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

时间:2019-05-12 18:0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

第一篇: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 植物是“活”的吗 6 校园里的植物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其学习目标来自于课程标准1~2年级的三个学习内容:

7.1.1知道植物都是生物

7.3.1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名称及其特征

8.1.1说出植物需要水喝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课程标准没有对学生认识怎样的植物作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当地一些典型且便于观察的植物引导学生认识。对于植物的特征,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花等主要器官,知道不同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部分,与植物能够“活”着有着重要的联系。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因而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的观察到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上课时候学生调控肯定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下,抓重点引导,辅以游戏、观察、探究、交流强化。

本单元中,各课虽然有侧重,但是都围绕“植物具有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是“活的”、“有生命”这个主概念展开的,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级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

总之,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大多数学生会喜爱科学,特别是男生,对于科学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5)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本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五、本单元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引领时间:第二周9.12-15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第一课。因此学生对于这门功课是陌生和神秘的,此课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科学学习无限的遐想,能够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这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立足于学生对知识的元认知,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个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孩子走进科学,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化,能够描述植物的几个主要器官(根茎叶花)。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持久的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因此本课还设计了一个环节种植植物,这是学生进行长期观察的首次尝试,学生家长的帮助。坚持观察和记录将为学生完善植物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教学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植物图片、绿植等。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上的植物。

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有30多万种。

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展示自己的小成果)。

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个别同学说说,其他同学补充。4.塑料花是植物吗?学生讨论交流。

准备两棵植物,一个是真花真植物,一个是逼真的假花,假植物。老师引导学生明白:塑料花不是植物。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里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

2.选择组内你认为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

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 2.校园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步骤方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种什么,打算如何去做。五.作业设计: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教学反思:

1-2.观察一棵植物

引领时间:第三周9.19-21

探究活动建议: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与生命的,并能简单的说说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阳光、水,大部分长在土,少部分长在水里等等,本课是在此基数上让学生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点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花等主要器官。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植物是生物”概念。本课主要是以观察、描述为主,一年级的学生观察主要方式停留在看上,这个时候教师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方法除了看,还有很多,充分运用手、耳、鼻的感官器官。同时通过观察让学生学会记录(即绘画)主要外形特点,或者拍照记录。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要求不能太高,合理即可。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与技能: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科学情感、态度: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2.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

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四、小结

过渡: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棵植物,原来它是****!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五.作业设计:画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茎叶结构。教学反思:

1-3观察叶

引领时间:第三周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是观察了一棵植物以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叶的共同特征和特定植物叶的特征进行更加具体观察。学生对叶比较熟悉,对叶的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本课重点观察的是叶的外部特征,通过观察不同的叶子建立起不同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又存在着形状、大小、颜色等差异的认识,体会到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引导学生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3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

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 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 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教学反思:

1-4这是谁的叶

引领时间

探究活动建议:叶的特征是辨认植物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在观察、认识了叶一些显著特征之后,依据这些特征寻找叶来自于哪棵植物,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叶,加深对叶特征的认识,又能通过认识多种多样的叶,感知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学生第一次到室外开展活动,往往比较好奇,因此建议室外观察前先分好小组,明确目标,指导记录,帮助学生有序有效的开展活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4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教学难点: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师准备:课件。为学生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

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1.学产生分小组畅所欲言。2.全班交流,老师总结发言。

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的活动记录。教学反思:

1-5植物是“活”的吗

引领时间:

探究活动建议:本课将引领概括前4课收获,结合自己种养的植物过程中的发现,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这是本单元核心目标。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弱,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教师帮助梳理和回顾。教科书因此安排了把我们种养的植物带来观察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通过老师指导进行观察,对记录表进行回顾,以及同学间相互交流和启发。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证明植物是“活”的。

学生准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的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塑料花、植物、课件等。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件出示因引入,设疑带入。

1.用课件出示兔和蝴蝶的视频,据此提问:“兔和蝴蝶是‘活’的吗?”请学生说说理由。学生会从兔和蝴蝶会动、会吃等动物具有的活动能力方面进行解释。此时教师可以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2.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 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二、收集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1.活动一:学生把自己在第1课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结合自己1个月左右的观察记录找一找它是“活”的的证据。先让学生再次观察植物,回顾1个月中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是怎么照顾它的,然后让学生组内交流哪些现象说明植物是“活”的。接下来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植物并交流。最后,教师小结,把“绿色”“有茎”等不能作为证据的理由划掉。

2.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教师可以准备带叶的枯枝或非绿叶植物,问学生:“这棵植物是‘活’的吗?它有叶吗?它是绿色的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活动,把“绿色”“长在泥土里”“有叶”等划去,帮助学生认识到“会长大”“要喝水”等说明植物是“活”的。

3.活动二:出示春、夏、秋、冬四季苹果树的变化的图片,指导学生按顺序依次观察图中的苹果树,说说同一棵苹果树在不同的季节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生把四张图片联系在一起,认识这棵苹果树一年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下一年中这棵苹果树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这说明它是“活”的。

三、学生交流谈论:

1塑料花不是“活”的,让学生说说理由。2我们为自己种的植物做了什么?

四.老师总结: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P5的活动记录。板书设计:

5.植物是“活”的吗

需要阳光 有颜色

会长大 能开花 ____植物是活的有果实 会长叶

„„

教学反思:

1-6校园里的植物

探究活动建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实地观察中,发现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3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难点: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 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物各个部分的特征。

2.教师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时教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要求:①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②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③听到老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④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

2.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观察,再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记录活动。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三、交流展示:

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足,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校园里的植物既净化了空气,又美化了校园,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五、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里P6、P7的表格和评价表。板书设计:

6.校园里的植物

校园里有丁香、小白杨、杏树„„

不拔起、不采摘、不伤害植物

教学反思:

科学阅读

第二篇: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2.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植物《2.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技能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 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观察植物。

3.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4.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3.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植物”单元,将引领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变化。都围绕“植物具有区别与非生物的特征,是“活的”、“有生命”这个主概念展开的,体现了单元学习的连贯性、综合性及概念与探究协调发展的特点。本课是在学生对“植物是有生命的” 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点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花等主要器官。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植物是生物”概念。

[学情分析]

作为刚跨入小学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学生,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通过对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简单地说出植物会生长、死亡,需要水和阳光等。但由于之前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这门课程,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加强化。

教学重点:通过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感受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引导(观察)法,激发、质疑、解惑法

2、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教设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导入新课

秋天到了,朵拉、布茨要到外面去游玩了,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脚步去看看有哪些景色吧!

学生观看枫树、竹子、牵牛花等图片。

通过以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朵拉和布茨也和大家一样,叫出了这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朵拉发现了一种他们没见过的植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在大自然中你见过这种植物吗?在哪里见过?

(一)观察植物的方法

为了能够更加仔细的观这棵植物,我们可以怎样做呢?

1.我们可以走近了去观察,可以用手来摸,还可以用鼻子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2.总结观察植物的方法:

(1)看、摸、闻

(2)整体——局部

(3)远——近

3.拿出准备好的一盆没有盛开的菊花,请你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对科学词汇的读音进行讲解)。

(二)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观察它的茎和叶,你们有哪些发现?

总结发言:叶子是圆形的,边缘有缺刻及锯齿……

2.朵拉和布茨听了大家的描述,知道了它原来是一株还没有盛开的菊花。

(三)画画这棵植物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先写上班级、姓名、日期。注意:按照一定顺序画出植物的结构:茎——叶——根

2.同学们画的一定都非常漂亮,哪位同学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作品呢?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四)小游戏:你画我猜

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画一画,看谁能猜出它的名字!

(五)说说你观察的植物

1.在生活中你还观察过哪些植物呢?向我们介绍一下吧!

2.观察一棵树,你有什么发现?

树很高、很粗壮,有很多的分支,有很多的树叶,树干上有很多裂痕,树叶上有很多叶脉,有很多树根露在了外面……

学生观察菊花的图片并交流自己在哪里见过?

讨论交流观察方法。

学生交流发现

观察并画一画。

到前面展示自己画的植物并指出。

学生交流讨论,做游戏

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出示实物更加能更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从整体观察植物的科学方法。

通过多种感官感受植物的外貌,使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植物的结构。

通过动笔画一棵植物,加深对植物构造的认识。

通过展示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通过小游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帮助学生回忆植物的样子,还能帮助其他同学了解植物。

通过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植物的根、茎、叶的数量不止一个可以有很多个。

学生在用鼻子闻植物气味时,可能会和平时生活中闻气味的习惯一样,鼻子靠得很近,要注意说明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最好用“扇闻”的方式,并演示给学生看。

巩固提升

(一)判断题

1.所有的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所有的植物都会开花。()

(二)选择题

1.()不是植物构成部分。

A.茎 B.根 C.头

2.()是生长在水里的。

A.向日葵 B.土豆 C.荷花

(三)简答题

画一棵小树并涂上颜色。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近距离观察、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式完成了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菊花,同学们真棒!

板书设计

观察一棵植物

观察方法

近距离看

闻一闻

摸一摸

花 茎 叶 根

课后小结:

1、可取之处:实物展示给学生观察植物,符合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调动其兴趣。

2、不足之处:学生对植物的根的观察感受不深。

3、改进方向:除实物展示观察外,可结合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加深学生的感受。

第三篇: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今年起,科学课程从一年级开课,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科学教学工作,作为兼职教科学的我,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科学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尽管我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面对新教材,我还是积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杂志,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的各种各种能力。

二、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为工作指明方向。有人觉得教学计划是花架子,是让学校领导看的,我还是不太同意。如果随随便便写一个计划,肯定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如果是悉心制定的计划,价值就太多了。有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我觉得有的放矢。在教学工作进行之前己对全册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对重、难点比较清楚,对学生上学期和现在存在的问题认识清晰,在教学中能把握先机,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事事有人做,孩子在中央。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的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介绍科技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等;有的课以活动为主,老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有的课要以学生搜集资料为主,在课上互相介绍自己的收获;能做实验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要尽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在教学中,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评价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又要关注学生课上表现,如回答问题流利、简明,能用上自己生活中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课上听讲、做笔记情况等,特别关注学生自己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动手实验等。

五、继续搞好实验工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实验前进行安全和方法上的指导,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学生扦插、种种子和水泡的花卉,我拍照下来,发布在我的博客上,让全体学生欣赏和学习借鉴,达到带动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家校共育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资源开展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环境的的变化、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和新成果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特别是网络资源,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丰富学习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七、继续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导学生鬼魂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下一学期,我将继续钻研科学理论,继续学习教学方法,及时总结,认真反思珍惜当前良好局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教科版第二单元

课题 《识字二》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刘、张、杨、孙、陈、赵、吴、朱、马、王、姓名”12个汉字,学会“刘、李、吴、朱、马、王”6个汉字。

2、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学会通过不同途径认识汉字。

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教学 重点 能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教学 难点 “马”字的写法及“李、吴”两个字的结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姓韩,你们怎样称呼我?又怎样称呼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我们两个人的姓不同,所以你们对我们的称呼也不同,可见,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中国一共有3500多个不同的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第一部分,认识几个常见的姓。(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哪些姓比较常见呢?在我们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搞一个调查,现在请两位组长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2、两位组长分别报告本班男、女生中姓哪些姓的人比较多,有多少。

3、学生把相同姓的人数加起来口算出结果。

4、课件显示本班姓这些姓的人比较多的字,学生对照拼音读。

5、课件16个姓氏中班级学生没有的其他几个字,学生再对照拼音读。

三、识字。

在这些姓中,有这几个姓是要求我们在本节课认识的。(课件出示:刘、张、杨、孙、陈、赵)有的同学不但会认,而且会写,现在请姓这几个姓的同学到前面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一认他的姓。

1、分别请姓这些姓的同学到前面来教大家。

2、在学生介绍过程中小结一些识字规律。

3、请班内姓这几个姓的同学领读。

4、将班内同学分成“赵家队”和“杨家队”进行识字比赛。课间活动:创设情境,带同学去美丽的小山村玩儿。(课件出示五座小房子)

四、写字。

在这美丽的小山村里还住着五户人家呢!他们都姓什么呢?在门牌儿上写着呢。这几个姓我们不但要会认,而且还要学会写。谁能说说你认识哪一家的姓? 李:

1、你是怎样记住“李”的?(小结:拆字法)

2、范写并小结上下结构的字要横长竖短。

3、学生练写。

吴:

1、与“李”结构相同的是哪一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怎样写正确。

3、指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生练写。

4、引导学生评价,师生共同帮助纠正

5、学生再写。

马:

1、“马”字怎样写呢?注意笔顺。

2、课件闪动主笔:竖折折钩。

3、范写后指导学生写。

4、说一说“马”除了表示姓还有什么意思? 王:

1、第一,用“王”字组3个词;第二,你能编个谜语记住“王”字吗?第三,“王”加一笔念什么?

2、找到“王”字主笔后观察结构特点,练习仿写,一生在黑板上写。

3、评价后再练写。

朱:

1、读准“朱”的字音。

2、给“朱”编个字谜记住它。

3、分组练习:能写好的同学自己写,写不好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写。

五、游戏巩固,扩展延伸。

学习小组内其他人的姓,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更多。

六、总结。

汉字不仅可从书本上学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学。让我们比一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全班同学的姓。回家后,再试着认一认妈妈的姓、奶奶的姓。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平时留心观察,积极动脑,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识字大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识字二》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

1、通过识标牌上的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注意识身边的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结合认学校的标牌,进一步熟悉学校环境。

3、掌握“竖提”这个笔画。学会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来记忆字形。

4、会认“年、级、班、体、育、活、动、队”等13个字;会写“电、长、办、公、少”5个字,并学会组词。

教学 重点 会认“年、级、班、体、育、活、动、队”等13个字;会写“电、长、办、公、少”5个字,并学会组词。教学 难点 学会生活识字、“熟字加笔画”的方法识字。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实物展台。教学流程:

一、今天我们学习识字儿的第二课(板书)

小朋友们,你们刚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的环境都熟悉了吗?在学校走廊里,我们会看见许多屋子门的旁边挂着不同的牌子,上面写着汉字。上面都写着什么呢?

二、认识词语和汉字

1、下面请大家轻轻地把书翻到58页,借助拼音来读一读标牌上面的字。

2、这些字你们都认会了吗?看屏幕,谁来读一读?

3、你们可真棒,这些字全读对了!如果老师把这些词上的拼音去掉,你还能认识吗?你们自己先在下面认一认。去掉拼音这回能读对吗?

4、认读汉字。这些词语当中还有今天我们要认的汉字呢!你们借助拼音自己先认一认。学校标牌上的字宝宝,你们都记住了吗?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吗?我们就来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吧!(讲要求)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就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

课间休息(生字魔方)累了吧,同学们?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魔方转转转”。魔方每转一次,上面就会显示不同的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地读出来。我们比比看,谁认的最多!

小小魔方不停地转动着,他也转走了我们的疲劳。再回到我们今天学识的识字二,好吗?

三、写字。

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识字。这些字宝宝,你还在别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刚才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宝宝,这节课我们还要写几个字呢!来,让我们看看是哪几个字?

1、齐读。

2、逐个写字

电:指名读。谁愿意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电”是有什么和什么组成的?(课间演示)师介绍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办:指名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仔细观察这个字,你打算怎样写它?(“左点、右点”“力”的宽窄)公:指名读。说说八字头的写法。

少:指导书写:这个字的主笔是哪一笔?“右点”的位置。这个字还有一个音读“shǎo”,谁愿意用这个音再组几个词。

看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字里面还有那个字也是多音字? 长:指名读。多音字组词。

3、集体评字

五、扩展练习

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校园里还有另外一些的标牌,那你们也能认识上面的字吗?我们课本上标牌上的字还记得吗?来看看我们今天认识的汉字,齐读。

六、总结

老师相信在上学的路上,家里,商店里等一些公共场所,我们还会认识学许多多的字宝宝,老师请你们把它也写到“增识汉字本”上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看图,看懂图意。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自然段。3.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自然段。用“秋天”、“一会儿”练习说话。

【教具使用】:图片,卡片,小黑板。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读汉字:天 子 上 下 来 一 大 南 飞 儿 人

二、学习新课。

1.读课题,板书课题:

3、秋天到了

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秋天到了”。我们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2.指导看图。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画。(出示图画)(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小草,黄叶)

① 地上的黄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树上飘落下来的)②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就从树上飘落下来)师述:天气凉了,树木为了保持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养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把叶子脱落下来了。(2)看看天空怎么样了?

(3)天上有什么?(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飞)(4)谁能看图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① 自己练习,同桌说。② 指名说。(三四个)大家评议。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

3.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② 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a.读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表述的图画上的哪一部分。(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自己练读。指名读)b.读第2自然段。(同前)

(2)指名读全课。(2~3人)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里哪些地方讲秋天到了?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第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第1自然段课文,思考问题)自己练习,指名回答问题。(1~2人)板书: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落下来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有什么不同?(很多片,一片)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4)树叶从哪儿落下来?(5)说说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6)谁能读出这几个特征来?

师述:这个自然段一共三句话。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三句话之间联系得很紧密。

(7)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①读时想: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熟就容易了。②自己练读。

③ 指名试背。评议以表扬为主。⒊ 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讲讲“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的意思)

①读出天特别蓝,特别高的意思,读第1句。(学生自练,指名读)②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4)读第2句,问:这句讲什么?

①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②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③“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④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的短时间内互相变换。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学生自练,读熟,指名读)⑤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里描述了几个秋天的特征?都是什么? ⑥谁能看着板书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

⑦自己练背,指名背。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师述:“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教师评议、指导。

三、学习新字。1.学习写“气”。

(1)秋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凉了)教师板书:气,让学生拼读。(2)识记方法。这个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数笔画的方法,即按笔顺笔画记字形)

书写方法是:一笔小撇,二笔横,三笔横,四笔横折小弯钩(气)。(3)口头组词语。天气 气候 生气 气味 气球 2. 识记其他五个生字的方法同“气”。3.巩固字形和读音。教师指黑板,让同学读。(顺读、混读)

四、指导书写。

1.气,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位置。

教师范写。第一笔小撇写在左上格对角线上,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上间靠上。第三笔短横写在第一横和横中线中间。第四笔横折小弯钩,压横中线起笔,到右上格的左下角顿笔写折,向左弯一点儿后,向右下格写小弯钩。2.指导余下的五个字的书写。

五、指导口头造句。1.指导用“秋天”口头造句。

(1)读句子:秋天到了。问:秋天怎么样了?(秋天到了)(2)用“秋天”这个词语练习说话,要想秋天怎么样了?这个“怎么样”是和秋天有关系的事。如:秋天,菊花开了。因为菊花只有秋天才开,代表了秋天的特征。如果“怎么样”说的是在哪个季节都能做的事,就不对了。例如:秋天,我写完作业了。这个句子中的后半句和秋天没有关系,没有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3)请同学们说说秋天怎么样了?你想出什么与秋天有关系的事了? 启发学生想的范围大一些,如大自然的变化,农业方面的收获等。(4)练习口头造句,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尽量不要雷同)2.指导用“一会儿”口头造句。(1)读课文中原句。

(2)用“一会儿”练习说话,要写在很短的时间里做的事。如:课下,我和同学们做了一会儿游戏。

(3)说说都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4)用“一会儿”练习说话。

六、练习背诵。

1.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2.分自然段练习背诵。3.全课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风姑娘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本课的13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

以认读。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注意读出小动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特征,并能模仿课文说说大雁、蚂蚁和蛇等其它动物接到风姑娘的信后会说些什么,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4.了解燕子、松鼠、青蛙和人类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激发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识记13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认读。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注意小动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3.能模仿模仿课文说说大雁、蚂蚁和蛇等其它动物接到风姑娘的信后会说些什么,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啊?你知道平日里是谁给人们送信吗?

今天我们这位邮递员有点特别,她是谁呢?老师说谜语你们猜猜看?云儿见她让路,小树见她招手,禾苗见她弯腰,花儿见她点头。你们猜她是谁啊?(风)对,这位信使就是风姑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风姑娘送信》。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小手伸出,和老师一起写)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

(1)师:请你仔细看“姑娘”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师:“姑娘”指的就是女孩子,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本音读二声,在这里读轻音。

(3)师:“信”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你看,人在信纸上写下一行行的话给别人,就是“信”。(师边说边描写“信”字)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人言信。我们的祖先认为,人说话要诚实,信字还可以表示诚实、不欺骗的意思。我们说人要——言而有信。

(4)师:风姑娘拿什么当信?她又把信送给了谁呢?让我们跟着风姑娘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63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

3.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师:老师从同学们认真的表现已经可以感觉到大家把课文读得很正确了,下面我来考考你们,看看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你认识了吗?指名认读,简单说说是怎样记住的。自由拼读、开火车读、(出示去掉音节)再次开火车认读。

4.指名分段读文。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个个都是认字小能手,我猜课文一定也会读得很流利。我们来试一试吧!指名分段读文。

三、精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一段。师:风姑娘是怎么送信的呢?谁来读读第一段?(注意指导学生读好“呼,呼,呼”)

2、师:风姑娘的信是什么啊?什么季节有落叶呢?

师:看,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飘落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条厚厚的毯子。这些离开大树,往下掉的叶子就叫——落叶。

3.同学们,风姑娘的落叶信都送给了谁?他们收到信后都说了什么?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课文2-5段,边读边思考问题。

4.交流问题:风姑娘的落叶信都送给了谁?指名说。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师板书学生齐说)

5.风姑娘把落叶信送给了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风姑娘会在信里说些什么?请大家自由说一说。谁愿意把你想到的大声地说出来?(指多名学生说)

6.风姑娘可真热心啊!提醒大家各自做好过冬的准备。那大家收到落叶信后又说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燕子收到信后所说的话。自由练读。再次指名读,师:真了不起,你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而且做到了不加字,不漏字!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配合着读读这4句话好吗?(学生齐读)

师:呼,呼,呼,风姑娘来送信。燕子收到了落叶信,说——;松鼠收到了落叶信,说——;青蛙收到了落叶信,说——;小女孩的妈妈收到了落叶信,说 ——。

7.师:大家从他们说的话中,你是否读懂了风姑娘提醒他们干什么?燕子看到信后怎么说?(师相机板书)去南方藏松果挖地洞备衣服师:(指着板书总结)原来,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收到风姑娘的落叶信后,都明白了: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于是,他们要做过冬的准备了。燕子要——去南方;松鼠要——藏松果:青蛙要——挖地洞:小女孩的妈妈要——备衣服。(和学生合作说)

8、教师指导朗读2—5自然段

妈妈对孩子的爱真是无微不至,总让孩子穿最好、最保暖的!指导朗读。

说说自己过冬时,父母准备了哪些衣服,你的父母还为家里储备了哪些物品?

9.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漂亮的头饰。(戴头饰)

收到风姑娘的信后,大家都忙活起来,为的是好好的去过冬。小动物们过冬的方法是各不相同的。现在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当(风姑娘、小燕子、松鼠、青蛙、小女骇的妈妈)?

10.拓展:师:呼,呼,呼,风姑娘又要去送信了,想想她会给谁送信呢,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吗?出示图片及文字,生拼读后回答(大雁蚂蚁蛇)想一想,这三个动物的过冬方法和课文中的谁是差不多的?它们接到落叶信后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吗?

(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各不相同。请你动脑筋想想风姑娘还会把落叶信送给谁?你能学着当一回小作者吗?)、四、巩固生字:

(一)、小朋友读的可真棒!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叫出来,看看小朋友还认识不认识?

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连词成句。

1、谁有本领把这些词语串起来,让他们连成一个句子。睁大眼睛,仔细看!

2、(1)给准备冬衣妈妈宝宝(2)可真热心风姑娘啊(小组合作交流)

3、出示两个句子:妈妈给宝宝准备冬衣。风姑娘可真热心啊!齐读。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风姑娘送信》这篇课文,大家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词朋友,而且通过朗读课文,还知道了动物过冬的方法有很多。看到同学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老师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学习开心快乐、健康成长!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石榴娃娃笑了》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2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教具准备:石榴,生字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谈话引入:

听说今天果宝特工们都去水果商场开会了,他们啊正准备一场演出呢。也巧,老师在来的路上就遇到一个水果宝宝,他呀,听说小朋友们在这儿上课,也想来听听。你们想不想见见他?用什么方式欢迎他呢?(生鼓掌)

师出示:石榴。你们认识他么?他叫什么?(石榴)你吃过石榴么?味道怎么样?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二,来学习一篇和石榴有关的儿歌。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感知

1、看拼音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看着汉子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4、有位魔法师听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也想和同学们比试比试,想不想听听他的声音?(想)放范读录音。

5、魔法师读得好不好?你敢不敢向他挑战? 指名1读。

不仅吐字清晰,而且声音洪亮。谁能读得比他还好?指名2读。

6、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试试,生齐读。

三、识字

1、同学们刚才读得这么认真,不知道文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了没有?现在它们可要出来考考你们了。(认字高亮)

第一关:带着拼音读一读词语。指名读,读对其他跟读。齐读 第二关:摘掉小帽读一读。开火车读词语。第三关:一带多,对比读。

2、现在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么?指名读文。

四、解决疑难

1、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2、老师有一个问题还没弄明白,谁呢帮帮老师呢?

这个问题就是: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后)为什么是秋风而不是春风呢?(秋天石榴才成熟)你可真善于思考!

3、说话训练:秋风还会亲谁的脸呢?(出示片:丰收高梁、稻子、玉米、白菜)

例句: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石榴娃娃就笑了,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

秋风亲了亲,就 了,露出。

说得多好啊,想象力多丰富啊。要不怎么说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呢,看来咱们同学真有诗人的天分呢。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1、片出示石榴树。

看,这就是石榴树。石榴树美么?(美)

上面红色的果实就是石榴,石榴什么样?(红红的,大大的,圆圆的)能用“ 又、又、”说一说么?(又大又圆)你用词很准确很形象。

2、这么多又大又圆的石榴可不可爱?(可爱)所以作者把它们称之为娃娃。你喜不喜欢这些石榴娃娃?(喜欢)(1)能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吗?一生读。不错,要是能读得再慢一点就更有儿歌的味道了。谁再来试一试?指名2读。

(2)男女生轮流读。各读一句。(3)读得真好,仿佛大家都是小诗人了。

六、拓展阅读与赏析

1、简介:

有一个老朋友想来看看这里是哪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好,你们想见见这位老朋友吗? 出示:王宜振照片

他叫王宜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呢。出示简介。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诗诗人。在全国一百多家刊物发表诗歌2000多首、童话50多万字。有4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教材。代表作有儿童诗集《笛王的故事》、《中国彩色童话》。

2、他呀,把咱们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进行了改编,我们一起读一读。你觉得王爷爷改编的和我们教材中的儿歌相比哪个更好?

应该说各有特色,但是我更喜欢第二种,因为句式更简短一些,而且4句一节的形式读起来更有韵律。可见,同样的题材,表现形式不同,效果也就不同。那么平时我们在写作、说话、做事时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看来王宜振爷爷还真挺了不起,不过大家不用羡慕,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能像王爷爷一样,成为一个不起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田老师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下课。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你说我说:商量去课外活动 学习目标 通过情境创设,唤起学生“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尽量做到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句连贯、表述明白。

结合训练要点,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与别人商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结合交流过程,引导学生养成在交际中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录制秋天丰收图及秋天学生户外活动的情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营造参与交流的氛围(大屏幕出示秋天丰收图及秋天学生户外活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说说课件上的内容。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秋天到了,丰收的季节来了,枝头挂满了丰收的果实。秋天的天气凉爽了,你看同学们在户外活动得多开心哪!我们也来设计一个这样的活动吧!为了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先一起商量一下户外活动的打算(板书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把枯燥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激发了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

二、依据教材,明确互动交流的要点 观察教科书的插图,帮助学生看懂图画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欲望。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发现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1)你是怎样理解“商量”的?你都与别人商量过什么事?

(2)结合我们的生活说说你对户外的理解。再读教科书67页插图上面的文字,借助音节认真读读,帮助学生明确本次户外活动的要点是商量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的内容及做哪些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向学生再一次明确这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是商量户外活动的打算,即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还可以商量活动前要做些什么准备。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明确本次交流的要点,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自主合作,创造互动交流的环境 独立思考,确定交流内容:你对什么活动感兴趣? 自由组合,组成交流小组(以活动的种类组成商量活动打算的小组)。教师点拨,提出交流要求:口齿清晰、表述明白,要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同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尝试在小组内商量户外活动的打算,教师深入巡视,进行个别辅导。汇报交流,展示商量的过程和结果:你们小组要进行什么样的户外活动?你们在一起都商量了哪些内容?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什么?把你们小组的商量过程说给大家听,要注意每个人的表达方式。评价。评价发言人的语气是否得体,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声音是否响亮,形成的计划是否合理,听的人是否认真倾听,等等。

(以兴趣相同组合成小组商量活动的打算,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了口语交际的互动性,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拓展延伸,培养乐于交流的能力 把今天在班级商量的户外活动打算回家继续与家长商量,听听家长的意见,让我们活动打算更合理并得到家长的支持。同学之间交流收获。通过今天的这个活动,你都明白了什么?

(把课堂上与同学商量的户外活动打算,回家与家长继续商量,扩大了交流的范围,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性,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继续得到培养。)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四》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单元学过的字词。

2.积累词语。认识问号。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一句完整话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如果现在我们一起去秋游,你想带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选一选,除了书上提供的物品以外,你还想带什么?请写出来。

二、学习第一关:练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选择想要带的物品。

2.自己写一写还想带什么东西。

3.指名说一说。

三、第二关:日积月累

1.教师范读词语。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互相背一背。

4.师生一起背。

四、学习第三关:知识窗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教师介绍

中秋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妒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他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后羿后悔不已,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聚,由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习俗。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2.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五、第四关:开心一刻----认识问号。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了解问号是什么样的。

六、第五关:说

1.自由读题目,弄清题意。

2.引导学生看图,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七、第六关:大家一起来-----做标本

1.由读题目,弄清题意

2.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采集落叶制作标本。

八、总结:

这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呀?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件www.xiexiebang.com 项目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别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读书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别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或小黑板、教具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我们现在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因此,我们从小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

了解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看第一页最上面的两幅图,说说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按“左边的同学在……”“右边的同学在……”的句式说。

2、老师讲解正确的坐、读、写的姿势。

3、找学生上台做直立状。

(1)引导学生看人的脊柱,让小朋友在自己的背上摸一摸,感觉一下健康的脊柱应该像柱子一样直。

(2)弯曲自己的手指,告诫小朋友,如果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脊柱就容易弯曲,就可能长成驼背,像弯曲的手掌一样,多难看啊!

4、看下面的一幅图,先说说图中有几位小朋友,穿白大褂的是谁,正在干什么。

(1)启发小朋友主动说,有条理说。

(2)小结:保护视力,要定期检查视力。

三、巩固练习

有条理地说说几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总结

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认真做眼保健操,还有定期检查视力。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长大后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再说说不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的后果。

2、说说保护视力要做到哪些。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读书姿势的要求。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说说他们的读书姿势是怎样的。

3、请全班学生照着练习。

必须做到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还有做到肩平、背直,手臂放平,脚也要平放,稍稍分开。书要稍微往外倾斜。

4、老师巡查,点拨,纠正。

5、巩固练习。

说说读书姿势的要点。

同座位或练习小组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不断地予以表扬鼓励。

读《读书姿势歌》。

读书时,要做到。

脚放平,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脚离桌子约一拳。

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条条要求须牢记,坚持天天都练习。

读《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做到。

头正背直脚踏平,眼离书本要一尺。

身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

三个“一”,要做到,书写工整视力好。

6、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正确的读书姿势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写字姿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子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握笔姿势也要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笔杆往斜后方倾斜。

2、练习要点:

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示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

3、巩固练习。

说说写字姿势的要点。同座位互相帮助,互相纠正。给姿势正确的同学奖励小红花。

四、总结。、强调读写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演学得好的学生。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指名学生分别说说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怎样的。

2、指名学生上讲台示范正确的读写姿势,其他学生评价。

3、学生齐声读背《读书姿势歌》和《写字姿势歌》。

二、看图说话、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2、明确爱惜学习用品的要求。

(1)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分类放好。

(2)写字前要检查小手是否干净,如果脏了要擦洗干净,以免弄脏练习本。

(3)课本、练习本的角卷了,轻轻地将卷起的地方抹平。

3、说说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4、学习要点。

教师讲解:我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背上了新书包,书包里要摆许多学习用品,如果不学会整理书包的话,我们的书包就会乱七八糟,学习用品放在里面,很容易损坏。

三、看图说话、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削铅笔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把铅笔削得既美观又好用。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以下要点:

(1)用转笔刀削铅笔时不能用力过猛。

(2)铅笔不能削的过细或过粗。

(3)用小刀削铅笔要注意安全。

4、教师示范削铅笔的全过程,边做边讲解要点。

5、学生练习,教师行间巡视,个别帮助。

6、学生讨论,铅笔削好后该怎样放进铅笔盒。

7、学生按照正确的做法将削好的铅笔放进铅笔盒。

四、巩固练习、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也要做到这些。

2、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

读《读书姿势歌》。

读书时,要做到。

脚放平,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脚离桌子约一拳。

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条条要求须牢记,坚持天天都练习。

读《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做到。

头正背直脚踏平,眼离书本要一尺。

身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

三个“一”,要做到,书写工整视力好。

.背诵《读书姿势歌》、《写字姿势歌》;

2.长在家检查孩子读书、写字的坐姿是否正确。课

件www.xiexiebang.com

下载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170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多少教学设计

    比多少 师:走进数学的殿堂,感受数学的乐趣,你们高兴吗? 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 看了刚才的动画片,你给大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呢? 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 天 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 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课 斜面的作用 ——主备人:李显春 学习目标 1、理解斜面的意义,认识斜面省力作用。 2、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设计

    和谐大自然 教学内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2、知道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设计

    准备课 数一数 涧东小学 党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学生语言表......

    三年级上册科学素材第一单元实验报告教科版(合集五篇)

    第一单元 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②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