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科书第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2、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及组成。
3、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学具准备:圆片、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一条线段,一套茶杯图,一盘面包图,一堆糖图。
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磁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趣导入。
1、师:(出示课件)先来考考大家的观察力,估一估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
2、师: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的意义
师:同学们,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有了问题,就有了目标,相信大家会更加努力。这节课我们就从四分之一开始探究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表示?为了活动的的顺利进行请看温馨提示:谁来给大家读一读?下面请以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种材料,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下面开始吧!
同学们完成的可真快,下面请完成最快的这个小组来先来给大家汇报,下面请做好听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表示,先商量一下你们的汇报顺序。
小组汇报:生1:把小圆片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师:同意吗?展示学生作品,和他一样用小圆片的同学,请举起你们的小圆片,你发现了什么不同?
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展示学生作品。
生3:把4个小磁铁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在分之前你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4个小磁铁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吗?老师指导集合圈,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更像一个整体了,这明明是一个小磁铁为什么也可以用表示?这一个小磁铁是谁的?
生
4、把一盘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这一份是
几个面包?这两个面包是谁的。也可以说是盘面包。
师:谁还有不同?
师:(手指板书)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了,像我们这样结合图形来研究数的问题,在数学上叫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希望同学们学会使用。
2、认识单位“1”
现在请仔细观察这些作品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想好了吗?
生: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不同的地方是平均分的东西不同,分的东西的总体数量也不同,师:板书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师:你们是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好,像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内容,今天我们发现这样的4个小磁铁,8个面包等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想想我们周围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生:举例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单位“1”,下面请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师:现在你对单位“1”又有什么新的认识,这个单位“1”为什么加引号。
师:单位“1”的内涵更丰富了,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3、理解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是把不同的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1份就可以用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的意义。
4、理解分数的意义
把不同的单位“1”,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可以得到相同的分数,若果把同一个单位“1”采用不同的分法又能得到哪些分数,,你又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下面请再次利用你手中的材料分一分,请看活动要求:
1.试一试:还可以怎样分,又能得到哪些不同的分数?把得到的分数写下来。
2.小组交流:得到的这些分数的分母、分子,与平均分的份数、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分数的意义吗?
3.汇报展示、质疑补充。生:操作、交流
师:创造的过程总是总是充满快乐的,下面是小组汇报时间。生:汇报
师:板书分数,份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分数,由于分法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
同,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分数的意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分数的意义,下面请一起来读一读。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表示分数,认识了单位“1”,又通过创造分数,观察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掌握情况。
三、拓展延伸,内化提高。
1、做一做: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 师:(出示课件)生:独立练习。生:汇报。
师:同学们,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也有它们的计数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没关系,下面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教材,看一看,找一找,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师:板书分数单位
师:能从黑板上找到哪些是分数单位?
师:三份之二的分数单位是谁,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四分之三的呢,六分之五的呢?
2、看分数说分数单位和组成
下面你能看到一个分数马上说出他的分数单位和组成吗?
3、猜一猜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露出的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他的整体是几根呢?你是怎么想的? 看分母就可以知道?看分子就可以知道?
通过这个小游戏让我们明白了分数可以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找人体中有趣的分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与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寻找我们身边的分数,我们身上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有趣的分数,5、有趣的分数墙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分数想不想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一面有趣的分数墙,里面隐藏着很多的奥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这面有趣的分数墙里还有很多的奥秘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6、分数历史:分数也有他悠久的历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发展史。你有什么感受?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能准确把握平均分,能正确理解单位“1”,掌握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类比、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古代人测量长度的情景,让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遇到了什么 问题?
学生:他们在测量一个石块的长度,当时没有测量工具,只能用打结的方法计量,可是他们遇到了测量时,长度没有刚好整节,无法用准确的数量进行测量。
老师:是啊,从古代开始,人们运用数学时候,发现整数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解决?
学生:分数
老师:很好,同学们都有很聪明的脑袋,要是在古代,你可能就是一个数学家,我们大 家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事情。
老师:再看,在我们当代生活中也是一样,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 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回忆铺垫
(1)我们已经简单的接触过分数,接下来每个同桌都拿到了一个圆片,一个正方形和一条线段,用你们自己的方法,通过量一量活着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你手中图形的1 41的。41 4学生活动后,选取错误的(没有平均分)和准确的(平均分)的作品进行展示,说说你们是怎么完成你们的同学们通过观察得到结论:必须平均分
生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条线段的 生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为是这个圆的41 生3: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强调“平均”)
(3)思考
出示几个没有平均分的图片,说说能不能用分数分别表示他们,为什么?
学生回到:因为他们都没有平均分。
老师强调:一个整体要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认识单位“1”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出示课件:6只熊猫,将这6只熊猫,用你自己的方法给他们平均分一分,你会怎么分,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字表示?(在草稿纸上画一画,用一个小圆圈来代表一只熊猫)
请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并且在旁边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1:6只熊猫平均分成6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六分之一。
学生2:6只熊猫平均分成3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三分之一。
学生3:6只熊猫平均分成2分,每份1只。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黑板上演示学生的作品)
思考:你手中的图片和刚才对大熊猫的研究,你发现了他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1:不同点是前面都是一个物体,而熊猫有6只,不是一个物体。
学生2:相同点是都可以对他们平均分,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都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
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思考:和同桌之间一起说一说你身边的单位一。
练习:出示五分之三的一个圆形图片,说说分子分母都代表什么?
学生1:分母5代表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3代表取其中的3份。
学生2:可以更普遍得讲,分母5代表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3代表取其中的3份。
练习:说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课件出示一堆糖(12颗),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3 份,2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4 份,3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 6份,5份是这堆糖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如练习:说一说以下分数的分数单位。
练习:课件出示。(包含在课件内)
三、课堂总结
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24117
7151810012的分数单位是。33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
于都三小 陈秋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进一步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并理解其含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概括、自主探究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
学具准备:学具袋(1张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根棉线、4根香蕉图片、8个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分数产生。
师: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师:在古代,人们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请看课本P60面插图。(用一根打结的绳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师小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看P60下面的插图,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桔子、一块月饼、一包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师:正是这种实际的需要,就产生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意义 师:每个小组老师都给准备了一个学具袋,请同学们拿出来看一看,有哪些东西,谁来介绍一下?
生:1张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根棉线、4根香蕉图片、8个苹果图片。
师:为什么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棉线都可以用自然数“1”一来表示?(板书:一个物体)香蕉和苹果你也能用1来表示吗?
生:一把香蕉、一些苹果。
师:这样说的话,我们就是把4根香蕉、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把这样的一个或一些物体得到分数1/4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分数的意义
1、学生操作,组内交流,2、各组推荐汇报。
师:1/4,3/4这些分数我们是怎样得到的?
生:都是把这些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4,3份就是3/4。师:如果要得到1/5或1/6呢? 生:就要分成5份或6份。
师:也就是说分成了几份,就是几分之几,我们可以换一个词“若干份”(板书全概念)
师:既然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那么我们刚才表示1/4的过程就可以概括成: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1/4。
4.概括。
师: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表示了分数。知道了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几分之一,表示这样几份的数就是几分之几。师:生活中单位“1”比比皆是,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5.解释。
师:谁还记得在分数里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学了把单位“1”。我们就可以说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师:同学们学的非常不错,老师还带来了几道练习题,想看看吗? 生:想。
师:好的,请看到P62页做一做。师:前面我们学了什么? 生:回答。
师:我们学了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还认识了单位“1”。我们都知道自然数有单位,那自然数的单位是几? 7里面有几个1?26呢?
生:自然数的单位是1;7里面有7个1;26里面有26个1.师:自然数有单位,那么分数呢?分数也有单位,它叫分数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62页,用2分钟的时间自己学习有关分数单位的内容。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学已经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定义,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现在老师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8/9的分数单位是多少?4/7的分数单位是多少?6/11的分数单位是多少?5/12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好,不错,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做书上练习第63页第1、2、3题。
四、分数的写法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描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黑板上这些分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谁写得规范好看?写分数是要注意什么?分数有几个部分?能结合具体分数说说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三、巩固反馈,深化理解。1.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班同学今天发言都很积极,我想找一个没有发言同学站起来说一说,你占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回答。
师:那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生:回答。
师: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变化了?因为所表示的单位“1”不同,所以分数发生了变化。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能用分数说一句话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分数的知识就像浩瀚的大海,正如这些,这些„„(指着前面解决过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都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呢,你们在课后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或上网查资料或问家长等方式去继续探索。好吗?
第四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设计(凉州区蔡庄小学
李世燕 电话 ***)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60-103页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2.分数与意义;3.分数与除法
(二)真分数与假分数
1.真分数;2.假分数;3.带分数;4.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2.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
(四)约分
1.最大公因数;2.求最大公因数;3.最简分数;4.约分及其方法
(五)通分
1.最小公倍数;2.求最小公倍数;3.分数比大小;4.通分及其方法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2.分数化小数
二、单元教学要素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很多。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代数”板块中数的认识,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
2.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些,都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3.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4.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5.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适当加大思维的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为直观。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根据图示直观地理解“1/4”的含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单元“1”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我还利用幻灯片演示将12块糖平均分成不同的等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是几分之几,是多少块糖。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抽象水平上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由实例、图示加以概括,建构概念的意义。例如:比较 1/3与1/2 的大小,有学生回答不一定谁大谁小,要看他们分的那个圆哪个大。教师要及时给予说明,指出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指的都是在相等单位“1”的情况下比较的,因此只要考虑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比如:约分和通分,这两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不管是约分还是通分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约分就是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小,而通分则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
三、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教学流程:
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18课时进行教学。1.分数的意义 „„
6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4.约分和通分 „„ 4课时 5.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p65—66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3.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10个圆形硬纸片、剪刀、4个小盘子、课件。学具准备:圆形硬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今天老师有几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愿意吗?
师:老师买了6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生口答,师板书。)
师: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呢?(生口答,师板书。)
2.例1:一个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多少个呢?(师利用圆形卡片引导生用分数的意义回答,师板书)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熟悉,因此学生可以列出除法算式来,在不能用整数表示商的情况下,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观察算式,是不是所用的两个数相除,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吧!(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我买了3个饼,本打算平均分给我家三个人,可是临时又来了一位客人,又该如何平均分呢?
(2)出示小组合作交流提示。a如何列式?
b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c你会叙述你的分法吗? d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饼?
(3)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法后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4)在投影仪上边展示边汇报。(学生汇报分法时,用老师准备的教具:9个圆形硬纸片、剪刀、4个小盘子,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及时引导正确的表达。)
生1:把3个饼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3个饼的1/4,相当于一个蛋糕的3/4,就是3/4个饼。(在3/4个后面板书3个的1/4)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先把2个饼摞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得4个1/2 个饼,再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然后把1/4 个和1/2 个蛋糕拼在一起,就是3/4个蛋糕。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3: 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先把每个饼都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个1/4 个饼,就是3/4个饼。(在3/4个后面板书1个的3/4)【设计意图:借助学具分饼的过程,为学生概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5)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师:刚才三个小组为我们展示了三种不同的分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6)通过我们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我们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你能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生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师及时板书。
①把5个蛋糕平均分给7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②把7个蛋糕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又分得多少个呢? 3.观察黑板上的算式,组内交流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讨论。
(3)生汇报。
生1:我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师板书:相当于。
(4)师小结:请每个同学看着这些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注意除数不能为0。(师板书)
师: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什么?
生: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5)师: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
生:a÷b=a/b b≠0(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讨论、概况等自主发现规律的过程,彻底地弄清了分数与除法的内在关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知识体系,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室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新知应用。
1.用两种方法叙述3/4米的意义。
2.(口答)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7÷13=
5/8 =()÷()()÷24=25/()
n÷m=
3.填空。
(1)1米的5/8等于3米的(——)。
(2)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4.明辨是非。
(1)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1/10。()
(2)把45个作业本平均分给1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5本的 1/15。()
(3)一根木料锯成3段,平均锯一次所用的时间占工作总时间的1/3。()5.拓展练习。
一共有15个桃子,共4千克,要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
(1)每只小猴分到多少个桃子?
(2)每只小猴分到多少千克桃子?
四、相关链接:你能根据今天分饼的经验,解决下列纠纷吗?
一位商人走在沙漠中,干粮和水都用完了,袋子里只剩下7个金币了。正在他饿的走不动时,后面赶上来两位旅行者,甲有4个饼,乙有3个饼。商人说如果你们俩能帮我走出沙漠,我的7个金币就分给你们。于是他们3个人平均分吃了剩下的饼,终于走出了沙漠。商人履行自己的诺言,分给甲4个金币,分给乙3个金币。可是甲却说这样分不公平,你能帮商人公平的分一分吗?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心情怎样?(经历课前预习、自己准备学具、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展示交流、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等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心情。)
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2、3题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6÷3=2(个)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分子)/除数(分母)(除数不能为0)
1÷2= 0.5(个)
a÷b= a/b(b不能为0)1÷3= 1/3(个)
3÷4= 3/4(个)
1个的3/4=3个的1/4 5÷7= 5/7(个)7÷9= 7/9(个)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
首先我选择简单的切入点,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出两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再次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在教学例2时,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动手操作将3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给学生充分的探究交流时间,在展示汇报时,学生给我了惊喜,我感觉到本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效的,他们的分法竟然有4种之多,而课本上只是一幅图展示了一种分法。对本节课的难点,分数的两种表示方法水到渠成的突破了。由此我相信只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的潜能一定会很好的彰显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速度;学生在投影上展示时,学生自己准备的学具具纸片太薄,不便于操作;老师对学生还是不够放心,对重点内容在学生探究出来以后,还会再次强调,导致最后的练习时间较仓促。
五、评价、反思和修改:
(1)通过单元综合测试,从卷面上看,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本单元知识的方法,如约分、通分等的方法,但准确率不很高,因而失分很多,同时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得不好,出现混淆现象,中下成绩学生没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弱点,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要加强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生知识,并要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教学设计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凸显得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第五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分析】
本课程是小学数学第四版数学第四版第一课的内容。本课程是基于学生最初意识到的分数在教学的基础上,是开始的学生系统学习分数为后续学习成绩分数,真实分数和假分数和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四分操作,标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归纳,清除单位1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的意义。2.通过分点,涂土图等不同形式的业务活动和团体内部交流活动,明确了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探索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抽象泛化能力;感觉分数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掌握单位1概念的建立。[难以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辅助】物理投影,课件,工作纸。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谈话,导致新的知识
课件要显示数学书页46页,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报告预设:
学生 1:在测量中,有时不能只测量整数线段。
学生2:两个学生分享食物,每个只能得到1/2 老师总结:是啊,就像这个测量,计算,当事情不能只是使用整数表达式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引领一种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在比分上,我们已经在三年级有过初步接触,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分数。(黑板:分数的意思)
【设计意图】简单对话,引入自然,学生可以认识到需要分数生成,体验音乐的一面,随时使用生活。
二,独立总结,理解意义
老师:在这里我们一起看几张照片,请使用下图中的分数在画的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首先写出,然后在同一个表交换。
让我们报告你填写的点数。
这些分数是什么意思?(学生说)
黑板:一个月饼被分成平均4,画出那部分3份,也就是3/4。
一个正方形的平均值分为8,画部分表示5份,即5/8。1米分为平均5分,油漆部分3份,即3/5。
六轮分为三部分,涂漆部分说1,为1/3。
3.图表上的四个分数的平均值是多少?(蛋糕,矩形,1米,6轮平均分)。
教师描述:蛋糕可以称为对象,矩形是图形,1米是测量单位,6轮是整体。
一个对象,一个图形,一个测量单位,大量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可以用来表示自然数1,通常我们称之为1,看屏幕,看自己的阅读。
问:单元1可以是什么?
所以,只是这几张图片我们是什么单位作为1?单位1平均分为几个?说了几个?
揭示概念。从这些例子,什么是称为分数的数字?你能在一句话中总结一下吗?单位1平均分为几份,表示一个或几个数,称为分数。写你自己的分数,说的意思。表示小数单位的数字。6.尝试: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在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动手活动,引导学生从一个对象的平均值平均过渡到多个对象,培养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概念。
三,突破实践,加深理解 实践练习:
显示:练习练习,用颜色部分的分数,并谈论每个分数的意思。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在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如何使用得分来表示图的未涂覆部分? 2.涂土图:实践第十一个问题。在图中画的颜色是2/3。3.说:练习前三个问题中的11个。说出每个分数的意思。
4.找工作:练习十一个问题。在直线上绘制表示以下分数的点。
讨论:实践十一五个问题。有12支铅笔,平均2名学生。
每支铅笔有多少支铅笔?每人的铅笔数量是总数的一小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整合练习,将学生深化到单位1 理解,促进知识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动员学生的热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卡,扩展扩展
我们今天学到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
我们已经再次达到了得分,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分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在课堂上有多少同学?男学生,女学生,第一组,第二组有多少人?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么分数?学生放学后谈谈吧!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黑板设计
分数的意义
单位1平均分为几份,表示一个或几个数,称为分数。
一个月饼的平均值变成四,画出部分的三个,就是3/4。
一个正方形的平均值分为8,画部分表示5份,即5/8。1米分为平均5分,油漆部分3份,即3/5。
六轮分为三部分,涂漆部分说1,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