生才有更多的感召力,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