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3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富川县莲山镇中心校 莫远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105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选卡等活动,初步理解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通过设计摸奖、选卡等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索生活中、学习中的可能性事例。

3、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猜测、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4、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若干个盒子,若干个红球、白球,若干张数字卡,红黄绿卡纸若干张、课件。

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同学在路边摊或超市摸过奖吗?中过奖吗?其实啊,你能不能中奖可不光靠你有没有运气,里面可藏着玄机喔。学了今天这节课,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

二、新授

1、今天啊,老师也与你们做一个摸奖游戏。课件出示奖励要求:(1)、会倾听、爱动脑、有想法的同学(2)、摸到红球的同学

这样的同学都能得到一颗星,看谁拿的最多。

老师拿着一个装有4个白球的盒子给同学们摸,摸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想法。

教师把盒子里面的球倒出来验证学生的说法,并小结:里面的球都是白球,不可能摸到红球,可以确定摸到的一定是白球。

2、全部放白球,不公平,同学们不可能摸到红球,那么老师换一换,在换球之前,咱们先选出今天第一个上台摸奖的同学,如果他摸到红球老师的这只精美的笔就是他的了,如果没摸到红球,咱们再选下一个。

盒子里有同学们的序号码,老师随意抽一张,抽到谁就是谁请同

学们说说老师一定会抽到他(指着一位同学)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那老师把球换一换,要求只放两个,看好老师放什么球(教师把全部球换成2个红球),教师慢慢地装作要放进盒子里的感觉,看看学生有什么反应。(不能这样放,如果全是红的,他摸到的就一定是红球,不管怎么摸都中奖,如果学生没有想到这点,教师提示:想想公平吗?你还有机会拿奖吗?)你有什么好提议?让学生说说。(应该放一个红球,一个不是红球。)

3、请抽到他的序号的同学上来摸奖,你们觉得他摸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学生说一说再让他摸。

总结:刚才同学们了解了盒子里全部是白球,我们能确定不可能摸到红球,盒子里全部是红球,我们也能确定一定能摸到红球,而盒子里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咱们不能确定摸到什么球,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白球。(教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进行板书)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引出课题)

三、同学们,老师也想摸奖,请同桌合作选卡放到盒子里,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有3张红卡、3张黄卡、3张绿卡,要求根据老师的心愿把卡放进盒子里。选三张卡,老师任意摸一张,一定是红卡;选三张卡,老师任意摸一张,不可能摸到红卡;选两张卡,老师任意摸一张,可能摸到红卡。课件出示一个心愿学生合作完成一个,并让学生说说怎么选卡的,教师再摸验证一下结果。

四、其实就在我们平日生活中、学习中就隐藏着可能性的知识。课件出示练习。

五、今天学习了“可能性”的知识,请同学们也说说你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可能性的事情。

六、拓展题:

1、聪明的一休的故事,课件出示。

同学们想想,你们怎样解救一休呢?同桌可以先相互说说,课件再出示解救方法。

(把不可能的事件转换成了一定的事件,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件通过变换或增添一些信息,把可能或不可能的事情变为了一定。)

2、运用排除的方法解决可能性的问题,课件出示。

七、全课总结:

那现在你知道在路边摊为什么总摸不到奖了吧,超市里搞促销活动时也有过摸奖的活动,你知道摸到大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吗?下节课再学习有关可能性的概率问题。

教案设计(有发表意愿)

《可能性》教学设计

地址:广西贺州市富川县莲山镇中心校 姓名:莫远珍 邮编:542709 联系电话:***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可能性10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可能性 10

教学内容:

体念、判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课本P105、例

1、例2,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会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本节课,教材首先安排了摸彩球的活动,先猜后摸,通过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一定能摸出红球”和“不一定能摸出红球”的条件,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感知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然后教材呈现了几组生活中的事件,如教师节的日期,扔硬币,推断天气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等词语描述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让学生了解现实世界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介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师:老师带来的口袋里放了放5个黄球和1个白球,如果让你来摸一摸,你估计情况会怎么样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黄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认为摸到黄球的次数会多一些。

师:情况真是这样的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

生: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试一试。

师:那我们就来亲自动手试一试吧。

教师呈现活动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记录摸得的结果,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换下一位继续摸。每组一共摸20次。”

师:按照要求,摸球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抢。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随便摸的意思。

„„

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说一说。

师:请按小组汇报一下,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统计的。

生1:我们是用打勾的方法统计的;

生2:我们是用画横线的方法统计的;

生3:我们是数正字的;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用数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的吗?

学生介绍方法。

师:你们觉得数正字的方法怎么样?

生1:简洁,一目了然。

生2:一个正字五画,数起来很方便。

师生根据统计表共同分析结果。

4.议一议。

师:通过摸球活动,你觉得能验证你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黄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也可以怎么说?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小。

教师板书:可能性 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变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一个白球,任意摸,情况会怎样呢? 生:摸到白球

师:一定是白球吗?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会怎么样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实验比较,加深感悟。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把口袋里的球换成4个白球、2个黄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一些。

生2:黄球摸到的次数可能比白球少。

师:让我们来继续通过试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针对各小组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指导。

统计各小组摸到不同颜色球的情况,记录并分析。

师:同样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数相差没那么大了;

生2:因为白球和黄球相差没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没那么大了。

3.促进迁移,深化理解。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是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任意摸球,又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黄球。

师:现在摸到这两种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样的,相等的。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的个数一样的。

生2:球的个数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师板书:相等

4.引发探究,鼓励创新。

教师出示口袋,里面放着5个白球。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黄球?

生1:摆6个。

生2:摆6-9个。

师:这几种摆法中,哪一种只多那么一点点?

生:应该摆6个。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摆1个,2个,3个都可以。

师:你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摸到的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个。

生2:摸4-5个也行。

生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摆几个黄球?

生4:5个。

四、体会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实际生活的运用

播放录像:足球比赛抛硬币选择场地的情境。

师:谁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抛硬币的方法选场地,还可以确定谁先发球。

师:你觉得用抛硬币的办法决定场地和谁先发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为硬币有两个面,只要两个队长选择一个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一样的,就比较公平。

师:类似于这样的公平竞争的方法还有哪些呢?

生1:铁锤、剪刀、布。

生2:掷骰子。

„„

2.设计等可能性。

多媒体播放两学生下棋场景,两小朋友正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棋。

画外音:“掷到六点朝上就你走,掷不到六点就我走。”

师:如果是你,你愿意按这个规则与他下棋吗?

生1:不愿意。因为六点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几面,不公平。

生2:六点很难抛到,1、2、3、4、5很容易抛到。

师:如果你来下棋,同样用掷骰子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生1:如果掷到单数就你走,扔到双数就我走。

生2:如果掷的点数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掷到1,2,3面,你走,如果掷到4,5,6我走。

生4:如果掷到单数,或是双数也可以的。

师:为什么这些规则你愿意接受呢?

生:因为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五、综合应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师:老师前两天我去逛商场,看到商场里正用转盘搞一场“转、转、转,转出幸运星”的有奖促销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转盘

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转盘,并说一说转动这个转盘,结果有几种可能。

师: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你会制定怎样的中奖规则?

生1:绿色没有奖,红色一等奖。

生2:绿色三等奖,紫色二等奖,红色一等奖„„

师:我注意到,你们都是把红色定为一等奖,为什么呢?

生1:因为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比较少。

生2:一等奖奖品贵,应该由少数人得,不然老板就亏了。

„„

师:其它几个商场的老板看到这个转盘,也都想用转盘搞一场有奖促销的活动,不过每个商场老板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根据老总的要求来设计一个转盘?

分小组按要求制作转盘。

交流各组制作的转盘。

师: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最希望去转哪个转盘?为什么?

生1:我最希望转我们自己的转盘。

生2:我最希望转这个,因为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奖的可能性很大,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师: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设计哪个转盘?

生:当然希望是得大奖的人数少的了。

师:想想这几个转盘都是按哪个要求制作的?

生:中奖和不中奖的可能性相等。

师:在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是随处可见,关键是要靠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寻找、去发现,用你智慧的大脑去分析、去判断。

六、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可能性

确定事件:一定√

不可能×

不确定事件:可能○

教学反思

《可能性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里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我通过猜想——验证——判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的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教学中我有以下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

各类抽奖活动,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能和可能性的问题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在教学开始时,设计了一个抽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抽奖活动。在摸球中发现摸出的红球比摸出的绿球多,从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积累到关于预测的可能性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大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

教学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多次的摸球环节。第一个摸球实验是让学生摸可能性不同的情况,学生操作后发现当两种球个数不同时,哪种摸到的可能性大。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整个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定标准,自己进行实验,学生在操作完成后,两种球个数相同时,摸到的可能性也相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运用比较分析,设想判断等方法,理解并掌握了可能性大小是可能预测的。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第8单元104-105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能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来描述、解释生活中的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盒子白球、黄球、蓝球各5个。课前谈话:

师:请大家来听一首有趣的儿歌。(播放课件)师:听了以后大家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不可能)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引出课题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它就藏在这两个礼物箱的其中一个里面。师:谁来猜一猜它会在哪一个箱子里面呢? 生:在第一个箱子。

师:你能确定在第一个箱子吗?(生:不能)

师:那你应该怎么说?

生:礼物可能在第一个箱子里。师:谁还会像他这样子来猜一猜? 生:礼物可能在第二个箱子里

师: 哎?意见不一致了,结果不确定呀,那老师帮帮你们,(师点击一个没有礼物的第一个箱子)

师:你会怎么说?可能在第一个箱子吗? 生:不可能在第一个箱子。师:现在你能确定礼物在哪里了吗?

生:一定在第二个箱子。

师:对,礼物一定在第二个箱子里。那我们来看看,是什么礼物? 师:一个小奖章,上面写了什么字呀?(每天进步一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与“一定”、“不可能”、“可能”有关的新知识,那就是“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你今天会不会进步一点点,超越昨天的自己呢?

二、摸奖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一)一定。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师:今天老师也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摸球游戏。我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些乒乓球。

游戏规则:盒子里装了一些球,教师来摇动纸盒,请同学从里面摸出一个蓝球来。(摸出来的球不再放进盒子)看看同学们的,运气怎么样?(生摸三次都是蓝色。)

师:你们运气真好!为什么每次都能摸到篮球呢? 生: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蓝色的球。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到底是不是?咱们来看一下。(边说边把盒子里的蓝色球拿出来放入透明的玻璃杯),所以,如果继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呢?(生:摸出来的球会是蓝色的球。)

师:确定吗?还可以用别的词来表达一下吗? 生:一定是蓝球。

师:老师觉得他这个词用的非常的好。听出来了吗?怎么说?(一定)当盒子里只有蓝色球的时候,摸出来的球就„„ 生:一定是蓝球。

师:对,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确定发生的事情。(板书:一定)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刚刚摸球情况?

生:因为盒子里全部是蓝色的球,所以摸出来的球一定是蓝色。

(二):体验“不可能”。

1、师: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轮的摸球游戏,只要你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蓝

色的球来,那么这个球就送给你了,谁想来试一试。师:你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

2、师:那么多的同学都摸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摸到篮球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就这么差吗?

3、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生:里面装的全都是白色、黄色的小球,没有蓝色的小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揭开谜底:里面装的全都是些黄色、白色小球,没有蓝色的小球。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你说会是什么情况? 生:不可能摸出蓝色。(板书:不可能)

4、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蓝色? 生:因为盒子里没有蓝色的球,所以摸出来的球不可能是蓝球。师:那能摸出黑色的球吗?谁来完整的说一遍。

生:因为盒子里没有黑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出黑色的球。

(三):体验“可能”。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1、师:现在我们继续第三轮游戏。提问:现在这个箱子里有哪几种颜色的球了? 生:白色、黄色的球。

师:你能确定自己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吗?(不能)一切皆有可能。

不能确定,那能不能换个词来说一说。(老师用手指着黑板上课题:可能这两个字以引导学生用上可能。

生:因为盒子里有两种颜色的球,所以可能会摸到白色,可能会摸到黄色的球。(掌声鼓励)

师:叫你来摸,你一定能摸到自己想要的颜色吗? 生:可能。

师:实际摸一摸试试看

2、教师小结:也就是说这两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被他摸到。因此,我们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板书:可能)

3、确定和不确定事件

师:我们知道,事情的发生有一定,不可能和可能这三钟情况。当我们确定的时候就会说一定怎么样和不可能怎么样。一定和不可能属于确定事件(板书:确定事件),当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确定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呀?(可能怎么样)所以它就是属于不确定事件(板书:不确定事件),具有不确定性。5.师:我们再来玩一个装球游戏:请你按要求往杯子里装一些球。

(1)、摸出的一定是白球。(2)、摸出的不可能是白球。(3)、摸出的可能是白球。

第一题师:可以怎么装?你想装几个?谁来?为什么你只放白球呢?(必须全部是白色的)

第二题师: 你想装几个?你有什么方法?谁来装?

(答案不唯一,可放不同颜色的,也可放相同颜色,只要不是白色即可。)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道题只要怎么放都行呢? 生:只要不放入白色的球就可以。

师:只要不放入白色的球,摸出来的球就„„师用手指着屏幕“不可能”(生:不可能是白色的球)

第三题师:谁来说一说。(生:一个白色,一个黄色„„)

师:看来这一题也有很多的方法,那谁也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方法呢? 生: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中一种是白色的球就行。师:这样子的话,我们摸出来的球就„„(生:可能是白球)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1.师:从刚才的猜礼物、摸球游戏和装球游戏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情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性的问题还有很多,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进行判断。(明确一下题目要求)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明天夜间下雨。()太阳从西边升起。()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2.猜一猜:我们来猜一种图形。老师每说一句话,学生就可以猜一次,看谁最先猜中谜底,回答时必须用上“可能”或“一定”。

它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一种“图形”,(生:它可能是„„)它有4个直角,(生:它可能是„„)它的4条边长度相等。(生:它一定是正方形)3.阿凡提的故事。(用上今天学习的三个词。)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寄语: 今天,可能你的表现不是最出色的,但只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你就不可能没有进步,继续努力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 定

确定事件

不可能

可 能

教学反思: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效率明显高于疲惫状态下。本案例“导入”部分,针对三年级小朋友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我用flash动画《颠倒歌》导入,为该课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引入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之一“不可能”。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整堂课我渗透了“在活动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安排非常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如:猜礼物、摸球游戏、装球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同时也在学习知识。在这节课中,可以看到整节课学生几乎一直都是在玩,玩的非常开心,在玩中不断的发现,不确定事件

不断的思考。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孩子自觉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板书没有写在黑板的正中间;装球游戏时,把小篮子和透明的塑料瓶用反了,学生从塑料瓶里拿出球来,装在篮子里,其他同学看不清楚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由于我引导不够,部分学生还是没能理解“装球”。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语不够自然。对学生缺乏激励性的语言„„这些方面都是有待改进的,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教具与学具:课件、箱子、彩色乒乓球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玩 “猜一猜”游戏,由猜老师年龄导入课题:可能性

二、学习例1,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 1.一定

(1)课件出示三个装有不同颜色乒乓球的箱子(1号箱:3黄3白,2号箱:3红3白,3号箱:6红)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哪个箱子里每一次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只有 一定 2.不可能

(1)仔细观察1号箱子(3黄3白),提问:这个箱子的球有几种颜色,是什么颜色的?老师要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红球来,可能吗?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提问:你们都同意他的看法吗?引导学生说出:箱子里没有红球就不可能摸出红球。板书:没有 不可能

3.可能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号箱(3红3白),猜一猜,说一说,在这个箱子里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2)分组活动验证“可能”。学生分五个小组进行摸球验证活动。(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验证记录。

(4)引导学生总结:只要有红球就可能摸到红球。教师板书:只要有 可能

三、运用例1所学,尝试完成例2练习,学会如何判断“可能性”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你能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判断下面这些现象吗?

2.课件出示例2

(1)学生根据图文判断事件的 “一定”、“不可能”、“可能”。(2)引导学生用上“一定”、“不可能”、“可能”把图中事件说得更具体、完整。

四、巩固练习

1.练习用“一定” “不可能” “可能”说一说身边的事。2.完成书本108页练习二十四第2题。

五、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可能性 只有 一定 没有 不可能 只要有 可能

第五篇:人教三年级上册29掌声教学设计

29、《掌声》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感情朗读来体会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及掌声的含义。

2、初步感受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3、用文字来诠释爱,从而更深刻地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

通过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课前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爱心卡。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引入,齐读课题《

29、掌声》

二、复习生字词

1、挑战生字;多音字“落”;词语“总是”、“默默地”。

三、解读课文,领会掌声的含义

(一)前后对照,感受英子的变化

1、“默默地”是什么意思?

2、“总是默默地”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英子?

3、简介“小儿麻痹症”。

4、齐慢轻读:表现英子自卑的句子

5、快速默读第4自然段(1)后来英子有了怎样的改变?(2)用横线划出表示改变的句子。(3)看到英子的变化,你们感觉怎么样?

6、个人欢快读表示英子改变的句子。

7、指导对比读:男生读第1段,女生读第4段

(二)深入课文,找出变化原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3 自然段。(3分钟)

1、同学们一起给了英子几次掌声?

2、用横线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3、指名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第二句: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领会掌声,理解含义

1、解读“第一次掌声”

(1)现在来看第一句,读第一次掌声。

(2)第一次掌声热烈而持久?“热烈而持久”是什么意思呢?(3)请你们也来鼓一次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4)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这么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呢? PPT出示:

第一句: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第二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5)女生齐读第一句。

① 找出一个描写英子动作的词,是哪一个?

② 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英子低下头的时候,她在想什么? ③ 从中想象得到英子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英子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④ 全班朗读,读出英子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

(6)男生齐读第2 句话: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① “犹豫”是什么意思?英子在犹豫什么?

② 英子想上去吗?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为什么? ③ 英子犹豫了,还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④ 指导全班朗读,读出来英子的这种矛盾、痛苦、紧张与无奈

(7)从你们的朗读中,王老师已经听出来,你们已经感受到了英子的那份痛苦,那份紧紧张。可是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响起了——(学生说)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8)这掌声包含着对英子的什么?

(9)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得到了鼓励,她从掌声中听到了同学们鼓励她的声音,想想看她好像听到同学在对她说什么?

(10)这掌声给了英子力量,给了英子信心,英子分明是受到了鼓励,所以英子讲故事的时候,她的声音也十分的(动听)。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她开始讲故事了。有一句话一起读。“她的普通话,起„„

(二)解读“第二次掌声”

1、如果第1次掌声包含着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和支持。那这第2次掌声里包含着什么?

2、他们仿佛怎么在赞扬她,怎么在祝贺她?

3、再次听到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英子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来看看课文,一起读)

4、英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掌声再次给了英子力量,给了英子信心,给了英子勇气。我们再一起用朗读来演绎这永恒的瞬间,一起来读读第3段,带着你的感情来读。

5、也许谁也不会想到短短的几分钟,却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开朗、变得活泼。

五、解读来信,情感升华

1、后来英子小学毕业以后,上了中学,她给作者写了一封信,谁来替英子读一读,请女孩子站起来读一读。(读第5自然段)

2、这掌声是鼓励、是支持、是祝贺、是赞美、更是同学们的一片„„

六、拓展:

1、说话

孩子们,你什么时候收到过别人送掌声?这掌声给了你什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2、写话

(堂上小练笔):在心卡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的时候,我想把掌声送给

,我想对

说:“

。”

3、爱心卡展示

七、结束

一阵阵掌声,可以让一个身有残疾的小女孩找到自信,笑对生活。

一点点鼓励,一点点关爱,也许就能创造奇迹。

孩子们,让你们的掌声响起来吧,为你,为他,也为我们自己。

八、板书:

掌声

鼓励

支持

祝贺

赞美

自卑——————————自信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

    人教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丽富饶,表达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主要通过海面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时 分 秒 秒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 边 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课程标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内容与学情分析】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富有奇丽色彩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