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5篇

时间:2019-05-12 18:2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

第一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师:覃莹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89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老师来了解我们班的教学情况,希望大家能像平时一样,踊跃的发言,积极的思考,把你最闪亮的一面展现给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信心?

师: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4人,女教师有8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①、听课男教师是女教师的百分之几? ②、听课女教师是男教师的百分之几? ③、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 ④、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 „

1、请学生口头列式解答①.②题

提问: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数?

2、质疑:“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同学们还会解答吗?

3、揭示并板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4、出示学习目标:

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解决“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 ⑴、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听课的女教师少的人数占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听课女教师是单位“1”。

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要求听课的男教师比听课女教师少百分之几?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方法1:(8-4)÷8=4÷8=0.5=50%

方法2: 4÷8=0.5=50%

%-50%=50%

提问: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

明确: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析思路基本一样,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这里比较的两个量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必须先求出。

2、改变问题

师: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又怎么解答呢? 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方法1:(8-4)÷4=4÷4=1=100 %

方法2:8÷4=2=200 %

200%-100%=100%

观察比较,前后算式相比较,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除数不一样?

(8-4)÷8和(8-4)÷4

小结:单位“1”不一样,使学生再次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分数应用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3、出示89页例题3“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后和书本对照,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

4、提问:然后分析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小结: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要从问题入手,弄清楚谁和谁比,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也不同,解题时要找准单位“1”。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1、连一连

一个纸盒内,有红笔芯16支,蓝笔芯20支。

红笔芯的支数是蓝笔芯的百分之几?()

A、20÷16

蓝笔芯的支数是红笔芯的百分之几?()

B、16÷20

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

C、(20-16)÷16

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

D、(20-16)÷20

2、选择 ①、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03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A、(10-7)÷7

B、10÷7

C、(10-7)÷10

②、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6小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20小时,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百分之几?

A、(20-16)÷16 B、16÷20 C、(20-16)÷20

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

1、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百分之几?

3、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并解答。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课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师:覃莹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89页例3“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例3是在学生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我班的学生实际,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流程为:标——学——讲——练——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二)、着眼互动,说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

五、课堂总结。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4人,女教师有8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于是,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

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通常能提出四类问题: ①、听课男教师是女教师的百分之几? ②、听课女教师是男教师的百分之几? ③、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 ④、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

如果学生提问不全,则老师可参与提问。前两类问题可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下面难点的攻克做好了铺垫。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三类、第四类问题,同时引出课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关于“听课男教师比女教师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下面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完后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桌分享,如果不会也可向别人请教。这样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法。在全班交流的环节,这两种方法都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抽象概括能力。

在充分练习过“谁比谁少百分之几”后,再来解决“谁比谁多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的知识迁移起来就要轻松多了。此时我再来推出第二个问题“听课女教师比男教师多百分之几?”,请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然后再解答。这样在反复叙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接着,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材设置做了适当改动,把例2作为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连一连

一个纸盒内,有红笔芯16支,蓝笔芯20支。

红笔芯的支数是蓝笔芯的百分之几?()

A、20÷16 蓝笔芯的支数是红笔芯的百分之几?()

B、16÷20

红笔芯比蓝笔芯少百分之几?()

C、(20-16)÷16 蓝笔芯比红笔芯多百分之几?()

D、(20-16)÷20

2、选择

①、西藏境内藏羚羊的数量1999年是7万只左右,到2003年9月增加到10万只左右。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A、(10-7)÷7

B、10÷7

C、(10-7)÷10

②、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6小时,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20小时,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百分之几?

A、(20-16)÷16 B、16÷20 C、(20-16)÷20

第一组是基本练习,以比较红蓝铅笔芯的支数为情境来设计,让学生对单位“1”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印象深刻。第二组习题的情境设计为火车、汽车的速度比较,在问题的设计上难度加大了,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随堂测试,拓展延伸:

1、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百分之几?

3、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并解答。

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过各种题型后,课堂教学进入第四个环节:随堂测试,拓展延伸。既有基础题,又有拓展题,既检测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激发参与,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课伊始,就创设了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索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

3、联系生活法:“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

4、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而且是中肯适度的,还让学生互评、自评,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四)、自主探索,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猜测法:在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学生大担猜测,用什么方法才能较快地解决问题。

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4、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时,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反思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教师:覃莹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她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涨,发言积极踊跃,教学效果还不错。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丰富消息的呈现方式

传统应用题大多是纯文字的表达方式,学生往往感到抽象枯糙、乏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改革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根据实际情况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今天来听课的男教师4人,女教师有8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吗?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我又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学生的反复叙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深化对百分数的理解。我没有局限于书本中提供的练习形式,而是把设计的视角放得更为广阔。设计了连一连、选择、自己编题等练习形式,使练习变得富有吸引力。既检测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凸显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联系生活实际尝试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以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己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解决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第二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教案

——炉山镇新丰小学 陆家政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六年级下册第1—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百分数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受到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了关于百分数的应用,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用除法)

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找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谁是标准量谁就是除数)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2、根据下列问句,先说就是求什么,再说数量关系,然后口头列式。

甲数是50,乙数是40.(1)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2)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3、师:现在政府要求大家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维护水土流失是我们每个小朋友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新丰村今年开展了“绿化植树造林”的活动。

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吗?你能解决这

些问题吗?

(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原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生提问后列式解答。

4、教师小结后问:还能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吗?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板书)

比较这两个问题和前面的两个复习题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探究学习。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师:谁能说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的含义?这句话是说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2、学生试算后,师:怎么计算?试一试:

3、交流解答方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要求说出算式中各部分量所表示的意义。多抽几人说说解题思路。

方法一:先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的:20-16=4(公顷),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4÷16=25%即:(20-16)÷16=25%(板书算法)

注意:20—16表示什么?它在算式中作的是什么数?谁是单位“1”的量?它在算式中作的什么数?

方法二:还可以先算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20÷16=160%,再算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125%-100%=25%即:20÷16-1=25%(板书算法)

注意:20÷16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1”?这个“1”是指什么?

4、师:通过刚才的分析、解答,我们知道了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25%,是不是说计划造林就比实际造林少25%呢?那么实际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怎么计算?试一试:

5、学生交流解法:

(1)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占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解法一:(20-16)÷20=4÷20=20% 解法二:16÷20=80%

1-80%=20%

(3)比较与原题比较有什么变化?(问题变了,单位“1” 变了,列式就不同了,结果也就不同了。)

师小结:由于比的标准不同,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25%,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20%。

6、比较例题和复习中“求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小结:实际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也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只是前者里的相差数没有直接告诉,需要先计算出来

7、引导总结算法,你能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它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哪种类型的题有相似之处?

教师评价及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都是用相差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量,只是得数要用百分数表示。

三、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1、口头列式。5比4多百分之几? 4比5少百分之几? 17.5吨比20吨少百分之几?

2、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让“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降低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你能说说下面每句话的含义吗?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百分之几?(2)实际用电量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4)从重庆到北京的特快列车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5)

2011年电视机的价格比2009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4、学生独立完成第90页的“做一做”后交流解法。

自由读题,回答: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表示什么?把谁看作单位“1”?讲评时,要求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6、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2)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原来的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原来的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某玩具厂,原计划要做550个布娃娃,实际比计划多做了50个,多做了百分之几?

7、思考: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

1、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与前面学的哪种分数问题相似?

2、教师小结,布置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3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帮助学生迁移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并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

第三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反思(模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反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反思由数学网提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数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材围绕这一知识点,只编排了一个例题(例2)、让学生理解表达增加或减少幅度的语言、“做一做”和一个练习(练习二十一)。根据本班实际,我安排两节课授完。这节课是第一节课,属新授课。教学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的讲解书上的例2,而是首先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让学生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且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接着引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改编成例2,导入新课;教学例2后,改变例2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再与例2比较,让学生弄清由于问题变了,单位“1”就有了变化,列式也就不同了,自然结果就不一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预防了“负迁移”的产生。

二、组织有效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不管复习,还是新授、巩固,练习题都是先让学生独立试算,再进行互动交流。如,新授时,根据课件出示信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后,让学生说出含义“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试算,然后,让学生交流解答方法、总结规律,我随机予以点评。就是在这样一系列有效的互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是培养问题意识。复习旧知时,我并没有出示完整的题,而是课件出示信息:“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让学生提出有关百分数问题再解答。教学例2和改编例2也一样,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

二是注重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后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初步形成。本节课,我让学生根据例2得出: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就用“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除以原计划的”;再根据改变的例2得出: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就用“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除以实际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就用“相差数除以单位‘1’的数”这一规律。

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教学时,我总喜欢问学生“还可以怎么算?”启发学生求异、发散思维。如:例2,学生“(14-12)÷12”这样算后,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求“实际造林占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百分之几?”列出算式“14÷12-1”。

四、注重了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意识。

下课前,我安排了几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采取让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的形式进行交流。有的说学会了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方法;有的说进一步明确了百分数的意义;有的说知道了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乙数不会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因为单位‘1’不同;还有的说保护环境十分重要,我们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还有的说“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的第二种解法掌握得还不太熟练,还得加强练习。等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第四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对于小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为这里面包含了两种“比”法。一是比较大小,二是比较倍数。教学时,我先用50千克比40千克多几分之几为例,引入课题。先让学生求50千克比40千克多多少千克?再来讨论多几分之几?多百分之几?在解决了第一个比较“多10千克”之后,再来理解第二个比较“10千克是40千克的百分之几”。接着让学生对比“40千克比50千克少百分之几”与“50千克比40千克多百分之几”的不同。这里的难点是比较倍数时,前者是拿10千克和50千克比倍数,后者是拿10千克和40千克比倍数。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标准的不同,结果不同。

通过对两种比较的讨论,理解。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理解较好,为接下来学习例题打好了基础。

第五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案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11课标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21页。【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学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渗透“一一对应”及“比较”的思想、方法,帮助理解掌握“同样多”与“多的部分” 并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通过摆一摆、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经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黄圆片、蓝圆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课件出示)。

谁?(聪聪、明明)

他们特别喜欢我们一(1)班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课件出示水果)。什么?(苹果、草莓)

谁带的水果多呢?(聪聪的多)(明明的多)(同样多)

要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到底谁的多?谁的少呢?(一一对应摆一摆)就让我们来一一对应摆一摆看看到底谁的水果多。

(课件出示,师边演示边说)第一排先摆聪聪的苹果,第二排摆明明的草莓,一个苹果一个草莓,又一个苹果一个草莓,再一个苹果一个草莓…… 摆完了吗?(摆完了)

你们发现了什么?(同样多)(下标大括号、同样多)师:明明这里还藏了两个草莓(课件出示),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谁多?谁少?区分:虚线隔开)

谁比谁多?多几个?

谁比谁少?少几个?

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很容易就能看出同样多,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类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

(二)新授

1、知道什么

师:大家喜欢玩儿吗?(喜欢)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公园玩一玩,(出示课件)看他们在玩什么?

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2、怎样解答(提问题)

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生1:小华和小雪一共得几朵红花?(很好,请坐。)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求一共,用加法)师: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你真棒!你能在大声的再说一遍吗?)师板书问题。师:还有吗?

生3: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真不错!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呀?)师板书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3、过程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谁来读问题?(指名读)

你能说说这个问题是谁跟谁比吗?(小华跟小雪比)谁多?谁少(小华多、小雪少。)

师:为了进一步清楚地知道“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动手摆一摆,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1)、摆一摆

师:听清楚具体操作要求再动手摆。(小雪:蓝 小华:红;第一行:小雪,第二行:小华)注意:一一对应。评比的是速度,看看那一组摆得又快又好!摆好后用坐姿告诉老师,明白摆的要求了吗?开始动手摆一摆吧!师: xx组他们已经摆好了,他们用坐姿告诉了老师。(2)、展示环节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组的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来摆一摆?(指名演示)

师:摆得真整齐!同学们你们小组摆的跟他们一样吗?(一样)来,掌声欢送两位同学。(3)、同样多、多的部分

1、师:同学们,通过一一对应,你们发现了谁的有多余的部分?(小华)

是跟谁比有多余的部分?(跟小雪比)

那你们能不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小雪同样多的,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能)现在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动手分一分。(小组讨论)

2、师:各小组都有结果了吗?谁能到黑板前也帮老师分一分?(指名操作)

师:你能跟大家说说哪部分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哪部分是小华比小雪多的。(板书:“同样多的部分”,“多的部分”区分:用虚线隔开)师:同学们他说的对不对啊?你真了不起,谢谢你,请回到座位。

小结: 在比多少时,一定要一个标准才能比较。例如小华和小雪比,小雪是比较的标准,所以小华能确定分成这两部分;如果没有小雪比,能确定小华的分成哪两个部分吗?

3、指一指(个别说、分组说、集体说)①指出小雪和小华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 ③小华比小雪多几个?

④小华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小华可以看成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小雪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

4、师:现在,小华套中的(大括号 12)已经分成两部分了:一部分是跟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问题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其实就是要求哪部分?(多的部分)求“多的部分”(板书:?)就是求(12)比(7)多几?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谁来说说。(减法)你能列算式吗? 生:12-7=5(个)(用大数减去小数)

师: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为什么要用12-7=5(个)?(因为问题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必须从小华的12个里面去掉同样多的7个,所以得出多的部分就是5个。)师:你真不简单!老师把这个小奖品送给你。

5、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个问题“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交流)

(指名回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师:也就是说这两个问题只是在说法上反过来说而已,其实意思有没有改变?(没有),既然意思一样,那么求“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也就是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所以第二个问题同样也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指名:减法。)该如何列算式?(12-7=5(个))

6、师:现在求出来“少的部分”也是5个,刚才求“多的部分”也是5个。所以说“少的部分”跟“多的部分”是一样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小华比小雪多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几个。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谁和谁比。同学们,以后我们在求谁比谁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时,先要弄清楚的是谁和谁比,谁多、谁少,再从多的数里面去掉跟少的数同样多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方法是:大数—小数(课件、板书:减法 大数—小数)

三、课间律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记住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编了首儿歌:(课件)(两数比多少,先把大数找,去掉同样多,多几(少几)就知道。)

四、巩固练习(15)

师:同学们也活动过了,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智慧岛)第一关:比一比看谁说得有对又快。

1、兔比羊多9只,也就是说()。

2、苹果比梨少5个,也就是说()。3、15比9多(),也就是说()。4、3比8少(),也就是说().第二关:同学们反映的很快,看看应用题做得怎样?谁来读题?

生读题:小林家养了15只兔和9只羊。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师:兔比羊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观察幻灯片)“兔比羊多几只?”也就是“羊比兔少几只?”,他们可以用同样的算式来解答。师: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请同学们列算式。师:哪位同学愿意愿意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生:15-9=6(只)口答:兔比羊多6只,羊比兔少6只。师:他和你们写的一样吗?

1、说说这个问题是谁和谁比吗?

2、谁多?谁少?

3、“兔比羊多几只?”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呢?“羊比兔少几只?” 第三关:生活中数学(师生比)

师:同学们真厉害,现在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谁想来试一试? 师: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我和小同学之间可以比什么?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跟你同桌说一说。(可以比年龄,比身高,比体重,同学们生活中可以比的量很多,不一定问“多几、少几”,可能是“重(轻)多少,高(矮)多少,便宜(贵)多少等等,但本质上都是求“几比几多(少)几”,因此都用减法解决,大数—小数=相差数)

五、小结(2)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复习、新知)

(复习了:一一对应、谁多、谁少;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大数减小数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够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1)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2)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下载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教案 说课 反思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