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

时间:2019-05-12 18:0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

第一篇: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教学设计(岳麓版必修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据此本课主要围绕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确立的背景,初步确立,曲折发展和最终确立这一线索展开的。由于其过程的复杂性,学习这一课,对于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今天的法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原因。

2、对教材的处理意见:

本单元的内容主题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因而每课的教学主题就是该国家是如何确立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之后又有怎样的发展。故此对教材可以进行大胆的取舍,着重分析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形成,突出法国模式的特点,即封建专制主义的力量非常顽固,而民主的革命力量也非常的强大、坚定,两者的矛盾冲突总是以暴力斗争的形式来解决的,体现其走向共和的艰难性。

3、本节教学内容与设计对今后教学的影响: 从图片等直观的图象到抽象的历史概念,从视觉的盛宴和科学的评价中体验、感悟历史,使学生觉得历史不再是枯燥的、遥远的、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就在我们的身边。

4、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法国1875年宪法 难点:法国政体多次反复的原因

二、、根据课标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国的等级制度、《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内外措施、法国政体的反复演变和结局,第三共和国宪法,宪法修正条文阻塞君主派的复辟之路;通过对法国整体反复性的学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提纲的知识体系,学会按照历史概念的要素组成来分析整合教材,形成依托教材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所列问题的思考分析,学会从整体角度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同类问题的比较,掌握分析、认识问题的角度。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的艰难历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艰难性的认识,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认识民主建设的艰难性、长期性和必然性。

三、教学策略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和历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烘托、设疑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来说有: 情景法——用图片、影像音像及生动的语言再现情景,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快速进入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探究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针对性、活泼性和层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其他方法:比较法等

同时,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便于学生理解,增强信息量,充分集合文字、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如法国国旗,卢浮宫、凡尔塞宫、《马塞曲》等),同时可以营造情景氛围作为学生活动补充。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初中时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和法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课堂应顺应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学生通过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近代社会一些基本特征,知道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确立的一些规律;能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能较顺利的从教材中查找相关的信息。

五、板书设计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一、共和制的初步确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2、颁布《人权宣言》 3、1791年宪法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 4、179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二、共和政体的曲折发展——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反复斗争

1、法兰西第一帝国

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3、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2、宪法修正条文——共和政体的巩固

六、教学过程(略)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第二篇: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优秀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中的最后一课。在承接英美近代政体的建立之后,主要介绍了近代法国和德国的政体。教材主要包括三个标题:

第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重在阐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背景;

第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重在阐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第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则主要介绍了德国的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国宪.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知道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能够说出法、德两国政体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展示材料及表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法德政体的比较,提高学生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代议制民主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建立过程的艰辛;通过宪.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文明进程的多样性。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代议制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对民主政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图表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按新课改精神的指引,采用启发、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模式。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展示英国、美国国旗,请学生回答英美两国政体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英国君主立宪制:君主“统而不治”,实行议会主权。美国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实行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

教师引导:这是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法国和德国,看看他们的政体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10课,去体会和感悟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板书)

(二)、新课学习过程设计

1、看法德政体比较(板书)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44-45页两部宪.法的内容并完成下表。(分成两组,分别研究)通过表格内容学生思考法德两国政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回答

教师总结,相同点:国家元首都有很大的权力;都实行代议制;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从国家元首、议会权力及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方面看法德两国有很大的不同。

2、探法德政体不同的原因(板书)

教师过渡:同处欧洲大陆,同在19世纪70年代,两国政体为何显现了如此巨大的差异?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法国1789-1870政权演变的表格。

学生思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法国封建专制势力的强大,使得法国的民主制度得确立充满了坎坷。同时,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又使得法国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一次次自下而上的革命最终摆脱了君主制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教师播放视频《大国崛起·帝国春秋》

思考:德国是在哪个邦国的领导下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统一的,这种方式会给后来的德国政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政治上的分裂割据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自上而下的完成了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所以德国的政体中保留了普鲁士王国遗留下来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从而形成了德国这种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

3、认识(板书)

教师过渡:就这样,继英、美之后,德、法相继步入了近代西方民主的大门,面对近代西方民主的浪潮,近代的我国也同样做出了历史性的选择。

阅读下面的史料,如果你是戴鸿慈,你会如何阐述英、美、德、法四国的政治要义呢?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探讨,之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进行汇报。

(光绪)三十一年,命五大臣出使各国考求政治,鸿慈与焉?历十五邦,凡八阅月,归国。与载泽、端方、尚其亨、李盛铎等哀辑列国政要百三十三卷、欧美政治要义十八章,会同进呈。——《清史稿·戴鸿慈传 》

展示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表格,让学生谈谈认识。

教师总结:虽然英法美德四国的政体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但本质相同,他们都反应了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完善民主、健全法治的时代大潮下,英美德法既看不到政局动荡的画面,也找不到专制主义的影子,但他们仍在为民主法制而继续努力。今天崛起中的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请谈谈你对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既不能盲目的模仿和复制,也不能消极的对待和抵制,而应基于本国国情,横向交流,纵向汲取,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缔造民主政治的新机制。

(三)课堂检测(视课堂时间而定)

(四)板书

第三篇: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1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3-2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同步练习

(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答案】A

【解析】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政体不是共和政体,排除B项;这几个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排除C项;首先,美国不属于欧洲,其次,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也不能说明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排除D项。

2.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答案】A

【解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君主,因而不存在从君主制过渡的可能;英德等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非共和体制。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读材料,材料内容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句话是总统对议会的制约;第二句话是议会对总统的约束。总统拥有行政权,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和议会的相互制约体现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4.(2012·襄阳)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B.总统对议会负责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1

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或受其影响)()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答案】C

【解析】孟德斯鸠的思想是强调“贵族参与立法的程度应该和他们在国家中所享有的其他利益成正比例。贵族应组成一个团体,有权制止平民的侵犯,正如平民有权制止他们的侵犯一样。”参议院的设立体现了这一思想。

5.(2012·信阳)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着重强调“心脏”的重要性,而“心脏”指的是立法权,在近代西方国家拥有立法权的是议会,故D项符合题意。A、B、C各项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6.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宰相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获得通过

【答案】D

【解析】德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皇帝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不利于政府的法案不可能获得批准和通过。

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答案】C

【解析】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8.“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

A.选举权方面

C.行政权方面

【答案】B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结合材料,议会最主要的职能体现在立法权上,而材料中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都不掌握立法权,本题选B项。

9.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于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法西斯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后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A.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不会消失

B.长期分裂饱受大国欺凌

C.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D.政治统一和经济的崛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为法西斯主义的出现埋下了祸根,故选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0.(2012·苏北四市)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德意志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力,之所以有此特点,其原因在于德意志帝国是在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统一了德意志之后而颁布的,原来的国王摇身一变成了 3 B.立法权方面D.司法权方面

帝国皇帝,所以权力巨大。

11.(2013·银川文综)“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C.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统一”“君主制”“民主制”。由此结合德意志的历史背景,可知选B项。

12.(2012·太原)1871年帝国议会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议员作为整个帝国人民的代表并不服从某一特定团体的特殊指示„„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议会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帝国议会。下列说法符合这些规定的是()

A.帝国议会的行政权力非常广泛

B.帝国议会具有专制主义的典型特征

C.联邦议会对帝国议会拥有支配权

D.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皇帝有否决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德国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但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请回答:B.《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

【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4)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第(1)题,注意时间限制;第(2)题,“标志”可再现所学回答,根源要从经济上找原因。第(3)题,德意志的统一是在容克地主阶级的领导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4)题,言之有理即可。

14.(2012·厦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才真正踏上工业革命的道路。„„普法战争后,国家实现了最后统一。„„到70年代末,德国工业革命终于宣告完成。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在理论上为欧美和其他地方的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普鲁士的统治集团在1848年革命的震撼下,感到有必要在政治上作一些调整,„„国王在1848年和1850年前后颁布两部宪法,成立两院制议会,上院议员由国王任命,下院议员通过选举产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及思想方面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的背景。

(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3)许多学者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西方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民主代议制的核心内容。

【答案】(1)政治: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普鲁士代议制的奠基;

经济:德国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

(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3)选举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制。

第四篇:岳麓版必修一第19课教学设计 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及经过 2.难点: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18课学习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想制度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本节课我们来学习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一、学科班长展示(聚焦学科班长)1.重申学习目标; 2.课堂展示小组分配;

二、组内对学、群学准备

2分钟组内准备展示内容、组织展示语言、核对学习内容确认学会、统计出不会。

三、展示

师:聚焦老师,学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主要从三部分着手: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革命经过;革命历史意义。

下面请小组展示学习结果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倒沙皇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2.《四月提纲》指方向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3.七月流血抛幻想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4.十月革命现曙光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小组展示、学生质疑、教师适时点拨

师:聚焦教师,点评小组及质疑同学,指导学科班长记分。

四、课堂拓展 组内

1.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现代化模式三个角度,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影响。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2.从领导力量、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和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3.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道路相比,俄国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有什么启示?

学生展示、质疑、合学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五、收官 1.课堂小结

师:聚焦老师,本课主要学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主要进程及其历史意义。请同学们写在学案“课堂小结”中。

(学科班长展示)

2.总结小组得分:评出优秀小组和明星组员。

3.布置课后作业:整理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异同、整理学案、整理笔记

第五篇: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岳麓新版】

第1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熟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

结合前面学习的有关“文革”的历史史实,评价“两个凡是”方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重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图片;询问长辈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差异。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歌曲中“新时代”的开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教师出示《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要点有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独立阅读教材P62第一段小字,找出并标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和影响等知识要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善于抓住知识要点中的关键词加以识记、理解与掌握。

老师按以下层次抽出1至5名不同学习小组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适时完善自己的答案。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迫切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由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得拨乱反正工作遇到严重障碍。

(2)经过:(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②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

(3)结果: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们学习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沦,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教师出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的图片)

(1)1978年的初冬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在这个特别的季节里,是什么消息让世界惊叹?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2)内容

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国共产党历史》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指导方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讨论得出:中共十一届j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即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

材料二 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会作出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新战略,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左”倾错误方针。

——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其和围争》

为什么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学生讨论得出: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尊重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告诉我们要采用什么样的政策来发展经济呢? 学生阅读材料得出:改革开放。

改革什么?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由材料得出: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开放的目的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生产力。

材料四 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这次会议上,虽然华国锋仍担任党中央主席,但就确定党的指导思想、决定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政策来说,邓小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唐正芒《中共党史简明教程》

政治路线确立了工作中心,如何保障这个中心不动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由材料四可看出这次会议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学生阅读材料得出:邓小平。

师生共同总结:在思想路线方面,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特别是“文革”时期.大搞个人崇拜,把毛泽东的只言片语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思想准绳,严重地违背了客观实际,以致出现了一系列错误。而在该会以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文革”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主张“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造反有理”,一大批的开国元勋、文化学者等遭受打击、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对我国国情的正确分析,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问的矛盾,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978年,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振臂高呼:“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是一位长者对全党的呼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把改革和党、国家的命运相联系。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它对于中国人民最根本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决策,而且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风的倡导,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符合中国国情重大决策的重要前提。从这一点说,其对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影响在于求真务实,敢于改革,敢于尝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3)意义

材料一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

材料二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l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国联合通讯社的报道

结合材料和教材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小岗村的创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又是如何进行的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小岗村的创举。实际上学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材料一 到l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材料二 在中国,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 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

学生讨论得出:

(1)中国农村人口多,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的稳定关系到整个政局的稳定。(2)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农村改革以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收入不多,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发展缓慢。2.农村改革的目的

中国农业集体化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得出:由此可见,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

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农村改革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特点?其基础是什么?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什么? 学生阅读分析得出:措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基础是土地公有制。“责”指“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权”指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利”指“剩下都是自己的”。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一 1978年12月24日夜里,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各家的户主在村西的严立华家召开了秘密会议。20户人家除有两户仍在江西要饭,有l8户到场。会上社员们一致通过了分田到户的决定,如若成功,择时向党如实汇报,如遏其他变故,全部责任由干部们承担。干部们要是为此坐牢,各家要轮流送牢饭,若被杀头,各家也要负责将其子女抚养到18岁。最后严宏昌在一张计工用的纸上写下了生死契约。l8家户主分别签下了各自的名字,并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几天后,土地便在悄然无声中分下去了。

材料二 小岗农民苦干一年,l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l970年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l978年的20倍……之后,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与推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小岗村为代表的生产责任制的做法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l8户农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开始了自己新的劳动之路。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l983年,已经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教师提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

材料二 改革后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 截至2001年,乡镇工业企业约有672万个。农村经济结构的70%都是乡镇企业创造的。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结合材料和表格分析,上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三年跨了三大步,证明了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反映了改革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证明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正确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上国家的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它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小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在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板书设计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小岗村的创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的目的 3.农村改革的措施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应该作为一个难点来突破。

下载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教学设计(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课教学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试大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学设计(精选)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Ⅰ 政治文明历程 教学设计 第12课 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2课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模版)

    长清一中教学活动月优质课评比参赛选手教学活动设计文稿 第12课 鸦片战争 李 波 【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一、学生情况 所教102班共有学生61人,其中绝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通过一年的英语学习,由于基础不平衡,少部分男学生自觉性不高,认真程度也不及女学生,所以两极分化已渐出现。为......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 背景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政治:周王室衰败,宗法制分封制开始崩溃,诸侯争霸,社会** 经济: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进步,井......

    历史必修1第一课教案 岳麓版

    1.孔子生平第1课 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的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

    历史必修1知识点总结(岳麓版)①2009-07-12 10:00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