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体图形总复习》 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平罗县陶乐第一小学
魏小艳
《立体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把知识统一梳理,加深印象。
3、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小学阶段都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学生回答,课件显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还记得吗?教师出示这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请一位同学说一说。
这些立体图形就是今天复习的内容,你们想复习他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认识表面积、体积。
二、回顾梳理、归纳总结。
(一)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课前整理立体图的知识点,然后进行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知识的结构不断完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整理与复习的好习惯。
(二)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表面积(1)引导学生说一说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概念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边做演示主要是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再请学生分别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计算方法。
3、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学生说说,计量体积用什么单位?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边做演示主要是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来回顾学过的知识。
设计意图: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复习课课堂趣味化,可以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件演示)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正方体是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第一关;(1).基本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题的训练,使学生对圆锥和圆柱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训练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第二关,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巩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表面积计算式。
第三关;走进生活、灵活运用给学生出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列出算式。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 10 分米,高是 20 分米。
①给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哪个部分? ②给这个水桶的外面涂上油漆,是求哪个部分? ③这个水桶能装多少水,是求哪个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发言,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一题多练,让学生把一道题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展现出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了解“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第四关;延伸训练-----智慧冲浪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 31.4m,高是 7.2m,每立方米沙重1.5 吨,这个沙堆中多少吨?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找学生到黑板上做,最后教师纠正。
设计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是简单的题做起来必须仔细认真。本题考查三个方面的知识:
1、有底面周长算出底面半径,2、有半径和高算出沙堆的体积,3、算出重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所学知识的内容、学习方法,强化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五、板书设计(课件)
第二篇:立体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总复习》教学设计
海宁市实验小学
朱冬春
教学内容: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人教版第88页)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概括化。
2.通过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好空间想像力与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动态想像,引出图形
1.动态想象,引出各种立体图形
屏幕出示一个长方形,提问:如果把这个长方形绕其中一条边旋转,可以得到什么立体图形?屏幕演示
2.如果想要得到一个圆锥,你认为选哪种图形?绕着哪条边旋转? 屏幕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成一个圆锥。
3.如果有一个长方形,想得到一个长方体怎么办?(把长方形平移)屏幕演示 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的复习)
二、梳理方法,沟通联系
1.这些立体图形,哪个体积最大?哪个最小?(指名发言后发现:只告诉高,不能直接判断。教师再告知其它信息)
(1)哪个体积大?你能通过计算来判断吗?(同桌合作完成,每人完成两个,先分配一下)(2)反馈每一个的计算方法。第四个:这样算什么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 别的方法吗?(想像成一个长方体)
(3)哪几个图形的计算方法实际上一样的?都可以用(板书:V=SH)来计算,圆锥怎么不能直接用V=SH来计算?
(4)直接能用V=SH计算的立体图形中,哪个是最基本的?(长方体)圆柱的体积怎么推导的?
2.判断,下面三个能用V=SH来计算吗?
3.小结,像这样的直柱体可以用V=SH来计算。
三、综合运用,解决问题。1.解决薯片筒问题。
(1)出示一个薯片筒:薯片筒包装纸是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薯片筒要做成长长的,而不是胖胖的?
出示一个长方形,有哪两种围法?(可以沿着宽边围,也可以沿着长边围)提问:围出来的圆柱体积,是一样大,还是哪个大呢?
(2)出示数据,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通过其它办法来解决。(3)反馈学生的方法。不计算怎么比体积的大小?
(4)小结:看来,围出来的体积哪个大,关键是底面的半径。2.解决蛋糕问题。
(1)屏幕出示第一个蛋糕,直径10寸,100元,第二个蛋糕直径20寸多少元?(2)为什么是400元?
四、总结应用:
今天我们利用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平时能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发现问题,并用数学解决问题。
第三篇:总复习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总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理解体积公式的推理过程及相互联系。
2.经历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3.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理清复习的过程
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复习整理“立体图形的体积”
2、在小学阶段,我们都研究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3、请你猜测一下,本节课可以学习这些图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整理板书:计算公式、公式推导、沟通联系、解决问题
4、谁来说说他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5、那么这些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二:小组交流分享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对这些知识整理的学习单,下面老师想请大家把自己整理的这块成果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分享。
2、要求:(1)说:选择一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讲给小组的同学听
(2)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赞同或补充)
(3)改:虚心听取小组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完善自己的整理 三:学习展开,清楚各图形之间的联系
1、长方形的体积推导过程
师:我们最先学习的是哪个立体图形?(长方体)
课件出长方体。追问:什么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师:回忆我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课件:一个长方体,一个一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回答,课件一边演示(用一立方厘米的铺长方体的长用了5个,宽铺了4个,所有一层就要铺4个5等于20,需要这样的2层,所有体积是40立方厘米。教师追问:在这个过程中,长方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长、宽、高),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长方体体积公式.v=a×b×h
2、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
师;正方体的体积我们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相等。小结、板书:正方体的体积。V=a×a×a
3、圆柱的体积推导
教师拿出圆柱模型,让一名学生上来介绍 模型的变化小结:从圆柱变成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就是圆柱一半周长,宽就是圆柱的半径,高还是原来的高,所有圆柱的体积就是底面积乘以高,v=sh
4、圆锥体积的推导
学生介绍: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把圆锥盛满水倒入圆柱中,倒3次,圆柱就满了,所有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3分之1.v=1/3sh
5、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师: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推导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转化)
小结:我们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转化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师:你在整理中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长方体与正方体有联系,圆柱和圆锥有联系,长方体与圆柱有联系。师:四个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你能用草图表示出来吗?(尝试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网络关系)
一名学生上来介绍,绘制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
圆锥
师:在整理中你还有什么体会?
生: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都是底面积乘以高。师:根据图示你觉得那个最重要?为什么
生:长方体最重要。因为这些体积都是有长方体推导出来的。四:通过想象,培养空间能力
1、直柱体的认识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想象一下,如果这个长方形直直的向上平移,可以得到一个什么?(长方体)教师拿出模型,可以正直的移,也可以斜的移,都是一个长方体。课件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师:想象一下,通过直直的平移都能能到哪些图形?(课件逐一演示)师:如果一直下去会是一个什么图形,(圆柱)
师:看这些立体图形你有什么发现?(上下底面是一样大的)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叫直柱体。
2、直椎体的认识 课件:出示一个圆 师:想象一下这个圆直直的平移,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课件演示变成一个圆锥体
课件出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师:这些图形也像刚才一样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会得到什么图形? 课件演示
小结:这些图形叫直椎体。
3、它们之间的联系
师:直椎体都有什么特点?
师:直椎体与直柱体有什么联系?(等底等高)对应的图形体积之比是1:3 五:总结回顾 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内化
1、课前练习的题目错题交流。学生个别介绍分析题目。追问: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2、解决问题
把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烙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圆锥,那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只列式不计算)
1、让学生齐读题目。理清题意
2、画出草图
3、独立解决反馈
4、教师出示图形结合的方程:长方体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第四篇:立体图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运城市逸夫小学 史小苗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各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让学生亲历整理和复习过程,理解立体图形知识之间的结构,梳理知识并构建知识网络。
3. 通过复习,学生能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 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推导过程以及各图形体积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立体图形表面积之间的联系,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点)
想一想,将点移一移,所留下的痕迹,你能想到什么?(线)
很好,看来联想对学数学很重要,继续想。如果将线再这样移一移,你又能想到什么?(面)刚才大家由点想到了线,由线又想到了面,接着想,如果把这个面再向上移一移,你又能想到什么?(体)
总结:刚才我们想象的过程其实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整理复习
1.回想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整理复习,(板书课题:立体图形整理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板书:表面积、体积)
什么叫做表面积呢?什么叫做体积?
2.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怎么计算呢?它们的公式又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现在请同桌两人为一组,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1.完成表格立体图形aaaaohorhorhb表面积S=S=S=V=V=V=体积V=2.同桌互相说一说圆柱、圆锥的体积推导过程。
3.学生汇报
(1)表面积公式
(2)圆柱的表面积推导过程
(3)体积公式
(4)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推导过程
4.多媒体演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总结:
刚才,我们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由长方体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又把圆锥转化成了圆柱,由圆柱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对于正方体那就更简单了,因为它是特殊的长方体,所以由长方体和可以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5.渗透直柱体体积计算方法(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有怎么的联系呢?
在这里,长方体的底面积是指?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指?圆柱呢?
所以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v=sh来计算。
(2)再认真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底面一样,粗细一样)
(3)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等类似于这样的立体图形我们统称它为直柱体。只要是符合直柱体的特征,它们的体积就都可以用v=sh来计算。
(4)判断下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可以用v=sh来计算。
(5)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直柱体,比如钢管、堤坝、饼干盒、积木等等,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v=sh来计算。(也可以用横截面积x长计算)
三、巩固应用
1.老师的袋子里装着一块长方体的橡皮泥,它长5cm、宽4cm、高3cm,大家想象一下这块橡皮泥有多大?
学生比划,出实物对照
2.给这块橡皮泥的四周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
独立完成 汇报结果
(1)5 ×3 ×2+4 ×3 ×2=54(cm²)(2)(5 ×3+4 ×3)×2=54(cm²)(3)(5+4)×2×3=54(cm²)小组讨论第三种计算方法,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实物演示,将长方体侧面沿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长方体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长方体的高,所以长方体的侧面积可以用底面周长×高来计算。正方体的侧面积可以这样计算吗?回想圆柱的侧面积是如何让计算的?
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它们的侧面积都可以用底面周长×高来计算,它们的侧面积加上各自的两个底面积就是它们的表面积。所以我们说它们的表面积也有共同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去计算侧面积,比如制作书的腰封、橡皮的包装纸、罐头的商标、茶叶盒的封面。我们在裁剪时必须要先确定所裁剪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用立体图形底面周长来做为长、高来作为宽这样便于裁剪。
3.以长方体橡皮泥的底面为底,削出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交流:为什么底面直径不能是5厘米? 独立计算体积。
4.把削出的圆柱形橡皮泥沿着与底面平行的方向切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单位:厘米)思考:(1)沿着与底面平行的方向切,切出的面和哪一个面的面积相等?(2)(3)(4)切3段一共要切几刀? 每切1刀会增加几个面? 切2刀一共增加了几个面?
学生汇报结果:3.14×(4 ÷2)²×4 5.(1)把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它等底的圆锥,圆锥的高为()厘米。
(2)把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它等高的圆锥,圆锥的底面积列式为()。
(3)把圆柱形橡皮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通过练习研究圆柱与圆锥3种不同的关系:等体积等底、等体积等高、等底等高。
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三种关系,加深理解。
6.如果把这块橡皮泥掰下来一块,你有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
总结:水具有流动性,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是什么形状,正是利用水的这种特性,我们巧妙的把不规则的形状转化为规则的形状。(板书:转化)
四、全课总结
其实,不仅在这里用到了转化,在我们整节课的研究中始终都没有离开转化,把没有学过的转化为学过的,把不会的转化为会的,希望这种思想能伴随你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第五篇:立体图形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请看大屏幕,这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一个点)。无数个点组成一条线,无数条线形成一个面。无数个面围成一个体。这就是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点、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由点面构成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立体图形
二、整理复习
1、整理归纳本节课知识结构。
师:一起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
1、回顾整理立体图形的有关内容,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理解表面积、体积及计算公式的含义。
2、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大家听明白了没有,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课前同学们结合88页的例4,例5对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复习,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请看学习要求。出示:群学共享
合作要求:(1)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及时完善补充。(2)整理出最佳知识结构图,做好汇报准备。
(小组合作开始)小组粘贴;师:这一小组已经整理好了,来说说怎么整理的。生:我们是从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体积、来整理的。师:还有那些同学整理的方法一样的。这一组整理的方法师是按什么整理的?(生:各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师: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是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的,有点同学是以智慧树的形式整理的。其实,不管以哪一种形式,都包含了以下几个知识点。立体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就按这里的思路梳理、深化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的游戏吗?请听游戏规则:听要求,摸物体,说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谁来试试。请摸出长方体,对不对? 师:你是怎么摸得又对又快的,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生:因为长方体的特征是:有6个面,12条棱,有一个一定是长长的。顺桌长的面往下摸应该是窄一些的面。
师:也就是她师根据什么来摸的?长方体的特征还有什么? 生:对面相等。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方体的特征。你来读一下。
师:再次回顾了长方体的特征。我们的游戏进行,谁愿意第二个来摸,请摸出正方体。摸的对不对?给我介绍一下你的秘诀是什么? 生: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他还是根据什么来摸的?)生:正方体的特征。
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说,正方体的特征。
师:我们刚才回顾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想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生:当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的时候,就变成了正方体。师:她说的非常正确,所以长方体、正方体还可以这样表示 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式再次识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师:我们的游戏继续进行,请你摸出圆柱体,大家想想圆柱体的特征师什么?摸的正确吗?给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摸的? 生:圆柱体有两个圆的底面,一个曲面 师:请齐读圆柱体的特征。
师:猜一猜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摸出什么立体图形。生: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圆锥的特征?来摸一摸 生:一个底面,一个曲面,一个顶点,一条高。师:说的非常完整,请坐。请默读圆锥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方式再次识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师:我们刚才再次回顾了立体图形的特征,他们有各自的特征。他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当一个圆柱的一个底面缩小到一个点时,它就变成了一个圆锥。这是以后我们要学习的知识。
3、立体图形表面积。
那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知识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对学。请看对学要求,你来读一下。听清楚了吧,看那一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开始 师: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你与同桌两人共同成果。、生: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和就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师:说的很好,请坐。谁来举例说说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数学数就有六个面,这六个面的总和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师:说的好不好。请坐。谁来说说圆柱体的表面积? 生: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面积加上一个侧面积。
师:看来同学们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了深刻的理解。那怎样来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长乘宽乘2加长乘高乘2加宽乘高乘2;用字母公式s=2ab+2ah+2bh 师:他掌握的非常好,既能说出它的文字公式又能说出它的字母公式。你们想的和他一样吗?那长乘宽指的是那个歌面的面积?那长乘高呢?那宽乘高呢?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公式来计算。
师: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一起说。生:棱长x棱长x6 s+6aa 师:在这里棱长x棱长指的是几个面的面积?所以再x6
师:圆柱体的表面积该怎样求?
生: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的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s= 师:请齐读,2tr指的什么,2tr2求的是的什么?一个圆柱体当告诉了我们底面半径和高就能求出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会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是求几个面的面积。比如要求火柴盒的内盒的表面积是求几个面的面积?外盒呢?
如果要求圆柱形的通风管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钢材?是求什么?、如果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什么?有盖呢?
师:在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时候,关键是求立体图形几个面的面积。
3、立体图形体积。
师:立体图形体积有关知识,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来学习,请看自学提示:根据自学提示,独立自主的学习师:来班长当小老师展示我班自学成果。
生: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谁来回答一下。(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一起读一读。
生:想一想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用文字叙述一下,字母公式是? 圆柱的体积用文字叙述一下,字母公式是? 圆锥的体积用文字叙述一下,字母公式是? 为什么圆锥的体积要乘三分之一。
师:这位图形当的小老师当的好不好。我们一起来看想一想在长方体的体积中公式中ab的求的是什么?(底面积)所以还可以写成v=sh 正方体师特殊的长方体也可以说乘aa就是求的底面积,圆柱的体积也是v=sh,所以他们可以用同一个公式v=sh来计算他们的体积。
师:请观察,他们在形体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底面一样,粗细一样)
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等类似于这样的立体图形我们统称它为直柱体。只要是符合直柱体的特征,它们的体积就都可以用v=sh来计算。师: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而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乘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圆锥的体积也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三分之一。
三、综合练习巩固应用
师:通过这节课的整理与复习,大家对立体图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一起进入这节课的综合练习。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完成第一第二题。师:错误的改正过来,继续第三大题,灵活运用我会算。
师:做完的同学对照一下,做错的更正过来,再继续第四题,展示才能。计算难度有点大,就把算是写出来。进一法,还是去一法。
三、课堂总结
畅谈收获
师:在今后做题的时候,老师希望你们做到1看,2想,三算,4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