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 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 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 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剖析史实应注意偶然之中存在必然 在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进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性 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历史发展是丰富多彩、曲折复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的。人 类历史发展必然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中,在不同时 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地区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和偶然性。如各民族、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为各自的主 客观原因和特殊情况,所经历的各种社会形态在时间上自然存在差异,甚至是跳跃式的抑或反复的。时势造英 雄,每当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领袖人物、改革家等,至于是哪个具体 人物、时间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顺应潮流的措施或改革等则是偶然的。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持久战,总的过-1 社会,建立了封建国家。也就是说,被征服先进民族实际上已为他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搭起了一 座桥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直接跨越一个社会的本质和内在 的东西。同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什么历次的“农民革命总是陷于失败,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 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其本质就在于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因此也就不 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其结果也必然失败。近代亚洲各国,尽管具体情况各异,但民族资产阶级改 革或革命最后几乎都是失败,其本质原因也在于在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他们不可能彻底地进行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同样都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汉时期是进步的,而明清时期却是反动的?实际上它的本质的东西就是前者是顺应民心,推动了历 史的前进,而后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维护已趋没落的腐朽封建制度。同样都是实行科举制度,隋唐却是 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明清则是钳制思想,摧残人才,其本质也在于前者充分施展了知识分子才华,后者却 让文人禁锢于“四书五经”、八股文之中。通过比较以上这类表面相似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它们不同的本质,也就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这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达到教 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一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老师们的思考。
一、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纲要》中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改革的方向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减灶记”,成语“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等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完整洁的历史基础知识由三部分构成: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每段历史时期的知识目标,这些知识要点是衡量、确定历史基础知识的统一标准;教科书依据课标,具体设计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及其深度和广度: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则是历史知识的最后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有位老师在讲郑和下西洋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讨论题“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是否愿意远航?”,这个问题是否有讨论价值暂且不提,只说这个问题的指向,它明显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性,反映个体对事件的看法和意愿,基本不需要讨论得出结论。
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我听过{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课,教学内容有以下几部分: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地动仪;3《九章算术》:4华佗的“麻沸散”;5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阅读课文,补充资料,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各小组的同学非常积极,从各个角度论证本组所选的成就的重大意义,老师作适当点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一改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与老师们谈到这一问题时,老师们很无奈,一方面,他们清楚在混乱的课堂里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为管理而压制学生的热情。毫无疑问,没有了有效的课堂管理,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们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把话筒从一个小组递到另一个小组,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辨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诸如,9.11事件发生后,有些学生兴高采烈;在“你最崇拜的历史人物”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崇拜希特乐等等。这个时候的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外,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五、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能走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课标》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但是,有些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却走入了误区:即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中心。在听课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无所不包,学生不断地接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课堂上热热闹闹。可是学生就象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多媒体这台“机器”的“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动的课件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头到尾地演绎课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很难突出教学重点,浅化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一个单纯的首尾兼顾的机器操纵者,看不到其教学机智,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且很难在稍纵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体所用的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不利于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在多媒体的连续演示中被挤掉了。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来的信息,学生要不停地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适应,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事实上他们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再次,要调动学生。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总之,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目前为止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交流与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因此,历史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数量或质量,而忽视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
除此之外,历史课堂中出现的合作的低效、提问的泛化等问题也是老师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从事历史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从最初依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写教案,到如今更加注重进行教学设计,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简单谈谈我觉得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和大家交流。
教案的编写侧重的是教师为主体,是教师要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编写的方便自己教的方案,编写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只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课后反思等就可以了。而教学设计则要从学生的认知程度等因素出发来设计一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参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所以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学情状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依据)、重难点(设定依据),教学过程,是重点,要说明各个环节的内容,各环节的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如何处理等,最后是课堂小节和作业。总之,教学设计要写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单元(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并挖掘教材,设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过去写教案的时候,直接写出老师要采取的教学方法,但是在高校课堂改革中,基本上,教师的编写的引领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已经很直观、清晰地将引领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呈现出来了,而且较之以前教案中提到的教学方法更具体,更适合学生的操作。在教学设计中,导学目标的设计,针对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 1
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依据课表要求和教材内容、学生现有情况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五)教学过程
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五)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题的设计要明确设计意图,比如 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反思
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③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④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以上就是我对历史教学设计中应注意问题的点滴感想和做法。
第四篇: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马桥中心校 许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可以说给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它推进了初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缺陷,它以直观、生动的特点赢得师生的喜爱,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音像组合形象地模拟历史场景,引导学生从宛若亲临的体验中回味历史。而且,以往的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影响,在撰写过程中要求文字尽量简约,而多媒体技术则以丰富的文字、图像、音效等数字信息弥补了历史课本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尽管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历史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势,但是作为历史教师,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利用,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
第一、在新课导入时,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有趣、吸人眼球的导入,可以缩短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时间,让学生以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进入课堂的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喜欢用多媒体导入:或是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或是播放一段视频等,通过使用这些与新课相关的素材,教师可以达到让同学们迅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开展教学的目的。但是使用多媒体导入,特别是视频导入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2至3 分钟效果最好,超过5分钟就会影响整节课的流程,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记得有一次在外校听课,讲的是七年级
下册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授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以视频方式导入,播放的是电视剧《贞观长歌》的开头序幕,“……上下五千年,大梦无边,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纵横九万里,大爱无言,一曲长歌可听见,拨动的和弦……”伴随着张澜澜优美的歌声,同学们看到了贞观之治时的画面:幅员辽阔、纵横万里的大唐疆域;一座座雄伟的边关矗立在西北边陲,不远处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海;都城长安人口百万,极尽繁华等等。紧接着,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个朝代吗?”“唐朝”同学们齐声回答到。“对,这就是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唐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乍一看,这种导入非常自然,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顺利的进入了新课。但授课教师却忽视了视频的时间。整个视频放完后,已经花费了6分钟,这就直接导致了他后面的环节时间较少,整节课给人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我个人感觉对于导入所用的视频,可以使用“格式工厂”或“会声会影”等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剪辑与合成,压缩成3分钟,这节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第二、使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应避免片面追求信息的大容量。
历史是人类以往的活动总和,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历史场面的恢宏气势、波澜壮阔;无数历史珍品的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历史人物的经历丰富、个性鲜明等等,这就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某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总希望利用电脑容量
大的特点,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事无巨细尽可能多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但是,从历史学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严肃的社会学科,具有内在的规律和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思维能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正常人在40 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接触和理解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都有个限度,我们既要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个限度,又不能超越这个限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正是这种传递知识的快速性容易使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盲目加大知识的容量,而不考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的培养情况,不给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联想的空间,学生接受信息过多;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样做使课堂教学密度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识记状态中,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往往弄得头昏目眩,反而收获甚少;同时也让同学们难以把握住重难点。有位教师在上九年级下册第7课《疯狂的战车》时,利用十几张幻灯片介绍了希特勒的生平,包括在奥地利出生、早年生活、参加一战、加入纳粹、啤酒馆暴动、创作《我的奋斗》、担任总理、极端反对犹太人、扩军备战、闪击波兰发动“二战”、入侵苏联、最后饮弹自尽等,同时还播放了卓别林主演的《大独裁者》的片断;接着又出示了《慕尼黑会议》的图片,对于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各有介绍,特别展示了《慕尼黑协定》,又用了将近十张幻灯片;在描述希特勒闪击波兰时,出示了德波两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图、德国制定的“白色方案”、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德军拆除波兰边境检查站的栏杆的图片,这儿又用了近十张幻灯片;接下来在讲述德军入侵苏联时,出示了德苏军事力量对比图、关于斯大林的介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巴巴罗萨计划”、斯大林红场阅兵、德军装甲部队向苏军发动进攻等图片,同时还播放了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的片断,这儿又用了20多张幻灯片;最后在讲述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又使用了近20张幻灯片,整节课使用了70多张幻灯片,同学们目不暇接,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同时也让同学们分不清哪儿是重点,哪儿是非重点,从最终目标达成来看,教学效果不是太好。
第三、使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不应该过分依赖技术。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今天,Powerpoint、flash等软件都可以给教学中的素材添加比较炫丽的动画效果、以及丰富的色彩方案。因此,某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在多媒体技术上下了很大功夫,结果是课件画面背景复杂,甚至花哨,同时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这种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分散了初中学生的注意力,违反了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关注。有位教师在讲授“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时,从一开始就自动播放了的《精忠报国》伴奏作为背景音乐,一直延续到本节课的最后,每次当切换另一张幻灯片时,也不会停止,很多人感到很诧异,实际上该教师在插入声音时添加了“效果选项”,音乐采用了“自动播放”模式,在“计时”里又添加了“重复”选项下的“直到幻灯片末尾”选项,最终才能出现这种效果。本来该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准备从岳飞身上,唤起同学们的热情,从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总是
无休止的循环播放,同学们刚开始还是饶有兴趣的跟着唱,但不到十分钟同学们就不耐烦了,渐渐失去了兴趣,最终该教师也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
第四、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和使用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的一个环节,无论教师多么精心地准备,它也只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预判,无法完全准确地把握整堂课的全部,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即时的活动过程,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即时、准确地在课堂活动中反映出来,而板书正是最好的手段。如我在讲述是1861年美国内战时,有的同学提出了问题:“1861年世界上还有哪些大事”,我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总理衙门设立、意大利王国成立等,这时就需要写在黑板上。板书也具有多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如,停留时间长,便于学生记忆、便于做笔记;更简要、更概括,能突出重点;能根据教学需要即时、合理地改变等等。
第五、随时做好不用多媒体教学的准备。
我们的教学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能灵活运用。多媒体固然有它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意外,如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使课件不能正常运行、课件临时打不开、意外停电而无法使用课件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做好不用课件教学的准备,关键在于我们在设计每个教学环节时就应想到: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意外,不能使用课件了,我该怎样进行下面的教学?做到
胸有成竹,随机应变,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才不会乱了方寸。
总之,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迅速和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给初中历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手段,当然也给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成绩和问题并存,优势与缺陷同在。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扬长避短,才能克服盲目走出误区,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尽可能熟练地广泛地运用新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发挥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最佳效益。
第五篇: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应解决以下问题:
⑴ 在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要以模块为整体,设计模块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围绕模块主题开展。倡导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⑵ 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究符合新课程精神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并合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⑷ 改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教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也要寓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建议教师根据《标准》中教学实施要求,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法,提高词汇、语法、阅读的教学效益。⑸ 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根据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要求,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及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和评价主体互动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⑹ 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学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以教材为载体,帮助学生奠定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以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