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

时间:2019-05-12 18:5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

第一篇: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②利用相反数符号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

③理解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和意义,体会绝对值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①用情景引出问题,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数轴上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点,找出这两点到原点的距离关系。

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③通过正数、负数、零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学习,体会分类讨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逐步培养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的方法。

②通过师生的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 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③借助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①相反数的识别和理解

②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1问题引入

问题1:在数轴上表示出下面的点,2,-3,2.5,-2,3,-2.5观察所画的数轴及表示的点,这些点有什么特点?

问题2:这些点有哪些不同,他们有什么关系?

【教师说明】提问上面两个问题,总结同学们的回答,说明像2和-2,3和-3,2.5和-2.5他们只有符号不同,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点有两个,他们只有符号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2相反数概念的引入

相反数:一般地,a的相反数是-a

-a的相反数是a 【教师说明】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它的前面填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交流讨论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教师说明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4练习1.判断

(1)-2是-(-2)的相反数(2)-3和+3都是相反数(3)-3是3的相反数(4)-3与+3互为相反数(5)+3是-3的相反数(6)一个数的相反数不能是它本身 2.求下列数的相反数:(1)-5(2)

(3)0(4)-2b(5)a-b

(6)a+2 3.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数轴上作出它们的相反数;

(2)用“<”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这四个数连接起来。

5问题引入

问题3: 请两位同学分别站在老师的左右两边,两位同学同时向东、西相反的方向走1米,(老师、两名学生都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把这两位同学所站位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教师说明】两位同学虽然一名向东,一名向西走了1米,但是两位同学距离他的距离是一样的,都是一米,但是在数轴上所在的位置却不同,用来表达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以用绝对值这种方法计算。6绝对值的概念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上面的问题中,在数轴上表示数-1的点和表示数1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1,所以,1与-1的绝对值都是1,即|1|=1,|-1|=1。7巩固练习

练习4:-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记作|2|。练习5:-0.8的绝对值是

0.8

。练习6:

(1)|+6|=,|

|=

,|8.2|=8.2;(2)|0|= 0

;(3)|-3|=

3,|-

|=,|-0.6|=

0.6。

8交流讨论

思考1:有没有绝对值等于-2的数?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是负数吗?为什么?不论有理数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什么数?

思考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0的绝对值是0。

课后习题

1.若a>0,b<0,且|a|<|b|,则a、-a、b、-b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b。

2.绝对值小于3.5的整数是

-3,-2,-1,0,1,2,3。3.已知:,则x=___-3___,y=__2____。

4.如果-a=-9,那么-a的相反数是____9_____。

5.a-4的相反数是__-(a-4)_____,3-x的相反数是_-(3-x)__。

6.|m|+m(B)

A.可以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是正数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7.判断并改错:

(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错

(2)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这个数一定是负数;错

(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错

(4)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对

b<-a<

(5)有理数没有最小的,有理数的绝对值也没有最小的;错

(6)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两个有理数为a、b,若a >b,则|a|>|b|.

板书

1.相反数:一般地,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

2.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3.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第二篇:21.2_郑人买履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郑人买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中所蕴含的寓意。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同学们上街买过鞋吗?怎么买到的鞋?古时候有个郑国人也上街,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一起学文吧!2.板书课题,读题。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掌握生字。

1.初读,提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的地方,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读流利。

2.指名读一读全文,指导生字。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结合注释,理解意思。1.教师指导:读懂文言文最关键得理解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利用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结合文中的注释,读懂《郑人买履》的意思。2.全班交流归纳。

3.重点理解句子中“之”的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2)反归取之。(3)何不试之以足。

4.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配乐体会。

(三)说故事,明里。

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买履最后不得履的认可笑在哪里?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个人?为什么? 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抄写生字。

四、总结

教师小结: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之相信量好的尺寸去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五、作业

1.背诵《郑人买履》 2.再找一两则寓言读一读。

六、板书 郑人买履

忘持度

返归取之 宁信度

无自信也

第三篇:21.2_画蛇添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懂得文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诵读这则寓言。

2.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用寓意。

2、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放《画蛇添足》的现代文录音,教师在前边配表情,配口形,配动作,如演“双簧”一般,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有趣的图画。(出示幻灯片,放映幻灯机。)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

2.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3.找出“曰”字后的语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怎么读出感情来?

a.“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

(范读,齐读,个别读)

b.“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用不屑一顾的神情表

现出来。(齐读,范读,分组读。)

三、问答析疑

1.(课前,学生预习并提出问题写在提问卡片上。)教师把收集到的提问卡整理归

纳分类。

2.把上述“问答”制成的幻灯片放映出来。

句子分析可采取答“记者”问的形式,由一个学生代表记者,另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在旁点拨,其余学生可以举手提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3.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寓意,思考故事的因

果联系。(四人小组讨论,汇报四人一致的看法。)

4.根据学生回答,形成板书。

5.灵活运用。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的作文,本来

结构完整,可常常又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迁移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寓言吗?有哪些?

(如: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自相矛盾)

放映一则《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学生看完后做后面出示的练习题。

五、信息共享

(教师事先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学生在图书室查找相关资料并摘抄下来,都制成幻灯片,开设课堂“小网吧”)

指名一个学生做“网吧”小主人,管理资料。练习时碰到问题可询问“网吧主人”,查阅资料。想多了解一些课外知识、学习方法、也可以查资料。如: 金点子

--文言语句翻译的四种具体方法

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

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课后习题 背诵寓言。

第四篇:《有理数》教案2

《有理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能力目标 :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情感态度:让学生了解有关负数的历史、体会负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理数的意义.难点: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础 分均为0分.两个队答题情况见书上第23页.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

分组讨论扣的分怎样表示?

用前面学的数能表示吗?

数怎么不够用了?

引出课题.讲授正数、负数、有理数的定义.用负数表示比“0”低的数,如:-10,读作负10,表示比0低10分的数.启发学生再从生活中例举出用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 数.三、巩固练习

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

(1)如果火车向东开出400千米记作+400千米,那么火车向西开出4000千米,记作______;

(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______;

(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______;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__.分析:用正、负数可分别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用负数表示;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定为用正数表示,则另一个方向用负数表示;如运进与运出,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买进与卖出,胜与负等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东5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B.如果汽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

C.如果气温下降6℃记作-6℃,那么+8℃的意义就是零上8℃;

D.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1.20米记作+0.20米,那么-0.05米所表示的高是0.95米.

三、小结回顾、纳入体系

学生交流回顾、讨论总结,教师补充如下:

概念:正数、负数、有理数.分类:有理数的分类:两种分法.应用:有理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第五篇:有理数乘方第2课时 教案3

2.5 有理数乘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一个数;

2.了解乘方在生活实际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记数法

难点:把一个数表示成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提问:什么运算叫乘方?什么叫幂?(2)5的底数、指数、幂各是多少?

3452.计算: 10=(),10=(),10=(),10=(),……

从计算可得出:指数为2,幂的最末有2个 零,指数为3,幂的最末有3个 零,指数为4,幂的最末有4个 零,指数为5,幂的最末有5个 零,一般地指数为n,幂的最末有n个 零,反之亦然。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为了使较大的数读写方便,我们常常用10的乘方来表示,例如:

5600000=6×100000=6×10,720000000=2×10000000=2×10,8570000000=5.7×100000000=5.7×10

把一个数表示成a(1≤a<10,即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得到:第一因数是带一位整数的小数,第二个因数的指数比原数的位数小1。

8-17例如35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58×10=3.58×10

而不能写成35.8×10或358×10,因这两种表示法中的a不符合条件1≤a<10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博狗 本文节选于:(www.xiexiebang.com)

1. 讲解例3(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30000;158000; 31个0(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364.315×10; 1.02×10;

85(3)(8.1×10)÷(9×10)思路(1)230000=2.3×10;158000=1.58×10

533

31个0(2)4.315×10=4315; 1.02×10=1020000;

8536

8.1108810000000900(3)(8.1×10)÷(9×10)=59000009102.讲解例4 如果平均每人每天需要粮食0.5kg,那么全国每天大约需要粮食多少kg?

91年呢?(全国人口约1.3×10人,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分析 全国每天大约需要粮食0.5×1.3×10= 0.65×10=6.5×10÷10=6.5×10(kg)

8111年大约需要粮食6.5×10×365=237250000000≈2.37×10(kg)注意:解题时首先要列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把运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四、课内练习

1.完成课内练习1,2 2.完成课本中的合作学习

3.完成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若课堂内时间不够,可放在课外进行)

五、课堂小结

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记数的方法,它是把一个大于1的整数写成带一位整数的数与10的幂相乘形式,其中10的幂的指数应是原数的位数减1,表示时一定要注意条件1≤a<10。(以后学习小于1的数的科学记数法)

六、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9998

下载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课时2-1.2_有理数_教学设计_教案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案)1.7 有理数的除法课时2

    有理数的除法(课时2) [定标自学] 1.自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 2.学习重点: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3.学习难点:处理结果的符号 4.学习......

    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教学设计_教案2[精选]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够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进而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和的形式. 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

    课时3-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教学设计_教案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 2. 教学重点/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3. 教学用具 4. 标签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引入......

    课时2-1.3_有理数的加减法_教学设计_教案3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的进行加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加法交换律、......

    2有理数的分类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有理数的分类第1 课时 设计人 黄华峰 审核人李中锋 执教人 教学预设时间43分钟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教材在安排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后,数......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2

    《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2)会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 (3)会使用计算器完成复杂......

    1.2 有理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2)理解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

    《咏柳》课时教学设计4

    《咏柳》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