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数学教案: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一)
两角和与差二倍角公式(一)
一、基础知识精讲
(一)两角和与差公式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tan1tantan
(二)倍角公式
sin22sincos
cos2cossin2cos112sin tan22222注:倍角公式揭示了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可实现函数式的降幂的变化。1tan2tan2
注:(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能够解答的三类基本题型:求值题,化简题,证明题。
(2)对公式会“正用”,“逆用”,“变形使用”。
(3)掌握“角的演变”规律,如2,(4)将公式和其它知识衔接起来使用。
二、例题应用(一)公式正用 例
1、求值
1sin555(=246)
2cot5(=32)12例2(P53)设cos12,0,求cos.,sin,222923分析:观察已知角和所求角,可作出
2,然后利用余弦的倍角
22公式求解。
,解:因为,0,所以
2242422 所以sin2459,cos5,3275所以cos cos22272故cos2cos2(二),公式逆用
239 .172920
0
0 P(53)(双基)sin163sin223+sin253sin313
例3
已知tantantantantan0
34,且cos0,求sin3
分析:涉及与及的正切和差与积,通常用正切公式的变形公式。
tantan1tantantantan34解:原式=
tan
35又cos0,所以为第三象限角,所以sin3sin(三).用用边角关系的公式解三角形
例
4、(P53例2)在三角形ABC中,角A..B.C对边a,b,c
证明:abc222sin(AB)sinC
(四)综合
例
5、(P53例3)(0,2),sinsinsin
coscoscos,求
三、课堂小结
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熟练掌握公式的顺用、逆用、变形用,还要注意各种的做题技巧。
四、作业:
第二篇:§17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二)
高三数学教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年**月**日
§17两角和、差及倍角公式
(二)一.双基复习、课前预习讲评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了解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
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的余弦、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体会化归思想的应用;掌握上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
(2)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能从两角和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体会化归思想的应用,掌握二倍角公式(正弦、余弦、正切),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证明.
(3)几个三角恒等式
能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及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和应用). 课前预习讲评:
二.典型例题精析 题型一 给角求值问题
1.求sin40(tan103)的值.
2.求值:2sin50sin80(13tan10)1cos10 .
题型二 给值求值问题 3.已知:cos()求cos2cos2值.
4123,2).,cos(),(,),(51322 高三数学教学案
主备人
授课人
****年**月**日
3177sin2x2sin2x4.已知:cos(x),x,求值.
451241tanx
题型三 给值求角问题 5.已知:tan()
三.巩固练习
1.(陕西理4)已知sinA.11,tan,且,(0,),求2的值. 27544,则sincos的值为()(A)51
3D. 55132.(江苏11)若cos(),cos(),则tantan=_____.(1/2)
551373.(浙江理12)已知sincos,且≤≤,则cos2的值是
.()
52425B.C.4.(安徽理16)已知0
153
51,为f(x)cos2x的最小正周期,atan,1,42cos2sin2()b(cos,2),且a·b=m.求的值.
cossin解:因为
11π的最小正周期,故π.为f(x)cosa·bcos·tan2.故cos·tanm2.由于2x844222π,所以2cossin2()2cossin(22π)2cossin22cos(cossin)
04cossincossincossincossin2cos 1tanπ2cos·tan2(2m).
1tan4作业
P23基6、7、8,能1-8.
第三篇: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4.4 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公式(三)
4.4 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公式
(三)●知识梳理 1.化简要求
(1)能求出值的应求出值.(2)使三角函数种数、项数尽量少;分母尽量不含三角函数;被开方式尽量不含三角函数.2.化简常用方法
(1)活用公式(包括正用、逆用、变形用).(2)切割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等.3.常用技巧
(1)注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与特殊值的互化.(2)注意利用代数上的一些恒等变形法则和分数的基本性质.(3)注意利用角与角之间的隐含关系.(4)注意利用“1”的恒等变形.●点击双基
3+sinαsinβ的一组α、β的值是 213π3πππA.α=,β=
B.α=,β=
124231.满足cosαcosβ=C.α=ππ,β=
D.α=
ππ,β= 36解析:由已知得cos(α+β)=答案:A 2.已知tanα和tan(A.b=a+c
C.c=b+a
3,代入检验得A.2π-α)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则a、b、c的关系是
4B.2b=a+c D.c=ab
πbbtantan(),π4a解析:∴tan=a=1.cπc4tantan1(),a4a∴-bc=1-.∴-b=a-c.∴c=a+b.aasinxcosx的值域为
1sinxcosx答案:C 3.f(x)=A.(-3-1,-1)∪(-1,3-1)B.[C.(2121,-1)∪(-1,] 223131,)22第1页(共7页)
D.[2121,] 22π)∈[-2,-1)∪(-1,2],4解析:令t=sinx+cosx=2sin(x+t212121t1则f(x)=2=∈[,-1)∪(-1,].1t222答案:B 4.已知cosα-cosβ=
11,sinα-sinβ=,则cos(α-β)=_______.2311,(sinα-sinβ)2=.491359.∴cos(α-β)=.3672解析:(cosα-cosβ)2=两式相加,得2-2cos(α-β)=答案:59 72●典例剖析 【例1】 求证:sin(2)sin-2cos(α+β)=.sinsin剖析:先转换命题,只需证sin(2α+β)-2cos(α+β)·sinα=sinβ,再利用角的关系:2α+β=(α+β)+α,(α+β)-α=β可证得结论.证明:sin(2α+β)-2cos(α+β)sinα =sin[(α+β)+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sin[(α+β)-α]=sinβ.两边同除以sinα得 sin(2)sin-2cos(α+β)=.sinsin评述:证明三角恒等式,可先从两边的角入手——变角,将表达式中出现了较多的相异的角朝着我们选定的目标转化,然后分析两边的函数名称——变名,将表达式中较多的函数种类尽量减少,这是三角恒等变形的两个基本策略.【例2】 P是以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一点,且∠PF1F2=α,∠PF2F1=2α,求证:椭圆的离心率为e=2cosα-1.剖析:依据椭圆的定义2a=|PF1|+|PF2|,2c=|F1F2|,∴e=在△PF1F2中解此三角即可得证.证明:在△PF1F2中,由正弦定理知
2c.2a|PF1||PF2||F1F2|==.sin2sinsin(π3)第2页(共7页)
由比例的性质得|F1F2||PF1||PF2|= sin3sin2sin|F1F2|sincos2cossin2sin3e===
|PF1||PF2|sin2sinsin2sincos2sin(2cos2)2sincos2=
sin(12cos)4cos21==2cosα-1.2cos评述:恰当地利用比例的性质有事半功倍之效.深化拓展
求cot10°-4cos10°的值.分析:给出非特殊角,怎样化为特殊角或非特殊角,互相抵消、约分求出值.提示:cot10°-4cos10° =cos10cos102sin20-4cos10°=
sin10sin1031cos20sin202sin20cos(3020)2sin202==2
sin10sin1033cos20sin203sin(3020)2=2==3.sin10sin10答案:3.●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
1.(2003年高考新课程卷)已知x∈(-A.7 24π4,0),cosx=,则tan2x等于 2B.-
4C.24 7
D.-
7解析:∵cosx=4π33,x∈(-,0),∴sinx=-.∴tanx=-.525432tanx2=-3×16=-24.∴tan2x==
2771tan2x1916答案:D 2.(2004年春季北京)已知sin(θ+π)<0,cos(θ-π)>0,则下列不等关系中必定成立的是
A.tanC.sin2<cot<cos2
B.tanD.sin
2>cot>cos
2 2222第3页(共7页)
解析:由已知得sinθ>0,cosθ<0,则tan
2-cot
2sin2-2cos=cos2=-2cos>0.sinsin2∴tan2>cot2.答案:B 3.下列四个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存在这样的α、β,使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B.不存在无穷多个α、β,使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对于任意的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D.不存在这样的α、β,使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解析:由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得 sinαsinβ=0.∴α=kπ或β=kπ(k∈Z).答案:B 4.函数y=5sinx+cos2x的最大值是_______.解析:y=5sinx+cos2x=5sinx+1-2sin2x=-2(sinx-
5233)+.48∴sinx=1时,ymax=4.答案:4 5.求周长为定值L(L>0)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L解法一:a+b+a2b2=L≥2ab+2ab.∴ab≤.22∴S=
L(22)L23222111ab≤()2=·[]=L.2422222解法二:设a=csinθ,b=ccosθ.∵a+b+c=L,∴c(1+sinθ+cosθ)=L.∴c=
L1sincos.sincosL212∴S=csinθcosθ=.22(21sincos)设sinθ+cosθ=t∈(1,2],t212L2L2L23222t1L222则S=·=·=(1-)≤(1-)=L.22(4444t1t11t)216.(2004年湖南,17)已知sin(2sin2α+tanα-cotα-1的值.ππ1ππ+2α)·sin(-2α)=,α∈(,),求44442第4页(共7页)
解:由sin(α)=ππππ1π+2α)·sin(-2α)=sin(+2α)·cos(+2α)=sin(+4444422111cos4α=,得cos4α=.242ππ5π,),所以α=.4212又α∈(sin2cos22cos2于是2sinα+tanα-cotα-1=-cos2α+=-cos2α+
sincossin25π5π=-(cos2α+2cot2α)=-(cos+2cot)
662=-(-35-23)=22培养能力
3.7.求证:1sin2sin21tan2.2=1tan22(sincos)cossin1sin2222,证明:左边===
coscos2sin2cossin2222sin1cos22=coscos2sinsin2,右边=sin1cos2222∵左边=右边,∴原式成立.8.(2005年春季北京,15)在△ABC中,sinA+cosA=
2,AC=2,AB=3,求tanA的值2和△ABC的面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算能力.21,∴cos(A-45°)=.22又0°<A<180°,∴A-45°=60°,A=105°.解法一:∵sinA+cosA=2cos(A-45°)=∴tanA=tan(45°+60°)=
1313=-2-3.∴sinA=sin105°=sin(45°+60°)=sin45°cos60°+cos45°sin60°=∴S△ABC=1AC·ABsinA 2第5页(共7页)
26.4
=2631·2·3·=(2+6).4242,2解法二:∵sinA+cosA=∴(sinA+cosA)2=
①
11.∴2sinAcosA=-.223,2∵0°<A<180°,∴sinA>0,cosA<0.∴90°<A<180°.∵(sinA-cosA)2=1-2sinAcosA=∴sinA-cosA=①+②得sinA=①-②得cosA=6.②
26.426.4∴tanA=
426sinA=·=-2-3.4cosA26(以下同解法一)
探究创新
9.锐角x、y满足sinycscx=cos(x+y)且x+y≠
π,求tany的最大值.2解:∵sinycscx=cos(x+y),∴sinycscx=cosxcosy-sinxsiny,siny(sinx+cscx)=cosxcosy.∴tany=
sinxcosxtanxtanx2cosxsinxcosx===≤=,4sinxcscx1sinx2sin2xcos2x12tan2x22tanx2时取等号.22.4当且仅当tanx=∴tany的最大值为●思悟小结
1.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等式两端的特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应用化繁为简、左右归
一、变更命题等方法,使等式两端的“异”化为“同”.2.条件等式的证明,通过认真观察,发现已知条件和待证等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途径把条件用上去.常用方法有代入法、消去法、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以待证式为目标进行代数或三角恒等变形,逐步推出待证式)、分析法等.3.三角函数的应用主要是借用三角函数的值域求最值,这首先应将原函数通过降幂、辅助角公式等化成y=Asin(ωx+)(A≠0,ω>0)的形式,或者通过换元转化成二次函数,然后再求之.●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
1.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实际上就是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过程.2.有条件的三角函数求值有两个关键:①三角函数各关系式及常用公式的熟练应用.②条
第6页(共7页)
件的合理应用:注意条件的整体功能,注意将条件适当简化、整理或重新改造组合,使其与所计算的式子更加吻合.3.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拓展题例
【例1】 试证:tan(1sin)sintansin=.tan(1sin)sintansinsin(1sin)sin证明:左边=cos
sin(1sin)sincos1sincos=sincos2sin2sin2coscos22cos22sin22=
cos=
2222=cot,2sin2sinsin1coscos右边==
sinsinsincos2cos22=2sin2cos2=cot2,∴原等式成立.【例2】 已知α、β∈(0,β的值.解:∵4tan
π),3sinβ=sin(2α+β),4tan=1-tan2.求α+4221.22=1-tan2
2,∴2·tanα=1,tanα=∵3sinβ=sin(2α+β),∴3sinβ=sin(α+β)cosα+cos(α+β)sinα.∴3sin(α+β)cosα-3cos(α+β)sinα =sin(α+β)cosα+cos(α+β)sinα.∴sin(α+β)cosα=2cos(α+β)sinα.∴tan(α+β)=2tanα=1.∴α+β=
π.4评述:角的变换是常用技巧.如2α+β=(α+β)+α,β=(α+β)-α等.第7页(共7页)
第四篇:二倍角公式教学设计方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教学设计
江门市荷塘职业技术学校 李苑华
教学内容:《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教版),3.1.3节 设计理念:
我们是职业学校,学生上进心很强。不仅要掌握职业技能,还要参加高考,继续深造。他们比一般学生要求更高。然而他们的基础较低,教、学都要付出多倍努力。我所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效果很好。
在和角公式基础上,探讨研究特殊情况:两个角相等,得到“二倍角”公式。例题教学体现了把未知变为已知的转化数学思想。公式的运用,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学生的求学,好比响鼓,还需重锤敲,特别引用名言勉励学子上进。(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两角和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技能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求学路上有得学,听得懂,学得到,用得上。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推导公式,再综合运用公式。2.方法:用讲授法和探究式教学。
设计意图:运用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认知规律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师生都很刻苦教、学,常常进行练习、检测,经过反复的强化、记忆,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学习相当感兴趣,他们是渴求学习的。
(四)、教材分析:
由和角公式,通过联想,设问特殊况:两个角相等,得出二倍角公式,学生知道和角公式与二倍角公式的联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新知识的进取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过程。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 职业班学生在他们的专业课中,更多地应用二倍角的知识,发挥本节内容对所学专业起的促进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角公式:
1、(学生回答)(1分钟)
2、探究设问:当时,公式的变化。(8分钟)
教师推导
二、例题教学 例1 已知sin=5,<α<132,求sin2,cos2,tan2的值.(8分钟)
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找到解题突破口。
方法:先观察题目,找出二倍角关系。
过程:求出cos, cos2和tan2用两种方法求出来。
预期目标:公式学以致用,优选方法,采用计算量最小,最准确的一种。技巧归纳:从条件出发,顺着问题的线索,展开公式的方法。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5分钟)
tan22.5(1)sin22°30′cos22°30′(2)sincos
(3)2881tan22.522选题意图: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必要加强公式运用。解题入手:观察系数,符号变化,对比公式。思路点拨:仔细对照比较,设法转化到能应用公式。
预期目标:对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都能举一反三,应用自如。技巧归纳:根据式子结构特点,对公式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进行等价变形。
三、练习固巩:(6分钟)
① 已知sin()=,求cos2的值。② 已知tan2=,,求tan
③ 高考接触:(9分钟)(2012年广州二模文科)已知函数f(x)=(cosx+sinx)(cosx-sinx),,(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若023513,02,且f(2)12,f(),求sin()的值323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
① 运用诱导公式,先把角进行化简,就可应用二倍角公式,② 先用平方差公式,就可应用二倍角公式,求出周期。③
把未知的元素变为已知的元素。
预期目标:加深巩固二倍角公式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接触高考题型,扩大知识面,解题融会贯通。
7、感悟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获得这些知识?
(2)、你在推导和应用公式中,用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1)、让学生懂得归纳本节课的的收获,获取知识的途径。
(2)、让学生总结领悟: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8、回顾反思的
二倍角公式,技巧性强,只要勤奋好学,熟能生巧。
设计意图:教师时常反省教学,及时反馈,力求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数学家启迪我们学习的方法:
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苏步青
设计意图:应用名人名句激励学生,增强士气。
9、课后作业的设计意图
检查学习质量,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成果。
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一般能力的学生,完成基本的练习,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创新,达到分槽喂马的目的。
第五篇:《二倍角公式》教学反思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反思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高效课堂走进职业教育的安排,我校近期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了高效课堂在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上的尝试,作为高效课堂我校职业教育课堂的开始,我根据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在本班数学教学中展开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本节《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新授课,正是对高效课堂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近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识到高效课堂下的数学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冲锋陷阵的主阵地,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虑。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应简单实用
教学中都是采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然后再做全班展示汇报。做汇报的学生要讲出思路、讲出方法、讲步骤„„,汇报展示之后,台下的学生如果谁有疑问,谁就可以随时站起来进行质疑,主讲学生能释疑的就进行讲解,而老师则适时作出补充。这样的课很有效率,教师讲得很少,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了“低耗时高效率”的教学目的,老师教得不累、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并且效果相当好。同时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
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新的课堂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三、在课堂教学上突出了精讲巧练,做到堂上批改辅导和及时的反馈。
由于人数较多,学生的数学层次参差不齐,有针对性的辅导还不完善。另外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体现在小组讨论、新知识的举例交流等合作学习,本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可加强学法的指导。
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效课堂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高效课堂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五、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学生出现了问题,没关系,这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师“点”和“导”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
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八、改变单纯以成绩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传统评价手段,逐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形式。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所教班的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较差,学习基础薄弱,为此,我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孟文磊同学身有残疾,平时不按时上交作业,但是该生课堂反应及时准确,我及时在班中表扬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惊喜,并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有好几个学生如杨邦栋、景瞳、姜妍数学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我反复强调会与不会只是迟与早的问题,只要你肯学。同时,我加强课外的辅导,想办法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经过高效课堂的实施,我深感在教学的理念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角色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师生的评价体系上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的实施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
事实证明,小组互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交流,而且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尖子生的培养都是一种有利的形式。
九、我认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式做出了以下五方面的重要和深刻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据学情施教的模式。
(二)、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改备课、上课、批作业为编制学案、查研学情、设计导引。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改学生先听讲后做练习的方式为学生先自主学习,再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方式。
(四)、改革教案作业要求方式:改教案编写为学案编写,改作业为课堂过关检测。
(五)、改革课堂布局模式:改过去人人面向黑板的座次布局为以六至八人为一组的小组同学围坐布局,实施有助于小组互助学习的课堂布局。
总之面对高效课堂,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掌握方法,适应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规律,认真总结并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这样我们在高效课堂下的数学教学会更加流畅、更加有效,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