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教案《滑板游戏》
邗江区启智学校“幸福课堂”校内竞赛课
滑板游戏
执教:钱璐
年级:二年级
学科:康复训练
时间:2012.10.30
教学目标:
学生俯卧滑板,通过滑行中取物、投掷物体,使其前庭配合身体操作,帮助塑造学生的本体感及身体形象,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刺激学生视觉关注,提高有意注意。
教学重点:掌握爬行、滑行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学生俯卧滑板,在滑行中取物、投掷物体。课前准备:滑梯、滑板、布娃娃、海洋球、塑料桶、雪碧瓶等。适用对象: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儿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
(三)宣布本节课的主要训练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的训练器材是滑板,钱老师给你们安排了2个任务:
1、在滑板爬行中把地面上的小球捡入盆中;
2、在滑板滑行中捡起前方的猴宝宝并扔进小盆中。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两个任务吗?
邗江区启智学校“幸福课堂”校内竞赛课
生:有。
(四)准备活动:《健康歌》
师:真勇敢!在训练之前,我们要认真做一做准备活动,活动活动我们的手脚。小耳朵认真听呦!
(师播放音乐,师生随音乐做音乐律动)
二、训练活动:
(一)滑板爬行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训练。每个人去拿一个滑板。
1、老师示范动作
师:为了让你们两只手变得更协调,取物更容易,开始我们先爬一爬。首先看钱老师示范。
师:身体趴在滑板上,肚子紧贴滑板,双脚绷直,双手用力撑地向前爬行。(来回爬行)
2、老师指导学生动作(1)一名学生尝试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有谁想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尝试爬行,师生共同纠错并再次讲解动作要领。(2)个别化训练
要求学生一个一个爬行,其余学生观察并进行纠错。(再次巩固动作要领)。
邗江区启智学校“幸福课堂”校内竞赛课
3、学生练习:规定场地内自由爬行 师:你们都会了吗? 生:会了。
师:会了就勇敢地去爬一爬吧。
(小游戏:两同学相向爬行,交汇处握手做好朋友。)
(二)爬行中取物、投掷物体
师:同学们真厉害!爬得既快动作又标准。那你们帮老师把地上的海洋球捡到筐里面吧!
1、一人一筐
师:地上到处都是海洋球,请同学们趴在滑板上,通过爬行捡起海洋球并放入前方的筐内。大家来一起试试吧!
(注意学生安全)
2、比赛
两人一组进行捡球比赛,在规定时间内捡球最多一组获胜。
3、休息
师:谢谢大家!我们坐在滑板上休息休息吧。(师播放轻音乐,师生随音乐晃动身体。)
(三)滑板滑行
1、排队集合
2、师示范动作
师:同学们在平地上爬行得很棒!接下来我们来滑一滑。首先看我示范。
邗江区启智学校“幸福课堂”校内竞赛课
师:身体趴在滑板上,肚子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双手抓住滑梯两壁呈“飞机状”用力往下滑。
3、老师指导学生动作(1)一名学生尝试
师:你们看清楚了吗?有谁想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尝试滑行,师生共同纠错并再次讲解动作要领。(2)个别化训练
要求学生一个一个滑行,其余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纠错(再次巩固动作要领:肚子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双手侧举呈“飞机状”)。
4、学生练习:一人3组 师:你们都会了吗? 生:会了。
师:会了就勇敢地去试一试吧。
(四)滑行中取物、投掷物体
1、出示猴宝宝
师:猴宝宝迷路了,我们来想办法送它回家,好吗? 师鼓励学生从滑梯上滑下,抓起猴宝宝,放入“家中”(盆)。(一人3组)
2、拓展练习:设置障碍
在滑梯下方加入“小拱桥”(万象组合),鼓励学生从滑梯上滑下,穿过“小拱桥”,抓起猴宝宝,放入盆中。
3、休息:大龙球按摩(刺激本体、触觉)
邗江区启智学校“幸福课堂”校内竞赛课
三、整理活动:师带领学生整理教学器材
四、下课
1、整队;
2、表扬今天表现较好的学生;
3、排队进班。
第二篇:培智二康复训练课
康复训练课
(一)动动手指头(上)
(精细动作的训练)
教学内容:
幼儿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活动手指;
2、检测学生精细动作和手指分工的情况;
3、对学生注意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执行老师的指令;
2、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
3、学生能够手口结合的完成小动物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好朋友,他们就是我们的小手指,我们的小手指啊,可以变出很多很多的魔术,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你们要仔细看清楚哦。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师:
1、老师伸出左手和右手的一根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一会就变成了毛毛虫,并在课件上出示毛毛虫简笔画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手指变得像毛毛虫。
2、看了老师表演之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学,模仿老师的动作,手指不灵活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协助。然后选同学上来做示范。
3、你们真棒,全都会了,那现在我们伸出左手和右手的两个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一会就变成了小白兔,并在课件上出示小白兔的简笔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让学生跟着老师变,动动手指头。)
4、老师伸出左手和右手的三根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了小花猫,并在课件上出示小花猫的简笔画,突出小花猫的三根胡须。(让学生跟着老师变,动动手指头。)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要求学生一边念一边变魔术,手口结合。
2、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变魔术的小游戏,表现好的可以上台示范,带领大家一起。
教学后记:
这节课从变魔术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变出小动物的同时加入了简笔画图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小手所变出的动物。在整节课对学生的课堂纪律和注意力的把握还不够,班上学生各有差异,对手指不灵活的学生要更多的协助。
第三篇:培智二1康复训练课2
康复训练课
(二)动动手指头(下)
(精细动作的训练)
教学内容:
幼儿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活动手指;
2、检测学生精细动作和手指分工的情况;
3、对学生注意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理解并执行老师的指令;
2、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手指变魔术,同学还记得是怎样变得吗,有同学记得吗?(引导学生自己回忆手指的动作)
2、师生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一根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一会就变成了毛毛虫;两个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一会就变成了小白兔;老师伸出左手和右手的三根手指头,双手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变成了小花猫。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师:
1、同学都好棒,这么快就把上节课的知识记起来了,我们今天要继续的变魔术,同学们先看老师怎么做的,双手分别伸出四个手指头,在胸前转动,变呀变呀变呀一会就变成了小乌龟,爬呀爬呀爬。
2、老师放慢速度分解步骤,让学生模仿,充分利用四个小手指头,这个步相对上节课的内容要更难一些,因此要协助手指灵活的学生完成这一动作,灵活度较差的可以适当放宽要求,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请同学上来示范)
3、同学们,接下来看看老师又要变出什么小动物了,大家要仔细看哦,双手伸出五根手指头,变呀变呀变成小鸟飞,飞到哪里去呀,飞到学校上课去。
4、看了老师表演之后,让学生跟着老师学,模仿老师的动作,小鸟飞的动作相对简单基本上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然后选同学上来做示范,看看谁飞的最好。
5、把《手指变变变》从的到尾的连着练习。老师说一个手指头,同学变出毛毛虫,老师说两个手指头,同学变出小白兔……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用手指变魔术,可以变出很多小动物,我们都变成了哪些小动物啊(引导学生回答出毛毛虫、小白兔、小花猫、小乌龟、小鸟)。
2、那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成什么呀?(发挥大家的想象)
教学后记:
这节课是继续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变魔术,让同学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动嘴,一起念,变呀变呀变成了什么,手口结合,不仅是对手指灵活度的训练,也是对手口协调的训练。学习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兴趣,并且还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手指头还可以变出什么,也是对孩子生活经验积累情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注意力和理解力的训练。不足之处就是对整体课堂的把握还需要提高,每一个环节不能顾及每个学生都能较好的完成。
第四篇: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风来了
教学目的:
一组:通过看图学文,能够理解图意,掌握儿歌内容,掌握生字音、形、义,了解风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组:理解图意,掌握一定词汇,认识生字“风”,感受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风的作用。
2.掌握儿歌,能形象表演。3.掌握生字音、形、义。
教学方法:综合模式教学,电化教学 突破方法:直观形象、启发式。
教具:电风扇、电脑、生字卡片、风车、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体会风吹到脸上的感觉(用电风扇)。学说“凉滋滋”,“宝宝脸上凉滋滋”。板书课题。二新授
(一)看图学儿歌
1.课件①“图上有什么?”一组找,二组跟读重点词“风车、房子、小草”等。
2.学说儿歌:“风来了,风筝飞上了天……”
纠正发音,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模仿风车转动、小草摇头等动作,形象记忆。
让学生玩大风车,在玩中学。3.看图完整学说儿歌
在老师提示下,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二)律动
(三)巩固学说儿歌。齐说,个别说。
(四)学习生字“风”
指导读音、分析笔画、学生书空。
(五)了解风的其他作用。(看课件)学生了解奇妙的自然。
(六)表演儿歌。边说边表演。
(七)学做风车,和风做游戏。三总结下课
第五篇:康复训练课个训教案
康复训练课个训教案
个训对象: 教师:
教学内容:感知红色
个训对象基本情况:女,9岁。唐氏综合征,典型的发育迟缓,右手是6指,手上操作比较迟钝。
她的障碍主要表现在
1)运动障碍:身体协调能力差,上下楼梯时小心谨慎害怕摔倒,平衡性差。
2)姿势障碍:姿势的稳定性差,习惯于偏向一侧,有时候坐着会僵硬的摔倒。
3)智力障碍:智力低于一般儿童。
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时常是说出重点词,但是不能连续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
5)情绪和行为障碍:固执、情绪波动大,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
6)学业困难:学习能力差。
本堂课的设计缘由:
本课是以认知训练为主线,贯穿注意力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由于孩子动手能力缺陷,所以本堂课除了知识技能要求之外还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进行练习。同时课堂引入阶段以游戏带入,既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将孩子引入课堂教学。本堂课要求语言能够简练,方便孩子理解。
训练目标:
1、通过“杯中寻物”和“串珠子”的游戏教学,锻炼学生手眼协调的能力。
2、认知表达红色,能按指令将物体分类,同时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
3、感受个训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
区别不同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分类。教学难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具准备:
两个塑料碗和动物小模型;大小各异的塑料珠子和绳子;糖果 教学过程:
一、问好,请坐
二、注意力训练“杯中寻物”——找一找。
过渡:小朋友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碗)学生跟说。碗能够干什么呀?看看还有谁来了?(出示:小人的模型)学生一起跟说。现在老师要把玩具藏在碗里,移动碗的位置,看看你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三、按颜色分类
1、首先,在桌子上放好两个盒子,并拿出大小相同的红色和绿颜色(对比度大一些的颜色都可以)的雪花片(各3片)放到桌面上。这时,可以先把珠子在桌面上转一转、滚一滚或放到孩子身体上,跟她玩一下,目的是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且叫她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对雪花片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她的目光在跟随时,我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边盒子里,再拿起一个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时,再拿起一个绿色的雪花片放到左面的盒子里,红色的雪花片放到右边的盒子里(这个过程要确定她的视觉是在跟随的,而且要同时告诉她“看,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做完这一步后,拿一个红色或绿色的雪花片给孩子,叫她去找一样的颜色放。如果她拿起雪花片后,有些犹豫或不太明白的情况下,可以辅助她一下(用一个眼神或手势提示一下,或拿着她的手把同种颜色的珠子放到一起),最终达到叫她能够独立完成“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这一指令。当她正确做出指令时,要及时给予她奖励。
(2)当她分类独立完成的很好时。下一步是把雪花片放到桌子上,叫她在桌上拿和我手里一样颜色的雪花片(桌面上的珠子颜色由两种到多种)。当她可以很好的完成“拿一样颜色的”这一指令时,我告诉她:“你做对了,真棒!”并及时给予奖励。
(3)这一步是叫她自己按颜色分类。先在桌上放好两个盒子和两种颜色的雪花片,然后告诉她“宝贝,请你按颜色分开,一样的颜色放到一起”。如果她不能完成这一指令,可以先拿一片珠子放到盒子里,这样做是对她的一个辅助,然后慢慢的到她能完成“按颜色分开,一样颜色的放到一起”这一指令。
四、感知红色
(1)按指令在桌面上拿红色的珠子。首先,先放好两个红色的和两个绿色的珠子,我拿出红色,指令“拿出一样的红色”。然后,再慢慢到多个红色与多种颜色的珠子中拿红色,并指一指红色在哪里。
(2)先在桌上放好两个盒子和两种颜色的珠子,然后告诉她“宝贝,请你按颜色分开,一样的红色放到一起”。这里要注意的是,与红色一起进行分类的颜色是要变换的。
(3)按指令找出红色珠子。首先,先放好一个红色的和一个绿色的珠子,叫她拿红色的给我。然后,再慢慢到多个红色与多种颜色的珠子中拿红色。当她这一步做的很好时,可以加入一个红色的不同属性的物品,然后叫她拿红色的。这一步的最终目标是叫她对红色这一概念有一个理解和认识。
五、表达红色
这一步是在以上各项分类配对完成的很好时,可以来做这一步。首先还是红色与其她颜色的分类,在分类中给她表达的机会。当她按照“请按颜色分开”这一指令,把红色的与另一种颜色分开后,叫她拿(或指、摸、亲)红色的,然后同时告诉她“对了,你拿的是红色的”。和她玩一玩,稍稍做一个停顿,然后叫她再做一遍,当她做对了时,这一次告诉她“对了,你拿的是?”这时,她应该来表达红色。如果她在开始时不主动表达或犹豫时,可以做一个“红”的口型来辅助她,最终叫她自己可以主动的表达出红色。
六、游戏巩固
“串珠子”的教学——串一串。
过渡:在刚才的游戏中,小朋友表现得很棒,能正确的将红色找出来。那现在老师还要看看你的小手厉不厉害。下面小朋友就来给大家展示串珠子。我们找出红色的珠子来穿成一根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