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活动: 7只小鸡做游戏(设计思路稿)
活动名称:7只小鸡做游戏(数)年龄段:中班
组织形式:分组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引导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是中班幼儿科学探究方面的一个要求。
在前期活动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不够仔细,且在解决问题时也缺少一定的推理方法,不能很好的将已有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情境游戏,一步一步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比较,数数,排除等简单的数学方法,并尝试着把获得的新经验和方法迁移应用于解决游戏中的数问题,从而提高幼儿观察力,推理能力,最终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整个活动改变了枯燥的技能练习,以有趣而情境化的语言以及好玩的游戏贯穿始终,通过七只小鸡的 “排队”“乱排队”“躲猫猫”的游戏以及老鹰捉小鸡的情景游戏,层次递进,不断深入,让幼儿在玩中,讨论,猜测中梳理方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推理能力。内容与要求:
1.尝试运用比较,数数,排除等简单的数学方法进行7以内的推理游戏,累计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在游戏中学会仔细观察,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境与材料:草地背景图、大小不同七只小鸡图片;胸饰若干。活动流程:活动导入——推理游戏——情境游戏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鸡妈妈孵小鸡(带领幼儿投入情景,为后续活动做铺垫。)1.出示鸡妈妈
2.提问:鸡妈妈孵小鸡,数一数,孵了几只小鸡? 小结:一共孵了7只小鸡。
二、推理游戏:7只小鸡做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比较,数数,排除等简单的数学方法)
(一)游戏一:7只小鸡来排队(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根据小鸡的大小排序。)
1.儿歌过度:小鸡小鸡真调皮,吵吵闹闹挤一起。谁来帮他们排个队,从小到达要整齐。
2.提问:两只小鸡差不多大小时,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它哪个大哪个小?
小结:差不多大小时,我们可以把他们两个重叠在一起比出大小。3.为小鸡做标记。
(二)游戏二:7只小鸡乱排队(根据小鸡的排列顺序,引导幼儿运用数数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推理游戏。)
玩法:把所有的小鸡按顺序反扣在黑板上,遮去原先的数字标记,让幼儿根据数序经验进行推理,回忆猜测小鸡身上的数字标记。
1.儿歌过度:小鸡小鸡真调皮,统统转过身子去,请你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几号小小鸡?(教师随意指,让幼儿猜。)
2.小结:答案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用(正数,倒数,推算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推算出答案。
(三)游戏三:7只小鸡躲猫猫(引导幼儿用排除法和比较法,进行7以内的推理游戏。)
玩法:把小鸡的顺序打乱后,藏起部分小鸡,让幼儿根据已有小鸡的数字标记,运用比较、排除的方法,猜测被藏起来的小鸡数字标记是多少。1.过度: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这次小小鸡要加大难度了!2.第一次:翻5猜2。
提问:小鸡小鸡真淘气,跑到东来跑到西,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是几号小小鸡?(翻开5个小鸡)请你再来猜一猜,不见的是几号小小鸡?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第二次:翻4猜3。
小结:我们可以先把已经出现的答案排除,再去猜测剩下的数字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不见的小鸡了。
三、情景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动静交替,提升游戏快乐度,迁移前面学到的经验。)
玩法:幼儿分成鸡妹妹和鸡弟弟两组,戴上数字胸饰,在念儿歌的过程中,请部分扮演小鸡的幼儿躲起来,让其余幼儿猜猜是几号小鸡躲起来了。1.儿歌过度: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小鸡想邀请你们一起做游戏。
2.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进行老鹰捉小鸡游戏。迁移前面的经验,猜猜哪只小鸡躲起来了。反复几次后结束活动。
第二篇:小班《我和小鸡做游戏》教案
活动名称:我和小鸡做游戏
(小班)张冬梅
设计意图:
《我和小鸡做游戏》以简单有趣的情节,极富想象力的构思,深深吸引着小班幼儿。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需要,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活动目标,设置了步步深入的四个环节,来帮助幼儿达到活动目标。在第一环节中,我借助录像引题,丰富了幼儿对小鸡的外形和动态的认识。在第二环节中我通过投影,合作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印画的方法。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印画,老师指导使幼儿掌握的方法得到练习和巩固。在第四环节中,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印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
2、在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印画的方法、步骤。
3、感受画面的美,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用印画和添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形态的小鸡。
活动难点:掌握印画的方法、步骤,能细心操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有关母鸡下蛋的演示文稿,投影仪,小鸡出壳录像,音乐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等。
(2)、黄色(深浅不同的三种)黑色水彩笔,画纸,抹布,用KT板制作的“草地”展板一块,母鸡图片一张。
2、经验准备:
观察过小鸡的外形和动态。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像,引出主题
师(出示演示文稿):暧和的春天到了,鸡妈妈产下了许多蛋宝宝,它多想把这些蛋宝宝孵成小鸡呀。鸡妈妈于是耐心地孵起蛋来。过了许多天,可爱的鸡宝宝终于出壳了!(老师放小鸡出壳录像并配音;“小鸡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壳,用力往外钻,哎哟、哎哟,最后用自己的力量破壳而出了!你们看,可爱的小鸡终于‘叽叽叽’地叫着走出来了。”)
师:小鸡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描述后,师幼共同归纳:圆圆头和身体,尖尖的嘴巴,黑黑圆圆的眼睛,小小的翅膀,还有两只脚,每只脚的三个脚趾朝前,一个脚趾朝后。)
师:这些小鸡的姿态一样吗?(有的头朝上,有的头朝下;有的靠在一起,有的面对面-----)
师;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析:小鸡出壳的录像既引出了主题,又丰富了幼儿对小鸡外形和动态的认识,为幼儿作画打下了基础。)
二、通过投影,合作示范
1、老师介绍作画工具。
2、师幼合作示范印画。
(1)教师示范印画。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印画小鸡。现在请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在纸上印画的。(老师用大拇指指腹印出一个大指印,用食指印出一个小指印,小的指印可作小鸡的头,大的指印可作小鸡的身体。手指印过之后用抹布擦擦手,保持画面整洁。)
师:老师是怎样印出手指印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示范:用大拇指指腹蘸上颜料,在纸上轻轻的印下,印完后用抹布把手指擦干净,再用食指指腹蘸上颜料,在大拇指印上面轻轻的印下食指印,再用抹布擦一下食指以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2)个别幼儿示范印画。
(如幼儿示范成功了,老师可请他介绍自己是如何印画的。如幼儿示范不成功,老师可询问大家他为什么印不出指印?为什么印出的两个指印离的远-------从而引导幼儿归纳印画的要点:用指腹均匀地蘸上颜料水,颜料水不能太多,多了纸张吸收不了;颜料水少了印不下来。)
(3)幼儿集体练习印画。(教师用儿歌提示:拿起大拇指,指腹蘸点水,往下抖一抖,轻轻按一按。)
3教师示范给指印添画,变出各种形态的小鸡。(教师在指印上添画嘴、眼睛、脚、翅膀,表现不同的造型。结合幼儿的经验,提醒幼儿要把脚画在表示身体的圆圈下面,三个脚趾向前,一个脚趾向后。)
师:老师要把这些一大一小的圆变成小鸡,请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析: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印画的方法,教师采取了比较有效的策略,例如,师幼共同运用投影示范;让幼儿通过探索操作,分析比较得出印画的要点;通过练习和朗诵儿歌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巩固印画要点,等等。)
三、幼儿印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和注意点。
师:指腹蘸了颜料水后要轻轻一抖,这样颜料水就不会滴下来;指腹要均匀地按压在纸上,这样印出来的指印才会美。你们可以先在报纸上试着印一印,成功后再到白纸上印,印画时小心颜料水弄到衣服上,印完后可以拿抹布擦一擦手。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析:印画刚开始容易失败,因此教师在幼儿作画的桌上垫了一层报纸,给了幼儿一个试验的机会,幼儿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了。)
四、展示作品,共同讲评、教师请幼儿将作品展示到“草坪”上。
师:请你们将画好的小鸡送到“草地”上来吧。
2师幼共同欣赏。
师:(出示母鸡图片):鸡妈妈来了。你们觉得鸡妈妈会喜欢这些小鸡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整洁、造型上来表达。)
师:这些小鸡真可爱,让我们也来学做一只快乐的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把!(在音乐《小小蛋儿把门开》中结束活动。)
(析:教师事先制作的“草地”背景可以让幼儿的每幅作品都得到展示,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感;教师以鸡妈妈的口吻展开讲评,提高了幼儿参于讲评的积极性。)
教学评析:
美术活动“可爱的小鸡”给人的感觉是灵动活泼,不乏童趣。
印画这种形式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本次活动中的印画对于小班来说不用于一般的印画,它是用指腹在纸上印画而不是整个手印画出来的。在这一个个小指印上进行添画嘴、眼睛、翅膀、脚,造型各异的小鸡就显现出来了显得很有童趣。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非常关注细节设计。例如,在该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小鸡出壳”的情节,有效调动了幼儿观察小鸡的兴趣。印画的游戏使幼儿乐于探索、操作、最后幼儿在《小小蛋儿大门开》的音乐中模仿小鸡出壳等情景,这一系列的设计让幼儿自始自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为了便于幼儿印出指印,教师经过多次尝试,找到了准确的方法,保证了幼儿操作的有效性。在该活动中,教师的示范清晰到位。我不仅放慢了速度,而且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操作程序与要求通过简单有趣的儿歌呈现出来,及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便于孩子们理解记忆。孩子们在边朗诵边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吹画的基本要领。为了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操作方法,教师还请个别幼儿示范目的是了解幼儿印画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指腹蘸颜料水要均匀,按的力度等与印画是否成功都有关系,并及时提醒,帮助幼儿掌握印画的方法。
第三篇:大班《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设计
大班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活动设计
陇县实验幼儿园 郭丽娜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行动敏捷性和反向运动本领,学会躲闪。
2、结合游戏情境,锻炼幼儿平衡、投掷、奔跑等运动能力。
3、通过幼儿对民间游戏的了解,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弘扬我国民族文化。
【活动准备】:
1、宽敞平坦的活动区
2、鸡妈妈、鸡宝宝、老鹰头饰,音乐。【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鸡妈妈出场:“今天天气真好,妈妈想带宝宝们出去捉虫子,在捉虫子之前,先跟 妈妈做做运动。”
2、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
“活动好身体了,鸡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好吧!”
二、开始游戏:
1、老鹰袭击鸡群
(一位老师扮演老鹰出现)
幼儿:“老鹰来了!”
老师: “哎呀,谁来了?快到妈妈身后躲起来”
两只小鸡被抓走了。
2、锻炼本领
(1)、教师谈话引导幼儿认识锻炼本领的重要意义
师:“刚才,我们的天敌老鹰来了,它又捉走了两个鸡宝宝,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对付老鹰,打败老鹰,才能保护我们这些可爱的鸡宝宝,要想打败老鹰,就要先跟着妈妈练好本领。”
(2)练胆量——走独木桥
师:“首先,咱们先练习一下胆量,我们先来走走独木桥,训练宝宝们的平衡能力和胆量”
要领:眼睛看着脚下,双臂打开以保持平衡。
(3)练奔跑——迅速进鸡窝
师:“老鹰老了,我们还要跑得快一些,鸡宝宝们跟着妈妈来联系跑步吧”
“老鹰来了,鸡宝宝们要快速的躲进鸡窝,小朋友们要快速的跑到垫子做的鸡窝里,记住,一个鸡窝只能站三个鸡宝宝,咱们来练习一下”
(4)练射击——用“石头”击打
师:“如果老鹰老了,光躲避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想办法打败它,用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石头”
鸡妈妈带领鸡宝宝练习用“石头”(报纸球)击打老鹰图标
3、打败老鹰
(1)、情境出现
鸡妈妈带领鸡宝宝去捉虫子,老鹰突然出现。
(2)、打败老鹰
鸡妈妈迅速带领鸡宝宝躲进鸡窝——老鹰在鸡窝旁边徘徊——鸡妈妈号召鸡宝宝一起动手,用“石头”攻打老鹰——老鹰落荒而逃
三、游戏结束
1、小结:今天,鸡宝宝们真勇敢,练就了一身本领,还打败了老鹰,希望宝宝们以后变得更勇敢、坚强,遇到危险要冷静,想办法应对。
2、放松运动:现在,老鹰已经打跑了,我们来放松放松吧。
第四篇:大班数学活动:和时钟做游戏(范文)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自制钟表
2、录音机、磁带
3、时钟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猜个谜语,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请你猜猜它是什么?(钟)
有方也有圆,滴答滴答响。
每天跑一圈,开始新一天。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实践操作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说出时间。
教师用课件表示出6:00,请幼儿观察后说出是几点。教师用课件公布答案(进行多次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教师用课件公布答案(进行多次)
师总结: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
第五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小鸡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小鸡》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小鸡到草地上玩和允许妈妈找小鸡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小鸡,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鸡、做小鸡,一直到唱小鸡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小鸡、爱鸡妈妈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材料和环境创设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流程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