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
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
声音
响遏行云
杰作
形状
阔幅白绢
感受
如痴,如迷
第二篇:《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黄果树听瀑》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上选读课文中的第一课。本文是一篇游记,文字优美,想像丰富,比喻生动。全文以“听”字为题眼,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的描写,以此带动对瀑布形象的描述,并将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外形通过想像等形式融入到自身的情感体验中,仿佛自然与人融为了一体,难分难解,从而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自然的壮丽、伟大。
教学目标:
1.借助教师制作的“学习小提示”会读“遏、杼、寥”等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调动生活体验,理解“人喧马啸、响遏行云”等重要词语的意思。
2.通过多读难读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黄果树瀑布及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瀑”,指什么?
学到过跟“瀑布”有关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师:我们今天也随一位作家去游一处瀑布,叫“黄果树瀑布”。(板书 黄果树)
文章的题目叫——(读题)
看到这一题目,心里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说是听瀑布呢?)
二、读通课文,找出关键句 1.读通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抬头看看老师的生字小提示,帮助你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划难读的词语,在读通课文后同桌相互读一读。2.默读,找音、形句 快速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一划作者听瀑布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作者看到瀑布的句子。
3.交流句子
交流找到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找到一处,读一处。
三、研读重点段,带动理解全文 1.“车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一处(1)这声音有什么变化?
(2)知道什么是“人喧马啸”吗?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马啸,那么它又是指什么?
(3)感情朗读,读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近的声音变化。(4)听着这样的声音,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瀑布样子呢?(5)说说瀑布形状与声音的联系。
(抓织布机上布匹的形与瀑布的形,织布机的声与瀑布的声之间的联系)
第三篇: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果树听瀑》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选学课文。文章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比喻生动,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伟大。全文以‚听‛为字眼,作者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的描述,以此带动对形的描述,并将听到的,看到的,通过想象等形式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中,仿佛与人融为一体。
这篇写景散文紧扣一个‚听‛字,由远及近,从瀑声、瀑形两方面细致、形象地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和壮观景象。作者用生动贴切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描写枯水季节黄果树瀑布声势浩大的同时,还通过当地人的介绍和徐霞客的描写,对盛水季节瀑布摄人心魄的奇观做了侧面烘托,从而使黄果树瀑布恢宏博大的特点更突出,使人‚如痴如迷‛。
本文篇幅较长,让人感觉文字比较散,况且是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的选读课文,同时我也发现这篇选学课文生字、新词较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如果像精读课文那样细致全面地学习文本,时间肯定会比较仓促。所以本课前我设臵了一节以学案为主的自主交流预习课,让学生在有所熟悉的情况下进行本篇课文的学习。
另外,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很鲜明,如有多处的比喻和联想及夸张,还有‚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等。如果纯粹从写作方法入手教学会显得太僵硬死板,还得有另外一条主线,写作方法只能在其中加以体现。既然‚听‛是题眼,如何巧妙地贯穿移步换‚音‛这条主线,设立这样一个轴心,将自己的教学内容集中在描写瀑布声音的五处句段上。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取舍有度。教学目标:
1、以“听”为线索,抓住声音的变化,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品味瀑布的壮美,体验作者当时人瀑合一时“醉”的心境。
3、初步学习“移步换‘音’”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如何品味瀑布的壮美,体验作者当时人瀑合一时“醉”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顺势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课前的经典诵读让我很有感触,诵读经典可以使人思想深化,使人心灵得到净化,能使人的心灵摆脱尘俗的纷扰,现在老师来朗诵一段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在300多年前的1637年4月游历了贵州省的一处瀑布之后描述的文字:“上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有叶上漫顶而下。”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描绘的是黄果树瀑布的壮观形态,但是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游客周玉军一起走进课文《黄果树听瀑》,去领略瀑布那令人如痴如醉的声音。
2、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找出课文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1、出示一些声音的词语,让学生积累词语,并为引入下文打下伏笔。(点名读——学生带读——齐读)
纯正清脆 人喧马啸 响遏行云 訇然作响 摄人心魄 寂寥无人 如雷轰鸣 山回谷应 乐声奏鸣
2、读完后想想,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这些词语都藏在哪些词语里?
3、默读课文,边读边画,画出描写课文中写瀑布声音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依次出示课文中五处描写声音句子。
三、再读句子,理清层次,品味‚杰作‛。
1、师:我们来读读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读完之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不同的比喻事物:微风拂过 织机合奏 提琴奏鸣 乐声奏鸣)
2、师: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不一样?默读课文,找一找。(教师板书不同的位臵:入口 树隙 石阶 谷底 谷底)
四、重点品读,感悟声音的变化,归纳描写技巧。
1、句A:,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一生读句A。(师:来咱们来用心听听,这天下第一瀑到底是怎样的声音?此时作者听到的声音是一成不变的吗?(不是)有变化那可得更注意了,谁来再来读读这声音到底有什么变化?
师:你觉得这声音到底有什么变化呢?(由轻渐重,由模糊渐清晰,由弱渐强。)师:从句子的字里行间你从哪里读出了开始的时候是很轻的呢?(飘,拂)师:平时都什么可以用‚飘‛这个词呢?(白云、纱巾、羽毛、灰尘……)所以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声音怎么样?(特别轻)它还把瀑布声比作了风儿吹过树梢的声音?那是怎样的响声呢?谁听过来模拟模拟?那你来读读前半句。
师:然后声音发生了变化,渐近渐响,像潮水般漫涌过来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大,最后大到什么程度?
师:此刻,(课件出示: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师:你读懂了什么?还能听到鸟鸣吗?还能听到车马声吗?还能听到人们的喧闹声吗?(抓住‚只‛字)你还读懂了什么?这水还是前面‚哗哗‛之声吗?那咱们一起来感受下,指名生读。
师生对读,感受瀑布的渐近渐响。
师:这样的水声,作者是在哪儿听到的呢?(入口)
你听懂了?这一听,作者不由赞叹道: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师:你感受到了什么?透过作者的万千想象,我们听出了怎样的瀑布声? 感情朗读。
师:作者不由得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寻根‚谷底或瀑边‛
师:同学们,此时作者‚听瀑‛又在哪儿呢?(谷底)
2、教师让学生快速归纳其他几句描写声音变化最重点的词语,适时板书。
3、写法渗透,初习‚移步换‘音’‛
师:作者4听瀑布4变地点,这就叫——移步换景。但是今天老师却觉得它的重点在于移步换‚音‛。(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地点部分,学生读后面描写部分。)师:作者刚进景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第一组读——
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师:作者远远的透过树梢才看见瀑布就听到,第二组读:
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师:作者来到群山环抱的谷地,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三组读—— ‚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师:作者来至谷底,再听瀑布,感想万千,一起来——
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臵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臵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师:就是这四听瀑布,听出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五、感悟‚沉醉‛,读写结合。
1、师:臵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的呢?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感悟‚沉醉‛
师:此情此景之下,作者不禁流露出了此番心迹(课件出示)——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抓住‚醉、痴、迷‛)——请几个学生读读.2、隐而不发,读写结合。
布臵小练笔: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请用你稚嫩的文笔来描述一下大自然的声音吧,可以是听风的、听雨的、听溪流、听鸟叫的……注意用上两个以上的比喻,并且采用移步换景的描写顺序。
六、回环回归:
1、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谈谈自己的体会。
2、补充经典阅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叶圣陶的《瀑布》、王安石的《日照绝句》、李梦阳的《开先寺》、徐凝的《庐山瀑布》和宋代白玉蟾的《三叠泉》。
教案设计:2015、1、3 4
第四篇:《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转载于:《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练习,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谈话:课文的第二段具体写了作者在黄果树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1、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逐句朗读体会。
“从远处飘来”是怎样一种声音?“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理解“人喧马嘶”、“喧嚣”。
3、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声音朗读出来吗?其他同学闭目侧耳倾听,用心去感受这种声响。
4、小结学法:整体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二、用上述的方法学习第3、4两段的内容
1、各自读书,勾画。
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第3自然段:理解比喻句“一道瀑布悬挂„„好像一匹宽幅白练„„。”“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
第4自然段:“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银雨撒金街”是怎样的情景?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三、学习课文的第5-7自然段
轻声朗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想想在谷底,你站在瀑布的脚下感觉如何? 学生自学,朗读体会。
1、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
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
着重理解下面的句子:
“中间直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撒到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种舒服你体会过吗?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在谷底欣赏瀑布,真让人激动,叫人陶醉,令人振奋。齐读第5-7自然段,读出这种感受。
四、学习课文的第8段
1、登上平台,我们又看到了什么?范读。
2、简介徐霞客。
3、指导读好“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这句话。板书设计: 6 黄果树瀑布
声音 响遏行云
杰作
形状 阔幅白绢
感受如痴,如迷篇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选读课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选读课文)教学设计 嘉兴市实验小学周亮
教学目标: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赏诗激趣,品题导入。
(1)谈话激趣
(2)赏诗话情
(课件出示)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望”,体会作者观察点的变化,从而引出“移步换景”]
(3)品题导入
师:诗人李白啊,用一个“望”字,向我们展现了“庐山瀑布的真面目”,那么现代的作家又是怎样描绘
瀑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课题)——黄果树听瀑
师:那么“黄果树瀑布”在哪儿呢?
(课件出示“地理知识贴”:黄果树瀑布简介)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素有“天下奇景”之称。黄果树瀑布,是我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亚洲最大的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飞流而下,势如翻江倒海。
二、理头绪,初知大意。
师:简简单单一段话,就让我们初步了解了黄果树瀑布。那么课文如何通过一个“听”字来描绘出“黄果
树瀑布”的呢?昨天同学们预习过了课文,文中有没有遇过特别难读或不会读的地方?现在会读了吗?
师:那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着“听”字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三、快读课文,定位中心。
(1)初识“瀑布”,定位中心
师:作者提纲挈领,文章开篇之处,就用了一句话,最精炼地概括了这条瀑布。找一找,把它划下来,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出示:中心句)
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梳理主问题
师:同学们,结合着“听”字,我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师:是啊,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作者听到了怎样的瀑布声,让他感叹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对吧?请 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至6自然段,划出文中直接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一想句中的什么地方让人感受到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用笔圈出句中关键的字词,想一想从中读懂了什么?把它简单地记在书本边上。(学生读文)读完,划想,想完以后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四、精读课文,从“听”入手,品味“杰作”。
模块一: 句子一:(感受瀑布气势)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a1:自谈感受
师:句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这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a2:感受“瀑声”
师:读着读着,透过文字,你听到的是什么?这声音像什么?
师:听着“哗哗”的瀑声,作者就把这份想像表达了出来!(点红)谁来读!
(课件点红: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
师:此刻,天地之间除了水声,你还听得到其他什么吗?这是从哪儿读出来的?(课件出示:天地间只存
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师:你读懂了什么?(抓住“只”字)
师:是啊,这就是奔泻不止的瀑布。(板书:奔泻)a3:定位“入口”
师:这样的水声,作者是在哪儿听到的呢?(入口初听瀑)这一听,就听懂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
自然的杰作!句子二:(感受瀑布魅力)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b1:初谈感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声音像什么? b2:听觉冲击
师:“低音提琴”的声音会是怎么样的呢?(课件出示:低音提琴声)
师:要是千百架一起奏响,会是怎样?你来读!
师:是啊,听着轰响不止的瀑声(板书:轰响),作者有了这番的想象(手指句子),于是不由得说——黄
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b3:寻根“石阶”
师:同学们,此时作者又在哪儿“听瀑”呢?(石阶再听瀑)句子三:(感受瀑布风采)
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漂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c1:初谈感受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是啊,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作者仿佛还听出了什么? c2:视觉震撼(视频直击瀑布,给学生震撼)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透过作者的万千想象,我们听出了怎样的瀑布声?(板书:诱人)c3:感情朗读
师:作者不由得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c4:寻根“谷底或瀑边”
师:同学们,此时作者“听瀑”又在哪儿呢?(瀑边三听瀑)
模块二:
师:作者三听瀑布三变地点,这就叫——移步换景。
师:作者刚进景区,初听瀑布,第一组读——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师:作者来到群山环抱的谷地,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二、三组读——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行,山径寂寥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师:作者来至谷底,三听瀑布,感想万千,一起来——
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漂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师:就是这三听瀑布,听出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五、感悟“沉醉”,读写结合。
师: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的呢?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d1:感悟“沉醉”
师:此情此景之下,作者不禁流露出了此番心迹(课件出示)——此时此地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
痴,如迷。(抓住“醉、痴、迷”)——请几个学生读读 d2:隐而不发,读写结合
师:看来此刻,作者已——醉(板书)
师:此刻我们也置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又会听到什么?想象到什么呢?拿起笔,学着文中作者描绘声
音的样子,在书本空白的地方写上一写。
六、情感回归,再品“听瀑”。
师:这节课我们就从“听”的角度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与魅力。文中还有从其他角度展现瀑布神韵的
地方。愿同学们与美文相伴,再来一回——黄果树听瀑。板书设计:
入口奔泻
黄果树听瀑 石阶轰响 醉
瀑边恢宏 【说课】(嘉兴市实验小学 周 亮)
《黄果树听瀑》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记述了作者来到黄果树瀑布景区,亲身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的一段游览经历。
课文原本的课题为《黄果树瀑布》,与现在的文章相比,少了“据当地人介绍——银雨洒金街”及“徐霞客诗句”两段文字。那么课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变动,我猜测编者的意图在于,一方面突出作者欣赏瀑布的方式是“听觉——听”,另一方面是试图从多角度展现黄果树瀑布的魅力与风采。
基于这样的猜测,我又看了几篇课文,发现课文的层次和结构,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文章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瀑布,从课文一开始,作者“车刚到景区,初听瀑布”,到作者“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最后到作者“坐到潭边,三听瀑布”,文章的“听”字线索清晰,经纬分明。直至最后,作者由“听”到“醉”,文字有情有境,有意有韵,令人回味无穷。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认字识文能力,而本文又是一篇选读课文,所以本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引领学生感受美,激发学生追求美——自学”。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确定本课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
(1)以“听”为线索,抓住地点和声音的变化,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瀑布魅力与风采,感悟作者赏景情怀。
(2)复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模仿作者通过想像描写景物的方法。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本课在教学环节上,我采用了六步走的操作策略:
1、赏诗激趣,品题导入。
2、理头绪,初知大意。
3、快读课文,定位中心。
4、精读课文,从“听”入手,品味“大自然杰作”。
5、感悟“沉醉”,读写结合。
6、情感延伸,再品“听瀑”。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自己认为的几个关键点,跟大家作个交流。
一、咬文嚼字,读文学句,展开教学。
开头以李白诗《望庐山瀑布》导入,通过对望字的品味,引出对课题中“听”字的初步感悟。而全篇教学的展开更以“听”字为基本立足点,以“大自然杰作”为基本感悟点,对“三听”瀑布过程进行深入细读。比如第一句抓住 “只”字展开多层次体悟,感受水声之大。第三句,紧扣“听”字,作者仿佛还听出了什么?让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和充分感悟,补充文本不足,拉动了情感,训练语言。
二、潜移默化,渗透学法、写法指导,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成长。
(1)第一句中“深抓这声音像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告诉学生作者也有想像,并把这份想
像写了出来,继而通过多层次的读,感受这份想像美,声音美,作者的文字美,从而渗透写法指导:通过想像描绘事物。
(2)课前导入中,复习引入概念“移步换景”,并通过对三听瀑布的解读,感受观察点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学习感悟“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渗透着写法指导。
(3)培养“阅读审题能力”,“阅读概括能力”。
课题是文本的文眼所在,它最浓缩地反应了文本的精神内涵。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课题,直接读文本。所以应当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品读课题。教学中从《望庐山瀑布》的望字出发,抓准课题中的“听”字,有节奏,抑扬顿挫地读,教学学生抓住重点,品读课题。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其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形成,是相当要紧的。教学中从“听的地点”、“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三个角度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教学中通过多个层次的读,有个体读,有引读,有男生读,女生读,更有整体读,以达到文本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感受黄果树瀑布的魅力与风采。
四、读写结合,升华感悟。
写应是阅读教学中不该淡出的环节,特别是小学高段读写更应当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我设想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想像,学着课文描绘声音的样子,自己来写写你听到了什么?想像到了什么?以期达到读写的真实结合。
五、多角度围绕“听”字,感悟“大自然杰作”魅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给学生多个语言训练的冲击点,有眼到的“文字冲击”、“视频冲击——瀑布视频”,有耳到的“听觉冲击——低音提琴”,共同震撼人心,达到心到,再促成口到——多层次、多方式地读,最后到达心灵的回归——沉醉。
六、教一半,学一半,引领学生自学。
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中,我有这样一段引领语:“这节课我们就从“听”的角度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与魅力。其实,文中还有从其他角度展现瀑布神韵的地方。愿同学们与美文相伴,再来一回——黄果树听瀑。”这样说,是设计思路中“激发学生追求美”的体现,试图由此引导学生再去自学美文。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意识,学生会不会,能不能真去再读读这篇美文,恐怕也得有我前面的教学是否吸引住学生来决定。
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比较急,自我感觉教学一直在赶着走。
2、对于瀑布声音的概括,感觉太生硬,还有老师牵得太牢,可以更开放一些。
3、写的环节,原来试图是通过想象来写自己听到什么,想象到什么的,可能是因为自己说得不够清楚,或环节设计上尚有不足,今天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同学是在模仿课文最后一句话来写。所以这一篇三:《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黄果树听瀑》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上选读课文中的第一课。本文是一篇游记,文字优美,想像丰富,比喻生动。全文以“听”字为题眼,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的描写,以此带动对瀑布形象的描述,并将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外形通过想像等形式融入到自身的情感体验中,仿佛自然与人融为了一体,难分难解,从而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自然的壮丽、伟大。
教学目标:
1.借助教师制作的“学习小提示”会读“遏、杼、寥”等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调动生活体验,理解“人喧马啸、响遏行云”等重要词语的意思。2.通过多读难读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黄果树瀑布及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瀑”,指什么?
学到过跟“瀑布”有关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2.师:我们今天也随一位作家去游一处瀑布,叫“黄果树瀑布”。(板书 黄果树)
文章的题目叫——(读题)
看到这一题目,心里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说是听瀑布呢?)
二、读通课文,找出关键句 1.读通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抬头看看老师的生字小提示,帮助你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划难读的词语,在读通课文后同桌相互读一读。2.默读,找音、形句
快速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一划作者听瀑布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作者看到瀑布的句子。3.交流句子
交流找到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找到一处,读一处。
三、研读重点段,带动理解全文 1.“车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一处
(1)这声音有什么变化?
(2)知道什么是“人喧马啸”吗?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马啸,那么它又是
指什么?
(3)感情朗读,读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近的声音变化。
(4)听着这样的声音,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瀑布样子呢?
(5)说说瀑布形状与声音的联系。
第五篇:《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一、谈话5
1.第一次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老师带来几句诗,第一句谁来读一读?
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
听钟出长乐 白居易
听诗静夜分 杜甫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陆游
2.这4句诗都带有哪个字,诗人善听,这几位诗人分别听的是什么?
3.你还听过哪些声音呢?
二、引入听瀑3
今天我们要前往黄果树去听瀑布的声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黄果树瀑布可是我国第一大瀑布,想看一看吗?
欣赏了黄果树瀑布,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梳理听瀑13
1.那我们就出发去听瀑吧,请把书翻到157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自然段序号,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开始!5
2.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
出示:
机杼(zhù)打烊(yàng)凝神谛听解释“机杼”就是织布机
人喧马啸响遏行云訇(hōng)然作响(描写声音的)
指名读,一起来读
3.词语读得不错,那么句子呢?谁来读!
„„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wān)三门„„3
4.读得真好,课文的题目是黄果树听瀑,那么哪些语句在写“听瀑”呢?请你默读课文,快速划出来。
交流,一下子就全梳理出来了,我们50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啊!
5.出示5个语段:那作者分别是在黄果树的哪些地方“听瀑”呢,请你再快速浏览这些语段,联系整篇课文,按顺序将地点填在助读卡相应的方框上。
听瀑的地点 比喻的声音 声音的特点 风景区门口
如雷轰鸣
交流,作者先是在风景区门口听瀑,然后是透过树隙,接着到哪里,再去?地点各有不同,你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听瀑的呢?(从远到近)同学们,课文就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我”到黄果树听瀑。
四、自主听瀑20
我们先到风景区门口去听瀑。
1.景区门口听音。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a 这里把瀑布的声音比作成了什么呢?微风拂过树梢和潮水的声音。
b 若微风拂过树梢,这样的声音你听到过吗?那是怎样的声音?指名读出来。
c 潮水般涌漫过来。潮水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请你读出来。
d 读到这里你发现这瀑布的声音在?在变化,变得越来越响了,你能读出这种感觉来吗?
e 你还从那些词语感到这声音在变得越来越响了?
飘来,拂过,涌漫,盖过,奔泻。
这一连串的动词,越来越有力量。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的渐近渐响。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一起读。
f 读着读着,你感觉这瀑布声音还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变化,极富动感,美妙。了不起啊,连美妙也体会到了,这瀑布声音简直就是美妙的音乐了。
一起读。
2.自读透过树隙和山径听音。
接下去,请大家自己透过树隙和到山径上去听听瀑布的声音,这声音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完成相对应的表格。
交流,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
(1)透过树隙去听,除了壮观,这声音还有什么特点?让我们理解一下“响遏行云”这个词语。
a 指导理解响遏行云。响遏行云是什么意思,知道吗?这个词语出自于《列子·汤问》一书,书中写到:“抚节而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传说古代有一个人唱歌非常好,他打着节拍,大声歌唱。那歌声振动树林,高入云霄,甚至连天上浮动的白云也停下脚步来聆听了。
b 这么一讲,你觉得这瀑布的声音还感觉怎么样呢?令人震撼,令人陶醉。
(2)山径听音:优美,壮观。
(3)点拨异同: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个地方听到的瀑布声音特点都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作者都运用了比喻的写法。
3.谷底听音
让我们渐行渐近,直达黄果树瀑布。请你默读第6、7两个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作者所听到,用波浪线划出作者的联想。
(1)交流:坐在谷底的岩石上,作者听到怎样的瀑声?
听着这瀑声,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谁来读一读。大家找对了吗。
(2)请你自己反复地读读这两段话,想一想,你此时心里是怎样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3)汇报点拨。
(4)让我们一起也来聆听这令人陶醉的瀑布声,就在这瀑布声中,让我们捧起书,一起合作着来读一读。引读。
(5)黄果树瀑布的声音令我们陶醉其中,这所有的感受作者是通过联想展现给大家的。
五、仿写。
大自然的声音好奇妙,请你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声音,可以是听雨的声音,听钟的声音,听诗的声音,听风的声音,也可以是其他声音,用上我们今天我们学到的比喻或者联想来写一写。先静静地想一想,再动笔。
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
听钟出长乐 白居易
听诗静夜分 杜甫
夜阑lán卧听风吹雨 陆游
交流点评,我很欣赏你„„
你这样比喻,也让我产生了无穷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