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之浅见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之浅见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但欣喜之余,对新课程背景下某些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也不难发现,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值得商榷。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有效课堂教学略谈之浅见:
一、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二、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是“圆的认识”课堂教学片段,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给出问题提纲: 1.半径、直径都有哪些特征? 2.怎样验证这些特征?
3.怎样寻找一个圆的圆心?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
师:一个圆有多少条半径、直径?为什么?
生1:将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可以得到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条直径,并且所有直径都相等。
生2:圆上有无数个点,每一点与圆心的连线都是圆的半径,半径就有无数条。
师:怎样找圆心?
生:将圆片按不同方向对折,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师:黑板上的圆,不能对折,怎样找圆心? 生1:在圆内做一个顶点在圆上的长方形,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生2:用直角板在圆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心就是圆心。
生3:我看见家里装修时,师傅对墙上的圆找圆心,是先用水平尺找到圆上的最高点,再在最高点上用“线坠”找直径,之后确定圆心。
生4:连接圆上两点得到线段,在这个线段的中点做垂线得到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三、实施有效提问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那精采迭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有效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反馈方式之一,如何驾驭这种技能,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技能,提问运用得好,对检查学生、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首先,应注意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①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态度和蔼,对学生回答问题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在课堂上要能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②要注意趣味性,激发求知欲。③多备问题,明确重点。
2、其次,设计好提问的技巧:
①导入性提问,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②探究性提问,目的在于攻克疑难,获取新知,完成知识的迁移。③巩固性提问,如“百分数的意义”可利用如下提问:29/100和29%的意义各是什么?1吨的1%为什么不等于“1%吨”呢?百分数中为什么允许分子大于分母,分子是小数,求合格率不能超过百分之百?通过分析经较,加深了理解,认清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④总结性提问,是一堂课“回归”。
3、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使之合理、恰当,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设问点的选择有很大作用。
①在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②在新旧知识产生矛盾冲突处提问;③在新旧知识转化处提问;④在题目的变通处提问;⑤在教学重点处提问;⑥在知识的联系处提问。这里以③为例设计的一组提问如下:①圆柱体的表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②其两个底面是什么形状?③其侧面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④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个部分有关?⑤能否通过演示说明?从而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得出计算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
教师在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课上的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出色的提问还可以成为学生思路的活动导航。总之,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四、在课堂上及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多数人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最好的方式,是最有时代感的教学方法,其它的就很落后了。其实这种想法有它的片面性,现在看来,探究性学习并不能可以完全取代接受性学习,而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显得很重要,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可能更有实际的意义。其实我们可以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各个不同教学的内容中选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教学,用有意义的讲授法显得更有效了;又如教学角的度量,1度的角,也可以用讲授法等。但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用讲授法的话,学生可能马上可以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很不科学了,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可能还有点用,但学生真的掌握了吗?学生对于后面学习三角形以及梯形的面积时,教师也唯有用讲授法。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把这三个公式混淆了,或者已经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但如果采取探究性学习的话,情况就有所改善了,就算学生忘记公式,毕竟学生是已经用过两种方法求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和切割平移,学生也可以自己推导出来。而且对于后面的学习还是用到转化的思想,学生不难找出方法学习图形面积的计算。
可见讲授法可以让学生花较少的时间接受尽可能多的知识,见效明显,但容易导致知识与能力相脱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很难立竿见影,但学生一旦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教学中,讲授法是必要的,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则是根本。教学方法与有效性既对立又统一。因为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的,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把蕴含在知识中的智慧价值和方法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开展充分的思维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内在统一。
五、有效的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走近学生。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许多合作学习由于教师没有有效的调控而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有的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时候站在讲台前等待学生合作完成,这样教师不仅不了解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而且浪费了把握教学生成资源的最佳时机。实际上,合作学习时是教师最为繁忙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全班学生10多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关注合作有困难的小组的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占大部分,通过前面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2.有数方格的;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供的教具或学具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其次,让探索性的独立操作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再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第三,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当学生想不出方法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六、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浅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浅见
李 进
五里小学
联系电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后,新形式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好的课堂教学首先是教师正确把握教材,课堂应能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打造自由开放课堂 合理的课堂评价方式 内容:
一、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的编写是时代的产物,教材必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情况、教师素质、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对教师来说,首先要做到“走进教材”,先从“教教材”开始,深刻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步把握教材的特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用的是青岛版教材,课题都是以信息窗情境图的形式导入,要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叙述题的恰当过渡。把问题置于情境之中,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低年级的图画情境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理解题意,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根据图画用文字叙述题目内容、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然后去解题,使学生尽快在情境中抽出有用的数学信息,以节省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
二、教师掌握好课堂调控的度
传统的课堂秩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学生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因此,要想使课堂秩序由强制走向自由,就要考虑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秩序的制定,逐步建构新型的、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课堂秩序。在课堂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跳”出来,尽量使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引导和帮助。例如,课堂上经常要有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活动,往往会出现这边大讲、那边小说的局面,课堂显得很乱,难以调控,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而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倾听不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因此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然后再找那位认真倾听的同学复述发言的要点,要不惜花费一些时间,培养学生倾听发言、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慢慢的,学生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我要求到形成习惯。
课堂秩序是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课堂秩序可以维持课堂的稳定,降低教师的焦虑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课堂的自由秩序,而不是课堂的强制秩序,这一秩序的建构基础是所有成员的自由、自主和自愿。自由开放的课堂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教会学生怎样思考、怎样做事、怎样创造、怎样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靠小组合作来研究,许多教师把小组合作当作教学的“必须手段”。课堂上,一个小组活动接一个小组活动,不考虑活动的价值,一味追求“热闹”,课堂气氛是活跃了,教室里却显得乱糟糟、闹哄哄,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这也是造成课堂“乱”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教师不应把注意力都倾注在热热闹闹的、外显的小组活动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维上的“动”,对于那些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的小组活动我们宁可放弃。从这个层面讲,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与交流,营造动静结合、有张有弛的课堂节律,从而达到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使课堂教学紧张而有序地展开。
三、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和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
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对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全面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既关注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将检测、实践活动、知识小结、自我评价、提问以及观察思考、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展现出的数学思维过程。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评价结果应注重个体的发展与进步。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阶段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为:成绩(等级)+评语(激励性语言)+成长记录袋。总之,评价应是注重过程的、客观的、公正的。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在教学实践着不断努力,不断思考,总结方法,吸取经验,用实际行动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的辛苦付出没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从教的方面看,备课的盲目、教法的单调、作业反馈的迟缓、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想课堂教学有效,教师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活动时间,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也要通过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的辛苦付出没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从教的方面看,备课的盲目、教法的单调、作业反馈的迟缓、教学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没有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课堂教学变得浮躁,教学效率低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的关注点回归到了数学的本质,更多地围绕有效性来开展数学教学。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生长点
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拿出七巧板拼成的小猫)这是由几块图形拼成的?请大家动手拼一拼。
生(动手操作后)7块。
师两只小猫呢?三只呢?……七只呢?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然后找规律。
动手操作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表象的理解,是低年级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该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特征并熟记口诀。学生已学过1~6的乘法口诀,对编口诀已有一定的经验,此时教师花较长时间来让学生拼七巧板,这样的动手操作是否画蛇添足,浪费时间?教师显然对教学设计缺乏深思熟虑,过于随意,对需要操作的内容缺乏筛选和计划。这样的动手操作并不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而是在教师的要求或强制下被动地进行,这必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我们虽然提倡让学生思考、探究,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重视学生思维的关键之处,让他们在有效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的问题要以一定的知识点为依托,要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符合“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比如,教学“笔算除法”时,教师出示算式“36÷2 =”,有的学生口算出结果是18。
师请大家用笔算试一试!
(学生动手笔算,部分学生会做)
师可以借助小棒分一分、摆一摆。注意观察、思考分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想一想分的过程如何在笔算算式上体现出来。
(学生尝试动手分小棒,之后教师指名汇报)
生先把3整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得到每份是1整捆,还余1捆。
师这样分的过程怎样在笔算竖式上体现出来呢?
生3除以2,商1余1。
师余1也就是一个十,如何在算式上体现出来呢?
生已经分了2捆,即1×2=2,十位上的3要减去2得1。
师余下的又该如何分?
生可以将余下的1捆拆开和6根合在一起也就是16根,再平均分两份就可以了。
师请这位同学到投影仪上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合并的过程,并想一想在算式上应如何表示。
在该教学片段中,学生已有被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基础,难点在于理解十位上余下的1与6组成16再作被除数,而这个相对抽象的过程通过小棒的拆分与组合被具体化,让学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这样的操作放在辅助笔算建模的定位上,安排在知识的生长处,所以动手操作时机恰当。它将抽象的算法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思维的动作和动作的思维两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熟悉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出发,分析教材,设定多维目标,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
二、关注学生活动时间
教学“三角形面?e”一课时,课前学生已准备好以下学具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一对、钝角三角形一对、锐角三角形一对、剪刀一把。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然后设问“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大家想一想,如何运用今天带来的学具,把三角形面积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再运用旧知识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的设问激发了学生操作学具探求新知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起来了。没过多久,有学生操作完毕,教师示意全体学生停止操作和探索。接着,教师让先做完的学生在展示仪上介绍推算方法,然后便草草总结,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的探究课,但教师的匆忙让本该充满精彩生成的课堂悄然而逝。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的设计思路也非常清晰,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操作时间给得不够,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完成了操作,显然这样的操作只是一种敷衍。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有助于加深理解,掌握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有了上面的思考后,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给足了学生操作的时间。
生1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接成长方形。
生2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
生3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
生4我用纸剪下等腰三角形,然后沿高剪成对等的两个三角形,用这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操作时间,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数学知识,实现从“外显动作”到“思维内化”的转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充分体验到自我参与的成就感。
又如,“长方体”的教学。
(1)操作引疑
师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请把你们手中的土豆块切成一长方体。先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1切面是平的,叫作“面”。
师再切一刀呢?(要求两切面相交)
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作“棱”。
师再切一刀呢?
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作“顶点”。
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掌握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的方法,转变了学习的方式,激活了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习能力。
倡导学生动手操作,绝不等同于单纯的肢体活动,更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通过活动触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悟、掌握知识的精髓。此外,还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通过操作后的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切实掌握操作过程,真正理解操作目标,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领学生在操作中把表象资料内化成抽象知识,把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享受探索的乐趣。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独立学习时,往往解题方法单
一、死板,对新的解题策略参悟不透,希望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启发。此时,安排合作学习效果较好。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要求学生算出“一个气象小组测得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分别是34℃、33℃、31℃、30℃、29℃、32℃、35℃,这一周平均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学生独立解答,在小组内互阅、互改、互评作业,并阐述列式根据。最后从“(34+33+31+30+29+32+35)÷7=32(℃);30+(4+3+1-1+2+5)÷7=32(℃)”中看出后一种解法更便捷,于是对第二种解法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一般解法,还学会了“假设的平均数+校正数=平均数”的创新解法。
总之,课堂合作要抓住以下时机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愿望的时候;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处的时候;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当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这时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益的,才能调动小群体的集体智慧,才能让学生感受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责编 罗 艳)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的。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抓好课堂40分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在以前的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怎样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为此有时方法过激,采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方法促使学生计算,做应用题,结果效果并不怎么好。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受益匪浅。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认识领域方面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情感领域和智能领域获得发展,张扬个性,发挥潜能。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长此以往,其结果势必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压抑。二是学生受年龄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自制力差,课堂上无法约束自己常常走神、跑题,影响了40分钟的质量。
针对低年级数学特点,要实施有效性教学策略,应从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入手,下面结合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谈谈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离不开计算。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也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为重视培养的能力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课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仍很重视,所不同的是,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它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而且更突出要求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与灵活,并注意把各种计算(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有机地联系与整合起来,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从更高的要求提升学生计算的素质。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老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的量,多练、反复练。就一定会见成效。分析目前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把计算作为一项机械重复的任务来完成,谈不上有任何学习的兴趣,以致于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心理倾向,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计算的正确率明显下降。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如何正确看待计算有很大关系。
计算、合理组织计算教学有直接的关系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也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最为重视培养的能力之一。主要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达到数的组成在加减法中运用的有效性。新课程追求自主创新的学习,我们通俗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它不仅仅是如此,“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小学低年级数学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要很好地落实,我认为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当的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诱发儿童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皮亚杰曾告诉我们:儿童是个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因此我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从其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喜欢数学。
比如,学习“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屏幕上显示一座房子失火了,一位叔叔要打电话报警,一紧张忽然忘了电话号码,站在电话机旁正抓耳挠腮,急得满头大汗。这个画面一下子抓住了每个同学的心,许多同学急得大声喊:“赶快打119报警啊!”、“再不打119报警,要烧光了!”真是如临其境啊。我趁机说:“同学们真棒,帮叔叔想出了报警电话。瞧,叔叔打通了报警电话。”果然画面上随着警笛声出现了一辆消防车,哗啦啦,一下子把火浇灭了。大家松了一口气。我接着说:“假如遇到了坏人,要打什么报警电话?有人生病要上医院,又要打什么电话呢?”大家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紧接着,我就自然地再用语言导入主:“同学们,象119、110、120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比如我家住在1号楼502室的1和502也是。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的情绪再度兴奋起来,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觉得新知识并不陌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了,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践操作,发展思维。
杜威有句金言:“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于学具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与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发展各种能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
例如:在学习“9加几”时,我让学生摆小棒:你是怎样想的就怎样摆。先摆“9+2”,有的学生摆好了就发言: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然后移动右边的1根和左边的9组成10,数一下右边是几根,得数就是十几。这是“凑十”法。还有的学生说是用数的,数一数有几根小棒,得数就是几。接下去又摆了9加3、4、5、6、7,我也下去巡视,协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
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借助一些道具,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从而使我们的学习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我们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数的组成在加减中运用有效性的学习、开展、探索,我相信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有效性教学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金州新区吴家小学
李玲玲
第五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一、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做好目标导学也并非易事。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去全伪存真。有的教师的目标导学设计得华丽,情景创设很生动,但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问题不突出,学生被导向了其他的方向,不明白这节课是要做什么。其次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就用去了10分钟,显然这节课的效率不会高。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学的问题要设计得精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急于解决这一问题,又正好是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比如在教小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图是王叔叔车上的汽油表,通过观察你知道王叔叔车上的油箱里还有多少升汽油吗?学生可能会说4升多,比5升少,用什么数能较准确地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天性是好奇的,他们一定会想很多办法,他们说不定有奇思妙想。总之目标导学既要简洁,又要切合主题。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地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这种学习方式在人和一生中占的比例太大,它更多的用于语文等学科,但学习数学不可或缺。我们要结合所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加以运用。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迁移尝试: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新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来解决用10元钱买了如4.25元的白菜,又买了2.6元的萝卜,找回多少钱?先让学习尝试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加减法上来。
3、操作感知: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年级,这种学习方式被广泛采用。如数的拆分,通过摆小棒,进行学习。在学习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时,要大量采用具体操作去感知,形成空间观念。这种学法要注意不能停留在纯操作的层面,动手操作之后一定要上升到语言描述和归纳概括,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
4、比较归纳:通过对大量具体实例的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比如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先让学习计算一组题,观察它们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再比如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出示10道计算题,当然他们的商都是一样的,让学生算,可能学生算到第三题就可能会停下来,进行思考和判断,后面的题不用一一去计算。从具体的实例中去抽取事物的精华,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5、整理链接:整理链接主要应用在复习阶段,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树,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与比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既强调算法的多样化,还要对算法进行优选优化,比如设计一道应用题,可以用一般应用题的方法解,可以用分数应用题解,可以用工程问题解,可以用比例问题解,最终进行算法的比较,可能是用比例问题求解是最优化的算法。自主学习完全依赖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安排,学生的学习也会是困难的。教师要给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设计合理的学习的步骤,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自主学习,认真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
三、点拨升华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习进一步地讨论,形成共识,形成结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尤其要注意纠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偏差,找到更优化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能会得到6种以上的方法,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出最合理的方法,避免学生今后走弯路。再比如说学生通过自我尝试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计算,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并与整数计算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变式训练
如果说“点拨升华”是抓住了概念的内涵,那么变式训练可以通过概念的外延,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变式练习可以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由简及难,设置一定的坡度,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设计变式练习:
第一,把握概念内涵,扩展外延,进行概念变式。主要是指保持概念的定义本质而对其实例变化,使学生能更清晰概念的含义,进行有效辨别。比如认识图形时,学习材料可能提供的是位置摆放比较正,便于观察的图形,在练习时就要适当安排一些旋转,移动过和图形。
第二,把握规则的产生式,适当改变情境性变量,进行规则变式。就是保持规则的本质特征,变化它的叙述部分或题型,是规则应用于新情境。如应用题的变式练习。
第三,设置多样化情景,进行认知策略变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我们可以在。我们可以在练习中给一些多余的条件,让学生去判断,去取舍。总之,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变式方法训练,但要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本质不变,变化非本质特征,使知识在不同情景下应用,以促进迁移。宗旨也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形成技能。
五、应用创新
应用创新的特征是开放性,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思维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小小设计师,当二年级同学学习找规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练习,让学习来设计一个手帕的图案;比如看谁的方法最独特;怎样做最简便;谁的方法多。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待我们教师用心去设计。
以上是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一些探讨,并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验,在一次小数的加减法教学试验中,我们按照这一模式进行了教学,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测试,优秀率达到了89%,全体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增强了我们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潜力的,学生不依靠教师的讲授是完全可以学会的。
一种教学模式的提出,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复杂多变,教学模式又不能机械套搬。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完善,以此作为我们构建有效课堂的行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