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岳麓版必修二)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落实课标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根本原因: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发动侵华殖民战争,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58年英法美俄与清《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俄与清《北京条约》;
2、列强不断扩大市场:①两次鸦片战争开放16个通商口岸;②《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导致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走向破产,中国市场被迫开放。
3、中国关税不断降低:《南京条约》—“议定税款”、《望厦条约》—丧失关税自主权、《天津条约》—“值百抽五”;片面最惠国待遇(相互勾结、扩大利益)等。这导致列强能够降低商品成本,增强商品市场经济力。
(二)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
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织”分离。
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
3、“闭关锁国”的变化:中国逐步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三)认识:
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是在工业文明的外部冲击之下开始解体的;
2、解体过程很不平衡,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
3、中国开始半殖民化;
4、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封闭状态出现深刻变化。
二、洋务运动与近代工业的起步
1、原因: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为了巩固统治推行洋务运动。
2、内容:①军用工业:口号是“自强”;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②民用工业:口号是“求富”;代表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结果:甲午战败,自强求富目的没有实现
4、影响: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①条件:受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自然经济瓦解;
②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地主、官僚和商人开始引进技术设备,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代表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
2、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①原因:《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竞相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清政府为了拓宽税源,放宽民间办厂限制;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的斗争。
②影响:中国出现了一个实业救国的高潮,代表企业家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二篇: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金俊峰(学员)发布时间: 2011-03-11 10:18:46 v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通化市靖宇中学金俊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本节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提供的图片、文字等材料的观察和阅读,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诠释和解读能力;通过对洋务企业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内外因两方面,指导学生分析中华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学会客观、辩证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情景设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探究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分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时代特征,学会客观、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这种进步经济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19世纪中期,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加强了对外的殖民扩张,他们用廉价的商品和舰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此出现,这就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新课学习】
一、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1、小农经济的含义、地位及其特点
(提问思考)什么是小农经济?它在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课文P46第一自然段回答,然后教师强调)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是其鲜明写照。
2、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问题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怎样理解这一“解体”过程?如何认识小农经济解体所带来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在洋纱、洋布的冲击下,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和农家的“织”与“耕”分离,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与此同时,列强还对中国的生丝、茶叶等农产品进行大肆收购,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它为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思考与探究)19世纪60年代,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清政府内部的洋务运动?为了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派创办了哪些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早期现代化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洋务运动。)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教师: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仔细分析一下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条件,了解民族工业出现的时间、分布的主要地点、代表性的企业。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民族工业在什么时间出现第一次发展机遇?为什么?影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理性认识民族工业这种进步经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新课小结】 引导学生从原因、表现两个方面归纳本课知识结构(课件显示)。【课堂练习】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这里的“解体”指的是(D)
A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小农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下列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C)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B 标志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建立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主要是指(A)A 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B 产生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C 由私人投资兴办的 D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而兴起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C)
A 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 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 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 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5、近代中华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D)A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B 封建主义的剥削
C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课后作业】
根据课后“解析与探究”所提供的不同观点,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题目自拟。
第三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岳麓版必修二)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具体原因:贫富分化严重,群众贫困购买力低,而企业却盲目扩大生产,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③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过度,导致股市崩溃。
2、标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
①引发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
②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罗斯福在1932年大选中获胜。
2、内容:
① 整顿财政金融;② 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③ 调整农业生产;④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特点: 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3、影响及评价:
①直接影响: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③历史影响: 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被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三、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革命
1、产生的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2、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3、评价:
①积极作用: 取代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并不能够消除经济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胀”状态。
第四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岳麓版必修二)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课标要求
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落实课标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
1、原因:
①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②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③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
2、三个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②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③国家福利制度: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3、评价:
①积极:国有化和计划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福利化使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社会消费;②消极:国家干预也有一定限度,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弊端。福利制度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私有企业经营的调整(企业的变化)
1、股票的社会化与分散化:
①条件: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主体;②表现: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③认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反映资本社会化趋势;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管理的专业化:
①原因:二战后企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经营与管理要求专业化;②本质: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③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出现“新中间阶层”。
三、本课小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概念:是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形成原因:①根本是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性;②战争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3、发展: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出现;②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充分发展;③二战后普遍发展起来。
4、内容:①所有制方面建立国有企业;②经济关系方面制定经济计划,政府运用采购、开支、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控,加大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③分配方面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5、作用:虽然没有也不可能铲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但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解了产销矛盾,减轻了经济危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第五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版必修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落实课标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①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②195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农村完成土地改革,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合理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外交上一边倒,与苏联结盟,得到经济援助。
2、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3、特点:
4、①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②重点发展重工业;③通过计划体制;
5、成果: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改变了民族工业近百年来“后天畸形”的局面,进一步说明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原因:
①个体生产无法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②防止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复发;③为了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
①农业:53年普遍建立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合作社,55年出现兴办高级合作社高潮;②手工业:以合作社的形式,从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到一次性合作化高潮;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初级是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高级是实行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
3、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4、评价:①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道路;②消极:改造 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动,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
三、经济建设成就与教训
1、正确方针——八大:
①召开:1956年北京;②内容: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和建设方针;③评价: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
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受苏联模式影响;③结果: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特困。
3、调整恢复:
①1960年冬“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轨道,农村减小生产单位、恢复自留地和市场贸易、停办集体食堂,城市调整计划指标;②1962年底经济基本恢复,文革之前取得了一系列经济和科技成就;③隐患是思想领域的左倾错误并未消除。
4、文革浩劫
①实质: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造成严重损失;②经济影响: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据估计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四、本课小结 1、1957——1976年2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的失误,围绕的中心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文化大革命)。
2、经济建设失误的历史启示:
①抓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改造要符合生产力实际;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经济建设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要用经济的方法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盲目照搬;③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