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猴学钓鱼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邵南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用加减混合计算的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知道小猫为什么总是钓不到鱼吗?”(让生说一说)“对,三心二意是钓不到鱼的,能告诉老师上课的时候应该怎样表现吗?你们见过小猴子钓鱼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小猴子钓鱼好不好?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谁能根据图画,为大家讲个故事?”(让孩子充分的说,教师作适当补充)
“第一幅图中小猴看小朋友钓鱼很好玩,纷纷用树枝学钓鱼。第二幅图描绘出用树枝钓不上鱼,有的小猴感到没意思离开了,同时远处又来了1只小猴。”
二、探究新知
1、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孩子的提问,引导本课重点)
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说一说。(有5只小猴学钓鱼,跑走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
2、小组同学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用算式,列一列。
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为此,可
结合图意多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小猴学钓鱼只数变化的过程,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出:
“5-3+1”,或“5+1-3”,并口算出结果。
4、观察这些算式中的运算符号,你发现了什么?(有加号又有减号)像这样,算式中既有加号也有减号的运算,我们把它们叫做加减混合运算。(板书:加减混合运算)
5、观察这些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数代表的内容及每步计算的意义。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表述运算顺序,初步加减混合算式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序。
6、继续看图提问题
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小组汇报,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列算式:3-1+2=4”或“3+2-1=4”。算完得数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列的算式,说说鱼缸里小鱼的条数是怎样变化的,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
7、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生总结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是通过解决小朋友手中现在有几只气球的问题,来加深对加减混合式题运算顺序的理解。练习时,先让学生根据图意及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再列式解答。此题由思维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如可以是“4+3-2”,也可以是“4-2+3”还可以是“3-2+4”,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可以。
2、自主练习第2题,让学生弄清题意提出问题并自己解答。
3、自主练习,独立完成。
4、动脑思考,小猫能钓到哪条鱼?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篇:小猴下山教学设计
教案《小猴子下山》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
2.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自己画出)
师:看这是谁?(生:猴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小猴子下山》。
点击鼠标:(1)玉米地 点击鼠标:(2)桃树下 点击鼠标:(3)瓜地里
点击鼠标:(4)树林里(有小兔子)点击鼠标:(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分析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6.师: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①可让学生用动作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分组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3)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分组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____________几个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提问: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5)请学生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四)、第三组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电脑出示:课文中P95页3幅图.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请学生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三、进入情境、演说结合。1.戴头饰表演。
2.采取想像说话: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3.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让学生讨论:知道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不要学小猴子捡了西瓜,丢了芝麻,喜新厌旧,最后什么也没有获得。
四、课外故事《跑跑镇》
跑跑镇上的居民都喜欢快跑,快跑就免不了撞在一起:小猫和小鹰撞在一起出现了什么?苹果和红宝石撞在一起?全书充满生活中幽默诙谐的小情趣。故事有想象力,构思巧妙,以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人忍俊不禁。在比眼睛看到的最远处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个小镇,叫跑跑镇。在跑跑镇里,居民们都喜欢快跑。跑着跑着,咣!免不了会撞到一起„„
本书是一本创意游戏书,但是创意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通过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变成“新”事物;孩子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对象上观察趣味的元素,进而联想出两个角色碰撞后可能产生的新变化。整本书充满了创意和趣味,跟着哒哒哒的脚步声,一起享受猜测的游戏乐趣吧!
四、《小猴子下山》板书
玉米地 玉米(又大又多)掰(玉米)扛(玉米)桃树下 桃子(又大又红)扔(玉米)摘(桃子)西瓜地 西瓜(又大又圆)扔(桃子)摘(摘西瓜)往回走 小兔(蹦蹦跳跳)扔(西瓜)追(小兔)小兔不见了 空着手回家去
第三篇:《小猴学本领》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小猴学本领》教学设计
木瓜镇中心幼儿园
王慧芬
设计意图: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的认知、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情景而获得,也需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因此开展了健康活动《小猴学本领》。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习,让幼儿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教学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准备活动,幼儿随着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做动作,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教师:今天小猴子要来学习爬的本领,你们看过小猴是怎么爬的吗?请你来做一做。
二、提供软垫,让幼儿自由表演自己会的爬行动作,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手膝着地、手脚着地爬。
1、小猴子是怎样爬的?请你们去试一试。
2、小猴子爬的时候要把四肢都放在地上,把身体撑起来。用膝盖和手臂一起向前爬,爬的时候肚子不要碰到地上。
三、游戏、小猴摘桃
桃园里的桃子都成熟了,我们去摘桃,好吗?幼儿分组来完成游戏。
四、结束放松活动:听音乐抖一抖,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身心健康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基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历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中小猴子的形象就是我们班上孩子学兴趣班的缩影,有的孩子学了这个想学那个,结果什么都学不好,孩子们在活动时自己是旁观者,能客观的分析小猴的对与错。老师请他们对照自己的时候,孩子们似乎明白了道理,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耐心,认真点就能成功。
幼儿健康领域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身心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事件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健康的经验和视野”。
《小猴学本领》说课稿
木瓜镇中心幼儿园 王慧芬
一、说教材
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本次活动教材,选择幼儿喜欢的美猴王做诱饵,能够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中能够注意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提供不同难度的场景让幼儿自由选择练习,待幼儿掌握跨跳基本动作后,在进行小组比赛,这样有变化且环环相扣的游戏内容,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
二、说幼儿
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尝试一些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动作、创造新的玩法。与同伴也开始出现一些合作关系,来获得对身体运动的经验。在观察中,我发现跳跃是中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之一,为此,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模仿,练习助跑跨跳等基本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综合素质。
三、说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进行立定跳远的动作练习,基本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85%的孩子敢于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跳过一定距离,15%的孩子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基本动作,从而发展跳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孩子们形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
四、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领会助跑跨跳动作方法。
活动难点:助跑跨跳的动作准确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说教学法
1、开始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进行教,幼儿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进行学。
2、基本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积极评价法、分层递进法;幼儿采用观察法、集体练习法、探究法、自我评价法。
3、结束阶段: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积极评价法。幼儿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
六、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5—6分钟。
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游戏:“学做解放军”幼儿跟随教师进入场地,做热身运动和队形练习。
(二)、基本部分:15-20分钟
本阶段分为三个环节:
1、提供材料,自由练习。主要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探索“金箍棒”的不同玩法。
2、难点练习,重点指导。主要是利用器械练习助跑跨跳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3、玩运果子游戏。通过游戏,使孩子们形成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挑战自我的意识。培养幼儿遵守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结束部分:
请你跟我这样做。做一些舒缓动作,放松自己,听口令走进教室。
七、活动结果预测:
预计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活动中孩子的平均心率约在130—140次/分,练习密度在40——45%。基本达到预计的认知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活动中,孩子是精神是放松的,情绪是愉悦的,参与活动的意识是主动的,参与活动的难度可选择的,每个人都能够在自身的原有能力上得到发展,同时在生理心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
第四篇:《小猴吉吉》教学设计示例
《小猴吉吉》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内容:
1.练习复述故事。2.学习查难检字。教学过程:
一、复述《小猴吉吉》 1.自己练习复述。
2.同桌互相复述,并提出意见。3.指名复述。
通过复述,使学生感受一下,有的细节非常重要不能省,有的则可以省略。
二、学习查难检字
1.熟悉部首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字的部首是什么? 晒 原 劝 辈 裹 苦 园 脚
2.再找找下面字的部首:开 丝 包 事
遇到有些字在部首检字表里查不到,怎么办? 3.打开书p27读一读:学习查找难检字。4.用这个方法找找刚才这些字。
三、布置作业
回家练习查找难检字。
第五篇:小猴跳水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并学会解答方法。
2、能够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式题。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对连加、连减的意义的初步理解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小圆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猴子摘桃子,结果在捉青蛙的时候把桃子都丢掉了。这节课小朋友们又来到了小河边,他们看到了一幅更有趣的画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那我们就去小河边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一)连加
1、师引导:有4个同学在聚餐,有3个同学在看小猴跳水,远处
又跑来2个同学,河边一共有几个同学?
2、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 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
运算顺序。4+3+2=9(个)
2+3+4=9(个)
3、观察今天学的加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像这样3个数相加叫做连加。
4、你能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吗?准备怎样列式解答?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①小河里有2条粉红色的鱼,2条红色的鱼,3条黄色的鱼,小河 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2+2+3=7(条)
②石头上有2只青蛙,河里有3只青蛙,岸上有1只青蛙,一共 有多少只青蛙?
2+3+1=6(只)
③草地上有5朵黄花,3朵红花,2朵紫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5+3+2=10(朵)
(二)、课间休息:拍手游戏
(三)、连减
1、引导:树上原来有5只猴子,跳进水里1只,又有2只猴子向
水里跳,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2、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 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
运算顺序。
5-1-2=2(只)
3、观察今天学的减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2个数叫做连减。
4、你能提出类似的数学问题吗?准备怎样列式解答?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
①石头上原来有6只青蛙,跳到水里3只,跳到岸上1只,石头上还剩几只青蛙?
6-3-1=2(只)
②原来有7条鱼,被小猴吓跑了3条,跳起了2条,还剩几条?
7-3-2=2(条)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提出连加、连减的数学问题吗?
附板书: 连加、连减
4+3+2=9(个)
5-2-1=2(只)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师出示卡片,学生接力比赛。
2、出示连加、连减题,学生说计算过程。(43页第1题)
二、实物投影出示44页2,学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