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
一,课题:遂川三宝之——狗牯脑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遂川,了解遂川的乡土地理,狗牯脑是遂川乃至全国有名的茶叶,了解了狗牯脑的生长环境,名字来源,通过对其的宣传,有利于狗牯脑茶走向世界,为成为世界一流名茶而努力,从而也增进学生的家乡感情,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重点:狗牯脑茶的生长位置,环境条件。四,教学方法:ppt教学 五,课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讲乡土地理,我们的家乡——遂川,一提起遂川我们都会想到一句歌谣“遂川有三宝,金桔,板鸭,狗牯脑”今天呢我们就讲讲最后一宝————狗牯脑。(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授:4月16日上午,以遂川百年名茶——狗牯脑茶为题材的电影《神茶》,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汤湖镇“温泉宾馆”前举行正式开机仪式,影片以“狗牯脑”茶在清嘉庆年间得到皇帝御题“神茶”后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主线。影片《神茶》的拍摄,将改变过去民间传说版本多,但缺乏系统描述的现状。
(三)大家肯定会觉得狗牯脑这个名字很奇怪,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遂川县志》和当地《梁氏族谱》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遂川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尔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籽,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种植,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由于该茶叶制作精巧,色、香、味超群,受到人们称赞,而有了名气。
而且在狗牯脑山上只有一小片的地方山雾缭绕,那地方的茶叶是最醇香,正统的。
(四)狗牯脑的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原因
(1)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汤湖人民公社茶山生产大队建立狗牯脑茶加工厂,聘请梁家为技术负责人,但由于管理体制、方法欠当,以及没有很好照顾技术负责人的实际利益,狗牯脑茶质量产量都比较低。
(2)1964年,吉安专员公署拨专款1.2万元扶持,县动员8名城镇知识青年到汤湖落户,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由梁家人负责,当年扩大茶园30亩。
(3)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亩,产量突破500公斤。(4)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亩。
(5)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个村93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
(6)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159亩,总产3.22万公斤;1986年使用“汤湖”牌商标注册防伪,1990年改为“狗牯脑”牌商标注册。
(五)狗牯脑的分布
主要就分布在遂川县汤湖镇的狗牯脑山上,狗牯脑山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大,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其他地方也零星分布着一些,国家标准GB/T19691—2008的规范的狗牯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就是整个遂川县.(六)生长的优越条件
狗牯脑山,海拔900余米,山高林密,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弥漫,泉水潺潺。茶树生长,因日照短,多散射光,使芽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等内含量丰富。
(1)地形地貌:遂川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峰峦叠嶂,岭谷相间,河流纵横,正所谓“高山出好茶”。
(2)气候条件:遂川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山地地区日照时较短,多漫射光,昼夜温差较大,境内森林植被覆盖率达77%以上。狗牯脑茶独特香味特征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3)土壤条件:该地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黄棕壤、棕壤和沟谷水稻土,自然植被好,覆盖率高,无明显水土流失,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茶叶生长。
(七)狗牯脑享誉全国
与学生的互动:问学生知道哪些狗牯脑的得奖情况?
遂川狗牯脑茶是遂川“三宝”之一(金桔、板鸭、狗牯脑),是中国历史名茶。先后多次获取殊荣:早在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30年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甲等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2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55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2010年被选入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展览,等等;狗牯脑的发展当然也造福了我们遂川老百姓。狗牯脑今后的发展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企业与茶农的密切联系,使企业茶农实现双赢,提高产业辐射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茶农的培训,推进种茶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二)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联动应。与政府协调,建立“公司+加工厂+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吸纳茶农以茶园入股,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支持。
(三)挖掘狗牯脑茶文化,增强文化搭台、产业唱戏功能。充分挖掘茶文化优势,提高茶文化品味,把茶文化引入旅游文化领域。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狗牯脑茶,遂川有个更好的印象,是遂川的同学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当然也更加欢迎其他地的同学来遂川参观旅游,一品茶香!
第二篇:兰州乡土地理教案
兰州五中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学概括
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内容包括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中学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应明确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乡土”一词,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可见,“乡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乡土地理的教学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
本教案主要涉及的是甘肃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
教学目的
一般说来,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因此象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的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知识。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这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分析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地理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
这样的地理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因为其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象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几个要素或某一要素开展综合或专题的研究,这对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可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教学方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述关于家乡甘肃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采取幻灯片展示,举例法,对比法,讨论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
甘肃的历史,地理,人口,民族,资源,经济,交通等方面的介绍,是学生对家乡甘肃省有大致全面的了解。
一、甘肃概括
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简称陇。介于32°N~42°N, 92°E~108°E。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国接壤。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600万。辖7地区、2自治州、5地级市、8县级市、60县、7自治县。省会兰州市。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二、甘肃历史
甘肃陇中的泾、渭上游诸河谷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与华夏文化摇篮。省境早属禹域雍、梁之地。春秋战国时,陇中为诸戎所据,河西分由匈奴、月氏、乌孙诸族占领。泾、渭河谷的秦国与羌戎杂居。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灭义渠、狄戎后,在陇中设置陇西郡与北地郡、秦代渭河上游今秦安一带和泾河流域今泾川、宁县等地农业有较大发展,其他地区仍多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汉武帝时,由陇西、北地二群分置天水、安定、武都三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于河西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开辟了中原地区通向西域的走廊。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又分置金城郡,因而有河西五郡之称,俱属凉州部,后汉亦称凉州,治陇县。西汉时期在河西地区实行军屯和民屯,兴修水利,传入中原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农业和养马业均得到发展,河西遂成为“仓廪丰足,牛马布野”和“民庶殷富”的地区。这一时期,由于陇东地区大量移民,大片草原和森林逐步辟为耕地。
至三国魏时,在陇右分置秦州,故称甘肃为秦凉之地。晋永嘉之乱以后,分为西秦五凉。隋唐以前,兰州曾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交通要地。历史时期的“丝绸之路”自长安经省境东部到凉州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其形成和畅通,促进了甘肃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繁荣。隋统一全国以后,“丝绸之路”又出现商旅不绝的盛况。武威的经济、文化随之发达,并成为国际贸易城市,而敦煌则成为中西交通的门户,经济、文化更趋繁荣昌盛。唐贞观元年(627年)中国划分为十道,省境陇东的泾、宁、庆、陇四州属关内道;陇南的成、文二州属山南道;陇西、河西及甘南均属陇右道,即为甘肃简称“陇右”之始。整个隋唐时期,河西农田水利和屯垦再度兴盛,农业发达,积粮甚多。渭水上游和陇南继续得到开发,森林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历史上陇东曾为重要的牧区,唐以后陇东农业日趋发达。宋初省境属陕西路,后分置秦凤路(1072年),兼属永兴军路;朔方、河西之地皆属西夏。北宋以后,陇东已成为稳定的农耕地区。
元初省境尚属陕西省,1281年分置甘肃行省,省会张掖,领有河西及河湟、宁夏等地,河东大部仍属陕西省。明废甘肃省,属陕西布政使司及陕西行都司(河西),领诸卫所。明代,于庆阳、平凉、巩昌、临洮等老农业区设府,在边陲新农业区设卫,以屯养军,执行安置流民和移民垦种政策。同时,在酒泉、张掖、临泽、山丹等地大兴水利和移民,继续重视河西的开发,促进了甘肃农业的发展。明代以后,随海上交通发展,“丝绸之路”逐步被取代,加之连年战乱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甘肃经济日渐衰落。清代,于甘肃又继续垦荒兴屯,农业人口随之大增。清康熙五年(1666)改名甘肃布政使司,移治兰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甘肃领九府,六直隶州。此后,到19世纪70年代,甘肃近代工业开始萌芽,但其发展极其缓慢。清光绪十年(1884),由甘肃分出新疆省。1928年又分出青海、宁夏二省。1954年撤销宁夏省,并入甘肃省。至1958年,甘、宁二次分省,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69年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由内蒙古自治区划归甘肃省辖,至1976年上述两旗复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以来,因省境内特有矿产的开采和冶炼而新兴的城市,有白银(铜)、金昌市(镍)、嘉峪关市(钢铁)、玉门市(石油)。
三、甘肃地理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季风气候向西部干旱荒漠气候与高寒荒漠气候的过渡带,是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
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活动带,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属矿产。尤其河西走廊矿藏丰富。形成大型的铁、铜、锰、磷、铜、镍等矿藏。在河西走廊中盆地内,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小平原。
地势地形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地形区。地势西南部特高,海拔3000米以上;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千米。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米;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沟,海拔仅550米。
山原地区: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积20.2%,海拔高于3000米,中有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中山地段:除上述山原边缘的前山带外,还有分布在河西、陇中、陇南的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积20.6%。海拔2000~3000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场与重要矿藏分布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
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冬春干燥,夏季多雨,冷暖变化大。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 8℃左右,海拔3000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 0℃。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部分在2000~3000℃。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 42.8℃均出现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毫米到西北减为 36.8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毫米。本省光照足,热量大。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小时。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
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着黄褐土。其中,在徽成盆地以北的中心丘陵地带分布有山地褐色土和山地棕壤;陇东黄土高原广大塬区及其边缘台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原,但由于大都已被开发利用,天然植被保存无几,发育黑垆土;陇中地区植被则属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类型,兼有荒漠草原和草原,发育灰钙土,唯兴隆山、马衔山分布有云杉和山杨林等;河西走廊一带多属荒漠和半荒漠,土壤以灰棕荒漠土为主。河西走廊嘉峪关以西植被更为稀疏,土壤多属棕色荒漠土;甘南高原属温带森林草原垂直带向高寒草原过渡带,发育山地草原土和山地草甸土。此外,在省境各大河谷平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还发育有草甸土和沼泽土。在陇东南河谷地带尚有水稻土。北部和西北部靠近沙漠地带则有风沙土等。境内有秦岭、祁连山地、甘南高原以及兴隆山和马衔山等山体植被、土壤垂直变化则因山地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水文
甘肃河流皆发源于西南山原,呈放射状向西北、东及东南分流,大致以冷龙岭、乌鞘岭至景泰长岭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属外流区。内流区主要有哈尔腾河、疏勒河、黑河及石羊河四水系,均源于祁连山,除前者外,其余三水系均切穿河西走廊南山,流至走廊平地,形成广阔的冲积扇与洪积戈壁滩及其前缘绿洲与盐碱滩。外流区河流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横贯陇中的黄河,由积石峡至黑山峡(省境内长420公里)间,形成一束一放的十大峡谷与九个盆地。峡谷如刘家峡、盐锅峡均为优良坝址;盆地则为重要城镇之所在,如兰州、靖远等。华家岭以南的渭河及陇山以东的泾河两水系,均东流至陕西,汇入黄河。北秦岭为渭河和西汉水的分水岭,也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7.1亿立方米。但地面水地区分布不均,省境黄河流域占全省径流总量62.4%,长江流域占20.3%,而占全省土地面积61.6%的内陆流域仅占17.3%。且季节变化较大,一般6~9月为洪水期,约占年总水量60%,冬春旱季为枯水期,小河多断流。本省河流年输沙总量达6.51亿吨,90%集中于陇中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共有30多条,为本省主要的水利资源,现已发展灌溉地达86.3万多公顷,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4.3%。地下水较丰富,仅主要农牧区即有静储量1.4万亿余立方米,动储量年有68亿多立方米。
四、甘肃省人口与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甘肃省人口密度为55.30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比1982年的43.08人/平方公里多12.22人,比1990年的49.25人/平方公里多6.05人,人口密度不断加大。人口密度超过200人/平方公里的市(地、州)有临夏州(241.26)、兰州市(232.02)和天水市(223.91);超过100人/平方公里的有平凉市(181.79)和定西地区(138.69);酒泉市最低,为5.13人/平方公里。2004年男性人口1354.43万人,占51.72%,女性人口1264.35万人,占48.28%,性别比为107.12:100。
2000年人口普查时,甘肃省14个市(地、州)登记的人口中,0-4岁的人口为678.35万人,占27%,同1990年相比,比重下降了0.97个百分点;15-64岁的人口为1708.19万人,占68%;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5.56万人,占5%,与199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0.94个百分点。甘肃省共有5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19.92万人,占总人口的8.75%。人口在千人以上的16个,主要少数民族为回、藏、东乡、土、裕固、满、保安、蒙古、撒拉和哈萨克族。其中,回、藏、东乡人口在40万人以上,回族人口最多,为118.49万人,裕固和保安为甘肃地方特有的少数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甘肃省14个地、市、州登记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93.69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91.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8.42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8.69%。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42.34万人,增长11.8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2.68万人,增长17.59%。
少数民族人口之所以增长快的原因是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方面享受着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有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五、甘肃省的自然资源
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矿产资源种类多而储量丰富。能源矿产中,煤、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地热水均有储量,仅煤炭就包括了无烟煤、一般用煤、焦煤、褐煤等几大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钒、铬等及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熔剂灰岩、熔剂白云岩等14种,大部分已探明储量,铬铁矿、钒矿、菱镁矿及铸型用粘土等储量在中国居前5位;有色金属矿产包括了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共28种已探明了储量,其中铜、镍、钴、铅、锌、锑、铂族、硒和碲等矿产是甘肃的优势矿产;此外尚有硫、磷、蛇纹岩、芒硝等非金属化工原料矿产9种和石棉、白云母、石膏、石灰岩等非金属建材原料矿产14种均已探明了储量。
六、甘肃省的经济概况 甘肃1949年以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多从事较原始的农牧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境内石油、煤、铁和多种金属的开采利用,甘肃一跃而为以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新兴工业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的省区。农、牧、副、渔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农业
甘肃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草场资源较丰,并有一定面积的天然森林,但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农业以旱作为主,全省约有耕地353.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耕地中约有75%为旱地,水浇地及水田约占25%。
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糜、谷 5种高产抗旱粮食作物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的80%和82%。其中以小麦分布最广,东南部以冬小麦为主,西北部则以春小麦居多。秦岭以北多耐旱的糜子和谷子。陇南则以玉米和薯类为主,甘南高原多青稞。
经济作物分布广,品质优。胡麻为重要而广布的油料作物,以兰州附近各县分布最为集中。本省土特产种类繁多,苹果、白兰瓜、黑瓜籽、百合、当归、杏仁、黄花菜等中外闻名。当归、大黄、党参及黄(红)芪、甘草等为传统出口商品。野生栽培药材产量居中国第2位。玫瑰精油年产500千克左右,占全国产量80%以上,远销海外。
全省天然森林面积135.45万公顷,森林覆被率约为2.98%,林木总蓄积量为1.608亿立方米。天然森林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部和南部山地,白龙江、洮河流域一带为省内木材生产基地。本省主要用材林树种有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泡桐、椴桦、青冈及各种杨树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油桐、杏、板栗、杜仲、漆树、白蜡、栓皮栎、乌桕、花椒等,大部分布于陇南河谷北亚热带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力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及经济林等。
甘肃草原面积居全国第 5位。全省约有草原面积13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1%。农区还有宜牧的草山和草坡466.7万公顷。草原类型丰富,主要产牦牛、黄牛、犏牛、马、羊等。甘南、河西及陇中北部为省内主要牧场,是中国重要牧区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来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甘南高原河曲马、欧拉羊为中国有名的优良牲畜品种。
渔业基础较为薄弱。全省虽有淡水水面2.2万公顷,但利用极差,现仅利用部分塘库水面发展水产养殖。农业区
全省大致可分为4大农业区:
① 陇南山地林农区。区内的白龙江、西秦岭、嘉陵江、小陇山等林区天然及次生林分布广,生物资源丰富,并有亚热带经济林、野生珍贵动物和药材等。农作有冬麦、水稻、秋杂粮、玉米,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② 甘南高寒牧农区。海拔3000米以下的谷地可种植耐寒农作物;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为纯牧区,是全省主要牧场。大夏河及白龙江中上游为重要林区,有较丰富的野生珍贵动物及药材。
③ 陇中黄土旱农区。有太子山、马衔山、陇(关)山及子午岭等天然及次生林区。从南至北,由冬麦、玉米、高粱二年三熟逐渐向春麦、夏杂粮、马铃薯、糜谷一年一熟地带和半农半牧区变化。中南部河谷川塬为全省产粮中心;中北部梁峁沟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及旱灾严重。
④ 河西绿洲灌溉农区。祁连山地东段阴坡有以云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与名贵药材。广大地区为天然牧场及荒漠牧区。绿洲农区为河西地区精华所在,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7%,水浇地面积则约占全省的56%,适宜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发展,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是甘肃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区属春麦夏杂粮、玉米、糜谷一年一熟地带。盛产优质棉花、大麻、甜菜、油菜、瓜果等经济作物。
工业
甘肃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70年代。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仅玉门油矿初具规模,工业基础甚为薄弱。50年代以后,甘肃为中国内地重点建设省区之一,现已建为中国重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石油机械基地和中国西北工业较发达省区。工业主要分布于省内各大河谷、重要交通线及主要矿产地。其中,兰州市是甘肃重要的机械、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基地,天水市也是重要工业城市,为省内机械、电工器材和纺织工业基地。
甘肃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和机械工业等基础较好,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地位重要。其次,有电力、煤炭、钢铁和建材等工业部门。甘肃石油开采较早,石油河中游的玉门(老君庙)油矿是中国最早的石油工业基地,陇东的庆阳城则为长庆石油产地的中心。炼油工业以兰州最为重要,主要生产多品种、高档的石油产品。化学工业则生产化纤及化肥等产品,所产合成橡胶居全国首位。机械工业主要生产石油化工、矿山勘探及采掘、通用机器等多种工业机械和铁路车辆、汽车修造等交通运输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电力工业以兰州及其附近地区规模为较大,兰州西固热电站与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八盘峡3座大型水电站组成了兰州电力网。钢铁工业主要有酒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钢铁、焦炭等产品,采煤工业较大的有窑街、靖远、阿干镇和华亭等煤矿。省境有色金属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色金属矿藏达60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有9处。矿藏中的镍、钴等13种金属的储量居中国首位。1990年10种主要有色金属共生产25万多吨,居中国第3位。其中氯化稀土元素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3位。白银(铜、铅、锌、铝)、金川(镍、铜、钴及铂族元素)、靖远(稀土)、西成(矿产品)为本省四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轻工业以食品和纺织为主,其他有制革、医药、造纸等。其中,食品工业中以粮油加工分布最为普遍。纺织工业有毛纺、棉纺和化学纤维纺织等。所产毛毯、地毯等产品远销国外。传统手工艺品以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和甘肃洮砚等著名。
七、甘肃省的交通状况
交通甘肃近代交通落后,与东部各省联系甚为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甘肃的铁路、公路及航空运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化陆、空交通网。
铁路运输主要有天兰、兰新、包兰、兰青等4条干线和甘(塘)武(威)、宝(鸡)成(都)线、兰(州)长(征)线、兰州—小川线,以及兰州、金昌、嘉峪关、玉门等市郊支线,联系着省内重要城市及邻近省区,组成本省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兰州已成为中国西北铁路交通的枢纽,1990年又建成中国规模最大的伸长式铁路枢纽。
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2万多公里,省境县市和98.5%的乡通汽车。主要公路有西(安)兰(州)、甘(肃)新(疆)、兰(州)青(海)、华(家岭)双(石铺)、兰(州)郎(木寺)等干线,分别与陕、新、宁、青、川等省区相联。③航空运输亦以兰州为中心,有通往北京、成都、上海、乌鲁木齐、西宁、广州等大城市的航线,还有通往省内的酒泉、敦煌、庆阳、天水等地的班机。
八、甘肃省的旅游资源
石窟类:莫高窟、炳灵寺石窟、安西榆林窟、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寺、泾川王母宫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东千佛洞、西千佛洞、拉稍寺石窟、大象山石窟、金塔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东晋)、武山水帘洞石窟群、云崖寺石窟。
文化遗址类:秦安大地湾遗址、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敦煌河仓城、锁阳城故址、阳关故址、甘南夏河八角城、马家窑遣址、沙州故城遗址、居延遗址、悬泉置遗址、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战国秦长城遗址、黑山岩画、罕古城、永昌骊怀古城、成县西峡颂。
古建筑类:白塔、嘉峪关城楼、秦安泰山庙、夏河拉卜楞寺、天水伏羲庙、镇远楼、张掖大佛寺、张掖木塔寺、贡唐宝塔、海藏寺、武威罗什寺塔、米拉日巴佛楼阁、武威文庙、宝塔、崇信龙泉寺、兰州黄河铁桥、陇西威远楼、李家龙宫遗址·陇西堂、鲁土司衙门、渭源灞陵桥、保昌楼、白马塔、成县杜甫草堂、文峰塔、汉长城、天水仙人崖、东宫馆、玉泉观、崇信龙泉寺、礼县祁山堡、酒泉钟鼓楼、临夏红园、南郭寺、秦安兴国寺、雷音寺、三危圣境。
九、甘肃省风土人情
裕固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裕固族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裕固族信奉喇嘛教。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兰州皮筏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我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
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本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祖居兰州市金城路163号的李德明老人便是一个放筏人,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
兰州太平鼓
从兰州市区出发,向北跨过东西横亘的黄河,沿公路行驶60公里,就到了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铧尖人历来习性好武,太平鼓在兰州擂得也最出名,数百年来,每逢正月初十开始,到元宵节进入高潮,村里村外处处听闻太平鼓的雄壮声威,尤其是来了客人,铧尖人总得摆出阵式,得意地耍耍铧尖人的威风。本村太平鼓队的领队得知我们是诚心远道而来赶赴乡里寻访“太平鼓”,十分热情地为我们张罗,钟声一响,不到半个小时,队员就到齐了。
一队80多名壮年男子,头戴英雄巾,身穿皂隶服,腰系红丝带,脚登麻窝鞋,个个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一般英挺。队列中,我还发现竟有一名最小的队员,只有6岁,硬要一起参加表演,小人儿肩背一个大人一般的腰鼓,很有意思。
表演开始,鼓手在领队的一声号令下,击锣伴奏,一时间,鼓声咚咚,黄土腾腾,龙腾虎跃,地动山摇。队列不断变幻,一会儿“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一会儿“车轮施战”、“跳打”、“蹲打”、“翻身打”、“举打”;一边擂鼓,一边舞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那强大的阵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场面;气势粗犷,又显示出高原人憨直奔放的性格和充满勇猛的阳刚之气,令观赏者无不为之振奋鼓舞。兰州的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的方式,都和河北、东北一带的秧歌鼓截然不同。外形上,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而不是大蒲扇形,另外,兰州太平鼓个大,鼓身高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太平鼓还有一奇,背带较长,可挎在肩上,让鼓垂于人的膝盖下,便于击打又可任意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逢元宵节,徐达想了个计策,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兵器藏入鼓中,然后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永登城池。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陇剧
陇剧是甘肃省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它的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产生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察。据老艺人的记忆,首先把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环县耿湾的皮影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陇剧是在陇东道情的基础上,经过继承、整理、发展和创新逐步建立起来的;而陇东道情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它的音乐上,它的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其唱腔说唱性质较强,地方音乐语言特点浓郁;过门比较平整,没有多大变化;曲调高亢质朴,欢快明朗。陇剧使用的乐器也有较大的发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扬琴、提琴和一些铜管、木管乐器,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篇:宜宾市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和教学实验研究教材
宜宾地理
(修订稿)
自
贡
乐 山
市
泸
市
州 市 云
南
省
云南省
中考知识要点之:宜宾市乡土地理
★宜宾的地理位置:国家二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四川南部,川、滇、黔结合部,巴、蜀、僰三种文化交汇处,在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的自然环境: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干湿地区:湿润地区。④地势特点:整体呈西南高、东北低态势。⑤地形特点: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体,岭谷相间,平坝狭小零碎,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⑥最高峰: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海拔2008米。⑦最低点:江安县金山寺附近,海拔236.3米。★宜宾主要河流:主要有:金沙江、岷江、长江。另外还有:南广河、长宁河、横江河、西宁河、黄沙河、越溪河、箭板河、宋江河、古宋河等9条中等河流。
★宜宾行政区划:全市共设“八县两区”,“八县”是: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两区”是:翠屏区、南溪区。共有72个乡(其中,苗族乡11个,彝族乡2个)、104个镇。人口530万人。
★宜宾的交通:公路:国道G85渝昆高速(重庆—昆明),省道206遂筠路(遂宁—筠连),省道307泸盐路(泸州—盐源),省道308合珙路(合江—珙县),省道309古高路(古蔺—高县)。内宜、乐宜、成自泸高速公路。铁路:内昆、宜珙铁路。水运:便利的长江航运,从宜宾港可直达上海。航空:宜宾机场正迁建于宗场乡。
★宜宾的工业有:五粮液、丝丽雅、天原化工;还有刚建成的向家坝水电站已开始发电。★宜宾的旅游:“蜀南三绝”:蜀南竹海(长宁)、石海洞乡(兴文)、僰人悬棺(珙县)。另外还有:流杯池(翠屏区,黄庭坚)、翠屏山千佛寺(翠屏区)、真武山(翠屏区,道教)、李庄古镇、龙华古镇(屏山)、老君山(屏山)、夕佳山川南民居(江安)、三江桃园(长宁)、佛来山(长宁)、梅洞古石林(长宁)。
★宜宾的特产:翠屏区:宜宾燃面、宜宾碎米芽菜、李庄白肉,南溪区:南溪豆腐干,宜宾县:柏溪潮糕,江安县:红桥猪儿粑,长宁县:竹海长裙竹荪、双河凉糕,高县:沙河豆腐,筠连县:乌蒙黄牛、筠连红茶,珙县:洛表猪儿粑,兴文县:兴文乌骨鸡,屏山县:屏山炒青、屏山套醋。
★宜宾的矿产:煤矿(筠莲、兴文、珙县),磷矿(屏山),石灰石(南溪)。
★宜宾的发展规划: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沿长江建设宜东工业区,长宁、江安、兴文、珙县建旅游区,筠莲、高县建成能源基地,屏山(向家坝)发展水电。
第四篇:中山市乡土地理
中山市乡土地理要点
1、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临的海洋是南海。
02、中山市纬度是220 11′--2247′之间,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每年有两次直射,属于热带。
气候室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天然植被是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天然土壤是赤红壤,经过人类长期劳动改造的土壤是----水稻土。
3、中山市原名香山县,由于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后改名为中山县,1988年升格
为地级市。
4、中山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占七成以上,而已北部平原最大;中山市最高峰----五桂山,海拔531米,(注意五桂山山底与山顶的温度的计算----海拔没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以及南坡与北坡植被的不同----地形因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中山市周围的城市:与中山市相临的经济特区----珠海;隔珠江口、伶仃洋相望的经济
特区----深圳,(还有香港)
6、中山市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丰富,而矿产资源相对缺乏,这是影响我市经济发展
不利的因素;
7、中山市有我国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开发区,是属于科技园区型的高新技术
开发区;
8、中山市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的第五位,是广东四小虎之一(中山、东莞、顺德、番禺)
9、中山特色:黄埔镇----腊肉(食品工业);古镇镇----灯饰;大涌----红木家私;沙溪
镇----(休闲)服装;民众镇----岭南水乡;小榄镇----五金。
10、中山市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占3%,第二产业占61%,第三产业占36%;以第二产业
所占比例最大,中山市三类产业以第二产业(制造业或者工业)为主;未来中山市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1、中山市的土特产:杏仁饼;石歧乳鸽;小榄菊花肉;三稔包。
第五篇:乡土地理感想
学习乡土地理心得体会
学习乡土地理这门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每到一个地方,心中总会不由得生出一些疑惑来:为什么这里的建筑风格是这样的?为什么这里的饮食习惯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这样取名?这是我从未有过的感受,但这种体验让我很快乐,也激发了我更多的求知欲。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与家乡一直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生活和我的成长,我却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它的一切,那些年我们踏足的那片土地、走过的那些小道、经过的那些不起眼的房屋,还有难以忘怀的家乡的味道……原来这里的一切形成都不是毫无理由的,而是有史可查,有源可朔的。从狭义上讲,乡土地理讲的就是每个地方的“衣食住行”文化的差别,这些差别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从广义上讲,乡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一个地域的文化,而且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故事、有传说的存在,每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更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的部分。
对于“乡土地理”这个词,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解释。谈到“乡土“,有很多伴随而来的词汇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乡音、乡土、乡情、乡亲、乡俗、乡愁、乡风……我们最常听说的有关乡土的一句俗语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水土”指的就是“地理”,即每个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孕育出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每个地方都是由不同姓氏的一群人或一个家族组成,他们的祖先最早来到这片土地上,因地制宜,安土重迁。形成了每个地域独特的乡土文化。这句话大概是对“乡土地理”这四个字最接地气、也最通俗易懂的解释了。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首先会问彼此的两个问题一定是“你来自哪里”?“你叫什么名字”?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蕴含了一种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的内涵,还有一种乡情的因素在。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的,对于同一个地方来的朋友,我们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如果恰巧你们还是同一个姓氏的话,那绝对是亲上加亲,对彼此的第一印象肯定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这就是乡土的力量,他将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走到哪,故乡的一切总会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当距离越远,我们对故乡的那份眷恋就越深。
我来自一个叫潮汕的地方,这个地方,古代叫海阳,近代叫潮州,现代才叫潮汕。潮汕似乎是一个域名,可更是一种母语的象征。人只要脱胎而习母语,便注定摆脱不了他的羁绊,那种永远也脱离不了的乡音。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无法彻底消弭这种母语音色与音调的残留。大人们都说,潮汕是一座城。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便相信潮汕是一座城,所有说潮汕母语的地方,不管他是城市、乡镇,抑或田园,他们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总是自觉地互相靠拢,互相取暖,互相簇拥着而成为一座无边无垠的城。在海隅之地,有着“皇帝厝,潮汕起”的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这些典型的潮汕民居,是庇护着我们成长的地方,如今印象最深的是年少时屋前屋后一起玩闹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嬉闹过的小路,一起玩耍过的河边,在今天都已变了模样。后来才知道,曾经的那座小屋、那条小路、河边的那棵大榕树,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印记,它们就静静的立在那里,呈现出古朴而又低调的气质。家乡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迁,但有一样东西始终不变,那就是潮汕人民的信仰,每年的家族祭祀和迎神活动是村里最热闹、也最轰动的时刻,大人们忙前忙后,孩子们则在一旁快乐的玩耍,最怀念戏台前卖冰糖葫芦的老奶奶、和拿一根木棒在糖桶里不断转圈就能变出棉花糖的老爷爷,这在儿时觉得十分神奇的事情,今天依旧受到小孩子们的追捧。在潮汕地区,祭祀和迎神活动不仅是为了感恩神明,更是联络宗族和乡亲之间感情的桥梁,在这一天,在外的游子都会回乡与亲人团聚,感谢神灵保佑他们在外一帆风顺,这是比过新年还要热闹的日子。
感谢乡土地理这门课程,让我重新回忆起自己的年少时光,也让我从地理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家乡的变迁和潮汕的历史,让我对潮汕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的热爱和更浓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