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

时间:2019-05-12 18:0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

第一篇:“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

“新课程”2011年7月

“三段教学法”解读

熊伟(棠湖中学校长)

“三段教学”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先学后导、内化延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着重阐述该模式的思想内涵,理清其实践流程,介绍该模式的配套改革措施,以期能为当前有效教学有所裨益。

一、“三段教学”的理论构建

(一)“三段教学”的研究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两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新四个观念(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涉及五大内容(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重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应该渗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关键是评价方式的完善(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过程和结果评价并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改?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让教师从课程复制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从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如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变知识的容器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从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不断思考和探索,通过三年多认真的实践和充分的论证,提炼出了具有棠湖中学特色且符合高中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三段教学”。

(二)“三段教学”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外因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学生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而教师则从以教授知识为主,变为以指导、辅导学生的学习为主,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

3.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就能激发学习动机。问题情境是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探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4.人本主义理论

强调学生学习的个人参与,做到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我发起,要求发现、掌握、获得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学生个体的内部;强调学生学习的渗透性,能促使学生行为、态度、个性发生变化;强调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使独立性、创造性、自主性得到促进。

(三)“三段教学”的思想内涵

“三段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通过课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课中“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课后“反思升华拓展问题”,“先学后导,内化延展”,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段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为前提,以强化组织教学为保证,以优化教学程序为重点,以激活课堂互动为关键,以落实学习环节为抓手,以迁移知识能力为目的。

“三段教学”贯彻“效益在每一个课时,希望在每一个学生,成功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分层教学,因人施教,让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

二、“三段教学”的导学流程“三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自主生疑”、“互动解疑”、“内化迁疑”三段。

(一)自主生疑

“自主生疑”是学生在结构化预习课(学科自习课)中通过《学与导》(我校教师自主开发的导学工具)的引领来进行的。具体环节包括独立预习、个别指导、生成问题即创境示目独预习,个别指导明学情,达标生疑知多少。

1.独立预习:包括预习提纲、自主预习、独立思考。

独立预习具体是指学生根据课堂科目,运用《学与导》展开对应的自主学习。在该环节中,学生了解“三维”学习目标,并根据该目标对课文进行必要的多次阅读,对需要识记的内容进行勾画、记忆,对浅层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

2.个别指导:包括目标任务、重点指导、学情了解。

个别指导具体是指教师在结构化预习课中,对个别学生提出的经过自己初步分析仍不能解决的知识,进行的个别指导。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为个别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

3.生成问题:包括勾画圈点、发现问题、疑问待解。

生成问题分为学生生成问题和教师生成问题两大类。学生生成的问题是指学生在独立预习或教师个别指导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生成的不能自主解决的且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生成的问题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要求和自己在个别指导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情的了解而设置的问题。学生生成问题和教师生成问题共同构成了“问题生成单”,是下一课时中师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点。

(二)互动解疑

“互动解疑”就是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五导”(激情、活动、思维、训练、延伸)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活动为载体,激活师生互动,激发学生五动(眼、耳、脑、手、口)的主体作用,解决学生“为何学”、“如何学”、“学何用”这三个问题。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创境设问、互动解疑、归纳拓展即导入示问现目标,探疑展示多评价,拓展归纳巧应用。

1、创境设问环节:包括情境创设、目标呈现、问题展示。

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解决“为何学”。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或重难点,根据内容材料的背景、知识的起源、作者的介绍、需所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等,恰当有效利用媒体合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形式呈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问题生成单”中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的下一环节。

2、互动解疑环节:包括合作探究、引发讨论、相互评价。

互动解疑就是解决“如何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互动,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实验研究、教师答疑、教师讲授等符合教学内容的恰当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⑴、合作探究。各小组组员在学科长的带领下,针对“问题生成单”上的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明确问题设问的指向性,找准问题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收集整理答题的思路和过程,形成问题答案。

⑵、引发讨论。各小组代表展示问题答案,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补充或由该问题延伸出来的新问题的质疑,形成同学间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氛围,将小智慧融入大智慧,在讨论过程中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形成问题的最终解决。

一般的问题展示交流有两个层次,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互相评价,较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后整理出小组的意见在班内展示交流。问题展示的时机要跟教学的流程相和谐,要恰如其分的贴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来进行,不能为展示交流而展示交流,为活动而活动。

⑶、相互评价。每个学生把通过班级大智慧形成的问题答案写在自己的“问题生成单”的空白处,变“问题生成单”为“问题解决单”,将个人的学习落到实处。然后进行组内、组间的相互评价。

在互动解疑环节中,学生在老师和学科长的引导下,课堂充满了好奇与活力,学习方式多样,学生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或上台板书、绘图、解答、讲析、质疑、订正等等,人人积极参与,同学间广泛合作、交流、探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学生充分占有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大家都能自觉、积极地参与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学习成果展示和评价,共享了学习的快乐。

3.归纳拓展环节:包括归纳知识、收获展示、拓展应用。

归纳拓展环节重在解决“学何用”,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以精选的习题牵引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这一环节的特点是讲练结合、反馈及时、评价有效、学法指导得当、教学达成度高,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均学有所得,习有提高。

(三)内化迁疑

“内化迁疑”的具体环节包括作业巩固、复习记忆、测评迁移即优质作业固知识,方法规律连网络,测评迁移补漏缺。

1、作业巩固:包括分层要求、独立作业、知识巩固。

指学生通过独立作业的形式,在拓展训练课上完成“拓展训练单”,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并在教师或组员的评价下对知识进行巩固。

2、复习记忆:包括及时复习、规律记忆、知识网络。

按照心理学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及时的复习和有规律的复习,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3.测评迁移:包括考试测评、查漏补缺、知识迁移。

学生需要在考试测评中发现自己在知识学习上疏漏之处,及时地查漏补缺,在知识的迁移性学习中完善提高。

三、“三段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

除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各种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性培训之外,学校一直坚持实施系统的校本培训。

1、专家讲授,科学引领。

学校聘请中央教科所研究员韩立福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中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培训学院院长李志全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曹正善教授等专家担任学校课改导师。两年多来,他们多次深入学校、深入班级、深入课堂,向全校教职工讲解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新课改理念、有效教学操作方法等等,科学引领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专题讲座,具体指导。

近一年,学校分阶段、分学科请来省、市、县教科所专家、教研员,开展了十多次专题讲座,对全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科研上的具体指导。

3.校长讲解,强化课程领导力。

校长坚持从教育思想、教改形势、教改理念和学校课改发展方向上深入研究,在周日晚上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不断将这些先进思想、理念讲解给大家,强化了课程改革的领导力,率领大家积极投身于 “三段教学”的实践。

4.干部、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共识。

几年来,凡干部教师去省内外参观学习、讲学讲课,凡课题组、备课组、班主任、学科教师取得了一定成果,大家都要在全校大会上从不同角度交流:或讲解课改理念,或讲述理论学习感悟,或分析课改发展趋势,或介绍课改先进经验,或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或对学校提出课改建议等等。由此,全校干部教师勤于交流,在相互学习中形成了教改共识,一定坚持搞好“三段教学”。

5.集体教研,提高学科专业素养。

我校每个学科教研组保证了每周半天的教研活动,有理论学习、课程研究、课堂教学展示、学法教法讨论和教学设计交流等等。教研活动中,有中心发言人,有教师间热烈的研讨和激烈的碰撞。教师们互相学习、研究、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肯定成绩,弥补不足,努力提高学科专业素养。

通过这些培训,使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又势在必行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从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服务者、评价者、研究者的角色转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积极性、主动性、方向性和目标性,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得到质的改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二)开展问题即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1、成立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细化“三段教学”流程。

学校课堂教学研究中心,根据“三段教学”的要求,开发了“问题综合解决课”、“问题展示解决课”、“自主合作探究课”、“回归复习课”。研究制定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实施“三段教学”的具体流程;按照流程,学导处组织名优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研讨课、全体教师参与赛课,将优秀课堂教学资源和我们每周随机课堂录像一起,纳入学校网络资源库,请教研组长在全校大会上或学科教研会上进行点评,让全体教师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改进和提高“三段教学”水平。

2、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学校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以“三段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为研究课题,引领教师人人参与,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例如:“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教学流程探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师生评价激励机制的建立”、“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师生互动环节”、“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结构化预习和生成问题”、“教师如何有效整合问题”、“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如何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等。近三年来,全校每个教师都参加了课题研究,已有一百多位教师为全校教师作了课改专题讲座或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如此,既让教师展示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又极大地激发了所有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近三年来,教师撰写的课改研究论文获各级各类奖项(或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及相关学科专业类报刊上发表)600余篇。

(三)落实人人过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人人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段教学”伊始,学校就在全校强力推行人人上“合格课”。先从行政干部开始,带头上“合格课”,再是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上课,然后是各科每个教师上课。依据学校三段教学考核标准,对每个干部、教师的课堂进行评分和评价,还在校园网络上公示。这样,以人人参与,实作、实训促使全体教师进入“三段教学”、研究“三段教学”、改进“三段教学”,教师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示范引领,群体共同进步。

“三段教学”推进中,我校人人先上“合格课”,进而“研究课”,再通过课堂教学竞赛评选出各个学科的“优质示范课”。每周日晚上大会播放视频优质录像课,还有主讲教师说课,也有教研组长、学科主管领导的评课。教师们直观感受获益匪浅,既把握了“三段教学”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又感受了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既领悟了“三段教学”精髓,又学到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榜样极具示范作用,它不断引领教师群体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群体共同进步。

3.专家指导,课改再上新台阶。

棠中任何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开放的,可以随时接受任何人的听课、评课、检查、考核。学校还不断邀请课改专家、教研员经常到校听课、评课,提出建议和意见,从教学理论、方法、行为等多方面指导全体教师成长。我们还选拔中青年教师给专家当徒弟,手把手地接受指导,与专家一起进行教学设计、一起同台上课。教师们受到专家悉心指导,更加积极主动、高效务实地进行“三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4.记录成长,促进专业化发展。

我校每个教师都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记录和自我展示,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学习活动、教科研活动中获得的文本、音像、图片等材料,及时自主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与解释,反映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努力、进步、成功的过程;它表征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身心素质和谐发展的经历;它鼓励教师自主管理,学会自我评价;它成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它同时也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全面评价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重要依据。

(四)开发导学工具——《学与导》

为了保证“三段教学”的顺利实施,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由专家、教研组长、名教师组成的队伍开发出了能有效支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工具---《学与导》。它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学生的作业、学生的活动方案于一身,“宜学宜导,亦生亦师”。

《学与导》,在模块设计上分为“预习导读—评价单”、“问题探究—评价单”、“拓展训练—评价单”等三部分,突出了“学生生成问题”和“教师生成问题”。《学与导》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的一般规律,将课前的预习与准备、课中的问题生成与解决、课后的知识归纳与拓展融为一体,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高度统一,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有机整合。在《学与导》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学习,完成预习导读单、问题探究单和拓展训练单等三个能力训练模块,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共进、过程与方法的并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相统一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学与导》,充分体现了知识问题化理念,将教材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完整而又恰如其分地呈现给学生;同时,又在书中特意留下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后形成的问题生成栏目,提示着学生们必须写出自己在学习思考中产生的问题。既便于学生准确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与导》,精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基础性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整合成“预习导读单”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又提炼出教材最重要和最有思维深度的问题,生成后形成“问题探究单”,为学生的探究思考提供引导和指导,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质疑交流,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五)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研究“成长共同体建设”

1、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便于课堂合作交流学习,课堂座位安排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由六个人构成一个小组。座位的安排根据三个原则:一是组员在知识水平上体现层次性,有利于学困生进步;二是所有学生面向讲台,方便看见黑板和同学展示;三是组间保持间距,方便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和师生通行。小组协商制定一个组名,一条组训,一份合作公约。组训是小组的共同信念,共同口号。公约内容要包括全员参与,共同进步,互相帮助,人人发言,自控守约等内容。合约上,全体小组成员要签名,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要签名认可。要树立人人参与的学习意识,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共同的学习中遵守共同的规则和公约,具有比较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特点,让小组成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小组内的合作机制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办法(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不尽相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和学科长负责制。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小组长负责小组的计划、组织、监控。小组六个人至少担任一门学科的小组学科长。课堂上,对应学科的学科长负责带领组员参与课堂问题讨论,指定组员代表进行问题解决后的成果展示,并调动组员积极地为负责成果展示的同学提供智力支持。

小组间的竞争机制是由教师对小组组员的个人评价和对小组整体学习氛围的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采用奖励和督促相结合的方式。

2、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段教学”中课堂评价采用多元的方式,多样的手段,调动同学全员参与。在评价中要遵循全面评价的原则;量化考核的原则;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捆绑评价的原则;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与学分、综合素质评价挂钩的原则;

“三段教学”以激励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学生学习习惯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不但考试成绩得到大幅提高,而且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3、让“学生成长共同体”成为“三段教学”最为有效的载体。

2010年9月学校成功申报了县级科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有效构建研究》。学生成长共同体是学生自主成长、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架构,是实施三段教学的有效保障。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是适应新课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学生成长共同体的建构也可以改变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也能充分调动起任课教师参与育人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育人水平。

四、“三段教学”的实施成效

(一)提升了学生全面素质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老师要我学”转变为“老师,我要学”,实现了由等待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勤奋学习的转变。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能够合理处理好教材与《学与导》的关系,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习质量更高;学生更加喜欢课堂、喜欢学校班级生活。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他们的学习、交流、评价、管理能力与日俱增,独立思考、合作共进、思辨批判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我校教师的课堂行为变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围绕学生生成的问题和教师整合的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师生共同创建了自主合作、和谐民主的人文课堂。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我校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教师角色从从过去传统教学的讲解者、传授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开发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通过实施“三段教学”,我校教师成为了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建设者,从而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走向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加快了学校发展步伐

“三段教学”以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魅力,受到了中央教科所和省市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和一致好评,荣膺“高中课改先锋”,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我校“高中课改样本学校”、“省高中课改远程培训终端学校”(全省仅三所中学),吸引了省内外众多团体前来交流学习。仅2010年,棠湖中学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单位(学校)共200余个2219人。棠湖中学校长熊伟及部分教师先后应邀到重庆市、广东深圳市、遂宁市、资阳市、雅安市、攀枝花市、西昌市、阆中市、射洪县、安岳县等地做课程改革、“三段教学”、学校管理的学术报告、讲座40余次,得到了相关市县教育局、教科所、学校的高度好评。

我校“三段教学”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有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教师新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行为高度一致的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建立学生成长共同体以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教师、学生如何更加有效生成问题、整合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等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不断学习、认真分析、缜密思考、提升总结,在各级领导、专家和同仁的关心、指导、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打造更加科学、实用的三段教学,一定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

 标签: 教学、评价、展示、三段、互动

第二篇:三段七步教学法

三段七步教学法

一、“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提出背景 由于笔者所在的城市教育发展环境发生变化,使笔者所在学校面临着学生基础知识差的学情,即学生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严重不足。同时,在学校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囿于传统的束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诸多问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三段七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三段七步”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三段”,即“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课堂七步”,即“创设情境、目标引领、展示交流、师生质疑、精讲点拨、拓展训练和总结提升”。“教学三段”的具体内容包括:“课前,编制学案、自主学习”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精心设计的学习方案。教师及时检查“两批”学案:课前预批、课后复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是指课堂由师生互动完成,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分工合作、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深度交流。“课后,跟踪辅导、夯实巩固”是指教师及时进行解题指导和学法交流,加大训练力度,充分挖掘学优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困生及时消除学习障碍,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课堂七步”的具体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架设起现实生活与学科学习之间的桥梁。在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目标引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新课开始呈现学习目标,结尾总结、回味目标。“展示交流”是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质疑”是指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者发现错误时,或学生对重点规律未总结出时,教师要及时追问质疑。当学生展示完毕时,教师可以及时拓展,教师还要及时把握课堂的生成资源。“精讲点拨”是指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高考考点,讲解精炼,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巧妙安排当堂训练。“拓展训练”是指训练题目的设计要重点突出,要分层次和梯度,确保当堂训练有足够的时间。“总结提升”是指夯实重点,适时延伸,及时汇总提升,并布置适量的迁移作业。

三、“三段七步”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教学模式改革已经在我校开展了四年了,期间进行了几次讨论和调整,使每个学科都有了自己的风格特点。物理学科在 学生心目中一直是比较难懂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 堂,带领学生越过障碍。物理学科的“教学三段”的课前编制学案部分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物理学科学生很难通过课前预习就达到会做题的程度,所以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课前预习部分尽量不要放习题,因为如果学生做不出来,就会增加心理负担。所以学案课课前预习部分以知识点填空为主,并配以有启发性的概念判断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可。课中部分教师教学时间也比较长,一般要达到20~25分钟。

物理课堂中“创设情境”意义重大,物理学科的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都有原型,教师用生活中的有趣实例引出新课,再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力的分解”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拔河比赛,体态娇小的女生在中间拉两个魁梧的男生,体现出分力大于合力的思想,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讲“超重失重”一课时,用扎了孔的瓶子做自由落体运动,瓶子不喷水,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为讲完全失重埋下伏笔,令学生记忆深刻。物理课中对于“目标引领”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每节课重点内容不要超过三个,展示目标时语言要精炼易懂,新课结尾时要回顾目标,看本节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情况,使目标展示起到应有的作用。

对于“展示交流”环节,物理学科的新课概念讲解部分,让学生讲解困难很大,效果不好,所以展示环节在物理课堂上多用在习题课的习题讲解中。学生讲习题,教师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思维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能发现学生的思维亮点,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师生质疑”和“精讲点拨”环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用新模式教学,不单单是要把课讲好,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讲解的内容是否准确,听讲解的学生是否理解,控制课堂节奏,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掌控课堂的能力。课堂有很多突发状况,教师不得不一心二用,既要认真听学生讲的对不对,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及时纠正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教师讲的少了,讲的就要精,问题必须更有层次,拓展和延伸更不能随意,重点才能突出。物理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来讲解问题,讲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改变学生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解题习惯。效果比较好的是演绎的讲课方式,一题多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拓展训练、总结提升”并不一定在一堂课的最后,也不必为了完成七个步骤而生搬硬套。笔者觉得可以少做几道题,但不能虎头蛇尾,一个好的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篇:三段六步教学法

“三段六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课改心得体会

米村完小------------高自海

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以四、五、六年级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课堂实践的观摩、与老师们的切磋、讨论和自己的教学实验,使我感受颇深。下面就本学期的课改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含义

三段六步教学法是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化学生的传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构建“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即预习、互动、反馈;“六步”即预习、讨论、展示、点拨、检测、小结。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运用中的困惑 1.新旧教学模式更替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记笔记,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好应试准备。但在课改的今天,新课标赋予了教学全新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们教师在面临“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的问题时,常常处在矛盾之中,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常常是畏首畏尾,出现了新旧教学模式杂陈的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传统观念作祟,没能更好理解课改实质。

2.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尽管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个别小组成员混水摸鱼,借讨论之际谈论与问题不相关的话题;小组交流展示时,主动发言的学生较少,甚至全程仅由组长或优等生来完成„„总体来说,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施课改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3.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相对教学任务而言,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们教师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不敢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讨论,致使学生的讨论不充分,难以形成统一共识,整个课堂教学流于一种形式。

4.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无论怎样改,只要仍与高考挂钩,那么学生的成绩仍是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单一的对学生成绩以及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又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有人喊出“谁课改,谁下岗”的口号,细细思之,其中也不无道理,因为上级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质量如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看考试成绩怎么样。如此看来,广大教师既要积极参加新课改实践,又要为学生的成绩担忧。

三.关于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思考及对策。

实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常常把个人对文本的惯性解读强加给学生,然而收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有限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让教师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2.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

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探索、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因此,在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进程中,始终要求教师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中。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考虑自己怎样讲,不关心学生怎样学,就不可能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如在编写导学案时,合理预设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才是学习者。4.给予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时间。

“三段六步教学法”在突出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中的自主交流或辩论,它是实现学生成果展示与共享的重要环节。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实现了信息交换,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这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耽误许多教学时间,但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也会明显提高,从而又加快了教学进程。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交流时间,也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快地交流,畅快地讨论,在互动中感受新知

5.注重动态生成和评价激励。

新课改倡导教学的多元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随机质疑,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以,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资源,为学生搭建知识平台。同时,教师还要遵从过程取向的评价,即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也是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教师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精神,深刻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借鉴他人成功的课改经验,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课改新境界。

第四篇:三段六步教学法

温暖而充满挑战的旅程

——对“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与思考

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所在的淮滨县第三高级中学率先在全县的教育领域开展了课改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学情的教育改革之路,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三段六步教学法。下面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三段六步教学法的含义

三段六步教学法是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科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手段,化学生的传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构建“分组合作、目标具体、问题引领”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三段”即预习、互动、反馈;“六步”即预习、讨论、展示、点拨、检测、小结。

二.“三段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运用中的困惑 1.新旧教学模式更替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的任务就是听讲、记笔记,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做好应试准备。但在课改的今天,新课标赋予了教学全新的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我们教师在面临“教学要出新,考试要成绩”的问题时,常常处在矛盾之中,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常常是畏首畏尾,出现了新旧教学模式杂陈的现象。这主要就是因为教师的传统观念作祟,没能更好理解课改实质。

2.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尽管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个别小组成员混水摸鱼,借讨论之际谈论与问题不相关的话题;小组交流展示时,主动发言的学生较少,甚至全程仅由组长或优等生来完成……总体来说,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实施课改所面临的一道难题。

3.课堂时间分配问题

相对教学任务而言,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们教师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不敢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讨论,致使学生的讨论不充分,难以形成统一共识,整个课堂教学流于一种形式。

4.评价机制问题

课改无论怎样改,只要仍与高考挂钩,那么学生的成绩仍是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单一的对学生成绩以及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又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手足无措,甚至有人喊出“谁课改,谁下岗”的口号,细细思之,其中也不无道理,因为上级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质量如何,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看考试成绩怎么样。如此看来,广大教师既要积极参加新课改实践,又要为学生的成绩担

忧。

三.关于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思考及对策

实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呢?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常常把个人对文本的惯性解读强加给学生,然而收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有限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理解课程改革的实质,让教师通过大胆的教学实践,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2.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互动平台 要想更好地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师生才能共同探索、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因此,在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的进程中,始终要求教师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中。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只考虑自己怎样讲,不关心学生怎样学,就不可能对教学进

行有效调控。因此,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同时,我们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如在编写导学案时,合理预设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是自己学来的,而不是教师或他人教会的,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就是最好的老师,自己才是学习者。

4.给予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时间

“三段六步教学法”在突出强调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小组中的自主交流或辩论,它是实现学生成果展示与共享的重要环节。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交流、相互启发,实现了信息交换,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这在实行过程中势必会耽误许多教学时间,但随着这一教学模式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势必也会明显提高,从而又加快了教学进程。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互动交流时间,也就是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快地交流,畅快地讨论,在互动中感受新知。

5.注重动态生成和评价激励

新课改倡导教学的多元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随机质疑,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所以,在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成资源,为学生搭建知识平台。同时,教师还要遵从过程取向的评价,即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行“三段六步教学法”也是一个温暖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教师只有深入领会课改精神,深刻反思个人的教学行为,借鉴他人成功的课改经验,即时调整教学方式,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步入课改新境界。

第五篇:《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课题组 执笔人:金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6年我省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就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初中、高中的教材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学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许多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压力大,很难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因此开展教学改革,实施三段六步教学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渐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能力,有意识记忆能力,有意识想像能力也都在发展。如何让学生的这些能力能够在高中阶段健康的成长,这给我们的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不断搜集有关教育教学信息,寻找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与学真正落到实处,争取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当前我们高中教学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习目标,形成知识

能力、个性和特长协调发展的高效能学习系统。把自身的素质和整体性发展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以适应升学和就业双方面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对当代高中生学习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必需组织全体参与研究人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

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为了在教学中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能健康的成长,把学生引领到认知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轨道上来,我校适时地开展了“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改革”。

2、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的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决心会给人予动力,信心会给人予勇气,恒心会给人予成功”的道理,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承受一次次打击,成效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量变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质变。对待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注重方法,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高中生不但注意向书本学习,也要注意向社会学习,广泛地多渠道地

搜集多种信息。不但要增加知识总量,而且要意识到掌握基本知识结构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协调学习过程的多个环节,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形成知识能力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潜能、促进个性化及科学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向科研要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应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具体应重点解决一下几方面:

1、通过课题实验,实现教材、学生生活经验的科学整合。使我们深刻理解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制定出符合课改理念、符合课堂教学规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3、转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学习方式,多渠道多方位的学习心理,学习障碍、学习感受。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特点、方法,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课题实验应坚持的原则

根据我们以往的教学探索,觉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整体性原则:以达到教学内容、结构、方法、模式的整体构建

3、主体性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为主体,培养学生

主动发展。

4、探究性原则:注重知识发展的过程,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步骤。

5、合作性原则:注重独立性、主动性、协调性的融合,培养合作型人

格。

6、协调性原则;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两个领域的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

五、课题实验对象,起止日期及主要方法

本课题实验对象为高中全体学生,是自然常态下的实验,根据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阵地为辅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初步实验阶段:

1、成立实验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和完善研究方案

2、组织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

3、对参与课题实验的班级及参研人员,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培训

4、各相关教研组,设计问卷调查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习当前学习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的内外因素

5、探讨开展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6、形成阶段性研究调查报告、阶段性成果小结或论文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1、确立第二阶段研究方案

2、建立更规范的课题研究运行机制

3、全面深入地进行课题实践研究

4、进行阶段评价、总结、实践阶段性小结或论文

5、整理资料,全面总结评价两年的研究成果

6、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7、进行结题鉴定

8、优秀教案、论文汇编

9、优质课件、优质课展示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六、课题实验研究的实施过程

实验前期,我们对高一学生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如对高一83名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上的特点及指导,对教师教法满意度问题上的特点及学习指导设计了8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对高一学生全方位细致的问卷调查以及调查后的科学分析,对每个学科的学生学习特点,障碍成因,学习习惯、学习信心、学习成果、价值取向等有了详细了解。为我们下阶段开展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创设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

我们通过寓德于教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参加多种挑战激发学习欲望,教学中善于点燃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让学生的学习富有意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实验的变化,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来刻苦学习,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培养对多学科的兴趣。同时还引导他们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想法和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

2、针对学生个性,强调学生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听课讲究课前预习,找出问题,听课时有重点的听,抓住精华部分。做到基本概念关键听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注意听老师分析,讲解例题,最后把答案抄下,课后独立完成解题过程。通过作业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通过审题、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最后强调复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而加以复习„„牢固记住所学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复习要在于平时复习,做到

课后回忆、精读教材、整理笔记、补缺补漏,循环复习;每次考试前都将平时作业和以前试卷时易错的问题重新掌握。

3、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实践性,彻底改变传统的简单的传递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①师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②报刊杂志上所看到的;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实地考察获得的相关资料;⑤图书报和网上搜索的有关材料;⑥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

具体操作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学习中,在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过程中,教师有选择地摘录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保存,以备使用时选取。积累资料时,以集备为单位,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共同积累。积累材料时也让学生参加,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所需收集材料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根据需要把收集的资料运用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景中的实质,提高他们归纳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学深学透,有利于他们启迪智慧,开拓思维。

4、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

接受教师所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他们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具体实施如下:①培训教育。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②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③制定计划;④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索资料;⑤整理总结。对搜索到的多种资料,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不断充实、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在老师指导下,形成课题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七、课题实验的成效

由于课题组成员的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记录了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

1、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待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刚入学时候,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到想学到乐学到会学到学好,能较轻松地面对学习,心情舒畅了,当然学习效率就高,成果就能体现出来。

2、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我们针对学科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探究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3、学生的综合成绩显著提高

高一学生在协作校考试和市统一检测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4、教师的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转变

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是教学全过程中与教师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5、教学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

八、课题实验的思考

本课题经过实验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观念更新与业务充实

课题实验需要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教师有时还受传统教育理念、思维定势和习惯的影响,不能太快适应课题研究的要求,对新课改、新教材缺乏整体把握,不敢大胆进

行教学改革,不敢放手按照新要求进行教学,老是与传统的知识点进行比较,不敢大胆删除或减低难度,经常补充旧知识,造成课时紧张,抓不住教学要点,不敢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知识间的整合,信息化的处理.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不断补充新知识。

2、课程资源缺乏,教师负担过重

教材提供的资源有限,现行教材对知识的要求没有深度,面又广,且每个学科的课时量不够,需要有一套较科学的辅助用书来弥补,而当前的教学辅助用书也受传统教材的影响,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外时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收集资料进行整合,造成负担过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

3、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中,受到升学考试的制约,家长、老师、学生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难保证进行试验研究所需要的一切,使得课题实验面临很大的阻碍和压力。

总之,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课题研究的开展,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爱好、兴趣等,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它用于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段六步教学法实验报告 抚顺第七中学 宋薇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基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新的人才需要新的基础教育,新的基础教育需要新的课程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在总课题指导下,力图以新课程的理念、观念和观点,探寻普通高中的课型理论创新和新的实践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基础上的新教材已经在全国施行。新课程和新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广大第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坚持以校为本,广泛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反思,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调整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新的课程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已经为许许多多人所关注。这次课程改革有着与以往课

程改革不同的几大特征:一是表现在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二是突破了传统课程与教学所倡导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特别强调“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三是表现在由传统的一线教师单纯执行教学大纲改变为教师们理解与创造性贯彻学科课程标准;四是由传统的备课转变为强调教学设计等,还可能出现推进数字化学习的新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已成为第一线教师思考、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就我们在平时的观摩学习、听课研讨的过程中所观察与思考的情况来看,根据我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认为以以教学法的创新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改革,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思考与鼓励的途径、是一种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的可操作的“抓手”,是课程与教材理念与教学过程之间的中介。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课型的创新应该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但是在真正的日常教学之中, 课型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如:

1.在大量的高层级的科研课题中,极少有关于教学方法的实用课题。

2.在中学教学研究成果中,极少有教学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

3.很少见到研究教学方法的立论高远的文章,很难见到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学术专论。

4.基本上没有关于教学方法研究的研讨交流活动。

5.即使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新教材培训的时期,不管是哪一级的培训,都看不到与教学方法有关的指导或辅导活动。

这就导致了教学方法研究滞后于教学改革、滞后于教材改革的后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四、课题研究指导思想与任务 1.指导思想:

本课题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执行和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探索研究教材和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促进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实现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效。

2.研究主要任务:

本课题重点立足于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新教材,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标准,切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因此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构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第一线教师能更好更快地把握新课程理念与标准,我们提出自己对于教学方法概念的新的理解。

五、研究原则、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原则:

1.方向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2.科学性原则: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教学为突破口,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身发展规律,价值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给学生以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认识和行为指导。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走理论分析与教学实验相结合的道路,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坚持明理和笃行一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

4.整体优化的原则:以系统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教育目标和谐统一,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完善与进步。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国内外基础教育课型理论研究成果等,了解本课题研究情况,把握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研究的方向与目标。

2.调查研究法:普通高中新课程已全面铺开,经过一线教师的实践,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等形式,了解新课程教学情况及其对课型的认识。

3.经验总结法: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一线教师认真实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此,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研讨观摩的形式,交流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主要研究人员

本课题以政治组为单位申报立项后,最后确定课题组核心成员为金雁、宋薇、徐莉洁、耿建华等。

(四)研究步骤:

1.课题开题及准备阶段:课题组成员申报、和评审,课题研究理念的讨论 ;召开开题会;制订课题管理办法。

2.课题研究阶段: 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课题研讨工作会议,检查并交流课题进展情况。

3.课题结题阶段:课题组成员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心得;召开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制作教学案例;撰写结题报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学校教科研室。

六、主要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新课型,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成果包括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

七、研究结论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观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最主要的依据,也是新教材编写的指南。新的课程教材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升。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传统的基础课型虽然仍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课型,但是这些课型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思想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等有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应当努力地在传统的平台上去作进一步的改革,并以创新的态度去构建新的课型,以便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具体化,成为一线教师可运用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

我们认为,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方法所精心设计并组织起来的授课的形式。教学方法是依据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而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一种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既反映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又为达成教学目标与内容服务。它是一定课程标准、一定教学思想转化为第一线教师实际的教学技术和艺术的重要的中介,是帮助教师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转换教育理念,把握并落实新的课程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我们认为,根据新的课程纲要的精神构建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课堂教学构成,使教师缩短从理念到操作的距离,更快地转换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八、研究后的思考

1.由于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我省实施不久,加上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理解不深,实施起来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我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加深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提高执行新课程思想理念的力度,将教学方法创新同新教材与教学模式融合为一体,增强学科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受考试评价制度瓶颈的制约,新课型与新课程教材“生活化、活动化、实践性”的特点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如何推进考试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引导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3.受传统的教师地位角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书匠”的定位还没有根本改变,教师对教材的关注往往在于如何贯彻和传授,在教学研究中,课型的分析研究还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自我定位,引导教师立足于教育研究者、课程建设者的要求,加强对课型的研究,为课型的发展服务。

4.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与新课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后还有必要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教书匠地位,使教师成为研究性、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在观念上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而在实践中缺乏新课程思想理念的能力,不能正确地在传统课型的平台上施展新课型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义明显,追求表面上的“热闹”,存在不少教学误区,有必要加强引导,使新的理念更真切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

下载“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2011年7月三段教学法解读熊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段五步式目标教学法

    “三段五步式目标教学法”实践探究 物理 王宏伟 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学校提出了“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五步”即 1、学情调查,提出问题;2、......

    小学科学三段七步教学法

    “三段七步”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解读 在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的基点上,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本着简便易行为主、实用有效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科特点,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创......

    领导文稿写作(熊伟)

    领导文稿写作 熊 伟 领导讲话稿是办公室对领导服务的一种体现,也是参与政务、搞好服务的现实表现。这是办公室人员的一项基本职能、一项基本功和技能。一、领导讲话稿的划......

    2016年熊伟个人总结

    2016年总结 时间转眼即逝,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对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很荣幸今年能够参与石祥路道路提升完善工程,这是一个包含高架花箱,道路绿化以及道侧绿......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熊伟)

    挑战自我—共创辉煌—我的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2012年9月4日,难忘的一天,深刻的一天—拓展训练,真正感悟团队的力量。短短的一天,我们学到在其他地方学不到的知识。学到的多,懂得的......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教学法心得体会1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导语: 《新课程标准》实施近三年来,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课改尝试,摸索了一些路子,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定......

    三段七步分层教学法(共五篇)

    “三段七步分层”教学法 “三段”:学生在课上要经历三个阶段:“要学什么”,“怎么去学”,“学到什么”。 “七步”:实施课堂教学的七个环节,即:导学设疑,自主释疑,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