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2 18:1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

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对一位数除法能够准确快速的计算。

学习终点: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焦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复习: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自主探戏: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3)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的算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简便的!2、150÷50=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得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真诚切磋:

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计算方法。

1、运用80÷20=4,尝试解决83÷20≈ 80÷19≈ 学生尝试计算,说出方法。

2、运用120÷30=4,尝试解决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联想到哪几道估算的题目呢?这些题目的想法都一样吗?

4、总结估算方法。自信展演:

1、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计算问题。(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2、乘船问题。(练习十三的第5题)

师分析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3、估算。(练习十三的第6题)生独立完成。小结:今天你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反思:

第2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学习终点: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焦点: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2、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说说143÷70≈2,你是怎样想的吗? 2.笔算: 136÷8 边写边说它的计算过程,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自主探戏:

1.课件出示书本主题图,收集信息.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3.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应怎样列式。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真诚切磋:

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吗?余下的数能你30大吗?为什么?那为什么不想成是4?(6)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64÷1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最后一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计算方法(1)回忆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课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2)小组共同探究计算178÷30(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想一想:①为什么92÷30的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现在被除数是三位数了,商仍写在个位上呢?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吗?(5)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

20)1 4 0 50)2 5 0 80)5 6 5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565÷8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异同。自信展演: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要用到笔算除法来解决。

1、第74页的第3题。

2、第74页的第4题。

3、计算比赛:第74页的第6题。小结:今天你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反思:

第三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学习终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区间的能力。

学习焦点:

1、笔算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思维过程和确定商的位置。

2、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看看今天谁表现得好,谁的收获多?

2、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自主探戏: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132()×30<142 50×()<460 80×()<460 师: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商” 我们把这里的几十看作几个十,再想几的乘法口诀 想乘做除,乘法口诀可真是我们做除法的好帮手!

2、看谁反应快:请说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首商是几?

90)550 3)468 40)840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确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诀估出商是几?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笔算两题,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3、笔算: 78÷20 197÷80 师:谁愿意说一说这一道题你是怎样做的呢?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儿收集了几道题,请同学帮忙检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指名说说今后要注意什么)6 4 9 50)3 7 0 80)3 4 0 20)1 8 0 3 0 0 3 2 0 1 8 0 7 2 0 师:学好除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自信展演:

1、解决问题⑴:张老师带83元钱,可以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钱?(计算器20元/个)要求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检查反馈时强调格式及书写完整。83÷20=4(个)„„3(元)

答:可以买4个计算器,还剩3元。

2、解决问题⑵:小学四年级476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租几辆车呢?(60人/辆)

要求读题并指出数据,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① 474÷60=7(辆)„„54(人)答: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54人。② 474÷60=7(辆)„„54(人)7+1=8(辆)答: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7辆车不能装完476个同学,余下的54个同学也要坐上车,所以7+1=8(辆)肯定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4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终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3、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认真细心的计算品质。

学习焦点:

1、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掌握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齐读课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快速地计算这类除法,形成计算技能,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自主探戏:

1、口算

(1)先来练习口算,请同学们一排一排地开火车!(2)以360÷40为例,说说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3)小结评价: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错!

2、估算

学生做,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在结算除法时,我们可以把被除数或者除数估成什么样的数?

3、笔算

一个罐头20元,妈妈有115元,最多可买多少个罐头?还剩多少元?(1)该题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2)大家一起来笔算这题道。

a、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b、要想很快知道商几,我们可以怎样想?想:20×()最接近并小于115。20×6行吗?只有商5,5写在哪个数位上?为什么?c、最后,对余数要比除数小。所以,115÷20=50(个)„„15(元),强调单位,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单位就是什么。自信展演:

1、李大爷家6头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100千克的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重点问30千克是指几头猪几天吃的饲料?(2)列式解合。(3)指名汇报。

(4)小结:6头猪是个多余条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2、刘老师带了460元,王老师带了170元,他俩准备合买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多少幅?

(460+170)÷90=7(幅)答:可以买7幅。

教师重点询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绿地长是30米,面积是240平方米,现在绿地的长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1)思考并列式解答。(2)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3)汇报交流:

a、240÷30=8(米)b、60÷30=2 8×60=480(平方米)2×240=4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5课时: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终点:

1、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从而能够正确的计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

学习焦点: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2、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一)复习

师:请快速抢答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85 40×()﹤316 70×()﹤165 50×()﹤408

(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请独立完成完成下面这一题。

735÷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引入新课

师: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计算呢?(只问不答)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自主探戏:

(一)教学例2(1)

1、提出问题。

师:现在我们跟着王老师到书店去看一看她们遇到了怎样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王老师在书店买了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本《作文选》多少元?师:怎样列式呢? 生:84÷21(教师板书)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生)

师:这道题和昨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除数不是整十数)这道题你会算吗?请你算一算。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试算后,教师引导反馈算法。

师:谁能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商是几?(生:想乘法、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竖式计算。(展示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师:现我们就以(84÷21)这道题为例来重点学习试商的方法。(板书竖式 试商)真诚切磋: 引导探究试商方法

师:首先在解决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把除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道题我们把21看成多少来试商呢?(生:20)想20乘几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来该干什么?(算乘)用谁去乘谁?(4乘21)这里要用4与原来的除数21相乘,千万不能用4与看成的这个20去乘,因为20实际是不存在的。4与21的乘积是多少?(84)乘得的积写在哪里?(被除数的下面)最后怎样?(再减)等于多少?(0)说明什么问题?(刚好商对了,没有余数)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口答这道题。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做笔算除法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一商、二乘、三减、四比)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学了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做笔算除法呢?(试商)

5、生独立完成例4 自信展演:

1、书上76页做一做。

2、书上77页做一做。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6课时: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终点:

1、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2、经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灵活试商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中去,尊重个人观点、态度和独特的见解,在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发展。

学习焦点:

1、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特殊试商方法,学会灵活试商。

2、根据算式特点进行灵活地试商。

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教师引导:同学们,之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首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100 26 120 21 140 68 200 26 25 4= 15 4= 35 5= 25 6= 自主探戏: 预设:240 26= 教师提问: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预设: 我把26估成30,试商8,8乘26等于208,余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9乘26等于234,余6.(板书思考过程)教师提问:你为什么把26估成30? 预设: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0.教师提问:试商8,8写在哪位上? 预设:个位

教师提问:余数32里有几个26? 预设:32里有1个26,所以改商9.教师提问:下面有没有同学和他用了一样的计算方法,来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预设:想10个26个是260,,10个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预设:把26看作25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还有1个25,商9.自信展演:

1、小试牛刀

植树节,学校组织了种树活动。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7棵,可以种多少行,还剩几棵?

2、勇攀高峰

爸爸去商店买衣服,商店正在打折。衣服一件26元,买两件49元。现在爸爸又185元,最多可以买几件?还剩多少钱?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7课时:两位数除三位数之商是两位数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学习终点:

1、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学习焦点:

1、掌握笔算的方法。

2、确定商是几位数。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请同学们说一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么判断的?(课件出示)

当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最高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同学们,现在提倡环保,学校成立了环保小组,看,同学们在清洁校园。(课件出示)我们一起解决下一个问题。

3、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你得到什么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144÷18= 教师板书)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你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当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自主探戏: 1.教学例1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612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怎样列式?(576÷18= 板书)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怎样对?(用彩色粉笔写余数7)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72除以18)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商大和商小的情况。)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

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调小。比较144÷18和612÷18,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都是18。144÷18的商是一位数,612÷18的商是两位数。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怎样判断商的位置?

144÷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个位,商就写在个位上。612÷18这道算式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了,也就是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商就是两位数。

教师强调: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3、教学例

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出示: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说一说每个月的大小。看一看,哪里还隐藏着信息? 谁来列式解答?(940÷31)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①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上?为什么?②商的个位上的“0” 怎么来的?

被除数的末尾是0的,当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被除数的个位上也是0的话,为了简便,我们不必把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而是直接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就在个位商0占位。自信展演:

1、书上做一做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六第6题。小组合作交流,指名展示。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8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学习起点:熟练掌握整十数和非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终点:

1、会灵活运营商的变化规律

2、检查商的变化规律的运算中易错之处——余数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学习焦点:

1、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运用。

2、商不变性质中的余数问题。

教学过程: 主动入戏: 1.填空:

(1)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变。(2)4512÷96的商的最高位是()位,商是()数,商是()。

2、根据 80÷40=2,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800÷400= 40÷20= 8000÷4000= 4000÷2000= 800000÷400000= 400000÷200000= 自主探戏: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9(1).指明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提问,还可以怎么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真诚切磋:

教师可适时提示: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

(1)提问:左右两边的算式都得到了一样的结果,但哪个更简单呢?你们会选择哪种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明回答。

(2)从上面两个竖式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并说明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在它们的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9(2).(1)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完成。教师指名板演,集体更正。

(2)小组成员分别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

(3)教师归纳小结: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这要求我们细致观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9(2).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10.教师用展台展示。

(1)提问 :当去掉末尾的0得出的结果有余数的话如何处理?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并适时提点。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板书: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再添上与被除数画去同样多的0.4、小结。

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在它们的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再添上与被除数画去的同样多的0.自信展演:

1、完成教材第88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吗?

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本单元可用8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垂直和平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61页3题折一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课后作业:P57“做一做”

第二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1、58页“做一做”

2、思考: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3页11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第三课时:画平行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具 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 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0“做一做”

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创设情景 感知图形

1.出示例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64页)

2.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哪些四边形?

梯子的侧面-梯形

3.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正方形

4.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2、七巧板拼一拼

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下面的图形中有()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 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66页“做一做”。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总结: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1、67页4题,在点子图上画三个不同的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量出上底、下底和高。

2、67页6题。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练习十一8、11题。

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组内分工测量68页10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汇总填表。

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69页 12、13题。

第七课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重点 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教具 准备剪刀,双面胶、彩笔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一听古代故事:

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理。

问:他这样做合理吗?

接着讲:执行官他要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聪明的执行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了。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问1:莫比乌斯带是什么样子的?

师问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师问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活动二: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每个同学拿出一根长方形纸条。

看,这是根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根神奇的纸条呢。

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说:四条边 两个面)

2.同学们能将它两头对接起来吗?

3.小组活动。同学们拿出①号纸条试着做一做。

4.小组同学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对接的?

这样接起来纸条就成了一个环(圈)。是这样接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摸一摸 看一看,现在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师投影:两条边 两个面 像这样有两条边 两个面的纸环我们把它叫(双侧曲面)

师:说到这,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呀!是呀,这点小把戏,地球人都知道.奇妙的是我还能把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停顿,环视学生).

看,我变出来了是这样的.(学生看师做)

(做纸圈)师: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能做吗?大家看看老师怎么做?

师:好 请看,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段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学生跟着一起做)

现在同学们请拿出2号纸条出来开始做,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位同学做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刚才我说它只有一个面,(那么它是不是一个面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一下,用笔在纸圈中间画一条线,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直画一圈,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又回来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它只有一个面.

师:我们用手指沿着纸圈的边走一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学们真的很会观察发现)

师: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板书显示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三、研究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来研究。

(老师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老师先拿出平常的纸圈,问:现在老师拿出一号纸条出来剪,如果沿着纸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剪的?(变成2个分开的纸圈)

(一)1/2剪莫比乌斯带

1、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同学们,让我们来猜一猜(启发学生想象力)

生1:它会变成两个圈。

生2:...........师:要想知道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我们该怎样做?

生:剪剪看。

师:为了不把它剪断,先看老师是怎样开始剪的?(强调怎样剪)注意安全。

师:剪完的同学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生:(因为莫比乌斯带是扭了180度才粘在一起的,所以剪开后好像伸开了一样,是一个连着的大圈)。

汇报(真的是两个圈,并且还套在一起)。

师:学到了这里,你对莫比乌斯带有了怎样的感觉呢?

生:太神奇了

师: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

(二)1/3剪莫比乌斯带(师剪,学生不用操作)

师: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继续体会。

请拿出3号纸条,把它做成莫比乌斯带。

师:这个莫比乌斯带的面被平均分成三等分,我们可以沿着任意一条直线剪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呢?(猜 剪 汇报)

生: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师:下面有情一个同学上台剪。

师:大家看看现在是怎样的结果呢?

师:(你来说)

生:中间涂色的部分变成了这个小圈,两边沿涂色的部分,剪完后连在一起,变成了这个大圈。

师:你们赞成他的说法吗?你们可真会探索、发现。

刚才我们研究了莫比乌斯带的?和1∕3 线剪开后的情况,感受到了莫比乌斯的神奇。

现在我们回到开课的那个故事,哪位同学能根据“莫比乌斯带”的特点帮那个执事官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想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投影)聪明的执事官将纸条扭了个弯,用手指将两端捏在一起。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农民,关押小偷。县官听了大怒,责问执事官。执事官将纸条捏在手上给县官看,从“应当”二字读起,确实没错。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

现实可能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却很好地反映出“莫比乌斯带”的特点。

四、生活中应用

师:莫比乌斯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大家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

他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欣赏图片(课件展示)

1、过山车:有些过山车的跑道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投影)

3、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投影)

师:请看这是中国科技馆的大厅里耸立着一个巨型的三叶纽结.这个三叶纽结就是莫比乌斯带的原理设计的.它每天不停地旋转着美妙的曲线,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享受着数学的神奇,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师:莫比乌斯带不但很神奇,它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处呢?有些机器上的传动带就做成莫比乌斯带形状的,这样就不会只磨损一个面,使传动带的寿命提高了一倍.

五、课堂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是不是觉得莫比乌斯带充满了奥秘呢?有的问题老师也不怎么清楚。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带的书叫《拓扑学》(板书)。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吗?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单元可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口算除法(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准备题: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频|试卷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 80÷4 90÷3 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80÷20 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 90÷30= 83÷20≈ 80÷19≈

(2)自学例2:有150个本子。发给50个同学。能提什么问题?

练习: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

列式: 120÷30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

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

120÷40 150÷50 160÷80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频|试卷

4÷2 6÷3 36÷6 42÷7

40÷20 60÷30 360÷60 420÷70

90÷30 540÷60 630÷70 180÷20

80÷40 450÷50 360÷90 810÷902、书后:(P71 “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4题。

第2课时: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

1、口算:60÷20 120÷30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 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0)9 2

0

练一练)80 30)64

(2)出示例2:

178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78÷30=5……28

30)178

15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5个30是150,商5。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20)80 30)160 90)820 90)4802、P73“做一做”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练习十三第4题

第3课时: 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 练习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 □×20=○

○÷20=□ □÷20=○

○÷□=20 □÷○=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第4课时: 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 40×()<180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

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430÷62=

62)430

434

商大了,改商6.6

62)430

372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7。因为除数62,不是6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不行再调商为6。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2、练习 P76“做一做”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

第5课时:笔算除法(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4:

(1)学校礼堂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19比28大,28除19个十,商几个十?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商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把28看作30来试商,商6应写在个位上,第一次商后余29比28小,说明商6小了,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197÷28=7……3

28)197

168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不合适,小了,改商7.7

28)197

196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四第7、8题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79 11、12

第6课时:笔算除法(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难点 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1、15×2= 15×3= 25×4=

15×4= 15×5= 25×8=

2、笔算: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2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240÷26=9……6

26)240

234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 114÷24 208÷26

135÷15 128÷16 114÷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 65 25×()<124

25×()< 95 15×()<124

26×()<150 16×()<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练习十五第3题

第7课时:笔算除法(例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61比18大,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612÷18=34

18)612

0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出示例6:

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92 9、10

第8课时: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25÷38()76÷27

()96÷82()04÷6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91页5----8

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2、会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商的变化规律。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故事导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1、8个桃子分2天吃完,16个桃子分4天吃完,32个桃子分8天吃完,64个桃子分16天吃完。(将数字板书在黑板上)

2、提问:老猴子运用了什么知识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观察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说方法,教师板书。

÷ 2 = 4

÷ 4 = 4

÷ 8 = 4

÷ 16= 42、我们分别用第2、3、4式与第1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扩大)

3、教师带领学生分别比较。

4、提问:谁能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讨论,并发现: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板书)

6、提问:为什么说是“同时”,“相同”?可以举例子来证明

7、我们分别用第1、2、3式与第4个算式进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除数分别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缩小)

8、通过观察,谁能再给我们总结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板书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三、总结:

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有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你觉得这个规律需要我们注意的有哪些?

你们看我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48÷12=(48×0)÷(12×0)

让学生判断。

四、巩固练习:书P87 “做一做”

五、总结

在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时”,“相同”。)

六、作业:练习十七第6题、9题。

第10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难点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1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2页2、

第七单元《七形统计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1页3、4

第2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频|试卷

教师导学

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完成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103页 6

第3课时:你寄过贺卡吗?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贺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

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

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最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第2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负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

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说明游戏规则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1课时: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第2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直接说结果。

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 710÷92≈ 543÷90≈

50÷68≈ 455÷70≈ 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3、加深公顷与平方千米的认识,会进行面积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 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

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5、复习公顷与平方千米,完成总复习第115也第15题与17题。

三、练习内容:

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9、10

第4课时:统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 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具 题卡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305076000

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5、估算

297×3 789×4 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频|试卷

综合练习试卷

多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视

第三篇: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乘法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

教学难点: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让学生讲一讲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方面的故事,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

二、探究新知: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2.绕地球2圈、3圈、4圈、8圈┄┄21圈需要多少时间?

3.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如何列式)① 首先学生估算并加以交流 ② 说明理由

4.讲解正确解法 1 1 4 ⅹ1

————

1 4————

114×1

2 8 ————

114×20

———— 3 9 4 ————

114+2280 5.小结(略)

三、巩固新知:

1.练习:第31页试一试 2.第32页第4题

四、练习:

第31页练一练第1、2、3题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1 4 ⅹ1

———— 1 4————

114×1 2 8 ————

114×20

———— 3 9 4 ———— 114+2280

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不同的方法估计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查阅到的知识。

2.体场那麽一个体育场能有多少个座位呢?

最后出示一个看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估计。

二、估计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估计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三、旅游中的估计

1.出示图一,也可以提问“如果从北京到广州需要30时,那么从北京到郑州需要几时?” 2.第二、三幅图也以估计为重点。所以应多鼓励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说的合理,都应给以肯定。

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挂图

22×32×28=

教学挂图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 学生:认识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认识一些功能键。(1)由学生来说明。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①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赣计算器。②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③数学键

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显示屏就显示“1 2”。④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⑤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尝试练习。(1)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①呈现:

酒;14元凉拌豆腐:3元肉丝:5元青菜:3元 清蒸鱼16元三鲜汤:12元甜点8元 ②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③反馈计算结果。

4.探索一些数学规律。(1)呈现计算题。

① 1+2+3+4„„+98+99+100

② 999×9

9999×9

99999×9

(2)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3)反馈计算结果。(4)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36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的组成:

屏幕、数字键、功能键、运算符号键等

有趣的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能发现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第二关:神奇的9。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3)发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3.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三、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

板书设计: 有趣的算式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 ×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练习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2.乘法竖式、乘法估算。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练习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乘法估算。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乘法口算、竖式练习

做第1题: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做第2题:

二、乘法估算练习

1.第3题:不用计算判断乘法计算的对错。

2.第4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信息,特别是两只挂钟上的时间。学生观察后,可以让他们回答笑笑与淘气的问题。鼓励学生交流估计的方法。3.第6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会观察图上的信息。

三、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的策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先占领棋盘上的哪个格子;二是,怎样估计格子上的积是哪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板书设计: 练习三

乘法竖式、乘法估算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教材104页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教材104页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9.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小刘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0分钟)煮饭(20分钟)烧青菜(3分钟)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烧汤(6分钟)

4.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 出示课件(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6.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烙饼

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预设情景: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妈妈准备烙饼来吃。1、(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出示表格)

(5)那小明、爸爸和妈妈每人1张,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

2、自主设计方案

(1)如果妈妈、爸爸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2)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点击课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7、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 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你要学习他的什么表现?你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课时 课题: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准备:表格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查找“田忌赛马”的故事,课堂上进行讲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齐王 田忌 获胜方 第一场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一)田忌输()场,赢()场,齐王和田忌()获胜。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了齐王呢?

(二)讨论填写下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田忌7 我们发现田忌一共有()种赛马策略,但是获胜的策略只有()个。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

2、齐王有点不服气,想再和田忌赛一次,田忌要想获胜,必须让()先出。

3、在比赛中,田忌要想获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让()先出。

2)田忌用最弱的马牵住齐王()的马,才能换取后两场的胜利。

4、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

三、课堂检测 1、108页数学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所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赢。想一想,如果是你,为了确保获胜,是先取火柴还是后取火柴?怎样取?

四、拓展练习

一堆棋子共24颗。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棋子,每次可取1-4颗,取到最后一颗棋子则获胜。如果让你先取,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取几颗?接下来应该怎样取?

五、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执笔:张永红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计器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学习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出示例1:北京人口有19612368人,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⑴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⑵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9612368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填空:

①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

②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数位是一级。()是个级,表示多少();()是万级,表示多少()。③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就不同。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千万位…… 数级:个级、万级、亿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法(例

2、例3,教科书第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2、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3、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空白卡片,彩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的数

3495 7500 5002 4080

2、说说万以内数读数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② 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多少零都不读。3.数的组成:8030 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探究新知

1、亿以内数的读法。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第二页)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2)再呈现24960000 ①让学生试读。

②比较2496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③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0,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④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⑤练习读一读

50000 180000 2350000 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板书3080000。

导观察3080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总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随学生叙述板书,三百零八万。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①板书40500000。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总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3、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拓展

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还有那些地方不明白?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3080000 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 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第三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写法,例4(教材第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3、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分析、判断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教学难点:

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写有数位顺序的稿纸。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对照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并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读出万以内的数并总结方法。二十八 二百零八 二千零八

归纳:从高位写起,那一位上是几就写几,那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万以内的数你会写了,那比万大的数你会写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学习迁移 1.学习例4:

出示情景图,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

(1)根据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2)看计数器上拨出的数是几位数。

学生尝试写数,集体交流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2.自主写数(1)出示: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万六千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2)先读数后写数。

(3)思考写数过程,交流、讨论、检验。(4)提出存在的问题,学生或教师讲解。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页第4题。

2、教材第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记不住?

五、作业

练习一第5、8、11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 写作:230184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写作:102345 三百零二万六千 写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万零七百 写作:20400700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第四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的练习(教材第8—10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三万 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9题。要求:(1)先读一读(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 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 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1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中的第4、7、8、13、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3、4、5页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练习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亿以内数的读法方法: ① 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第五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大小比较(教材第11页的内容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比较大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期间你去了哪里旅游呢?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国家。因此吸引了各国游客的到来,我们来看看各国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并比较他们的大小。(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让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数。

(2)分小组任意选取位数相同和不同的两组国家人数进行比较。(3)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和检验。(4)引导归纳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5)同桌合作,强化练习。

同桌两人合作,在这6个国家中随意选取两个,比较他们到我国旅游的人数。一人出问题,一人来比较、解答。

2、多个数的大小比较。

提问:根据到我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将这6个国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请排一排。(1)让学生尝试排列。

(2)让学生分组交流,校对排列结果,并说说各自的比较方法、过程。(3)引导概括比较方法。

先分类——七位数的相比较——六位数的相比较(4)三个七位数你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全体学生明白比较方法。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②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③然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1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根据每组数的位数情况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练习二的第1、5题。第1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第2题,同桌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完成自主设计的题目。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纳亿以内数的比较方法:

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一位一位地往后比,哪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三个或多个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方法: ①随意选取两个数比较大小。

将较大的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得出最大的数。后再比较另外两个数,得出第二与最小的数。

第六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改写(课本第12——13页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近似数的判定。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铺垫

有一则新闻是这样写的: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

有的同学一见大数就有一种感觉,认为比较麻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读数、写数的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来就方便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本领。(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我们人体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如果这些细胞有一样特别不正常,那么你就会感觉到不舒服。我们的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那一小滴血液中就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10000个白细胞。

刚才我们在谈话中提到的这两个数都比较大,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比较麻烦,如果把记数单位“一”改成“万”,这样就方便了。板书: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

2、学习改写 观察数的特点。(都是整万的数)改写整万数时:(1)画分级线。

(2)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说明:改写后,只是记数单位由“一”变成了“万”,而数的大小没有改变。所以,改变前后是用等号连接的。

3、及时尝试。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叙述改写过程。

4、学习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1)讲述例7内容。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都是非整万的数。)(2)讲述“四舍五入”法、近似数。(3)板书:求12756、1389000的近似数。12756的近似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板书:10000=1万 1389000的近似数 ①让学生尝试改写。②集体交流改写步骤方法。

5、及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264008***000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同一个数可以求出不同的近似数? 教材第15页第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第6、7页。

六、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改写 改写整万数:(1)画分级线。

(2)将它们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求近似数的方法: 先按照要求分级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也就是万位后面的千位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舍去,等于或大于5向万位进1

第七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P18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数的产生过程。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昨天我已经让大家在课下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资料? 生汇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板书课题:数的产生)(1)出示课本主题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子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时,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

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2)出现各国不同的数字。

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12世纪又从阿拉 伯传入了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称为“阿拉伯数字”。即我们现在所用的1、2、3、4、(3)认识自然数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知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了解其他进制。

出示:十进制计数法。古代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十二进制计数法、十六进制计数法等等。由于十进制计数法比较方便,最后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计数法。

(2)认识十进制计数法。①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怎么计数的?

让生先试着说一说。②出示已学的计数单位。

至今为止,我们学习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那还有没有比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十亿)多少个一亿是十亿?数一数,有没有 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百亿)多少个十亿是一百亿?数一数,有没有比百亿更大的计数单位?你猜猜什么?(千亿)多少个百亿是一千亿?数一数 ③出示新的计数单位。

有没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师肯定有,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率都是十)“进率都是十”是什么意思?(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倍的关系)

小结: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册9、10页。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都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十进制计数法

像这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八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认识,例

1、例2(教材第21——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并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上的大数。2.进一步理解、掌握我国四位分级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探究、归纳出一以上数的读写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 复习

练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及方法。练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及方法。补充数位顺序表。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亿大的数。

大家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们不好好保护它,很多年之后人类就无法生存在地球上了。

(1)据统计,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00000000人。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呼喊:“我快背不动了!”

(2)我国有广阔的海域,海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据2001年统计,我国海洋主要产业总产值达400305000000元。其中,沿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产值约为10040002000元。

3、请你们试读出上面的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呢?

三、探究新知

1、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1)回顾读数步骤。(2)把70000000000分级。标出级数。亿级 万级 个级

引导学生一级一级的读数。70000000000 读作:七十亿(3)学生读第(2)题中的两个数。400305000000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10040002000读作: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4)这几个数的读法与“复习”中的一组数的读法相比,你发现这几个数的读法有什么规律?

归纳亿以上数的读法:读亿以上的数时,只要把“亿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就行了。

2、即时练习

(1)读出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提问:那些零读,那些零不读?(2)练习三第1题。

3、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1)教学例2。

①板书:三亿 三十亿九千万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②请学生根据上面各数的读法,在计数器上拨出这几个数。② 察计数器,看你播出的这个数是个几位数,并尝试写出这个数。三亿 写作 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700300200000 ④ 说说亿以上的数是怎样写的。

按照亿以内数的写法来写亿以上的数。借助数位表,画出分级线,确定数的数位,对齐各个数位上的数写出相应数字。写数时仍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自主写数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2题。练习三第6题。

四、巩固应用

1、课本练习三第2题。

2、课本练习三第4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课本练习三第3、5题。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亿以上数的读法:

1、先分级,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2、读亿级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亿以上数的写法法则: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位上写0.

第九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亿以上数的改写(教科书第20页例3,21页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改写。

2、理解、掌握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正确地改写。

3、进一步理解“改写”和“略写”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交流优化写法,正确改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数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

整亿数的改写,非整亿数的略写。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250000 20000000 581200000(1)由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的改写结果。(2)你是怎样改写的?这样改写,原数的大小变了吗? 引导回顾: ①先找准“万”位。

②看千位上的数,以五为准,按照“四舍五入”原则改写。③注意“≈”号的使用。④最后添上“万”字。

二、探究新知 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

1、出示例3:(1)200000000=()亿 ①学生尝试独立完成。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

③归纳方法: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和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相类似。

练习:1000000000=()亿530500000000=()亿

小结:改写整亿数,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

(2)完成20页做一做第3题。

2、学习例4 1034500000≈()亿 ①学生尝试改写。②展示、交流改写方法。③为什么要用“≈”

3、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

(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①学生独立完成。②教师巡视、指导。③展示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自主设计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11、12页。

六、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

整亿数的改写:先分级,再找到亿位,然后把亿位后面的8个零去掉,改成“亿”字。非整亿数的改写方法:(1)分级,找到亿位上的数。(2)看亿位右边的数是比5小,还是 大于或等于5,进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数,写上“亿”字,写上约等号。

第十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材第23—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和使用方法。2.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教学重点:

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教学难点:

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课件。教学过程:

一、制造冲突,引入课题

1、出示口算题,要求30秒钟内完成。

3×2 14+6 36÷3 15×6 210÷21 1354×367

2、师:1354×367这么大的数计算,要在30秒内算完,你们感到怎样呢?

3、引入计算器,揭示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演绎文化,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同学们知道计算器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说说你们课前已收集到了哪些资料?

1、介绍远古时代的计数方法。

(1)多媒体出示: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出去打猎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

器;回来时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都要借助实物来计数。例如捕获了一只野兽就放一颗石子,出去了几人就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就这样,人类在劳动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而石子、结绳、木棒、手指、刻痕。就是人类最初用来计数和计算的工具。

现在你们觉得摆石子、结绳等计数方法怎么?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这些计数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筹”,算筹是什么?(图,是一种像筷子一样的小棒)用它作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2)对于算筹,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首先来猜猜看,古人是怎样用算筹摆1、2、3、4、5的? 那6怎么摆呢?动动脑筋拿小棒摆摆看。

据古书上记载,上面的这根表示5,下面的一根表示1。这样7、8、9也就好理解了。(屏幕直接出示)那怎样来表示更大的数呢?比如23又怎样表示呢? 这么多摆法你们觉得哪种摆法最清楚? 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其实,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就是摆放算筹来计算的。(图)那你们觉得算筹这种计算工具怎么样?

是的,于是慢慢地人们就用算盘取代了算筹。

(学生在创造交流中了解算筹,两次创造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感受我国古老的文明。)

3、小组合作,研究算盘的认识

几百年来,算盘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泛。就是在当代,算盘仍以它特有的功

能,与现代的计算器并肩作战。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小组研究,集体汇报:

①珠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继筹算之后的又一项重大发明。现在,世界各国学术界一致公认,算盘是中国发明的,中国是珠算的故乡。不仅如此,即使是在美国、日本等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使用算盘,并把珠算列入小学课程。

②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竟是中国的算盘。

③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④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写出算盘上的数(24页)。

三、操作交流,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学生相互介绍,认识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2)在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计算方法

①计算138+489,掌握常规计算方法。

②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四、再次体验,总结提升

①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7.9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米,印度洋的面积是7491.7万平方千米,北冰洋的面积是1310万平方千米,问:四大洋的面积一共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②即将投入施工的崇海大桥,全桥长3042米,预计投资约6,0000,0000元。问:每米投资约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一起学习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你有什么想法?

六、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盘:在算盘上拨一拨。4、9、10、23、50、100、378 计算器:计算762.32—0.89,32010—8925,436.8÷0.75,13.6×2.7÷0.75,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型:新授课:

用计算器计算(教科书第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规律。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抢答

30+80= 100–26= 24÷8= 456×23= 60+80= 250–130= 100÷25= 2780÷14= 提问:你们为什么能很快算出这些题?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当口算没有把握时,能想到运用手中的计算工具——计算器来帮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地计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学习输入数字

(1)提问:28601这个数你是怎样输的?(2)比较输入数方法。(3)同桌一人说数,另一人输。2.学习操作 板书:386+179= 估算

(3)在计算器上操作。(4)比较估计值与准确值。(5)认识“CE”键的作用。

3、共同操作

(1)板书:825–138=(2)先估算,把估算结果告诉同桌。(3)师生同时计算。边输入边口述过程。(4)汇报结果。

4、尝试独立完成。26×39 312÷8

5、我说你做。

要求: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四人一组,轮流出题,比赛看谁先算出来。

6、发现规律。(1)板书:9999×1= 9999×2= 9999×3= 9999×4=(2)独立计算,写出结果。

(3)观察,找出答案中数位上的数字排列规律。(4)不用计算器,遵循规律写答案。9999×5= 9999×7= 9999×9=(5)运用计算器检验答案。(6)质疑提问。

你能口头说出9999×6,9999×8的计算结果吗?

7、混合运算。

(1)板书:4964÷68+34= 286×2+139×3=(2)叙述你的计算操作方法。

提问: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介绍用记忆键操作的方法。

你可以提醒同学们计算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第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提问:答案有什么规律? 2.游戏》用1、2、3、4、5这5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用计算器求积,积大者获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完成自主设计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565 825–138= 687 26×39=1014 312÷8 =39

9999×1= 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第十二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28—3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熟练读、写亿以上的数。

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从而感受有些题用简便方法比计算器还要快一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估算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享受巧解题的乐趣。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教学准备: 多媒体、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回忆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和改写方法。学生相互启发、补充。集体交流,达到共识。

2、第29页第7题。

(1)按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方法。写出下面各数。

一亿三千八百万 四亿零八十万七千 六百亿九千零二万 一千零二亿零十万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300000000=()亿2800000000=()亿 80200000000=()亿5000000000=()亿

3、判断。

(1)47560≈47万()(2)2036000000≈20亿()(3)990000000≈10亿()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的第2题。分组游戏。交流自己读数方法。

2、用3、6、0、0、0、0、8、9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不读0的数。()(4)约等于1亿的数。()(5)改写成8369万的数。()

3、教材第32页的第8题。交流你了解的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每组前三个算式。观察计算结果,交流发现的规律。运用规律写出剩余题的结果。用计算器检验结果。

4、教材第29页的第5题。观察算式的特点。分组比赛。A.用简便方法。B.用计算器。

(3)揭示比赛结果,畅谈各组的计算方法。

5、教材第29页的第8题。

明确题意。集体口算出结果。判断结果的合理性。估算正确结果。计算出准确值进行检验。简算下面各题。99999×111116666 6×33333 1999个61999个3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小结本单元所学知识。

四、作业:书本30页,31页第一题,32页5、6题。

一亿有多大?

课型:活动课 教学内容:

一亿有多大(教材第3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沟通、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一亿有多大。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所用的材料。教学过程: 猜想

1、请用一、十、百分别说一句话,并体验相应的数量。指名叙述。

2、提问:你能想象一亿有多大吗? 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猜测。

3、质疑

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能否沿地球公转的轨道环绕一周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猜测、质疑。

教师帮助给予相关信息:地球公转的轨道长度是939120000千米。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二、探究新知

谈话。你想感知一亿有多大吗? 举例。

(1)揭示探究活动方案。(2)选择探究内容。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思考探究内容的可行性。制定具体的探究方法。①准备实验材料。②进行测量。③得出测量结果。

④推算出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5)得出测量结果。确定本组实验内容。

(1)小组商讨本组实验内容。

(2)交流各组实验内容,其他组帮助思考实验的可行性。(3)准备实验工具、材料。(4)开始实验探究。得出测量结果。推算。验证猜测。重点汇报各组实验步骤。

感受1亿有多大,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实验过程,根据结果,感受数字的大小。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线与角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 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6课时)

    UNIT 3 My friends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对好友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进行描述,情景图通过展示学生们介绍好友的情景呈现本单元要学习的核心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人教版) 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浩、陵”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结合注释......

    2015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第九单元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游戏法、引导法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学校 大 地 小 学姓名备课时间年级二年级班级学科 数学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时 第1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3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整......

    五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学计划

    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

    2015四年级数学上册竞赛6(5篇模版)

    一、填空(1-12每题3分,13题4分,共40分) 1、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05000米,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米,约( )万米。 2、计算9×8÷8×9=( ) 3、已知8个数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