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地方教材上册干果教案
新 疆 特 产 干 果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这种气候适宜晾制干果。知道新疆的干果品种多、味道好、营养丰富、存放时间长。
2、能力目标:了解干果及在生活中广泛食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家乡的美德。
活动重点:了解干果及在生活中广泛食用。
活动准备:准备新疆干果。教师收集视屏资料并制作PPT课件。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我们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你知道新疆有哪些好吃的水果吗? 其实新疆不仅是“瓜果之乡”,也是“干果之乡”呢!出示课题:新疆的特产 干果
二、合作交流
2、交流: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有多少种干果吗?
3、同桌讨论:这么多的干果,你喜欢吃什么干果,为什么?
4、交流:谁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味道、营养-----)
(1)核桃:有补脑益智,延缓衰老的作用。和田的核桃以皮薄、肉多而享誉海内外,阿克苏的纸皮核桃因为皮薄的像纸也很出名哦!
(2)杏干:和田的杏子可以晾制成杏干外还可以晾制成杏脯、杏包仁。能治风寒、肺病呢。
(3)葡萄干:吐鲁番的葡萄干有补气补血、促进头发生长的作用。(4)枸杞:精河出产的枸杞是名贵的中药材,有抗衰老的作用,常吃可以保持年轻哦,所以我喜欢吃。(5)巴旦木:南疆叶城、沙车出产的巴旦木,营养价值非常高,新疆的少数民族得近视眼的很少,就是跟他们常吃巴旦木有关。
(6)无花果干:阿图什的无花果干,又叫“安居尔”,意思是树上的糖包子。它还能润肺止咳呢!
学生汇报,老师适当补充:视频欣赏和田核桃树王。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这些干果不仅味道好,还有营养呢!
5、这么多有营养的干果,我们可要经常吃呀!平时除了洗干净,直接吃以外,还可以怎么吃?
课件:粥、汤、抓饭、果茶------
6、现场制作营养美味的酸奶。
7、课件出示晾房:猜一猜: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这些孔有什么用? 小结:这是新疆人发明的独特的晾房,房间四壁都是孔,既遮蔽阳光又四面通风,自然阴干了葡萄干,不但口感好,营养也毫不损失。
(1)课件出示 晾制哈密瓜干、杏干。(2)这是什么?
(3)还记得新疆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对,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这样的气候非常适合晾制干果,你们看,晾制这些干果没有经过任何加工,都是自然风干的,保留了鲜果中的各种营养,所以新疆的干果味道好,营养丰富,存放的时间也很长呢!现在新疆的干果早已远销海内外了。
8、说一说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身边的哪些水果可以晾制成干果?
三、看一看 课件:
1、新疆人热情好客,每到各种节假日,招待客人送上的不仅是热茶。还有各种干果呢!
2、我们国家主席来新疆视察时,还专门品尝了新疆干果,还直夸新疆干果“亚克西”!
3、播放音乐视频,品尝干果。
板书 富饶的中国新疆
新疆特产 干果
品种多 味道好 营养丰富 存放时间长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新疆地方教案
1、课题:古海洋动物化石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古海洋动物化石是生长在水里的海洋生物。
2、通过化石知道新疆曾经是大海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化石” 教学难点:怎样知道新疆曾经是大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生在新疆,了解它的过去吗?
生:(略)
小结:新疆是个远离海洋的地方,这里到处是戈壁、沙漠、荒山秃岭-----新疆166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仅有6万平方千米的绿洲。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在远古时期,新疆曾经是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海洋动物化石与大海中的海合”。
板书课题:《古海洋动物化石与大海中的海百合》
二、新课:
1、古海洋动物化石: 生:观看新疆版图。
师:四亿多年前,新疆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距今亿多年前,古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是怎样形成的?
生:阅读课文。
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阅读知识卡片)
观看:化石实物。
2、大海中的海百合:
师:你们见过百合花吗?它是属于哪一类的?
生:(略)
师:“海百合”又属于哪一类呢?(生:略)
(阅读课文:海百合是古老的棘皮动物,最早生活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在大海漫长的演变岁月里,海百合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化石。)
三、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
1、我知道了新疆曾经是大海,又是怎样形成陆地的原因。
2、还知道了什么叫做化石。
四、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下去之后多查找新疆过去的有关资料,为我们更好的学好地方课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
古海洋动物化石
三叶草虫化石、鱼化石、腕足类化石、珊瑚化石
2、课题: 恐龙 植物化石
教学目标:
1、恐龙化石、植物化石的形成
2、能说出恐龙化石、植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恐龙化石、植物化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恐龙化石、植物化石的形成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吗?其实大家在电视上都见过。但是你知道不知道,我们新疆大约在1亿多年前,曾经是恐龙的乐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疆过去的恐龙。板书课题 恐龙
二、学文明理
1、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分别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3、讨论,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4、小结 恐龙:
师:距今1亿年前,新疆的海水已慢慢退化,但还有着广水阔的水域。在准葛尔盆地有着广阔的水域,那里有茂密的深林和高大的植物,曾经是恐龙生活的乐园。后来,随着地质的变迁及恐龙生存环境的恶化,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也逐渐灭绝了,只有恐龙化石向我们印证着恐龙的辉煌。新疆是我国出土恐龙化石最多的省区之一。
3(5)观察:奇台《恐龙化石》
三、学习第三课:植物化石(1)植物化石: 师:什么是植物化石呢? 植物化石的发现会给人类有怎样的帮助?(2)观察图片 :
树桩化石.叶化石.等等。
小结:这些树木形成的化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人 们称它们为“硅化木”.(3)讨论:对新疆原来是大海有什么新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
新疆曾经是大海
恐龙--1亿年前---灭绝
植物化石----硅化木
3、课题: 新疆北鲵 河狸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化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了解,2、知道新疆北鲵为什么称做“活化石”的美誉.3、明白人类活动对化石的影响 教学重点:活化石的美誉
教学难点:新疆北鲵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态和结构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仍然生活到今天的稀有物种,被称为活化石,诸如新疆北鲵、河狸等。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来认识了解一下这些动物。板书课题 新疆珍稀的活化石
二、新课
1、新疆北鲵: 师:还叫什么呢? 生:娃娃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生:两栖动物.它的产地在哪里? 生:新疆.小结:新疆北鲵2004年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极 危”.所以有“活化石”的美誉.观察:1.北鲵的生态环境.2.保护区.3.北鲵图片
师:为什么国家这样重视呢 ? 阅读:知识卡片。
2、河狸
(1)师:3000万年前,河狸广泛分布于新疆的哪个地带? 生:河流与湖畔.师:它生活在新疆的哪个地区? 生:青河县的布尔根河河狸保护区.师:那里环境怎样呢? 生:树木、水草、环境是河狸理想的生息之地.河狸——称为脊椎动物的活化石,属于国家 一级保护动物.(2)介绍河狸的特点:河狸善于掘洞,游泳,划水.(3)汇报:有关河狸资料.在我国,河狸是啮齿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60厘米至100厘米,尾长21厘米至30厘米,体重17公斤至30公斤。体型肥胖溜圆,门齿锋利,咬肌尤为发达,一棵40厘米的树只需2个小时就能咬断。它前肢爪利,后肢长蹼,拖着一条一尺多长的桨形扁平尾巴,颇善游泳,一口气能潜水数百米。河狸头短而钝,眼小,耳小,微微露出毛。它的第四趾十分特殊,有双爪甲,一为爪形,一为甲形。河狸最奇特的就是那条尾巴,肥大扁平,像把铲子,上面覆盖着大型鳞片,鳞片间有少许短毛。河狸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边缘的河边,穴居,主要在夜间活动。洞穴常挖在河边树根下,以鲜嫩的树皮、树枝及芦苇为食。新疆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惟一一个以保护河狸及其栖息环境的自然保护区。
(4)观察:河狸图片.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生:新疆北鲵为什么会稀少的原因等知识。
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新疆生态发展做
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新疆北鲵
河狸
新疆北鲵---娃娃鱼---距今2亿年
河狸----距今3000万年 新疆北鲵保护区.青河县的布尔根河河狸保护区
活 化 石
4、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5、课题: 大地的颤抖——地震 火山
教学目标:
1、师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地震火山的知识
2、能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的危害。
3、更进一步感受地震的严重危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的危害。教学难点:地震的成因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课本图片,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2、引导学生根据对地震的初步感知,联系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或已有的生活经验,探讨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这些现象,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教师小结,导入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图片上的这些现象,都是地震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大大小小的地震,只是大多数地震震级太小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地震就像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有关地震的知识。(板书课题:地震)
二、感受震动。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1、“同学们你们亲身经历过地震吗?”通过师生的交流引出第一个模拟实验。
2、课件出示实验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用手把木板折断,体会木板折断时手的感觉。实验后同桌交流感受。
3、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模拟实验,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实验感受。交流内容:
①折断薄木板的方法,木板折断时手的感觉,听到的声音;分析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
②引导学生把薄木板想象成地表,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想象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三、了解地震危害。通过模拟实验体验地震引起房屋、桥梁等在瞬间倒塌的现象,从中体验地震的危害。
四、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1.师:大家结合刚才的视频,大家看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生:进行交流。3.师生小结:(1)火山喷发的原因?
(2)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3)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地震的危害都有了很深的感受,虽 11 然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避震知识,就可以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如果同学们感兴趣,下课后可以用我们学到的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有关避震的知识,在下次科学课上,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板书设计
6、课题:黑油山和温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黑油山和温泉的形成及相关知识.2、了解黑油山对人类做出的贡献和温泉对人类的好处.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黑油山 ,温泉对人类的作用.教具准备: 有关资料,图片相关地图等 导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克拉玛依吗? 生:去过.那里怎样? 生:非常优美.小结:但是,谁能想到这里是一片沙滩呢?没有水,没有草,鸟儿也不飞的克拉玛依亘古荒原上,有一座黑油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黑油山 和温泉”.板书课题:《黑油山和温泉》 二.新课:
1、学习黑油山
(1)观察:黑油山的课本图片.(2)师:介绍黑油山的出现为克拉玛依做出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献出了一个大油田.(3)汇报:现在的克拉玛依油田产出的石油量多少? 可运到哪些地方?(4)讲述:黑油山的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部,(看版图)黑油山是怎样形成的?(略)(5)小结:为了纪念黑油山,1982年树立了一座石雕纪念碑,现在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地和游览胜地.学习温泉: 师: 你见过冒热水的泉吗?
生:(略)小结:你们所谈到的这种现象,也是地质现象.讲述:温泉的形成.温泉的作用.观察:有关温泉的图片.汇报:有关温泉的资料.小结:温泉水含有不同的矿物质,因而对各种病症的疗效也不同,新疆温泉,水质润滑,含多种矿物质,是人们治疗病的好去处.阅读:知识小卡片.三.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生:知道了黑油山为我国石油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还知道了温泉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多好处.三、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下去多查阅资料,使你们能增长更多的知识.板书设计
7、课题:火龙洞与固体水库——冰川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火对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冰川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作用.2、能说出火对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冰川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作用.3、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教学重点:火龙洞的产生、冰川的独特性。教具准备:相关地图、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了解了一些有关地质现象的知识,但还不够,这节课 14 我们继续研究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火龙洞和固体水库--冰川
二、新课:
(1)火龙洞:
问:你知道新疆的火龙洞有哪些吗?生:(略)
火龙洞是怎样形成的?生:(略)
说明:热气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可利用这一资源,再配合药物 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
阅读资料:(知识卡片)
观察:火龙洞图片。
小结:火龙洞的资料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同学们还可以查一查,了解更多的知识。
(2)固体水库--冰川:
师:冰川是怎样形成的?生;(略)
说明:新疆境内有许多连绵起伏的雪岭冰峰,形成了亚洲最大的冰川区。
观察:新疆冰川图片。
汇报:资料。
阅读:知识小卡片。
讨论:
1、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许多冰川的面积在缩小,冰川
面积缩小有哪些危害?
2、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火龙洞对人类的健康有哪些好处和冰川的形 成。还知道了中国最大的冰川。冰川缩小后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多了解有关多样的地质现象为我们 新疆的地质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
8、可爱的少数民族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
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1.第一组同学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学生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第二组学生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9、课题:魔鬼城和五彩湾与五彩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奇特的地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知道魔鬼城的形成和五彩湾与五彩滩的相同点、不同点,加深对新疆地貌的了解。
2、知道魔鬼城的形成和五彩湾与五彩滩的相同点、不同点。
3、加深对新疆地貌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魔鬼城的形成,五彩湾与五彩滩的比较。教学难点:魔鬼城、五彩湾与五彩滩的成因。教具准备:相关地图、有关资料、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新疆除了有高山、河流、沙漠、戈壁等地貌外,还有许多有趣的特殊地貌。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令人恐怖的魔鬼城和五彩湾与五彩滩”。
板书课题:魔鬼城和五彩湾与五彩滩
二、新课:(1)魔鬼城:
师:同学们,当你们一听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感觉?
生:令人毛骨悚然。
师:其实,这是一种特殊地貌——雅丹地貌,它是多种风蚀地貌形态的组合。
观察:新疆著名的雅丹地貌图片——乌尔禾、奇台、哈密、罗布 泊等地的魔鬼城。
问:为什么称为雅丹地貌呢?(生:阅读知识卡片)
汇报:有关魔鬼城资料。
小结:同学们,你们对魔鬼城的地貌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继续了解有关地貌“五彩湾与五彩滩”。(2)五彩湾与五彩滩:
师:为什么将这里的地貌称为“五彩湾与五彩滩”呢?
生:因为五彩湾与五彩滩已展现出多种色彩的地貌而著称,是新疆最美、最奇特的地貌之一。
问:它们位于哪里呢?
生:五彩湾——位于富蕴县境内的一片戈壁荒漠中,以怪异、神秘、壮美而著称。
五彩滩——位于布尔津县的额尔齐斯河一带,以壮丽、秀美而闻名。
小结:你能想到吗?几千万年以前,这里是一片广阔无际的湖泊。可是今天,走在五彩滩上就像走在彩色的画卷上。
汇报:有关五彩湾与五彩滩的资料。
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点。
三、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我学到了新疆地貌“魔鬼城”的形成,还知道了“五彩湾与五彩滩”位于新疆的哪个地区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看一看那里的奇特、优美的地貌吧!
板书设计
10、课题:火焰山与火烧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更加了解火焰山和火烧山的知识。
2、知道火焰山与火烧山的成因。
3、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火焰山与火烧山的地理位置,形成,特点.教学难点:火焰山与火烧山的成因。教具准备:相关地图、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火焰山和火烧山吗? 问:你们知道这两山是怎样形成的?有怎样的特点呢? 小结: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十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焰山与火烧山”.二.新课:
1、介绍火焰山:
师: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地区北缘,桃儿沟.长100千米,宽10千米.(版图)火焰山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生: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温度怎样呢? 生:酷夏十分炎热,最高气49.6度等.2、汇报有关火焰山资料.3、阅读:知识小卡片(火焰山的形成.)
4、小结:前面我们对火焰山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来了解火烧山的形成.5、介绍火烧山
师:火烧山---位于准葛尔盆地东部.火烧山是怎样形成的? 生:汇报书上内容.阅读:第一段
6、对比: 师:火焰山与火烧山有什么不同呢? 生:火焰山因温度高和形似火焰的山体而闻名天下,而火烧山是因为其山体是红色而闻名,五彩城也是因为山体是彩色而有名的.火烧山与五彩城的不同点在于,这里连绵起伏的山丘又是五彩斑斓,而全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放眼环顾,几乎见不到其他色彩.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拂仍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因而得名.7、观看:书上插图.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两山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两山的形成及特点等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多查资料,多了解家乡的特殊地貌,对开拓我们的视野很有好处.板书设计
11、课题:鸣沙山与大峡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鸣沙山的特点及大峡谷的神秘怪坡与怪石峪的特点等。
2、能说出鸣沙山的特点、大峡谷的神秘及怪坡与怪石峪的成因。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鸣沙山与大峡谷的地理位置,特点.教学难点:鸣沙山与大峡谷、怪坡与怪石峪的成因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有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过哪些新疆的地质现象? 生:火焰山,火烧山等.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新疆的地质现象"鸣沙山与大峡谷。
板书课题:<<鸣沙山与大峡谷>> 二.新课(1)鸣沙山: 师:鸣沙---_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这里的气候干燥,阳光长久照射,使沙粒带了静电,一遇外力,就会发出放电的声音.问:谁知道新疆有三个县都有发出声响的沙山?(生:巴里坤县,木垒县,哈巴河县.)师:人们称其为鸣沙山而且每到刮风时,黄沙就轰隆鸣响,像飞机轰鸣声.所以,鸣沙山是沙漠的一大奇观.阅读:第一段和知识卡片.汇报:沙山资料.观看:有关鸣沙山图片.小结:我们对鸣沙山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在了解大峡谷的知识.(2)大峡谷: 师:天山神秘大峡谷_______位于新疆库车县北部的奇峰群山中.问:大峡谷有哪些特色? 生:集雄,险,幽,静,神为一体,峡谷东西走向,深约5.5千米.山体千姿百态,别有洞天.问: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生:由沙砾岩构成,经长期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形成的.问:颜色呢? 生:红褐色.大峡谷还有哪些特色呢? 生:(略)(3)、学习《怪坡》
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怪坡的特点及位置。
特点:不论是摩托车还是小轿车,一开到这个山坡上就出怪事:下坡时不加油门车不走,上坡时就是不加油门车也能自己滑上坡。
位置:距奇台县半截沟镇约10公里处的刀条岭的山顶。成因: 有的说这是因为重力位移,有的说是磁场效应,还有的说是视觉误差。
(4)、学习《怪石峪》—结合课件。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怪石峪的特点及位置。
特点:怪石峪海拔在780-1350米之间,由包含将军谷、佛谷、怪 石峪风景区、卡浦牧尕依沟、仙子瀑布谷、红金龙谷、和平飞鸽谷、天生鹊桥谷等十几条山谷组成,风景区东距准噶尔盆地名湖艾比湖30公里;南距新疆最大的高山冷水淡水湖赛里木湖约128公里;伊犁果子沟约133公里;西距温泉县城约128公里,北距亚欧金桥第一关阿拉山口口岸26公里。怪石峪被称“世界最大天然花岗斑岩艺术雕塑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未来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可以见证海枯石烂,体验沧 海桑田。
位置:怪石峪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中国一侧新疆博尔塔拉博乐市东北约38公里处的阿拉套山支脉沙拉套山山麓,面积: 东西延伸18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最大宽22公里,总面积达23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花岗斑岩怪石群风景 24 区。
成因: 在古生代,这里发生了地壳运动,炙热的岩浆从地球深处侵入地壳层,冷却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花岗岩,由于受到风化侵蚀,在流水、空气、阳光等外力作用下,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多了解我们新疆的独特的地质面貌,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设计
12、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2、中国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
3、了解中国的五个自治区。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3、歌中唱到了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民族的结构。
1、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2、认识少数民族的含义,出示少数民族的名称。1)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3)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全班交流。
3、民族分布。
1)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了解我国的五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而且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学生出示自己准备好的一元纸币。了解上面的少数民族语言。
三、综合活动,深入了解。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一下本民族的基本情况或风俗习惯。
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你都了解哪些呢?你是什么民族的?
2、关于少数民族你还了解哪些? 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特色呢?”
3、师小结:刚才通过活动我们对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的表现都很精彩。那你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
全班同学合作办一期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
13、课题:荒漠中的河与丹霞地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疆大小河流有570多条,有些河流为什么会消失在荒漠中,并且知道有关丹霞地貌的特点。
2、了解新疆大小河流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有些河流如何消失及有关丹霞地貌特点。教学难点:丹霞地貌特点。教具准备:相关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新疆有哪些奇特的地貌?(生:魔鬼城、五彩湾、五彩滩等。)小结:新疆有大小河流570多条,都发源于山区。但是有些河消失在戈壁、沙漠之中,成为有头无尾的河。这些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消失在荒漠中的河与色彩斑澜的丹霞地貌”
板书课题:《消失在荒漠中的河与色彩斑澜的丹霞地貌》
二、新课:
(1)消失的河流:
师:新疆的大小河流不少,其中部分河流为什么会消失 呢?生:(略)
讲述:河流因蒸发、渗透等原因而消失在戈壁、沙漠 之中,成为有头无尾的河。
观察:消失的河流有(盖孜河、米兰河、金沟河等。)
介绍:内流河的发源地、特征及成因。
小结:同学们,你们对新疆的河流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丹霞地貌”。
(2)丹霞地貌:
师:为什么叫丹霞地貌?
讲述:丹霞地貌的形成是红色沙砾构成,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
问:丹霞地貌有什么特点?生:(略)
观看:图片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有丹霞地貌?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荒漠中的河是怎样消失的,还知道了丹 霞地貌的形成及特点。
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多去查找有关消失的河流和丹霞地貌的资料,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更多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
消失在荒漠中的河 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 新疆有大小河流:570多条 构成:红色沙砾
有些河消失在戈壁、沙漠之中 分布:库车、呼图壁、玛纳斯等县 蒸发、渗透
14、课题:流动的沙漠与刮不完的风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疆流动沙漠的有关知识和新疆都有哪些著名的风口。
2、知道新疆风力发电站的作用;明白大风的危害。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沙漠流动的成因和风的作用及危害。教学难点:沙漠流动的成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新疆有哪些奇特的地质现象?
生:乌尔禾魔鬼城、怪坡、怪石等。
小结:这些都是新疆的奇特地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流动的沙漠与新疆奇异的天气现象——刮不完 的风”。
板书课题:《流动的沙漠与刮不完的风》
二、新课:
(1)流动的沙漠:
师:水是可以流动的,沙漠也可以流动吗?生:(略)
问:为什么呢?
讲述:在新疆的沙漠中,黄河随着呼啸的狂风不断地流动,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沙丘。
沙丘一般在50米——80米,高者达150米以上,沙丘形成了各种图案。(受风向、风力的影响)
阅读:
1、新疆最大的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位于南僵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
2、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丘是一个什么样的呢?
观察:图片
讨论:
1、沙漠为什么会流动?
2、比较两大沙漠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前面我们对流动的沙漠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们学习“新疆奇异的天气现象——刮不完的风”
(2)刮不完的风:
师:新疆除了常见的天气现象:大风、等等,还可
遇到一些奇异的天气现象“刮不完的风”。
生:阅读资料。
观看:图片。
介绍: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沙漠为什么会流动的原因,还知道了风对人类的好处和风对人类的危害等知识。
小结:希望同学们下去多去查找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对我们了解新疆的大自然很有帮助。板书设计
流动的沙漠与刮不完的风
沙漠为什么会流动?(受风向、风力的影响)
新疆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积33、76万平方千米,位于南僵。
刮不完的风
主要风口---阿拉山口、额敏老风口、达坂城风口、七角井风口 风的作用---风力发电
风的危害---吹翻汽车、吹倒房屋、毁坏农田„„
15、课题:海市蜃楼和晕与华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市蜃楼的特点及成因
2、知道什么是晕什么是华以及他们的区别
3、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海市蜃楼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晕与华的区别 教具准备:相关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海市蜃楼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 识。
二、新课
1、学习海市蜃楼。
2、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文中插图说说海市蜃楼的特点。
3、海市蜃楼的特点及成因: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也简称蜃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4、学习晕与华: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彩色的光圈,这就是晕和华。
晕的特点:外紫内红的光圈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统称为晕。华的特点:内紫外红的光圈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华的直径通常比晕要小得多,紧紧环绕在日或月的外面,似乎是给太阳和月亮带上了枷锁,所以华又俗称“枷”。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华产生于中云,它是当日月光线通过存在于中云里的无数微小水滴时,发生衍射而形成的内紫外红的光圈。日月晕后若紧跟着出现日月华,下雨刮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三、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下去多去查找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对我们了解新疆的大自然很有帮助。板书设计
海市蜃楼 晕与华
特点:虚幻的 晕的特点:外紫内红的光圈 成因:光的折射
华的特点:内紫外红的光圈
16、我国的民族分布
教学内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我国各民族居住区域及分布特点,了解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究学习,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民族大 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我 国的 56 个民族,共同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二、分组汇报、探究。
1、看民族分布图,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居住区域。
2、探索学习: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有哪些?
3、交流学习。
三、活动延伸。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待客礼仪风俗。
17、新疆的自然之谜
教学目标: 了解“湖怪之谜”、新疆虎之谜、天外来客之谜,引起学生了解新疆的兴趣,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破解。教学重点:.“湖怪之谜”、新疆虎之谜、天外来客之谜分别指什么? 教学准备: 师:相关图片,资料.生: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疆的“湖怪之谜”吗?
2、生交流讨论收集的相关资料。
3、小组推选代表来介绍。
4、小组合作学习,谈谈各自对“湖怪的猜想”。
5、师总结,介绍重点资料及图片。
二、新疆虎简介
介绍新疆虎是原来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惜后来完全消失了。
三、资料展示
1.请同学们分享自己所查阅的资料,使大家了解更多有关知识。2.思考:为什么新疆虎完全消失了?
四、讨论:你想对曾经伤害过新疆虎的人说些什么?
五、天外来客指什么
1、生汇报。
2、新疆“天外来客”有哪些不解之谜?
3、介绍陨石的相关资料。
4、谈谈对陨石的认识。
5、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陨石?
第三篇:新疆地方教案
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巴音布鲁克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 知道保护对象为天鹅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繁殖地
过程方法目标: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了解天鹅繁殖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对旅游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保护对象为天鹅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繁殖地 教学难点:知道保护对象为天鹅等珍稀水禽及其栖息繁殖地 教师资料与媒体:课件、视频、投影„
学生资料:搜集与天鹅湖有关的文字信息或者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课前准备
1、搜集与天鹅湖有关的文字信息或者图片资料
2、组织教学
将课前准备资料放在桌面。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环节
展示课件,出示天鹅湖图片。提问:这里美吗?
提问:谁知道这美丽的地方是哪里? 出示课题(天鹅湖)
1、继续在多媒体中展示天鹅湖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提问:欣赏了这么多图片,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教师补充:天鹅湖位于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音郭楞州和静县西部。(出示地图,明确位置)
2、教师阐述:天鹅湖平均海拔2400米,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巴音布鲁克”蒙语意为“丰富的山泉”,天鹅湖是由众多相通的小湖组成的湖沼地。提问:这么美的景象,是谁发现的呢?
3、教师提问:天鹅湖有什么物种资源?
4、欣赏天鹅湖的视频,再次感受天鹅湖的神奇力量。
5、翻开书的22页学生阅读课文。
欣赏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学1:天鹅湖在和静县。
同学2:因为天鹅湖有许多天鹅在那里栖息所以被人命为“天鹅湖”。欣赏天鹅湖的图片,并认真听老师描述天鹅湖的样貌。
学生:天鹅湖有鸟类128种,繁殖鸟95种,其中留鸟34种,栖息着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是鸟类繁殖和渡夏的栖息地。兽类有20余种,其中,两栖类2种,鱼类5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8种,如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等,二级保护的有25种,如天鹅、盘羊、雪鸡等。
由于大多数学生能养成习惯并按照要求做好课前资料搜集准备,因此在导入环节能够进展的十分顺利。
此环节重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美丽的图片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授新的过程中语调要有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视频让学生开拓了眼界,丰富了课外知识。
四、总结
1、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天鹅湖,谁来说一下它的地理位置?
2、天鹅湖有什么物种?
学生1: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音郭楞州和静县西部。学生2:天鹅、盘羊、雪鸡 马
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当学会归纳总结,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及时反馈出自己在本堂课中的收获。
板书设计:
新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巴音郭楞州和静县西部
物种:天鹅、雪豹、黑鹳、金雕、白肩雕
马晓娟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云南省地方教材教案
三年级上册 《游走彩云南》
备
课
本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
备课教师:张
俊
备课时间:2015.9-2015.12
一、旅游资源大省
【教学目标】
1、认识全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2、认识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重点】
云南省的景区划分情况。
【教学难点】
我省景区的级别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图片“石林”“卡格博峰”,让学生感受图片上的美丽风景。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省有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2)云南省有几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几个省级旅游度假村?(3)全省的景区按区域怎样划分?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二、滇中风景名胜
1、闻名遐迩的“三林”
【教学目标】
1、认识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
2、知道“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
“三林”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 “石林”“土林”“彩色沙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石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2)土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3)彩色沙林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图片,让学生感受
2、滇池风景区
【教学目标】
1、认识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2、知道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
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所在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
大观楼、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滇池周围风景区短片,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说说滇池为什么被誉为“高原明珠”?它的周围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大观楼在什么地方?“天下第一长联”是指什么?谁写的?
(2)云南民族村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
(3)西山森林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景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3、古刹名寺
【教学目标】
1、认识云南各寺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
【教学重点】
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云南各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让学生说一说到过昆明的哪些地方?给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景点。
2、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圆通寺的原名叫什么?它具有哪些特点?
(2)筇竹寺建于那一年?它有什么特点?
(3)金殿公园在什么地方?它有哪些特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4、世界园艺博览园、抚仙湖和星云湖
【教学目标】
1、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意义。
2、让学生了解知道抚仙湖和星云湖特征。
【教学重点】
世博园、抚仙湖和星云湖特征。
【教学难点】
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介绍此会的盛况。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观看昆明园艺博览会举办盛况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2)抚仙湖有什么特点?它的特产是什么?
(3)星云湖的特征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说一说“界鱼石”的故事。
三、滇西北风景名胜
1、历史悠久的古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滇西北的三个古城——大理、丽江、巍山的建筑特点。
2、让学生了解古城历史。
【教学重点】
大理、丽江、巍山的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
大理、丽江、巍山的历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城?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游那三个古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2)它们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2、佛教圣地
【教学目标】
1、认识滇西北的佛教圣地——宾川鸡足山、崇圣寺三塔、噶丹松赞林寺。
2、知道云南省有哪些佛教圣地,了解其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云南省佛教圣地的位置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云南佛教圣地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古刹名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有哪些佛教圣地?它们都在哪里?
(2)佛教圣地各有什么艺术价值?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3、秘境香格里拉
【教学目标】
1、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
2、了解这些景点的神秘现象。
【教学重点】
知道香格里拉有哪些著名景点。
【教学难点】
了解这些景点的神秘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云南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香格里拉在哪里。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3、教师讲述香格里拉的来历及相关资料。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介绍了哪五个景点?
(2)这些景点它们都在哪里?各有什么特征?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四、滇西风景名胜
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
【教学目标】
1、知道滇西有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及其地理位置。
2、了解历史文化名城腾冲、沧源崖画的特点。
【教学重点】
知道滇西有哪些著名景点及其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了解这些景点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喷发图片,让学生观看。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著名景点?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腾冲和沧源?
(2)它们都在哪些特征?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五、滇西南风景名胜
1、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
2、了解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
【教学难点】
西双版纳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播放儿童歌曲《金孔雀》,让学生聆听后说说歌曲中所描述的地方。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顺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介绍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独树是怎样成林的?
(2)勐仑植物园里都有哪些珍贵的热带植物?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西双版纳哪些著名景点,有哪些珍贵的植物。
2、一地连三国的普洱
【教学目标】
1、一地连三国——普洱的秘密及其景点。
2、知道北回归线标志园和有关北回归线的知识。
【教学重点】
认识普洱的秘密及其景点。
【教学难点】 认识北回归线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看谈谈感受。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些什么?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普洱市的地理位置。一地连三国是指什么?
(2)普洱有什么著名景点?
(3)北回归线标志园
(4)怎样捕捉北回归线的身影?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六、滇东南风景名胜
旖旎的滇东南风光、文化名城建水
【教学目标】
1、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
2、了解文化名城建水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
知道滇东南哪些著名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
了解文化名城建水的历史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介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2)燕子洞最令人叫绝的活动是什么?
(3)世外桃源指的是什么地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七、滇东北风景名胜
五尺道、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威信
【教学目标】
1、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2、了解文扎西会议的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知道滇东北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教学难点】
了解文扎西会议的会址和重要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欣赏。
2、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知道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点?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介了滇东北哪些著名景点?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2)扎西会议的会址在什么地方?它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2)全班交流汇报各组学习成果。
三、教师小结
第五篇:新疆地方民团教案
第一课时
新疆的主要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1..知道新疆的主要有那些少数民族。
2.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语言。3.了解一些新疆的风俗习惯。4.加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重点:新疆的常驻少数民族 教学难点: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新疆少数民族资料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新疆常驻的少数民族有多少个呢?它们是那些民族? 二讲授新课
跟着老师一起来了解新疆的少数民族吧!
1.新疆有12个常驻少数民族,分别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满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2.新疆少数民族礼貌语言
3.请求别人做事或帮忙的时候,往往用询问、客气的话语,尤其对待长者特别显得毕恭毕敬,在长者面前,任何失礼的举动都是绝对禁止的,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饭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长辈的名字,当着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烟、放肆谈笑,吃饭的时候,长者先入席。3.葬礼习俗 4.服饰
新疆各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衣服装饰和其他生活习惯 5.新疆八大宗教节日
开斋节
希吉来历10月1日,封斋的天数为30天 古尔邦节
希吉来历12月10日
圣纪
希吉来历11年3月12日 白拉提节
希吉来历8月1日至15日 盖德尔夜
希吉来历9月27日 阿术拉节
希吉来历1月10日 登霄节
希吉来历7月27日
法蒂玛忌日
希吉来历6月15日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你们又学到了多少了?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其他同学听吧。
第二课时
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维吾尔的特点。
3.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4.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维吾尔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吗?关于这个民族你们有知道多少呢?
三,讲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满族一些知识 1.服饰
男子穿长袍,称为“袷袢”,右任斜领,无扣,腰系长带。农村妇女多穿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2.花帽
新疆花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维吾尔语音译为“朵帕”。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民族均喜戴花帽。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单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纷而成。花帽的式样,花色不仅因民族而异,且有地域差别。不过各种花帽均具有精巧美观、绚丽多彩的特点,只看一眼也会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4.礼节
维吾尔族的礼节与宗教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见面礼 5.饮食
馕,羊肉串,大盘鸡 禁忌,猪肉 6.文化
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传世音乐作品。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民间群众娱乐形式之一 7.住房
春、夏、秋三季为圆形毡房,冬季为平顶土房或木屋。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的相关知识。
第三课时
哈萨克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哈萨克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这个舞曲大家不陌生吧?对就是你们大多数本民族的舞蹈哈萨克族舞蹈。三.讲授新课 1.服饰
用牲畜的皮毛作衣服的原料,多用羊皮缝制大衣。2.饮食
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他们制做的马奶子是名贵的饮料 3.见面礼
长期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族人对人格外热情和有礼貌,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4.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5.节庆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播放哈萨克族的民族歌曲。
总结:对于本民族的相关知识大家平常都知道,今天个大家讲的加强理解。
第四课时 回族、蒙古族
教学目标:1.认识两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舞蹈视频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舞蹈是那个民族的吧?我们班里也有回族同学,下面我们来认识回族。三.讲授新课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穆斯林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
1、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
2、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1、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2、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3、那达慕
摔跤、赛马、射箭是蒙古族的主要体育项目,蒙古语称“额仁古日班那达慕”(男子三项竞技),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呼伦贝尔地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
总结: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大家收货了什么?
第五课时 柯尔克孜族、锡伯族
教学目标:1.认识两这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我们学习了前面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现在我们接着学习后面的少数民族。
二. 播放舞蹈视屏,讲授新课
柯尔克孜族
1.分布:柯尔克孜族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
2.服饰:柯尔克孜族的服饰,男子常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高顶方形卷沿帽和两侧有突出护耳式样的帽子。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南部妇女穿小竖领衬衫。
3.婚姻:柯尔克孜族的家庭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受宗教影响,富者也有多妻的。男权很大,老年人威信最高,妇女受歧视。旧式婚姻带有封建买卖性质,一般由父母包办。订婚有指腹婚、幼年订婚、成年订婚三种形式。娶妻彩礼至少要牲畜“一打”(九头)。通婚范围不受氏族部落限制,直系亲属和近亲不能通婚,但有姑表和姨表婚等,并有与外族通婚现象。锡伯族
1.分布:锡伯人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 6 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 8 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
2.绘画艺术 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
3.绣花艺术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
总结:今天简单的学习了有关柯尔克孜族、锡伯族的风俗习惯,同学们回去之后收集一些其他的风俗习惯。
第六课时 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播放视频 二. 讲授新课 塔吉克族
1.分布: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万千。
2.礼节:塔吉克族人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其礼节质朴、亲切。3.饮食:最佳食品为抓肉;牛奶煮米饭和牛奶煮烤饼。塔吉克族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需要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乌孜别克族
1.分布: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乌鲁木齐、伊宁、木垒、奇台、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和田、莎车、叶城等县、市,其中以伊宁居多。2.语言: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中国的乌孜别克族地区普遍说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
3.住房: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喜欢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4.饮食: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总结:今天学习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你记住了多少?
第七课时 达斡尔族、满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播放多媒体视频 二. 讲授新课 三. 达斡尔族
1.分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主要居住在罕伯岱村、洪河村、全和台村、海雅屯)、龙江县、富裕县、嫩江县、爱辉县;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
2.礼仪:按达斡尔族习俗,西屋为上。西屋南炕居首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北炕是儿子和媳妇坐卧的地方,西炕是客人坐的地方。如果到人家里串门,进屋先给老人请安,然后坐在西炕上,坐错了便是失礼。
3.婚礼:结婚要置办酒宴,食品和菜肴必须丰盛,特别是在迎亲时,如果沿途碰见行人,不论是否相识,都可分得一份酒肉和点心。结婚仪式后,主人要以炒犴鼻和手把肉等上等菜肴待客。满族
1.分布: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
2.服饰: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
3.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总结 :简单的学习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收货呢?
第八课时
塔塔尔族、俄罗斯族
教学目标:1.认识这两个少数民族。
2.了解他们生活的概况以及风俗习惯。3.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概况以及风俗习惯。教学难点: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收集有这两个名族的音乐,视频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屏 三. 讲授新课 塔塔尔族
1.分布: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比较集中的是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镇。另外,奇台、吉木萨尔和阿勒泰等县的农牧区也有少数的塔塔尔族。
2.服饰:塔塔尔族的服装很别致。男子喜穿绣花白衬衣,外加黑色齐腰短背心或黑色对襟长衫,裤子也是黑色的。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绉边的长裙,以耳环、手镯和红珠项链为装饰。
3.礼仪:塔塔尔族人民讲究礼仪,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尊老爱幼,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对长者非常尊重,走路、谈话、吃饭均先让长者。见面以握手问好,妇女多握双手。人热情好 俄罗斯族
1.分布: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2.舞蹈: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3.禁忌:忌食马肉、驴肉,饮酒时不可以左手举杯;俄罗斯族人在生活中还很忌讳数字,尤其是13和星期五,被称为是鬼数,最不吉利。罗斯族人忌讳送黄色礼品,认为黄色象征着不忠诚;喜欢蓝色礼品,认为蓝色代表着友谊。
总结:新疆12个常驻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完了,那么同学们知道多少,里面有你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