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产权与智力成果 教学设计)
《知识产权与智力成果》 教学设计
灌南三口中学 张艳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介绍了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知识,旨在让学生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意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本节课内容的理论性强,也比较的枯燥,照本宣科的话学生会没有太大的学习热情。所以这节课通过视频《山寨品牌大合集》反应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做真实的案情分析,引导学生切实感受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应该说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难,但很枯燥。知识可以死记硬背,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就比较困难。所以,本节课采用了一系列比较经典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贯穿课堂,在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达成知识的生成。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知识产权应该会有一定的了解,如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盗版光碟、假冒伪劣产品等,但还没有形成很清晰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专利,可能更是陌生。因此,本节课对教材做了很多的整合,多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的话题或案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知识产权的含义和内容,了解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部门,学会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法制观念,能自觉抵制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识产权的内容,如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难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作用及相关规定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情境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山寨品牌大合集》
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遭遇过此类“山寨”? 生:有。比如零食,洗衣粉„„ 师:你觉得为什么“盗版”“山寨”“水货”这些现象如此普遍?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山寨”产品的危害?
生:缺乏对智力成果的认识和保护
师: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无不展示着知识的力量。生活中的每一种智力成果,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所以我们要保护创作者的权利,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吗?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展示课题)师: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PPT展示)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问题
要求:1.通读教材,“勾、画、圈、点”与组员交流疑难问题
234-
第二篇:4智力成果的盾牌教学设计
第4课 智力成果的盾牌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我国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的主要法律及其基本内容;认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增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享受的著作权、专利权等合法权利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保护智力成果权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公民的经济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它包括哪四个方面的权利?
3、我国的遗产继承的方式是什么?
4、我国法定的第一继承顺序和第二继承顺序分别包括哪些人?
5、我国法定继承要遵循什么原则?
6、当我们的合法经济权利受到侵犯是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保护智力成果权(维护知识产权)
1、为什么要维护智力成果权?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交往中的热门话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比如我们国家以前生产的DVD机,每台DVD机就要向美国的厂家支付2美圆的专利费,再比如在军事领域,美国等国家严格限制高科技技术进入中国,以色列本来想买预警飞机给我们,就是让美国给阻挠了。由此可见,智力成果权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智力成果权,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2、智力成果权含义:
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3、智力成果权的内容:
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书本上对这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解释,请大家看书。我们还要注意,这个人身权的内涵也很丰富,而财产权一般比较容易把握,简单的说就是有报酬的权利。具体的来说,智力成果权包括以下几个种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智力成果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等,注意这个的种类没有概括全哦
那么我们国家说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那在实际生活中国家都有哪些法律来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呢?
二、国家法律保护公民的著作权
1、著作权的内涵: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依法享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注意这个内涵里面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著作权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了。而且我们书本上也给出了著作权的具体内容。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2、著作权的内容:
首先告诉我们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一样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其次列出了著作权的具体内容,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对于公民的著作权,我国的法律都是怎么规定的呢?
3、有关法律规定:
公民的著作权不受性别、民族、年龄的限制。而且还进一步规定,出版部门未经过作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许可,擅自选用作者的作品,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支付一定的报酬。就象上面的这个案例,王某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假如你的著作权受到侵犯,应该怎么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呢?
4、当你的著作权受到侵犯时你应该怎么办?
(1)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请申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如果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由法定监护人(主要是父母)依法为其通过上述途径来主张权利。
请大家把书打开到90页,这里讲到了公民的发现权和发明权,其实这于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的内容,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发现权和发明权。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发现权和发明权
1、发现权和发明权的内涵: 这个内容请大家在书本上划下来,我们要注意发现和发明不是一回事,一般来说发现是本来就存在的现在才被人发现,发明是本来没有的东西被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发明具有创造性,而发现不具有创造性。
2、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受到侵犯时怎么办?
这个和刚才学的知识点一样的。未成年人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由法定监护人(主要是父母)依法为其主张权利。具体途径还是(1)可以向侵权人提出权利请求,要求对其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请申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智力成果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专利权。
四、公民的专利权
1、含义:
指国家专利机关依照专利法授予发明人或设计人对某项发明创造享有在法定期限内的专有权。
这个内容在知识链接里面。请大家把它用笔划下来。我们来一起读一下。
书本上紧接着给我们介绍了专利权的主要内容,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2、内容:
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获得专利使用费的权利;转让其专利权的权利;标明专利标记的和专利号的权利;署名权。注意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即可。
书本上有一则关于专利权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问题:请对王某公开出让自己的专利产品要价1000万元,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作小结。王某积极参加科技发明实践活动,这是值得提倡的,而且他还勇于维护自己的发明权,说明他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至于出让他自己的专利产品要价1000万元,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发明价值有足够的自信,这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觉我们未成年人也有专利权,我们要树立专利权意识。
3、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专利权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专利权,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享有国家行政与司法保护。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在这里就告诉我们专利权存在有它的时间限制和范围限制。我们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和范围内来合法的维护自己的专利。
这句话同时还告诉我们我国法律为未成年人的专利权提供了行政和司法保护。
4、我国法律为未成年人的专利权提供了行政和司法保护 行政保护;行政诉讼保护;民事诉讼保护
以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智力成果权的相关内容,那么目前我国在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方面做的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五、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请大家自己谈谈这个问题。学生列举事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
2、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有的地区和部门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3、侵犯知识产权有什么危害?
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于我国的对外交往,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出现了这么多这么严重的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对策:
要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全国举报投诉服务系统。
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意义)
正面论述: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激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保障。
反面论述: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国就难以引进先进技术;同样,如果我们不熟悉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国外就不可能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多元智力与多元教学
多元智力与多元教学
前些时候,我在翻看教学照片时,一个正和同伴一起搭积木的男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胖乎乎、长着两个红脸蛋的孩子叫泰迪,是第三代的美籍日裔。泰迪属于那种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自己能给自己找事做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记得他刚到我班上来的时候,好长时间都不讲话。别人问他什么,他总是用点头、摇头、微笑和手势来答复,开学头几天我还以为他不会讲英语。泰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搭积木。我的教室里有一个挺大的积木区,是用下面有轮子、能够推着走的5个大积木架子围起来的,架子上面装满了各种形状的积木。我记得,泰迪到园进行“特别访问”的那一天,就一头扎进了这个积木区。说起来你大概不相信,第一个学期整整三个半月,泰迪每天来园所去的唯一的活动区就是积木区。我们班上每天的教学材料都随着教学活动的需要而变化,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而泰迪呢?硬是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就是搭积木。时间一长,泰迪的妈妈有些不安了。她问我为什么泰迪从没带过美工作品回家,还问我他在学校做些什么。我如实介绍了泰迪的情况,并邀请她到单向玻璃观察室去观察。我告诉泰迪的妈妈说,既然泰迪喜欢积木,就让他尽情玩个够,我们慢慢来引导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不能操之过急,更何况,在搭积木的活动中,他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话虽这样说,其实当时我也有顾虑,担心假如我让泰迪任意在积木区消磨时光,他就会失掉其他很多学习的机会,他的发展也可能会不均衡。事实上,我曾多次试着引导过泰迪。经常是早上他一来到班上,我就带着他到所有的活动区转一圈,告诉他今天我们有哪些游戏活动,他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时候泰迪也会被某一样新鲜教具吸引,试着画个转盘画、摆个拼图,只不过我一转身的功夫,他就又回到他那个积木“天堂”去了。咱们做老师的都知道,有效的教学必须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孩子的内在动机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老师强求孩子做某一件事,只会造成孩子对这件事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允许泰迪自由选择要参与的活动,而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不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
不过,我们说要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并不等于说老师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恰恰相反,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多样化的机会,引导孩子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就引出了那个“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老师为中心来设置课程”的老话题了。我知道,许多幼儿教师实践的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利用设置活动区和提供学习材料来引导孩子,以达到教学目的。我在处理泰迪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做的。泰迪不是不肯走出积木区来参加其他活动吗,那我们就把其他的活动融合到积木区里面去,让泰迪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参与和喜欢那些活动。从我的一些照片中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师在积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供孩子在搭积木的空当中看看书,找点灵感或是查查资料。有的老师根据教学主题在一些积木上贴了各式贴画,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配对、分类的活动。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利用积木区的空间设置各种大型的角色游戏背景,比如飞机、汽车、农场、公园、海滨等等,或是增加一些小型主题玩具,比如动物、交通工具、人物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用积木来随意搭建和改造。这样一来,搭积木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堆砌游戏,而成为有主题、有创造、有变化的复杂的活动了。
通过观察泰迪的活动我还注意到,他搭积木的水平相当高──无论是结构的对称性、线条的流畅性还是建筑的独创性,都是一般三四岁的孩子所达不到的。
遗憾的是,积木与其他美术作品不同,无法长期保留。更何况我们都知道,搭积木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活动,孩子们往往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搭一个建筑,完成之后立刻推倒重来,毫不吝惜。这样,我们老师就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及时把孩子的创造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对于泰迪呢,由于他的视觉空间思维水平比较高,我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他把自己的建筑结描画下来,集成一册。泰迪本来对美术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很少看到他去美工区活动。但是当我把一些彩笔、纸张放到积木区并鼓励他画画之后,特别是看到我给他准备好的“画夹”以后,他非常感兴趣。慢慢地,泰迪不光描画他搭好的结构,有时还在纸上即兴创作,然后再按图纸施工。时间一长,泰迪通过搭建和画画,在三维结构和两维图像之间建立了联系。他的创作水平越来越高,成了班上的“小建筑师”,交了不少朋友,在同伴中间相当有威信呢。后来,泰迪和小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再也不把自己局限在积木区,而是常常和朋友们商量着到文档仅供参考
不同的活动区去玩了。
我给你讲泰迪的故事,是想以此为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论。我想,“多元智力”理论对国内的老师们大概不陌生,近几年我回国期间经常可以看到有关的介绍文章和研究报告。
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地应用这个理论,如何针对个别儿童的特点来指导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简单来说,十多年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德纳(Gardner)在过去一些关于智力结构的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的教育界掀起了一个改革的浪潮。戈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内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还有他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分类智力。我在信后列了一个表,介绍与每种智力有关的一些具体能力,供你参考。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造成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的原因之一。当然,心理学界关于“智力”定义的争论并没有因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而停止,很多人对戈德纳的智力分类也并不赞同。不过对我来说,这个理论的实际意义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戈德纳曾经强调过,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具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所以我觉得,我们认识智力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分类教育,而是为了藉此来了解孩子们,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全班孩子共同进步。这一点我自己把它称为是“有教无类”的原则。我觉得,认识到智力的多元性会使老师对孩子更加包容、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也会使孩子从老师的包容和教导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我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3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5到10个优点或长处。不少老师写完之后都会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长处,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得多了。
我从“多元智力”理论中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个教学原则叫做“扬长补短”。咱们做老师的一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们,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则能说会道。好的老师往往会利用孩子们的长处来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做很好。不过我觉得,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扬长避短”,而要“扬长补短”。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特有的兴趣、爱好、经历和潜能。这些都是造成他与众不同的原因,也是老师在教学中的参照点。对于孩子的长处,我们当然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来帮助他不断地发扬。对于孩子不足的地方呢,我们就要利用他的长处,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加以引导和补充。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泰迪的视觉空间能力比较强,对积木有极高的兴趣,但是他不善交往,也不喜欢讲话。老师利用了他的长处,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来补充他并非特长的一些方面,使他的发展更为全面和协调。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智力的多元性从一个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孩子认知方式的多样性,向我们揭示了他们发展需要的多重性,从而为我们奠定了“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所谓“媒体”,广义来讲无非就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成功地获取相同的知识经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教孩子们学习空间位置的概念(上下、左右、前后)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对性,老师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认知特点,为他们提供图片演示、实物操作、幻灯、录像、音乐歌舞、体操动作、语言描述、分类比较、动手游戏等许多学习机会。具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建构相应的知识经验。这样一来,无论孩子的特长是什么,他都可以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与同伴同步前进。其实,我们以前谈到过的综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个原则。
这些是我从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学中得出的几点经验,写出来与你分享。其实我知道,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从不同的理论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至于汲取什么,如何评价它,如何将它付诸实践,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了。对我来说,这正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有益之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也能够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包容和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人。而这个世界不正是由于她的多样性而显得更加美丽么?文档仅供参考
怎样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
如何培养乐感?乐感在儿童年幼时就会显露出来。在儿童能够说话之前,他们有时就会哼哼或者弄出一些典型的声音。乐感强的年幼儿童经常会不顾周围的环境,就开始哼哼叽叽、打拍子、倾听或者唱歌。如果没有音乐出现,他们会创造音乐!(这恰恰就是儿童的逻辑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有赖于丰富和有支持力的环境。)音乐天赋的早期表征并非总是这样的情况,有时它也会蛰伏很多年,等待着一个刺激或者有利于它成长的环境。
接下来是针对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乐感时的相互影响和活动性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是发展性的,有些建议对三岁的儿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其他却最适合五岁的儿童。但是这些建议事实上都能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修改,从而适用于每个年龄阶段。
鼓励唱歌
唱歌对儿童来说也很有益。它不仅帮助儿童喜欢上音乐,而且有助于逻辑感的培养。唱歌最早从摇篮曲和小曲就开始了,随着孩子长大,家庭成员能培养一种愉快的习惯,就是在全家长途汽车旅行时一起唱歌。
觉察到声音,注意到声音的细微差异,是在儿童早期就能发展的习惯。一般来说,我们只注意视线中的大多数精力。例如,家长们去动物园,喜欢说,“看那头大象!”、“看,老鹰的翅膀有多大啊”、“狮子的皮肤真的是金色的”。他们很少会说,“听,钞票的声音!”或者“你能听到这只鸟发出的声音吗?”,再或者“你认为这头海狮想说些什么?”家长们通过有意识地和孩子讨论视觉和听觉的东西,能够提高儿童的听力习惯,创造一个培养儿童乐感的环境。
鼓励孩子正而八经的唱歌,不论在家里还是作为团体的一部分,都对他有益。就孩子的其他智力而言,能获得父母行动上的鼓励对他是很重要的。
学习音乐课程
给孩子报名参加指导性的音乐课也是很有价值的。选择钢琴课、吉他课、小提琴课或者其他乐器课程,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就音乐天赋而言,演奏某种乐器的能力很容易迁移到其他乐器上。早期开始接受音乐指导的儿童,他的音乐天赋再也不会消失(在儿童早期,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在音乐课中找到足够的成功,因此上课是件很愉快的事,儿童也会继续上音乐课),所以儿童上音乐课越早越好。
要求在儿童早期开展正规的音乐指导的另一原因是开始有太多的儿童相信他们没有任何音乐天赋。所以为了防止儿童产生这种态度,在幼儿早期开展音乐课程就十分重要。(注意:尽管有其他指导方式,但给孩子找到一个既有个人魅力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更重要。儿童应该尊重他们的老师,但儿童也应该喜欢他们的老师。儿童应该希望参与音乐教学,如果他们觉得音乐课了无生趣,那么就可能会学会拒绝培养乐感)。
给儿童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能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这样等于送他们踏上了终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的道路。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意味着理解为什么每个人会喜欢特定的艺术家或是表演;这也意味着对音乐与表演中的各个元素的认真思考。当然,这是一条发展之路。幼儿最初只知道他们喜欢或不喜欢某个表演家或某首歌曲,通过听父母们的讨论,加上在父母的鼓励下思考和解剖艺术家和他们的音乐,儿童会获得持续终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理解力。
第四篇:教学设计成果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
进行教学评价必须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指标。美国教育评价专家米德尔提出学校评价的两个要素:第一,必须具有标准准则或教育质量特征的描述,第二,必须具有一个程度恰当的判断,以判断学校符合这些特征、准则和标准的程度。同样,确定统一的指标也是教学评价的首要条件。由于教学设计的成果较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案和媒体教学材料之中,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类成果的评价指标。
1、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大致包括目标、学生、教师、教材、方法和管理等。现将由这些因素引发出来的评价指标分述如下:
1)与目标因素有关的指标
2)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首先,可以从表情上分析学生对讲课内容和速度的适应性。例如,与教师讲解速度同步;与教师讲解速度不能同步,嫌快嫌慢;对讲课内容感到费解等。这些情况在全班学生中各有多少人,所占比例如何?
其次,可以从课堂提问中分析学生对功课的理解程度。例如,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最初反应是热烈、高兴、很快举手,还是不很主动但作了思考,或是不理会、回避甚至恐惧。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反应是思路敏捷、叙述流畅、答案正确,还是表达了思想但答案不完全正确,或是思路不畅、叙述不清、回答错误。这些情况在全班学生中各有多少人,所占比例如何?
3)与教师因素有关的指标
首先是教学能力方面,可以从讲述内容中判断教师的专业水平,从选用教材上判断教师吸取、处理和传递知识的能力,从讲授和准确程度和严谨情况判断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讲解时能否随机应变判断教师对学生反应的敏感程度和及时调整能力;从教学全过程的整体素养上判断教师是否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训练。
其次是课堂控制能力方面,可以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了解是外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左右教学过程,从处理偶发事件的效果推断教师维持教学秩序的能力。
再次是教学行为方面,可以从教态是否自然、大方、亲切判断师生感情的融洽程度和教学气氛的和谐程度,从语言是否生动流畅、文字是否规范简明、板书是否工整美观判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此外是心理特征方面,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衡量教师所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国家教委最近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了作为教师在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包含教学设计、使用媒体、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等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方面的具体指标和要求。
4)与教材因素有关的指标
这方面可以从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弥合的程度判断其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否对日常生活有实用价值,从授课过程中判断是否精选了教材,选材是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的特点,从讲授的内容上判断知识体系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是否注意到了前后呼应和触类旁通;从教材难易程度上判断重点是否明确,难点是否可能解决。
5)与教学方法和管理因素有关的指标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判断所选用的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特点;能不能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排除影响教学顺利进行的智力障碍和情绪障碍有没有好处,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满足感。
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判断学生是否有学习的需要和要求;学生是否乐意在这位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课堂秩序是否稳定,纪律是否严明;对偶发事件是否处理得当。
2、教学材料的评价指标
教学材料的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目前教育技术界比较关注的是音像教材(这里含计算机课件)。对于这类教材,我国学术界总结过所谓“五性”的编制原则,它们实际上也是评价这类教材的基本标准。
1).教育性 看其是否能用来向学生传递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服务。
2).科学性 看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学科的基础知识或先进水平。
3).技术性 看其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技术质量。
4).艺术性 看其是否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经济性 看其是否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较大的效益。
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查看下面各类教学资料的评价指标,它们具体体现了上述的“五性”。
例1. 电脑绘画作品评价
指标和标准
1).创造性
题材新颖,构思独特,作品富有想象力
2).制作水平
恰当地运用特效处理
3).绘画语言
形象生动、有视觉冲击力、恰当地运用夸张或写实的选择和应用符合审美的标准
例2. 电脑动画作品评价
指标和标准
1).创造性
题材新颖,富有想象力
画面设计有创意、别具一格
2).内容
内容完整
主题突出
内容健康
3).制作水平
作品采用的制作技术先进、灵活、高效
根据内容的需要选用适当的制作技巧
画面衔接流畅
载入时间适当
人机交互功能强
界面友好,图标、按钮、菜单、窗口等设计合理
声音和画面同步
4).美术
形象生动,造型活泼
色彩和谐
构图美观、平衡
帧与帧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
5). 音乐
与主题风格一致,加强表现力
第五篇:智力游戏教学设计
智力游戏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intelligence game
智力游戏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中班智力游戏:做相反的动作
游戏目标:
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教师发出某一指令,幼儿就马上做出相反的动作。如:教师说“睁开眼睛”,幼儿就闭上眼睛;教师说“蹲下”,幼儿就站起。„„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特征明显且容易比较的事物,提问时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
2、大班智力游戏:拍电报 游戏准备:
幼儿分成 2组-3 组,每组 2-10 人。游戏玩法:教师小声地将电报数字号码告诉每组的请一位幼儿做小主持人,请若干幼儿游戏(人数是奇数)。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回应“粘什么”,主持人说出身体的某个部位,幼儿就两两互相接触主持人说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头顶,幼儿就要两人一组把头顶相接触。而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当幼儿人数剩下偶数时,主持人要充当 1 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数。最后剩下的两人胜出。指导建议:提醒主持人喊出的身体部位要有一定的可实行性。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