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时间:2019-05-15 01:5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第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作了探讨。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的培养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首先,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为他们创设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环境保护”单元时,教师可以找一些经典英文歌曲,如jackson的环保三部曲heal the world、earth song、we are the world,来吸引学生学习。再比如,课文中提到的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便向学生介绍外国节日的由来及该节日的时间、庆祝方式等。

最后,教师应当多引用“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通过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very good!all right!you are great!wonderful!you did a great job!等鼓励与肯定的语言,或者在各种英语小竞赛中给优胜者或有进步者颁发小礼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3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主体性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是为国内外应用语言学家以及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以下为任务型口语教学实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设计任务,”now class, we are going to listening to a dialogue on the phone.before listening, i would like you to keep two questions in mind: 1.what is the phone call about? 2.what is the main message on the phone?”放完磁带后,教师让学生回答原先提出的问题,并做适当拓展。接着,教师将磁带再放一遍,并在重要信息处停下来,以便让学生能够写下每个问题的答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呈现的应当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听力水平,从而由易到难进行逐步训练,使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科学地理解任务型教学,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完成任务中凸显自身的主体性,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推行“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在思辨中探求新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主要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精心分组,每组4~6 人。在精心分组的基础上,明确个人责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进行合作。比如,在学习《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由一名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共同讨论答案,再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提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使所有学生对课文都能够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应当把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如《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能够明确什么是礼仪,从身边

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市民。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调查他们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然后设计倡议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合作探讨的结果,教师可以专门安排一节主题为“文明与我们同行”的交流课。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本,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即由“教法”向“学法”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这种差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推行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推行“合作性”学习,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第二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

摘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从四个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 英语 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个初中英语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兴趣的培养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首先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为他们创设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学习英语的动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环境保护”单元时教师可以找一些经典英文歌曲如jackson的环保三部曲heal the world、earth song、we are the world来吸引学生学习。再比如课文中提到的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便向学生介绍外国节日的由来及该节日的 时间、庆祝方式等。最后教师应当多引用“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通过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very goodall rightyou are greatwonderfulyou did a great job 等鼓励与肯定的语言或者在各种英语小竞赛中给优胜者或有进步者颁发小礼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在本堂课的任务设计中,既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在设计时注意坡度的合理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主动参与分析、推理、归纳,主动寻找机会,进行语言训练。而且在学生需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能在任务的不同阶段获取成功感,同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也给了教师合适的机会对学生的阅读技巧予以指导。更为可喜的是,任务每一阶段的推动都源自于学生内在强烈的需求,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提供一个上升的阶梯,让学生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形成。任务型教学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垄断地位,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首先是交际者,积极传递思想,尽管他们的英语水平不高,但他们在错误和反复实践中学习知识,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学习者,他们的情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他们有机会通过发表意见与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3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主体性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是为国内外应用语言学家以及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以下为任务型口语教学实例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设计任务”now class we are going to listening to a dialogue on the phone.before listening i would like you to keep two questions in mind: 1.what is the phone call about 2.what is the main message on the phone”放完磁带后教师让学生回答原先提出的问题并做适当拓展。接着教师将磁带再放一遍并在重要信息处停下来以便让学生能够写下每个问题的答案。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呈现的应当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以便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听力水平从而由易到难进行逐步训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总的 来说“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当科学地理解任务型教学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完成任务中凸显自身的主体性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推行“合作式”学习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在思辨中探求新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主要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精心分组每组46 人。在精心分组的基础上明确个人责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进行合作。比如在学习《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由一名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共同讨论答案再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各不相同提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使所有学生对课文都能够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应当把学生对英语研究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如《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能够明确什么是礼仪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市民。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调查他们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 为然后设计倡议书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合作探讨的结果教师可以专门安排一节主题为“文明与我们同行”的交流课。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本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即由“教法”向“学法”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这种差异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推行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推行“合作性”学习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学、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的本质:有效学习。“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学习效果。从本质上说,教育是一种服务,课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具体形式。

因此,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习的过程和任务适应学习者。强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就要从“权威”的位置、“知识代表”的位置上走下来,走到学生身边,走到学生中间。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要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把传递或展示知识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

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前提,是教师的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目前的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验,有效教学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教学要适应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的▴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特点;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 差异; ▴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要多样化。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的,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进行有机融合。

一、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以促成有效学习为目标的课堂,关键是要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要对学生的发展机制有全面的认识。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相去甚远。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目标:预设目标与课堂生成目标。后者更重要,即过程性目标,新课标中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最重要的是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有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和情感态度。

□参与:学生参与、投入; □互动:师生双方互动;

□经验: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资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反馈: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创新:由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促进保持和迁移。2.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支持: 我们可以讨论一个问题:“在哪些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对于我们在课堂中支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即落实新课标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问题: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自主: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价值: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意义: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期待: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状态: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二、现代教学设计: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

(一)现代设计理念:有效教学设计。了解、研究学生,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教学设计(书面),或者说教学方案。

1、设计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是让学习者有可能从个体实际需要展开学习活动。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所谓备课,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起码是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之间的差异会显著增大,进度统一、任务相同的课堂必然会让位给类似于复式教学的课堂。不同组别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完成不同的作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许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而统一的讲解、答疑、点拨、指导,只能是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必要补充,是应学生的实际要求而安排的活动。

当然,在统一的学习安排更多地被因人施教所代替,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互动生成为课堂的常态时,一定意义的统一安排还会有存在的必要。这不仅是因为国家、社会为了实现文明的传承总要为学校教育规定任务,而且也是因为在相同条件下成长的人必然会有相似的特点。因此在强调教学从统一走向多样时,还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会有一个过程,认识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式也应该经过培养。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应该逐渐减少教学中的统一要求,逐渐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指导、提供帮助,从而在统一计划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中实现学习者有差异的主动发展,并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时,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如讨论、实验、观察等等,是必要的,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发展。

然而,还要注意区别对待,注意不要把统一听讲变成统一操练,也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认识、接受同样的结论。要实现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使不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因人施教,至少也应该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的教学安排,让那些没上课已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或上了课却完全听不懂、看不明白新课内容的学生也有事可做,也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东西。越是高年级,越不应追求过于统一的进度,越应该主动考虑不同水平与不同追求的学生,会

有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当然,在存在统一考试的条件下,学生的这种多样发展是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的,教师不必再去增添对他们的限制,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差异性发展。

2、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

著名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2推导到公式5。狄拉克不回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因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2”的理解及其与“公式5”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

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因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

在分析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并设计教学过程中,人们十分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步骤,等等。这当然是很好的,也是必要的,确实是提高学习者主动性、自主性的重要方法。

但这种自主发现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知识、能力的准备不足,特别是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尚处在发展初期,他们不太能够发现自己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现象的矛盾,即使问个“为什么”或“怎么样”,也许都不能问到关键处,也说不明白“为什么”的来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学会从学生的直接表述中发现问题,应该学会从了解到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新现象的矛盾中发现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追问,让学习者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内在矛盾,发现固有认识、固有态度与新任务、新现象的不和谐之处,采用启发式等方式去帮助学习者实现认识与态度上的跨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也好,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也好,其前提都是要使教学任务切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切合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

进行教学设计的工作基础是了解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会碰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展示了许多与新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然后满怀激情地启发学生,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或愿不愿知道其中的奥秘,而当学生们满怀兴奋地说“愿意”时,教师似乎就在旁观者的面前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了。然而,事实是上课之前,这个班内有三分之一或更多的学生其实早已掌握了新课内容,而绝大部分学生都知识(因为上节课布置过预习了)新课要讲什么,所有的“发现”与“兴奋”,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类似的假问题、假启发的现象,在中小学教学,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中并不少见。

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考虑问题时,关心的并不是学生实际知道什么,也不是所涉及的学习任务与学生固有认识的实际差距,他们只是从新知识出发,从新课所要传递的概念出发,这里的问题,类似狄拉克拒绝回答的那类问题,是从概念出发的问题。

在了解学生实际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即使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用昨日了解的学生的问题代替对今日新学生的了解,生活在变化,学生也变化,调查研究必须不断进行。应该说明的是,中小学生许多学习中的问题,可以由他们自己从读书中、讨论中和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年级越高,学生越发展,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越深入,数量则会越少。因此,教师所要关注的,要重点点拨、讲解或演示、指导的,是那些带有普遍性且学生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调查问题将会成为教师重要的工作环节。从备教材为主到备学生为主,这一转变会有个过程,会面临许多新问题。

3、学习方式应该多样。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听中学”和“看中学”,——学生听教师讲解,学生看教师

提供的教具、图片或录像,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思考记忆,如此等等。这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在百年前就已描述和批评过的“静听教学”。新课程提倡“做中学”.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陈鹤琴主张“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布鲁纳提出“发现性学习”,强调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验。斯瓦布认为探究学习就是儿童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操作实验或深入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者是从他人的经验(例如对某些事实或现象的介绍资料)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其实,“做中学”并不完全是新东西。人类的技能学习一直是做中学的,体育老师教学生游泳、打球,也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在做(练习)中学的。把“做中学”拓展到认识领域,拓展到智能学习领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极其重要的要求。除了“听中学”、“看中学”与“做中学”以外,人们还可以“想中学”、“读中学”、“聊中学”(讨论中学习,又说又听又想),“体验中学”、“创造中学”等等。特别是在学生都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生可以及时上网的条件下,怎样在学习活动中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实现自主学习,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习,应该是每位正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师要格外关注的事。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一切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教师、学生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新课”。教师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应该从解决他们在阅读学习中的障碍开始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选择的余地。因为,在学习碰到障碍时,有的学生喜欢问老师,以求快速解决问题;也有的学生情愿自己多想一会儿,或者通过查询、讨论来求得解决;还有的学生则要求暂时放松一下,让纷繁混乱的思绪稍稍平静一点以求得直觉的帮助。所以,要努力给学生自由,要让他们有机会选择方法。当然,在大班额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每个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加上学习进度与考试评价制度的制约,教师似乎难以给学生太多的选择机会。但是,在设计教学时,还是应该关注这一问题,因为这是求得教学实效并节约学生精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4、教学设计实际是教学构想。

教学设计只是一个教学构想,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施工蓝图要十分细致周全,不能留下任何空白死角,虽然在建设中免不了“洽商”修改的烦恼,但它毕竟要求按计划施工。教学则不然,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主要规划发生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事情,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我们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改变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步骤,是常有的事,而且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也就越多。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完全放弃了写详细的教案(例如特级教师孙维刚就宣称自己十多年来未写过教案)。当然,课前,他们在依据自己对学生知识、经验以及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等了解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了具体的、充分的设计与构想,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当前,我们应该对教学设计有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我们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教学构想,是以问题为核心的。

教师在设计时以问题为核心,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关心实施步骤,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就没有多少机动的余地(机

动时间多了会无法安排),于是教学活动就会过于紧张,很难针对现场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应该向构想靠拢。教师不是工程师(他要按图纸施工),也不是电视导演(他们一般要按分镜头剧本去工作),而是节目策划,是与学生共同创造未来的人,创造是没有蓝图的,策划只抓大方向、大轮廓。说教学设计应该是构想,并不是不允许教师有些细节的设计与考虑,因为教学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预案,把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设想想得细一点,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尤其是涉及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时,多一点事先的准备,应该说都是必要的。但是,预案就是预案,就有可能改变。这些设计或准备,应该只是准备,是备用的东西,而不是一定要实现的东西。一些教师苦恼于是否完成了教案或实现了预期目标,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作为事先的计划或构想,一成不变地按计划实现是少有的,大多要做一点调整,更何况在今天大家都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安排,在主体的影响下做些调整、变动,是理所当然的。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就决定了课程、教材、教师以及教学设计的服务功能、服务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发展需要面前,设计不再神圣,教学计划也不再神圣,它们都可以因学生的发展实际需要而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一位新教师,不但应该在了解、研究学生上下功夫,而且应该在提高自己现场应变能力上下功夫。在设计教学时,多想一想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很重要的事,这种预警式的构想越多,越贴近实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就会越主动,在变化面前变会越应付自如。

(二)现代设计行为:设计最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方式学习相同的学科,然后以相同的测验接受统一的评价,从而甄别出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不良的学生。这种乍看起来相当公平的教学,是以假设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思想为基础的。

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提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的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对教师来说就得面对一个赤裸裸的选择-—要么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要么承认这些差异。

如果说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多半是出于无奈的话,那么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就是个性化教学的表现。因此,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来进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便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教育家阿姆斯特朗(Armstrong,T.)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问题:

(三)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行为设计的原则。(1)学生优先原则。

要熟悉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提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2)教师指导原则。

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地位。教师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3)互动性原则。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强调教师行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而非完成教学任务本身。实现这一目的必须

注意其设计策略,以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由于教学媒体的应用形式和教学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媒体组合教学、基于局域网的教学和基于Internet的教学等。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足:

▶教学方案没有明显的设计思想,反映不出理论(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仍然是经验型的思路。

▶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教学结构流程反映不出新型教学模式的四个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教学过程等)。

▶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简要介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1.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媒体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选择低代价、高功能的教学媒体。媒体使用目标是指媒体在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中,将要完成的职能,按其职能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事实性:媒体提供有关科学现象、形态、结构,或者是史料、文献等客观、真实的事实,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事实性材料,使于识记。

▲情景性:根据学习内容,媒体提供一些相关情节、景色,真实的现象,或模拟相近的画面(如古诗词的意境画面)。

▲示范性:媒体提供一系列标准的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或操作行为),学习者将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进行技能的学习。

▲原理性:媒体提供某一典型事物的运行、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并借助语言的描述,帮助学习者对典型事物的特性、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有所了解。

▲探究性:媒体提供某一些事物典型现象或过程,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和问题,供学生作为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

媒体内容的选择:媒体内容的选择通常包括下列成分: △画面资料; △语言的运用; △画面的组合序列 △刺激强度。△教师的活动;

2、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的情境,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见

近年来,教育上开始倡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教师授课时间的减少,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结合“阳光师训”以及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紧扣本学科学习内容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时要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火花,从而引导他们在一定的思考空间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知识并获得知识,使之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中引出问题,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生动而具体并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为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为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灵活采用多种探究形式。

另外,学生探究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并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

三、为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除了首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中做到分工明确,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方法适时引导,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于海良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既是有效果的(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和发展),又是有效益的(实现了预期目标),更是有效率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那么做为一线的教师又应该如何来使课堂更加的有效性呢,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近几年教学中的做法与想法:

一、有效语言的输出,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活动必须基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性问题。那些外在于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话,就会让学生感觉是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就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研究兴趣。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地模拟学生的真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真实问题为学习任务,缔学生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另外,课堂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模拟经历与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刨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在“Go for it”九年级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在教学“Teenage Problems”时,我就让学生模仿心理医生和有烦恼的中学生进行对话。来开展课堂活动。结果表明,由于活动内容的真实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很浓,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有效地发挥。

教师的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三方面塑造着青少年的灵魂。与任何其他的辅助有声语言的手段相比较,有效的语言以其独有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起到了特有的作用,其魅力是别的方法无可比拟的,对这一点在我这十二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深刻体会。有效语言的使用使我的课变得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因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精细问题,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力求巧而精。教师要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巧妙地利用教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的巨大动力。

人的语言是以思维为基础的,语言交际实际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因此,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并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多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维的、能激发学生探究愿望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一内容时,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 后,提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 foggy, rainy

等;

续问 “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促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构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开拓、发展学生思维能力。[3]

三、合理利用合作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近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这一单

一、刻板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在课堂中,合理利用合作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切勿为“合作”而“设计合作”。

1、如何处理无“合作”课堂

很多时候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你可能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许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基本停留在独自学习的基础上,没有真正地讨论、合作;有时会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机会,但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多,自由发言机会多,而另一部分学生习惯当听众,很少或从不发表意见等等。因此我们要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研究设计,尽量实行异质分组,使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等都要尽量均衡。并且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等每个成员可以轮流担任,各成员各负其职。[2] 如,在学习“Go for it”七年级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中,教师可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和话题,提供给学生有关规章制度的内容,让小组编对话,并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祈使句的交际用语。

2、把握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活动等),指在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课堂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合作教学论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和生生互动合作,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三维立体特征。”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组织小组讨论。[6] 如:在Birthday Party 的课堂教学中,我就扮演Anny’s father,亲自参与到表演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去体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师生共同合作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师生间能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真正地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下,学生体验到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活动就会高效顺利进行。[1] 做任何事情开始都有一个磨合阶段。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放弃“埋怨”,放弃 “偏激”,多学习,多思考,因为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我们应当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不断地钻研教法,积极的去探索,去发现,去耕耘,去创新,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2] 胡海玲.《疯狂英语》任务型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3]庾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教学》2003年第5期

下载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浅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就没有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探索英语课堂,深入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每个初中英......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化的日趋普遍,我们的社会每天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主要原动力无疑是现代化教育。为适应新......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屏南县路下小学王多明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

    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之浅见

    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之浅见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新课改的步伐日益拉大,全体英语教师迎来了机遇,更面临着挑战。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它承......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 相关要求: 1、 如何理解高效英语课堂。 一、当前课堂教学分析 一、当前课堂教学质量新亮点: 1、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策略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应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讲述三大策略:课前准备的有效性策略;课堂操作的有......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研究报告 学 科 分 类 初中英语 课 题 名 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立 项 编 号 课题主持人 所 在 单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