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也就是说,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这是我国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我们经常说,钱梦龙老师是“导读法”,蔡成清老师是“点拨法”,段力佩先生所主持的是茶馆式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在以往,我们对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往往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学习和提炼归纳,现在我们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导读”,在哪里导呀?导的是什么?“点拨”,在哪里点?点的是什么?拨的是什么?“读读、议议”,是学生读和议,“讲讲”是教师讲,讲什么呢,这就牵涉到教学内容的问题。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习》曾经发表过董水龙老师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标题很鲜明,《背影》教什么呢?董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是关于文章结构的,也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直接的关系。(2)”为什么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试图通过“不相见”和“没有见面”这两个短语的不同,探讨朱自清父子的关系,体会朱自清所感受到的父爱。(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只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外貌、体态或品德之类呢?”教《背影》,这三个问题是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可以讨论。但董老师这种努力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
二、课例讨论:《百合花开》
然而,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从我们的备课行为来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情,看来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下面来研究一个课例:《百合花开》。这个课例,是我们和浦东罗山中学教师观课评教活动中的研讨课,施教的教师很优秀。
《百合花开》是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被选为初中预备班的课文。课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点类似于童话: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什么时候,断崖边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百合知道自己是百合,“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努力吸收水和阳光,慢慢地长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心里很高兴。但是,周围的野草却很不屑。在私底下,它们嘲笑百合,这个家伙跟我们长得一模一样,偏以为自己是朵花,只不过头上比我们多了一个瘤罢了—也就是那个花苞。在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说“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是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 1 我们一样”,偶尔飞过的蜂蝶、麻雀等,抱着鄙夷的态度,也劝百合,你呀,不要这么辛苦,“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欣赏呀”,但是百合知道,它是一株百合,它要努力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来。终于有一天,百合开出了艳丽的花朵。这是课文的前半部分,课文的后半部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它把自己的种子撒向四方。现在这个荒山野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许多人到这里来,被眼前这从未见过的美所感动。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欣赏,百合们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
教师的备课很努力,搜集了不少和这篇课文相关的材料,精心设计教案。上课了,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从中间来打开这篇课文,也就是百合花开了的那一段:“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积聚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醒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白妒页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师生对这一段进行了文字的品读:“灵醒的白”,“秀挺的风姿”,“最美丽的颜色”。然后,教师用一个主问题打开课文的前一部分:“那么,百合在开花的过程中,遭受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呢?”同学们根据课文来讨论、回答。有同学说,环境很恶劣,荒山野岭;也有同学说,它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打击,比如说,野草的讥讽和蜂蝶、麻雀鄙夷的劝说。于是,教师围绕着私底下“嘲讽”、公开场合“讥讽”以及鄙夷的“劝”这几个关键词,指导学生进行辨析,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嘲讽”、“讥讽”、鄙夷的“劝”的味道。然后,教师用一个问题来打开课文的后半部分:“那么,在百合开花之后,还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挫折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联想,发表了一些意见。教师做了简要的小结:“在备课的时候,读这篇课文很感动,我写了自己的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教师朗读了一段自己写的文字优美的感想。按照教师的设想,课上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也许是上第二轮课的原因,教师的进程稍微快了点,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教师很有经验,启发学生质疑:“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吗?”次第起来了四位同学。第一位同学问:“老师,百合花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我们人呢?”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每天花朵上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第二位同学问:“什么是„极深沉的欢喜‟?”课文中写道:“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第三位学生问:“什么是„纯净温柔的一角‟?”第四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现在这里漫山遍野都开满花,无数的人到这里来欣赏,被它感动。为什么满山的百合还要默默地开着花呢?”离下课的时间不多了,教师显然没办法处理学生的疑难,只潦草地应对了一个问题,在我看来,还是个相当草率的应对。教师说:“百合以开花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人呢,当然是以自己的成功来证明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对初中预备班的同学来说,“成功”意味着什么,或许会理解成考试前三名—前三名之后,咱们都是野草?
课后,和罗山中学语文组的教师共同研讨了这堂课,讨论它的教学内容,讨论教学内容的合宜性。首先是任课教师的说课。从说课中,反映出教师在对这篇课文的体式把握上,有点偏差。她说,这篇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类似于《陋室铭》、《爱莲说》。说这篇课文“托物言志”,大的方向没有错;但它和《陋室铭》、《爱莲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它的前半部分是个故事,从前、然后、后来,一个类似于童话的故事。说“类似于童话”,是想表明这样一个意思:课文的前半部分,学生应该读得懂。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表明他们是读得懂的。在这堂课的最后,学生所提的四个问题,都指涉课文的后半部分,表明对这后半部分,学生读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在评课的时候,我说,这篇课文的前半部分,是学生能读懂但可能读不好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提问表明他们读不大懂。因此,前面那部分的教学任务,是要学生读好,读好的标志是感动;后面那部分,则是要学生读懂,读懂的标志是理解。感动,就是移情。如果这篇课文由小学二三年级学生读,很可能前面部分他们能读 2 得好,也就是说,小孩子会把类似于童话的故事当作真的故事来感受。但我们现在是初中预备班,初中的同学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很可能他们一看到这篇课文,咦,这是假的嘛!百合说,野草说,蜂蝶说,假的!如果学生认定前面那部分是假的,那么,就很难把自己的情感投人进去,就很难去体验百合的精神。
前面部分要使学生“读好”,后面部分要使学生“读懂”。从这样的要求来看这堂课,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恐怕有值得反思、值得改善的地方。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课文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去读他们本来就能读懂的内容。而且,着力点也不对,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野草和鸟雀蜂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嘲讽”、“讥讽”、鄙夷的“劝”这几个词语的细微差别。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建议,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让学生表演,学生应该朗读的,是百合的那部分,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百合的精神。
你看这堂课,学生已经懂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读不好的,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读不懂的,教师没时间处理。这种现象,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在备课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学情;在上课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上课之后,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样本,来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这道理好像并不复杂。然而,能有意识地去做这些事情,能有意识地依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文本的教学解读:根据学情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应该说,了解学情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语文教师的备课,过去也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我们教师是怎么了解学情的呢?了解的是什么样的学情呢?所了解的学情,同教学设计,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教学方法的组织,同课堂教学,发生了怎么样的关联呢?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以前做得比较少,也不太了解。
最近,情况有了一点改善,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陈隆升最近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其中有一节,是研究当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的。他首先选取了从1999年到2008年语文教育类五大杂志(((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上的相关资料,这五本杂志在十年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说课备课等,共有605个样本。他对这605个样本进行了分析,把材料里提到“学情”的或者说到学生情况的,筛选出来,共115个。也就是说,605个教学案例当中,提到学生情况的只有115个。然后,对这115个案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四个结论:
◇做过学情分析的教学案例不多,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教师,更少。◇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似的判断。
◇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
◇学情分析的深度很不够,很多学情分析是一种浅度的描述,是一种印象的判断。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很不够,很不到位的,很难同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不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和教师的接触中,很多教师都说,“我们的学生很差的”。我往往就问:“差在哪里呢?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对这篇课文来说,他的差是什么意思呢?”教师们往往语焉不详,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学情的分析,如果不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他们已经懂了什么、已经能读出什么、他们还有哪些不懂、还有哪些读不好、感受不到,实际上等于没有做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资料。《语文学习》杂志2008年第10期有一篇很好的文章,邹兆文的《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作者选取人教版的一篇课文《猫》作样本,针对学生理解文本可能出:现的问题 3 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对《猫》这篇课文的结构、内容和主题思想,绝大部分学生是基本能读懂的,但对文章的写法有疑惑,表明学生尚不能理解《猫》这篇文章的内涵。而从作者收集的教师的教案或教学设计来看,这些教学设计(教案)无一例外都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放在课文的内容、.主题、社会意义,即学生本已理解的内容。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在12份教案中,只有极少量的零星的回应。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掌握的东西,课堂里反复讲,而学生的疑惑处,却几乎没有教师关注到。
上面介绍的两个资料,一个是面上的情况分析,一个是点上的具体案例,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关注学情的。一方面,我们老师知道,要“备学生”,要了解学情;而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对学情了解得很不够,把握得很不充分。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正是这种落差,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很多问题,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了解学情,虽然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话题,但是,要把关注学情、了解学情,变成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实际行为,变成组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了解学情,并不是指对学生的情况泛泛而论,而是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叶圣陶先生说过一段经典的话,道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的真谛:“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关注的地方,就是学生在预习时“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
四、名课研习:钱梦龙《死海不死》 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来研究一堂课,钱梦龙老师施教的《死海不死》。
教学这篇课文,学生事先没有预习,钱老师让学生猜,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提示是一看到课文的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一猜就猜到了《死海不死》。为什么呢?顺势就把“死海”和“不死”一两个词语的差异解释清楚了。然后钱老师问同学,看过这篇课文吗?同学说还没有看·。“知道死海吗?”同学说知道,地理课学过。于是,钱老师给学生一个梳理的框架,按一照地理位置、得名的原一因以及海水趣事,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钱老师说,关于死海,你们知道很多,看来我可以不教了。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同学们在以前接触过不少,如果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还要教,那还有劲吗?同学说,那就没劲了。于是钱老师就和同学们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有同学说,说明的方法,在这里具体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教。有的同学说,这里有三个死,“死海不死”,以及结尾处“死海真的要死了”,练习题里有这个题目,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也可以不教了。钱老师说,这里有两个难词,同学说也不需要教,下面有注释啊。钱老师说,那我们换一个角度,“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教的?”学生面面相觑,钱老师启发一下,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呀?“说明文”。钱老师进一步延伸一下,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关于知识小品,学生有哪些了解呢?在交流和探讨中,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也就是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说关于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这堂课时间有限,只能研究一个方面,就和同学们确定了重点学习“趣味性”。趣味性讨论得差不多了,钱老师又提出一个他认为是“高难度的问题”,即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可能想不到,但老师在备课时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对这篇课文的科学性提出了某种质疑。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4 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确认作者的这种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最后钱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写作练习。
关于钱老师这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第二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
这堂课的核心教学环节是三个:在复习了地理知识之后,具体到说明文的学习,钱老师和学生一起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换一个角度,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教的”,具体到“知识小品”,依势聚焦到这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小品的趣味性”。第三个环节,在讨论、学习知识小品的趣味性之后,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死海不死》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之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上面三个环节,理路非常清楚: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钱老师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展开。关于知识小品“趣味性”的学习,在这节课里是比较充分的。师生从“标题”、“故事”、“设问句”、“关联词语”和“材料的组织”等方面,对“趣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深入的讨论。开始的时候,学生从课文的标题“死海不死”,从课文所列的民间传说,谈它的趣味性。钱老师说,这几个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上好好琢磨琢磨,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同学议论之后,有同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有所发现:“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在钱老师的鼓励下,有同学从语言表达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钱老师肯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果,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第一位同学把刚才找出来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比较两者语言表达的效果。接着,钱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结合课文,就此展开学习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往,最后形成了对知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优秀的课例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从钱老师的这个课例,我们也能看出,依据体式和根据学情,有密切联系。
在前一讲里,我们说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下面两件事情:1.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2.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学生理解力不强,感受力不足,实质上是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种体式这种文本的紧要处、关键处。学生的阅读困难,理解障碍,他们“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往往是这些紧要处、关键处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味。比如作为散文的“知识小品”(科普文艺),其最要紧处,除了传播知识之外,就是语言的表达艺术,也就是钱老师在这节课中作为教学重点的,“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的“趣味性”。换言之,学情的研究—这篇课文,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什么地方读不好,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体式的解读来实现—这种体式的课文,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学生的学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学生的学情,除了调查等了解的途径之外,通过这种 5 体式的文章应该怎么读、读什么的文本分析,是可以在备课时事先估量的。
第二篇:根据学生需求 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需求 设计教学内容
2010-04-20 21:07:26|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教学难点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对于学生的情绪、心理、当天作业的完成以至于今后的学习都有影响。那么怎样才能突破教学的难点呢?我觉得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因为一个人只有各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小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各种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学习,才能突破教学难点,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
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小学生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三四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根据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探究的方法设计教学,就能够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长方形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的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今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推导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的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探究、观察、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所以这节课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了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一种类似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画,提问:
1、观察这两幅画各是什么形状的?
2、请同学指一指它的长、宽、周长、面积。
3、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
这样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这两幅画谁的面积大?这个问题,因为这两幅画面积的大小用直接观察法是不能看出来的,所以同学们积极主动猜测,但是没有一个同学猜测这两幅画的面积一样大,这时,教师没有肯定哪些同学做得对或是不对,而是留下了一个悬念,告诉同学们当我们研究完长、正方形的面积后,你就知道谁猜得对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知道不能直接观察出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就要想办法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猜想:
1、教师出示“学生卡——照片——数学书封面——数学练习册封面”的图片,这些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不同。
2、仔细观察,想一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长、宽有关,运用学生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可以激发学生猜测的欲望和大胆的想象。
(三)实验:
根据猜想,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与交流,并设计了思考题,1、用12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
2、想一想:每排面积单位数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摆的排数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填表
4、小组交流,并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探究交流后进行汇报,根据所填表格,观察比较总结出每排的面积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长,摆的排数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面积单位数相当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每排的面积单位数乘摆的排数等于总面积单位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四)验证:
1、刚才我们用的是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进行实验,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比它大的长方形或比它小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计算呢?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进一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想到用面积单位摆,或用格子纸测量,再与测量计算的面积比较。
3、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
4、得出结论。
学生验证后证明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面积一样,说明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长方形,这样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从特殊扩展到一般,更加具有说服力。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紧紧围绕着操作探究计算这个目标而努力,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同时大量素材的进入,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了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整体,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适当满足时,才会持续不断努力,具有对自我实现的较高追求。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虽各有差异,但他们有着一种共同的心理需要,即尊重的需要,这一需要不仅贯穿在他的学习、生活以及一生发展当中,也是他各种需要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需要。只有当这一需要得到满足时,小学生才会有更高的追求。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渴求老师对他的尊重、理解,一旦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他会克服困难学习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就会使他们在学习上感到需求的无望,就会失去尊重的心理,形成心理上的压抑感,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计算机课件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集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运用课件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向抽象飞跃发展架桥铺路,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突破教学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有学生能够轻松、主动地学习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难点是圆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而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平面图形,要想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一定的难度,教材虽然提供了实验方法,但实验过程复杂、难以具体操作,且费力费时。根据每个学生都喜欢看计算机课件所展示出来的多彩的图形、动态的过程以及和学习有关的大量的教学素材。因此,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
2、请你选择一个图形说一说这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这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推导的?
当学生说到哪一个平面图形时,大屏幕上就出现哪一个图形,并根据学生的叙述,同时出现这种图形面积计算的动画的推导过程。
通过回忆学过平面图形以及这些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了推导平面图形面积时的一般方法,而鲜艳的色彩、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同时突出转化的思想——就是在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时,一般要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进行研究,这样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二)学习新知,突破难点。
1、请你根据手里的学具,想办法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观察思考:(1)
你把圆转化成了什么图形?你是怎样转化的?(2)
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的图形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
仔细观察,转化后的图形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4)
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试着推导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3、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
4、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再次进行操作,体会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这样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计算机课件演示时,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线段表示半径,用黄色表示面积部分,多层次地将一个圆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并启发学生想象,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同学们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的图形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它们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够抽象概括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相扣,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的兴趣不减,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去探究发现,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的过程,同时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知识。
三、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换句话说就是,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的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它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就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例如:教学“辨认方向”,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这四个新的方向。教学的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我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辨认方向的经历,并且认识或听说过东南、西北、东北、西南这四个方向,而对于他们来说感到最难的是根据一个物体辨认并描述它周围的其它方向上的物体,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方向与平面图形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突破教学难点。具体教学设计:
(一)复习。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
2、结合你坐的位置说一说:你的前边、后边分别是什么方向?你的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方向?
3、我们在平面图形中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在黑板上贴出这四个方向)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东南、西北、东北、西南。
(1)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方向吗?结合你的位置用手指一指 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2)
学生解释东南,教师结合手势帮助其他同学理解,把两只手臂伸直,一只手表示东方,另一只手表示南方,然后两只手并拢,指向东南方向,告诉学生在你的东边和南边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南方向。(3)
用同样的方法用手势表示并理解东北、西南、西北这三个方向。(4)
注意:用手臂表示方向时,两臂一定伸直成直角,然后并拢表示方向。
2、学习习近平面图中的方向
(1)
在黑板上的平面图中,确定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分别在什么位置上?(2)
观察:这八个方向的位置和方向的关系?(南和北、东和西、东北和西南、西北和东南是一对一对的,每一对的位置是相对的,方向是相反的。)
3、结合实际说一说。
(1)
以你为中心,说一说你周围的方向上分别是谁?
(2)
找一名同学说他的周围方向上分别是谁?说到哪位同学,哪位同学就站起来,全班同学看一看他说得对不对。
4、出示学校周围建筑物的平面图,把生活实际与平面图形相结合。(1)
看一看我们学校周围都有什么?
(2)
选择学校周围有代表性的地方,标在图的最下边,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位置,结合手势确定方向后,填在平面图中。
(3)
再结合图说一说学校周围的方向上都有什么?
5、制作方向板,帮助学生辨别生活中的方向。(1)
观察黑板上的方向板的方向与位置?(2)
自己试着制作一个方向板。
(3)
利用方向板找一找教室的八个方向上分别有什么?
(4)
全体起立拿好方向板,看看电视机在教室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向右转,再利用方向板,看看电视机在教室的什么方向上?(帮助学生理解虽然你面朝的方向不一样,但是你的位置没有变,所以电视机始终在你的东北方。)
(5)
我们在使用方向板时应该注意什么?
6、结合天安门的平面图,巩固理解方向。
(1)
出示天安门及其周围的建筑物的平面图,说一说:天安门的南边是什么?天安门的东边是什么?
(2)
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国国家博物馆、人们大会堂、中山公园分别在天安门的什么方向上?
(3)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介绍一下天安门在哪儿?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平面图进行教学,根据生活中的方向学习习近平面图形中的方向,通过平面图形中的方向对生活中的方向进行巩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在手势的操作中,在不断的结合实际的想象中,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中,学会并巩固了所学方向,难点自然也就突破了。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除了要仔细钻研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外,还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需求、心理需求和已有知识经验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当我们的教学设计一旦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
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以《定**》小、初,高同课异构为例
褚树荣 等
【引子】
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已久被语文教坛所诟病,教学方法的形式化追求也已成为课堂通病。我们都知道教学要基于学情、本乎文体、关注目标等道理,但涉及一篇具体课文,怎样确定内容、选择教法才算是基于学情呢?为了探讨问题,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和宁波泰河中学共同策划了“小、初、高同课异构”活动,华山小学王梁贤老师、泰河中学张倩老师、明港高级中学吕紫绡老师分别展示了课例(因篇幅关系,课例略)。策划时考虑到三个因素:首先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比同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差别更明显,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同课异构”,更能考察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相关性。其次是教师。不同学段的教师,平时教育对象不同,教学时应该更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保证了观察学情的区分度。第三是教学文本。必须是一节课就能完成,必须是三个学段的学生都能理解接受,必须有一定的阐释弹性,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所以,课文最终选择了苏东坡的经典词作《定**》。同一篇课文由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分别在自己的学生中施教,对比的效果最为明显。课堂展示后,部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主持入围绕主题对听课的教研员进行专题访谈。
【访谈】
褚树荣(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情,贺老师事先做了很好的策划。先请贺老师谈谈,你所理解的学情是指什么?包括学生的知识起点、学习特点、学习任务吗?三堂课“基于学情”主要体现在哪里?
贺飞君(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我认为学情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基于学情就是因材施教。总体上看,三位教师均能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控制教学的起点、梯度和速度,呈现了较好的课堂面貌。
小学的课以朗读和积累为主要教学目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并教给孩子们朗读、注释、想象和猜想、印证等诗歌解读方法。初中的课抓住关键词,以深入解读为要务。词前小序有关键句“余独不觉”,以此为起点展开课堂教学,并将苏轼面对风雨这种“余独不觉”的乐观豁达、特立独行的做法扩展到一群人,挖掘古代文人的“士”的情怀,在解读词义、感受意境和诗情的同时兼顾诵读辅导。高中的课注重文本对话和文化渗透。以苏轼所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中“反常合道”为教学切入点,以圣严法师”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为教学勾连点,揭示抒情主人公由“凡夫”到“圣贤”的心路历程,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到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轻”背后的沉重和丰厚。文字理解和积累、文章理解和研读、文本对话和文化渗透,三堂课恰好呈现出不同的侧重,但又都能做到由词及人。这种异同恰恰表现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是基于学情的。
褚树荣:三位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时,确实有较强的生本意识。此外,基于学情的教学是否要尊重课文的文体特征?这首词的文体特征包括哪些要素?是这首词的节奏韵律、小序、双音节的转折词、上下片的结句等特点吗?在处理课文的文体特征上,三堂课的教学有区别吗?请赵老师说说。
赵盛成(宁渡市名师,北仑中学教师):基于学情的教学应该尊重课文的文体特征。与诗惯于表达“正声”不同,作为“诗之余”,词是最适合古代文人表达“一己之情”的。如“定**”词牌有特殊的表达风格;从结构上看,有小序,有上下片的结构;从句式上看,二字句在词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有语音、语调、韵律、节奏无不与词人的心态相关。譬如作者用的是“莫听”、“谁怕”等洪声韵的否定式的二字句,表达着作者的豪迈、超然和决然;用“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细声、柔声韵表达着作者的淡定与从容。我们的解读只有尊重词的特征本身去品味、去感受、去感知、去感悟,这样才是一首词的教学。我以为就三者的侧重来说,小学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是:解读作者通过字词的音、义,字词的语气、语调,字词的语句组合、音韵节奏表达着什么。初中则在此基础上,着重感受文本“表达着什么”,“怎样地表达着”。高中的教学侧重点是:在感受“表达着什么”、“怎样地表达着”的基础上,解读文本“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才叫基于学情,又扣住词的文体特征。
就这三堂课来说,文本内涵的解读,小学、初中、高中把握得比较到位,但对文本文体特征的把握,三位教师还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如对于字词的音、义,字词的语气、语调,字词的语句组合、音韵节奏,以及作者是怎样有机地将它们组合起来并自然和谐地表达着,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有章法的、细节性的教学。文体特征和学情一样,都是教学的出发点,相比较而言,这两者的结合,还是小学这堂课做得好一些。
褚树荣:赵老师是从课文的言语形式和学情的关系来谈的,如果从课文的内容角度看,怎样处理课文的经典性才算基于学情?作为经典,有没有不管学习对象都需要教的内容?如疏通词义、再现场面、体会意趣、朗读背诵等。在呈现方法上三堂课是否照顾到学习对象的不同?请张老师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张全民(郑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优秀的课文一定有它的经典性。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有着它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我以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学情的不同而任意削减甚至完全丢弃经典文学作品自身固有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以学情作为借口,把经典的文学作品降格为教学的一种语言材料,机械地满足词义积累、朗读训练的一种日常学习需要,或者离开学理和根据,对作品内涵进行臆断,过于浅显或过于牵强的解读都不合时宜。所谓基于学情,是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课文的经典性绝不能被贬损,有些课文的价值就是为了学生日后生命成长中的某一次感动或领悟而准备的。
第四篇: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初步理解组成、分解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分解的兴趣。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认识分合符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2、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重点分析: 初步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难点分析: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苹果两个、果盘两个、雪花片、小木棒、小积木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讲解演示,学习2的分解和组合。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分解号、∨-合成号、1 1-部分数。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分合式:
1 1
∧ ∨
1 2
读作: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木棒,等进行组成分解组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拍手对教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活动反思:
先让幼儿自己体验分雪花片,2可以分成1和1,1和1和起来是2。请面的掌握较好,幼儿对加法、减法都以有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的比较快。但到书写的部分,因为幼儿刚开始接触拿笔书写,书写能力稍弱,以后需多加练习。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的组成的兴趣。
2、初步理解分解组成的含义,认识分合号:“∧”“∨”,初步理解部分数与整体数的关系,发现数的多种分解方法。
活动准备:
苹果二个,橘子三个,果盘二个。雪花片,冰糕棒等小型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解示范:把两个苹果分到二个果盘里,提问: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把两个果盘中的苹果放到一起,提问:1和1和起来是几?
同样方法用3个橘子演示3的分解与组成。
用数字表示算式并讲解算式:2```````整体数∧ ``````分解号1 1 `````部分数
2、自身体验:幼儿自由结合2人一组,按老师的口令进行分合练习,如老师说:2可以分成1和1,两人迅速分开,老师说:1和1合起来是2,两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3、请幼儿自由尝试:充分利用积木、操作雪花片、小串珠,等进行组成分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他们发现数的组成方式。
4、用“手势口述游戏”“拍手对歌”进行巩固。
5、观察理解,完成书中的要求。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苹果和瓢虫的分合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指认整体数,分合号和部分数。
(3)根据花的颜色或花形作分解组成,在空格中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读出分解式。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练习数的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儿园分午点等。
附材料手势口述游戏。
如:练习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
1、2”,然后,两手指尖相对,腕部分开,做出分解号∧“的样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别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2的组成,方法同2的分解。两手腕部相对,指尖分开,做出∨的样子,表示合起来。
拍手对歌师:小朋友,我问你,2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某老师,我告诉你,2可以分成1和1
第五篇: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应该说,了解学情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语文教师的备课,过去也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下面就选取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乌鸦喝水》来谈谈确定教学内容的学情依据。这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只口渴的乌鸦想办法喝到水的事,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课文浅显易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学生特别感兴趣于各种有兴趣的活动,所以,在课堂上我安排了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识字游戏,对于学生识字、掌握识字方法、阅读课文都有很大的帮助。识字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识字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一开始,先通过学生喜欢的图片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进行“乌”与“鸟”这两个形近字的教学,学生能够结合图片更好的理解、记忆。在“喝”与“渴”的记忆上,又教给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字的顺口溜(有口就喝,见水就渴),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对今后的辨析形近字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出示课题,看见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每个生字教学的处理上,我结合具体汉字的实际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如:瓶——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引导学生识记,还可以利用杯子的形状与杯子形状的差异来引导学生识记。慢——通过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反义词来识记。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认识、理解、记忆了生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学生积累识字的方法,为今后的识字打下了基础。另外安排了学生喜欢的游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加强了生字的巩固、记忆,对识字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读课文,有了字的认识,读起来不用费力了。识字教学时可能会耽误时间,所以在教学时要把握好每个字的“度”,学生已经都认识的字可以一带而过,对于难理解的字,可以多下些功夫,也就是要灵活应用方法,因“时”因“字”施教。我想,不管怎样,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有兴趣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一定会在教师设计的有趣的识字活动、阅读活动中受益匪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