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

时间:2019-05-12 18: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

第一篇: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

周长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6—57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周长;

(2)能说出“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能测量并计算一些多边形的周长,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较优化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描绘、测量、计算等操作活动在头脑中建 立“周长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交流合作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知道围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四、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知道周长是长度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橡筋和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多媒体演示:蚕宝宝爬桑叶

观察:蚕宝宝在干什么?生:围绕桑叶的边爬行一周

2、蚕宝宝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出示: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桑叶的周长

3、揭题:周长的认识

【通过观察生动的蚕宝宝爬桑叶的过程,先让学生初步形象感知周长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1、象蚕宝宝爬桑叶那样 描一描书中桑叶、荷叶、菜园等图形的边线,描完后学蚕宝宝的话说一说

指名学生反馈,师根据生反馈媒体演示各图形周长

2、媒体演示:荷叶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那么这一周的长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讨论)

生:可以用绳子绕荷叶边围一圈,然后把绳子拉直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就知道荷叶一周的长度。

媒体演示:用绳子测量荷叶周长的过程,然后拉直绳子量得绳子长度即荷叶周长 师:其他图形也都可以先用绳子围一周,绳子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通过学生讨论测量荷叶周长的方法,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知,也为后面的量腰围做了铺垫】

3、量腰围

(1)提供材料有绳子、橡筋,选择什么材料来量腰围比较合适呢?腰围该怎么量呢?

互相合作,量一量同桌的腰围。(2)生演示量腰围的过程

师:为什么不用橡筋量腰围?那么什么是腰围? 生:腰围就是腰一周的长度。

【在学生讨论、观察测量荷叶的周长方法和动手量腰围的过程中已经感知了曲边图形的周长,初步建立了周长是一种长度的概念,为后面的计算直边图形的周长打下了良好基础,也知道了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4、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要测量周长? 生:„

师:如果要测量黑板一周边框的长度,象刚才那样用绳子绕着黑板一周,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太麻烦了,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知道它的周长? 生:用尺测量黑板的边框,然后再算一算

师:在生活中象黑板这样通过测量就可以知道周长的还有很多。

三、巩固应用,优化策略

1、幻灯片:那么谁能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书中图形:菜园、苗圃等)

2、(复上方格纸)要知道它们的周长,请方格纸来帮忙,小方格纸的边长是一米,每人选择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它的周长,看谁做的又对又快,把算式和结果写在方框内

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呢?说说自己的感受

绕平面图形周的长度叫周长

【在学生知道从不规则的曲边图形到规则的直边图形都能用绳子来测量他们的周长的基础上,再探讨平面直边图形更能够求边长的总和来知道周长,学生在交流学习体验中也加深了对周长概念的认知】

算一算多边图形的周长,如果没有小助手方格纸怎么办? 生: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

(1)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图形的周长(练习纸第一题)生反馈、汇报计算过程

(2)师:将这些图形按边的长度的特点分分类?师根据生反馈板演图形分三类(正多边形、长方形、一般多边形)

(3)师:我们求这些图形周长的共同方法是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讨论)完成练习,量一量,再算一算周长

周长:——————

周长:——————

周长:——————

周长:——————

小结:计算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是求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当图形边长相等时,就可以用它的边长乘以这样的边数。

【通过学生按图形边长特点来分类,既体会了计算的图形的基本方法也发现 对于特殊图形则可选择更优化的方法,同时为后面图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奠定 了认知基础】

3、求周长

7dm

4dm

3dm

3dm

4dm

5dm 汇报交流计算结果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也知道在生活中需要测量周长,但其实周长的小秘密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去发现去学习周长的秘密。点评: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周长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描、量、算”等一系列操作实践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想、说、做”等一系列思考与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感悟“周长”的含义,同时,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方法的多样化和优化的策略,为学习周长的计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周 长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6页至第57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并通过分类、观察、验证等活动,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认识周长。

教学准备:树叶,各种形状的实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奖章、棉线、软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周长 ⒈谈话引入,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长(出示板书——周长)。师:对于周长,你们了解些什么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大家对周长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周长,对于周长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为了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周长概念,让学生先说一说他们对周长的认识,以便为后续教学活动确立合适的起点。)⒉联系实际,动手操作,了解周长

师:创设情境(小胖妈妈给小胖买裤子),怎样才能买到合适的裤子呢? 师: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围的?

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围一围的动作?(学生操作,并进行交流)

小结。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买裤子的情境和让学生动手来量腰围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腰围就是围绕腰一周的长度,初步了解周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周长,为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

⒊动手操作、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 师:请组长拿出学具盘,看一看学具盘里有什么?

师:(出示大树叶)谁愿意上来围一围这片树叶的周长?下面请每个同学挑一个你喜欢的学具,也来围一围它的周长。

师:请把你刚才所围的学具,用笔描一描它的周长。

(学生进行操作,并进行交流。重点讨论描的方法,并用多媒体演示)。

师:请大家继续看,如果这些实物的表面去掉图案,那么这些就变成了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再选择其中一个平面图形,沿着它的轮廓用手来描一描。

小结与出示板书。(板书: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通过学生熟悉的物体表面围一围的活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周长。同时,将这些物品表面的图案褪去,则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物体表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这样,可以形象地使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中的周长。】 ⒋观察比较、理解周长与面积的区别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叫什么呢?那么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师:请你拿出你的学具,再来摸摸它的面积,围一围它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是两个不同的几何概念,但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经常会出现混淆。为此,通过直观的动手演示,用“摸”和“围”这两种不同地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⒌观察环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周长

师: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周长,那么,请同学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周长?(学生观察,并开展交流。)

师:我们的同学在教室里找到了那么多周长,你有什么体会啊?

(阅读教材第56、57页)

【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后,及时运用他们已构建的概念,再观察、寻找周围环境中的周长,既可以深化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又拓展了认识的视野,这为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是十分的有利。】

(二)在探索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周长 ⒈在分类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周长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这些图形,如果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怎样分?

(小组讨论分类,并进行全班交流,先重点讨论曲直分类。)师:通过这样的分类,你发现了什么?

(安排数图形的周长是由几条边组成的活动)师: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吗?

(学生交流,按周长的长短进行分类)师:通过这次分类,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两次分类,我们发现了周长是由曲线、线段等围成的,周长有长有短。【虽然学生的经验为他们认识周长创造了条件,但对周长的本质认识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不然学生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低层次思维状态。为提高学生进一步对周长特点的认识,借助分类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能在活动中发现一些周长的基本特点。】 ⒉在验证活动中,发现周长的多种测量方法

师:接下去我们继续来探究,你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那么我们以这片树叶和图形板为例,谁能来估一估这片叶子的周长?

(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与方法)

师:那么谁估得比较接近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它吗?

(小组合作操作,全班交流)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估计周长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在估计中指导学生根据一定的依据进行估计,是培养他们估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估计的得数,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验证,则是学生科学态度形成的基础。当然,在验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测量方法的多种,则为后续计算图形的周长奠定了基础。】

三、在想象活动中,巩固有关周长的知识(机动)

1、拼图游戏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请大家拿出六个小正方形学具,充分发挥想象,拼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说说它像什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有几条边组成?

(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2、师生小结活动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周长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师生共同小结)

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体验,由生活实际引出需要了解的物体周长,使学生明白学习周长知识的必要性;然后在众多的平面图形中感知平面图形的不同(由曲线或线段围成);通过“指”、“描”的方法,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继而再与面积的含义进行比较、区别,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平面图形的含义。

练习设计也有特色:让学生在观察、寻找周围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周长,然后进行估算并验证。这样的练习学以致用,不仅强化了所学的新知,而且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验本)数学 三年级第二学期 P60-6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并能熟练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总结,归纳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情感与体验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团结精神,钻研精神.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并总结归纳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看,小丁丁正在绕操场跑步,他跑了一周.跑道的长就是„(呼应式:周长)师:什么是周长? 谁能指给大家看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吗? 师: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呼应式:三条边的长度和.)师:那么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什么呢? 生:所有边的长度和.师:回答得真好!那么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计算速度快.师:(重点分析3号图形)除了用5+5+5=15cm外,还有什么别的好方法? 生:5×3=15cm 师:5和3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5表示三角形的边长,3表示有这样3条边.师:那怎样的图形求周长可以用乘法计算呢? 生:每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也就是正多边形。

师:很好,我们昨天学得正多边形,求它的周长就可以用乘法计算.【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出示学生熟知的操场跑道,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过渡自然,从而让学生对周长的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复习了一般图形和正多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二.新授

1.师: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又动手又动脑,量一量,算一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师:我看大家都计算得差不多了.有些同学都算好了.谁能来介绍一下他的算法?(重点分析2号图形)

生:我说2号图形。这是一个四边形,我量了四条边,算式是4+4+4+4=16cm 师:好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同组内的同学能补充吗? 生:我使用的是乘法,算式是4×4=16cm 师:为什么你使用乘法计算呢? 生:因为这是正方形,它的每条边都是4cm.有4条边并且都相等.所以使用乘法比较简便.师:这两个”4”分别表示什么呢?这4条边的长短都怎么样啊? 师:说的好极了!那现在小组讨论2个问题,一是求正方形的周长只需要什么条件?二是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怎样的呢?看看哪组同学最聪明,开始讨论.(反馈交流)由学生得出公式:边长×4.师:那为什么是乘4呢?(4表示什么呢)师:回答的真棒!那书上介绍的是什么好方法?请把书打开到第60页,请你填一填最下面的正方形周长公式.【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去试想、试做、反馈,最后达到教学目标时,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知到形成表象,最后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方法,无疑都是一种好办法。】 3.师:刚才我们自己得出了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老师觉得你们真厉害.对了,我们现在来讨论刚才的3号图形,它的周长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长方形有4条边,算式是8+8+4+4=24cm 师:好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8×2+4×2=24cm 师:8乘2表示什么?4乘2又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2条长.表示2条宽 师:那还有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8+4)=24cm 师:这个括号里的算式表示什么?外面的2表示什么?不加括号可以吗? 生:括号里的算式表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外面的2代表有2条长和2条宽.不加括号不可以,不加括号就变成2条长加上一条宽,就不是周长了.师:真棒!刚才我们听了3个同学介绍了3种不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他们做得都非常好,现在请你和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呢? 反馈交流: 生:2×(长+宽)师:为什么要乘2,这个2代表了什么呢? 生:代表有2组长和宽的和

师:说的真好.那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公式是长×2+宽×2 师:你这里的长乘2,宽乘2,又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有2条长,2条宽

师:我们说了那么多公式,那么书上又是介绍的哪种好方法呢?填写书P60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操作方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动、探索与创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就有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在学习小组合作中时时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也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感知到形成表象,最后达到教学目标。】

4、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我们已学好了,现在请你用我们学得本领,算一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看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进行交流核对)

【通过强化练习,把抽象的“周长”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来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4.出示课题:

师:我们刚才学会了2个本领,是什么? 生: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出示板书)

师:那为什么正方形的边长是乘4,长方形的边长是乘2呢? 生:因为正方形有4条边并且都相等,长方形的4条边只有对边是相等的.乘2代表2组长和宽.【通过比较,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计算周长时的区别所在,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拓展练习:

1、解决实际问题:

(1)体育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计算篮球场的周长。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是1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

(2)帮校长计算科技园中长方形展板需要多长的采边。长方形展板长是90厘米,宽是60厘米。

2、补充活动:

师:回答的好极了!真聪明!为了奖励你们,小丁丁给大家带来个游戏,拼一拼,算一算.要求: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们的边长是这样的.请你用它们拼一个新图形出来.要求是2个图形不能重叠,然后计算新图形的周长,但是不能用尺哦.看组拼出的新图形最多,拼的又快又好.实物投影: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通过拓展练习,不仅对新学的知识有一个巩固的过程,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有趣性和实用性。】

四、总结:

板书设计: 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边长×4 8+8+4+4=24cm 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2×(长+宽)2×(8+4)8×2+4×2 或=长×2+宽×2 =2×12 =16+8(填好书后拿走)=24cm =24cm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确掌握它们的周长计算公式:

由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含义,了解多边形图形周长是所有边的长度总和;

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发现由于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特点(对边相等、四条边相等)而得出计算公式; 适度的层次,清楚的练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篇:三年级新疆教案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热情好客的新疆人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人的热情好客;

2.知道新疆人的好客老传统、热情新风尚;

3.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新疆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及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友好与热情的品德。教学准备:音乐素材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歌曲,坎儿井的流水清,葡萄园的歌儿多,吐鲁番的天气暖,比不上我心里热„„

二、进入新课:

1.同学们阅读“我的新疆行”

2.引导学生了解新疆广袤的大地,豪气的饮食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

三、知识窗

1、翻开书本的44页,阅读知识窗——笑容灿烂应宾客。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中国-亚欧博览会的认识以及看法。

3、问:为了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老师总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每个新疆人的美好品质,向世界展现家乡人的热情与友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活动园

学唱歌曲“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有机会唱给你来自远方的朋友听。

五、板书设计: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热情好客

我的新疆行

笑容灿烂迎宾客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六、教学反思: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独特的风光和文化魅力。2.知道“五湖四海”的含义。

3.学会与各族人民做朋友。

教学重点: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都是朋友。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懂得广交好友的品德。教学准备:视频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在新疆生活的外国留学生,看看资料,了解留学生生活。

二、知识窗

1.阅读“五湖四海的由来”

(1)背诵唐代诗人吕岩的《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5)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在辽阔宽广的新疆感受这份美丽。

(6)通过学习这一课,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分组讨论,请小组长代表发言。小结:新疆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这里,同学们作为新疆的一份子,也要心怀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欢上新疆,给他们留下美好 的回忆。

三、活动园

同学们,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你的家人会怎么样热情的接待他呢?

四、板书设计: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在新疆生活的外国留学生 “五湖四海”的由来 接待朋友

第15课 互相尊重懂礼貌

教学目标:

1.了解白秀珍大妈的家庭组成。2.知道少数民族的交往礼仪。

3.培养学生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讲究礼仪的品质。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那么同学们都是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讲究礼仪的重要性。

二、进入新课:

1.阅读书48页“回族大妈白秀珍家的春天”大家说说,白秀珍大妈家有几个民族呀?这一家人为什么能生活得和谐、幸福呢? 2.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你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国是礼仪之邦,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到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大家都要争做讲究礼仪的好孩子!

三、活动园

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的礼仪,查看资料,然后了解新疆各民族的交往礼仪,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第15课 互相尊重懂礼貌

讲究礼仪

白秀珍大妈的家庭 少数民族的交往礼仪

第三篇: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

3、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本组教材用15-17课时。

17、孔子拜师

课 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重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 知识链接: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识字法,小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3、孔子向谁拜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标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住上自己的读书感受。

4、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动笔记下来。

5、读读画画给自己启发最深的语句,把感受说给同学听听。

三、达标检测

1、形近字组词

仆()

止()

境()丘()

品()扑()

正()镜()兵()

晶()

2、多音字组词

3、我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

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4、抄写词语,积累词语。

远近闻名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大有长进

纳闷

佩服

渊博

请教

相距

等候

5、“学习是无止境的。”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背诵课后所给出的四句孔子名言。

2、课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课 题

17、孔子拜师

课 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知识链接: 孔子的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画出来。

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敬重”等词语。

3、勾画孔子不顾艰辛去拜师的词句。

4、反复朗读孔子、老子的对话。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句旁写自己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小组同学听。

3、你认为孔子的学识渊博吗?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5、面对本课中的孔子、老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三、达标检测

1、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或者用它说一句话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2、在具体语境中领会意思相近的词语。

(1)A、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B、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理解:拜访:

拜见:

(2)A、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B、多谢老师等候。

理解:迎候:

等候:

3、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请你写出孔子的四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2、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

3、做一做“孔子书签”。教学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 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使体会显得单

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的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18、盘古开天地

课 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知识链接: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抽空读一读。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问的地方。

4、积累好词佳句。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小组相互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对难写易错字要仔细观察,认真书写评比。

2、盘古开天地的“开”是什么意思?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混沌、奔流不息、滋润、创造。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探讨自己勾画的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地方。(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6、小组合作寻找本课好词、佳句。相互认读。

三、达标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Chuàng zào

sì zhī

jī fū

zī rùn()

()

()

()

2、多音字组词:

3、唱反调

光明对黑暗

上升对

轻对

分对

4、日积月累

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找找抄抄,认真体会。

---------------------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课后找来读一读,并将故事讲给父母听听。

课 题

18、盘古开天地

课 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知识链接: 经典神话故事:《山海经》、《述异记》、《淮南子》、《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传》、《聊斋志异》、《济公传》、《镜花缘》、《心灯》、《昆仑之歌》、《愚公移山》、《女娲造人》

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2、细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3、品读课文,感受故事的神奇。

4、找出课文中意思相反的词。

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1、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呢?

2、课文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打开”天地,哪些段落是在写盘古“创造”天地。

3、天地分开后还没完全形成,盘古是怎样做的?

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盘古开天地容易么?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6、用“

”画出文中排比句,读读,感受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达标检测

1、我能填:(学文后完成练习)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创造了。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和();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他的双眼变成了()和();他的四肢,变成了();他的肌肤,变成了();他的血液,变成了();他的汗毛,变成了();他的汗水,变成了()。

2、选择主要内容()

A 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

B 天和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3、改头换面(按要求把句子改写来,试试你的本领吧!)(1)传说中,盘古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和云。(改变词语顺序,不改变句子意思。)(2)今天

一篇

故事 学习

神话

我们(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写几个在下面。

5、填填写写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6、课文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的?我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呢„„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吧!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

1、复述是记忆课文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你能把学过的课文内容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吗?那么你就按下列步骤去试试:

熟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用自己的语言练习

试试吧,把你学习的课文,复述给家长或朋友听。他们的评价:

2、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非常有趣,以下这些神话故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哪个就赶快找到读一读吧!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读后感受: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段落,以句式引导,段式引路,启发学生填补空白,组织语言,训练能力。

19、赵州桥

课 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2—3自然段。

3、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学习重点:

1、能根据文中语句的描绘,想象赵州的样子。学习方法指导:合作学习,在读中悟 知识链接: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但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赵州桥: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赵县,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1),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在桥两端的石拱上,辟有两个券洞,这种结构叫“敞肩拱”,拱矢高7.23米。这些敞开的小拱在减轻桥身的重量同时,又起到减少流水冲力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世界桥梁中的首创。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是神仙祖师鲁班修建的,其实,它是出自工匠李春之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赵州桥进行了修缮,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地。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设计者李春的相关资料。自主、合作、探究:

1、谈一谈自己所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桥。

2、小组间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赵州桥及其设计者李春的相关资料。

3、小组自学生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交流如何记住难写字,易错字。

4、同桌间互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流利、通顺。

4、谈一谈自己读了课文的感受。

5、读2—3自然段,比一比,谁能先背住。我来闯关:

A、看拼音,写词语。

Xiànchéng

jiāngù

lángān

túàn

chōngjī

()

()

()

()

()shèjì

bǎoguì

cānjiā

héngkuà

jǔdòng()

()

()

()

()B、我会辨字组词。

栏()

部()

跨()

参()拦()

陪()

挎()

渗()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根据课文描述,画一画赵州桥的样子。

19、赵州桥

课 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不但„„而且„„”“既„„又„„”说话.2、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以及修建原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和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用词的准确。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

预习任务:

1、在阅读中加以想象,能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

1、用横线画出描写赵州桥特点的句子。

2、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3、用“不但„而且”、“既„又„”来造句。

4、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还知道哪些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来闯关:

A、按原文内容填空。这座桥不但(),而且()。桥面两侧有(),栏板上雕刻着():有的(),();有的()(),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B、我最棒(我会写句子)一:

不但„而且„ 二: 既„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收集各种桥的图片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栏板上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用语言来描述,并出示了图片帮助学生再现画面,读出体会。学生对精美一词的理解不是很到位。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些精美的图案是1300年前,劳动人民在石板上一点一点雕刻出来的,非常费时间费精力很不容易。年代虽已久远依然如此逼真。我想学生在理解图案精美时,体会会更深。

另外,教学中不足之处是,朗读的指导和朗读量还欠缺,课堂结构还应更加紧凑,课堂气氛略显沉闷,需与学生沟通,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不足,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课 题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 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3.我能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学习重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学习方法指导:看看、读读、说说。知识链接:

张择端相关资料: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 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预习任务: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图画的美,以及张择端高超的绘画技艺。自主、合作、探究:

1、由读题导入,理解“名扬中外”的含义。

2、例举一些名扬中外的人或物,以便更好地体会其“名扬中外”广泛的影响力。

3、说一说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以及对作者张择端的了解。

4、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5、交流一下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我来闯关:

A、名扬中外的近义词可以是(),还可以是()。它是形容()。

B、抄抄背背

欣赏风景

来来往往

清清楚楚

名扬中外

形态各异

古都风貌

C、我来挑战

省略号的作用有:A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B重复词语的省略;C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D表示静默或思考;E表示说话断断续续;F表示语言的中断;G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下面这些句子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1、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让我想了很多„„()

2、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

3、春天到了,花坛里热闹起来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鲜花装点着欣欣向荣的季节。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教学反思: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做画的精心和古画的历史价值呢?这成了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上课初,我不忘生字词的巩固,设计了开火车反复读本课生词,并强调了重点词语“作坊、一乘、溜达”的词义。接着,开始研读课文。我让学生边欣赏古画,并配上优美的乐曲,将学生带入画中美轮美奂的意境中,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在学习2——4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边对照课文插图,边快速默读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并用笔圈一圈。再请学生在这其中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轻声读一读,看看从这一部分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还要把有关的语句画一画。这一环节是想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汇报时,再由教师引导学习段落中的词句训练重点,反复品读,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精湛,在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但学生汇报时比较自由,先汇报了“街市”,又汇报了第四段的“桥北头情景”,打乱了文章的顺序,显得有些杂乱。在引导学生学习街市的热闹时,我设计了“走在这样的街市上,你仿佛会听到怎样的声音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汇报道:“我仿佛听到了马蹄的“哒哒”声;推独轮车的“吱吱”声;赶毛驴的人喊出的“驾驾”声。”在学习桥北头情景时,我设计了“听老师读读这段话,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道:“我仿佛看到了骑马人和乘轿人险些相撞的情景,听到了骑马人勒马时马叫的声音,感受到当时的惊险;我仿佛看到乘轿人擦把汗,听到他说:“哎呀,真玄啊!,我差点跟马顶牛了,”感受到当时场面的有趣。”这一点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精湛。本课的后一个环节,在学完课文后,又是一次全景欣赏。随着画卷徐徐展开,配以《清明上河图》对应资料的解说,补充课文未能涉及到的内容。较之第一次欣赏,不仅有内容上的拓展,更在情感上传递着民族文化的光辉灿烂。“这一次的欣赏,在孩子心田累积的不仅是画面,是文字,更是文化的积淀,从而达到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最后,填写资料卡让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更清晰的了解。

第四篇:三年级第五单元

《东方之珠》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会用“倾听”、“闪耀”两词造句。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到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是镶嵌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

2、课后第五题的“小练笔”。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吗?(让学生自己介绍香港)

二、揭示课题

1、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 板书课题:15 “东方之珠”

2、解题:

珠是珍珠、珠宝,它美丽、明亮,非常贵重,这里是拿珠来比喻香港的。香港属于我国,而我国地处世界的东方,把香港称做“东方之珠”,表示人们对她的珍爱。

香港为什么值得人们珍爱,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指导

1、学习生字词。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11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轻柔 倾听 舒服 观赏 迷人 焰火 精彩 商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帮助正音

锣 舒服 观赏 轻柔 倾听 铜 店 焰火(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3、各人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3、抄写生字词语。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到在我国南部海湾的东侧,横卧着一些与大陆相连而又突出的半岛,这些岛屿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南海之滨,这就是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课文第一小节对它作了简单的介绍。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师:自读这一节,想一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后自由发言。

2、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自然,亲切的语调向别人概括介绍一下这颗“东方之珠”。

(三)精读课文二--五节

导语: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这颗“东方之珠”。

1、精读第二自然段

A.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B.学生自己试着朗读,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看看哪些句子写得很美?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倾听”与“听着”,“浪涛拍岸”与“惊涛拍岸”,“沐浴”与“吹着”等词,感受到那“舒服极了”的美妙感觉。)

C.指导朗读:师渲染:假如你当时也和游人一起温步在沙滩上,沐浴着海风、阳光,倾听着浪涛拍岸与海鸥鸣叫声,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轻松!自在!悠闲!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各自自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

2、指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A.导入:畅游了浅水湾,下面我们一起去海洋公园。B.指名读这一节。

C.海洋公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说)

D.师:海豚、海狮表演是怎样的情景?让我们来一饱眼福。

E.师:海豚、海狮表演真精彩呀!同学们能不能把你们看到的情景描述出来。F.指导背诵:借助刚才所看的录像,边想象边背诵。

3、细读第四段。

A.导语:香港是国际贸易的中心,繁华的大都市充满了现代气息。让我们一起到三大闹市口之一的铜锣湾去看看。

B.默读这一小节,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铜锣湾?

C.引读:摩天大厦„„?商店里„„?宽阔的街道上„„?

D.请同学们指着图介绍铜锣湾,尽量把书上的词用在自己的语言中。(着重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4、品读第五小节。

A.轻声读第五自然段:香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灯特别多、亮)B.学生再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的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这夜景的美,主要是抓住“灯”来写的,而第一句是概括灯的特点,第二、三句抓住了港湾里的灯与马路上的灯,具体突出灯的特点。)C.通过读体会写法,背诵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四)有感情地读第六小节。

1、“东方之珠”给我们同学留下了那么好的印象,让我们来赞美它一下。

2、指导学生把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五)欣赏多媒体显示的美景,再一次感受课文文字所蕴含的美,背诵全文。

(六)作业:

1、造句:

2、片断练习:

围绕“一到双休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小露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2、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进行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品读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

难点: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在老师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每天要走一条田间小路去上学。在夏秋的清晨,就会遇上那晶莹的小露珠。那可爱的小露珠呀,把我的脚弄得湿湿的、痒痒的,那感觉可美妙了!(板书:小露珠)2.生读课题。

过渡:你们喜欢小露珠吗?(喜欢)小动物们也喜欢小露珠,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5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二、图文结合,进行朗读训练。

1.生自由读第2——5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哪句话最能体现这几个自然段的意思?)生答。

师:课文中写了哪些小动物喜欢小露珠?(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师:请同学们再读,看看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小露珠?生读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的话。(板书:闪亮 透明 圆润)(出示三幅钻石、水晶、珍珠和小露珠的图画)师:瞧,小露珠像钻石那么闪亮,水晶那么透明,珍珠那么圆润。小露珠这么美,怪不得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2.(出示三个句子)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一读吧。3.请一列同学齐读,师相机指导。(在指导中可范读)

4.再请其中一个学生朗读。评价:谢谢你带给大家这么美的声音!5.表演读。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着动物的样子表演一下呢?(想)同学们表演时要注意小动物的动作特点。(引导:蹦、爬、落)学生表演后及时评价。6.拓展训练。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除了这三种小动物,还有谁想跟小露珠打招呼?(生试说)

师:除了图中的小动物,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小动物来跟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鱼、螳螂、天牛、蚂蚱、蝈蝈„„)生试说。(师评价:这么多的小动物都跟小露珠打招呼,小露珠一定很高兴。)

三、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课文。

1.师:动物喜欢小露珠,植物也很喜欢小露珠,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默读第6自然段,并用“——”画出相关语句。生答,(板书:精神)(出示句子)

2.师:同学们,小露珠出现在初秋季节,那时候天气还很热。火辣辣的太阳晒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植物都变得怎样了?(师做耷拉着脑袋的样子)(蔫了)就是没了——(精神)。可是,经过小露珠一个夜晚的滋润,花草树木变得——(格外精神)怎么是“格外精神”呢?(生顿)3.看图说图(从颜色上引导)(出示图片)

师:瞧,有了小露珠,金黄的向日葵显得更加——(金黄),碧绿的白杨树显得更加——(碧绿),紫红的喇叭花也更加——(紫红),数不尽的鲜花嫩草也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4.书中哪个句子具体写出了植物“格外精神”呢? 生答。

5.师:同学们一个个腰板挺得直直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就跟花草树木一样“格外精神”。就请大家精神的读读吧!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有精神,老师也更有精神了,想跟大家一起来读。我读破折号前面的,你们接读,好吗?

小结:因为有了小露珠的滋润,世间万物变得越来越美丽。(板书:滋润万物)

四、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

师:请同学们继续浏览第7自然段,找找还有哪个句子写出了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

生找,生答。

师:因为小露珠把生机勃勃带给了大家,所以大家多么希望吧美丽的小露珠留住呀!引读:你看,向日葵——,白杨树——,你听,喇叭花——。此时此景,哪个词最能表达我们的心声?(依依不舍 恋恋不舍)而小露珠面对小露珠的挽留,却笑盈盈地说——(生接读)我明天还会来的。过渡:小露珠明天会来吗?(会)他是怎样出现的呢?

五、整合小露珠的形成、消失。1.生找出后回答。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有没有补充意见?

评价:你不仅会读书,而且很会思考。老师奖励你一个书签,希望你以后读越来越多的书,也越来越聪明!

(出示小露珠形成的动画)师:夜幕降临了,瞧,小露珠出现了。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2.师:这是小露珠的形成过程,那小露珠又是怎样消失的? 3.生找回答。

4.(出示文字)师:这就是小露珠形成、消失的过程。

齐读,指导朗读。读小露珠的形成时语速稍快一点,要读出活泼、调皮、喜悦的语气。读小露珠的消失时语速稍慢,要读出依依不舍的语气。

六、主题升华

1.师:小露珠闪亮、透明、圆润,所以小动物们都喜欢他。小露珠又把植物装点的格外精神,滋润了万物,所以植物们都想把他留住。他们在大自然中相处得多么和谐、融洽呀!(板书:大自然和谐 美丽)2.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感受他们融洽、和谐的生活!(配乐朗读)

3.大自然中有了小露珠让人感受到了和谐与美丽,我们的社会也因为有了像小露珠那样的人,才显得更加和谐、温暖。

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闪亮 透明

大自然

和谐 美丽

精神 滋润万物

16石榴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那,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 看什么王国?(出示挂图)石榴王国的小主人来欢迎大家了,大家高兴吗? 到了石榴王国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个别回答,教师归纳)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通过阅读课文去解决它们)

是啊!同学门在课文中能得到你们想要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

会的学生教读,不会的直接出示拼音让学生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两会生字、词。(齐读)

你在读课文时觉得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读不准的可以再看看课后拼音。

2、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学生自由说)别说大话,想自己先练读练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3、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察看。

4、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几小节?

(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小朋友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如有读不准的字、词、句,教师相机打断纠正)

(3)(学生评价)你最欣赏他读的那些句子或者那些句子你还可以读得更好?可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三、再读课文,学生讨论。

小节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看来这次来石榴王国作客已经有了收获。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有可能部分同学知道,有可能都不知道)你们是自己读懂解决,还是就老师告诉大家。(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查看)

1、课文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1)小组讨论。(小小组学习)

(2)指名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3)请拿到标签的小朋友上台,那位小朋友根据石榴生长过程给他们排排队。(请小朋友上来排序,在不断调整中排正确)

2、请小朋友把石榴标签贴在黑板上。

3、那位小朋友连贯的说一说石榴生长的过程。(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4、过渡: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啊!我们一起在把课文来读一读吧。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看看那些生字难写的?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讯、嚼,教师范写)

2、指导学生开始描红。(教师来回查看,随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指导)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中的词语你读熟了吗?(出示词语)老师来验收一下吧。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3、课文中的短语你能读好吗?(出示短语)郁郁葱葱的绿叶

火红的石榴花 笑得咧开了嘴

玛瑙般的子儿

同学们生字记住了,词语又读得这么好,肯定是多读了书的结果。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枣庄,让我们一起去石榴园看看吧!

二、精读训练

1、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说说都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交流。

3、看到石榴树的叶子。

叶子怎么样?你是从哪读到的?

(板书:嫩绿 郁郁葱葱)请你来读一读。齐读。

4、看到石榴树的花。(体会石榴花的美)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石榴花?

(2)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指名交流。

花颜色美:火红(板书:火红)

(老师听出来了,你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你觉得火红的石榴花怎么样?)花开得多、开得盛:一朵朵、密、盛、越开越„„满、不久

(谁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石榴花?你能给大家来读一读吗?)

花开得生机勃勃(鼓足了劲儿)你能读出这股劲儿吗?

花的形状像小喇叭(板书:小喇叭)

(4)指导朗读,读出花开得多,开得盛。齐读。

5、体会石榴果的可爱(在石榴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

(1)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读这句句子,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字或词。(先是、逐渐、最后)

(3)划出横线: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出示图片)请你来排一排:先是

逐渐

最后

。(4)可不可以把这几个词语调换一下顺序?(不可以,为什么)

你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用词多准确哪。他抓住了事物的生长顺序。

(先后出示小卡片:仔细观察、按照顺序)

(5)指名读,读出先后的顺序

(6)你还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大声地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娃娃?

(可爱)笑、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急切、扒开、张望、报告

他们为什么笑啊?为什么这么高兴(开心)啊?为什么这么急啊?

(板书:高兴地笑)

作者怎么会把这些石榴娃娃写得这么可爱呀?(喜欢石榴)

你看,作者喜欢这些石榴娃娃,他把石榴当成了人来写了。让我们也带着这股高兴的劲儿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7)你看,把石榴娃娃当成了人来写,写得多可爱啊,多有趣啊!

现在,让我们把小动物也当成人来写,你也能写几句这么有趣的句子吗? 出示句子:花丛中的小蝴蝶开心地挥舞着翅膀,招呼着同伴去参加歌舞会。天空中的小鸟()。(8)再次齐读第三自然段。

6、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1)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样子、色彩美(出示红白相间的子儿理解):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你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

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书:酸溜溜 甜津津)

(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

(3)齐读

三、总结:

1、石榴不仅叶子——(可爱)、花、果,里面的子儿也——(板书:可爱 美)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物事物的特点。(出示:抓住特点)

2、同学们,今天的枣庄之行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画一画,再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4、找一找你身边美的事物,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美。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教案

周 长

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4、55页《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此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平面图形和角,以及掌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后学习的,在我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没有什么经验,他们所理解的周长只是一条边的长,或者也不考虑是封闭的图形,对于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内容,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是教学方式,通过理解封闭、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来体会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所以我把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具:课件

学具:卡片、剪刀、彩笔、绳子、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引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想看一看吗?(由学习小组的组长分发)

2、出示四幅图片:笑脸、国旗、三角尺、树叶

这张卡片寄托了老师对大家的期望,希望在今天的课堂中它能陪伴同学们一起快乐学习。

二、知识感知,理解周长。

1、剪一剪

(1)请拿出你的剪刀,看谁剪得又快又好?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理解“边线” 你刚才是沿着什么剪的?

小结:刚才大家都是沿着图形的边来剪的,这个边,也可以说是边线。板书:边线

你能指一指你手中图形的边线吗?

(3)理解“一周”

你是从哪里开始剪的,又是到哪里结束的?

像这样,从图形的一个起点出发,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我们把它叫一周。

2、指一指

(1)找下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强调封闭图形。(2)出示图片:地图,指出边线:

3、摸一摸

(1)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2)在周围物体的面上找一找,摸一摸。如桌面,黑板面,„„

4、画一画

(1)出示课本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动手,描出所给图形的周长(3)展示交流。

5、揭示周长的含义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6、练一练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题略)以口算为主,主要交流算法。

三、实践探究,测量周长。

1、2、出示学生剪好的四张卡片 分小组测量周长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2)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测量3、4、5、汇报测量结果,交流测量方法。教师讲评。练习深化

(1)小花园:小青蛙和小猪去花园散步,它们谁走的路线长?(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四、课堂总结,回顾周长。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五、走进生活,体验周长。

欣赏周长生活中的应用,激发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周长。

下载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版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周长教案(定稿)

    一、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2009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009-10-28 09:22:57| 分类: 工作档案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三上Unit5Let’sEat! 单位:青云镇......

    2013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Let's talk. 本部分通过一个真实自然的情景会话,要求学生能理解对话大意,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教给学生如何表达自......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Unit5 Let’s eat!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A Let’s talk; Let’s play)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句型,正确朗读课文。能听、说、认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交流收集的材料,了解高尔基这个人物。 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3.初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16、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难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17.孔子拜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 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就餐这一话题,学习常见的有关食品、饮料的12个英文单词和与此有关的日常用语。为体现语言运用的实效性、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