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化学教案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目标导航】
考纲导引 考点梳理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2.初步了解用焓变和熵变判断简单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化学平衡常数 2.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用生成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气体平衡分压)的方次之积的比值来表示,这时的平衡常数称为浓度平衡常数(压强平衡常数),用Kc(Kp)表示。
对:aA(g)+bB(g)cC(g)+dD(g),.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和压强无关。
.平衡常数 K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K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产物的浓度商Qc与Kc比较大小来判断。当Qc>kc,υ(正)υ(逆),未达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当Qc=kc,υ(正)=υ(逆),达到平衡,平衡不移动。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2SO2(g)+O22SO3(g)298K时Kp=3.6×1024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3.根据平衡常数进行的有关计算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2)特点:
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
② 在密闭条件下,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化学反应方向进行的判据
焓判据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 △H <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的方向不全面。
熵判据
熵:量度体系混乱(或有序)的程度的物理量,符号S(同一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气态>液态>固态)
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S)大于零。
熵判据
体系的混乱度(既熵增),△S 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判断反应的方向也不全面。
判据——自由能判据
符号:△G,单位:kJ·mol-1 公式:△G=△H—T△S 应用: △G<0 能自发进行 △G=0平衡状态 △G>0 不能自发进行 具体的的几种情况: 焓变
(△H)熵变
(△S)反应的自发性 <0 >0 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 <0 <0 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0 >0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0 <0 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 注: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应用
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方向
对化学反应aA(g)+bB(g)cC(g)+d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Q= ①若Q=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若Q<K,平衡正向移动; ③若Q>K,平衡逆向移动。
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计算化学反应中某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25 ℃时,密闭容器中 X、Y、Z 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 /mol·L - 1 0.1 0.2 0 平衡浓度 /mol·L - 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50% B .反应可表示为 X + 3Y2Z,其平衡常数为 1600 C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C 【解析】选项中有一明显的错误,就是 C 选项中平衡常数增大,增大压强不可能使平衡常数增大。其他选项均为平衡中的基础计算和基础知识,关键是根据表中数据(0.1 - 0.05)∶(0.2 - 0.05)∶(0.1 - 0)= 1 ∶ 3 ∶ 2 可推导出: X + 3Y 2Z。
二、化学平衡的计算 模式(三段式)
mA(g)+nB(g)pC(g)+qD(g)起始量 a b 0 0 转化量 mx nx px qx 平衡量 a-mx b-nx p x qx 对于反应物: n(平)= n(始)-n(变)对于生成物: n(平)= n(始)+ n(变)基本步骤
⑴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⑵确定反应过程的变化量。⑶确定平衡量
⑷依据题干中的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 NH4I(s)NH3(g)+ HI(g);
② 2HI(g)H2(g)+I2(g)c(H2)= 0.5 mol·L - 1,c(HI)= 4 mol·L -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 . 9
B . 16 C . 20 D . 25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
2HI(g)H2(g)+ I2(g)平衡浓度: 4 mol·L - 1 0.5 mol·L - 1 起始浓度: c(HI)=平衡量+变化量= 4 mol·L - 1 + 0.5 mol·L - 1 × 2 = 5 mol·L - 1 则 c(NH3)= c(HI)起始浓度= 5 mol·L -1 K = c(NH3)·c(HI)= 5 mol·L - 1 × 4 mol·L - 1 = 20 mol2·L - 2,故 C 项正确。【感悟高考真题】
1.(2011·江苏高考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 Cl2(g)的
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对于反应2H2O2==2H2O+O2↑, 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
选A、D。解答本题时应将相关的化学原理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该反应吸热,△H>0,反应物为液体,有气态物质生成,所以△S
第二篇:热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微观原因。2. 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板书课题】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引言】我们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反应热,并且知道了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的差叫焓变,也通过图示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讲解】 图一: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低,这是反应放出能量的结果,说明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即其反应热。图二: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这是反应吸收能量的结果,说明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即其反应热。
但如果我们总是用这样的图示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很繁锁的,那有没有一种更有效的表示方法呢? 【板书】(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种这样的方法)
二、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它的作用就在于)1.意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讲解】今天我们引入热化学方程式,大家就来比较一下它与我们熟悉的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
【板书】例1 在200℃,101kpa时,1mol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的反应。【提问】老师首先请一位同学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H2+I2=2HI 【提问】那大家思考一下能表示这个反应的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怎样表示呢? 【板书】(科学文献上将它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讲解】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①热化学方程式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②热化学方程式标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③热化学方程式注明了反应的反应热 【提问】那大家想想我们已经可以从化学方程式知道了一个反应的进行,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热化学方程式?这样将化学方程式复杂化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道例题。
【板书】例2 在25℃、101kpa时,有两个由H2和O2化合成1molH20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1/2O2(g)=H2O(g)
△H=-241.9kJ/mol H2(g)+1/2O2(g)=H2O(l)
△H=-285.8kJ/mol 【提问】为什么产物都是1molH2O,而产生的热量却不同呢?
【讲解】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大家也知道,液态水要变成气态水,需要给它加热。【板书】(也就是会进行下面这个反应)H2O(l)=H2O(g)△H=+44.0kJ/mol 【讲解】通过这个例子,大家也应该可以理解在化学方程式中对参加反应的物质注明状态的原因了。【提问】老师在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中使用了非整数的化学计量数,大家对这个用非整数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怎样理解的呢?
【讲解】如果说1个H2和半个O2反应生成1个H2O,这是难以理解的。因为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而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板书】(如果上述反应方程式写成)2H2(g)+O2(g)=2H2O(g)△H=-483.8kJ/mol 【提问】通过与例2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作比较,大家能看出什么呢?
【学生】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增大1倍,则反应热△H也增大1倍 【讲解】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也能总结出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板书】2.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讲解】我们引入热化学方程式,就是为了使用它,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它的书写。我们如何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呢?这里有几个要点。【板书】3.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⑴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H: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kJ/mol或J/mol。
⑵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在25℃,101kpa下进行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条件)⑶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
⑷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⑸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讲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通过两道练习来巩固 1、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B)
2、说明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1)CO(g)+H2O(g)=CO2(g)+H2(g)△H=-41kJ/mol(2)H2(g)+1/2O2(g)=H2O(g)
△H=-241.9kJ/mol 【总结】我们今天引入了热化学方程式,同时我们也理解了热化学方程式所表述的意义,重点学习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课本第六页 第1题和第3题。
第三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案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教学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解、推理引导、讨论、练习等。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应热,知道可以用反应热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这节课我们学习反应热的应用。我们知道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并明确各种物质在发生反应时的变化,如果将将反应热在方程式中也反映出来,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很方便。
【板】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同时也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温度和压强。
(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物质的状态。(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4、提问: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
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5、(1)练习: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练习讲解
7、作业布置
第四篇: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教案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反应式。例如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 HI(g)ΔH= –25.9kg·Jmol-1 ΔH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HI(g),反应放热25.9kJ。这是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ΔfHmO表示。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时,可以不注明)
(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
(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对于同一反应,计量数不同,其△H不同。
(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6)不标“↑”或“↓”
(7)不注明反应条件,例如:△(加热)
(8)有机热化学方程式不用“=”,而用“→”
第五篇:考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1.定律内容
一定条件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2.常用关系式
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之间的关系
aA(g)===B(g)ΔH1
A(g)===B(g)ΔH2
ΔH2=ΔH1或
ΔH1=aΔH2
aA(g)===B(g)ΔH1
B(g)===aA(g)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1.(2018·高考全国卷Ⅰ)已知:2N2O5(g)===
2N2O4(g)+O2(g)ΔH1=-4.4
kJ·mol-1
2NO2(g)===
N2O4(g)ΔH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
2NO2(g)+O2(g)的ΔH=________kJ·mol-1。
解析:已知:ⅰ.2N2O5(g)===
2N2O4(g)+O2(g)ΔH1=-4.4
kJ·mol-1;ⅱ.2NO2(g)===
N2O4(g)ΔH2=-55.3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N2O5(g)===
2NO2(g)+O2(g)ΔH=+53.1
kJ·mol-1。
答案:+53.1
2.(2018·高考全国卷Ⅱ)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
2CO(g)+2H2(g)。
已知:C(s)+2H2(g)===
CH4(g)ΔH=-75
kJ·mol-1
C(s)+O2(g)===
CO2(g)ΔH=-394
kJ·mol-1
C(s)+O2(g)===
CO(g)ΔH=-111
kJ·mol-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________kJ·mol-1。
解析:将已知中3个反应依次记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③×2-①-②得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111×2+75+394)
kJ·mol-1=+247
kJ·mol-1。
答案:+247
3.(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
解析:系统(Ⅰ)和系统(Ⅱ)都是吸热反应,从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系统(Ⅱ)制备1
mol
H2需要消耗20
kJ能量,而系统(Ⅰ)制备1
mol
H2需要消耗286
kJ能量,故系统(Ⅱ)消耗的能量较少。
答案:H2O(l)===H2(g)+O2(g)ΔH=+286
kJ·mol-1
H2S(g)===H2(g)+S(s)ΔH=+20
kJ·mol-1
系统(Ⅱ)
题组一 利用盖斯定律求焓变
1.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ΔH=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
S(s)+2K(s)===K2S(s)ΔH2=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ΔH3=c
kJ·mol-1
则x为()
A.3a+b-c
B.c-3a-b
C.a+b-c
D.c-a-b
解析:选A。由碳的燃烧热ΔH1=a
kJ·mol-1,得①C(s)+O2(g)===CO2(g)ΔH1=a
kJ·mol-1,将另外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②、③,目标反应可由①×3+②-③得到,所以ΔH=3ΔH1+ΔH2-ΔH3,即x=3a+b-c。
2.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浊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SO2、NOx的含量。O3氧化烟气中NOx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O(g)+O3(g)===NO2(g)+O2(g)
ΔH=-200.9
kJ·mol-1
NO(g)+O2(g)===NO2(g)
ΔH=-58.2
kJ·mol-1
反应3NO(g)+O3(g)===3NO2(g)的ΔH=_____________kJ·mol-1。
解析:对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标记为①、②,由反应①和②可知O2是中间产物,①+②×2消去O2,可得目标反应,故目标反应的ΔH=-200.9
kJ·mol-1+(-58.2
kJ·mol-1)×2=-317.3
kJ·mol-1。
答案:-317.3
3.(2016·高考全国卷Ⅲ)已知下列反应:
SO2(g)+2OH-
(aq)
===SO
(aq)+H2O(l)ΔH1
ClO-
(aq)+SO(aq)===SO(aq)+Cl-(aq)ΔH2
CaSO4(s)===Ca2+(aq)+SO(aq)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
(aq)
===
CaSO4(s)+H2O(l)+Cl-
(aq)的ΔH=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三个反应依次是a、b、c,根据盖斯定律,由a+b-c得: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ΔH=ΔH1+ΔH2-ΔH3。
答案:ΔH1+ΔH2-ΔH3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焓变的三步骤
题组二 反应热的多角度比较
4.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1,将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2>ΔH3
B.ΔH1<ΔH3
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解析:选B。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ΔH1>0,1
mol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ΔH2<0,1
mol
CuSO4·5H2O(s)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1
mol
CuSO4(s)和5
mol水,然后1
mol
CuSO4(s)再溶于水,CuSO4·5H2O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ΔH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ΔH1=ΔH2+ΔH3,分析得到答案:ΔH1<ΔH3。
5.已知:C(s)+O2(g)===CO2(g)ΔH1
CO2(g)+C(s)===2CO(g)ΔH2
2CO(g)+O2(g)===2CO2(g)ΔH3
4Fe(s)+3O2(g)===2Fe2O3(s)ΔH4
3CO(g)+Fe2O3(s)===3CO2(g)+2Fe(s)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ΔH1<0,ΔH3>0
B.ΔH2>0,ΔH4>0
C.ΔH1=ΔH2+ΔH3
D.ΔH3=ΔH4+ΔH5
解析:选C。A项,C(s)、CO(g)在O2(g)中燃烧生成CO2,均为放热反应,则有ΔH1<0、ΔH3<0;B项,CO2(g)与C(s)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有ΔH2>0,Fe(s)与O2(g)反应生成Fe2O3(s)为放热反应,则有ΔH4<0;C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③可得①,则有ΔH1=ΔH2+ΔH3;D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⑤,根据盖斯定律,由③×3-⑤×2可得④,则有ΔH4=3ΔH3-2ΔH5。
反应热大小比较
(1)注意三问题
①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②ΔH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③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考虑正、负号。
(2)方法面面观
①利用盖斯定律比较
如,比较ΔH1与ΔH2的大小的方法。因ΔH1<0,ΔH2<0,ΔH3<0(均为放热反应),依据盖斯定律得ΔH1=ΔH2+ΔH3,即|ΔH1|>|ΔH2|,所以ΔH1<ΔH2。
②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
A(g)+B(g)===C(g)ΔH1,A(g)+B(g)===C(l)ΔH2,则ΔH1>ΔH2。
③同一反应的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
A(s)+B(g)===C(g)ΔH1,A(g)+B(g)===C(g)ΔH2,则ΔH1>ΔH2。
④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
C(s)+O2(g)===CO2(g)ΔH1 Ⅰ,C(s)+O2(g)===CO(g)ΔH2 Ⅱ。
利用反应Ⅰ(包括ΔH1)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Ⅱ(包括ΔH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ΔH3=ΔH1×某计量数-ΔH2×某计量数,根据ΔH3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
1.已知反应X(g)+3Y(g)2Z(g)ΔH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E2-E1
B.更换高效催化剂,E3不变
C.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减小
D.压缩容器,c(X)减小
解析:选C。A.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故A错误;B.更换高效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该反应中(E3-E2)为活化能,E2为反应物的能量,E2不变,活化能降低,则E3减小,故B错误;C.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体系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则n(Z)减小,故C正确;D.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n(X)减小,体积减小,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大,平衡移动只能减弱这种改变,而不能消除,故c(X)还是比原来大,故D错误。
2.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示意图如下,其中“o”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表示为
B.可能是PCl5的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D.该反应的ΔH>0
解析:选D。
A.根据图示可知,一个失去2个“o”生成一个和一个,且没有完全反应,故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可以表示为,故A正确;B.PCl5分解为PCl3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PCl5PCl3+Cl2,和图示反应符合,故图示的反应可能为PCl5的分解反应,故B正确;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由图示知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含共价键,故此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故C正确;D.分解反应大多数吸热,但不一定,故此反应的ΔH不一定大于0,故D错误。
3.如图为两种途径制备硫酸的过程(反应条件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途径②增大O2浓度可提高SO2转化率
B.含1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
C.途径②中SO2和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若ΔH1<ΔH2+ΔH3,则2H2O2(aq)===2H2O(l)+O2
(g)为放热反应
解析:选B。A项,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外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故途径②增大O2浓度可提高SO2转化率,正确;B项,中和热的定义: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混合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含1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2
mol水,且浓溶液溶于水放热,错误;C项,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均属于酸性氧化物,正确;D项,焓值小于0为放热反应,正确。
4.S2Cl2和SCl2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已知:①S2(l)+Cl2(g)S2Cl2(g)ΔH1=x
kJ/mol
②S2Cl2(g)+Cl2(g)2SCl2(g)ΔH2=y
kJ/mol
③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
S—S
S—Cl
Cl—Cl
键能/(kJ/mol)
a
b
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Cl2的结构式为Cl—S—Cl
B.S2Cl2的电子式为
C.y=2b-a-c
D.在S2(l)+2Cl2(g)2SCl2(g)的反应中,ΔH=(x+y)
kJ/mol
解析:选C。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S应该形成两个共价键,Cl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以SCl2的结构式为Cl—S—Cl,选项A正确。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S应该形成两个共价键,Cl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所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根据此结构式得到对应的电子式为,选项B正确。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根据上面给出的SCl2和S2Cl2的结构式,反应②S2Cl2(g)+Cl2(g)2SCl2(g)的焓变ΔH2=y=a+2b+c-4b=a-2b+c,选项C错误。反应①加上反应②可以得到:S2(l)+2Cl2(g)2SCl2(g),所以该反应的焓变为ΔH=(x+y)
kJ/mol,选项D正确。
5.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是一种成熟的NOx控制处理方法,主要反应如下:
①4NH3(g)+4NO(g)+O2(g)4N2(g)+6H2O(g)ΔH1=a
kJ·mol-1
②4NH3(g)+2NO2(g)+O2(g)3N2(g)+6H2O(g)ΔH2=b
kJ·mol-1
副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3=d
kJ·mol-1
可以计算出反应2NO(g)+O2(g)2NO2(g)的ΔH为()
A.(4b-3a+d)/4
kJ·mol-1
B.(4a-3b+d)/4
kJ·mol-1
C.(3b-4a+d)/4
kJ·mol-1
D.(3a-4b+d)/4
kJ·mol-1
解析:选D。①4NH3(g)+4NO(g)+O2(g)4N2(g)+6H2O(g)ΔH1=a
kJ·mol-1,②4NH3(g)+2NO2(g)+O2(g)3N2(g)+6H2O(g)ΔH2=b
kJ·mol-1,③4NH3(g)+5O2(g)4NO(g)+6H2O(g)ΔH3=d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②+③×即得反应:2NO(g)+O2(g)===2NO2(g)ΔH=a
kJ·mol-1×-b
kJ·mol-1+d
kJ·mol-1×=
kJ·mol-1,故选D。
6.(2017·高考江苏卷)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H2O(g)===CO(g)+H2(g)ΔH1=a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ΔH2=b
kJ·mol-1
③CO2(g)+3H2(g)===CH3OH(g)+H2O(g)ΔH3=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g)+H2O(g)ΔH4=d
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CH3OCH3(g)+H2O(l)的ΔH=
kJ·mol-1
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ΔH=(2b+2c+d)
kJ·mol-1
解析:选C。反应①的产物为CO和H2,反应②的产物为CO2和H2,反应③的原料为CO2和H2,A项正确;反应③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CH3OH,B项正确;反应④中生成物H2O为气体,C项中生成物H2O为液体,故C项中反应的焓变不等于
kJ·mol-1,C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2+④,可得所求反应的焓变,D项正确。
7.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是ClO
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
C.a,b,c,d,e中c最稳定
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aq)+2Cl-(aq)ΔH=-116
kJ/mol
解析:选D。
A.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ClO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A错误;B.根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b→a+c反应的活化能,故B错误;C.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a最稳定,故C错误;D.b→a+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2Cl-,反应热=(64
kJ/mol+2×0
kJ/mol)-3×60
kJ/mol=-116
kJ/mol,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O-(aq)===ClO(aq)+2Cl-(aq)ΔH=-116
kJ/mol,故D正确。
8.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催化剂是NO
B.升高温度,两步反应速率均加快,有利于NH转化成NO
C.在第一步反应中,当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该反应即达平衡状态
D.1
mol
NH在第一步反应中与1
mol
NO在第二步反应中失电子数之比为1∶3
解析:选C。A.NO在第一步反应中是生成物,在第二步反应中是反应物,为中间产物,不符合催化剂的定义,A错误;B.分析两步反应可知,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NH转化成NO,B错误;C.第一步反应中有氢离子生成,氢离子存在抑制水的电离,当水的电离程度不变时,说明氢离子浓度不变,可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NH转化为NO失电子数为3-(-3)=6,NO转化为NO失电子数为5-3=2,失电子数之比为3∶1,D错误。
9.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
B.反应2CO(g)+O2(g)
===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由C→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
===2CO(g)
ΔH=-221.2
kJ/mol
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CO热值ΔH=-10.1
kJ/mol
解析:选C。
A.由图可知:1
mol
C(s)
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大于393.5
kJ,而1
mol
C(g)
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远大于393.5
kJ,A错误;B.由图可知:1
mol
CO(g)和0.5
mol
O2(g)生成1
mol
CO2(g)
放出282.9
kJ的热量,所以反应2CO(g)+O2(g)===2CO2(g)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错误;C.由图可知:1
mol
C(s)和0.5
mol
O2(g)转化为1
mol
CO(g),放出热量为(393.5-282.9)
kJ=110.6
kJ,所以2C(s)+O2(g)===2CO(g)ΔH=-221.2
kJ/mol,C正确;D.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燃烧产物在该条件下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则CO的热值为
kJ/g=10.1
kJ/g,单位不正确,D错误。
10.(2018·高考全国卷Ⅲ)2SiHCl3(g)===
SiH2Cl2(g)+SiCl4(g)ΔH1=+48
kJ·mol-1
3SiH2Cl2(g)===
SiH4(g)+2SiHCl3(g)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
SiH4(g)+3SiCl4(g)的ΔH为________kJ·mol-1。
解析: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3+②,可得:4SiHCl3(g)===SiH4(g)+3SiCl4(g)ΔH=3×48
kJ·mol-1+(-30
kJ·mol-1)=+114
kJ·mol-1。
答案:+114
11.(2018·高考江苏卷)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kJ·mol-1。
解析:①2NO2(g)+H2O(l)===HNO3(aq)+HNO2(aq)ΔH=-116.1
kJ·mol-1,②3HNO2(aq)===HNO3(aq)+2NO(g)+H2O(l)ΔH=+75.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3+②)/2得:3NO2(g)+H2O(l)===2HNO3(aq)+NO(g)ΔH=-136.2
kJ·mol-1。
答案:-136.2
12.(2018·高考北京卷)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反应Ⅱ是二氧化硫的歧化反应,且由题意可知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为H2SO4和S,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与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2H2SO4(l)+S(s)===3SO2(g)+2H2O(g)ΔH=+254
kJ·mol-1,所以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ΔH2=-254
kJ·mol-1。
答案:3SO2(g)+2H2O(g)===2H2SO4(l)+S(s)
ΔH2=-254
kJ·mol-1
13.(2017·高考全国卷Ⅲ)已知:As(s)+H2(g)+2O2(g)===H3AsO4(s)
ΔH1
H2(g)+O2(g)===H2O(l)ΔH2
2As(s)+O2(g)===As2O5(s)ΔH3
则反应As2O5(s)
+3H2O(l)===2H3AsO4(s)的ΔH=________。
解析: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3-③可得:As2O5(s)+3H2O(l)===2H3AsO4(s)ΔH=2ΔH1-3ΔH2-ΔH3。
答案:2ΔH1-3ΔH2-ΔH3
14.(2017·高考全国卷Ⅱ)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ΔH1
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O2(g)===H2O(g)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kJ·mol-1。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①=②-③,则ΔH1=ΔH2-ΔH3=-119
kJ·mol-1+242
kJ·mol-1=+123
kJ·mol-1。
答案:+123
15.(2017·高考海南卷)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g)+H2O(g)ΔH1=-127.4
kJ·mol-1
②NaOH(s)+CO2(g)===NaHCO3(s)ΔH2=-131.5
kJ·mol-1
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的ΔH=________kJ·mol-1。
解析:①-2×②得到:2NaHCO3(s)===Na2CO3(s)+CO2(g)+H2O(g)ΔH=[(-127.4)-2×(-131.5)]
kJ·mol-1=+135.6
kJ·mol-1。
答案:+135.6
16.(2017·高考北京卷)TiCl4是由钛精矿(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钛(Ti)的重要中间产物,制备纯TiCl4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氯化过程:TiO2与Cl2难以直接反应,加碳生成CO和CO2可使反应得以进行。
已知:TiO2(s)+2Cl2(g)===
TiCl4(g)+O2(g)
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ΔH2=-220.9
kJ·mol-1
沸腾炉中加碳氯化生成TiCl4(g)和C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利用盖斯定律,将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45.5
kJ·mol-1
17.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ΔH1=________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________kJ·mol-1。
解析: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ΔH1=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1
076
kJ·mol-1+2×436
kJ·mol-1)-(413
kJ·mol-1×3+343
kJ·mol-1+465
kJ·mol-1)=-99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可得:CO2(g)+H2(g)CO(g)+H2O(g)
ΔH3=ΔH2-ΔH1=(-58
kJ·mol-1)-(-99
kJ·mol-1)=+41
kJ·mol-1。
答案:-99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