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来突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突破
张淑燕
南通市跃龙中学
在探讨这部分内容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一段讲话:“最近到学校与教师们做“共同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听了很多节讲《背影》的课。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父爱”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第六段,也就是父亲买橘子那一段,讲授或者讨论,观察如何仔细,描写如何具体,人物形象如何生动,让学生形成对父爱的一种体认。课的最后,都让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一说,“父爱伟大”,“父爱、母爱深情似海”等等。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也去观察,也去描写,也写心目当中的父爱。让学生体认父爱,这很好。但是,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仅仅是体会父爱,适合吗?到位了吗?”
我们在讲《背影》时,是否也这样教或曾经这样教过?再或者是否也存在备课时对文体的重点难点把握不足这种情况呢?大家都知道,一节课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与败。本部分内容,我们就主要探讨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及如何根据学情来突破。
首先我们来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设计。现在主要的观点是需要依据单元、文体和学情等三个方面的特点来定。
一、依据单元特点
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是按单元式结构编排的,一篇课文究竟重点教学什么内容。那么就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单元里进行考察,应该“瞻前顾后”,看到这篇文章的前后都有些什么文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课文形成了怎样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具有怎样的目标设定,这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肩负着怎样的课程、任务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篇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例如《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春望》等文章,编排在“爱国情怀”单元,那么教学重点难点就要确定为与“爱国情怀”有关的内容。如教学重点确定为“爱国情怀”在文中如何体现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等。
二、依据文体特点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阅读是对某一特定文体进行解码、解释的具体行为,是一种文体思维的活动。文体不同,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难点都会有所不同。本部分依据八上第二单元的特点主要与大家共同探讨散文、诗歌、小说、实用文体的重点的确定。
对于不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都提出了各类文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对此很多论坛进行了研究、探讨。对于散文的教学重点,明学圣的论文《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四个着力点》中指出,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是处理好四组关系,找准四个着力点。一是处理好文类共性与文本个性的关系,在文本个性上着力;二是处理好事实与情感的关系,在情感上着力;三是处理好文本内与外的关系,在文本内着力;四是处理好体式与学情的的关系,在两者的交集点是着力。
尤其是第二组关系稍作展开。散文是作者抒发自己对事物态度、看法、情感的文类。散文中会写到一些事实,即人、事、物、景等,但写事实不是目的,通过它们表现出的作者的态度、看法、情感,才是写作的意旨。所以,体悟作者独特的态度、看法、情感,才是散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那么前面王教授提到提《背影》,问题所在就非常清楚了。
林语堂说过:“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但它是一个以诗歌为宗教的国家。”如何确定恰当、适宜的诗歌教学重点难点呢?我们不防从诗歌的四个主要特征说起。一是功能特征。抒发情感、直视生命意义是诗歌最本质的目的和功能特征;诗歌教人远离功利、世俗,与这个本质有关。二是表达特征。诗歌依靠形象思维创造意象是诗歌的表达特征。跳跃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都与形象思维有关。三是声音特征。形成节奏和韵律是诗歌 显著的特征,诗歌的分行、有韵脚、复沓等形式,都是形成诗歌节奏所需要的。四是文字特征。语言凝练、精致是诗歌显著的文字特征。
有名家也曾说过,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古今中外没有无意象的诗歌。由上来看,是否可以把意象作为切入点,把诗歌的重点定在通过分析意象、发挥想象力,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抒发情思的以及对名句的深入理解上。难点就定在如何体验诗人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记入自己的情感内存,去理解人生,远离功利、世俗,形成崇高的人生追求。
至于小说,重点难点应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是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不过值得说的一点是,我们以往流行的一种“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分析方法,已被孙绍振教授否定。孙教授提出: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关键就是写出人物间的情感“错位”;人物间的情感“错位”是认识小说的根本。分析小说重点就是分析人物间在情感上的既对立又重合的矛盾。以《最后一课》为例,好就好在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间的心理错位。一个贪玩的小学生本是怕老师的,但后来却四次称老师是“可怜”的人错位,这样就引出四次“可怜的人”的不同情感的理解,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深深的理解和爱国之情。再分析韩麦尔对小弗郎士的情感错位,小弗郎士迟到,背不出书,本应遭到老师的批评,然而韩麦尔先生不但没有批评,反而很温和,反而责备自己和家长,这种错位深刻反映出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自责,对孩子的爱及寄予的期望等。
实用文的阅读与理解可以得其意而忘其文。在阅读中实用文的功能应是这样的:(1)当作样本或者例文,帮助学生阅读,或者指导学生学会应该怎样阅读。在学生理解文章说了什么的基础上,帮助或指导学生对所涉及主题的认识。(2)如果学生能理解文章,或者有些地文不甚理解,但老师认为关系不大,可以利用选文讲的东西或从一点出发,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对所涉及的主题形成自己的认识。
三、依据学生特点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封面上有一段话,这段话在文中后面的插图中再次出现。孙先生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学生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王荣生教授也说过一段话:“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
孙教授与王教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所以必须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目前,了解学情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1.备课时根据文章特点凭自己的理解揣摩学情。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2.采取“设计预习导学案”的方式。
上课前老师要精心设计预习导学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自己先学会,并通过它反馈已经会了多少,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做好后,老师要仔细批改“设计预习导学案”,整理学生问题,整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也就是说,一篇课文的重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所得。更重要的部分是,根据学情了解到的,“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学生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
以上主要谈的是重点问题,其实难点主要落在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难的一般不是选文本身,而是通过选文的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理念联系实际
《枣核》重点难点的分析:
1.依据单元特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依据文体特点。这篇文章是散文,要能分析出文章是如何表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的。如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3.依据学生特点。因本文比较浅显,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是学生“一望而知的”,所以不必做为重点,提及一下即可。品味朴实语言则是学生“一望而知,而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内容,如注意“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中的“手栽”一词;还有“你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 4 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这句话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有必要作为重点学习。至于“以小见大”的手法,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如《一面》,但距离学生真正会运用这种手法写文章,还有一段距离,因此把这定为难点。另外,阅读本文,学生比较容易读懂爱国情怀,但因文中所叙之事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作为难点处理。
这样《枣核》重点确定为:1.品味萧乾先生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难点确定为: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掌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确立了重点难点,关键还在于如何依据学情突破。那么如何突破呢? 首先课前让学生填写“预学案”,把学生的质疑交给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分析。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本文通过捎带几颗枣核表现作者对故土的依恋,除此之外,还有思乡之举吗?请列举,并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手栽”,引导学生想象“友人” 的形象,想象友人开车,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的情形。进而品味萧乾先生朴实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至于“以小见大”这一难点的突破,可以联系琦君的文章《春酒》的阅读,学习以“小物件见大”的手法。(以小见大手法,还可包括以“小人物见大”“以小事件见大”“以小细节见大”等),请学生课后练写小片段,运用以“小物件见大”的手法。
《春望》重点难点的分析:
1.依据单元特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2.依据文体特点,通过分析意象、发挥想象力,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抒发情思的。本诗的意象有国都、山河、草木、花、鸟等主。运用了对比和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含义。3.依据学生特点,意象是学生“一望而知的”,但把“国破”与“山河在”对比手法是部分学生“感觉到但又说不出来的,”“花”与“泪”,“鸟”与“惊心”则是“一无所知的”。所以对比和乐景写哀情手法可做为重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则是学生“一望而知,而又一无所知的”对于“时”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 理解错误,诗人与“花”“鸟”“泪”“惊心”的关系有部分同学理不清。所以对名句的理解也可作为重点。而 5 诗人的爱国情怀,是学生“一望而知的”。那么爱国情怀要提及,但不做为重点。但因为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怀”作为难点处理。
因此《春望》重点确定为:1.了解对比和乐景写哀情等艺术手法。2.深入理解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蕴。
《春望》难点确定为:体会诗人的的感时恨别、忧国思别的感情。如何依据学情突破呢?
对于重点1和2可通过抓主问题的方法来突破。从题目中的“望”入手,提问诗人望见了什么,又望不见什么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望见的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来体会;乐景写哀情可把“恨别鸟惊心”与“明月别枝惊鹊”相对比,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手法;对于“时”的理解,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形式美的特点----对仗,进而分析“时”与“别”对应,“别”是“与家人的离别”,那么与之对应的应是“国家的时局;还可运用“知人论事”的方法,适时引入背景的介绍。至于难点的突破,可把诗人的这种感时恨别、忧国思别的感情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相联系,感受古代文人崇高的爱国情怀。
补充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及突破。
有关文言文的教学的探讨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做为一线教师所能作为的主要是自己的课堂,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确我们所教的“这一课”文言文到底重点教什么,对学生而言,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注重学生习得的规律,在课堂中采取相应的方法,实施以学定教。
“文言文”中的“言”主要指字词句,“文”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那么重点教“文”还是“言”呢?文言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传承在古代文化。文字,文学,文化到底哪个作为重点呢?特级教师褚树荣经过探索明确提出从按学定教角度看,“初中学生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捎带文章艺术章法的初步鉴赏,文化的渗透点到为止。”也可可依据上文介绍的依据“单元特点”“文体特点”“学生特点”来做为文言文重点的补充。
明确了重点还有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对于重中之重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如何实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在语言学习中,习得比学得更重要,学得只起辅助作用。”“学得”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习得”是一种下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很明显对学生来说,习得的重要意义在于“下意识地掌握”。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下“意识地掌握”,就必须给学生时间阅读,反复、沉浸其中地读。让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切身地感受文言,体验文言,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文言素养。真正改变学生“怕学”文言文,老师“苦教”文言文的局面。
要做到让学生沉浸其中地读,老师必须准确地分析所教“这一篇”文言文,学生的“一无所知”之处和“一望而知却又无所知”之处。然后从学生感受、体验角度出发,适当地引导。如余映潮老师执教《三峡》时,打破了 “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沉闷习字方式,敏锐地发现这篇文章的用词之妙,带“山”字旁和带“氵”字旁的字很多,奇兵突起地设计了这样的识字教学:请学生尝试趣味识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带“山”字旁和带“氵”字旁的字,并想一想各自的意思。学生则通过“找”“圈”“想”和“说”的活动,下意识地掌握了生字的意思。再如余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指导学生有味地变形阅读。学生在余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活跃地将只有一段的文章试着分为两段、在段、四段来读。通过师生合作讨论交流,学生下意识地体验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起承、转、合”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练。
《晏子使楚》首先是一篇文言文,褚树荣教授明确指出学习文言文“初中学生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肯定是重点。另外,依据单元特点,被纳入“爱国情怀”单元,自然感受晏子的爱国情怀也是重点之一。再者从文体角度分析,《晏子使楚》是一篇文学作品,感受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形象也是重点。第四方面从学情看,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的”是部分文言词句的理解。尤其是本课涉及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及个别句子的理解等。这是必须做为重点的。
最后根据学情来看,学生“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是晏子的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即学生知道晏子是机智善辩的,甚至也知道运用了类比手法。但不知道此处类比手法,其实妙在用“橘”与“枳”作比后,原因归结为 7 “水土异也”,从而推断出齐人入楚为盗也是由于水土不同。这是十分巧妙之处。因为这样既表明了即使是齐人入楚为盗,也不是齐国人的问题,也没有把锋芒直指楚王,而是指向了楚国的水土问题。带有了几分幽默了。表面上避开尖锐的矛盾,而其实柔中带刚,此处的“水土”,已然指向了楚国的社会风气。那么可以把“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形象”这一重点分开来,把晏子的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做为重点。另外“政治家与外交家的风度”,也属于学生把握不太准的地方,学生能找到风度表现在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往往会忽视“避席”这一细节体现出的有礼有节,与楚王“视”的骄横无礼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晏子的风度。
学生“一望而知的”就是晏子的爱国情怀。但那么爱国情怀要提及,但不做为重点。但因为距学生生活较远,离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差距。可以把“学习晏子面对侮辱时的沉着冷静”作为难点处理。
《晏子使楚》重点:1.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2.晏子作为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在文章中如何体现的?
难点:感受学习晏子的爱国情怀和面对侮辱时的沉着冷静。确立了重点难点,关键还在于如何依据学情突破。那么如何突破呢? 文言文词句理解与积累部分中的词句的理解,主要放在“预学案”中,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主动学习,另有不理解的可以主动质疑。上课主要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这样符合学生的喜欢探究的心理,还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有学生没提出的而老师又认为是重点的,穿插在文章理解中讲解,这样让学生下意识地掌握了重点。
重点2的突破可先问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让学生有成就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追问”的形式,逐步深入,这样打破了学生内心的平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关于难点的突破,可列出面对侮辱时常见的三种心理及理由。如怕,理由: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骂,理由:士可杀,不可辱; 驳,理由: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让学生比较中学会应对。也可适当拓展,如展示部分体现周总 8 理爱国情怀和机智沉着的外交小故事,也可列举歌德巧妙回击反对他的批评家的事例(这个事例更生活一点)。借此帮助学生感受学习晏子的爱国情怀和面对侮辱时的沉着静。也可把此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晏子的形象。
推荐文章:
余映潮的课堂实录《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董水龙老师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
参考文献:
王荣生.《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孙绍振.《名作细读》
徐泽春.《小说欣赏基础:小说分析的钥匙》,《语文学习》2012年,第5期,第4页。
褚树荣.《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渗透”》,《语文学习》2012年,第1期,第52页。
余映潮.课堂实录《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杨联.《把握文本特质,切中核心价值,实施以学定教》,《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5B,第9页。
李冲锋.《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重构----2012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七》,《中学语文》2013年,第7-8期,第18页。
第二篇: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也就是说,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这是我国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我们经常说,钱梦龙老师是“导读法”,蔡成清老师是“点拨法”,段力佩先生所主持的是茶馆式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在以往,我们对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往往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角度去学习和提炼归纳,现在我们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导读”,在哪里导呀?导的是什么?“点拨”,在哪里点?点的是什么?拨的是什么?“读读、议议”,是学生读和议,“讲讲”是教师讲,讲什么呢,这就牵涉到教学内容的问题。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一段很能体现语文教学真谛的话: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换句话说,“导读”导的就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曾经有人问,钱老师上课为什么学生总能跟他配合得这么默契呢?钱老师回答说:“因为首先我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因此,仔细体察学生认识活动的思路和规律,是我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体式,正确解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地方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
《语文学习》曾经发表过董水龙老师的《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6年第6期)。标题很鲜明,《背影》教什么呢?董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1)“文章有一条分界线,分开了回忆与现在两个部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是关于文章结构的,也与理解文章的主旨有直接的关系。(2)”为什么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说„我‟与父亲没有见面已二年余了?”试图通过“不相见”和“没有见面”这两个短语的不同,探讨朱自清父子的关系,体会朱自清所感受到的父爱。(3)"为什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只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外貌、体态或品德之类呢?”教《背影》,这三个问题是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这可以讨论。但董老师这种努力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
二、课例讨论:《百合花开》
然而,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从我们的备课行为来看,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情,看来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下面来研究一个课例:《百合花开》。这个课例,是我们和浦东罗山中学教师观课评教活动中的研讨课,施教的教师很优秀。
《百合花开》是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被选为初中预备班的课文。课文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有点类似于童话: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什么时候,断崖边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百合知道自己是百合,“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努力吸收水和阳光,慢慢地长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心里很高兴。但是,周围的野草却很不屑。在私底下,它们嘲笑百合,这个家伙跟我们长得一模一样,偏以为自己是朵花,只不过头上比我们多了一个瘤罢了—也就是那个花苞。在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说“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是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 1 我们一样”,偶尔飞过的蜂蝶、麻雀等,抱着鄙夷的态度,也劝百合,你呀,不要这么辛苦,“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欣赏呀”,但是百合知道,它是一株百合,它要努力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来。终于有一天,百合开出了艳丽的花朵。这是课文的前半部分,课文的后半部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它把自己的种子撒向四方。现在这个荒山野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许多人到这里来,被眼前这从未见过的美所感动。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欣赏,百合们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
教师的备课很努力,搜集了不少和这篇课文相关的材料,精心设计教案。上课了,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从中间来打开这篇课文,也就是百合花开了的那一段:“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积聚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醒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白妒页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师生对这一段进行了文字的品读:“灵醒的白”,“秀挺的风姿”,“最美丽的颜色”。然后,教师用一个主问题打开课文的前一部分:“那么,百合在开花的过程中,遭受了哪些困难和挫折呢?”同学们根据课文来讨论、回答。有同学说,环境很恶劣,荒山野岭;也有同学说,它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打击,比如说,野草的讥讽和蜂蝶、麻雀鄙夷的劝说。于是,教师围绕着私底下“嘲讽”、公开场合“讥讽”以及鄙夷的“劝”这几个关键词,指导学生进行辨析,进行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嘲讽”、“讥讽”、鄙夷的“劝”的味道。然后,教师用一个问题来打开课文的后半部分:“那么,在百合开花之后,还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挫折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联想,发表了一些意见。教师做了简要的小结:“在备课的时候,读这篇课文很感动,我写了自己的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教师朗读了一段自己写的文字优美的感想。按照教师的设想,课上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也许是上第二轮课的原因,教师的进程稍微快了点,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教师很有经验,启发学生质疑:“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吗?”次第起来了四位同学。第一位同学问:“老师,百合花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么,我们人呢?”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每天花朵上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第二位同学问:“什么是„极深沉的欢喜‟?”课文中写道:“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第三位学生问:“什么是„纯净温柔的一角‟?”第四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现在这里漫山遍野都开满花,无数的人到这里来欣赏,被它感动。为什么满山的百合还要默默地开着花呢?”离下课的时间不多了,教师显然没办法处理学生的疑难,只潦草地应对了一个问题,在我看来,还是个相当草率的应对。教师说:“百合以开花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人呢,当然是以自己的成功来证明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对初中预备班的同学来说,“成功”意味着什么,或许会理解成考试前三名—前三名之后,咱们都是野草?
课后,和罗山中学语文组的教师共同研讨了这堂课,讨论它的教学内容,讨论教学内容的合宜性。首先是任课教师的说课。从说课中,反映出教师在对这篇课文的体式把握上,有点偏差。她说,这篇课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类似于《陋室铭》、《爱莲说》。说这篇课文“托物言志”,大的方向没有错;但它和《陋室铭》、《爱莲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它的前半部分是个故事,从前、然后、后来,一个类似于童话的故事。说“类似于童话”,是想表明这样一个意思:课文的前半部分,学生应该读得懂。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表明他们是读得懂的。在这堂课的最后,学生所提的四个问题,都指涉课文的后半部分,表明对这后半部分,学生读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在评课的时候,我说,这篇课文的前半部分,是学生能读懂但可能读不好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提问表明他们读不大懂。因此,前面那部分的教学任务,是要学生读好,读好的标志是感动;后面那部分,则是要学生读懂,读懂的标志是理解。感动,就是移情。如果这篇课文由小学二三年级学生读,很可能前面部分他们能读 2 得好,也就是说,小孩子会把类似于童话的故事当作真的故事来感受。但我们现在是初中预备班,初中的同学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很可能他们一看到这篇课文,咦,这是假的嘛!百合说,野草说,蜂蝶说,假的!如果学生认定前面那部分是假的,那么,就很难把自己的情感投人进去,就很难去体验百合的精神。
前面部分要使学生“读好”,后面部分要使学生“读懂”。从这样的要求来看这堂课,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恐怕有值得反思、值得改善的地方。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课文的前半部分,是让学生去读他们本来就能读懂的内容。而且,着力点也不对,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野草和鸟雀蜂蝶,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验“嘲讽”、“讥讽”、鄙夷的“劝”这几个词语的细微差别。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建议,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果让学生表演,学生应该朗读的,是百合的那部分,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百合的精神。
你看这堂课,学生已经懂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学生读不好的,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读不懂的,教师没时间处理。这种现象,在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在备课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学情;在上课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上课之后,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样本,来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这道理好像并不复杂。然而,能有意识地去做这些事情,能有意识地依据学生的学情来选择教学内容,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
三、文本的教学解读:根据学情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的前提,是了解学情。应该说,了解学情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在以往,我们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是有所认识的。语文教师的备课,过去也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我们教师是怎么了解学情的呢?了解的是什么样的学情呢?所了解的学情,同教学设计,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教学方法的组织,同课堂教学,发生了怎么样的关联呢?应该说,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以前做得比较少,也不太了解。
最近,情况有了一点改善,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陈隆升最近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其中有一节,是研究当前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的。他首先选取了从1999年到2008年语文教育类五大杂志(((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上的相关资料,这五本杂志在十年间,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说课备课等,共有605个样本。他对这605个样本进行了分析,把材料里提到“学情”的或者说到学生情况的,筛选出来,共115个。也就是说,605个教学案例当中,提到学生情况的只有115个。然后,对这115个案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四个结论:
◇做过学情分析的教学案例不多,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教师,更少。◇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似的判断。
◇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
◇学情分析的深度很不够,很多学情分析是一种浅度的描述,是一种印象的判断。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很不够,很不到位的,很难同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不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和教师的接触中,很多教师都说,“我们的学生很差的”。我往往就问:“差在哪里呢?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对这篇课文来说,他的差是什么意思呢?”教师们往往语焉不详,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学情的分析,如果不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他们已经懂了什么、已经能读出什么、他们还有哪些不懂、还有哪些读不好、感受不到,实际上等于没有做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资料。《语文学习》杂志2008年第10期有一篇很好的文章,邹兆文的《我们的教学离学生的期待有多远—关于<猫>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期待视野”的相关度调查》。作者选取人教版的一篇课文《猫》作样本,针对学生理解文本可能出:现的问题 3 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对《猫》这篇课文的结构、内容和主题思想,绝大部分学生是基本能读懂的,但对文章的写法有疑惑,表明学生尚不能理解《猫》这篇文章的内涵。而从作者收集的教师的教案或教学设计来看,这些教学设计(教案)无一例外都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放在课文的内容、.主题、社会意义,即学生本已理解的内容。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在12份教案中,只有极少量的零星的回应。也就是说,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掌握的东西,课堂里反复讲,而学生的疑惑处,却几乎没有教师关注到。
上面介绍的两个资料,一个是面上的情况分析,一个是点上的具体案例,应该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关注学情的。一方面,我们老师知道,要“备学生”,要了解学情;而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又对学情了解得很不够,把握得很不充分。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落差。正是这种落差,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很多问题,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了解学情,虽然不是一个完全新鲜的话题,但是,要把关注学情、了解学情,变成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的实际行为,变成组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了解学情,并不是指对学生的情况泛泛而论,而是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叶圣陶先生说过一段经典的话,道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的真谛:“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关注的地方,就是学生在预习时“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
四、名课研习:钱梦龙《死海不死》 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来研究一堂课,钱梦龙老师施教的《死海不死》。
教学这篇课文,学生事先没有预习,钱老师让学生猜,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提示是一看到课文的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一猜就猜到了《死海不死》。为什么呢?顺势就把“死海”和“不死”一两个词语的差异解释清楚了。然后钱老师问同学,看过这篇课文吗?同学说还没有看·。“知道死海吗?”同学说知道,地理课学过。于是,钱老师给学生一个梳理的框架,按一照地理位置、得名的原一因以及海水趣事,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钱老师说,关于死海,你们知道很多,看来我可以不教了。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同学们在以前接触过不少,如果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还要教,那还有劲吗?同学说,那就没劲了。于是钱老师就和同学们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有同学说,说明的方法,在这里具体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教。有的同学说,这里有三个死,“死海不死”,以及结尾处“死海真的要死了”,练习题里有这个题目,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也可以不教了。钱老师说,这里有两个难词,同学说也不需要教,下面有注释啊。钱老师说,那我们换一个角度,“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教的?”学生面面相觑,钱老师启发一下,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呀?“说明文”。钱老师进一步延伸一下,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关于知识小品,学生有哪些了解呢?在交流和探讨中,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也就是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说关于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这堂课时间有限,只能研究一个方面,就和同学们确定了重点学习“趣味性”。趣味性讨论得差不多了,钱老师又提出一个他认为是“高难度的问题”,即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可能想不到,但老师在备课时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对这篇课文的科学性提出了某种质疑。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4 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确认作者的这种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最后钱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写作练习。
关于钱老师这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第二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
这堂课的核心教学环节是三个:在复习了地理知识之后,具体到说明文的学习,钱老师和学生一起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换一个角度,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教的”,具体到“知识小品”,依势聚焦到这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小品的趣味性”。第三个环节,在讨论、学习知识小品的趣味性之后,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死海不死》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之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上面三个环节,理路非常清楚: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钱老师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展开。关于知识小品“趣味性”的学习,在这节课里是比较充分的。师生从“标题”、“故事”、“设问句”、“关联词语”和“材料的组织”等方面,对“趣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深入的讨论。开始的时候,学生从课文的标题“死海不死”,从课文所列的民间传说,谈它的趣味性。钱老师说,这几个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上好好琢磨琢磨,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同学议论之后,有同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有所发现:“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在钱老师的鼓励下,有同学从语言表达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钱老师肯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果,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第一位同学把刚才找出来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比较两者语言表达的效果。接着,钱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结合课文,就此展开学习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往,最后形成了对知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优秀的课例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从钱老师的这个课例,我们也能看出,依据体式和根据学情,有密切联系。
在前一讲里,我们说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下面两件事情:1.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2.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学生理解力不强,感受力不足,实质上是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种体式这种文本的紧要处、关键处。学生的阅读困难,理解障碍,他们“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往往是这些紧要处、关键处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味。比如作为散文的“知识小品”(科普文艺),其最要紧处,除了传播知识之外,就是语言的表达艺术,也就是钱老师在这节课中作为教学重点的,“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的“趣味性”。换言之,学情的研究—这篇课文,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什么地方读不好,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体式的解读来实现—这种体式的课文,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学生的学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学生的学情,除了调查等了解的途径之外,通过这种 5 体式的文章应该怎么读、读什么的文本分析,是可以在备课时事先估量的。
第三篇: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怎样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感觉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为什么语文老师不好做,语文课难教呢,因为难就难在,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学的内容,课文仅仅是教学的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每篇课文都需要语文老师认真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一篇文章要“教什么”,这是我们教学语文是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也是最重要难的难题——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是不存在的,就拿数学学科来看,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在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王荣生先生也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我以为教学内容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针对一篇课文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但实际的情形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 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样教”,这无异于缘木而求鱼。
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在考虑一堂课“怎样教”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备课时,主要精力应该花在面对一篇课文认真思考“教什么”上。
如何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我以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文特点三者的结合。具体地说,教师在备课前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批文入境”,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学生身心发展规,课文特点以及课后练习的提示,确定语言训练内容,如:需要理解词语,积累的语言,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即找准语言文字训练重点。
确定教学内容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课文的主要特征。一篇课文的内容是极为庞杂的,我们应该选择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特征的内容来教。二是学生的需要。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也不是由教材一个要素决定的,还涉及到学生认知发展阶段性的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我们只能选择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相一致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三是编者的意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课后的练习题来体现的。语文练
习题的重要性在语文课程中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语文练习题是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他课程中,练习题最多只是课程内容的重现,有的只属于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课程本身并没有很大影响。但语文课不是这样,语文课“教什么”在相当程度上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
下面,我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为例,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之前,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阶段目标了如指掌。课程标准中关于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中以下五条特别重要: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另外,教材的编者在本册教学建议中有两条也特别重要:
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叙事状物、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2、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
第一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以”我爱祖国”为专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紧围绕“阅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要求的:
1、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要围绕“我爱祖国”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结合以上三点在教学《詹天佑》这篇文章是就要注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热爱祖国的激情。2.练习具体的动作、心理描写,是语言文字有积累到运用。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再考虑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个性不一样,每个班级的学生也是千差万别,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
我想特别指出,阅读教学不是让学生记住跟表达方法有关的语法术语,而是要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语文知识”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不割裂文本,不把阅读课上成纯粹的写作指导课。不上枯燥无味的课,注意教学的情趣性,在追求有效的同时不抛弃趣味。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练就一双慧眼,在语文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确定适宜的教学
内容。让语文课散发出知识魅力的芬芳,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的收获。
第四篇: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
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以《定**》小、初,高同课异构为例
褚树荣 等
【引子】
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已久被语文教坛所诟病,教学方法的形式化追求也已成为课堂通病。我们都知道教学要基于学情、本乎文体、关注目标等道理,但涉及一篇具体课文,怎样确定内容、选择教法才算是基于学情呢?为了探讨问题,宁波市北仑区教研室和宁波泰河中学共同策划了“小、初、高同课异构”活动,华山小学王梁贤老师、泰河中学张倩老师、明港高级中学吕紫绡老师分别展示了课例(因篇幅关系,课例略)。策划时考虑到三个因素:首先是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比同一学段的学生学情差别更明显,小学、初中、高中进行“同课异构”,更能考察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的相关性。其次是教师。不同学段的教师,平时教育对象不同,教学时应该更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保证了观察学情的区分度。第三是教学文本。必须是一节课就能完成,必须是三个学段的学生都能理解接受,必须有一定的阐释弹性,深者见深,浅者见浅,所以,课文最终选择了苏东坡的经典词作《定**》。同一篇课文由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分别在自己的学生中施教,对比的效果最为明显。课堂展示后,部分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主持入围绕主题对听课的教研员进行专题访谈。
【访谈】
褚树荣(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情,贺老师事先做了很好的策划。先请贺老师谈谈,你所理解的学情是指什么?包括学生的知识起点、学习特点、学习任务吗?三堂课“基于学情”主要体现在哪里?
贺飞君(北仑区教育局教研室):我认为学情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基于学情就是因材施教。总体上看,三位教师均能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控制教学的起点、梯度和速度,呈现了较好的课堂面貌。
小学的课以朗读和积累为主要教学目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并教给孩子们朗读、注释、想象和猜想、印证等诗歌解读方法。初中的课抓住关键词,以深入解读为要务。词前小序有关键句“余独不觉”,以此为起点展开课堂教学,并将苏轼面对风雨这种“余独不觉”的乐观豁达、特立独行的做法扩展到一群人,挖掘古代文人的“士”的情怀,在解读词义、感受意境和诗情的同时兼顾诵读辅导。高中的课注重文本对话和文化渗透。以苏轼所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中“反常合道”为教学切入点,以圣严法师”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为教学勾连点,揭示抒情主人公由“凡夫”到“圣贤”的心路历程,引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轻是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现出来的一种苦涩的认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到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轻”背后的沉重和丰厚。文字理解和积累、文章理解和研读、文本对话和文化渗透,三堂课恰好呈现出不同的侧重,但又都能做到由词及人。这种异同恰恰表现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是基于学情的。
褚树荣:三位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时,确实有较强的生本意识。此外,基于学情的教学是否要尊重课文的文体特征?这首词的文体特征包括哪些要素?是这首词的节奏韵律、小序、双音节的转折词、上下片的结句等特点吗?在处理课文的文体特征上,三堂课的教学有区别吗?请赵老师说说。
赵盛成(宁渡市名师,北仑中学教师):基于学情的教学应该尊重课文的文体特征。与诗惯于表达“正声”不同,作为“诗之余”,词是最适合古代文人表达“一己之情”的。如“定**”词牌有特殊的表达风格;从结构上看,有小序,有上下片的结构;从句式上看,二字句在词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有语音、语调、韵律、节奏无不与词人的心态相关。譬如作者用的是“莫听”、“谁怕”等洪声韵的否定式的二字句,表达着作者的豪迈、超然和决然;用“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细声、柔声韵表达着作者的淡定与从容。我们的解读只有尊重词的特征本身去品味、去感受、去感知、去感悟,这样才是一首词的教学。我以为就三者的侧重来说,小学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是:解读作者通过字词的音、义,字词的语气、语调,字词的语句组合、音韵节奏表达着什么。初中则在此基础上,着重感受文本“表达着什么”,“怎样地表达着”。高中的教学侧重点是:在感受“表达着什么”、“怎样地表达着”的基础上,解读文本“为什么这样表达”,这才叫基于学情,又扣住词的文体特征。
就这三堂课来说,文本内涵的解读,小学、初中、高中把握得比较到位,但对文本文体特征的把握,三位教师还停留在“朗读”的层面上。如对于字词的音、义,字词的语气、语调,字词的语句组合、音韵节奏,以及作者是怎样有机地将它们组合起来并自然和谐地表达着,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有章法的、细节性的教学。文体特征和学情一样,都是教学的出发点,相比较而言,这两者的结合,还是小学这堂课做得好一些。
褚树荣:赵老师是从课文的言语形式和学情的关系来谈的,如果从课文的内容角度看,怎样处理课文的经典性才算基于学情?作为经典,有没有不管学习对象都需要教的内容?如疏通词义、再现场面、体会意趣、朗读背诵等。在呈现方法上三堂课是否照顾到学习对象的不同?请张老师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张全民(郑州区教育局教研室):优秀的课文一定有它的经典性。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有着它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我以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为学情的不同而任意削减甚至完全丢弃经典文学作品自身固有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以学情作为借口,把经典的文学作品降格为教学的一种语言材料,机械地满足词义积累、朗读训练的一种日常学习需要,或者离开学理和根据,对作品内涵进行臆断,过于浅显或过于牵强的解读都不合时宜。所谓基于学情,是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课文的经典性绝不能被贬损,有些课文的价值就是为了学生日后生命成长中的某一次感动或领悟而准备的。
第五篇:突破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难点的一点感悟
突破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难点的一点感悟
我是一名来自延边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工作已整十年,但从事班主任工作却只有一年的时间。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既繁琐又辛苦,特别是语文教学这一块。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能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则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率的关键。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曾经出过的一节公开课《一面五星红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来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一写法,在教学中我适时进行教师示范,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1、以生为本、朗读感悟,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采用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勾画出作者“爱红旗”的句子自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读后思索,研读难点,思考疑点,让学生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这样不但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能为突破重、难点而铺路。
2、品读感悟,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重、难点,感悟文中人物的情感与内心。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词、句”进行体会,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犹豫”“展开”“凝视”“摇摇头”“向外走去”等词语和短语。俗话说,“行动胜过千言万语”,这些动作实际上更有力地表现了“我”的爱国热情。又如“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和“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抓住描写作者动作、神态的句子,通过自读,特别注意读好“犹豫”“展开”“凝视”这些重点词,让学生评议,找出重点词句。这一环节教学实施时我直奔重点,研读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然后顺藤摸瓜,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用动作和表情体现了“我”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设计可以做到简洁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我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学习,针对教学的重点,找出面包店老板表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讨论“面包店的老板从‘平等交易’到‘费用我付’,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的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文章重点、难点的探究,品析,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一点浅薄认识,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定能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最佳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