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
《热的传递》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的: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固体热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2、认识液体的热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
3、认识不借助其它物体也能传热的辐射传热方式。
4、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5、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教学准备: 水、凡士林、火柴、蜡烛、铝片、小铁棒、平底烧瓶、茶末、酒精灯、试管夹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做家务导入:同学们,你们做过家务吗?老师在做家务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炒菜的时候,我是给锅底加热,锅巴为什么会烫手?
你能给老师解释解释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是怎样传递的。板书:热的传递
二、探究新知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拿金属片: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片,一会,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个实验,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用什么来加热呢?(酒精灯)除了这些,桌面上还有哪些实验材料,谁来说一说。(火柴、铁架台、凡士林(凡士林遇热后会融化)。)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金属片的一端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学生回答。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没有加热的地方呢?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现在就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学生汇报实验方案,(2)酒精灯的使用
课件播放酒精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教师讲解演示:实验过程中,小组内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摸加热后的金属材料。在实验前,我们先来学习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3)探究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下到各组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让学生汇报现象及结果
教师播放课件演示第一种方案的实验现象。能说明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师总结并板书:通过模拟实验,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像这样,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就叫做“传导”。板书(传导)
(4)研究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热在固体中是这样传递的,那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
学生猜测。
提问:大家知道水无色透明而且会流动,加热后能不能清楚地看到水的流动方向?
学生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你们的点子真多,借助材料的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这种材料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它要随着水的流动而运动。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茶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加热时,观察茶叶在水中是怎样
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为了使实验更安全,加热时一定要用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杯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杯底炸裂,下面各组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锯末、石棉网、烧杯),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点处茶叶开始上升,上升后茶叶向四周扩散,又下降到杯底,说明了在液体中,热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递的。)
播放课件演示液体对流原理。
小结并板书:象这样: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通过冷热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热,这种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
讲解: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的性质,所以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
播放课件演示气体对流原理。(5)认识热辐射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其实,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比如我们靠近暖气片的时候,会有一种烤的上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
小结并板书:像这种由火炉等物体直接照射,使其它物体也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辐射,(板书:辐射)它可以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
也能传递热。
播放课件演示热辐射原理。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
先观察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能超过瓶体的2/3;
打开灯帽,将其竖放在灯旁;
被加热的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对流: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辐射:不靠任何物体也能传热
四、拓展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的传递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传递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试分析画面中都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
第二篇:四年级科学《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文档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
——北票市第二小学
王利伟
教学内容: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热。教学目标: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5、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6、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导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同桌两人拉拉手,你感觉到了什么?(学生汇报)你感觉到了老位的手热,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汇报)对,这就是热的传递。那么热是怎么传递的呢?它在不同的物质当中传递的方式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板书:热的传递
二、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1、提问:热在金属里是怎样传递的?
2、学生进行猜想并作出假设。
3、学生设计实验:观察金属是怎样传递热的。
4、教师先讲解示范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点、灭酒精灯。
5、学生实验。(实验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用过的火柴杆应放在垃圾筒里;加热的金属汤勺不能用手去摸,以免烫伤)
6、学生汇报。
7、小结: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传导。
三、研究液体的传热方式:
1、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热在固体中是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
2、学生说出自己的假设或是自己的看法。
3、讨论:怎样才能发现水在传热?
4、教师介绍实验方法。
5、学生实验并画图作记录。
6、汇报、交流。
7、小结:水受热后回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对流”。空气也是靠对流传递热的。
四、认识热辐射:
1、烈日下的物体为什么烫手?这些热来自哪里,是怎样传递给物体的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讲述:太阳的热传递到地面上来,显然不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两种热传递方式。其实太阳及生产环境中的热源(如熔炉、火焰等)均能产生大量的热,这样的热传递就辐射。
五、巩固应用:
1、出示教材中的热传递方式图,提问:在这张图中有哪些热传递的方式呢?
2、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传导 热的传递
对流 辐射
(由高到低)(热升冷降)(不靠其它物体)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 热的传递 教学设计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热的传递》学案苏教版
教学分析:《热的传递》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冷和热》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指导学生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热。教学内容上分这几个部分:第一,研究热在固体中传递。第二,学习酒精灯的使用。第三,研究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式,了解热辐射等。我在教学时做了适当的调整,把酒精灯的使用在课前教给学生。重点内容上我选择了两个,即认识热的传导现象和在实验设计中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这样做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究新知。《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做中学”科学教育倡导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发现探究实验的一般规律。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对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了进行探究,让学生逐渐明确热传递中蕴含的科学知道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能够预测温度的变化,能初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2.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通过积极思考获得的成功喜悦,培养学生科学严密的思维。【教学重点】
1.认识热传导现象。
2.在实验设计中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教学难点】
1.能设计实验说明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热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2.能够设计实验说明热水在冷水中是怎样“运动”的。【教学准备】烧杯、热水、蜡烛、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火柴棒,试管夹,课件。【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家务吗? 在生活中,我们用锅做什么呢?(炒菜,烧水等)请同学们想一想,炒菜时,菜和锅原本是凉的,后来为什么变热了呢? 生:略(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答出是热在传递)师:你是说热在物体中可以传递,是吗?那热在金属和在水中具体是怎么传递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设计实验来探究一下吧!板书:热的传递
二、设计实验,探究新知
(一)研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
1.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一些猜测,该怎么检验?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证明。2.教师介绍准备好的实验用具。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师:大家请看,这是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钢尺,一会,我们就用它来做一个实验,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用什么来加热呢?(酒精灯)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钢尺的一端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生:
1、从中间加热,热向两边传递;
2、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
生:加热的地方
师: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 生:温度高
师:没有加热的地方呢? 生:温度低
师: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 生: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师:温度的传递用我们的眼睛能不能看见呢?(不能)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眼睛能直观的看到热的传递方向呢? 生:思考
师:利用实验台上的材料,现在就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开始!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
生:汇报实验方案: 方案一:首先把火柴棒固定在钢尺上,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一端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什么要用火柴棒呢?(直接对金属加热,看不清热是怎样传递的,蜡油遇热会化,通过火柴棒掉下的顺序就可以看出热是怎样传递的)你们是想借助火柴棒,观察热传递的现象吗?(是)用一根行吗?(不行)为什么?(一个看不清热传递的方向)至少几根?(两根以上)火柴棒怎样掉落才能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离酒精灯近的先掉,远的后掉)你们认为会这样吗?(会)如果不是,说明你们的猜测(不正确)方案二:先把钢尺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火柴棒占在上面,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中间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师:你们是从钢尺中间加热,那火柴棒应该怎样放?(酒精灯两边都要放,)至少几根?(两根以上)你们认为火柴棒会怎样掉落?(离酒精灯近的先掉落,远的后掉落)从而可以证明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同学们的设计很好,那现在就动手实践吧,实验时要注意两点:1.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烫到手。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生:汇报现象及结果。
师:小结。通过模拟实验,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像这样,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就叫做“传导”。板书(传导)
(二)研究热在液体中的传递方式
师:热在固体中是传导的方式,在液体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播放课件,这是一个正在加热水的实验,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水中会怎样传递?
生:猜测。
师:大家知道水无色透明而且会流动,加热后能不能清楚地看到水的流动方向?
生:不能。
师:怎么办?
生:往杯子里放东西。
师: 你们也想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太聪明了,那放什么呢?老师给你提供几种材料,选择一下,有沙子,锯末,茶叶末,小塑料泡沫,请问你会选择那种呢?
生:可以随意地说。
师:讲述材料选择的标准。同学们,借助材料的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这种材料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它要随着水的流动而运动。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茶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加热时,观察茶叶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的传递。
师:为了使实验更安全,加热时一定要用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杯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杯底炸裂。
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发现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点处茶叶开始上升,上升后茶叶向四周扩散,又下降到杯底,说明了在液体中,热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递的。)师:其他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有看到不同现象的吗?
师:象这样: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茶叶上下翻滚。通过冷热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热,这种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
师:我们知道热空气向上运动,冷空气向下运动,气体也具有流动的性质,所以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师出示气体对流示意图)
(三)认识热辐射
师: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其实,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
师:出示图片(太阳炙烤大地,汽车等物体摸上去很烫)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说说你的想法。生:因为有太阳的照射
师:像这种由火炉等物体直接照射,像这种由太阳、篝火等物体直接照射,使其它物体也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辐射,(板书:辐射)它可以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三、知识总结,拓展应用
师: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炒菜时平底锅变热的传递方式是什么?(传导)热气球为什么会升空?(空气对流)
师: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热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 生:分析、汇报。
师;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其中探究热在金属中的传导、在液体中的对流时,我们都借助了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合适的恰当的实验材料,同学们我们能得出正确结论吗?(不能)所以,材料的选择对科学实验的成败起着分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科学探究中,勤思考,多动手,做个出色的小小科学家。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1.传导:固体;温度高——温度低 实验 2.对流: 液体或气体中的传热方式 材料 3.辐射:不需要介质的传递
第四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木材》教学设计 作者:谭艳于军
单位:白沙滩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8木材 教材分析
“材料”是《课程标准》中强调深化的内容。材料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材料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是“材料”单元的第一课,以“木材”作为学生研究的素材,旨在让学生从研究身边常见的材料入手,认识人们对木材的利用,认识木材对生活的重要性。并能养成对常见材料进行研究的好习惯。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学习科学的经历,他们对于科学的学习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于自己动手做来研究问题更是有着很大的热情,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够好,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科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
1、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在探究木材特点的观察实验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意识到不合理使用木材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3、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了解木材的性能及用途。教学重、难点:
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从而发现木材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木材,如:杨木、梧桐木、槐木、松木、枣木、椿木等。
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放大镜、电池、小电路、导线若干、小刀、湿木头、干木头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 生:木材。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材。(板书
8、木材)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木材的图片出发,激活学生与木材相关的知识和生活情景。为下面新知识的学习作了一个很自然的引入过程。)
二、探究木头的特点
1.课上交流
师:提到木头你会想些什么? 生:想到大树。
师:对,木头来源于树木。生:想到家里的家具。
生:木头可以燃烧用来作燃料取暖。生:想到木头可以做玩具。
生:古时候人们还可以用木头做木桶和马车。师:是的木头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生:想到我们用的纸张。
师:现在有的纸张是用木浆做的。
……
出示图片:大树、家具、木桥、木房子、木质工艺品。师:木头在我们生活中极其常见。说说你见过什么木头呢? 生:我见过杨木、松木、梧桐木等。生:我见过椿木和榆木。
……
师:能说说你见过的木头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见过木头的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还有的是褐色的。生:有些木头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很粗糙。生:有的木头有香味,有的没有。(设计意图:学生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通过“交流与讨论”的教与学,满足学生这些需要于一身,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交流与讨论”的学习场所。这样构建起来的环境是民主和谐的交流讨论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交流,形成满意、愉快、互助、互动的积极学习氛围。)
2.提出探究问题
出示:几种木头做成的物体图片:木纹、木船、圆木、火柴、枕木。师:根据这些图片你会想到木头的什么特点? 生:木头都有好看的木纹。(板书:木纹?)
生:我想到木头不怕水,还想到木头能漂在水面上。(板书:不怕水?浮在水上?)生:我想到木头不会传电。(板书:不导电?)生:我认为木头很容易点燃。(板书:易燃烧?)生:是不是做枕木的木头很特殊? 师:说说哪里特殊?
生:它是不是象石头一样很硬。(板书:硬度大小?)师:老师板书的这些都打上了问号,这是为什么? 生:老师是不是不相信?
生;老师是想让我们研究这些问题。
师:能把这些问题说完整吗?比如(利用大屏幕出示),是不是所有的木头都不怕水,是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能浮在水面上,不同的木头在水里的浮沉情况一样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木头都不导电? 师:很好。
生:不同的木头导电能力一样吗? 生:不同的木头硬度一样吗?
生:是不是所有的木头都容易燃烧?
(教师打出学生的问题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利用有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如:根据这些图片你会想到木头的什么待点?利用六幅插图,学生会提出:木头有好看的木纹,木材可以浮在水面上。木头可以燃烧等问题。看完图片让学生提出问题,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讨论制定研究方案
师:同学们可真像小科学家一样会提问题,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呢? 生:我们查资料。生:我们做实验观察。
师:我们选择做实验的方法,课下再查资料好吗?请每个小组先选择内容再制定研究方案。(学生讨论、汇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设计对比性实验。)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实验过程防止烧伤、割伤等。
2、根据要求,正确使用酒精灯和连接电路。
3、记录员把同学看到的现象全部记录下来。
4、实验结束后把实验器材放到指定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理的猜测,得出了需探究的问题,这一节就是针对学生自己猜测的内容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通过全班交流,小组内修改实验方案进而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利于正确而完善实验方案的生成。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是的确有成效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率先提出了“注重学生自行探究应用知识”的教学理念与当今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因此在现如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上注重儿童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应始终贯穿于他们探究科学知识的整个实践过程。)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适时注意学生的实验,并提出有效的引导)。
(设计意图:我认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汇报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分别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研究情况。生:我们研究的是木头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我们把不同木头制成大小一样的的木块放进水里,发现它们都浮在水面上,但是杨木露出水面的部分比槐木露出水面的部分要大得多,比梧桐木露出水面的部分要小一些。
生:我们也是做的这个实验,我们还发现外面涂了漆的杨木比没有涂漆的杨木变沉了,木头涂了漆就不怕水了。
师:是的,木头内部有的缝隙比较大,里面会吸水,不过吸水能力有差别,用来做船的木头不但结实,而且吸水性差,通过外面涂上油漆或在桐油里浸泡等方法,使它更耐腐蚀,常见的有柏木等。
生:我们小组比较的是哪种木头易燃烧。把一样粗细的木条放在酒精灯的火苗上,最先燃烧的是松木和梧桐木,后来杨木燃烧了,槐木最慢。生:我们研究的是哪一种木头比较硬,我们分别用小刀在梧桐木和椿木两种木板上用小刀刻,梧桐木很容易刻,而椿木就难刻,梧桐木用手指甲就能划出道道。师:思考过原因吗?(学生摇头)
生:我们小组思考了,我们又观察了这两种木头的纹里,发现纹理的粗细不同我们认为纹理比较细的木头比较硬,纹理比较粗的硬度比较小。
生:我们小组是观察的木头的木纹,我们发现有的木头有漂亮的木纹,有的就没有,有的木纹是直的,有的是弯的,还有的一圈一圈的。
生:我知道一圈一圈的是年轮,通过数年轮可以知道这棵树长了多少年。师:你知道的可真多!出示:木头的特点:
1、大部分木材易燃烧。
2、木材有花纹(年轮等)。
3、木材软硬度不同,有的较软,有的很硬。
4、木材有沉有浮,浮的多,沉的少。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性能很弱。
(设计意图:实验后,引导“得出结论”从现象到分析比较、推导得出结论,是一个以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
三、认识天然材料和木头的应用
师:根据大家对木头的了解,我们知道木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人们要想得到木头就要依靠种树,而不会直接制造出来,象这种材料我们叫做天然材料。你还能举出几种天然材料吗? 生:石头 生:棉花
……
出示:资料卡:
天然材料: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师:塑料是不是天然材料? 生:不是。师:为什么?
生:它不是来自大然的材料,所以不是天然材料。师:那它是什么材料? 生:它是人们造出来的。
师:对,所以称为人造材料。人造材料还有什么? 生:人造纤维 生:人造革 „„
出示:资料卡: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人造革、人造纤维等人工合成的材料。
师:同学们知道一棵树从小长到能盖房子或造家具一般要用多长时间吗? 生:两年。生:五年。
出示:
一棵树从幼苗长大成材需要的时间 杨树
3----5年
柳树
8----10年
松树
12----15年
紫檀木
25年以上
师:俗话说:十年树木,也就是说一棵树长大成材一般要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有的还要更长时间。由此你会想到什么? 生:木头是不容易得到的。
生:我们要爱护木头,不要浪费。生:我们还要多植树。
……
师:目前我们社会上使用一次性木筷的现象仍非常普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能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
生:我认为虽然方便,但是太浪费了。生:应当用其他的筷子来代替。四:评价总结:
1、这节课同学们对木材进行了悉心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研究的内容,谈自已的收获。
(设计意图:整节课上完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比较零散的,不牢固的。这时。我抓住课堂小结这一环节,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让学生集体交流,老师再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勾画出刚学过的重点知识.就能给学生加深印象,并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拓展资源
师:请同学们课下一是查阅资料了解木头的有关知识,比如什么样的木头在水里是下沉的,楠木为什么这么珍贵啊等。二是调查一家中等的快餐店一年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木筷,一年需要多少木材。根据你的调查写一份倡议书,我们开展一个向一次性木筷挑战的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科学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板书设计
8、木材
木材的特点:
1、木材有纹理。天然材料:
2、木材易燃烧。人造材料:
3、木材有软有硬。
4、木材大多数浮于水面,少数沉。
5、干木材不导电,湿木头导电弱。检测试题
一、填空 1.我知道木材的特点有:。
2.木墩上的环形花纹叫,它记录了树木的。3.木材是材料,人们可以用木材做、、、等。4.我知道材料分材料和材料两种。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所以产品的包装应该多使用木材。()
(2)有些木材具有特殊的香味,有的还能驱虫,可用来制作名贵家具。()(3)所有的木材在水中都不会下沉。()
(4)在北半球,通常树木朝南的年轮比朝北的年轮疏松。()
三、把木材的特点和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用线连接起来。
四、简答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这是利用木材的什么特点? 教学反思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在引入时,我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在探究前,我注意提醒学生要首先制定探究方案,这是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旨在让学生动手前先动脑,使探究活动的方法更明确、思路更清晰、过程更科学。在探究中,我注意提醒学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让学生养成做记录的习惯,把在研究中的点滴发现及时记录下来,经过学生的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为小组间的表达与交流奠定基础,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2单元《2、热的传递》
2、热 的 传 递 教学内容:热的传递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理解热传递的主要方式。难点:设计实验验证热传递的方向。
教学准备:金属丝、金属片、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蜡环、烧杯、石棉网、锯末、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请来了一部动画片中的主人公,看看它是谁?(灰太狼)谁知道红太狼经常用什么打灰太狼?(平底锅)在生活中,我们用它做什么?(炒菜)请同学们想一想,炒菜时,菜和锅原本是凉的,后来为什么变热了呢? 生:略
师:你是说热在物体中可以传递,是吗?
师:既然热可以传递,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是怎样传递,属于那种方式。板书:热的传递
二、研究热传递方式
(一)、研究固体的传递方式
师:大家请看,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丝和金属片,一会,我们就用这些金属材料代替平底锅做一个模拟实验,研究热在固体中怎样传递的。用什么来加热呢?(酒精灯)除了这些,桌面上还有那些实验材料,谁来说一说(火柴、铁架台、蜡环)。先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从这些材料的一端(出示两种传热方式的图片)或中间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生:
1、从中间加热,热向两边传递;
2、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加热的地方)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温度高)没有加热的地方呢?(温度低)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 找两个学生说。(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真的是这样吗?(是)
师:想一想对这六种情况都进行验证呢?(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每个小组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哪个小组选择第一种情况来做?‥‥‥ 师:现在就设计实验方案,想一想你们要通过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来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开始。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设计出六个实验,怎样设计?)师:选择第一种情况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生:汇报(1)我们组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蜡环套在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一端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什么要用蜡环呢?(直接对金属丝加热,看不清热怎样传递的,蜡环遇热会化,通过蜡环掉下的顺序就可以看出热是怎样传递的)你们是想借助蜡环,观察热传递的现象吗?(是)用一个蜡环行吗?(不行)为什么?(一个看不清热传递的方向)至少几个?(两个以上)蜡环怎样掉落才能证明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离酒精灯近的蜡环先掉,远的后掉)你们认为会这样吗?(会)如果不是,说明你们的猜测是(不正确)师:第二种与第一种情况都是从一端加热,只是加热方向不同,你们组有没有补充? 师:选择第三种情况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2)先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把蜡环套在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用酒精灯从中间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
师:你们是在金属丝中间加热,那蜡环应该怎样放?(酒精灯两边都要放)至少几个?(两个以上)你们认为蜡环会怎样掉落?(离酒精灯近的蜡环先掉落,远的后掉落)从而可以证明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选择验证第四组猜测的是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设计的?
(3)先把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放上蜡环,用酒精灯从一端加热,看热是怎样传递的。如果涂上一层蜡,效果是不是更明显?那你仔细观察金属片的两面有什么发现?(一面涂蜡的)还用不用蜡环?(不用)。观察实验现象时,将哪一面向上?(涂蜡的那面)为什么?如果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那蜡会怎样融化?(加热点处的蜡先融化,在向另一端扩散)
师:第五种与第四种情况都是从一端加热,只是加热方向不同,你们组有没有补充?
师:选择验证的第六种猜测的是哪个小组,你们是从金属片的中间加热,你们组认为蜡将怎样融化?(加热点处的蜡先融化,在向周围扩散)师:说的太棒了。
师: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摸加热后的金属材料。在实验前,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同学们的设计方案。研究热在金属丝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
1、把金属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2、套上蜡环。
3、点燃酒精灯,对金属丝进行加热 注意蜡环融化后的先后顺序
研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
1、把金属片涂蜡的那面向上,固定在铁架台上
2、点燃酒精灯,对金属片进行加热 注意蜡融化的先后顺序
大家清楚了吗?下面开始实验。
生动手实验。教师下到各组指导(现象、结果)
师:同学们已完成了实验,而且整理好了桌子。现在从第一小组开始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现象及结果
(1)把蜡环套在条形金属丝上面,依次排开,从一端加热。蜡环从加热点依次落下。(是这样吗?)师播放课件(能说明热是怎样传递的?)说明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2至5种略(6)对金属片从中间加热,蜡从加热点向四周融化。(是这样吗)是播放课件,说明了热从温度高的地方想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通过模拟实验,大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像这样,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播放课件)这种传递的方式就叫做“传导”。(板书:传导)
(二)研究液体的传递方式
师:热在固体中是这样传递的,那在液体中有时怎样传递的?同学们请看(放幻灯片)这是一张正在加热水的图片。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学生思考 师:老师这里就有一杯水,你想怎么做? 生:给这杯水加热,看热传递方向。
师:大家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并且会流动,加热后能不能清楚地看到水流动的方向? 生:不能,师:怎么办?
生:往杯子里面放东西。(你们也想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太聪明了,那放什么呢?(可以随意说,合适就行。)
师:你们的点子真多,借助材料的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试验,这种材料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它要随着水的流动方向而运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锯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在水中,加热时,观察锯末在水中时怎样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了使实验更加安全,加热时一定要用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这样可以避免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杯底炸裂,下面各组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锯末、石棉网、烧杯),开始实验。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发现加热一段时间后加热点处锯末上升,上升后锯末向四周扩散,又下降到杯底,说明了在液体中,热是通过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递的。)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其他小组你们看到了什么? 其他小组对不充分的加以补充
师:你说的真具体,像这样: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通过冷热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递,这种方式叫做对流。(板书:对流)
师: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的性质,所以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师出示气体对流示意图)
(三)认识热辐射
师: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热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导、对流。其实,热还有一种传递方式,我们来看一张图片(播放幻灯片:辐射图片)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呢?
生:因为太阳的照射。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堆篝火,在它周围的人会感到‥‥‥像这种由太阳、篝火等物体直接照射,使其它物体也变热,这种传热的方式叫做辐射。(板书:辐射)它可以不靠空气、水或者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
三、巩固、应用
师: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热在平底锅中传递方式是什么)(传导)热气球为什么会升空?(空气对流)
师:在生活中热往往不只是以单一的方式传递,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谁能说一说这个图片中有哪些传递现象,属于哪种方式? 学生分析、汇报。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和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学有所用。科学无处不在,在于你是否留心观察。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固体----------传导
液体、气体----------对流
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