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8:1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

第一篇: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

(1)先写 “厂”表示除号。(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

(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

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

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

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

(1)文字法:如:5时50分;

(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

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

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

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

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2、地图上的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

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标出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在”字后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

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

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针:

红色指针指针北面,白色指针指着南面。

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树叶:较疏的向着北面,较密的向着南面 晴朗的夜间: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数位顺序: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是10: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10个千是10000。

(3)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2、万以内数的读写:

(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写数用阿拉伯数字1,2,3,……(2)万以内数的读法: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从高位读到低位,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读数时用语文汉字:一、二、三……,十,百,千,万

3、认识算盘上的数: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4、比较数的大小:(1)数位不同的: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

(2)数位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1)一般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

(2)一般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

6、用几个数字组数:可以把数字依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组合排列。要组成最大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大到小排列;要组成最小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小到大排列。如果有0,0不能排在最高位。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米(m)、分米(d m)、厘米(c m)、毫米(mm)。

2、长度单位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大化

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3、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4、长度单位的加、减或比较: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数量进行加、减或比较大小

时,必须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

5、物体实际测量方法:

(1)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身高一般用厘米,如小明身高132(厘米)一般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如教室、操场、旗杆、大树…… 比较短的物体依据实际情况和显示的数字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如:尺子厚度约1毫米,手指甲长约1厘米,一拃大约1分米,手臂展开一拖长约1米,数学书长约20厘米,书桌高约7分米,门高2米……

(2)在进行物体测量时,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数字,长度就是这个数字。如果是一把断尺测量物体,同样要将断尺左边与物体一端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断尺什么数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

(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 去少凑的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

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3)减法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最常用的); 被减数﹣差=减数

1、同一问题、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一样,统计结果也不相同。

2、整理数据方法:可以用画“正”,√,○,□或△等符号来表示一个人或一种事物,但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比较简便。

3、应注意事项:

(1)整理时一定要细心,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能重复。

(2)在进行数据整理时,题目要求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没有要求的就用画“正”字的方法。

(3)在进行数据的统计时,合计的数据要用数字表示。

第七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

(1)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角的尖尖的部分是顶点,两条边是直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把物体剪掉一部分再数角时,剪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直角:直角的两条边垂直,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2)锐角、钝角:以直角作为衡量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3)比较角的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先把角的顶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条边若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就是直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边的内部就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边的外部就是钝角。

(4)钟面上的角:钟面上3时整和9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直角,1时整、2时整、10时整、11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锐角,4时整、5时整、7时整、8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2)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

(3)1米=100厘米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5)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3、长度的判断

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或借助参照物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1、加法

加法的计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2、减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解决问题

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加法计算。

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3、求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再把中间量与另一个已知条件联系,求出题中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角的初步认识

(1)认识角: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定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2)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②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线重合;③再从这点出发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笔直的线;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3)锐角:锐角比直角小。(4)钝角:钝角比直角大。

第三篇: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图形的变换

一、轴对称: ①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②找对称轴方法: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③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长方形2条对称轴,圆无数条对称轴,线段1条对称轴,角1条对称轴。④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的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称点,画出图形另一半。⑤轴对称图形上每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平移:①平移就是将一个物体或图形按一定的方向一动一定的距离。②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③平移2要素: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④平移了几格不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个方格,而是看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了几个方格。④画平移图形方法:一找:找出图形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二数:以关键点(关键线段)为参照点(参照线段),数出平移的格数。三描: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参照线段)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对应点(或画出对应线段)。四连:把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三、旋转:①物体绕着某一点运动叫做旋转。②旋转的方向:与表针的转动方向一致的叫做顺时针方向,与表针转动方向相反的叫做逆时针方向。③旋转三要素:旋转点:物体旋转时所绕的点(轴)叫做旋转点。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角度:物体旋转前后,物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就是旋转角度。④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应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⑤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变了。⑥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图形步骤:1.确定旋转角度的大小和旋转方向2.确定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构成的旋转角3.确定旋转后图形的其他对应点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

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里的除号,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值)相当于除法里的商。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

运算。它的关系用字母表示为:

②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③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④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最简分数。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⑤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⑥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⑦由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⑧带分数读法:“整数部分”又“分数部分”如一又四分之三。

⑨带分数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在写分数部分,分数线与整数中间对齐。

⑩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方法:用假分数的分母作带分数的分母,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方法:用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母作假分数的分母,用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整数化成假分数方法: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假分数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假分数的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②通分时用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进行通分,计算比较简便。③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一个数就是这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12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当两个数互为质数或相邻的自然数时,这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如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的规律:(1)相邻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3)1和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5)2和任何奇数互质。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都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都是用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是从最小的开始),一直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不同点是:求最大公因数只把所有除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上连乘起来。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①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假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带分数化成小数:先把带分数的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再加上整数部分;

②小数化成分数:先把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化成分别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约分成最简分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化成分数时,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化成分数时,整数部分不变,只化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化成的分数合起来即可。③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之外,还含有其他质因数为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④常用的分数与小数间的互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三字决”----通算约:通: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算: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方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约: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②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再计算比较简单;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必须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③分子都是

1、分母是两个相邻自然数(0除外)的两个分数相加,这两个分数的和也是一个分数,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分子都是

1、分母是两个相邻自然数(0除外)的两个分数相减,这两个分数的和也是一个分数,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④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①异分母分数连加计算方法:可以按从左到右顺序一次相加,也可将所有分数一次性通分,再相加,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简便计算部分

加法结合律:(a+b)+c=a+(b+c)加法交换律:a+b=b+a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去括号: 括号前是加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a+(b-c)=a+b-c a-(b-c)=a-b+c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①长方体棱长之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 ②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③并不是所有物体都有6个面:

(1)6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油箱、罐头盒、纸箱等(2)5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水池、鱼缸等(3)4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通风管等

④物体截成几段,增加一个截口就增加2个截面(增加面的个数=截口数×2)

四、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整数①分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②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乘得的积要化成最简分数)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找准单位“1”(2)想出数量关系式:单位“1”x分率=分率对应量(3)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分数乘分数: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②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③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④判断大小: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3)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混合运算:

①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按从左到右顺序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②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 = a×c + b×c 倒数:①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②(1)a是非0自然数时,它的倒数是1/a.自然数(0和1除外)的倒数都小于它本身。(2)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或等于1。③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即可。

④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

⑤小数的倒数:先化成真分数会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找单位“1”的方法:

(1)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2)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3)“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4)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5)分率与量要对应。①多的比较量对多的分率; ②少的比较量对少的分率; ③增加的比较量对增加的分率;④减少的比较量对减少的分率;⑤提高的比较量对提高的分率;⑥降低的比较量对降低的分率;⑦工作总量的比较量对工作总量的分率⑧工作效率的比较量对工作效率的分率;⑨部分的比较量对部分的分率 ⑩总量的比较量对总量的分率;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体积和体积单位:①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计算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长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②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容积:①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里面测量数据。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容积。②计算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液体的容积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③同一容器,体积大于容积。

六、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要点:(1)被除数不变(2)除号变乘号(3)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1)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它本身。

(2)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于或等于它本身。(3)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商小于它本身。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a÷b÷c = a÷(b×c)

a÷b÷c = a÷c÷b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1、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1)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加或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2)算术(用除法):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① 求多几分之几:大数÷小数 – 1 ② 求少几分之几: 1-小数÷大数

列方程

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七折线统计图

①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③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说明变化幅度越大,线段越平缓,说明变化幅度越小。④绘制折线统计图步骤:先确定横轴和纵轴,确定单位长度并画出方格图,再描点(标上数据)、连线。⑤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几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⑥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不同折线表示不同类别,要用图例说明。

第四篇: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传、传、传》

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

教学重点:歌曲《传,传,传》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拍

教学准备:音乐带、手绢、鼓、座位排成圆形

教学过程:

一、教唱《传、传、传》

1、播放音乐,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

2、自己和自己做动作,一拍一个

3、和边上同学做拍手游戏(跟音乐)

4、老师到下面去和学生拍手,被拍到最后一个的同学与教师一起再传给其他同学

5、请学生自己来活动,用各种方法听音乐

6、唱歌曲(边拍手边唱)

间奏处唱“呣”

7、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齐唱、分组唱。

8、边表演边唱

二、做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大家围成一个圈,边唱歌曲边传手绢,一拍传一个,传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要站起来介绍自己或表演节目

2、进行游戏

教师注意调控(一拍一下击鼓)

学生听到鼓声传。(一遍)

指出不足,继续游戏。(4~5遍)

授课时间:月日

累计课时:课时

教学后记:音乐游戏《传,传,传》类似于传统游戏《击鼓传花》。不同的是,前者必须按节拍一拍传一下,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的节拍。只有正确掌握才能完成音乐游戏。为此设置了较多听音乐做动作的步骤。

第五篇: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点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加以应用,知识就失去了价值。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1

数的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也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如:-3、-17、0、90、6等。

5、整数的读写:多位数从个位起,每四位分为一级,可分为个级、万级、亿级。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万级和亿级的数时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加上级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无论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写数时,先确定最高位是哪一级的哪个数位,然后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7、整数的数位从低位开始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8、大数目的改写: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前提下,按要求改写数,写出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根据需要还可以还原。例如:974800000=9.748亿,453200=45.32万。

9、求一个数的近似值(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也可以分别说成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

例如把8745603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万位)

8745603=874.5603万≈875万

10、整数的大小比较: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次高位上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还相同,则继续比较,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2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4、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5、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的0要读。

6、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9、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10、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3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从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实际上是整数。

7、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9、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约分: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分数的过程。

通分: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10、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4

因数与倍数【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1、4×3=12,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的数是5或0。

2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的数是2、4、6、8或0。2的倍数都是偶数。

3的倍数的特点: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8、在1—20这些数中:

素数:2、3、5、7、11、13、17、19。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11、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1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2)质数与质数

(3)质数与合数(但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5

数的运算

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3、小数乘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小数除法:

(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有余数时,要在后面添0,继续往下除;

(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的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时,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

(5)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的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5、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6、分数大小的比较: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2)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7、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8、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最新苏版数学六年级下知识点

下载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 100厘米=1米或者1米=100厘米。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其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射线是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其长......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

    苏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苏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苏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对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计划,为了搞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理论学习: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

    二年级下数学学科总结

    二年级数学学科总结 这年度,本人任二年级(3)班数学兼班主任。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课好动,不遵守纪律,爱玩小东西,开小差等等。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

    数学三年级下面积知识点总结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 ※周长与面积不能进行比较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下)

    陈泰枢数学工作室资料(只供内部使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

    苏教语文二年级下《晚上的太阳》教案

    晚上的“太阳” 青岛光彩高埠希望小学 鲁淑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偏旁。 3、学习爱迪生从小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