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二课第三框保护资源环境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第三框 保护资源环境 教学设计
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许本洲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环境与环境问题;理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了解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掌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基本要求,理解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奢侈浪费为耻;崇尚生态文明。
运用: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自觉投身到环保行动中,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贡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保护的举措。
难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53~158;《教师教学用书》P174~185;《学习指导》P62~80;PPT课件、视频资料。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案例资料;准备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视频;预先将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
学生:预习课文;按老师的要求收集保护资源环境的案例资料。
六、板书设计
保护资源环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学内容
播放视频,阅读图片与文字,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一:环境牵动你我他。
(1)播放视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热点透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3活动框图片与文字。
(2)设问:为什么要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图片与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假如这些景象就在自己身边,你会怎么办?
(3)指导各小组讨论,学生举手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后归纳:人类的活动使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挑战,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与资源已成为地球村中每一位村民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
(4)板书:保护资源环境。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一:环境牵动你我他。
(1)认真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153活动框图片与文字,各学习小组就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
(2)各学习小组就所设置的问题陈述观点。
(3)聆听老师总结,进入新课学习。
(二)研习新课(33分钟)
第一目:保护环境,刻不容缓。(12分钟)
1.教学内容
(1)环境与环境问题。
(2)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二: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
(1)播放歌曲《太湖美》片段,向学生展示一组有关太湖的图片(包括美丽的风光图片和受污染的图片)。
(2)设问:你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图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结合导学案讨论后发言,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
(3)归纳环境、环境问题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认识环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等内容。用PPT出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统称;我国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
探究活动三: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讨论。
(1)用PPT出示太湖地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的资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4第一个活动框案例。
(2)设问:你认为太湖受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中的两个观点你赞成哪种?为什么?指导学生讨论后陈述观点,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人口压力;工业化加速;市场体制不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
(3)播放视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设问:看完视频后,对你有什么启发?归纳总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用PPT出示)
板书: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二:关于环境问题的讨论。
(1)听歌曲,看PPT出示的图片,领会材料内容。
(2)各小组开展讨论,第一、三小组选派代表在讨论后发言,其他小组作补充。
(3)倾听教师归纳,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等知识点,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环保意识。
探究活动三: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看PPT出示的资料,认真阅读教材P154第一个活动框案例,思考问题。
(2)各小组开展讨论,第二、四小组选派代表在讨论后发言,其他小组作补充。
(3)看视频,领会老师归纳总结的内容,认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好笔记。
第二目:保护环境,寻求对策。(11分钟)
1.教学内容
(1)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四:关于环境保护政策手段的讨论。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4第二个活动框文字材料,设问:举例说明,国家为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政策手段?这些手段会有效果吗?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举手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总结我国环保的政策手段:从战略高度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环保法制建设;不断推出节能环保的新政策;严厉惩处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国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污染者付费的政策;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5活动框文字材料,在各小组就案例后的问题讨论发言后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国家不仅是在号召,而且是付诸行动。
(3)用PPT出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图片。你知道这些环保措施吗?国家为什么要强力推行这些环保政策?指导学生展开讨论,点评学生的观点,总结归纳国家不断推出的节能环保的新政策、新举措及其意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活动五:关于环境保护法律手段的讨论。
(1)用PPT出示我国的环境立法。设问: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环境资源能起到什么作用?指导学生讨论,点评学生的观点,总结归纳完善环境立法的重要意义:环境保护要做到:有法可依。
(2)用PPT出示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对应连线,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总结归纳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6活动框的案例,播放视频:冤死的鱼。设问:王师傅该怎么办?视频和案例中的污染企业要承担哪些责任?你遇见过类似的事件吗?如果有,是怎么处理的?在学生举手回答后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结合上述案例和视频,认识国家严厉惩处破坏环境的行为的重要性: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防止少数人发财、广大群众受罪、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屡屡出现。
(4)板书:保护环境,寻求对策、政策手段、法律手段。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四:关于环境保护政策手段的讨论。
(1)阅读教材P154第二个活动框、155活动框文字材料,小组讨论后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2)观看PPT出示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图片,各小组展开讨论,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3)倾听教师的总结归纳的内容,记录重要知识点,懂得环境保护要做到有法可依,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绿色消费意识,自觉养成节能环保的好习惯,做环保卫士。
探究活动五:关于环境保护法律手段的讨论。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和导学案回答问题。
(1)观看PPT出示的环境立法的内容,各小组展开讨论,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2)观看PPT出示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按要求完成对应连线。
(3)阅读教材P156页案例,观看视频,各小组展开讨论,举手回答问题;认识惩治环境违法犯罪的重要性,懂得发生环境侵权损害的实施后要学会正确维权,逐步形成与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4)听老师归纳总结并记录,加以理解。
第三目:环境保护,从我做起。(10分钟)
1.教学内容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基本要求、重要作用和意义。
2.教师活动
探究活动六: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讨论。
(1)出示PPT:某宾馆的提示语:尊敬的先生/女士:水资源是宝贵的,洗化产品也对环境有害,如您觉得床单必须更换,请将绿色环保标志放在床上,谢谢您支持我们的环保行动。指导学生看P157活动框镜头二。设问:如果你见到了该宾馆的提示语,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你希望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吗?
对学生的发言点评,总结归纳和谐社会人们追求绿色的生活方式的目的──美化环境、节约资源、陶冶情操。
探究活动七:关于公民参与环保行动的讨论。
(1)请学生上讲台讲述索南达杰的事迹,指导学生看教材P156页探究活动镜头一。设问:索南达杰为环保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有什么感受?有人说,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对环境保护起不了多大作用,你认同他的说法吗?为什么?点评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重要意义。
(2)播放视频:环境保护就差一个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57、P158的链接。设问: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启发?我们中职生该怎样投入到环保行动中去?指导各小组讨论后陈述本组观点,点评后总结归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基本要求、具体做法、重要作用和意义。
(3)PPT出示案例:问心无愧。指导学生熟悉案例,设问:张成的做法让你想到了什么?当我们步入职业生涯后应如何为保护环境资源做贡献?指导各小组讨论,点评学生的观点,总结归纳将来步入职场在生产和经营等职业活动中,严格遵守环境法和资源法,开展保护环境资源的活动,避免因违法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破坏。
板书: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日常生活中、职业活动中。
3.学生活动
探究活动六: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讨论。
(1)阅读“某宾馆的提示语”的PPT和教材P157活动框镜头二图片,各小组讨论问题,举手回答。
(2)认真倾听老师的归纳总结并记录,理解课堂内容,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努力。
探究活动七:关于公民参与环保行动的讨论。
(1)听学生上讲台讲述索南达杰的事迹,阅读教材P156活动框镜头一图片,各小组讨论问题,选派代表陈述观点。
(2)看视频、阅读教材P157、P158的“链接”,各小组展开讨论,选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3)看PPT出示的案例,各小组展开讨论,选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
(4)认真倾听老师的归纳总结并记录,理解课堂内容,以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事业中。
(三)课堂小结(2分钟)
1.教学内容
总结归纳。
2.教师活动
出示PPT本节课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点,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保护的举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规范自身的行为入手,积极投身到环保行动中去,崇尚绿色生活,做环保先锋。
3.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知识结构图进一步理解、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4.5分钟)
1.教学内容
学习评价。
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单项选择:《学习指导》P65第29、30题。
(2)多项选择:《学习指导》P68第29题。
(3)提问:
元代的许衡说:“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从保护环境资源的角度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0.5分钟)
1.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
2.教师活动
用PPT出示:
(1)案例分析:《学习指导》P76第10题。
(2)养成训练:《学习指导》P79第5题。
3.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思考,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
附教学设计中补充的素材:
1.文字素材
(1)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见《教师教学用书》P183。
(2)太湖地区人口、经济、环境资源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总面积为3.69万km2,为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以不到全国0.4%的土地和3.2%的人口,创造了11.6%的GDP。近10多年来,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20世纪60~70年代的I—Ⅱ类水质状态发展到现在平均达到的Ⅳ类、1/3的湖区水质为V类的严重情况。目前,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
2.视频素材
(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热点透视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3)冤死的鱼
(4)环境保护就差一个人
3.音频素材
(1)歌曲《太湖美》
4.图片素材
(1)太湖图片(见课件)
(2)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图片(见课件)
(3)多种环保图片(见课件)
作者简介:许本洲,男,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学生处主任,德育学科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职业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科研中心组成员,南京市职业教育德育中心组兼职教研员,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参与过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参编了国规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及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先后主编、参编《就业与创业指导》、《职场导航》等教材、专著10多本,有10多篇论文先后获奖或发表。
教学设计使用说明:“教学过程”中各部分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同步进行。本课教学课件下载:保护资源环境 课件
第二篇:《弟子规》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煌固小学
杨一青
教学内容: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材分析:
第十二课是《弟子规》第四章“谨”篇中的第一课。引导学生做事谨慎、修身养性是本大章的教学主题。韵文部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教导学生应该珍惜宝贵的时光,“惜时”这一教学主题的开展也是为后面完成“谨”篇当中做事谨慎这一大主题的首要条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达到修身养性。洗脸、刷牙、漱口这些卫生习惯学生们在平时都已完成的不错,因此教师要从生活中挖掘出更多的卫生好习惯来约束其行为。“历史小故事”《闻鸡起舞》旨在告诫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格,抓紧时间,勤奋好学。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课,做到熟读成诵。
二、理解本课大意,了解相关故事。
三、能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正确的道德认识,珍惜时间,做好每一件事。
四、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设计理念:
根据一年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年龄和思维的特点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弟子规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的过程。
通过故事、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思想内容,更加鲜明地揭示教育主题。教学中注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论去指导行为实践。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听的小朋友马上静下来、坐端正、认真听!
2、课件播放“猫头鹰的启示”
3、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们喜欢谁呢?用一句话夸夸它吧!
喜鹊是那样认真地练习本领,老师同样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喜鹊这样,认真地去学习弟子规知识。看看今天孔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诲呢?请把书翻到/页。
二、熟读经典,展示个性韵味
1、学生自由读文,并向他们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a、轻声自由读文2-3遍,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直到基本读通顺为止。b、遇到生字要自己想办法认识,实在不认识的字词要在下面标上“---”。c、教师来回巡视,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标有“---”的字词。
2、范读|:由教师范读课文,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a、教师读的时候,小朋友的手要跟上老师读的字,千万别跟丢了 b、边听边想老师读的怎样,准备评一评老师
3、练读:(想不想像老师这样读呢?)激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练读,一直读到学生字音正确,通顺、流利为止(同桌对读,合作读,开火车接力读)
4、指名读,不对处纠错再读。
5、吟咏:(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的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会跟着节奏晃动,你们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读出属于自己的韵味?
三、借助译解,深思其意
1、师:光读通读顺还不够,咱们看不看能不能在“译解”的帮助下,自己读懂文本的大概意思(学生默读,师指点:可以小声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商量商量)
2、学生反馈,教师鼓励:自己能读懂一个词,一个句话都是很了不起的收获。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珍惜时间)(良好卫生习惯)
4、师:书读通了,意思也明白了,同学们能试着背出来吗?
四、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通过刚才的诵读,我们已经明白了韵文中留给我们的教诲了,那现在我们就来用用它们。
1、续编故事:刚才我们听过“猫头鹰的启示”这个故事了,故事中的猫头鹰成了我们班同学眼中不受欢迎的人,那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借助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助猫头鹰,明天它该怎么做,请你们帮它想想?
2师:真精彩,原来同学们也明白了 “一日之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为了给同学的精彩发言一个奖励,我请同学们欣赏动画《闻鸡起舞》
3、指名学生,用一句话夸夸祖狄
4、孩子们,让我们像祖狄那样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吧!老师这里有句话送给同学们。请你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教师解释。
5、播放明明不讲卫生的视频 指名学生评价其行为
6、在弟子规中我们知道了要“珍惜时间”“良好卫生习惯”,刚才我们也运用了这些知识去帮助了猫头鹰和明明,那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上来写写自己今后准备将在这两方面怎么做呢?你准备怎么珍惜时间,怎么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书写。(请学生来完成板书中“行”的内容)
五、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相信大家也有很多的收获,那剩下的时间,老师将让大家自由支配,你准备怎么做呢?开始吧!
2、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支配情况。
3、表扬自由时间内安排得当的学生,例如背诵韵文,整理书包,看小故事„„
4、总结:时间是无价之宝,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时间的主人,合理安排好时间,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六、作业布置:
1将今天学到的内容背给家长听 2说说身边人珍惜时间的一件事
七、|板书设计:
知
珍惜时间
良好卫生习惯
行
我要早点起床。我不睡懒觉。„„
我不乱丢垃圾。我要勤洗手。„„
(学生补充完成)
第三篇:第十二课 第一框 感受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大自然之美 教学要求:
1、认识大自然的美丽的表现。
2、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教学重难点: 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阅读《孟杰和他的伙伴们》。我们是否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家乡的美 ?我们家乡是否也没有人捉小鸟,太阳的脸上也没有黑烟?让我们一起感受大自然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感受大自然之美
一、美丽的大自然
1、学生看图,然后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感受大自然之美,并精选资料在全班展示。谈一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自然,自己认为大自然美在哪里? 代表发言,共同归纳: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2、名篇欣赏,朗读〈〈海上日出〉〉。
3、二、访谈: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看图,说一说: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在自然之美,自己在鉴赏大自然美景时,有什么经验? 分角色扮演小记者和陆教授表演答记者问。从中总结出大自然的美。审美交流:谈一谈泰山美在哪里?
三、小结: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以此为基础领悟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伟大力量,我们以对自然美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希望大家走进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四、作业:熟读课文,理解内容。板书:感受大自然之美
一、美丽的大自然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丽如画。
二、访谈: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1、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
2、美的自然对象分为两种:
(1)经过人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2)末经直接改造的自然。教学后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学目标
1、知道自然物种在减少及原因。
2、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3、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学生看图,思考、讨论:看了上面的图片自己有什么感想?对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自己知道多少?
分小组交流。
2、板书:一自然物种在减少 学生阅读材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讨论交流: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捕杀、食用时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
共同归纳:原因:人为因素、不可抗拒的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 影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
3、板书:
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阅读材料,思考: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4、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存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想一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状况满意吗?
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谈谈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共同归纳: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的场所;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生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行动起来,调查当地的环境状况。调查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我的建议:。
三、小结:
四、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一、自然物种在减少
原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 人为因素
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什么是环境
2、什么是环境问题
3、危害性
第四篇:保护资源教学设计
《节约资源》教学设计
肥西上派初中刘文兴
一、教学目标:(PPT出示)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低;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以及解决的方法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行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自觉开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对资源和环境现状的解决方法。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现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节约资源、爱护环境。
三、教学方法:
1、遵循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理念。
2、利用各种活动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四、整体设计思路:
为了便于教学,将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首先介绍资源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因为资源问题学生了解少,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作为重点学习;下一步又学习了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于这部分内容,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多,认识深刻,所以对这部分处理,更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但两部分并没有分开,在授课时用一些环节将两部分紧密相连。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导入:从一个微小的生活细节引入资源话题,教师(视频):有人计算过:一棵生长30年的大树可以制作5000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是由日本人发明并使用的,但日本现在却不生产一双一次性筷子,中国是世界上一次性筷子的最大生产国,猜一猜我国每年生产了多少一次性筷子?(板书:48000000000)480 亿双!
假设我们中国13亿人口中有6亿人每年用掉10双一次性筷子,那么要砍伐多少棵生长期在30年的大树?
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直观,让学生对我国资源形势有初步认识)
(一)资源问题
1、运用白板出示思考题——三个问题
结合电子教材,学生回答相关问题,老师适当解说。
2、图片感知:教师展示几张有关资源和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资源的严峻性。(设计意图:用图片可更加直接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说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严峻,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为国策的出现作了铺垫。)
3、七嘴八舌话资源:通过数字感受我国的资源国情。呈现一组反映我国资源国情的数字:(PPT出示)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
问题:看了上述资料你有什么感受?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怎样的?(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4、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总结出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联系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油荒”现象,同时解决课本的“交流”,引导学生回答:“面对世界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进口石油成本的增加。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最后总结出目前只有“节约”是最好的办法。
(设计意图:这是重点之一,油荒是众所周知的问题,符合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要求,特别是石油等矿产资源的不可或缺及不可再生性,决定目前解决的最好方法只有“节约”,从而学生可以总结出“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第五篇:第十二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七(4)班班情简介、近期存在问题分析及整治措施
七(4)班现有学生50名,他们大部分来自镇小原六(2)班,少部分来自中心校本部,极少数从外地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