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二次考试试卷2份(标准答案)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二次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两份)
一、填空。
1、英国学者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组织全班学生,向学生进行(讲解)与应用(教学媒介)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2、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
3、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4、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和(斯塔尔)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两部分。
5、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说)、(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
6、知识发现式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其一般程序是: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7、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演示法、观察法属于通过(直观途径)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
8、对于科学本质的界定,就小学科学课而言,它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三方面体现科学本质。
9、课时教学目标设定时应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10、20世纪80年代苏联对教学方法定义为: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
11、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讲授、谈话、演示属于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
12、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式有:(问题讨论式)、知识发现式、(实验探究式)等。
二、简答题。
1、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 答:
1、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化。
2、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
3、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灵活。
2、小组合作学习率先兴起于美国,它的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答: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3、我们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怎样才能防止误导学生?
答: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防止误导学生。
第一,是确定材料有必要,接着就要考虑准备的材料有没有问题。去掉有争议的材料。课前一定要精心检查准备的材料。
第二,就是防止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无关现象。教师应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看待所提供的材料。
第三,就是确定材料是否最有利于学生认识。
材料应该是根据学习内容的认知原理精心设计的,有内在联系的一组。
4、什么是实验探索式学习?
答:实验探索式探究式学习,就是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其一般程序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在实验探索式的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是关键,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历了实验结论产生的过程,分析实验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从而体现出主动的探究。
5、在小学科学课材料准备中,后续材料有什么作用?
答:(1)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
(2)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并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6、只有让学生置于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那么教师可以从哪几方面关注学生的互动?
答:我认为,教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表达
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或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要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②关注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同时,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使学生从“惟我独尊”的怪圈中走出来,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因此,同学们会倾听吗?同学们乐于倾听吗?我怎样指导学生倾听?也应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
7、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探究式学习一般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识作为基础来建构知识;以事实和证据作为科学解释的依据;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探究的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从学习方式的层面来看,探究式学习也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方式。
8、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倾听?
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三、辨析题。
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整个学习过程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保护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答:同意。首先教师应确立自己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角色地位,把握好角色地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科学的本质。
2、不成功的探究更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源,分析不成功的原因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对照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同样也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既可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能进行面对失败的情感教育。
答:同意。探究的目的是检验和证明各种假设与猜想,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探究与失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为了体现探究活动的开放性,一位老师在上《磁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为多个小组分别提供了多种开关的磁铁都两块、游戏棒、纸片、铁钉、玻璃、塑料、回形针、牙签等材料,然后说:“同学们,接下去让你们自由玩磁铁,但在玩中要有所发现磁铁的特性,待会儿我们看看哪组发现的最多。”于是,给了学生们足够的时间玩磁铁。你认为这位教师选取这样的教学方法合理吗?为什么? 答:不合理。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玩磁铁可以,但在玩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确怎么玩,特别是材料多了以后,学生感觉摸不着头脑,探究的目的不明确。
(2)教师还应给予探究方法的指导,磁铁的特性有许多,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发现磁铁哪方面的性质,怎样进行实验,应给予明确。因此,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恰当引导不可忽视。
2、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
答:正确。有结构材料是对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浓缩”的材料。必须组成启发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从而启发学生去探究。面对带有启发性的学习,学生会产生自主学习的冲动,产生要探究的问题,无需教师的启发。
四、观点论述题。
1、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除了文中提到的4点建议:(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老师应具备材料结构性意识;(4)教师应树立角色意识。除此之外,你觉得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什么?并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答:(1)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如: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讨论意识,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意识等等。(2)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做到:
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进程,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2、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许多误区,你认为存在着哪些误区?选取一个谈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
答: 小组合作中存在着这几个误区: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放任自由缺乏监控;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合作过滥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等等。下面就小组合作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这点谈谈: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但是在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为学生还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不知道如何开展合作学习,那样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具体的指导,如合作中探究的方法、规则的指导和点拨,学生才能知道如何进行密切地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真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只有到位的具体的指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才会增强,才会懂得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才不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我们必须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但现在不少教学存在着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试阐述什么样的学习内容、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答: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具体阐述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响着它的效能的发挥。
(1)小组合作一定要据需要而定,不是每节课都要有,更不能越多越好。对于简单的内容或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体验、完成,不能让合作学习形式化。(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3)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比如“叶的观察”,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又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就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关注些什么?
答:
1、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基础。
2、关注合作中的互动。
3、关注合作后的效果。(论述)合作学习要成为学生有效果的学习方式,教师就必须把握参与者、激励着、帮助者的角色,做到三大“关注”:
1、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基础。
学生的思维需求和情感需求是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需求呢?关键要靠我们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教师的所有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一定要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一定要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一定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关注合作中的互动。
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置于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那么,教师如何把握这样的互动呢?我认为,教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关注:
①关注学生的表达
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或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要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 ②关注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同时,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使学生从“惟我独尊”的怪圈中走出来,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
1、关注合作后的效果。
关注合作学习后的效果,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目标达成度的层面上,我们要通过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否代表小组中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小组中的同学能否补充,课堂学习是否生成了新的研究问题等课堂现象,来分析我们的学生是否掌握了合作学习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是否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这才是我们合作学习的目的所在。
总之,教师真正把握了自己的角色,做到了三大“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才将有效,也必将能唤醒沉睡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激活思维的灵感,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五、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豌豆荚里的豌豆》课堂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这两种果实里的种子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把黑板上的小问号去掉,该怎么办? 生:解剖,剥开„„
师:要剥开我们得注意,这些果实里头的种子宝宝呀都是一个一个小生命,我们要怎么剥才不会伤害到它们? 生:我觉得应该从柄开始。生:动作要轻轻的。师:我也建议大家,可以先把豌豆荚的柄拉下来,这条丝先把它拉下来,再剥开。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容易,而且这时候的种子宝宝不要让它到处满地洒,老师给你准备的这张纸巾可以摊开,在这张纸巾上把它剥开。但是油菜荚更加细嫩,你们特别要小心,我建议大家可以从尾部开始,大家可以看看,这尾部是没有种子的。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豌豆荚和油菜荚小心剥开;教师巡视指导。(如果拉不开,可以从这边上小心的剥开,尽量不要伤害到里面的种子宝宝。老师给你的仅仅是建议,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我想你们自己动脑子肯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剥开后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看到两种果实里的种子宝宝。师:谁找到了它们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来告诉大家。[案例分析]
试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说说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如何恰当的发挥指导作用? 答: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与实际的教学效果联系起来才能评价它的优和劣,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反映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结构形式。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做认真的准备,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
&O1548;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不用行吗?
&O1548;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
&O1548;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O1548;小学科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 内容适合学生个人自学? 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课中,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更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等等,为下一个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案例描述]
《淀粉的踪迹》中淀粉和滑石粉的比较片段。
师:同学们看一下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其中有两袋粉末,关于这两袋粉末,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对这两袋粉末到底是什么很感兴趣,今天老师带来的一袋是淀粉,另一袋是滑石粉,(板书:滑石粉、淀粉)可是老师忘了贴上标签,你们能把这两袋粉末区分开来吗? 师: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指名说)(学生分组动手观察)(汇报交流)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初步判断的结果是什么?
师:刚才我们用看、摸、闻等方法有了两种初步判断,那么哪种判断对呢?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加以证明?引出用实验方法。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方法:分别从两袋里取出一些粉末,放在纸上,再滴入碘酒,仔细观察,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实验时当心把粉末弄到桌上。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汇报实验发现,教师记录结果)[案例分析]
试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说说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答: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的方法、规则的指导和点拨。
比如在小组合作探究前先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关于这两袋粉末,你有什么问题?”让问题来自学生,自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开始探究前先让学生说说“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先让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设想,这对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
在小组合作前,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开展活动,才知道如何进行密切的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才能使小学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真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后汇报交流前还应该让学生也说说“交流汇报前我们要注意什么?”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交流汇报是在分享劳动成果,要学会赞美,学会理解。更重要的是,去品尝成功的快乐,坚定了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同时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
第二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定稿]
前言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各个方面与自然课程都有很大不同,以及实现“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但教育理论只能指明教学发展的一般方向,要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教学设计就是联系二者的桥梁。为此,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之际,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以教学设计的功能、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为主线的构建,以“何为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等解决问题式思路呈现,赋以“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教学设计策略”,从可操作的角度,力图突出实践性,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第二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汇集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设计,其内容都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实际设计的,反映了一线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及系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力图有助于教师的借鉴和创新。第三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呈现教育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际情境借此予教师以启示和引发教师不断反思,在实践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书主编韩凌,编写人员有马学军、曾小兰、冯玉生、刘功正、张云、何建东、肖兰芬、陈凌锋、潘力行、张家尧、游月殿、陈汉红、李国东。
本书采用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和实录,在此对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对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编者
2005年6月 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
第一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1)
一、关于教学设计(3)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6)
三、走进教学设计(11)
四、教学设计的策略(22)
第二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41)
一、看不见的空气(43)
二、蚂蚁(48)
三、分离混合物(54)
四、小吊车(58)
五、动物的食物(63)
六、解释(67)
七、红番茄(71)
八、蜗牛和蝗虫(77)
九、给水变个样(80)
十、我们在生长(1)(84)
十一、稻谷的观察(89)
十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92)
十三、盐到哪里去了(96)
十四、我们穿什么(101)
十五、纸(104)
十六、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107)
第三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案例与实录(113)
一、走入儿童的头脑帮助儿童构建概念(115)
二、探究,让学生变得更聪明(123)
三、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中学科学(127)
四、让课堂成为交流与展示的舞台(132)
五、做一个生态瓶(139)
六、给小车装上动力(145)
七、不同用途的纸(154)
八、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158)
九、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67)
义务教育科学小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与自然课程不同,科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课程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目标: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要求下建构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体系。
课程内容: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分别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5个方面展开。
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业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
科学课程各个方面都有了变化,并且要求实现“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一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关于教学设计
(一)何谓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使学习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
设计是指在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策划。
教学设计是设计的一种类型,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境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简单地说,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1989年)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这一定义将教学设计纳入了设计科学的子范畴,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说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
教学设计者应了解其他一般设计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理论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既具有一般设计的程序,又有其独自的特点。因此应该将教学设计看作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预定了的决定论过程,又不能忽略了它的创造性的一面;在强调教学设计必须依靠理性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了该过程对直觉的依靠;既要注重专家的意见,又不能忽略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着自己所做的一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从而使我们走出将教学设计视为某种孤立现象的误区,有利于促进教学设计者对有关设计过程、决策、问题界定、研究的假设等传统的教学设计观点作批判性的分析。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所以,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②教学设计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着重考虑对不同学生的指导。所以,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③教学设计要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以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从而使教学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④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以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教学理论只能指明教学发展的一般方向。要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教学设计就是联系二者的桥梁。教学设计不仅关注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而且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究,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丰富的内容、复杂的对象、不同的形式、多样的方法、灵活的传媒、固定的时间、繁重的任务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多变的因素。教学活动要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速地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预期任务,更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和精心巧妙地设计。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习者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才进行的设计,所以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经验和特点,运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活动,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学设计从教学规律出发,并从教学问题和需求入手,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策略、进度和评价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统整起来,即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说,教学设计有助于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信息社会使得教育信息激增,使得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知识更新加速,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社会人才竞争激烈,要求教育追求高效率、高质量。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的科学规律出发,对教学问题的确定、分析,对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的设计、试行乃至评价和修改等一系列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都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从而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摆脱了纯经验主义,纳入到科学的轨道。同时,教学设计可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它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个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理论把事物看成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它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例如相对于一堂课来说,不仅要考虑这堂课中的各个要素,把它本身作为整体来看待,同时,还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本课程教学的关系。所以,教学系统作为一种“人为系统”,其本身是分层次的,而且由于参照点不同,系统的构成也是灵活多变的。当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时,系统教学设计主要是从“输入(建立目标)—过程(导向目标)—输出(评价目标)”这一视角来看待其整体优化问题的。系统教学设计有利于保证真正从行动上落实教学系统的整体观念,克服以往的局部改革对旧教学机制触动不大的缺陷。2.传播理论
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3.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的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是关于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
(二)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育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强调重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多种教育功能。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又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在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掌握科学方法等,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协调发展。②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需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切实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实践体验。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是发挥创造力的条件,创设民主、开放和激励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特性支持主体在建构意义的同时,建构主体人的本质意义,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课程资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课程的实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教育教学的学科特点 1.以探究为核心的特点
科学的过程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没有探究就不会有发现,也不能确认理论的正确性和不断扩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不断地修正错误,是不断地创新。所以,科学的核心与本质就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以科学探究为手段的特点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感受并内化。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的特点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中、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求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科学学科处处体现着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所以在化学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概括、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以实践性、创造性为魅力的特点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科学课程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而科学探究过程正是学生动脑动手亲身经历的过程,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并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一般地说,它的趋势是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学习动机的内容和学习兴趣,如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为集体争光而努力学习等。
可见,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还缺乏深远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2.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客观事物或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间接兴趣则是对活动结果感兴趣。对小学生来说,相对强烈、对比鲜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刺激往往易引起他们的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与任务或活动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则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
随着教育的影响,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如下的几个基本特点:①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最初,小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或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③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④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⑤儿童阅读的兴趣,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进而发展到科普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对读物中的人物有强烈的模仿倾向。⑥小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兴趣在逐步扩大和加深。3.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
决定小学生在学校中成功地进行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另一方面则是儿童学习的能力。这两个因素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教学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还不善于进行真正的学习活动,他们仍然把学习与游戏或实际活动混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着重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帮助儿童逐步学会有关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有关的学习能力。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会进行智力活动。有关研究指出,在教学中,儿童智力活动的一般形成过程包括五个阶段:①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如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来获得一般表象和初步理解;②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用石头或小棍完成计算活动;③有外部言语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儿童一面说一面在脑子里进行计算(口算);④只靠内部言语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如进行心算;⑤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阶段。当多次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之后,这一智力活动的各个阶段就逐渐简约化,省去某些阶段,以高速度进行。这样,这一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了。
三、走进教学设计
(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提起教学设计,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其实,教学设计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备课就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设计,而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原形。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何?教学设计包括哪些要素?
下例是东莞市东城区第五小学苏建全老师“物体传声”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声音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声音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物体传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是继前一节“倾听声音”之后的又一节科学探究课,是在指导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根据学生的原有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①实验导入,引出问题。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④探究活动延伸。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2.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倾听声音”的学习中,学生们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声音靠什么作为媒介传播,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但是在上一节的探究活动中,还存在些不足的地方,有的同学把探究实验当作游戏,缺乏组织纪律。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以及跟老师的交流还不够大胆,这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探究方面预测及处理方法:
①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后面的声音知识提出来,如:响度、音调、音色、次声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应加以鼓励,并告知学生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之后“自制小乐器”探讨的问题,只是本节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来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得到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以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③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可能将实验探究当作玩耍的游戏。教师可利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个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使学生明白获得知识,可使平淡的活动变得更有乐趣,引导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⑤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赞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3.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依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②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提出“声音是靠物体传声”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实验能力。③情感目标:从生活、自然现象实例引出科学问题,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有亲近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物理过程与探究方法,获得成就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声音如何传播是认识声现象的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看,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身边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但由于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无形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实验本身有局限性,学生的现有理解、推理和想像能力相对薄弱,对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的理解就是一个知识难点。5.教学设计构想
①重视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学生的动手实验交替进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又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学结论,也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做好准备。
②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如发散思维等,并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从而通过学习方法的获得去实现课堂教学培养能力的目的。
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性思维状态。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贯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标准理念和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建构者”。使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创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6.教具、学具准备
玻璃钟罩、电铃、抽气机、音叉、小锤、纸杯、火柴棒、绳、石块、水槽、水、多媒体课件。7.教学流程
(1)实验导入,引出问题
1)教师做玻璃钟罩的演示实验:首先把电铃放进玻璃钟罩内,给电铃通上电,让同学们听听罩在玻璃内的电铃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抽掉钟罩内的空气。不易发现随着抽气机的转动,空气逐渐减少,电铃的声音也逐渐减弱,最后看到电铃仍然在敲动,但却听不到声音。通过让同学们亲身感受这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实验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学生发表看法,导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体作媒介。
①提问:这过程当中老师做了什么使得电铃声从大到小逐渐减弱,再到完全听不到?
②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把玻璃罩里的空气完全抽出)
③引出结论:没有空气的存在,声音就不能传播,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需要靠物体作为媒介传播。
④引出探究课题,除了空气能传声外,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传声呢?(板书:物体传声)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2)大胆假设,自主探究
1)学生大胆假设。同学们能对现有的条件和台上实验器材进行猜测,看哪些物体能传声吗?(我认为桌子、水、墙壁„„都能传播声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猜想,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正确与否。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告诉学生有了猜想,我们还不能马上动手实验,而要作一个周密的计划安排,分几步,每步做什么,怎么与别人合作等,做一个有科学头脑的人。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师生共同探讨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并根据选用的物体按固体、液体有意识地在黑板分类板书。
汇报内容:实验名称、器材,人员分工,预计实验过程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自评。
根据材料的选择可确立为以下实验:①音叉实验。音叉、小锤、空气。(气体)能传声吗?②自制土电话。纸杯、火柴棒、绳。(固体)能传声吗?(该实验在二年级的自然课已制作过)③水中音乐。石块、水槽、水、小锤。水(液体)能传声吗?④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实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小组中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使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4)学生动手实验、收集数据。5)交流评价。
①学生分小组用最简捷语言汇报实验过程、分析过程、结论运用情况等。②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③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和学生的表达对照补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举一两个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或教师补充)[固态物体传声]
例1,贝多芬晚年失聪,就用牙齿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钢琴声。
例2,古代人民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远处有无马群来到。[评价]
A.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及对不足之处的评议。B.请学生来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课后也行)[液态物质传声]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例2,岸上的脚步声可吓跑岸边水中的鱼。(钓鱼者要求保持安静)
[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评价和实践探究能力。8.总体评价,归纳小结(1)教师总结探究的成果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2)新的问题处理 回家继续研究或把问题放在班上的问题栏里寻求合作支持,对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总体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创新精神。9.探究活动延伸
①宇航员走出空间站在太空中讲话,即使靠得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他们必须通过无线电波、对讲机通话。为什么?(多媒体出示宇航员在太空对话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②实践活动:了解听诊器的构造和原理。
[设计意图] 布置适当的探究作业,树立开放的教材观,培养和保持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探究:物体传声(学案)实验探究: ①我们的实验: ②我们的猜想假设: ③我们的探究方案: ④我们的实验结论:
⑤我们解释的现象或解决的问题:
⑥我们的新问题:
从上述教学设计实例可见: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过程、教学评价等,即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但实质性内容完全一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策略和过程,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即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教学方法、策略和过程: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即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教学评价: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从而作为修正设计的依据。
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法应该是围绕教育目标进行教学任务和学习需求的分析;针对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策略、方法和教学过程;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价的方式、手段和标准。具体方法过程如下:
①明确科学(3~6年级)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把握相关的教学内容,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②把科学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阶段性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③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大要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教学的现状与条件等;④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分析的结果,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比较各种教学的方法和媒体,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整体权衡,优化组合,即形成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即围绕教学的核心目的,从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入手,到对达成目标的诸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这样进行的教学设计其流程可以表示如下: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看不见的空气(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
内容分析; 学生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从“看不见的空气”的教学目标设计(本书第43页)可见: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的基础,学生的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包括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对学生已有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与学生已有的基础相结合,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与现实性,既是最基础的内容,又能体现科学的发展,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分析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要注重科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培养学生以科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基本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确定了学生的起点;构建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将学生的起点能力转换成终点能力所需教和学的内容。这说明“教什么”、“学什么”的设计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就要研究怎样教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这就涉及了教学的策略问题。教学策略设计是复杂的工作,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又不同于具体的方法和技能。策略性行为对于方法的施行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支配和监控之下完成的,这就使方法带上了计谋的色彩。
教学策略性行为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行动。教学策略是对有效教学方式的概括和推理。参见本书第67页“解释”。
从“解释”的教学策略设计(本书第67页)可见,教学策略在内容构成上具有三个层次: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策略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由于具体的教学情景是复杂的,计划实施过程中行动的变化和方法的灵活选择是必然的,因此,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它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3.教学评价设计
以科学教学目标作为科学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实现科学教学评价功能的基础。进行科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依据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和对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判断,科学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多样化评价建议: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诊断与反馈;强化了教育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案例“物体传声”的教学评价设计(见本书第13~15页)。7.教学流程
(2)大胆假设,自主探究 ④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小组中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使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4)学生动手实验、收集数据。5)交流评价。
①学生分小组用最简捷语言汇报实验过程、分析过程、结论运用情况等。②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③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和学生的表达对照补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举一两个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或教师补充)[固态物体传声]
例1,贝多芬晚年失聪,就用牙齿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钢琴声。
例2,古代人民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远处有无马群来到。[评价]
A.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及对不足之处的评议。B.请学生来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课后也行)[液态物质传声]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例2,岸上的脚步声可吓跑岸边水中的鱼。(钓鱼者要求保持安静)
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评价和实践探究能力。8.总体评价,归纳小结(1)教师总结探究的成果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2)新的问题处理
回家继续研究或把问题放在班上的问题栏里寻求合作支持,对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总体性的评价肯定学生对科学探究态度和创新精神。总之,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要进行全面设计,具体包括学期评价设计、单元评价设计、课时评价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可以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施。
(三)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原则
现代的课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交往与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全面素质的发展。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有机会从事包括实验或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卓越才智,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个可行的、高质量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必须以科学性做保障。譬如,教学要求如何确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大多数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后能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过深?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才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如何使用电教媒体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否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能否被大多数学生理解和解决?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既涉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的了解,又涉及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结构和认识发展规律的了解,科学性要求很高。因此,仅凭个人的经验是难以解决好的。为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师除了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提高专业素质以外,对教学设计中的重大改革举措应多方面征求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意见,以减少认识上的片面性,减少不应有的失误,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爱护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此外,教师也应从每次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结合效果来反思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得与失,不断丰富成功的经验,努力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性。
四、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师研究的永恒课题,上好每一堂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应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着眼点,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采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性、创新性、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研究课程标准,领会标准的精髓 1.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2.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3.课程目标(1)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2)分目标 1)科学探究。
①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②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③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④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⑤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⑥会查阅、整理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⑦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⑧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②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③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④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⑤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⑥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3)科学知识。
①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②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世界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③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④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3)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时间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4.关于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它不仅通过分目标、具体内容标准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应体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方法要体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求教师把握科学探究的精髓,组织探究活动要考虑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教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探究式的教与学。
区别事物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握它们的特征。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体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科学概念相联系,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引导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例如,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加热或冷却物体,其形状或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与其他认知方式不同的是,科学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来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而证据是可以被质疑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
如学生对动植物、岩石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它们的特征;对温度、时间进行测量并仔细记录,同时,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得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科学解释借助于推理提出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科学解释须同自然观察或实验所得的证据一致,并遵循证据规则。如学生可根据观察或其他证据解释在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不同的原因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评价解释,并且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抛弃,是科学探究有别于其他探究形式及其解释的一个特征。核查不同的解释就要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论,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学生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一特征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学生的解释最后应与当前广泛为人们承认的科学知识相一致。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科学家以结果能够重复验证的方式交流他们的解释。这就要求科学家清楚地阐述研究的问题、程序、证据、提出的解释以及对不同解释的核查,以便疑问者进一步地核实或者其他科学家将这一解释用于新问题的研究。而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个问题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探究式教学要尽可能包含所有上述五个特征,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探究的教育功能。
然而,一项科学学习活动是否必须包括上述全部基本特征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些科学知识不易于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下列出课堂探究的基本特征和探究的不同程度,供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参考(见下页表)。基本特征探究的不同程度1.问题:学习者探究科学性问题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学习者探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2.证据:学习者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学习者自己确定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并进行收集。学习者在他人的指导下收集某些数据。数据直接给出,学习者进行分析。数据和分析方法都给了学习者。3.解释:学习者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学习者总结事实证据之后做出解释。学习者在得到指导的情况下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使用证据形成解释的可能途径已知。证据已知。4.评价:学习者使解释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学习者独立地考察其他事实来源,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学习者被引导到科学知识的领域。可能的联系已给出。5.发表:学习者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学习者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论据表达自己的解释。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他人指导。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了广泛的指导。表达的步骤和程序都已给出。多„„„学习者自主探究的程度„„„少 少„„„教师和学习材料指导的程度„„„„多
对于不易于进行探究活动的学习内容仍应组织通过间接学习活动方式进行,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竞赛等形式学习。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模型、课件及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得到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成课程目标。小学科学教学要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切切实实地开展实验教学,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实验室的用品和身边的物品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场所。对于现阶段不能通过实验实现的学习内容,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注意使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教师要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小学科学的教学手段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同时,要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评价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利用评价,并通过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之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学会搜集证据和养成做科学笔记的习惯,有一定的动手做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有合作意识,能够进行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根据我省小学科学教师以兼职为主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教学,纸笔考试亦是有效方法之一。考试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应能考核学生的能力。
重视教学评价的科研课题研究。新课程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因此,必须研究过程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性与发展性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教学建议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②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③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科学课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①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②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③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④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进程。建议:
①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提出发散性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
③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④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试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⑤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⑥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意见。(5)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科学教学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建议: ①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②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③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④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⑤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过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⑥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千万不要滥用。此外,尤其对小学生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一切。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毕竟是不同的。
新的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重知识、技能而轻视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及重传授、轻探究的传统的教学思路,突出了关注、体验、感受等心理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6.评价建议
(1)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③评价方法的多样化。④评价时机的全面化。(2)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①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③科学知识方法:应重点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验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3)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供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评议法。
(二)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职业素养
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人们习惯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来概括。这既说明教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告诫广大的教师,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必须学习有关教学方法的理论,深入研究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教学方法作为科学教育学研究的课题,充满生机和挑战,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探索。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思想:(1)“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过程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他们不能仅靠教师语言抽象地描绘而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具体操作,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才能理解科学概念中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小学科学教育如此重视“动手—动脑”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采取“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目的,而且“动手”也并不一定会“自动地”促进“动脑”,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的“动手”不是有效的。(2)“发现法”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和倡导者布鲁纳,主张用“发现法”进行教学。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教师在学生寻找信息的过程中起指导和顾问作用,而不是充当信息的说明者。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亲自发现、总结规律,借以提高学生智慧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的态度,发展探究的能力。布鲁纳指出,“发现法”的实现,要求教师真正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科学家如何发现原理的过程。
(3)“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
施瓦布从科学及其科学探究的本质的角度提出了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即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应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一致。他认为,在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课堂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和科学理论,而是寻求科学理论或规律建立的证据;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需要考虑如何提问、如何寻求证据评估学生的探究学习成果。
“学习循环”模式包括准备、探究、讲解、应用和评价: 1)准备。
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能力的课题;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检查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使学习更有效。
准备阶段教师应明确下列几个问题:①学生要学的科学概念是什么?正确的定义是什么?②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③为了使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消除“误解”,哪一个活动(哪一步)是关键?④学生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应该如何操作和记录?⑤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用什么样的问题?(包括什么类型的问题)⑥材料是否准备齐全?数量是否足够?⑦有没有潜在的安全问题?⑧如何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集体讨论? 2)探究。
在这个阶段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教师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只是简单地提出问题,指明方向而不给具体详细的活动步骤,更不提供答案或结论。3)讲解。
这个阶段教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结果,讲解科学概念或理论。必须注意的是,这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教授模式。教师应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用演示、实验、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这也是促使儿童科学概念内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几个问题组织教学:①学生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是什么?收集到哪些数据和信息?②如何帮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得出结论?③如何帮助学生按照科学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思维?④可能的误解在什么地方?⑤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4)应用。
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应用和扩展阶段,也就是学生用刚获得的科学概念在新的环境和新的问题中去实践、验证、应用和巩固。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教师组织应用阶段的教学活动:①如何组织和提供新的问题情境?②如何使学生看到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③如何使学生看到科学概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④学生在掌握这个概念上还有一些什么地方需要弥补和加强? 5)评价。
评价环节包括教师的评价(阶段性的和总结性的)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可见,“学习循环”科学教学过程将建构主义思想与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学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学习理论,不断丰富经验
学习理论旨在阐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现代学习论的新发展,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吸取各种学习的合理成分,灵活加以运用。1.学习理论
现代学习论新发展的代表有信息加工学习论、人本主义学习论以及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建构主义学习论:(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对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是学习者神经系统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复合。学习不是刺激反应间的一种简单联结,因为刺激是由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一些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的,了解学习也就在于指出这些不同的加工过程是如何起作用的。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中,学习的发生同样可以表现为刺激与反应,刺激是作用于学习者感官的事件,而反应则是由感觉输入及其后继的各种转换而引发的行动,反应可以通过操作水平变化的方式加以描述。但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着“学习者”、“记忆”等学习的基本要素。学习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拥有感官,通过感官接受刺激;他们拥有大脑,通过大脑以各种复杂的方式转换来自感官的信息;他们有肌肉,通过肌肉动作显示已学到的内容。学习者不断接受到各种刺激,被组织进各种不同形式的神经活动中,其中有些被贮存在记忆中,在做出各种反应时,这些记忆中的内容也可以直接转换成外显的行动。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并具体描述了典型的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学习可以区别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①动机阶段;②了解阶段;③获得阶段;④保持阶段;⑤回忆阶段;⑥概括阶段;⑦操作阶段;⑧反馈阶段。(2)人本主义学习论
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认为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因为具有不同经验的人在感知同一事物时,他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说,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指理解记忆的学习,而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决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这种意义学习,包含了价值、情绪的色彩,涉及的是整个的人而不是单纯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而且这种学习以个体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为特征,是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是从自我实现的倾向中产生的一种学习,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去实现自己的潜能,求得自己更充分的发展。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论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也可以说,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当前接受到的环境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信息的意义。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论中,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会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现代学习理论发展的新特点,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今天的教学观,以便能够站在现代学习理论的高度上树立起现代教学观。现代学习论的发展提示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通过内部认知过程的积极变化,导致新知识的获得及认知结构的变化,已有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也会影响新知识的选择和建构。根据学习理论研究的新内容与新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以更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使新学习成为可能的身心条件,包括学习生理机能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情趣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学习策略的发展及与新学习内容有关联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知识、能力背景,查明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第二,学习动机。在长期有意义的学习中,动机是必不可少的,要激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内在认知动机的激发,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本身应当是有意义的,要难度恰当,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维持的过程。
第三,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组织成富有意义的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认知加工过程是指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的过程,相应的则要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首先应注意新信息要具有可辨别性,以有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知觉。其次要注意新旧信息的联系,新呈现的信息要结构清晰、层次鲜明,可运用板书、图例等突出新知识的组织结构。再次要求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为了确保正确、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应使学生将学习的结果表现为外部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反馈。
第四,认知结构的作用。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传统的教学比较重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传授,而很少注意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如何表征和组织的,现代学习论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教材上所展示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它们至少存在三方面的差别。
第五,参与。学习应该是积极地、主动地发现,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如果能广泛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多地注意多种学习材料,学习便会更有效。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使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2.学习方式
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而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意味着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而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这三个基本维度之上的。所谓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大力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3)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促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3.有效教学
许多现代的中外教育家、心理学家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达成了以下一些共识:①学习方式是学习质量的基本变量,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必须依赖高效率的学习方式。②学习目标决定着学习方式的层次,单一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相对单一,层次也不够高;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必然具有多元性(如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③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从动机与行为参与必然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
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并不是以取代或削弱知识与技能为代价。问题的实质不是要不要知识与技能,而是怎样获取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关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内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它使计算机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交流、对话,这不仅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而且使计算机变得更加简单易学,从而加速了多媒体计算机在社会成员中的普及。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连为一体,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到1998年2月,全世界国际互联网的用户已达到1.13亿。其中美国用户最多,达6200万户,占美国人口总数的30%;占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是挪威,1997年11月达140万户,占人口总数的32.5%;加拿大1997年9月用户达600万户,占人口总数的31%;日本1998年1月用户达884万户,占人口总数的6.4%;我国1997年10月底国际互联网用户62万户,占人口总数的0.05%。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个体和民族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只有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正因为如此,进行教学设计毫无例外地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即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提高教学的效益。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内容,能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声化表达;教学传播的多样化,增添了许多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方式;教学资源的共享化,满足了各类学习者在各种学习形态下的学习需求;教学形态的多样化,支持班级“一齐化”教学、个别形态的自主学习、校际和国际间的协作学习;教学时空的扩大化,使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很大的灵活性;教学环境的虚拟化,为认知活动的优化和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克服了以往教学延时反馈的弊端,为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及时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看不见的空气
(一)教学内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单元的“看不见的空气”中的“活动一”和“活动二”及讨论:“空气占据空间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究空气的性质,感知空气占据的空间。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了解水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转入初步了解空气的有关知识,对空气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究。对空气的性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受,知道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也知道身边处处被空气所包围,但还没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如有力量、有重量、是气体等;极少数学生对空气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应该是可行的。
(三)设计理念
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严肃地进行吗?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如果本节课能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那将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师生如果能很好地进行沟通,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不只是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并不难,只要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原来蕴藏着很多知识,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行为的外显,体现学生的个性价值,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全面发展。
因此,在这堂课中,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不同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和活动,尽量使用生活化的教具,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以猜谜语引领学生进入空气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空气为切入点,设计一系列轻松的游戏和探究活动,让学生愿意去认识空气,感知空气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①学会寻找间接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②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性质。③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2.情感目标
①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可用间接法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②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操作实验。
(六)教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演示空气有重量的材料和工具:水槽、水杯、乒乓球、扇子。②学生准备:风车、哨子、气球、塑料袋、小砖块、小土块、毛线团、吸管、泡泡水。
(七)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①“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是什么? ②看魔术(空杯倒置水中的实验),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空杯有东西吗?)2.新授课(1)找空气
①质疑:要想认识空气(板书课题),我们首先要找到空气,你们知道哪里有空气吗?可是我们既看不见它也摸不到它,你怎么向大家证明你的周围有空气呢? ②今天我们就和空气来一次亲密接触,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想办法让我们用手摸到,用眼看到,用鼻闻到,用嘴尝到,用耳听到,或者用你的皮肤感觉到空气的存在。看哪一小组方法多?
实验要求:我们要想很好地完成今天的活动,就必须要分好工还要团结合作,才能保证你们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最好,并填写好下表。活动一:找空气(学生实验,教师巡堂指导)
我们的探究足迹第小组月日我的方法我用哪个感官感觉到 的,请打上“√”眼鼻嘴耳手皮肤我的发现感觉到什么空气在哪1.挥动手中的风车√〖6〗√〖8〗看到风车在转动在空中2.扇动扇子3.„„„„
③汇报实验
在实验中你们组用哪几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并再来说一说你对空气有什么认识呢?
(2)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
①其实空气和水一样对于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前面研究过的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②现在,我们对照水的性质来想一想,空气与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先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把空气装起来,看谁装得最多? ③活动二:捕捉空气。(学生实验,教师巡堂指导)
④探究空气的性质。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具有这一性质的?并填写好下表。
(学生实验,教师巡堂指导)
我们探究的足迹第小组月日我的方法我的发现(空气的性质)用鼻子闻一闻,闻不到什么气味。„„无气味我看见炊烟会升上空中,烟比空气轻。„„有重量我吹哨子,哨子的珠子会动;跳气垫床,人会弹起来。„„有力量这种物质叫()体
⑤谁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是空气?(3)拓展
①知道了空气具有这些性质,你觉得空气占据空间吗? ②操作“毛线团(纸团)不湿”实验:空气占据空间。
小结:通过“毛线团(纸团)不湿”实验证明:把毛线团(纸团)塞到玻璃杯底部,倒扣着直立按入水底;玻璃杯内有一大截“空”着,再将玻璃杯竖直提起,看看毛线团(纸团),毛线团(纸团)不会湿,证明有空气存在,并占有一定的空间。
③这节课我们是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认识空气的?
④关于空气的知识还有很多,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看书,问爸爸妈妈等,多种途径来继续学习,遇到问题我们再来一起探究,好吗?
(八)教学反思
1)教师实现了课堂角色的转变,我的“装傻”恰到好处,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课堂气氛活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怎样使其进入学习状态,又不让他们明显感觉到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我设计的导入是一个猜谜游戏,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然后以魔术式的游戏作范例,以“傻子”的角色质疑:杯子里盛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玻璃杯盛有空气和掌握验证方法。(一只空杯盖住乒乓球倒置水中,杯里却没有水,原先浮于水面的乒乓球居然会随杯沉入水槽底,把杯倾斜,水中冒出泡泡后,乒乓球和杯里的水缓缓上升。说明杯子里盛的是空气)再请学生分小组用自己的方法去找空气、捕捉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以及知识的来源,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巡堂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必要时作适当的指导和及时指出学生活动的错误(尤其是安全问题),促进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互相交流。
2)合理使用教材,并能大胆根据学生现状对教材进行加工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灵活、得当,基本领会和达到了课程改革的意图;使学生把较为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体会了学习的意义。没有使用复杂的多媒体课件,也能把课上得很好。“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地严肃地进行。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根据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在充分明确活动规则和要求后,让学生自主地亲历探究。
如,找空气活动。学生有的对着水中的小砖块、小土块、毛线团屏息凝视;有的涨红了脸吹气球、吹哨子;有的鼓起腮帮子吹泡泡;有的拿来吸管对着水槽一个劲儿地吹;有的专心致志地记录着实验结果;„„这个游戏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避免了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开始后的沉闷氛围,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被激发。的确,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3)师生能很好地进行沟通。这节课不光能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会学习并不难,只要关注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原来蕴藏着很多知识,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轻松地学习。这样通过知识的内化与行为的外显,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价值,使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得以全面发展。“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在这一节课找空气活动中,我只提出了“你的方法,你用哪种感官感觉到的,你的发现”,“你用什么方法把空气装起来”;在捕捉空气活动中,以“空气与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空气有这一性质?”就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子、亲身探究,互相交流。当然,在活动前,我让我的学生充分做好实验材料的准备,尽量考虑到活动所需要的尽可能的支持,尽量避免课堂上的实验的“无米之炊”(因借班上课,我自己忘了带显示空气有重量的演示材料,匆忙间找不着,而导致“空气有重量的演示”“流产”了,多不应该)。
4)教学时间支配不当。由于前松后紧,对最后的“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活动”因时间不足,加上这是参加本镇的一节“新课标探索课”,心情自然紧张,忘了没让学生亲历探究,只是“下雨收柴”,学生未能真正掌握其知识。(鹤山市沙坪镇蚬沙小学梁婉坤)
二、蚂蚁
(一)教材分析
“蚂蚁”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本课教学是根据学生在观察蚂蚁身体特点时所碰到的困难来展开的。蚂蚁的身体小,到处乱爬,这是学生难以观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指导学生首先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是本课两个主要的教学内容。
(二)学生分析
①蚂蚁这种小动物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也许能说出许许多多关于蚂蚁的有趣故事,但是要想使他们很顺利地观察清楚蚂蚁的特征可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经历探究过程便显得很重要。②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
①在教学中,试图通过学生说蚂蚁画蚂蚁初次观察探究观察方法再次观察送蚂蚁回家等一系列学生活动,提供给学生较多的探究、研讨和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③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多元化、自主化。
(四)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②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探究观察蚂蚁的方法(重点和难点),培养探究能力。
③在课上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五)学具准备
准备放有蚂蚁的杯子、24开的白纸、放大镜、昆虫观察盒、小木块、小塑料泡沫块、纸条、画笔、毛笔、水槽、烧杯、小红纸。
(六)教学过程 1.提示课题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抓蚂蚁的作业,完成得怎样了? 生:抓到了。
师:好,今天我们来研究蚂蚁。(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因为布置了课前作业,学生已经知道要学的内容,所以提示课题开门见山。2.引导探究(1)激发探究欲望
师:请说说你们是怎么抓到的。
[设计意图]学生能抓到蚂蚁,就能说出许多捉蚂蚁的方法。这一提问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我用饼干来引诱。生:我用糖块来引诱。„„
师:看来同学抓蚂蚁的方法真不少,那么你们能不能把捉来的蚂蚁用笔画出来?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五位同学画的蚂蚁与捕捉来的蚂蚁是否一样。生:能。
师:好,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学生画蚂蚁,然后在黑板上把画贴出来)
生:不一样。真的蚂蚁没有画的那么多节,也没有画的那么多脚。师: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因为蚂蚁太小,我们平时不大去注意它。生:蚂蚁身体太小,我们很难看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后,认知上的偏差使学生困惑、惊讶。教师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观察活动做了铺垫。
(2)学生初次观察蚂蚁 师: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生:观察一下。师:行,下面每个小组就开始观察蚂蚁的身体吧。(2分钟的观察)
师: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小组在观察时很仔细、很认真,而且配合也很好。你们观察清楚蚂蚁的身体了吗?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很需要老师的指导、激励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生:观察清楚了。
师:好,哪位同学代表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蚂蚁的身体分为四节,有六只脚。生:不对,有八只脚。
师:看来,小组间同学出现分歧了,是不是在观察时碰到了困难? 生:是的。师:什么困难呢? 生:太小,看不清楚。生:小蚂蚁在桌子上爬来爬去。(师板书:太小、乱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生探究观察方法
师:还有补充吗?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你们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想出一种方法就在桌子上的红纸条上画一个“☆”,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最多。
[设计意图]将观察蚂蚁碰到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讨论,既可以促使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去考虑问题,又能给学生留下较宽松的探究空间。师:你们小组得了几个“☆”? 生:得了3个“☆”。
师:有没有比他们得的更多一点的组? 生:我们组得了8个“☆”。师:比他们得到还多的组有吗?没有。那我们请这个小组来汇报他们最好的三种方法。其他的组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说到你们的方法,如果没有,一会儿请你们来汇报。
生:第一种方法是拿食物来引诱它,不让它乱爬。第二种方法是用毛笔上的毛夹住蚂蚁,然后用放大镜来观察。第三种方法是用胶水粘住蚂蚁来观察。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你们小组来汇报。生:把小蚂蚁放在水中的泡沫上观察。生:把放大镜直接盖在杯子上来观察。
师:这个方法不错,不过别人已经发明出来了。(出示)这叫昆虫观察盒,把蚂蚁放在里面,便直接可以观察了。老师把这些昆虫盒放在两边的空桌子上,等一会儿你们观察时可以拿去用。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从实际教学情形看,学生虽小,但其创造力和想像力是很丰富的,这是教师课前意想不到的。(4)再次观察蚂蚁
师:同学们想出那么多方法,真聪明啊!现在,每个小组准备用哪一种方法观察蚂蚁呢?议论一下,怎么样? 生:可以。(1分钟议论)
师:确定了方法。我们就来观察蚂蚁,看看它到底有多少节,多少只脚,脚长在哪里。观察的时候,每组可能一边观察一边说,也可以一边观察一边画,还可以一边观察一边用火柴搭,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们说到的观察蚂蚁用的器材,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就放在空桌子上,现在请各组派代表来领取后就可以观察了。(4分钟观察)师:这一次你们观察清楚蚂蚁的身体特点了吗? 生:观察清楚了。
师:哪个小组来口头汇报?你们组来汇报。
生:蚂蚁身体分四节,而且有三对足,头上还有触角。师:有意见吗? 生:不是四节,是三节。
师:观察结果不一致了。那么同学们再重点观察一下蚂蚁身体到底分几节呢? 生:是三节。
师:那么蚂蚁的身体的三部分分别叫什么? 生:头、胸、腹。
师:对,有没有选择用画来表达蚂蚁身体的组成?请把你们组的画贴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学看。(学生把画贴到黑板上)师:有意见吗? 生:触角画得太短了。师:三对足长的地方对吗? 生:不对,应该长在胸上。师:那你来替他们改一下。
(学生改画,其他同学同时再观察)
生:有没有用搭火柴的方式来表达蚂蚁身体的小组?(指点)请你们到幻灯上来摆一下。(学生搭蚂蚁)师:有意见吗? 生:搭得不太好看。
师:蚂蚁身体的特点搭出来了吗? 生:搭出来了。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探究,设计出许多观察蚂蚁的方案,在各小组的观察方法选择及观察结果的表达方式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真正地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习的多元化、自主化。3.课外延伸
师:研究了蚂蚁的身体特点,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现在在干什么。生:爬来爬去。生:很着急的样子。师:小蚂蚁在想什么? 生:想家。生:想同伴。师:怎么办? 生:送小蚂蚁回家。师:噢,那小蚂蚁家在哪儿? 生:在大树下。
生:在墙角边,我经常看见小蚂蚁在墙角边的缝隙中爬进爬出。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了蚂蚁身体。实际上蚂蚁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如蚂蚁怎样吃东西,蚂蚁会游泳吗,等等。你们想不想再继续研究下去? 生:想。
师:现在请各组讨论一下,然后确定一个课外研究课题,在课后继续你们的探究,并把课外研究的结果填在“我们的研究”报告单里。下一节我们举行一个“蚂蚁研究信息报告会”好不好?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不仅仅是对小学生情感的渗透,更主要的还寄予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新的期待。4.师生一起送蚂蚁回家
(七)教学反思
“蚂蚁”一课,我主要是运用了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当学生发现画出来的蚂蚁与捕捉到的蚂蚁身体特点不一样后,我先不做任何的解释和指导,安排学生进行第一次对蚂蚁的观察。结果有观察小组非但没能观察清楚蚂蚁,反而在忙乱地捉爬来爬去的蚂蚁。观察活动失败后,我让学生自己找出失败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第二次观察尝试。成功后,再让学生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失败的感悟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茂名市第九小学梁燕娜)
三、分离混合物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页至第7页。
(二)教学思路
通过几个录像画面引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方法,并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想办法分离大米和面粉、铁钉和纸屑,学会根据物质的不同特征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记录和交流,促成学生回顾自己的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进一步深化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几种分离混合物的操作方法,会根据物质本身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2.能力目标
通过对面粉和大米、铁钉和纸屑分离方法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意识。3.情感目标
①经历分离混合物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几种分离物质的操作方法,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分离物质的本质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①大米和面粉、铁钉和纸屑的混合物每小组一份。②纸盒、筛子、彩色墨水、滤纸、烧杯、滴管等每组各一份。教师准备:录像片断、分离好的墨水样品、学生用品各一份。(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引入交流活动: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混合的知识。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把一些物质混在一起,还需要将他们分离,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都见过哪些分离的现象? 2.放录像片断。
3.揭示课题,并板书。1.观看录像。
2.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为下文做好铺垫。探究活动一:分离大米和面粉1.出示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
2.谈话:根据你的已有经验,利用桌上的器材,想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来分离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比比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3.巡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4.指导学生分析分离不成功的原因。
5.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分离。1.小组讨论分离的方法。(四人合作,先想办法,记录下来,办法越多越好)
2.动手进行分离面粉和大米的混合物。(选择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来分离,动作越快越好,要详细体验整个过程)
3.汇报分离的结果:各小组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并说说心得体会。4.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得出要根据事物的特征选用分离的方法)5.再次进行分离操作。学生通过竞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启发指导学生自己研究设计分离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并说出心得体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续上表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二: 分离铁钉和纸屑1.出示纸屑和铁钉的混合物。2.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离活动。
3.你们各自是根据什么特点来选择分离方法的?用什么方法分离最好?(说出理由)4.总结:分离的方法要根据事物的特征来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1.小组想办法分离铁钉和纸屑的混合物。(操作并记录)2.汇报分离的方法及选用此方法的原因。3.分析这两种物品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4.根据不同特征再次选择最合适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在学生对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铁钉和纸屑特征的研究,选用有效的分离方法进行实验,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思维的意识。探究活动三: 分离黑墨水和绿墨水1.出示事先分离好的黑墨水样品。2.介绍制作的方法。(录像)
3.指导学生进行分离黑墨水和绿墨水。
4.提问:黑墨水和绿墨水是不是混合物?1.观察分离好的黑墨水的样品。2.看介绍。
3.动手试着分离黑墨水和绿墨水。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黑墨水和绿墨水是不是混合物。通过分离黑、绿墨水,使学生了解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激发学生对分离混合物的研究兴趣。作业或其他1.这节课你知道了哪些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分离混合物时应注意些什么?
3.布置课外延伸的作业。(分离盐和水的混合物)(多想几种办法,记录操作过程)1.复习总结这节课中使用过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2.说说分离混合物要根据事物本质特征选择分离的方法。
3.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离盐和水的混合物。通过对本节课中运用的分离方法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常用分离方法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回家对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分离方法,同时也把有限的课堂40分钟打破,使之延伸到了课外。
板书设计: 分离混合物 用筛子筛用磁铁吸 用漏勺捞用嘴吹 用手敲打盒子用火烧 用水浸用手拣
用风吹„„ „„
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设计的评价(自评):
这节课我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来做试验,既可提高效率,又调动了积极性,效果应该非常好。整节课的探究活动非常充实,孩子们可能会想出多种不同的分离方法,对每一种方法的好与坏都能做出合理的分析,这可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从整体来看,有些学生可能较死板,不会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所以,在动手方面应该加强训练,使学生不仅“心灵”,而且“手巧”。附:实验表格
混合物分离方法最合适的方法分离过程大米和面粉铁钉和纸屑黑墨水(绿墨水)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第二小学陈略成)
四、小吊车(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动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②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③尝试仿生创意设计。2.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和合作能力、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3.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隔膜感和态度;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①制作小吊车,联系其工作原理推想和分析,探知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②初步了解仿生学,尝试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教学难点: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想和分析动物骨骼、肌肉、关节与其运动的关系。
(三)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演示用小吊车模型、课件。学具:小吊车制作材料、彩色方块、白纸(两张)。
(四)教学策略
①遵从童趣,统整内容,把旧版自然课中的机械、动物运动以及仿生学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沿着“感知小吊车→领会肢体运动→感悟仿生学”的学习主线,让学生尽情玩耍、充分体验、类比推想、严格求证、大胆创新。从而凸现科学课综合性、趣味性、实践性的魅力。
②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科学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制作和观察小吊车自行探知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探究结果进行猜想、推理和求证,自行建构肢体运动原理的知识结构,从中感悟仿生学并激发创新意识和仿生创意,在亲历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
③利用CAI视频、动画拓展时空,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启发立体联系以及动态的思维,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④注重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关系,渗透科学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五)教学思路
(六)教学设计提出问题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第三篇: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5000字)
前言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3~6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各个方面与自然课程都有很大不同,以及实现“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但教育理论只能指明教学发展的一般方向,要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教学设计就是联系二者的桥梁。为此,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之际,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以教学设计的功能、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为主线的构建,以“何为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等解决问题式思路呈现,赋以“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教学设计策略”,从可操作的角度,力图突出实践性,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帮助。第二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汇集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设计,其内容都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实际设计的,反映了一线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及系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力图有助于教师的借鉴和创新。第三部分为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案例和教学实录,呈现教育理论与指导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实际情境借此予教师以启示和引发教师不断反思,在实践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书主编韩凌,编写人员有马学军、曾小兰、冯玉生、刘功正、张云、何建东、肖兰芬、陈凌锋、潘力行、张家尧、游月殿、陈汉红、李国东。
本书采用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和实录,在此对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对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欢迎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编者
2005年6月
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
第一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1)
一、关于教学设计(3)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6)
三、走进教学设计(11)
四、教学设计的策略(22)
第二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41)
一、看不见的空气(43)
二、蚂蚁(48)
三、分离混合物(54)
四、小吊车(58)
五、动物的食物(63)
六、解释(67)
七、红番茄(71)
八、蜗牛和蝗虫(77)
九、给水变个样(80)
十、我们在生长(1)(84)
十一、稻谷的观察(89)
十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92)
十三、盐到哪里去了(96)
十四、我们穿什么(101)
十五、纸(104)
十六、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107)
第三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案例与实录(113)
一、走入儿童的头脑帮助儿童构建概念(115)
二、探究,让学生变得更聪明(123)
三、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中学科学(127)
四、让课堂成为交流与展示的舞台(132)
五、做一个生态瓶(139)
六、给小车装上动力(145)
七、不同用途的纸(154)
八、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158)
九、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67)
义务教育科学小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与自然课程不同,科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
课程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目标: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要求下建构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体系。
课程内容: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分别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5个方面展开。
学习方式: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业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
科学课程各个方面都有了变化,并且要求实现“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一部分小学新课程科学教学设计概述小学新课程科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一、关于教学设计
(一)何谓教学设计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习者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使学习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
设计是指在活动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对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安排或策划。
教学设计是设计的一种类型,是“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境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是把教与学的原理用于策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设计思想和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简单地说,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1989年)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这一定义将教学设计纳入了设计科学的子范畴,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说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
教学设计者应了解其他一般设计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理论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既具有一般设计的程序,又有其独自的特点。因此应该将教学设计看作是理性的、合乎逻辑的、预定了的决定论过程,又不能忽略了它的创造性的一面;在强调教学设计必须依靠理性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了该过程对直觉的依靠;既要注重专家的意见,又不能忽略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着自己所做的一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从而使我们走出将教学设计视为某种孤立现象的误区,有利于促进教学设计者对有关设计过程、决策、问题界定、研究的假设等传统的教学设计观点作批判性的分析。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因此需要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分析、判断和操作。所以,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②教学设计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着重考虑对不同学生的指导。所以,教学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
③教学设计要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以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从而使教学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其理论基础。
④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以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进而捕捉问题,确定问题的性质,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设计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教学理论只能指明教学发展的一般方向。要把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教学设计就是联系二者的桥梁。教学设计不仅关注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而且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究,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丰富的内容、复杂的对象、不同的形式、多样的方法、灵活的传媒、固定的时间、繁重的任务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多变的因素。教学活动要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速地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预期任务,更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地安排和精心巧妙地设计。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学习者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者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才进行的设计,所以有助于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经验和特点,运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者兴趣的活动,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学设计从教学规律出发,并从教学问题和需求入手,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科学性;教学设计是在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策略、进度和评价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把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统整起来,即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所以说,教学设计有助于目标、活动和评价的一致性。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信息社会使得教育信息激增,使得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知识更新加速,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社会人才竞争激烈,要求教育追求高效率、高质量。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教学设计是从教学的科学规律出发,对教学问题的确定、分析,对解决教学问题方案的设计、试行乃至评价和修改等一系列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都建立在系统方法的科学基础上,从而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摆脱了纯经验主义,纳入到科学的轨道。同时,教学设计可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它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个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系统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理论把事物看成是由相互关联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它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例如相对于一堂课来说,不仅要考虑这堂课中的各个要素,把它本身作为整体来看待,同时,还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本课程教学的关系。所以,教学
系统作为一种“人为系统”,其本身是分层次的,而且由于参照点不同,系统的构成也是灵活多变的。当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对待时,系统教学设计主要是从“输入(建立目标)—过程(导向目标)—输出(评价目标)”这一视角来看待其整体优化问题的。系统教学设计有利于保证真正从行动上落实教学系统的整体观念,克服以往的局部改革对旧教学机制触动不大的缺陷。
2.传播理论
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
3.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的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是关于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
(二)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育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强调重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教学设计中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多种教育功能。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又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在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掌握科学方法等,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协调发展。
②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需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切实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时空条件,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实践体验。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民主是发挥创造力的条件,创设民主、开放和激励的教学氛围,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特性支持主体在建构意义的同时,建构主体人的本质意义,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课程资源与课程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课程的实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教育教学的学科特点
1.以探究为核心的特点
科学的过程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的途径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没有探究就不会有发现,也不能确认理论的正确性和不断扩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学的本质是探究,是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不断地修正错误,是不断地创新。所以,科学的核心与本质就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以科学探究为手段的特点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通过一个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感受并内化。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的特点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方法论愈来愈显示出它在科学认识中确立新的研究方向中、探索各部门的新生长点、提求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形式的作用。
科学学科处处体现着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所以在化学教学中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概括、抽象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以实践性、创造性为魅力的特点
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科学课程强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而科学探究过程正是学生动脑动手亲身经历的过程,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并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一般地说,它的趋势是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富有原则性的、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学习动机的内容和学习兴趣,如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努力学习,为集体争光而努力学习等。
可见,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还缺乏深远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
2.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的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客观事物或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间接兴趣则是对活动结果感兴趣。对小学生来说,相对强烈、对比鲜明、不断变化或富有新异性的刺激往往易引起他们的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与任务或活动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则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
随着教育的影响,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兴趣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表现出如下的几个基本特点:①在整个小学时期内,最初,小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或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③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④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这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⑤儿童阅读的兴趣,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文艺作品进而发展到科
普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对读物中的人物有强烈的模仿倾向。⑥小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兴趣在逐步扩大和加深。
3.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
决定小学生在学校中成功地进行学习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另一方面则是儿童学习的能力。这两个因素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教学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还不善于进行真正的学习活动,他们仍然把学习与游戏或实际活动混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着重发展儿童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帮助儿童逐步学会有关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有关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学会进行智力活动。有关研究指出,在教学中,儿童智力活动的一般形成过程包括五个阶段:①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如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来获得一般表象和初步理解;②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用石头或小棍完成计算活动;③有外部言语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儿童一面说一面在脑子里进行计算(口算);④只靠内部言语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如进行心算;⑤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阶段。当多次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之后,这一智力活动的各个阶段就逐渐简约化,省去某些阶段,以高速度进行。这样,这一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了。
三、走进教学设计
(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提起教学设计,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其实,教学设计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备课就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设计,而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原形。
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如何?教学设计包括哪些要素?
下例是东莞市东城区第五小学苏建全老师“物体传声”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声音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信息,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声音是自然科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物体传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是继前一节“倾听声音”之后的又一节科学探究课,是在指导学生寻找声音,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传声这一现象。根据学生的原有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水平,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处理:①实验导入,引出问题。②大胆假设,自主探究。③总体评价,归纳小结。④探究活动延伸。这样处理符合认识论过程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又“注意科学探究,提
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结构自然流畅,学生易于接受。从提出问题走进探究,在做中学,又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社会,把探究的空间拓展到课外,拓展到了日常生活。
2.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倾听声音”的学习中,学生们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探究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在这氛围下相信进一步探究声音靠什么作为媒介传播,学生们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但是在上一节的探究活动中,还存在些不足的地方,有的同学把探究实验当作游戏,缺乏组织纪律。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以及跟老师的交流还不够大胆,这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如何进行实验,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处理数据,实验中出现与探究课题不同或与生活常识有矛盾的问题,应如何对待,也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方法,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提高;二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恰当指导。
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探究方面预测及处理方法:
①有的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可能将后面的声音知识提出来,如:响度、音调、音色、次声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应加以鼓励,并告知学生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之后“自制小乐器”探讨的问题,只是本节可能时间不够,需留待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来探究,并对学生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得到有错误的认识和结论。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认知成果,可建议学生反复实验以收集证据,查找资料以获得有关的信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来让学生自己纠正前面的错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认错、改错的品质。③学生可能提出目前还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赞赏学生的勇气,并建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弄清这样的问题还需要哪些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④可能将实验探究当作玩耍的游戏。教师可利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个游戏变得更加有趣,使学生明白获得知识,可使平淡的活动变得更有乐趣,引导学生走上科学探索之路。
⑤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赞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
3.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能利用实验发现声音是靠什么媒介传播的。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声音的实验。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能够传声。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能解释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依靠特殊装置相互传递声音的原因。②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提出“声音是靠物体传声”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利用身边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实验能力。
③情感目标:从生活、自然现象实例引出科学问题,使学生觉得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有亲近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物理过程与探究方法,获得成就感,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声音如何传播是认识声现象的本质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看,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身边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探究,但由于声音的传播依赖一定的无形物质,这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的,它需要借助于实验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实验本身有局限性,学生的现有理解、推理和想像能力相对薄弱,对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的理解就是一个知识难点。
5.教学设计构想
①重视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演示与学生的动手实验交替进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又符合科学认知的一般规律,很自然地得出科学结论,也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做好准备。
②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及学习方法,尤其是一些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如发散思维等,并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活动,从而通过学习方法的获得去实现课堂教学培养能力的目的。
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处于发散与聚合的交替状态,即创造性思维状态。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协作去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贯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标准理念和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建构者”。使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种创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
6.教具、学具准备
玻璃钟罩、电铃、抽气机、音叉、小锤、纸杯、火柴棒、绳、石块、水槽、水、多媒体课件。
7.教学流程
(1)实验导入,引出问题
1)教师做玻璃钟罩的演示实验:首先把电铃放进玻璃钟罩内,给电铃通上电,让同学们听听罩在玻璃内的电铃发出的声音,然后用抽气机抽掉钟罩内的空气。不易发现随着抽气机的转动,空气逐渐减少,电铃的声音也逐渐减弱,最后看到电铃仍然在敲动,但却听不到声音。
通过让同学们亲身感受这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同学们看了实验后,发现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学生发表看法,导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体作媒介。
①提问:这过程当中老师做了什么使得电铃声从大到小逐渐减弱,再到完全听不到?
②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把玻璃罩里的空气完全抽出)
③引出结论:没有空气的存在,声音就不能传播,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需要靠物体作为媒介传播。
④引出探究课题,除了空气能传声外,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传声呢?(板书:物体传声)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2)大胆假设,自主探究
1)学生大胆假设。同学们能对现有的条件和台上实验器材进行猜测,看哪些物体能传声吗?(我认为桌子、水、墙壁??都能传播声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猜想,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正确与否。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告诉学生有了猜想,我们还不能马上动手实验,而要作一个周密的计划安排,分几步,每步做什么,怎么与别人合作等,做一个有科学头脑的人。
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师生共同探讨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并根据选用的物体按固体、液体有意识地在黑板分类板书。
汇报内容:实验名称、器材,人员分工,预计实验过程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自评。
根据材料的选择可确立为以下实验:①音叉实验。音叉、小锤、空气。(气体)能传声吗?②自制土电话。纸杯、火柴棒、绳。(固体)能传声吗?(该实验在二年级的自然课已制作过)③水中音乐。石块、水槽、水、小锤。水(液体)能传声吗?④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小组中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使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
4)学生动手实验、收集数据。
5)交流评价。
①学生分小组用最简捷语言汇报实验过程、分析过程、结论运用情况等。②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③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和学生的表达对照补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举一两个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或教师补充)[固态物体传声]
例1,贝多芬晚年失聪,就用牙齿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钢琴声。
例2,古代人民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远处有无马群来到。[评价]
a.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及对不足之处的评议。
b.请学生来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课后也行)
[液态物质传声]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例2,岸上的脚步声可吓跑岸边水中的鱼。(钓鱼者要求保持安静)
[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评价和实践探究能力。
8.总体评价,归纳小结
(1)教师总结探究的成果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2)新的问题处理
回家继续研究或把问题放在班上的问题栏里寻求合作支持,对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总体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和创新精神。
9.探究活动延伸
①宇航员走出空间站在太空中讲话,即使靠得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他们必须通过无线电波、对讲机通话。为什么?(多媒体出示宇航员在太空对话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②实践活动:了解听诊器的构造和原理。
[设计意图] 布置适当的探究作业,树立开放的教材观,培养和保持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探究:物体传声(学案)
实验探究:
①我们的实验:
②我们的猜想假设:
③我们的探究方案:
④我们的实验结论:
⑤我们解释的现象或解决的问题:
⑥我们的新问题:
从上述教学设计实例可见: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过程、教学评价等,即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但实质性内容完全一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策略和过程,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
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即通过教学活动以后,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表明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
教学方法、策略和过程: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即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考虑。教学评价:如何获得必要的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从而作为修正设计的依据。
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法应该是围绕教育目标进行教学任务和学习需求的分析;针对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策略、方法和教学过程;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价的方式、手段和标准。具体方法过程如下:
①明确科学(3~6年级)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把握相关的教学内容,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②把科学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阶段性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③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大要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教学的现状与条件等;④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分析的结果,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比较各种教学的方法和媒体,运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整体权衡,优化组合,即形成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二)教学设计的流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与技术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途径和方法,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即围绕教学的核心目的,从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入手,到对达成目标的诸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和学习获得成功。这样进行的教学设计其流程可以表示如下:
1.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学习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培养何种态度和情感,用可观察、可测定的行为术语精确表达出来。看不见的空气(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
内容分析;
学生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从“看不见的空气”的教学目标设计(本书第43页)可见: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的基础,学生的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包括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对学生已有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课程目标与学生已有的基础相结合,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来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要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与现实性,既是最基础的内容,又能体现科学的发展,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要分析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要注重科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培养学生以科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基本解决了三个主要问题:确定了学生的起点;构建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将学生的起点能力转换成终点能力所需教和学的内容。这说明“教什么”、“学什么”的设计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就要研究怎样教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这就涉及了教学的策略问题。教学策略设计是复杂的工作,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又不同于具体的方法和技能。策略性行为对于方法的施行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支配和监控之下完成的,这就使方法带上了计谋的色彩。
教学策略性行为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行动。教学策略是对有效教学方式的概括和推理。参见本书第67页“解释”。
从“解释”的教学策略设计(本书第67页)可见,教学策略在内容构成上具有三个层次: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倾向;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规则的认识;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策略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由于具体的教学情景是复杂的,计划实施过程中行动的变化和方法的灵活选择是必然的,因此,教学策略具有很大的创造性特征,它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3.教学评价设计
以科学教学目标作为科学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实现科学教学评价功能的基础。进行科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依据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和对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判断,科学新课程明确提出了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多样化评价建议: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诊断与反馈;强化了教育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案例“物体传声”的教学评价设计(见本书第13~15页)。
7.教学流程
(2)大胆假设,自主探究
④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小组中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同时使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
4)学生动手实验、收集数据。
5)交流评价。
①学生分小组用最简捷语言汇报实验过程、分析过程、结论运用情况等。②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③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和学生的表达对照补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再举一两个声音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例子。(或教师补充)[固态物体传声]
例1,贝多芬晚年失聪,就用牙齿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钢琴声。
例2,古代人民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远处有无马群来到。[评价]
a.教师对这一节课作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及对不足之处的评议。
b.请学生来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课后也行)
[液态物质传声]
例1,人潜入水中后仍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例2,岸上的脚步声可吓跑岸边水中的鱼。(钓鱼者要求保持安静)
学生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科学评价和实践探究能力。
8.总体评价,归纳小结
(1)教师总结探究的成果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2)新的问题处理
回家继续研究或把问题放在班上的问题栏里寻求合作支持,对别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总体性的评价肯定学生对科学探究态度和创新精神。总之,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要进行全面设计,具体包括学期评价设计、单元评价设计、课时评价设计。这三个层次的设计,可以把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施。
(三)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原则
现代的课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交往与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全面素质的发展。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有机会从事包括实验或实践活动在内的各种方式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卓越才智,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一个可行的、高质量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必须以科学性做保障。譬如,教学要求如何确定,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大多数学生经过教师指导后能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过深?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才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如何使用电教媒体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否引起全体学生的兴趣,能否被大多数学生理解和解决?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既涉及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的了解,又涉及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结构和认识发展规律的了解,科学性要求很高。因此,仅凭个人的经验是难以解决好的。为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师除了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提高专业素质以外,对教学设计中的重大改革举措应多方面征求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的意见,以减
少认识上的片面性,减少不应有的失误,爱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爱护教师自身的创造性。此外,教师也应从每次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结合效果来反思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得与失,不断丰富成功的经验,努力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性。
四、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教师研究的永恒课题,上好每一堂课,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教学设计应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着眼点,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采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开放性、创新性、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具体的策略如下:
(一)研究课程标准,领会标准的精髓
1.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的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应该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2)分目标
1)科学探究。
①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②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③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④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⑤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⑥会查阅、整理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⑦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⑧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②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③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④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⑤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⑥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3)科学知识。
①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②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世界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③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④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3)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时间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4.关于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它不仅通过分目标、具体内容标准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类型和设计等形式增加了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而且明确告诉教师,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教师必须通过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因此,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应体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贯穿于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方法要体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要求教师把握科学探究的精髓,组织探究活动要考虑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教师要明确什么是科学探究式的教与学。
区别事物的基本方法就是把握它们的特征。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所谓科学性问题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体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科学概念相联系,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引导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例如,对于中年级学生,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加热或冷却物体,其形状或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样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与其他认知方式不同的是,科学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来解释客观世界的运行机制,而证据是可以被质疑和进一步调查研究的。
如学生对动植物、岩石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它们的特征;对温度、时间进行测量并仔细记录,同时,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地方获得证据对他们的探究进行补充。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科学解释借助于推理提出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在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科学解释须同自然观察或实验所得的证据一致,并遵循证据规则。如学生可根据观察或其他证据解释在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不同的原因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评价解释,并且对解释进行修正,甚至是抛弃,是科学探究有别于其他探究形式及其解释的一个特征。核查不同的解释就要学生参与讨论,比较各自的结论,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学生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这一特征的一个根本要素是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
识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学生的解释最后应与当前广泛为人们承认的科学知识相一致。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科学家以结果能够重复验证的方式交流他们的解释。这就要求科学家清楚地阐述研究的问题、程序、证据、提出的解释以及对不同解释的核查,以便疑问者进一步地核实或者其他科学家将这一解释用于新问题的研究。而课堂上,学生公布他们的解释,使别的学生有机会就这个问题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学生能解决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科学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和方法形成更明晰、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探究式教学要尽可能包含所有上述五个特征,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探究的教育功能。
然而,一项科学学习活动是否必须包括上述全部基本特征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些科学知识不易于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下列出课堂探究的基本特征和探究的不同程度,供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时参考(见下页表)。基本特征探究的不同程度1.问题:学习者探究科学性问题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学习者探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
2.证据:学习者针对问题收集事实证据学习者自己确定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并进行收集。学习者在他人的指导下收集某些数据。数据直接给出,学习者进行分析。数据和分析方法都给了学习者。3.解释:学习者从证据出发形成解释。学习者总结事实证据之后做出解释。学习者在得到指导的情况下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使用证据形成解释的可能途径已知。证据已知。4.评价:学习者使解释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学习者独立地考察其他事实来源,建立事实与已有解释的联系。学习者被引导到科学知识的领域。可能的联系已给出。5.发表:学习者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解释。学习者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论据表达自己的解释。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他人指导。学习者阐述自己解释的过程得到了广泛的指导。表达的步骤和程序都已给出。多???学习者自主探究的程度???少
少???教师和学习材料指导的程度多
对于不易于进行探究活动的学习内容仍应组织通过间接学习活动方式进行,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竞赛等形式学习。教师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模型、课件及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得到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成课程目标。小学科学教学要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切切实实地开展实验教学,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做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实验室的用品和身边的物品开发课程资源,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场所。
对于现阶段不能通过实验实现的学习内容,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注意使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化,便于学生学习。教师要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
小学科学的教学手段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同时,要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评价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利用评价,并通过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之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学会搜集证据和养成做科学笔记的习惯,有一定的动手做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分析,有合作意识,能够进行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根据我省小学科学教师以兼职为主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教学,纸笔考试亦是有效方法之一。考试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应能考核学生的能力。
重视教学评价的科研课题研究。新课程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因此,必须研究过程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既要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性与发展性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教学建议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②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③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科学课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①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②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③科学
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④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通过这些活动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进程。建议:
①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提出发散性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②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
③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④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试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⑤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⑥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的意见。
(5)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科学教学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建议: ①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的鲜活问题以及教学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要能够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地调整、补充教学计划和教材内容。
②亲身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在活动中所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③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
④把确有价值的和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⑤根据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新情况,适当地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教学过程,使教学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针对性。
⑥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今天的教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各种音像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千万不要滥用。此外,尤其对小学生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不能用高新技术代替一切。亲手饲养小动物的感觉与玩电子宠物的感觉毕竟是不同的。
新的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重知识、技能而轻视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及重传授、轻探究的传统的教学思路,突出了关注、体验、感受等心理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
6.评价建议
(1)充分明确评价的目的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②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③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评价时机的全面化。
(2)准确把握评价的内容
①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③科学知识方法:应重点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验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3)灵活运用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可供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活动产品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作业法、评议法。
(二)学习教学理论,提高职业素养
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人们习惯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来概括。这既说明教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告诫广大的教师,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必须学习有关教学方法的理论,深入研究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教学方法作为科学教育学研究的课题,充满生机和挑战,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探索。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思想:
(1)“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过程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他们不能仅靠教师语言抽象地描绘而必须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具体操作,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才能理解科学概念中的内涵。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小学科学教育如此重视“动手—动脑”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小学科学教学中要采取“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动手”只是一种手段,“动脑”才是目的,而且“动手”也并不一定会“自动地”促进“动脑”,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的“动手”不是有效的。
(2)“发现法”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和倡导者布鲁纳,主张用“发现法”进行教学。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教师在学生寻找信息的过程中起指导和顾问作用,而不是充当信息的说明者。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亲自发现、总结规律,借以提高学生智慧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探究的态度,发展探究的能力。布鲁纳指出,“发现法”的实现,要求教师真正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科学家如何发现原理的过程。
(3)“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
施瓦布从科学及其科学探究的本质的角度提出了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即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应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一致。他认为,在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课堂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和科学理论,而是寻求科学理论或规律建立的证据;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需要考虑如何提问、如何寻求证据评估学生的探究学习成果。
“学习循环”模式包括准备、探究、讲解、应用和评价:
1)准备。
教师首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能力的课题;在学习活动开展之前,检查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使学习更有效。
准备阶段教师应明确下列几个问题:①学生要学的科学概念是什么?正确的定义是什么?②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③为了使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消除“误解”,哪一个活动(哪一步)是关键?④学生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应该如何操作和记录?⑤教师应该如何启发学生?用什么样的问题?(包括什么类型的问题)⑥材料是否准备齐全?数量是否足够?⑦有没有潜在的安全问题?⑧如何组织好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集体讨论? 2)探究。
第四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一、填空题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2、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语文素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语举止。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5、《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螺旋上升。
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解读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语文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它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而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
答:首先,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了孩子的这一种学习心理特点。其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多次与孩子见面,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孩子的记忆规律。
2、小学的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哪些能力?
答: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答: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你怎么认为?
答:有区别,因为(1)听说训练关注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孩子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2)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最大不同:口语交际在于创设、重建现实的生活情境,听说训练注重倾听、应对、表达。
2、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怎么看?
答:不正确。探究学习的确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可分为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被动接受学习是要摒弃,而主动接受学习一样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设计题
北京将在2008年召开奥运会,请以“北京奥运”为主题设计有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
要:关注孩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如:模拟奥运会场,导游、解说员)编小报(突出北京文化)、作文、口号、搜集资料 告知孩子搜集信息的渠道——全体性 注重合作 注重语文性
六、案例分析题:
1、《乌鸦喝水》教学片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优点:多元解读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能正视学生的问题 问题: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核心的价值取向是遇到困难,自己解决问题。
2、《赠汪伦》的教学思路,综合评述教学过程。
答:优点:
1、教学方式和平时的不一样,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2、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作者动用了很多教学资源,音乐、美术,加强了各个学科的课程资源整合。问题:
1、没有语文性,语文本体性弱化,没有指导怎样把诗读得有滋有味,重点字词的理解
2、多用课件,第二步中看情境使用时机过头,一览无余,扼杀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第五篇: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二)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二)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示范—模仿”教学法属于与()有关的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组际()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之间的多向交流。
3、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即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
4、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有关的浅显的(),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和()。
5、逻辑思维就是()。
6、质疑精神是指()。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方法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2、交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
3、教学方法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哪三类?
4、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指哪些?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
2、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育资源?
2、从教学目标入手,比较《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和常识大纲,它们有什么不同?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案例描述]
一节题为《液体》的小学科学课上,老师顺次安排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1)要求学生用老师提供的三种液体在斜面上赛跑;(2)让学生把几滴蜂蜜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3)要求学生把几滴金龙油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4)让学生把一些洗洁精倒入活动3的烧杯中,搅拌并观察。
其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由教师先讲清活动主要过程和要点,学生再操作。
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实验,操作;老师则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来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每个学生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案例分析]
请你结合下面这个案例,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探究的一般步骤谈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三)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和()。
2、小组合作学习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意识。
3、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课程目标、()、()。
4、科学课程资源,广义地说是指()。
5、合作学习中我们一般需要制订()、()、()等规则。
6、关于探究的类别,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它分为三种:一是();二是();三是()。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课时目标设定时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
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有哪些方面?
3、什么是预设与生成,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4、《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常识大纲有哪些突破?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
2、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倾听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请你谈谈你是怎样来认识“倾听”的?
2、试论述在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案例描述]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胡萝卜、卵石等11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觉得物体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1:和物体的不同材料有关。
师:很会动脑筋!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材料因素,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2:可能和物体的大小有关。大的物体沉,小的物体浮。师:那你的意思就是“大沉小浮”?(师板书:大沉小浮)这个结论正确吗?(师板书?)生齐说:正确。
师:在没有验证以前,我们暂不要妄下结论。想一想,除了可能和大小有关外,还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3:可能和重量有关。重量重的沉下去,重量轻的浮上来。师:哦,和重量又发生关系了,重沉轻浮。(师板书:重沉轻浮)这个结论正确吗?(师板书?)
生齐:(迟疑,声音略轻)正确。
师:认为两者都正确。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研究,请看大屏幕,老师用电脑把这11种物体的大小给排出来了,请一个同学根据刚才的观察记录把这11种物体标上沉(↓)浮(↑)记号。(一学生根据小组观察记录操作电脑)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踊跃举手)生4: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没有关系!师:应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生纠正重复)
生5:胡萝卜最大,在水中是浮的;卵石比它小,在水中是沉的;可牙签最小,却又是浮的,所以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没有关系。
师:你说得真仔细。就是说“大小无关”了? 生齐肯定:对。(师跟着“大沉小浮”后面板书“大小无关”)生6:那只有和轻重有关了。
师:是么?老师用电脑排出它们的轻重,你来标出它们的沉浮记号。(电脑自动按从重到轻排出顺序,生操作电脑标沉浮)
师:你发现什么了?(生又踊跃举手)生7:和轻重也没有关系。„„
师:奇怪了,物体的沉浮看起来居然和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小组讨论一下。(学生看似激烈地讨论了2分钟)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学生面面相觑,无人举手,沉默半分钟)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真的和它的大小、重量没有关系吗?(学生还是沉默)生8:老师,我觉得还是和轻重有点关系的。
师:对呀,在什么情况下和轻重就有关系了呢?比如说,统一一个标准„„ 生8:大小一样。
师:好,老师这儿有5个大小一样的乒乓球,把它们放入水中,你推测一下,沉浮可能是怎样的?„„ [案例分析]
以上是一位教师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的一个片段实录,请你从教师如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四)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英国学者将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促进学生的(),组织全班学生,向学生进行()与应用()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2、教学方法是完成()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和()而定。
3、教学方法是()的方法与()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4、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和()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和()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两部分。
5、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解释结论、评价反思。
6、知识发现式探究式学习,就是要学生亲历知识“发现”的过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其一般程序是:从已知的学习内容出发→()→处理信息→分析综合→()。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当前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
2、小组合作学习率先兴起于美国,它的基本做法是怎样的?
3、我们选择有结构的材料,怎样才能防止误导学生?
4、什么是实验探索式学习?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整个学习过程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保护学习的好奇心,使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2、不成功的探究更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源,分析不成功的原因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对照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同样也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既可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能进行面对失败的情感教育。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除了文中提到的4点建议:(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老师应具备材料结构性意识;(4)教师应树立角色意识。除此之外,你觉得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注意什么?并谈谈你的看法和体会。
2、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许多误区,你认为存在着哪些误区?选取一个谈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案例描述]
《豌豆荚里的豌豆》课堂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这两种果实里的种子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把黑板上的小问号去掉,该怎么办?
生:解剖,剥开„„
师:要剥开我们得注意,这些果实里头的种子宝宝呀都是一个一个小生命,我们要怎么剥才不会伤害到它们?
生:我觉得应该从柄开始。生:动作要轻轻的。
师:我也建议大家,可以先把豌豆荚的柄拉下来,这条丝先把它拉下来,再剥开。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容易,而且这时候的种子宝宝不要让它到处满地洒,老师给你准备的这张纸巾可以摊开,在这张纸巾上把它剥开。但是油菜荚更加细嫩,你们特别要小心,我建议大家可以从尾部开始,大家可以看看,这尾部是没有种子的。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豌豆荚和油菜荚小心剥开;教师巡视指导。(如果拉不开,可以从这边上小心的剥开,尽量不要伤害到里面的种子宝宝。老师给你的仅仅是建议,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我想你们自己动脑子肯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
剥开后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看到两种果实里的种子宝宝。师:谁找到了它们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来告诉大家。[案例分析] 试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说说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如何恰当的发挥指导作用?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
(七)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订()。组织教育活动的规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越好。
2、教学目标一般包括()、()和课时目标三层次。
3、教师要根据()、()和()条件等,选择有()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4、所谓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成员在()、成绩、()、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5、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意识。
6、科学探究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问题要具有()性,即选择问题要适合自己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要强调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
2、探究式教学要求的材料结构有哪几种情况?
3、组建学习合作小组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4、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家庭没有联系。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课程资源开发应坚持开放性原则?
2、教育专家提出:“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会理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案例描述]
《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张完全相同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怀疑。
生A:同样的一棵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
生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
学生对老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此时,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在经过观察后,确实发现班上所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案例分析]
为了要得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参考答案
(二)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习得动作技能)。
2、(合作)、组际(竞争)、(师生)、(生生)。
3、(目标)、(主要方式)。
4、(周围常见事物)、(科学知识)、(行为习惯)和(科学习惯)。
5、(即科学都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结论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检验)。
6、(即科学是没有尽头的,它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向前发展)。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第一类: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讲授、谈话、演示等。
第二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等。
2、(1)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2)尊重别人的发言;(3)小声交流等等
3、第一类:通过语言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第二类: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演示法、观察法等。
第三类: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信息的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等。
4、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指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错误。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是全过程,也可以涉及科学探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2、错误。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与点拨,以免学生在讨论中跑题,不着边际。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我们所说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及探究材料(包括教材文本)三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动态的,比较隐性的有利的教育资源。有的是因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偶然因素引发的,有的则是隐含在教材文本中,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才能外显出来„„由于这样的教育资源有潜藏性、瞬时性,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未必能明确。对于这样的教育资源,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判别或适时激活,才能使其产生“意外”教育效果或“应有”的教育意义。
在课堂上遇到类似的“偶发事件”,我们首先判断其是否能成为有益的教育资源。其标准为:首先,要看其是否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或探究欲望;第二,判断其是否与本来的教学活动相关;第三,分析它可能产生的教育意义、价值是否与原来的教学目标一致,或者说是否能产生更大的教育意义或价值。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作出合理的判断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需要我们对科学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纯熟的教育机智。
2、常识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以及爱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受到科学自然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等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和行为习惯和科学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发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对和常识大纲的突破:
(1)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
(3)从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出发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与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归属思想品德教育。
(4)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新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提示:
1、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只能随教师而动,虽然也在动手、观察和动脑,但活动目的不明,动机不强,探究的问题也不是学生提出和学生迫切所要求解决的,学生成了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接受者,2、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是关键。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参考答案
(三)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教师)、(学生)。
2、(小组)、(合作)、(竞争)。
3、(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4、(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5、(独立思考的规则)、(分工合作的规则)、(交流的规则)。
6、(科学探究)、(基于探究的教学或以探究为本的教学)、(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因为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映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主张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谓语应该是可测量的行为化动词,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表述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把握、无法测量的弊端。因此,我们在拟订教学目标时应该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2、有六个方面: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③教学允许的时间;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水平、实验技能、学习兴趣、发展水平等);⑤教师本人的特色(善写、善说、善于用实验说明问题等);⑥学校的教学设备和经济状况。
3、预设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预先设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生成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师对预设的调整。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中有生成,生成离不开预设,具有对立统一的发展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是要消除对立,保持统一,从认知角度来看,就是要使教学预设转化为生成。
4、(1)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
(3)从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出发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与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归属思想品德教育。
(4)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新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正确。探究的目的是检验和证明各种假设与猜想,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探究与失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2、正确。这是科学课程的理念,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提示:
(1)教师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更易作出决策。
(2)重视学生之间的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
2、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具体阐述(1)有效引导,确立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2)有效引导,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3)积极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提示:
1、教师的主导不是牵引,教师的主导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最近发展区域;
2、教师应具备材料结构性意识,教师给学生学具材料的呈现过程应能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参考答案
(四)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学习)、(讲解)、(教学媒介)。
2、(教学目标)、(目标)和(内容)。
3、(教)、(学)。
4、(克拉克)、(斯塔尔)、(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
5、(提出假说)、(实施探究)。
6、(收集信息)(得出结论)。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1)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化。(2)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恰当。(3)教学方法的运用不灵活等。
2、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3、(1)确定材料有必要,接着就要考虑准备的材料有没有问题。(2)是否因材料而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无关现象(3)材料是否最有利于学生认识。
4、实验探索式学习,就是借助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解决“未知”问题,其一般程序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或不直接操作)→分析实验数据(或预设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同意。首先教师应确立自己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角色地位,把握好角色地位的同时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理解科学的本质。
2、同意。探究的目的是检验和证明各种假设与猜想,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功的探究与失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提示:
(1)要注意的方面还有很多,如: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培养学生的讨论意识,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意识等等。(2)看法、体会略。
2、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阐述,但不一定相同。(1)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2)放任自由缺乏监控;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3)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4)合作过滥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等等。(后一问题略)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提示:
1、合作前要学生独立思考;
2、注意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
3、指导学生要分工合作;
4、提醒学生要积极交流。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卷参考答案
(七)一、填空。(6题,每题2分,共12分。)
1、(规则)、(简洁)。
2、(课程目标)、(单元目标)。
3、(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价值)。
4、(性格)、成绩、(能力)。
5、(集体)、(合作)。
6、(可操作)、(实际)。
二、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1、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而且也只有这样的亲历过程,儿童才能真情地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价值之美。
2、(1)因探究式教学模式而安排的材料结构。
(2)根据探究式教学特点安排的无关因素研究的材料结构。
3、(1)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2)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3)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
4、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
(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
(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
三、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你同意下面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错。家庭也有许多与科学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
2、正确。从科学教学的目标考虑,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都是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达成的。
四、观点论述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经的开放性。类型的开放性是指不论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应是开发与利用的对象;空间的开放性是指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应加以开发与利用;途经的开放性是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局限于某一种途经或方式,应探索多种途经或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
2、要点:这句话运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光讲授、学生倾听,应该多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科学课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五、案例分析。(1题,每题18分,共18分。)值得。
原因:
1、“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一堂课中,如果教师直接进行反驳,告诉学生结论,学生显然是不信服的,同时也把学生的后续探究活动给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拓展。
2、学生去搜集树叶,比较树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观察探究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主动进行的。
3、在第二节课中学生通过搜集到的大量树叶的比较,自己得出了“大自然中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的结论,这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更好。虽说为了要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花了比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种教学方法是十分可取的,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比较、概括等多种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体”、“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等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