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时间:2019-05-12 18:3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学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一提到历史课,学生的印象就是一大堆过去了的人和事,学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学历史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不仅背离了历史教育的宗旨,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制约了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而且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相违背。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反思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弄清楚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然后再从方法上加以改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时期历史教学的目标也必须以此为基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要想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赢得生命,赢得学生、赢得未来,就必须重新定位,高举做人的大旗,在人格教育、公民教育、知识分子教育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从个体发展来讲,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而中学时代是一个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又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课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总任务必须限定在“基础教育”的范畴,即增进知识、培养技能、陶冶理想,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学习化的社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勇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这些优秀的品质仅靠应试教育那种灌输和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是无法培养出来的。为此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思想,从一点一滴的历史知识中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并采取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感悟、实践,才能逐渐养成。在人格养成教育方面,历史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生往往崇拜名人、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历史上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加以熏陶。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就可以发挥其特有而深刻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接受心灵的洗礼,感悟人格的震撼,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打下坚实的思想认知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讲,历史是一门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普及教育。培养健全的公民,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历史教学和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有了“历史认同”才能产生“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所以中国古代学者有“国可亡、史不可亡”的警语。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讲,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而不是把取得好成绩作为第一追求。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和公民意识,有一种理解当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正确地看待历史,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现实、理解现实、善待人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从教育的理想角度讲,应该培养每个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气节、有文化、有修养、有理想、有抱负,把知识作为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途径,而不仅仅是把知识当作实现个人目的的真正知识分子。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步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会进入大学深造,承担起改造社会,促进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大业。如果大学生丧失了忧国忧民的意识,丧失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知识分子气节,那么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将会一片黑暗。如果说,知识分子有区别于芸芸大众之处的话,那就是知识分子对真理(或相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和特有的独立思考精神。真正的知识分子首先是高尚的人格,其次是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分子最基本的特点是知书达理,最大的优点是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宝贵的品质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另外,知识分子的光辉品格还在于坚持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雄心;在于“达则兼济天下,独则穷善其身”的豁达;在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在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自由人格;在于经世致用,积极进取的做人原则。可以说在知识分子身上凝聚了人类理想的做人原则。中国要想复兴,就必须培养一大批真正能担负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培养必须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入手,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就是由知识分子延续下来的,未来的文明创造也必须由知识分子来承担。在世界多元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一种潜心治学,独立思考,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风气和价值取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峻昊博士曾中肯地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年人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人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和其他种种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我想,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历史教师和其它人文学科教师的重视。也许,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羁绊,但在每个历史教师心中一定要高扬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养浩然之正气,育兴国之英才”,在教学中始终以追问历史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使学生真正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成为祖国和人民期待的“四有”新人。否则我们就会愧对历史、愧对未来,愧对祖国和人民。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单元教学目标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能说出列强对我们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俄和阿古柏侵略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的概况 2.能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会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的反抗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屡次被侵略的原因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1.能说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能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其失败的原因,四次运动给我们哪些启示

3.会比较分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能说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红军建军与长征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历史意义

2.会比较分析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性质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必然性

3.会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红军建军与长征中分析其内在的联系,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能说出抗日战争的爆发、八年抗战、日军的暴行、抗战的胜利和中共七大有关概况

2.能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背景、条件、过程以及作用 3.会比较分析国共两次合作异同(背景、任务、作用)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能说出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主要内容 2.能分析重庆谈判时国共两党的政治立场,分析蒋介石真实意图 3.会归纳决战中国民党节节失利根本原因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能说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具体事例,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概况,以及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2.能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以及其局限性 第七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的进步

1.能说出近代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具体表现(詹天佑、京师大学堂、魏源、聂耳等)2.能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转变过程

3.会从近代出现的著名历史人物英雄事迹中吸取他们的优秀品质

历史作业系统设计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规范,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历史学科制定作业规划如下:

一、现状分析

近来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作业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业形式单调、重复,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习题,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内容枯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

2、作业不具针对性。教师往往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致使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作业含金量低,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3、作业的内容统一,不具层次性。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题。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

二、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重复模仿、机械记忆,而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作业要有针对性

课堂上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东西,课后作业已不必再进行训练。而对于多数学生未熟练掌握的知识,很有必要继续进行巩固。这要求教师能清楚地洞察学生思维中的盲区、误区,及时观察学生情况,通过作业巩固矫正。作业提供给学生时,仍要再进行一次甚至两次的筛选。一些时代感明显,思维训练高效,方法灵活新颖的题目及时提供给学生。把时间放在备课上、对题目的筛选上,凡是自己没做过的,没有进行比较鉴别的题目,绝不布置给学生。

2、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作业的层次化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

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3、作业布置方法:(1)以高效课堂助学卷为载体,适时、适量布置作业,当堂进行练习或课后进行巩固和拓展。(2)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3)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可以互相交换做)。(4)自批作业。将学生某次作业相互交流,相互交换批改,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批改作业。这种作业设计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还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4、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注重多样性,趣味性

新授课的作业,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可以做教师自编的课时作业,可选用课本习题,或教师积累的题目。

5、作业要适量。历史学科每次布置作业量要以中等程度学生(下同)2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为宜(测试除外)理科政史地和文科理化生每次布置作业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周末和节假日的作业布置要形式灵活、量度适当,每周作业总量以60分钟为宜。

7、探索建立《作业日志》等规范化作业布置形式。《作业日志》不仅要呈现日期、学科、作业内容,还要呈现学生完成作业时间、学生对作业的评价,以及家长留言和教师评价等内容。要以《作业日志》为媒介,进行多向评价和多向交流,一方面发挥作业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为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灵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三、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的方法要多样化,教师批改、学生互相批改、学习小组批改、教师当面批改,这四种方式各有优点,把这四种方式巧妙组合起来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1、教师批改 对于家庭作业,通过教师的批改,就能大概了解学生在哪些知识点的掌握上还存在问题,哪些问题学生并没有弄清楚,哪些题型还需要再强调,哪些题是因为学生不够细心而造成错误的。通过分析,可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2、互批作业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教师公布答案,让同桌互相批改,遇到重难点问题教师作适当讲解学生用红笔作好记录和改正错误。红笔改错有利于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对错误的重视程度。

3、小组批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全班分组,成绩稍好的作为组长,适当负责本组的作业。作业完成后,由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同学交换讨论,以求解决。这种办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给他们提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求知的机会。

但教师对自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特别是利用课余时间面批,效果更好。

4、教师面批

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及时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错误或较难问题,便组织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发现个别问题个别辅导纠正,这样学生容易牢固掌握知识。而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他们的作业完成起来相当的吃力,如果不加以注意,会让他们养成抄袭的坏习惯,因此对他们的作业也应适当加强面批,这样更能从根本上帮助后进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他们的自信心也会慢慢上来对于他们自身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影响。

作业的批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教师的备课和上课。教师只有通过批改学生作业,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前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四、作业讲评

作业讲评要让学生温故知新。作业的讲评是知识回顾和深化的过程。教师针对作业中反应出来的普遍问题在及时给出解答和更正以后,应把握知识点、重难点和考点,抓住教材,适当地进行加深拓展。这样拓展和深化知识层次,可使学生温故知新,在牢固掌握前面所学内容之后能有新的收获和提高。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要做到“一题多解”或“一点多题”。这样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真正起到拓展深化知识的作用,达到作业讲评的目的。讲解以后,再做一个或几个相关类型的题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并查漏补缺,加深理解,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加完善,最终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

平溪小学 周光丽

古诗词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而且兼具音韵之美,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代代相传的凭借与标志之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古诗词与现代白话文有着显著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与理解古诗词时有一定困难,再加上应试教育着眼考试的需要,把朗读、背诵、默写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仅有目标,以至于小学六年下来,学生虽背了一肚子的古诗词,却是首首生吞活剥,鲜有收获。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与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合理的定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如果说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教学古诗词还可以仅着眼于“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就应把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也为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简单的“读背默”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入境、移情、品味。

一、入境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是古代诗人智慧的产物。古诗词的创作讲究心物感应、情景相生。新课标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我们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走入古诗词描绘之境。唐代诗人王昌龄所提出诗歌三境: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最浅,情境次之,而意境最深,对于学生的理解难易来说,也是如此。我们一旦把入境作为教学目标,就可以由浅入深,依次引导学生由物境再到情境,最后进入意境,如此才是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最佳路径,也是他们理解与感悟古诗词的最有效方法。

二、移情

之所以要把“移情”作为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因为相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高年级学生在前期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词,有了一定量的积累。这些积累对学生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可以将其作为垫脚石从而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对教师而言这些积累将会避免在教学中出现 对牛弹琴式的无奈,让移情成为可能。此外移情是入境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入境达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通过想像把自我情感移入到对象之中,产生代入感,达到我非我的境界,从而实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这就实现了移情。对古诗词教学来说,能不能引导学生实现移情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该首古诗词教学的最终效果。

三、品味

我们教学古诗词是为了使学生学为所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所以学生仅实现了入境与移情,达到我非我的境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引导他们跳出古诗词,达到我还是我的境界,以便回头认真审视与品味这首古诗词。

品味是对所学古诗词的一种回味与赏析,它包括对古诗词中字词、韵律之美的品味,如教学《望洞庭》时,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品味: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说它用得好?当然,品味还包括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的品味,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这首古诗词的主旨进行品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首词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对古诗词表达主旨的品味通常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甚至是前人对这一古诗词的评述等,只要我们引导有方,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有所体察。

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品味了它,才可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全部要求。因而,我们确立“入境”“移情”“品味”这三大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并努力去达成它们,就是为了能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达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篇: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1.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新课改实施后,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教学,教学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编写: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三维目标的编写对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实现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倡导给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主体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1)教学目标编写要有整体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

(2)教学目标编写要联系实际,切实可行。知识与技能是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根本。三维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其实也体现了“双基”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3)教学目标编写是要注重挖掘知识中隐含的思想和方法,展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要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揭示物理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以及方法的探索中激活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归纳和总结知识过程中概括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4)教学目标编写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2.对物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你是如何理解的?举例说明。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人们将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通过教材来进行记录,而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间接地获得这些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尽快的吸收这些知识,并在考试中再把它正确而又有条理地再现出来。表面上看来,我们已经教会了学生,但是应试教育弊端恰恰在这里,学生成了知识的存储器,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承认学习过程和科学方法的价值,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要素,也是我们在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例如: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策略,首先在前一节教学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划时代的发现》的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呈现,为下节做铺垫。先将学生带入法拉第的时代,将前人研究的成果与矛盾交给学生: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之后科学家们认为“磁生电”也是存在的,而安培、和科拉顿等人的验证却失败了,逐步将学生引入角色,引发他们的思考“如果我是法拉第,我要怎样进行我的研究?”充分的铺垫过后,在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我采取分组实验探究的策略,把实验器材交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就是法拉第,请你自己研究:怎样实现‘磁生电’”同时将探究步骤教给学生,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我在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从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在“设计实验”环节,学生想法层出不穷。

第五篇: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一.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教学目标是一种行为目标。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学习水平(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叙写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是指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在设计目标

时要考虑学生要学到、学会什么,而不是我要教什么。

2.综合性原则 :是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的培养和发展。要涉及知识与技能、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情感态度)、过程与结果等。3.系统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把握,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学科课程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层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关联。

4.可操作性原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可操作,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力求目标的陈述明确具体,可以观察、测量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目标的陈述模棱两可的现象.二. 对数学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你是如何理解的?举例说明。

过程和方法被列为课程目标,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种全面超越,突显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这两个维度的目标是要靠“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可以说,过程和方法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同时,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保证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落实。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知识和结论,而是要着眼于这种结论是如何得到的过程,重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法。

如教学《三视图》时,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相互讨论交流,体会含义,得到感悟:观察事物要全面。通过具体模型的演示,师生互动,互相补充 进一步了解三视图的含义。观看演示过程,使学生体会三视图的形成原理,正确深入理解三视图的本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归纳出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的形状大小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在应用练习中学习和体会化归等数学思想。

下载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目标定位 论文

    准确定位目标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摘要】: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所组织的教学教学活动必定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教学目标的有效......

    瞄准目标定位

    瞄准目标定位,聚力追赶超越 ——心得交流材料 余新生 金秋九月,我们又走进了新的学期。开学伊始,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树立教师队伍追赶超越意......

    有效教学中目标定位培训

    有效教学中目标定位培训的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一个人懂得取舍,那么他离成功并不遥远。有效教学目标定位正是将这种做人道理深深融入人文教育当中,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能力,选择......

    数学广角中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合集]

    数学广角中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溪口中心小学杨文英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不仅影响着教学预设的质量,......

    企业文化应怎样定位

    事业单位企业文化应怎样定位? 赵琼 第一,如果您觉得单位里面的工作有时候难以协调或者难以统一行动,有些政策不好推行, 这说明贵单位正式缺乏明晰的发展思路,统一大家的思想,缺乏......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五篇)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最初依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写教案,到如今更加注重进行教学设计,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简单谈谈我觉得......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巧用历史漫画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巧用历史漫画 摘 要: 历史漫画是一种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的重要教学材料,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大胆地采用历史漫画。在运用历史漫画的过程中,教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