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8: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

第一篇:《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8页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操作、验证、讨论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讨论等探索圆环的面积公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圆环图纸、环形实物等。学生准备:圆规、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反馈

师: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复习学过的知识,不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且能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温故而知新吧。哪位同学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复习复习。(圆面积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圆环的特征

1、老师带来了一些物体,请同学们欣赏。(几个是圆形物体,几个是环形物体。)

(先出示几个圆形物体)这几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再出示几个环形物体)这几个物体跟刚才的几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是什么形状呢?

师拿出环形纸片演示说: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是_?

生:圆环或环形。(师板书:圆环。)

师: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跟环形相似呢? 生展开想象、交流。(如光盘、耳环、透明胶、有些机器的零件、轮胎等)

2、了解圆环(1)出示图片:

师:这几幅中,哪幅是圆环?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圆环有什么特征?各部分的名称的名称又是什么? 生:同心圆。生:由两个圆组成

生:两个圆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外圆:圆环中较大的圆叫做外圆,外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圆:圆环中较小的圆叫做内圆,内圆的半径用“r”表示。环宽:两个圆之间的宽度叫做环宽。

三、探究圆环的面积

1、实践活动(剪制圆环)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圆环的特征,同学们会不会画这样的圆环呢?小组内讨论一下圆环的画法并画一个圆环。

(1)谁来说说圆环的方法。(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先画一个圆,然后扩大或缩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圆心不变,在这个圆的外面或里面再画一个圆就可以了。

(2)学生动手操作剪制圆环。(展示作品)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制圆环,谁有办法求出圆环的面积来?谁来说一说?

生:可用计算的方法,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得到圆环的面积。师:同学们说这个方法可以吗?

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板书)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圆环的面积。(板书: 的面积)(把课题补充完整)

3、推导圆环面积计算公式

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圆环的面积等于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我们就一起来试一下。

教学例2:(出示题目)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把学生列的算式板书在黑板)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些? 师:如果外圆的半径用R表示,内圆半径用r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反馈: 生:圆环的面积:S=лR²-лr² 师:大家同意吗?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

生:可以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得到圆环的面积: S=л(R²-r²)

4、认识外圆半径、内圆半径、环宽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如果环宽用字母a表示,谁能表示出外圆半径、内圆半径、环宽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生:R=r+a r = R-a a = R-r

四、巩固深化

1、判断:

(1)在一个大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形成了一个环形。()(2)环宽=外圆半径-内圆半径。()(3)任何一个圆环都有无数条对称轴。()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2、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1)教材第68页“做一做”的第2题。(2)教材练习十六4题

3、拓展练习:

在一个半径是2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圆环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的巩固提升课,教材通过我们熟悉的光盘引出“圆环”的概念,从而进一步计算圆环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操作、验证、讨论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讨论等探索圆环的面积公式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公式的确定性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圆环图纸、环形实物等。学生准备:圆规、剪刀等。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设计及理论依据: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围绕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课前研究,完成课前小研究的任务。

3、帮助学生意义建构。

通过课上展示“课前小研究”,课上对圆环的剪,体会到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检验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感知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数学,生活和数学密不可分。

三、说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法:(1)、课前自学,独立完成前置作业。

(2)、合作交流法:通过合作组成员之间相互演示、相互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集体感、友谊感、同情感。

(3)练习法: 学生利用已学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计算公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反馈交流

(二)小组合作探究圆环的特征

1、小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

2、班内展讲课前小研究(1)、圆的面积公式

(2)、已知直径如何求圆的面积(3)、已知周长如何求圆的面积

3、小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圆的半径,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周 长,都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4、探究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1)、展示课前画的圆,知道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同心圆)

(2)、引导学生剪下中间的圆,展示剩下的图形的,理解圆环的意义。

(3)、小组内探究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4)、班内交流、归纳出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5、练习巩固:完成教材68页例2。

(三)巩固提升

1、教材68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练习十六4题

(四)、课堂小结。

第二篇:圆环的面积教案

[教学案例]

圆环的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圆环的面积》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环形,理解和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逻辑思维及动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教学重点: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会计算有关环形面积的问题。教学准备:白纸、剪刀、圆规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一环形纸片。

提问:这纸片是什么形状?你知道是怎样制作的吗?

2.师:像这样的一个环,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圆环”,你能利用手边的工具做出一个圆环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制作圆环

2、展示交流,认识环形. ⑴剪圆环活动。

出示一个同心圆环;

让学生用一张白纸剪出同样的一个圆环。

⑵说剪圆环的过程。

A、教师拿着学生剪的环形提问:“这个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外圆中去掉一个内圆)

B、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环形或截面是环形的物体吗?请举例子. C、教师: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环形吗?为什么?(强调环形应是两个同心圆.)

D、环形的特点 一大一小的同心圆

3、探索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桌交流:根据你们对环形的理解,你认为应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生汇报,师板书:

①求外圆面积;S大 = πR2 ②求内圆面积;S小 = πr2

③求环形面积.S大r2)教师:求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① R r ② D d ③ C c;

师:同学们的思路真开阔,根据直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我们都可以间接知道内圆和外圆的半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个环形的内圆直径和外圆半径都是2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在它的周围铺上1米宽的路(如下图),求路的面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圆环的面积 S大 = πR2 S小 = πr2

S环=S大-S小 =πR2-πr2 S环=π(R2-r2)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S大 = πR2 =3.14×62 =113.04 S小 = πr2 =3.14×22

=12.56(平方厘米)

113.04 – 12.56 =100.48(平方厘米)3.14×62-3.14×22 =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100.48平方厘米。

第三篇:圆环面积教案

《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华澳小学:任铖铖

教学内容

环形面积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环形面积的含义,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算。

2、学会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求新知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从数学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重难点

1、重点:理解环形面积的含义。

2、难点: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环形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复习圆的面积公式。

(1回忆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2知道圆的半径怎么求圆的面积。

(3知道圆的直径怎么求圆的面积。过程要求:

(1)用课件呈现表格。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汇报解答过程及结果,填表。

(4)过程稍复杂的要求说出解题过程。

(5)说一说:以上半径等于2米时,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周长和面积是完全同的两个概念。比较没有意义,更不存在相等的可能。

二、探索新知

说环形

出示一个同心圆环和一个偏心圆环。圆环又叫环形。

说明圆环分为同心圆环和偏心圆环。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环形的。并说明这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求一个同心圆环的面积。

1、教师出示圆环教具。

出示例题: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的半径是2cm,外圆的半径是6cm。它的面积是多少?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①借助教具(光盘),说明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画出示意图。

③剪圆环:让学生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2)你认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环形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或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3)学生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汇报解答过程及结果

(5)3.14×6²-3.14×2² =113.04-12.56 =100.48(cm²)教师出示算式3.14×(6²-2²)=3.14×32=100.48(cm²)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平方厘米。

(6)问:这种解答方法行不行?与前一种方法比较,哪一种简单?(如果学生解答时已出现第二种方法,就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比较.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在今后解答问题,不必要求学生统一解答方法)(7)(6)做一做。(第二题)

(8)第二题:认真读题,弄清题意,说一说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并列式计算,反馈解答过程与结果,集体评价。

(9)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这种图形一般是由两个规则图形组成的,求面积的方法是用外面图形的面积减去里面图形的面积

解法:4²-3.14×(4÷2)²

=16-3.14×4

=16-12.56

=3.44(分米²)

4、巩固练习

1、求下面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圆的半径为10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2、解决问题。

一个圆形喷水池,直径是20米。现要绕着喷水池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小结。

本节课是在圆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环形面积的计算和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类题一般是一个规则小图形完全叠加于一个大规则图形之上,求叠加图形之间的面积,方法是大图形的面积减去小面图形有面积。

四、作业

课本练习第5、6、7题。

五、板书设计

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或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S环=S外圆﹣S内圆=πR²﹣πr²

第四篇: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一)环形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形的本质问题。

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节课中,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观察阴影部分的图形有什么特征,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和研究,很快得出了圆环的定义,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外圆和内圆,把外圆和内圆观察的非常到位。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设计提问:求圆面积必须知道什么?你能找到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吗?充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把环行真实地显露在学生眼前,再通过小组合作的讨论,得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自学例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充分发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获得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切实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信任学生,既能够使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

练习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练习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习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

1、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

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习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习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

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R-环宽=rr+环宽=R)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三)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

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

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练习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练习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习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不足之处:

1、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习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习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R-环宽=rr+环宽=R)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第五篇: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5篇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

一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有好多地方都应该改进。

1、教学语言不丰富,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非常单一,提问方式单一,造成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节课上下来,学生教师都很累。

2、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拓展题的训练感觉学生再囫囵吞枣,大部分学生根本就很不会做。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在引导时大半部分都是自己把着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在一定的程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由于习惯问题,我语速非常的快,可能学生只要稍微有一点不专心,就听不清我在讲什么。

5、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在认识了解圆环各部分名称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导致学生对环宽的理解有点模糊,致使拓展训练第2题只有三四个学生会做。

当然,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学生课堂生成的巧妙处理,每个学生的能力否得到培养等都值得研讨,因此我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给予我更多的批评指正。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2

同学们例3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3.14×52-3.14×42

你对这种算法,有什么看法?

我认为这算法是第一种分步计算的综合式

能用综合算式是一大进步,谁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3.14×(52-42)

多简便,只用两步,你们知道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这种算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计算。

你真会学运用知识,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齐:同意)

我还有一种好办法!(学生很兴奋地)3.14×(5+4)!

请你说说你的想法

我是看出来的,52-42=5+4

我们验证一下。

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请你验证下,比如:62-52是否与6+5相等;102-82是否与10+8相等

我们试了,第一题行,第二题是不行的

我们看出,两数相差1时,行的,差2就有行了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表达上有问题,应该说当两数相差1时,两个算式相等,当两数相差2时,两处算式不相等,我们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那么,请大家算一算,多少?

102-82等于36

36与10、8有什么联系?

36=(10+8)×2

2与10、8有什么联系?

10减8等于2师写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我们写了几个算式能证明这处算式成立,52-32=(5+3)×(5-3)122-82=(12+8)×(12-8)

大家是不是都认为这样的算式是成立的?(齐:同意)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所发现的规律!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圆的面积,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经历了平方差公式推导验证的过程,这本来是初中的数学知识,可是无意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生成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发现数学,生成数学的感受。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3

《圆环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圆环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上,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各类图片,创设学习环境,凸显情景教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圆环。然后由几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其次,我尽可能的赋予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练习时我也是围绕生活实际,让学生多层次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数学课时更应该如此。在课堂评价时,我想了很多鼓励学生的话,学生在肯定和赞赏的语言评价中得到自信和成功的喜悦。这几点都是这节课做得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我感觉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列举生活中的圆环放在哪里更适合?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他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也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在拿到学生的作业在台上展示时,是否应该先出示正确的解答?如果给他们的第一思维呈现出正确的知识,然后再呈现错误的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的掌握方法和知识点。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4

教学内容:

圆环的面积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圆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算圆环面积的方法。

2、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例证法、类比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计算圆的面积

r=5厘米d=6米C=15.7分米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实物,认识圆环

出示光盘。提问:谁能用语言描述这个光盘?

2、实践操作,感知圆环

(1)刚才我们简单认识了圆环,现在你们能用手上的工具剪出一个圆环吗?

学生用一张白纸剪一个圆环。

(2)学生操作,动手剪环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3)说出剪圆环的过程。

让学生介绍剪出圆环的过程,体验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的过程,感受圆环的大小就是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

3、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环的面积?

(2)反馈讨论结果。

学生汇报时,边说边演示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同心小圆变成环形的动态过程: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

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通过师生交流后,明确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外圆(大圆)的半径或直径和内圆(小圆)的半径或直径。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出示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尝试解答。

(5)反馈解答情况。

方法1: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方法2:大圆半径的平方与小圆半径的平方差乘以3.14。

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通过乘法分配律,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转化,其实它们是一致的。

小结: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圆环的面积。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求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5

《圆环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的基础进行教学的。我利用多媒体图片播放各类图片,创设学习环境,凸显情景教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圆环。然后由几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回想圆的面积的探索过程,你能得到启发,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看能不能得到环形面积计算的另一种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分圆,剪出环形,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观察边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操作、观察,经历了图形的变换过程,并认识到环形的面积的求法。学生在此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节课我感觉还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1,列举生活中的圆环放在哪里更适合?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他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部分的面积,也是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3,在拿到学生的作业在台上展示时,是否应该先出示正确的解答?如果给他们的第一思维呈现出正确的知识,然后再呈现错误的解答,这样学生就能更清晰的掌握方法和知识点。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6

【设计说明】

《圆环面积》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页例2的教学内容。环形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环形的本质问题。圆环的面积教学,是通过一个例题来完成的,教材借助插图中的光盘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圆环,为学生学习圆环的面积作了感性铺垫。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安排了两道相关圆面积的计算题,让学生回顾圆的面积计算过程,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接着安排了认识生活中的圆环内容,让学生更多感受生活中的圆环,产生学习圆环的必要性。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建立环形的表象,体会环形的特点。然后设计提问:求圆面积必须知道什么?你能找到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吗?

充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把环形真实地显露在学生眼前,再通过小组合作的讨论,得出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接着让学生自学例2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圆环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优化。最后在练习环节设计中,结合直观图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页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环形,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学生联系生活认识圆环,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与他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纸片、剪刀、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计算圆的面积

(1)半径是5厘米

(2)直径8厘米

2.说一说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认识环形

(1)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演示:环形花坛、奥运五环标志、光盘等环形图案)

(2)图片的形状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很相似?(圆)

(3)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环形或圆环。(环形)

(4)学生找生活中的环形。

2.建立环形表象

(1)利用手边的工具自己做出一个圆环。

(2)学生可利用工具剪出环形或画出环形。

3.发现环形特点

老师拿着学生制作的环形提问:

“这个环形,你是怎样得到的?”(从大圆中剪掉一个小圆)

(1)解释什么叫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

(2)求环形面积是求哪部分面积?

(3)你怎样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4)师:谁能总结一下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教师点拨、总结,板书:环形的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πR2-πr2)

师:这道题你们会了,老师的黑板上还有一道例题,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吗?

4.教学例2内容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厘米,外圆半径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学生读题。

观察:哪里是内圆和内圆半径?你能指一指吗?外圆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哪里是环形面积?你打算怎样求出环形的面积?

(2)学生讨论。

(3)学生试做,指生演板。

(4)交流算法,学生将列式板书:

3.14×(6×6)-3.14×(2×2)

=113.04- 12.56

=100.48(平方厘米)

3.14×(6×6 -2×2)

=3.14×32

=100.48(平方厘米)

(5)比较两种算法的不同。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半个环形:R=10厘米,r= 6厘米)

2.判断正误

(1)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得到一个圆环。

(2)环宽=外圆半径-内圆半径。()

3.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它的部分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反思体验,总结提高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适当总结归纳。

【教学反思】

《圆环的面积》教学时,我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自主参与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知识的获取过程。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在直观演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求圆的面积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我事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圆环,并用硬纸板做了环形进行演示,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大部分同学都能求环形的面积,但同学们对环形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我从认识环形的特征入手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把做环形的过程说出来,在表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圆环的特征。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好。

2.深入钻研教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认识环形之后,我有意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练习求圆环面积,总结圆环面积的字母公式,认识到环形面积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大、小圆的半径。这样的教学,较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环形,说说你是怎样去做的?

生1:在硬纸板上,我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大圆,然后缩短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心不变,再画一个小圆,最后把小圆剪掉就得到了环形。

生2:在硬纸板上,我先用圆规画了一个圆,然后圆心不变,再画一个更大的圆,最后把小圆剪掉也得到了环形。

师: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哪几点?

生:都说到了要画两个圆,而且圆心不变,半径大小不同,然后从大圆里剪去小圆,就得到环形。

师:说说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环形的?

生:光盘、环形垫片等。

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究活动,从而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剪圆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轻而易举就明白了“从大圆里剪去小圆,就得到环形”的道道,从而更容易了解环形的本质特征。这样的教学,不但看到了知识的“静态”存在,更用“动态”的观点引导学生考察了知识,即知识不但是认识的“结果”,更包括认识的“过程”。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也掌握了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三、在探究发现中,碰撞学生的智慧的火花

师:判别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环形?

师:观察得真仔细!环形的宽度相等。

师:环形中的阴影部分的大小就是环形的面积。你能比较出这几个环形面积的大小吗?

(生纷纷作答)

师:环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生1:环形的面积与环形的宽度有关。

生2:环形的面积与外圆、内圆的面积有关。

生3:因为圆的面积和半径有关,所以环形的面积与外圆、内圆的半径有关。

(这位学生博得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

师:判断题中其余三个组合图形不是环形,你能求出它们的面积吗?

生1:这些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用大圆面积剪去小圆面积。

生2:不管是不是环形,只要是从大圆里剪去小圆,要求剩下部分的面积,都是用大圆面积剪去小圆面积。

上面的教学中,探求新知,其实就是在圆的面积基础上求圆环的面积。对一些学生来讲,解决它不成问题,所以我采用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校对、归纳公式的方法,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断闪出智慧的火花。数学教学,如果找准了起点,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就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让学生始终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7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

然后,创设的学习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 本节课我感觉有几个思考的地方。

1、学生展示课前研究的时候,不能与下面的同学展开互动,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圆环是否一定是个同心圆?如果不是同心圆,它还是圆环吗?事实上,如果不是同心圆,也一样可以求出两个圆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

3、可以利用学生做的圆环来贯穿下面的练习。首先可以让他们量出他们做的圆环的大小半径和环宽,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让学生理解环宽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练习中涉及环宽的概念而说不清楚的尴尬。然后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这样学生就通过实际操作,真正理解了圆环的面积计算。达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这个公式还是出现比较好。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运用这个简单的运算方法。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8

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 的本质问题。

根据以前的经验,也总是通过实例 ,也就是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圆环的面积该如何求,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总有疑问,如何改进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人却总不明白,主要问题还是不明白圆环的概念,另外教学进度过快,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认为这类问题很简单不需要有过多的解释,倒致后来无论如何补进,学生总是不会,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不容易忘记,与其后来的反复强调,不如现在改进,因些,我想这样做,首先是一明确概念,。概念的理解,是呈阶梯状,分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初步感知生活的圆环,用课件出示,轮胎,光盘,胶带等,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第二步画圆环, 通过观察或量一量圆 环,你有什么发现?此时的学生已有了深度的理解,在些基础上,剪圆环,并出示一些同心圆和不是同心圆的图片,来让学生分辨,明白圆环是同心圆,第三步则是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既大半径和小半径,环宽,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认识,练习一些找大圆直径或小圆直径的,半径的等练习,经过上面的一系列的缓慢过程,有实际操 作也有课件濱示,还有练习, 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为下面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而后是求圆环的面积,自然而然,学生肯定也明白了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有了亲身的体会,学生很容易求出圆环的面积,但是为提高课堂效率,仅此一点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我打破常规,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练习题目,进行单纯的练习,这样做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随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道了圆环的面积如何求,如果给出了两个半径可以很简单的求出圆环的面积,但在实际生活是不是只会给出半径,求环形的面积?如果不是,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展示出现了各种类型,事实证明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学生正确,并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之间的关系练习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各个环节,本节的课容量大,既有基础又有拓展,学生的积极性也极高,全体参与,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9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足之处:1、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0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圆环,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圆环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上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快乐填空,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作为知识铺垫,预习展示环节设计了三道小题,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紧接着就设计了两道计算题,一道是 已知半径求面积,一道是已知直径求面积,每组的1号同学板演,2号批改。结果发现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第三个小题是检测对新知识的预习效果,画出圆环的外圆半径。学生经过预习展示,收获颇多。

课堂顺利进入交流展示环节,我首先组织大家小组合作说说圆环的特点,并讨论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汇报展示时根据同学们的总结课件出示圆环的特点,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个点上,也就是同心圆。俩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然后先自主学习例2,独立计算圆环的面积,这时,我让每组的2号同学板演。当大多数同学都准确计算出结果时,我看着讲台上的4位同学,心里一愣,怎么会是这个结果呢?刚才如果让4号上台多好啊!时间的关系我立即让他们停了下来,通过评讲发现,4人中仅有一人做对了,其余三人都是计算错误。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三位数乘法计算掌握的不够好,有的计算了两位就写出了结果,有的虽然计算方法正确,但准确率低。对照学生的板书,我及时让大家观察,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大家一致认为郭江龙的计算简便,他利用了乘法分配率使运算简便。为了让学生好记,我和学生又一起推导出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环=3。14×(R2—r2)。然后,看着公式我又追问:要想求圆环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学生异口同声答道:必须知道R和r。如果没告诉怎么办?学生一起研究R、r和环宽之间的关系。得出:R—r=环宽。

课堂进入反馈展示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两个习题,结果做的还是不理想,很多同学出错。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原因有三点:

1、第一小题是告诉了大圆的直径和小圆的直径,没有直接告诉R和r,必须先求出来,比例题多了两步,造成有些学生列综合算式出错。

2、圆环这节课虽然比较简单,但毕竟是一节新授课,学生原来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每一点,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指导、演示。

3、要提高计算能力,还必须牢记一些常用的数字,如2π、3π ……9π以及计算公式。

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拿自己的水平去要求学生。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进步,才会有收获。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1

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突出情境中数学的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三个图形的比较,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圆环的特点,(引出圆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了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导出另一种方法。学生在此学习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情境本身是为探究服务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提炼出数学问题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然后,创设的学习情境,要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培养。要尽可能赋予其丰富的情感因素,用数学的情感去吸引学生,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都说课堂是学生思维成长的土壤,我们教师的智慧是阳光和雨露,数学课更是如此。在课堂评价时,我想了很多鼓励学生的话,学生在得到赏心悦目的语言评价中得到自信和兴趣。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强学习,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精心、尽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去自己探索新知,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枯燥的课堂学习变得有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小学习,孜孜不倦的探究新知,感受学习的乐趣。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2

今天教学了圆环的面积。(请学生预习什么是圆环,并制作圆环)。

1、很快就突破了重点。圆环面积的计算。同学们亲自做了圆环所以对圆环的制作很有发言权。课始请同学们说了说你怎么做的圆环。有些是用圆规,有些是用唱片,他们都强调了先画一个圆再画另一个圆,2-3个同学们说出了是从外面这个大圆里面剪去一个小圆。那么这个圆环的面积怎么计算呢?思考2分钟后有同学举手大胆地说说: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这样这节课的重点圆环的面积就解决了。

2、教学时时时刻刻不让今天的重点就是计算圆环的面积。我请同学来说一说算式怎么列。学生很快变说出来了。我们又进行了对式子含义的理解。前面表示什么,后面表示什么。加深求圆环面积的思考思路就是大圆面积剪去小圆面积。

3、对求圆环面积的另一种方法,有同学自己写出来但是问他理由他说书上看来的。请同学仔细看看还有10来个同学看出这个是乘法分配率的应用,(我给予了肯定,)。

4、有效利用了课堂的自然生成。通过有些同学剪的时候他们对折再对折请同学们计算对折后的图形,半圆环面积即圆环面积的一半。这是同学们自己折叠出来的,算是课堂的自然生成把。后来却没有让同学门计算再对折后的图形的面积。

今天值得深思的地方

1、头痛计算。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在计算平方时却出现了252-52=202的情况,还有学生252=50。我请学生来说一说平方是怎么计算的,还有把平方减展开,然后计算。再翻开口算训练计算1-10的平方,希望能亡羊补牢。2、对半圆环的面积计算。因为同学们做了圆环,所以当我把圆环对折后问同学,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时,学生们都能说出,就是圆环面积的一半,但是在课堂上面却没有列式计算,课堂作业本上面就有这样一道题目,从做的效果来看,全班39人中,有10人没有把圆环的面积除以2或乘以1/2。拓展题都没有时间做。还有1个学生还是对圆环的面积计算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课堂中间已经强调过了)。好学生的说法掩盖了后进生的计算问题。看来在课堂上面不仅要弄清题意列出正确的算式还要带领学生好好计算。

3、没有即使表扬学生。当有同学们说把圆对折在对折再对折好剪时没有好好表扬学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3

1、大多数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但是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通过本节课的训练,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2、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其应用。所以很容易接受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力欠佳,对于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及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概念模糊,学得很吃力,我想,对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多画一些简单的示意图来理解,避免解题错误。

3、对于题意深奥的题目,不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学生分层对待,分层测试,让后进的学生也同样有胜利感和成就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4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因此,我在认识圆环的设计中安排了经历剪圆环的动手操作过程。

剪切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剪环形的过程知道环形是怎样得到的,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由于学生体验了剪环形的整个过程,所以在我提出怎样求环形的面积时,学生能很快说出“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环形的面积”。这个过程使我感到在学习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比我们直接传授给他们记得要更清楚、牢固。

环形的特征:必须是同心圆,其次,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让学生在环形图中认识了“环宽”。在此我有效的利用课件进行对比演示加深学生对环形特征的理解。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虽然,在这个环节耗费了比以往更多的教学时间,但作业反馈很好。没有特别的错误问题出现。看来“做数学”确实能够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题的处理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操作感知,所以例题我采用自学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方法,归纳并优化计算公式。练习环节,是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正确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练习时除了设计基础的练习与判断题还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不足之处:

1、练习题没能全部完成,导致没有实现练习的层次性。其实,我准备了不同的有关环形的练习题,由于在刚开始时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动手操作的时间给的充足,所以到练习题时时间不充分。设计的一道求半环形面积和一道拓展题没完成。

2、知识点拓展的深度不够。在认识圆环特征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宽”,只是让学生在圆环上指出了“环宽‘‘但没有让学生将环宽与大半径、小半径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大半径与小半径都是从圆心到圆上的线段;而环宽是小圆上到大圆上的距离,表示环形的宽度。R-环宽=r r+环宽=R)为今后做题提供很好的保障。

这节课有许多欣喜的地方,也有令我遗憾的地方。但不遗憾的是我从中发现了自身的缺点,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逐步改进,日趋完善,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15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根据以前的经验,也总是通过实例,也就是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圆环的面积该如何求,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总有疑问,如何改进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有人却总不明白,主要问题还是不明白圆环的概念,另外教学进度过快,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总是认为这类问题很简单不需要有过多的解释,倒致后来无论如何补进,学生总是不会,学生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刻,不容易忘记,与其后来的反复强调,不如现在改进,因些,我想这样做:

首先是明确概念,.初步感知生活的圆环,用课件出示,轮胎,光盘,胶带等,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

第二步画圆环,通过观察或量一量圆环,你有什么发现?此时的学生已有了深度的理解,在些基础上,剪圆环,并出示一些同心圆和不是同心圆的图片,来让学生分辨,明白圆环是同心圆。

第三步则是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既大半径和小半径,环宽,并通过练习来巩固认识,练习一些找大圆直径或小圆直径的,半径的等练习,经过上面的一系列的缓慢过程,有实际操作也有课件演示,还有练习,非常的形象和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下面求环形的面积作铺垫,自然而然,学生肯定也明白了怎样求圆环的面积.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亲身体验,获得“做出来”的数学,而不是给以“现成的”数学。有了亲身的体会,学生很容易求出圆环的面积,但是为提高课堂效率,仅此一点往往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接下来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练习题目,进行单纯的练习,这样做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随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知道了圆环的面积如何求,如果给出了两个半径可以很简单的求出圆环的面积,但在实际生活是不是只会给出半径,求环形的面积?如果不是,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展示出现了各种类型,事实证明让学生尝试计算,分析验证,比较计算学生正确,并应用大半径、小半径、“环宽”之间的关系练习设计了4道对比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处理大半径、小半径、“环宽”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各个环节,本节的课容量大,既有基础又有拓展,学生的积极性也极高,全体参与,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下载《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环的面积》生本教案及说课稿(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环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弗赖登塔尔强调,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有......

    五年级生本课堂 :梯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生本课堂 :梯形的面积教案 (张秀华)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90页。 教材分析: 梯形面积的计算安排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之后,因为它与前面两部分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教......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

    圆环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操作、......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 上犹梅水小学 胡冲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1页例2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环的面积,掌握圆环的特征,掌握计算圆环的面积的 方法......

    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

    圆的面积(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并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的面积》自分教学反思 中南小学 罗毅显 《圆环的面积》教学时,我非常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圆环面积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圆环面积》教学反思圆环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算学生接受并不太困难,但圆环却要把握住外圆和内圆这个形成圆环的本质问题。 根据以前的......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 通过集体备课,《圆环的面积》的教学设计经过初案,正案,但在教学中仍有所不尽人意,有所思索…… 圆环的面积是在圆的面积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的面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