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名词解释题汇总(附答案)
1.教师职业能力:是老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
2.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职业的相对地位、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3.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动作技能: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
5.教学能力: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也可以说,就是老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6.教学认知能力: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7.教学设计能力:是指老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8.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
包括: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力、对教师自我心理因素的反思能力。
9.教学实施能力: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
10.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1.德育能力: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12.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13.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
14.效应---本体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体。
15.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
1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17.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
18.实际锻炼法: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力习惯的一种方法。
19.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方法。
20.教师的管理能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学生体育与卫生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集体管理以及依法从教等几方面能力的总称。
21.反馈辅导:是新课程讲授后,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它需要教师有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单元辅导:是一单元的课程结束后,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
23.考试辅导:是阶段性学习结束后,为了迎接学期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所作的复习性辅导。
24.教育基本法: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我国一切教育立法的依据,也是我国一切教育实践的根本法律依据。
25.教育部门法: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制定的关于某一部门教育的法律。
26.综合教育法:是根据教育堪本法针对跨部门的横向问题制定的教育法律。
27.单行教育法:是教育部门法中包括的单个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条文,如各种法规、条例、规程、章程、实施细则、实施方法等。
28.教育相关法:是指与教育工作有关、教师应该有所了解的法律。
29.教师科研:从字面上讲,就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但是安的意义不仅限于此,而是在于强调教师科研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30.课题:简单地说,课题就是问题,或者是理论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1.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32.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搜集资料的方法。
33.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阐述方法。
34.行动研究:是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者为研究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的研究工作。
35.信息:就是及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36.信息能力:就是对信息的获到、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能力。
37.信息获取能力:是教师应具有的信息的基本能力之一,是非常有用、重要的一种信息能力,此能力是指教育能在信息资源中及时、快速、准确收集到有用信息。
38.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39.信息检索系统: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存储,以供用户检索的系统。
40.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
41.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检索手段。
42.书面语言:主要指教师书写出来的语言,即用书写形式表达的语言,板书、作业评语等。
43.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
44.手势语言:是指教师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达意思。
45.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
46.教师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行动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7.教师的协调能力:是指教师根据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的能力。
48.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作,通过敏锐的观察准确地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49.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50.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建立在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是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心理能力,是种独创性的艺术,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技术。
51.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与学生日常交流和沟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灵活、有效地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的技巧。
52.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
53.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认识和理解能力。
54.教师角色冲突:由于教师所承担的角色多了,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这种因不相容的期望导致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就是角色冲突
55.教师角色多重性: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教师3.心理健康的维护者4.学者和专业人员5.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6.课程的开发者7.人际关系的协调者8.学生学业的评价者。
56.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侍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
57.压力:是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
58.应激:是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59.负性情绪与情感:实际上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1)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验;(2)对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情感。
60.中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自我心理状态调节能力,包括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排除心理障碍,控制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与人和睦相处等。
61.教师自我提高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思想、业务、人格等方面不断趋于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是教师实现自身潜能和自身价值的基础性能力。
62.教师的学习能力:是指教师为适应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不断吸取有关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63.教师的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能力。
64.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现行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能力和举措。
第二篇:教师职业职业能力测试考试常见题及答案
一、情景:有个漫画,一个人在走路过程中嫌自己身上的梯子太重了,就把它砍了一段又一段,等走到一条小河边需要梯子过河时,突然发现,梯子的长度不够了。
1.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相信学好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我们在选择工作时,才能足够自信,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多看,多学东西,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2.树立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慢慢积累自信心。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要求。3.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就业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
4.用长处来经营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方面作为首选。5.增进人际交往能力:人类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学会尽快融入所在的学习(工作环境)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具有一种与老师同学等人员协调和沟通的能力。
7.平衡心态,善待压力: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职业生涯规划:
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工作1年左右时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经验丰富教师的长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课堂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想法。我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对课堂学生的管理能力需要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不是很明显。作为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如何将学习知识与社会工作需求紧密衔接等都是值得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自身特点的分析:熟悉了自己,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我性格较为温和,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有明显的外向性特点。爱好剪纸和画画,思维方式敏捷。喜欢学生,乐于奉献。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相对不强。本质淳朴善良,但做事有时不够果断。
五年规划具体目标:第一年(2018年)多看和专业相关的书籍,能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课流程设计合理,知识讲解准确。认真读书,坚持手写教案,并在教案上写有质量的批注。给学生上课后,及时写教学反思。第二年(2019年)阅读专业和教育相关书籍,加强讲课、说课等教学基本功锻炼。不断提高教学素养,教育机智贯穿于课堂。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认真参加教研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及科研具体内容的探讨。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论文发表达到职称评定要求。同时,考虑自己研究著作的思路框架。第三年(2020年)教育教学上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的教学特色。认真备课、上课,写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多看其他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教科研成果显著。考虑研究方向,申请课题。确定著作框架并着手写作。第四年(2021年)教学上有优良的语言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上课做到了解学生需要,激发求知欲。认真钻研教育理论专著,有系统的理论基础。认真总结教育经验。发表有质量的论文一篇。著作写作顺利进行,争取年底完成初稿。教学专题研究有实质性成效。
第五年(2022年)完善教学中的细节,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教学得到学生认可。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实力。著作定稿并顺利发表。
三、教师不仅需要专门知识,还需要专门能力:
对教师来说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同样要重要。这其中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更应该具备如何教的能力。即教师应具备高深的业务素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师若没有充实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灵敏的教学机智,是无法成功进行教学活动的。课堂中师生互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双方在互动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需要具有与学生沟通和理解的交往能力,这种互动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管理课堂的能力,作业及时反馈)
四、高校教师不但要有教学能力,还要有科研能力。
科研工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密不可分,科研能力促使着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教师专业精神的丰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自我专业特色的形成。科研工作是高校职能的体现,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社会职能。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科研来进行补充和探讨。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没有了科研活动,教师便失去了对科学前沿动态的掌握,呆板的传授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素质。
五、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学科,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这门学科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智慧,所以说,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表达具有审美观,而教师对科学的表达要有艺术性,也就是要幽默、生动、有趣。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教学已成为教学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从教学内容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审美因素,具有艺术性。所以说,教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在学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这门学科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形成教学艺术。
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才可以成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教师上课不是照搬教参,而是对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感悟和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学生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传授逻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身正为范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要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事教师工作和在平时的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平凡而崇高的心灵。教师从事的教育事业,着眼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要通过真善美正义来指导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正确的言行。用身正为范来巩固和壮大教育事业。身正为范离不开行动的付出,他是一种教育活动,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的榜样力量,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尊感,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言行上的关心,多一点心灵上的聆听。身正为范包含着教师的正气,正气融入在教师平时的言行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行感受到正气的力量,内心受到感染和鼓舞,从而成为一个有正气的然。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已,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教师职业能力名词解释A
一、1【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以顺利地乃至完美地完成教育任务为特征的职业活动能力。2【教师专业能力】是在教师职业准备阶段,在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专业获得的能力。
3【智慧技能】是人运用语言、符号、规则、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职业威望】是一种职业与其它职业的相对地位。所有社会成员根据个人的职业给予他的敬意程度。
5【动作技能】是人通过某种特定动作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如阅读、书写、演讲、绘图、舞蹈、唱歌、体育活动等,都有特定的动作要求,按照动作要求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是动作技能。
6【关注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理焦虑,但也可以体现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7【角色认知论】描述的是一名教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角色自我认知的特点,也体现了教师职业能力成长历程的某些特点。
8【心境论】描述的是一名老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境状态的特征,虽然这种描述对于每个人来说并非如此,但还有一定的普遍性,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也有启发。9【典型行为论】描述的是一名老师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典型行为,与心境论有异曲同工的意味,它对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表直接的意义。
二、10【教学能力】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11【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领会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12【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
13【教学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方案、解决具体教学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调控能力、实施教案能力、教学应变能力。14【了解学生】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
15【了解学生个体】是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爱好、道德行为等,以便区别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16【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和策划过程。
17【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措施。
18【课堂调控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实施能力。19【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能力。20【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21【任务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媒体等操作因素进行反思与调控的能力。
22【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指教师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的一种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能力、合作教学能力。)
三、23【德育】是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总称,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内容也应放到德育中。24【德育能力】也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政治、思想、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5【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因素、道德素质、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认识和把握能力。
26【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评判能力。
27【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的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表现在第一印象、心理定势、晕轮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28【第一印象】是指教师对学生最初的认识和感受,也称“最初印象”,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29【心理定势】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趋势。
30【晕轮效应】是指人对某事或某人好与不好的知觉印象会扩大到其它方面。
31【近因效应】是指学生近期行为给教师留下深刻印象,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致使教师改变对学生的原有看法。32【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语言文字说服、事实说服)33【实际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一定的实践活动,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它的实践性、行动性,学生能在做中体会、做中学习、做中形成)
34【品德评价法】是教师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方法。(它有三种方式:奖励、惩罚、操行评定)
35【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其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
36【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高尚思想、优良品质、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37【情感陶冶法】是通过教师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及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性格逐渐完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非强制性、愉悦性、隐蔽性、无意识性。
38【现象——本质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透过现象本质,进而对学生有个较客观的评价。39【效应——本体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分析事物间的互相联系开始,抓住事物变化后产生的效应,由认识事物变化后所产生的效应来认识事物本质。
40【自卑】就是个体同他人进行比较后,感到自我适应性差,某方面或某几方面不如他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畏缩甚至灰心等心理不平衡状态。
41【嫉妒心理】是由于恐惧、担心他人优于自己或自己不如他人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42【虚荣心理】是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43【疏导】即:“疏通”和“引导”。
四、44【教师的管理能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学生体育与卫生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集体管理以及依法从教等几方面能力的总称。45【反馈辅导】是新课程讲授后,根据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它需要教师有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找出问题症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6【单元辅导】是一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面向全体学生所做的辅导。
47【考试辅导】是阶段性学习结束后,为迎接学期考试、期末考试、升学考试所作的复习性辅导。
48【自学辅导】是一种特殊的个别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或者专门的自学教材或软件,或者是教师选定某个章节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自学完成学习任务。
49【个别辅导】是课堂以外教师对特殊情况学生的辅导,这些学生可以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是进度比较超前的学生或对某类问题有深入理解兴趣的学生。
50【基本教育法】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法律。●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是我国教育基本法
51【教育部门法】是根据教育基本法制定的关于某一部门教育的法律。●知识点:包括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师范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对义务教育的年限、方针、性质、阶段、往常年龄、使用语言、管理体质、法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师资资格要求、学校设置、法律责任等做出规定。
52【综合教育法】是根据教育基本法针对跨部门的横向问题制定的教育法律。●知识点:学校法、教师法、教材法、学位授予法、考试法、学校卫生法、学校体育法,都 是综合教育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对教师使命、教师地位、教师管理、教师节日、老师的权力与义务、教师的资格与聘用、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的考核及待遇奖励、教师的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
53【单行教育法】是教育部门法中包括的单个具有法律性质的文件条文,如各种法规、条例、规程、章程、实施细则、实施方法等。
54【教育相关法】是指与教育工作有关、教师应该有所了解的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儿童权利公约》等。
五、55【教师科研】教师用科学研究的态度、程序和方法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以期望提高教育质量并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活动。
56【课题】就是问题,或者是理论研究中应该解决的问题。57【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感知对象搜集资料的方法。
58【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搜集资料的方法。
59【实验法】是通过特定的操作设计检验某种设想的实践效果的方法。
60【历史法】是指对教育的历史文献、历史遗存所做的发现、整理、考订、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发展的状态及趋势所做的阐述方法。
61【行动研究】是泛指以实践中的实践者为主体,以实践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并为了实践所做的研究工作。
六、62【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63【信息能力】期权就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运用的能力。
64【信息获取能力】是教师在信息资源中及时、快速、准确收集到有用信息。
65【信息检索】是指从众多的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全过程。
66【信息检索系统】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存储,以供用户检索的系统。(分手工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
67【手工检索】简称手检,是以手工的方式,利用印刷型检索工具来检索信息资料的一种检索手段。
68【计算机检索】简称机检,是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里的大量数据中检索出所需要信息的一种手段。(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互联网信息检索)
69【检索性文摘】是把一定范围内的文献进行浓缩,简明扼要地摘述其主要内容,著录文献的标题、箸者、出处,并按一定的方向编排的检索工具。
70【信息传递能力】是教师应具有的一种重要的信息能力。
七、71【教学口语】是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用语。(一般包括: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和总结语)
72【教育口语】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谈话,它是教师的日常工作用语。(分为导语、激励语、表扬语和批评语。
73【板书设计】是指教师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以简练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形等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认知过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辅之以课堂口语的表达,保留传输信息,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行为。好的板书能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可以配合教学重点,印象,增强效果。
74【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明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
75【手势语言】是指教师用手做各种姿势来表达意思。主要有情感手势、指示手势和形象手势通过运用这些手势语言可以使教师的主体形象更加鲜明,使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
76【书面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它借助书写工具和文字、记录人类的思想成果。77身体语言】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语言形式。
78【教师的沉默】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以不发表看法应对之。
79【暗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表情、手势、动作、环境)手段达到,是接受暗示者对暗示内容的知觉和接纳。八80【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人在思想、行动上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反思能力)81【认知能力】指教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认知,并能使自己在行为上较快地融入人际环境的能力。这里的认知包括对社会情境、人际关系、个体的人格特征等的认识。
82【表达能力】指教师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恰当地表达信息、传播信息、增进沟通的能力。
83【协调能力】指教师根据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变化,能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策略的能力。
84【反思能力】指教师通过分析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行为方式中的缺点和不足,借以提高自我的能力。85【教师的正式群体】是指经过上级批准成立或社会认可成为社会或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单位、科研单位。
九、86【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特定的学生行为或特定的事件,通过敏锐地观察,准确地把握行为和事件的实质,果断、迅速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的能力。(包括:观察、理解、决策和实施)
87【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基于长期对学生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密切观察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心理能力,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也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技术。
88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灵活、有效地处理交往问题的能力和技巧。89【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90【课堂偶发事件】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恶作剧、学生之间的恶作剧以及互相吵闹,打架,摔文具,出怪模样等。
91【非主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一时无法确定事件行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如房屋倒塌,山洪暴发,流氓闹校,食物中毒等,这些事件危害更大,紧迫性更重,要求老师要积极、果断、准确采取相应措施,权衡利弊、顾全大局。
十、92【教师角色】就是社会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行为所赋予的期望或规范要求,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责任的期待。
93【教师角色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在意识水平上对其所应表现的行为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表现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94【教师角色冲突】由于教师承担的角色多了,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教师角色之间将不免地发生冲突,这种因不相容期望导致的心理矛盾和行为就是角色冲突。
十一、95【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功能状态。
96【心理调适能力】是指能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的心理适应能力。97【情绪】是自然性的,原始动物也具有的一种心理过程。如喜怒哀乐甲种原始情绪,人与动物都有且与生俱来、不学就会。98【情感】是社会 为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99【压力】是指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焦虑感,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理一心理反应叫【应激】。
100【负性情绪与情感】包含两层不同的含义。第一指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情感体验。第二指行动起抑制或阻碍作用的情绪、情感。
101【中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自我心理状态调节能力,包括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排除心理障碍,控制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与人和睦相处等。
十二、102【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现行教育传统的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能力和举措。
103【教师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视距是对教育活动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
104【教师的学习能力】是指教师为适应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不断吸取有关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105【教师自我提高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思想、业务、人格等方面不断趋于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是老师实现自身潜能和自身价值的基础能力。
106【合作能力】是指通过人际间的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与人共事的能力。
名词解释目录
一、1【教师职业能力】1 2【教师专业能力】3 3【智慧技能】11 4【职业威望】7 5【动作技能】12 6【关注论】14 7【角色认知论】14 8【心境论】15 9【典型行为论】16
二、10【教学能力】22 11【教学认知能力】23 12【教学设计能力】23 13【教学实施能力】24 14【了解学生】28 15【了解学生个体】28 16【教学设计】29 17【教学策略】34 18【课堂调控能力】37 19【教学反思能力】40 20【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40 21【任务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40 22【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24
三、23【德育】49 24【德育能力】50 25【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51 26【评价学生的能力】53 27【认知偏差】54 28【第一印象】54 29【心理定势】54 30【晕轮效应】55 31【近因效应】55 32【说服教育法】60 33【实际锻炼法】63 34【品德评价法】64 35【自我教育法】65 36【榜样示范法】61 37【情感陶冶法】62 38【现象——本质法】57 39【效应——本体法】57 40【自卑】68 41【嫉妒心理】69 42【虚荣心理】69 43【疏导】70
四、44【教师的管理能力】97 45【反馈辅导】78 46【单元辅导】78 47【考试辅导】79 48【自学辅导】79 49【个别辅导】79 50【基本教育法】95 51【教育部门法】95 52【综合教育法】95 53【单行教育法】96 54【教育相关法】96
五、55【教师科研】103 56【课题】107 57【观察法】118 58【调查法】119 59【实验法】120 60【历史法】122 61【行动研究】124
六、62【信息】129 63【信息能力】131 64【信息获取能力】132 65【信息检索】134 66【信息检索系统】134 67【手工检索】134 68计算机检索】136 69【检索性文摘】136 70【信息传递能力】145
七、71【教学口语】145 72【教育口语】145 73【板书设计】146 74【体态语】167 75手势语言】166 76【书面语言】158 77【身体语言】164 78【教师的沉默】170 79【暗示】171
八、80【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176 81【认知能力】176 82【表达能力】176 83【协调能力】176 84【反思能力】177 85【教师的正式群体】184
九、86【教育机智】201 87【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206 88【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211 89【道德】209 90【课堂偶发事件】207 91【非主体突发事件】208
十、92【教师角色】220 93【教师角色认知能力】221 94【教师角色冲突】229
十一、95【心理健康】240 96【心理调适能力】241 97【情绪】245 98【情感】245 99【压力】【应激】。241 100【负性情绪与情感】245 101【中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241
十二、102【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279 103【教师研究能力】。274 104【教师的学习能力】271 105【教师自我提高能力】271 106【合作能力】282
名词解释目录
一、1【教师职业能力】1 2【教师专业能力】3 3【智慧技能】11 4【职业威望】7 5【动作技能】12 6【关注论】14
7【角色认知论】14 8【心境论】15
9【典型行为论】16
二、10【教学能力】22 11【教学认知能力】23 12【教学设计能力】23 13【教学实施能力】24 14【了解学生】28 15【了解学生个体】28 16【教学设计】29 17【教学策略】34 18【课堂调控能力】37 19【教学反思能力】40
20【自我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40
21【任务指向型的教学反思能力】40
22【组织研究性学习能力】24
三、23【德育】49 24【德育能力】50
25【教师了解学生的能力】51 26【评价学生的能力】53 27【认知偏差】54 28【第一印象】54 29【心理定势】54 30【晕轮效应】55 31【近因效应】55 32【说服教育法】60 33【实际锻炼法】63 34【品德评价法】64 35【自我教育法】65 36【榜样示范法】61 37【情感陶冶法】62 38【现象——本质法】57 39【效应——本体法】57 40【自卑】68
41【嫉妒心理】69 42【虚荣心理】69 43【疏导】70
四、44【教师的管理能力】97 45【反馈辅导】78 46【单元辅导】78 47【考试辅导】79 48【自学辅导】79 49【个别辅导】79 50【基本教育法】95 51【教育部门法】95 52【综合教育法】95 53【单行教育法】96 54【教育相关法】96
五、55【教师科研】103 56【课题】107 57【观察法】118 58【调查法】119 59【实验法】120 60【历史法】122 61【行动研究】124
六、62【信息】129 63【信息能力】131 64【信息获取能力】132 65【信息检索】134 66【信息检索系统】134 67【手工检索】134 68计算机检索】136 69【检索性文摘】136 70【信息传递能力】145
七、71【教学口语】145 72【教育口语】145 73【板书设计】146 74【体态语】167 75手势语言】166 76【书面语言】158 77【身体语言】164 78【教师的沉默】170 79【暗示】171
八、80【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176
81【认知能力】176 82【表达能力】176 83【协调能力】176 84【反思能力】177
85【教师的正式群体】184
九、86【教育机智】201 87【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206 88【与学生交往中的教育机智】211
89【道德】209
90【课堂偶发事件】207 91【非主体突发事件】208
十、92【教师角色】220 93【教师角色认知能力】221 94【教师角色冲突】229
十一、95【心理健康】240 96【心理调适能力】241 97【情绪】245 98【情感】245 99【压力】【应激】。241 100【负性情绪与情感】245 101【中等学校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241
十二、102【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279
103【教师研究能力】。274 104【教师的学习能力】271 105【教师自我提高能力】271 106【合作能力】282
第四篇:教师职业能力测试
2011新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2、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的一块试金石。
A、育人为本
B、以德兴教
C、面向全体
D、精英教育
3、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属于职业教育的()A、特殊规律
B、局部规律
C、基本规律
D、普通规律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5、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6、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7、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A: “取法乎下”
B : “取法乎中”
C: “取法乎上”
D: “无法即法”
10、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二、判断题(每题2分,计20分)
1、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3、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4、教师的仁慈在一般人际关系中运用时也要讲究方法。但是涉及到教育对象时,由于学生的年龄与发展的实际,由于教育规律的制约,这一方法特征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5、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并非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7、从狭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8、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应该与服务相结合。()
9、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所以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赞赏和表扬学生。()
10、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极为重要但又是非常薄弱的一个部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计15分)
1、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3、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做教师的清贫。据统计:现在教师的收入已高于社会其它行业的平均收入,但做为教师发大财是不可能的,做教师要耐得住寂寞,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要守住人类的精神家园。请问:教师的精神空间指的是什么?
四、辨析题(15分)
1、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一说法是否合理?(7分)
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8分)(1)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2)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如何理解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是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一些人,他教一年,然而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一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请问:您希望自己成为哪种人?为什么?
第五篇:2009年教师职业能力测试考试简答题
简答题:1.教师职业能力特征 :1实践性2稳定性3发展性4差异性
2.职业能力功能 :1完善个人修养2提高职业威望3增强职业信心4提高工作效率5保证工作质量
3.中等学校教师完成教育工作任务能力 :1教学能力2教育能力3管理能力4科研能力
4.中等学校教师一般性职业能力 :1信息能力2语言能力3交际能力4角色认知能力5心理调适能力6自我提高能力
5.心理学把人的一般能力分作 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
6.加涅学习结果把能力分为 五种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5态度。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是加涅理论中的 核心概念。
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中 八个半智能 是 核心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博物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存在的智能(半)。
8.关注论的说法 中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 可分为 : 1关注他人阶段2关注自己阶段3关注教学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
9.角色认知论的说 法中 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分为 1角色感性认知阶段2角色自我中心认知阶段3角色比较认知阶段4群体角色认知阶段
10.心境论的说法职业能力分为 : 1 受挫与平静2稳定与自信3保守与低落4抱怨与退出
11.典型行为论认为职业能力分为 1准备与模仿2积极上进3熟练应变4反思与革新5墨守成规6退缩与退出
12.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 以下五种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实施能力4教学反思能力5组织研究性能力
13.教学认知能力 主要是对各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手段等的领会分析 判 断能力。主要表现 为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分析教材能力、了解学生能力。
14.教学认知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包括 三方面1领会课程标准能力2分析教材能力3 了解学生能力
15.领会课程标准能力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1理解课程性质及课程基本理念2理解课程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3掌握内容标准4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16.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 包括1正确理解教材的特点2深入分析教材内容3了解学生的能力
17.教材的重点 有两层含义1.它是教材中最要、最基本的内容有价值的内容2.它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
18.了解学生的能力包括 1从整体上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2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每个学生(1)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2)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3)了解学生个体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19.教学设计能力 指教师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主要包括 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整合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包括
(一)教学目标确定二分析学习背景三教学目标的陈述
教学目标的确定包括 1分析内容标准(首先教师在解读与本节相关的内容标准,对此要认真分析,尽可能准确把握做到内容具体。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再结合本节的具体内容,确定具体教学目标。)2.分析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希望学生达到,就要考虑能实现的可能性问题,就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确定目标把内容标准具体化。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分析学生知识的起点。2分析学生技能的起点3分析学生的态度
21.学习背景 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设施.社会环境或组织机构等因素
22.陈述教学目标常犯的错误 1把目标当作教师教学要求来写。2含糊不清.无法琢磨3只列出了教学内容的提要.主题.原则或概念等。
23.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2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测
24.整合教学内容 是老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必须作的一项工作 表现 1教学内容心理化2肢解.重组教学内容
25.教案 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产物
26.编写案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创造原则5总结性原则
27.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1课堂调控能力2实施教案能力3教学应变能力
28.课堂调控能力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规范学生行为二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三运用注意规律调控教学四运用语言艺术调控教学五利用反馈信息调控教学
29.实施教案能力包括 1按己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2按巳设计的板书,巳选择的方法和媒体进行教学3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教学反思能力 包括自我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和 任务指向型教学反思能力
31.老师反思的方式 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内部自我对 话 方式二外显自我对话方式三同事讨论方式四行动 研究 方式
32.组织形容性学习能力 是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的一种教学能力。这种能力 包括 :创新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开发校内外教育资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能力、合作教学能力、综合管理能力
33.德育能力包括 1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2正确评价学生能力3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
34.正确评价学生能力 是指老师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对学生整体素质做出客观评判能力要求 一要 力求评价客观公正 1克服认知偏差(消除第一印象、克服心理定式、驱除晕轮效应、力戒近因效应)2做到恰如其分二要 掌握灵活运用各种学生评价方法
(一)刺激反映法(1系统的刺激2突然的刺激3模拟自然的刺激
(二)现象本质法
(三)效应本体法 三要 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内容的激励性和评价语言的激励性)
35.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包括 一、领 会 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
三、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常用方法四、清楚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原则五、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36.说服教育法包括 一语言文字说服二事实说服 教师在进行说服教育时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要懂理2老师要通情3教师要善言
37.榜样示范法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的榜样要有时代感、真实感和可接受性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要简单模仿。三调动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主动性
38.情感陶冶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老师要进行情感陶冶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39.实际锻炼法 大体可以分为一学习活动的实践二完成具体任务的实践三执行制度的实践
40.品德评价法 有三种方式一奖励二惩罚三操行评定
41.自我教育法 经过自我认识、自我驱动、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四个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老师可以从以下几点 加强指导 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与动机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三帮助学生掌握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
42.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在 挫折心理、性心理、考试心理、个性心理等 个性心理缺陷包括 自卑、嫉妒、虚荣
43.心理素质教育的能力包括 一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二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三明确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四经常倾听学生的心声五掌握一些心理引导的技术
44.做疏导就力求三到 一是情到二是言到三是眼到
45.组织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应该给学生课堂发言制定规则;最后老师要讲究向学生提问和回答学生问题的方法
46.课堂分组活动 一要确定分组方法,坐次安排;二要考虑学生学习要采用形式,如是否需要安排中心发言者、使用练习材料等;三要督促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四要控制进程;五要认真总结,提高小组活动质量与效果;六要考虑学科特点,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的分组形式要各自特点,应避免流于形式。
47.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包括一 了解体育工作的法规 二 按照体育合格标准开展工作 三 组织好“一课”、“三操”“两活动”“一课”是体育课,“三操”是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两活动”是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经验表明组织好“一课”、“三操”、“两活动” 一是要有相应的体育知识,以适应指导学生正确活动的需要;二是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是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以使这些集体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起来;四是要有规章制度,善于利用制度的力量保证活动的规范性和经常性,并促使学
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后,要把握好组织学生体育活动的几项麦则这些原则是全面发展原则、增进健康原则、全员参加原则、因人制宜原则。
48.卫生工作归纳 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卫生二是体育卫生三是劳动卫生四是生活卫生五是心理卫生,49.心理健康的总目标 是:提高全体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 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0.学生日常形为管理的方法 一老师本人熟悉《中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并向学生生动的讲解各项规定和要 求。二是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 》,让学生熟练地记住各项规定和要求。三是训练学生按照规范做事,并养成习惯。四是平时留心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纠正不合规范的行为。五是培养学生之间相互提醒的习惯,形成以遵守《中学生日常形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荣的风气。六是经常与家 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七是认真开展批评、表扬和奖励,树立遵守《中学生日常形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
51.管理好一个班级要有以下能力 一是建立班集体领导核心二是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三是解决学生个别问题四是协调校内关系、学生家庭及所要社区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 突发事件。
52.老师必备的能力 是科研能力,老师科研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含义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老师以科学工作者的态度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用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以改进工作效果为目的,将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一体四是强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研究合作。五是强调教师科研是教师成才之路
53.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之父 是德 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他们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杂志》是现代教育科研产生的标志
54.科研道德规范的内容 一是学生的身心和利益不受损害。二是尊重学生的权益。三是尊重学生的名益权。四是应该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训练。
55.什么是文献查阅及其作用? 选择课题时和课题选定以后,都要翻阅一下报刊、杂志,或者读读书,这就是文献查阅了。作用 :一是避免重复研究二是思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能性三是思考课题研究的假设四是思考课题研究的方法。
56.文献资料检索知识有哪些? 一是要知道检索途径即到哪去找资料。二是要 懂得资料的类型。三是懂得使用检索工具,知道书目、索引是检索文献资料的基本工具及他们的使用方法。四是知道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
57.文献检索的原则 :一是要有“做冷板凳”精神。二是要尽可能多的占有资料。三是要注意资料的质量。四是安排足够的时间。五是要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
58.实施研究计划的主要工作是 :控制研究工作进程、收集与整理资料、写作论文或报告。
研究报告的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题目页
2、摘要页
3、引言
4、方法
5、结果
6、讨论
7、注释
8、参考文献
9、附录。论文的结构由题目、署名、中英文摘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
59.信息的分类 :按其作用范围把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按对人们的意义可分为有用信息、干拢信息与冗余信息。
60.教师获取信息主要包括三大类 :一是关于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信息;二是学科专业信息;三是教育专业的信息。
61.中等学校老师的信息能力应侧竽重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传递能力。
62.老师可利用的信息资源 包括自然信息资源和人工住处资源。故可供中学教师利用信息资源有学生、教师、学校的资料室、图书馆、阅览室、所在地的图书 馆,互 联网等。
63.手工检索工具 主要有目录类、索引类、文摘类三部分组成。计算机检索包括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
64.查找文献一般应该按照下列过程进行 :一是提出问题二是选择检索工具三是确定检索途径四是确定检索方法五是按线索查找六是索取文献七是阅读文献。
65.教师的现场收集能力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判断信息需求及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力二是观察学生和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66.中学教师的信息理解能力主要包括 以下几方面:一是识别教材信息含义。二是读懂学生方面信息的能力三是评价判断住处的能力。
67.中学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可以概括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分类能力。二是信息统计与分析能力。三是信息重组能力。四是信息编辑加工能力。五信息存取能力。
68.信息传递能力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利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二是利用书面传递信息的能力。三是利用形体语言传递信息的能力。四是利用教学媒体传递信息的能力
69.教师语言的特征 :一是科学性,二是规范性,三是教育性,四是启发性,五是激励性,六是审美性。
70.教师语言能力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三是影响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
71.教师语言能力的提高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二是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三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72.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分为 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有声语言)、身体语言等几种类型。
73.教师书面语言能力的要求体现 在:1,注意遣词、造名和修辞。2,注意字迹正确、规范。3,注意板书设计。4,注意评语设计。
74.教师的评语 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是肯定型评语2是欣赏型评语3是指导型评语4是征询意见型评语5是交流型评语。
75.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有哪些?一是注意准确规范,二注意通俗易懂,三注意清晰简明,四注意逻辑性和针对性。五注意语调、语速与节奏。
76.教师身体语言的作用、种类及要求 : 作用 :一,可以帮助组织教学
二、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四、可以突出教学重点。
五、可以调控教学进程。种类 :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指那些动态的、有形的手势语言和表情语言;另一方面是指静态的、无形的体态语言, 即老师的修养、风度与学生交往的距离。主要有手势语言、体态语言与表情语言三个方面。对手势语言的要求 是:1手势应适量、适度、适时。2手势应自然、得体、大方。对体态语言的要求 是:1举止要恰当2距离要适宜。对表情语言的要求 是1目光2表情
77.沉默的作用 :一具有信号功能。二具有评价功能。三具有教育功能。四具有教育功能
78.如何暗示 :一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二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进行。三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性格及他们表现做出相应的反应,要使用一些鼓励话语和表情,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动力,给他们学习信心。
79.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 包括四个方面: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反思能力。
80.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保持良好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四养成良好的谈话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